資源簡介 物質的三態變化1、現代建筑出現一種新設計:在墻面裝飾材料中均勻混入小顆粒狀的小球,球內充人一種非晶體材料,當溫度升高球內材料吸熱,當溫度降低球內材料放熱,這一過程使得建筑物內溫度變化很小.則你認為這種材料應具有的特性是()?A.密度大????????B.密度小???????C.比熱容大??????????D.比熱容小?2、已知銅、鐵、鋁的比熱容依次增大,質量相等的銅、鐵、鋁三塊金屬塊,吸收相等的熱量后,則()?A.銅的溫度將最高????B.鐵的溫度將最高????C.鋁的溫度將最高????D.無法判斷?3、人們常說“鐵比棉花重”,這話的科學含義應是()???????A.鐵的質量比棉花的質量大B.鐵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C.拿起鐵比拿起棉花費力D.棉花的體積比鐵的體積大?????4、下列關于密度的概念中,說法正確的是()。???????A.密度越大的物體越重??????B.從密度公式可知,物質的密度與質量成正比,與體積成反比?C.不論溫度如何變化,物質的密度都不變???D.每種物質都有一定的密度?5、利用天平和量筒測量不規則形狀石塊的密度,采取了下列實驗步驟,其中多余的步驟是()A.用天平稱出石塊的質量???????B.用天平稱出量筒的質量?C.往量筒內倒人適量的水,記下量筒內水的體積?D.用細線系住石塊,浸沒在盛水的量筒內,記下石塊和水的體積熔化與凝固閱讀課本P143-146內容,回答下列內容。1、用自己的話說說海波和松香融化時的區別。2、說出熔點的定義。3、通過閱讀課本表格4-11,回答燈泡的燈絲用鎢絲的好處。汽化與液化1、閱讀課本P147內容,用分子運動的角度解釋蒸發的過程。2、閱讀課本P150-151內容,說出什么叫沸點,沸點與什么因素有關呢?3、閱讀課本P152-154內容,找出液化的兩種方法,那么是不是所有氣體都用其中一種方法可以達到液化的目的呢?升華與凝華1、閱讀課本P155-157內容,找出生活中升華和凝華的現象和應用2、了解我們常見的云、雨、雪、霧、露、霜的形成原因,并掌握它們中可能發生的物態變化。1、熔化和凝固的概念熔化: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凝固: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熔化吸熱、凝固放熱2、晶體和非晶體晶體:像海波那樣,具有一定的熔化溫度的晶體叫晶體。特點:熔化過程中需要不斷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具有規則的幾何外形非晶體:像松香那樣,沒有一定的熔化溫度的固體叫做非晶體。特點:融化過程中需要不斷吸熱,同時溫度不斷升高。非晶體在吸熱時隨溫度的升高逐漸變軟、變稀,最后完全變成液體。晶體和非晶體的熔化、凝固圖像。4、汽化物質從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叫汽化。汽化的兩種方式:蒸發和沸騰5、蒸發(1)概念:蒸發是在液體表面上任何溫度下都能進行的一種緩慢汽化現象。(2)探究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猜想和假設①液體蒸發快慢跟液體表面積大小有關;②液體蒸發快慢跟溫度高低有關;③液體蒸發快慢跟液體表面流動的快慢有關實驗器材玻璃塊(2塊),滴管、酒精、酒精燈、木炭、硬紙片實驗步驟(分別對應下圖中甲乙丙)檢驗假設①在2塊玻璃片各滴1滴酒精,將其中一塊玻璃片的酒精攤開的面積較大,觀察哪滴酒精蒸發的快。檢驗假設②在2塊玻璃片上各滴1滴酒精,并使酒精的表面積大致相同,用木夾夾住玻璃塊放在酒精燈上加熱,觀察哪塊酒精蒸發得快。檢驗假設③在2塊玻璃片上各滴1滴酒精,并使酒精面積大致相同,用硬紙片對其中一塊玻璃片上的酒精扇風,觀察哪滴酒精蒸發。實驗現象及結論蒸發快慢與液體的溫度、液體的表面積、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等有關。液體的表面積越大,溫度越高、液體表面空氣流動越快,液體蒸發就越快。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3)改變液體蒸發快慢的方法:①調節液體溫度的高低。②改變液體表面積的大小。③改變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4)不同的液體蒸發快慢不一樣。(5)蒸發制冷作用:液體蒸發時,會從周圍物體吸收熱量,使周圍物體溫度降低,因此蒸發有制冷作用。液體蒸發越快,制冷效果越好。應用:①病人發高燒時,在皮膚上擦酒精使病人體溫下降。②炎熱的夏天,人能利用汗液的蒸發來調控體溫。6、沸騰(1)概念:沸騰是在一定溫度下,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進行的一種劇烈的汽化現象。(2)沸騰的條件和特點①沸騰的條件:液體沸騰需要達到一定的溫度,低于這個溫度,液體升溫,但不沸騰;需要不斷吸熱,一旦不能吸熱,液體就不能沸騰。②沸騰的特點:沸騰是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進行的;液體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3)沸點①含義: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做沸點。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②沸點與大氣壓的關系:液體的沸點與液體上方的氣壓有關。氣壓越大,沸點越高,沸點越高,氣壓越低,沸點越低。③沸點低的物質的用途---冷凍治療:醫生常用汽化得很快的氯乙烷做麻醉劑,使病人的皮膚冷卻到失去疼痛感覺的程度進行手術。(4)水的沸騰實驗實驗目的觀察沸騰現象和沸騰時的溫度情況實驗器材燒杯、水、溫度計、鐵架臺、酒精燈、石棉網、火柴、中心有孔的硬紙板、鐘表實驗步驟①把水倒在燒杯中,按實驗裝置圖將各裝配好②用酒精燈給盛了水的燒杯加熱,并注意觀察溫度計的示數③當水溫升高90℃左右時,每隔1分鐘(或兩分鐘)記錄一次水的溫度,直到水沸騰后5分鐘止,并注意觀察水的沸騰現象④根據記錄的溫度值,作出水的沸騰現象注意事項①應該用溫度計的外焰部分去加熱②溫度計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安裝實驗器材時要由下向上安裝實驗現象①沸騰前,水的溫度不斷提高,有少量氣泡產生并在上升過程中逐漸減小,在到達液面前就消失了②沸騰時,水的溫度保持不變,同時有大量氣泡從杯底及四周水中產生并在上升過程中迅速變大,到達液面破裂放出里面的水蒸氣③停止加熱,液體不沸騰實驗結論(沸騰特點)①沸騰是在一定溫度下進行的②沸騰是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劇烈發生的③液體沸騰時雖然溫度不變,但要吸熱7、液化(1)概念物質由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液化。實驗及生活實例分析原因在燒杯里加熱水,將一塊干玻璃片蓋在燒杯上,可以看到玻璃片的下表面附著一些小水珠水蒸氣遇到較冷的玻璃片液化成小水珠冬季的早晨,人說話時,可以看到嘴里不斷地呼出“白氣”呼出的水蒸氣遇到冷空氣液化成小水滴戴眼鏡的同學從寒冷的室外進入溫暖的教室,鏡片上會出現一層水霧而變得模糊不清室內的水蒸氣遇到較冷的鏡片液化成小水滴打火機內部燃料及家用瓶裝液化石油氣在一定溫度小,將可燃性的氣體壓縮其體積,可使它們液化(2)液化的兩種方法以及氣體液化的優點①降低溫度②壓縮體積氣體液化使氣體體積縮小,便于儲存和運輸。(3)汽化吸熱、液化放熱8、升華與凝華(1)升華概念:升華是指物體直接由固態變成氣態的過程。升華是吸熱過程。升華要從周圍環境吸熱,使周圍環境的溫度降低,所以升華有制冷的作用。人們利用這個特點來進行應用。如利用干冰升華時吸收大量熱來實施人工降雨,制造舞臺煙霧效果,食品冷藏效果,醫療麻醉等。(2)凝華概念:凝華是指物體直接由氣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凝華是放熱過程,凝華要放出熱量。9、云、雨、雪、霧、露、霜自然現象云雨霧露霜、雪冰雹成因太陽照在地面上,水溫升高,含有水蒸氣的高溫空氣快速上升,在上升過程中,空氣逐漸冷卻,水蒸氣液化成小水滴或凝華成小冰晶,便形成云云中的小水珠或小冰晶,隨著氣流的急速升降而上下運動,它們越聚越大,達到一定程度后就會下落。在下落過程中,小冰晶吸熱熔化小水珠,與原來的小水珠一起落到地面,這就是雨霧是水蒸氣在空氣中預冷液化成了小水珠,這些小水珠懸浮在空氣中,在地面附近稱為霧在天氣較熱的時候,空氣中的水蒸氣在早晨遇到溫度較低的樹葉、花草等、液化成小水珠附著在它們的表面霜是在地表的水蒸氣遇到0℃以下的固體凝華成小冰晶;如果高空的溫度在0℃以下,水蒸氣凝華成小冰晶,便以雪的形式降到地面云中的水珠被上升氣流帶到氣溫低于0℃的高空,凝結為小水珠,小水珠在下落時,其外層受熱熔化成水,并彼此結合,使冰珠越來越大,如果上升氣流很強,冰珠就會在升入高空,在其表面形成一層冰殼,經過多次上下翻騰,能結合成較大的冰珠,當上升氣流托不住它時,冰珠就落到地面,形成冰雹物態變化液化或凝華熔化液化液化凝華熔化、凝固1、下列固體不屬于晶體的是()A.食鹽???????B.海波??????C.玻璃????????D.冰?2、下雪天一般比融雪天感覺暖和是因為()A.下雪天的氣溫比融雪天氣溫高??????????B.雪是一種傳熱本領較小的物體?C.形成雪時要放熱,融雪時要吸熱????????D.雪的溫度比水的溫度高?3、下面所列的變化過程,會放出熱量的是()?A.濕衣服逐漸被晾干?????????????????B.樟腦丸放在箱子里逐漸變小?C.鐵塊被熔成鐵水???????????????????D.冬天早上“落霜”?4、牙科醫生在檢查牙齒時,常用一個帶把的小鏡子,在放入病人口腔之前,總要將小鏡子放在酒精燈上燒一下,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細菌感染????????????B.防止水蒸氣在鏡面上液化?C.燒熱的小鏡子能起到治療牙病的作用D.燒熱的小鏡子能促使牙齒上的水分汽化5、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蒸發在一定溫度下才能發生?????B.物質在熔化時的溫度不變?C.手摸冰感到比把手放在水中涼,這一定是因為水溫比冰溫高?D.擴散現象主要說明分子作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6、將手從水中提出離開水,覺得手涼些,是因為()A.一定是原來的水溫比體溫低造成的??B.一定是原來的水溫比體溫高造成的?C.水溫和手溫相同,拿出后涼的感覺是由于心理作用造成的?D.上面的說法都不正確?7、夏天為了降低密閉房間內的溫度,下列方法中你認為可行的是()A.室內安裝電風扇進行降溫?????B.在室內放置大冰塊?C.將放在室內正在工作的電冰箱的門打開???D.將放在室內正在工作的空調關閉?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增大壓強,水的沸點不變???B.0℃的水變成0℃的冰要放出熱量?C.松香由固態轉化成液態時的溫度不變???D.冰在升華時放熱?9、對鍋加熱,鍋內的水持續沸騰時,水面上的“白氣”并不明顯。如果突然停止加熱,水面上很快出現許多“白氣”。對此現象,你認為合適的解釋是()?A.騰時水不蒸發?????B.沸騰時水面上的蒸氣溫度高于100℃C.停火后水開始大量蒸發?D.停火后水面上方的溫度明顯低于水蒸氣的溫度,水蒸氣液化為細小的水珠,形成“白氣”10、下列做法中,主要利用蒸發降溫的是()?A.給發高燒的病人打退燒針??????B.用空調降溫?C.夏天,人們吃冰棒,喝冷飲????D.用電風扇吹風降溫?11、關于物質的熔化和凝固,下面敘述正確的是()?A.各種固體都有一定的熔點??????????B.非晶體有一定的凝固點,但無一定的熔點?C.各種不同晶體,它們的熔點相同????D.晶體的熔化過程中要吸熱,但溫度不上升?12、在農村有一些“裝神扮鬼”騙人錢財的人,他們有這樣一手絕活:從翻滾的油鍋中用手把“鬼”揪出來。其實奧秘在鍋中的“油”中:上層是真正的菜油(沸點約在300℃),而下層是其它的液體,這種液體沸點最有可能是()?A.50℃左右???B.80℃左右????C.100℃左右????D.200℃左右1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B.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構成?C.一滴很小的水就是一個分子?????????D.自然界中有很多種分子?14、在古代唐朝的皇宮里,夏天由宮女推動高大的水車,將水灑在宮殿的房頂上,水再順房頂四周流下,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A.為了新奇;?????B.為了美觀;?????C.為了清潔房頂;?????D.為了解暑降溫。?1、小明在一空玻璃杯中放入一塊冰,并把它放在25℃的房間內,過一段時間后杯中仍有少量的冰沒有熔化,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冰的溫度為0℃,剩余的冰繼續熔化???B.冰的溫度為0℃,剩余的冰停止熔化C.冰的溫度高于0℃,剩余的冰繼續熔化D.冰的溫度低于0℃,剩余的冰繼續熔化?2、下列日常生活現象的解釋不正確的是()?A.紅墨水在水中能擴散,既說明分子間有空隙,又說明分子在做不停的無規則運動。B.夏天的露和霜都是凝固現象。?C.廚房炒菜時,聞到菜香,是因為分子運動的緣故。?D.“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為化雪時,冰雪熔化要吸收很多熱量,使氣溫降低。?3、物質的溫度達到熔點時()?A.一定熔化成液態??????????????B.不能熔化成液態?C.需要繼續吸熱才能熔化成液態??D.吸收熱量也不一定能熔化成液態?4、冬天,在暖和的教室窗玻璃上會冰的“出汗”。有關這一現象的解釋:①“汗”出在玻璃窗上室內的一面;②“汗”出在玻璃窗上室外的一?面;③“汗”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④“汗”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其正確的是()?A.①④????????????B.①③????????????C.②④???????????D.③④?5、冬天北方地區常用地窖儲藏大白菜,同時地窖中央又常放有幾桶水,這樣做可以防止大白菜凍壞,其理由()?A.水具有防止大白菜凍壞的功能???????B.水結冰時會放熱,防止大白菜凍壞?C.水結冰時會吸熱,防止大白菜凍壞???D.水蒸發時會放熱,防止大白菜凍壞?1、將一根燒紅的銅絲迅速插入冷水,會看到一股“白氣”冒出,這現象說明水發生了()?A.升華??????B.凝華?????????C.凝結?????????D.汽化和液化?2、如圖3所示為伽利略溫度計(燒瓶內有空氣,細管中有液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若氣溫升高,液體膨脹,液體上升?B.若氣溫升高,氣體膨脹,液體上升?C.若氣溫下降,氣體縮小,液體下降?D.A和B兩點的值,B點的溫度值要大點?3、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文明歷史,我國古代早就有人對自然現象進行觀察和研究,留下了許多史料記載.下列有關記載和相應科學本質的解釋,其中不正確的是()A.“荷風送香氣”—?分子在不停地運動?B.“破鏡不能重圓”—?說明分子之間有斥力??“?C.“下雪不冷,化雪冷”—?雪融化時要吸收熱量?D.“花氣習人知晝暖”—?溫度升高,分子的熱運動加劇4、小明做了一個實驗:在插有小樹枝的封閉燒瓶中,放入一些衛生球碾碎后的粉末,?然后在酒精燈上微微加熱燒瓶,可以看到,粉末越來越少,停止加熱后,一會兒?燒瓶內的樹枝上出現了潔白.玲瓏的人造“雪景”,對以上實驗現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雪景”是衛生球升華而成的?B.“雪景”是衛生球凝華而成的?C.“雪景”經歷了汽化和液化兩個物態變化過程?D.“雪景”經歷了升華和凝華兩個物態變化過程?5、常溫下能看到冰化為水,而看不到鋁塊化為鋁水,是因為()A.冰塊比鋁塊硬?????????????????????B.鋁塊比冰塊硬?????C.冰的熔點比鋁的熔點更接近常溫?????D.以上說法都不對?6、下列自然現象中需要吸熱的是()A.早春河流上冰的消融???????????????B.初夏曠野里的霧的形成?C.深秋草木上露的出現???????????????D.嚴冬時的樹木上的“霧淞”的出現?7、在表演文藝節目的舞臺上,經常可以看到白氣的霧氣,它是利用干冰在常溫下()A.迅速液化而形成的白色霧氣?????????????B.迅速升華后再蒸發而變成白色霧氣C.迅速升華變成二氧化碳氣體,即白色霧氣?D.迅速升華變為二氧化碳氣體,吸收熱量,空氣中的水蒸氣在溫度降低時液化為小水滴形成白色霧氣?8、如果我們能夠聞到某種固態物質的氣味,說明這種固態物質具有()A.升華的特點??????????????????B.升華和凝華的特點?C.熔化和升華的特點????????????D.熔化和汽化的特點??9、今年3月,我市大部分地區空氣異常潮濕,家中墻壁“出汗”.地板濕漉漉的,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水這種物質發生了()A.熔化????B液化????C.汽化????D.凝固10、江西省的廬山以秀美的風景聞名于世,唐代詩人李白在《望廬山瀑布》一詩中寫道“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講的是太陽照射在廬山的香爐峰上,山間升起了繚繞的白霧,像一片片紫色的云霞;遠遠看去,飛落的瀑布像長長的白練掛在山前。湍急的流水從高高的懸崖上飛馳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銀河水從高高的九天降落到人間。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對這首詩的理解錯誤的是()A.形成“煙”的過程是放熱過程。?B.“煙”是液化形成的。?C.形成的“煙”?是液態水汽化形成的氣態水。???D.“飛流直下”的水的重力勢能在減小。11、下列關于蒸發和沸騰的說法正確的是()A.蒸發和沸騰都需要從外界吸收能量????B.蒸發和沸騰都可以在任何溫度下進行C.蒸發和沸騰都屬于液化現象??????D.蒸發的快慢與溫度無關,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12、據有關資料報道: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日產量約為3500萬產方米,其中80%用于飲用水,解決了1億多人的用水問題。現在所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一種是蒸餾法,即將海水中的水蒸發而把鹽留下,再將水蒸氣冷凝為液態的淡水。以上過程涉及到關于水的物態變化有()A.汽化?凝固??B.汽化?液化??C.液化?凝華?D.升華?凝華13、如圖所示是物質在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下列從圖象中獲得的信息不正確的是()A.這種物質是晶體,其熔點為48℃?B.在BC段物質處于固液共存狀態?C.在BC段物質不吸收熱量,溫度不變?D.第10分鐘后物質處于液態?14、鴛鴦火鍋“是用金屬片將鍋的內部空間隔成相等的兩部分,一邊放清湯鹵,一邊放紅湯鹵。清湯鹵和紅湯鹵的質量.主要成分及初溫幾乎相同,但紅湯鹵一側浮著一層具有麻辣風味的油,清湯鹵則沒有。小紅在使用這種火鍋時,發現兩邊加熱情況相同,但紅湯鹵一側首先沸騰,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紅湯鹵與清湯鹵的沸點相同?B.紅湯鹵液面上方有一層油,能夠減少熱量的散失????C.紅湯鹵首先沸騰的主要原因是紅湯鹵的熱量散失少?D.紅湯鹵首先沸騰的主要原因是紅湯鹵的沸點比清湯鹵的低?1、下列日常生活現象的解釋不合理的是()A.夏天的露和秋天的霧都是液化現象?????B.廚房炒菜時,聞到菜香,是因為分子運動的緣故?C.“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為化雪時,冰雪熔化要吸收很多熱量,使氣溫降低?D.衣柜里的樟腦丸消失是汽化現象?2、下列不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的是()A.紅墨水在水中的擴散速度B.糖在水里的溶解速度C.酒精的蒸發速度D.酒精的沸點?3、家用瓶裝液化石油氣主要成份是烷烴和烯烴系列的混合物,在一標準大氣壓下各成份的沸點如下表所示。常溫下液化石油氣很難用盡,瓶內常有殘留物。該殘留物的主要成份是()A.甲烷?乙烯??????B.丁烷?丁烯??????C.戊烷?戊烯??????D.丙烷?丙烯???4、用吹風機的熱風吹一支蘸了酒精的溫度計時,溫度計的示數是()A.先降低再升高??????B.先升高后降低?????C.也不降低也不升高??????D.不能確定?5、在制藥時,為從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用加熱的方法使水沸騰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過80℃的條件下提取,應采用的方法是()A.縮短加熱沸騰的時間。??????????????????B.用微火加熱使其沸騰。?C.降低容器內的氣壓,使水的沸點低于80℃?D.增加容器內氣壓,使水的沸點低于80℃?6、氮氣液化的過程中,發生改變的是()A.氮氣分子的大小???B.氮氣分子的組成???C.氮氣分子間的距離??D.氮氣的分子結構?7、固態碘的升華實驗中發生改變的是()A.碘分子由靜止變為運動??B.碘分子的質量???C.碘分子體積???D.碘分子之間的空隙?8、下列現象不能說明分子永不停息的做無規則運動的是()A.屋內噴香水????????????B.化學實驗室充滿藥品味??C.汽車疾駛后卷起煙塵?????D.用食鹽將青菜腌成咸菜?9、下列關于分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一切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B.分子是構成物質的最小微粒?C.一個細胞由一個分子構成????????D.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附:1、液化的兩種主要方式:方式一:降低溫度(一切氣體一切溫度);方式二:壓縮體積(某些氣體一定溫度<一般為常溫,特殊的須先降溫再壓縮體積>)。2、任何氣體在溫度降到足夠低時都可以液化;在一定溫度下,壓縮氣體的體積也可以使某些氣體液化(或兩種方法兼用)。3、降低溫度的方法是萬能的,降到足夠低時都可以液化。但壓縮體積時,如果氣體溫度高于其臨界溫度,則無法壓縮使其液化。課后練習一、單選題1.生活處處有科學,留心觀察皆學問。下列對有關現象解釋正確的是(??)A.?初冬季節,在家里洗澡時發現房間里充滿“白氣”,這些“白氣”是水蒸氣B.?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場里的草葉上掛滿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見了,卻看到了薄薄的一層霜,有人認為霜是由露變成的C.?放在衣櫥里的樟腦丸,時間久了會明顯變小,是因為樟腦丸蒸發為氣體跑掉了D.?把冰箱里的凍豆腐取出,冰熔化后,發現豆腐里有許多小孔,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結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2.下列關于物態變化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燒開水時茶壺嘴上方出現的“白氣”是汽化現象?????B.?冬天冰凍的衣服也能晾干是升華現象C.?熔融狀態的玻璃軋制成玻璃板的過程中需要吸熱?????D.?用冰塊來保鮮食品是利用冰塊熔化放熱3.下列現象同該現象所屬的物態變化連接正確的是(??)A.?水壺中的水沸騰——液化???????????????????????????????????B.?用久了的燈泡鎢絲變細——升華C.?冰箱冷凍室內壁上出現冰霜——凝固??????????????????D.?飲料杯中的冰塊體積逐漸變小——液化4.金屬在高溫、低壓下比較容易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用此方法可以給照相機、望遠鏡及其他光學儀器的玻璃鏡頭進行真空鍍膜,即在真空室內將金屬或金屬化合物加熱,使它的蒸汽噴到玻璃面上去,從而鍍上一層極薄的金屬膜,這層鍍膜可以改善玻璃鏡頭的光學性能,這層鍍膜能鍍上去的原因是(??)A.?金屬液化后粘到玻璃鏡頭上的?????????????????????????????B.?金屬熔化后粘到玻璃鏡頭上的C.?金屬升華后再凝華到玻璃鏡頭上的??????????????????????D.?金屬凝華到玻璃鏡頭上的5.下列方法中,能有效降低夏天室內氣溫的是(??)A.?關閉窗,不讓外界的熱空氣進來?????????????????????????B.?打開電冰箱的門,散出冷空氣C.?打開電風扇?????????????????????????????????????????????????????????D.?在地上灑一些水6.裝香水的玻璃瓶的口總是很細的,這是因為(??)A.?瓶口細好看,漂亮??????????????????????????????????????????????B.?在用時流得少可以節約點C.?可以減少香水的表面積,減少蒸發浪費???????????????D.?瓶口細,溫度低,蒸發慢7.小美同學對冰加熱,她將冰熔化成水直到沸騰的過程繪制成如圖所示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圖像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過程????????????B.?AB,CD段物質在吸熱,BC,DE段物質沒有吸熱C.?物質在AB段比CD段比熱大????????????????????D.?該實驗條件下水的凝固點是0℃8.冬天,小明從室外走進溫暖的教室,他的眼鏡片上出現了一層薄霧,一會兒薄霧又消失了。上述現象對應的物態變化是(??)A.?先液化,后汽化?????????B.?先液化,后升華?????????C.?先凝固,后汽化??????D.?先凝華,后升華9.表中列出幾種物質的熔點,據此判斷以下說法正確的是(??)物質名稱汞金銅鐵鎢氧熔點/℃-38.81064108315353410-218A.?銅球掉入鐵水中不會熔化????????????????????????????????????B.?在-216℃時,氧是固態的C.?水銀溫度計可測量零下40℃的溫度?????????????????????D.?用鎢制成的燈絲不易熔化10.“充氣式太陽能蒸餾器”是利用太陽能海水淡化的一種裝置。它是通過太陽照射充氣物內的海水,產生水蒸氣,水蒸氣在透明罩內壁形成水珠.在此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是(???)A.?先汽化,后液化????????B.?先沸騰,后凝固????????C.?先液化,后汽化??????D.?先蒸發,后沸騰11.扇扇子會感到身上很涼爽和進入空調房感覺到涼爽分別是因為·(?????)A.?扇來的風把身體周圍的熱空氣趕跑,空調房沒有熱氣B.?扇來的風是涼的,空調的風把身上的熱吹掉了C.?扇來的風加快了身上汗液的蒸發,汗液蒸發時要吸熱,空調房里本身溫度低D.?扇來的風把身上的熱吹掉了,空調房內沒有熱氣12.2018年1月16日,黃河壺口瀑布出現“冰橋”景觀,往日里“萬馬奔騰”“千里紫煙”的瀑布呈現出別樣風情。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對這種現象的理解錯誤的是()A.??“煙”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B.?形成“煙”的過程是放熱過程C.?形成的“煙”是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氣??????????????????D.?“萬馬奔騰”而下的水的重力勢能在減小13.如圖所示是小科在課后制作的“礦泉水瓶氣炮”:首先將裝有少量水的礦泉水瓶瓶蓋擰緊,接著兩手分別握住瓶的上、下部分,使勁擰瓶的下部,使其嚴重變形;然后迅速旋開瓶蓋,可看到瓶蓋飛出數米遠,同時瓶口和瓶內出現“白氣”。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瓶蓋被彈出時,瓶內氣體的內能轉化為瓶蓋的機械能B.?瓶蓋被彈出時,瓶內及瓶口有“白氣”,是瓶內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滴C.?用力擰瓶子,是用做功的方式改變了瓶內氣體的內能,相當于汽油機的做功沖程D.?用力擰瓶子時,越擰越費勁,是因為分子間距離越小,分子間斥力越大14.室溫為25℃,小洲同學取兩個干凈透明的玻璃瓶,分別裝半瓶0℃冰水及70℃熱開水,最后將兩個瓶子蓋上瓶蓋密封。過了幾分鐘后,他最有可能看到的現象是(???)A.?兩個玻璃瓶外面下半部都有附著小水珠B.?兩個玻璃瓶內外都不會附著小水珠C.?裝冰水的玻璃瓶外面下半部附著小水珠,裝熱水的玻璃瓶內壁上半部附著小水珠D.?裝冰水的玻璃瓶內壁上半部附著小水珠,裝熱水的玻璃瓶外面下半部附著小水珠15.下列生活現象與其發生的物態變化及其吸放熱的對應關系中,正確的一項(??)A.?冬天的早晨草葉上的霜﹣﹣﹣﹣凝固﹣﹣﹣﹣放熱B.?夏天,揭開冰棒的包裝紙,看到冰棒冒“白氣”﹣﹣﹣蒸發﹣﹣﹣吸熱C.?小孩發熱用的退燒貼﹣﹣﹣汽化﹣﹣﹣吸熱D.?新疆冬天中冰雕逐漸變小﹣﹣﹣熔化﹣﹣﹣吸熱16.下列關于物態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A.?霜的形成屬于凝華現象???????????????????????????????????????B.?霧的形成屬于汽化現象C.?雪的形成屬于液化現象???????????????????????????????????????D.?露的形成屬于熔化現象17.關于熱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干冰給食品保鮮,利用了干冰汽化吸熱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覺到涼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熱C.?一瓶水被冰箱冷凍后,取出放一會兒,表面會變濕,是由于水蒸氣液化D.?北方的冬天,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幾桶水,利用了水凝華放熱?18.下面關于冰箱的一些現象說法正確的是(??)A.?冰箱冷凍室內的霜是水凝固而成的B.?冰箱內壁上的很多小水珠是放進去的蔬菜濺上去的C.?夏天打開冰箱門時出現的白霧是空氣液化而成的D.?冰箱的致冷劑應該在冰箱冷凍室汽化,在冰箱冷凝器液化19.紙燃燒需要達到一定的溫度,某實驗小組把盛有水的紙盒放在火焰上燒,做“紙鍋燒水”實驗(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第19題圖第20題圖A.紙鍋里的水未加熱前,水是不會發生汽化現象的B.紙鍋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氣”是水蒸氣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C.水燒開時紙盒并未燃燒,這是因為水沸騰時溫度不會再升高,沒有達到紙燃燒的溫度D.紙鍋里的水沸騰后溫度將保持不變,若撤去酒精燈火焰,則水將不會沸騰20.一種“55℃保溫杯”,外層為隔熱材料,內層為導熱材料,夾層間有“神奇物質”.開水倒入杯中后,水溫很快降為55℃且能較長時間保持不變.“神奇物質”在該過程中(??)A.?一直吸熱且狀態不變???????????????????????????????????????????B.?一直吸熱且由固態變為液態C.?先吸熱,后放熱;先熔化后凝固?????????????????????????D.?先放熱,后吸熱;先凝固后熔化21.下列物態變化需要吸熱的是(??)A.?干冰升華????????????????B.?霧淞形成?????????????????C.?水汽凝結??????????????D.?鋼水轉成鋼件22.生活中我們會看到這樣的現象:現象一,剝開棒冰紙時,棒冰周圍冒“白氣”,現象二,在寒冷的冬天戶外的人不斷呼出“白氣”,以上兩種現象產生的原因分別是(??)A.?棒冰局部升華,呼出的水蒸氣液化B.?棒冰局部升華,戶外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C.?棒冰周圍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呼出的水蒸氣液化D.?棒冰周圍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戶外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23.生活中常用碗燉食物,如圖所示,碗與鍋底不接觸,當鍋里水沸騰后碗里的水(??)A.?同時沸騰?????B.?溫度低于沸點,不會沸騰????C.?稍后也沸騰?????D.?溫度達到沸點,但不會沸騰24.下表是幾種物質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的熔點和沸點,根據表中數據,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物質鉛水銀酒精甲苯熔點/℃328-38.8-117-95沸點/℃174035778111A.?鉛在350℃處于固液共存狀態?????????????????????????????B.?固態酒精與甲苯不是晶體C.?不能用水銀溫度計測氣溫????????????????????????????????????D.?不能用酒精溫度計測沸水的溫度二、填空題25.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據報道:某日陰天,氣溫約為-15℃,在新疆羅布泊的沙丘上覆蓋著5~10厘米厚的積雪,然而過了大約20分鐘,雪不見了,腳下卻是干爽的沙地。材料二:1779年,一個寒冷的夜晚,圣彼得堡市中心的一個大廳里燈火輝煌,六千支燃燒著的巨型蠟燭把廳里的舞會氣氛烘托得熱氣騰騰。在悠揚的樂曲聲中,夫人小姐、名流雅士擁滿大廳,翩翩起舞,有的人還在冒著汗水。正在大家跳得如癡如狂的時候,一位小姐突然暈倒,旁邊的人不知所措。有人喊道:“快打開窗戶。”打開窗戶后,刺骨的寒風涌入大廳,突然大廳里竟然飄起了雪花,紛紛揚揚落到人們的頭發和衣服上,在場的人無不目瞪口呆、面面相覷。就在這時,一位先生迅速把這位小姐攙扶到門口,并把發生的現象向大家作了解釋。(1)材料一中的雪為什么不見了?________。(2)材料二中大廳里出現雪花的原因是________,該過程需要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熱量。(3)小北看完材料后,聯系生活,想到了嚴冬的早晨,在窗玻璃的________(填“外”或“內”)側發生的________現象。26.請填寫物態變化名稱及吸熱、放熱情況:(1)露的形成:________,________。(2)冰變成水:________,________。(3)霜的形成:________,________。(4)鐵水變鐵塊:________,________。(5)霧的形成:________,________。(6)碘變成碘蒸汽:________,________。27.假如你身處偏遠海島,缺乏生存所需的淡水怎么辦?小明為你提供一種簡便的海水淡化方法。在地面挖一水池,往池內灌海水,按下圖完成設備的安裝,即可收集淡水。則:(1)陽光照射使池內海水加快________,形成水蒸氣。(2)水蒸氣在塑料膜上________,形成小水滴。28.日光燈管用久了兩端會發黑,是管內鎢絲中的鎢先________、后________(填“升華”“凝華”“汽化”或“液化”)而形成的。鎢是晶體,它的熔點為3410℃,則它的凝固點為________℃29.今年3月底,茂名氣象部門實施人工降雨,用飛機在高空噴灑干冰,干冰進入云層后迅速________成為氣體,并從周圍吸收大量的熱,空氣溫度急劇下降,使空氣中水蒸氣________成小冰晶,這些冰晶逐漸變大而下降,遇暖氣后吸收熱量而________成雨滴落到地面。(填物態變化名稱)30.如圖甲是小明研究海波熔化現象的實驗裝置。第30題圖第31題圖(1)將裝有海波的試管放在盛水的燒杯內加熱,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燈加熱,目的是為了使試管內的物質________(2)乙圖是小明繪制的海波熔化圖像,圖中________(用字母表示)段表示海波的熔化過程。31.如圖是三聚氰胺分子結構示意圖.常壓下其熔點為354℃,可見三聚氰胺屬于固體中的________(選填“晶體”、“非晶體”).加熱時,它也可升華,這個過程要________(選填“吸熱“、“放熱”).32.在拔河比賽中小明的腳踝扭傷了,醫務室的醫生檢查后立即拿一大塊冰放在塑料袋中,對小明受傷的腳踝進行冰敷,過一段時間后,冰變成了0℃的水,這是________現象,塑料袋沒有漏水,但是在塑料袋外面卻出現一層水珠,這是________現象.(以上兩空均填物態變化名稱)三、實驗探究題33.人們都說:“被100℃的水蒸氣燙傷,要比被100℃的熱水燙傷嚴重得多”。小科認為這是因為100℃的水蒸氣和100℃的熱水溫度雖然一樣,但100℃的水蒸氣變成100℃的熱水時,還需放出熱量。對此,小科設計了以下實驗證明自己的現點。實驗過程:(實驗中熱損失及熱脹冷縮對實驗的影響忽略不計)①將一定質量溫度為t1的冷水裝入一個雙層通入玻璃真空保溫杯中,液面如圖甲所示位置,標記為A;②向杯中插入導管,將100℃的水蒸氣通入保溫杯的冷水中(水蒸氣全部被吸收),發現杯中水面明顯上升;③一段時間后,停止通入水蒸氣,移出導管后,杯中液面位置如圖乙所示,標記為B,再測出此時杯中水的溫度為t2,比較發現t2高于t1。(1)杯中水面上升是通入的水蒸氣發生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的結果;(2)t2高于t1的原因是________?。(3)小思認為因未設置對照,小科的實驗還不足以證明他的觀點。請你完成小思設計的實驗方案:①取一個相同的保溫杯,在保溫杯中倒入與第一個保溫杯中質量相同、溫度為t1的冷水,②再倒入_____;③搖勻后測出此保溫杯中水溫t3,并與t2比較,t2高于t3,得出水蒸氣液化放熱。34.科學興趣小組同學發現,在很冷的冬天,用一根兩端拴有重物的細金屬絲,掛在一個粗大的冰塊上。一段時間后,出現了如下有趣的現象:細金屬絲割穿了冰塊,而冰塊保持完整。他們對此現象進行了討論,請你一起完成以下問題:(1)在此過程中,冰塊發生的物態變化主要有________。(2)關于冰熔化的原因,他們提出了以下三種猜想:猜想1:冰塊的厚度越小,冰的熔點越低。猜想2:金屬絲的溫度低于冰的熔點。猜想3:金屬絲對冰塊的壓強越大,冰的熔點越低。①根據所學知識,他們經過討論,斷定猜想2是錯誤的。你認為他們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_。②請設計一個簡單實驗,驗證猜想3是否正確,簡述你的實驗方法和判斷依據________。時間/min012345678溫度/℃90929496989999??9935.小明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觀察水的沸騰。(1)組裝器材時,應先固定左圖中的________(填“A”或“B”)。(2)在水溫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min觀察1次溫度計的示數,記錄在表中,直至水沸騰,如此持續3min后停止讀數;①在第7min小明忘記記錄數據,此時的水溫應為________℃。②小明觀察到:沸騰時水中氣泡的情形為如圖中________圖(填“C”或“D”)。原因是________。36.如圖甲所示,是“探究物質的熔化規律”的實驗裝置.實驗時先將固體物質和溫度計分別放入試管內,再放入大燒杯的水中,觀察固體的熔化過程.(1)試管內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某時刻溫度如圖乙所示,讀數方法正確的是________(選填“A”、“B”或“C”),示數為________℃,某同學根據實驗記錄的數據描繪出該物質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丙ABCDE),則可知該物質是________(選填“晶體”或“非晶體”).(2)在該物質熔化過程中,如果將試管從燒杯中拿出來,該物質將停止熔化.將試管放回燒杯后,該物質又繼續熔化.說明固體熔化時需要________(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3)根據描繪的圖線,該物質在第5min時處于________態,該物質的熔點為________℃,仔細觀察圖象發現,該物質熔化前(AB段)升溫比熔化后(CD段)升溫________(選填“快”或“慢”).(4)圖象中DE段是________過程.37.在“探究甲乙兩種物質熔化規律”的實驗中,某小組同學記錄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請根據表中的實驗數據解答下列問題:時間/min02468101214161820甲的溫度/℃7072747678677878818487乙的溫度/℃7071737476777982848689(1)該組同學在某一次觀察中記錄明顯錯誤的數據是________;(2)在甲和乙這兩種物質中,屬于晶體的是________(選填“甲”或“乙”);(3)該晶體的熔點是________℃;(4)該晶體在76℃時,處于________(選填“固體”、“液體”或“固液共存”)狀態;(5)固體在熔化過程中需要________(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38.某小組在做“探究水的沸騰”實驗時,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1)實驗裝置中A的作用是防止熱量________;B的作用是________。(2)圖乙中,表示水在沸騰時的現象是其中的________(選填“左”或“右”)圖;(3)根據實驗記錄的數據,作出了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丙所示,由圖像可知,在當時條件下,水的沸點是________℃,說明此時的大氣壓___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標準大氣壓;(4)為了說明水沸騰過程中是否需要吸熱,應________,觀察水是否繼續沸騰;(5)水沸騰時,杯口附近出現大量“白氣”,“白氣”是水蒸氣遇冷_____(選填物態變化名稱)形成的。39.圖a是小明、小紅分別探究“水的沸騰”的實驗裝置,他們所用器材規格和水的質量相同.將水加熱相同時間后停止加熱.圖b是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水溫隨時間變化的圖象.(1)由圖象可知,此時水面上方的氣壓___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標準大氣壓;在第4~8min的過程中,水的內能_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小紅把水加熱到沸騰,所用時間較長的原因是________?(2)取走酒精燈,將裝有海波的大試管放入上面實驗的熱水中(如圖c).根據溫度計A和B的示數,繪制了海波和熱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d).由圖象可知,在第8min時,大試管內的海波處于________?態(選填“固”、“液”或“固液共存”),第10min后,海波的熔化將________?(選填“繼續”或“停止”)四、解答題40.海鮮粥是北部灣地區的一道家常美食。煮好的粥香氣撲鼻,這是什么現象?而且粥的溫度越高,香氣就越濃,這是為什么?當我們對著熱粥表面吹氣時,粥就涼得更快,這又是為什么?請你用物理知識說明其中的道理。41.一次小華見到媽媽做完菜,關火后才放鹽.小華問:“媽媽,你剛才是不是忘記放鹽了?”媽媽說:“沒有忘,這是加碘鹽,必須關火后放鹽”,你能理解這種現象嗎?42.冬天手冷時,用嘴向手上“哈氣”(即緩慢地吹氣),手會感到暖和。若用勁向手上快速“吹氣”,手不但不會暖和,反會覺得更冷。都是從嘴里出來的“氣”,為什么會有不同的感覺呢?43.魔術表演中,熊熊大火使鍋中的油劇烈沸騰,魔術師用手慢慢在沸騰的油中摸取鐵球,而手卻安然無恙,觀眾一片驚奇.原來鍋中的“油”,只有表面漂浮一層很少的油,底下的都是醋(溶入少量的硼砂).[油的沸點為287℃,醋(溶入硼砂)的沸點45℃].問:(1)為什么油漂浮在醋的上面?(2)表演時魔術師的手為什么沒有燙傷?(3)舞臺周圍能聞到濃濃的醋味,是屬于什么現象?物質的三態變化1、現代建筑出現一種新設計:在墻面裝飾材料中均勻混入小顆粒狀的小球,球內充人一種非晶體材料,當溫度升高球內材料吸熱,當溫度降低球內材料放熱,這一過程使得建筑物內溫度變化很小.則你認為這種材料應具有的特性是(C)?A.密度大????????B.密度小???????C.比熱容大??????????D.比熱容小?2、已知銅、鐵、鋁的比熱容依次增大,質量相等溫度相同的銅、鐵、鋁三塊金屬塊,吸收相等的熱量后,則(A)?A.銅的溫度將最高????B.鐵的溫度將最高????C.鋁的溫度將最高????D.無法判斷?3、人們常說“鐵比棉花重”,這話的科學含義應是(B)???????A.鐵的質量比棉花的質量大B.鐵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C.拿起鐵比拿起棉花費力D.棉花的體積比鐵的體積大?????4、下列關于密度的概念中,說法正確的是(D)。???????A.密度越大的物體越重??????B.從密度公式可知,物質的密度與質量成正比,與體積成反比?C.不論溫度如何變化,物質的密度都不變???D.每種物質都有一定的密度?5、利用天平和量筒測量不規則形狀石塊的密度,采取了下列實驗步驟,其中多余的步驟是(B)A.用天平稱出石塊的質量???????B.用天平稱出量筒的質量?C.往量筒內倒人適量的水,記下量筒內水的體積?D.用細線系住石塊,浸沒在盛水的量筒內,記下石塊和水的體積熔化與凝固閱讀課本P143-146內容,回答下列內容。1、用自己的話說說海波和松香融化時的區別。2、說出熔點的定義。3、通過閱讀課本表格4-11,回答燈泡的燈絲用鎢絲的好處。汽化與液化1、閱讀課本P147內容,用分子運動的角度解釋蒸發的過程。2、閱讀課本P150-151內容,說出什么叫沸點,沸點與什么因素有關呢?3、閱讀課本P152-154內容,找出液化的兩種方法,那么是不是所有氣體都用其中一種方法可以達到液化的目的呢?升華與凝華1、閱讀課本P155-157內容,找出生活中升華和凝華的現象和應用2、了解我們常見的云、雨、雪、霧、露、霜的形成原因,并掌握它們中可能發生的物態變化。1、熔化和凝固的概念熔化: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凝固: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熔化吸熱、凝固放熱2、晶體和非晶體晶體:像海波那樣,具有一定的熔化溫度的晶體叫晶體。特點:熔化過程中需要不斷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具有規則的幾何外形非晶體:像松香那樣,沒有一定的熔化溫度的固體叫做非晶體。特點:融化過程中需要不斷吸熱,同時溫度不斷升高。非晶體在吸熱時隨溫度的升高逐漸變軟、變稀,最后完全變成液體。晶體和非晶體的熔化、凝固圖像。4、汽化物質從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叫汽化。汽化的兩種方式:蒸發和沸騰5、蒸發(1)概念:蒸發是在液體表面上任何溫度下都能進行的一種緩慢汽化現象。(2)探究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猜想和假設①液體蒸發快慢跟液體表面積大小有關;②液體蒸發快慢跟溫度高低有關;③液體蒸發快慢跟液體表面流動的快慢有關實驗器材玻璃塊(2塊),滴管、酒精、酒精燈、木炭、硬紙片實驗步驟(分別對應下圖中甲乙丙)檢驗假設①在2塊玻璃片各滴1滴酒精,將其中一塊玻璃片的酒精攤開的面積較大,觀察哪滴酒精蒸發的快。檢驗假設②在2塊玻璃片上各滴1滴酒精,并使酒精的表面積大致相同,用木夾夾住玻璃塊放在酒精燈上加熱,觀察哪塊酒精蒸發得快。檢驗假設③在2塊玻璃片上各滴1滴酒精,并使酒精面積大致相同,用硬紙片對其中一塊玻璃片上的酒精扇風,觀察哪滴酒精蒸發。實驗現象及結論蒸發快慢與液體的溫度、液體的表面積、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等有關。液體的表面積越大,溫度越高、液體表面空氣流動越快,液體蒸發就越快。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3)改變液體蒸發快慢的方法:①調節液體溫度的高低。②改變液體表面積的大小。③改變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4)不同的液體蒸發快慢不一樣。(5)蒸發制冷作用:液體蒸發時,會從周圍物體吸收熱量,使周圍物體溫度降低,因此蒸發有制冷作用。液體蒸發越快,制冷效果越好。應用:①病人發高燒時,在皮膚上擦酒精使病人體溫下降。②炎熱的夏天,人能利用汗液的蒸發來調控體溫。6、沸騰(1)概念:沸騰是在一定溫度下,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進行的一種劇烈的汽化現象。(2)沸騰的條件和特點①沸騰的條件:液體沸騰需要達到一定的溫度,低于這個溫度,液體升溫,但不沸騰;需要不斷吸熱,一旦不能吸熱,液體就不能沸騰。②沸騰的特點:沸騰是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進行的;液體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3)沸點①含義: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做沸點。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②沸點與大氣壓的關系:液體的沸點與液體上方的氣壓有關。氣壓越大,沸點越高,沸點越高,氣壓越低,沸點越低。③沸點低的物質的用途---冷凍治療:醫生常用汽化得很快的氯乙烷做麻醉劑,使病人的皮膚冷卻到失去疼痛感覺的程度進行手術。(4)水的沸騰實驗實驗目的觀察沸騰現象和沸騰時的溫度情況實驗器材燒杯、水、溫度計、鐵架臺、酒精燈、石棉網、火柴、中心有孔的硬紙板、鐘表實驗步驟①把水倒在燒杯中,按實驗裝置圖將各裝配好②用酒精燈給盛了水的燒杯加熱,并注意觀察溫度計的示數③當水溫升高90℃左右時,每隔1分鐘(或兩分鐘)記錄一次水的溫度,直到水沸騰后5分鐘止,并注意觀察水的沸騰現象④根據記錄的溫度值,作出水的沸騰現象注意事項①應該用溫度計的外焰部分去加熱②溫度計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安裝實驗器材時要由下向上安裝實驗現象①沸騰前,水的溫度不斷提高,有少量氣泡產生并在上升過程中逐漸減小,在到達液面前就消失了②沸騰時,水的溫度保持不變,同時有大量氣泡從杯底及四周水中產生并在上升過程中迅速變大,到達液面破裂放出里面的水蒸氣③停止加熱,液體不沸騰實驗結論(沸騰特點)①沸騰是在一定溫度下進行的②沸騰是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劇烈發生的③液體沸騰時雖然溫度不變,但要吸熱7、液化(1)概念物質由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液化。實驗及生活實例分析原因在燒杯里加熱水,將一塊干玻璃片蓋在燒杯上,可以看到玻璃片的下表面附著一些小水珠水蒸氣遇到較冷的玻璃片液化成小水珠冬季的早晨,人說話時,可以看到嘴里不斷地呼出“白氣”呼出的水蒸氣遇到冷空氣液化成小水滴戴眼鏡的同學從寒冷的室外進入溫暖的教室,鏡片上會出現一層水霧而變得模糊不清室內的水蒸氣遇到較冷的鏡片液化成小水滴打火機內部燃料及家用瓶裝液化石油氣在一定溫度小,將可燃性的氣體壓縮其體積,可使它們液化(2)液化的兩種方法以及氣體液化的優點①降低溫度②壓縮體積氣體液化使氣體體積縮小,便于儲存和運輸。(3)汽化吸熱、液化放熱8、升華與凝華(1)升華概念:升華是指物體直接由固態變成氣態的過程。升華是吸熱過程。升華要從周圍環境吸熱,使周圍環境的溫度降低,所以升華有制冷的作用。人們利用這個特點來進行應用。如利用干冰升華時吸收大量熱來實施人工降雨,制造舞臺煙霧效果,食品冷藏效果,醫療麻醉等。(2)凝華概念:凝華是指物體直接由氣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凝華是放熱過程,凝華要放出熱量。9、云、雨、雪、霧、露、霜自然現象云雨霧露霜、雪冰雹成因太陽照在地面上,水溫升高,含有水蒸氣的高溫空氣快速上升,在上升過程中,空氣逐漸冷卻,水蒸氣液化成小水滴或凝華成小冰晶,便形成云云中的小水珠或小冰晶,隨著氣流的急速升降而上下運動,它們越聚越大,達到一定程度后就會下落。在下落過程中,小冰晶吸熱熔化小水珠,與原來的小水珠一起落到地面,這就是雨霧是水蒸氣在空氣中預冷液化成了小水珠,這些小水珠懸浮在空氣中,在地面附近稱為霧在天氣較熱的時候,空氣中的水蒸氣在早晨遇到溫度較低的樹葉、花草等、液化成小水珠附著在它們的表面霜是在地表的水蒸氣遇到0℃以下的固體凝華成小冰晶;如果高空的溫度在0℃以下,水蒸氣凝華成小冰晶,便以雪的形式降到地面云中的水珠被上升氣流帶到氣溫低于0℃的高空,凝結為小水珠,小水珠在下落時,其外層受熱熔化成水,并彼此結合,使冰珠越來越大,如果上升氣流很強,冰珠就會在升入高空,在其表面形成一層冰殼,經過多次上下翻騰,能結合成較大的冰珠,當上升氣流托不住它時,冰珠就落到地面,形成冰雹物態變化液化或凝華熔化液化液化凝華熔化、凝固1、下列固體不屬于晶體的是(C)A.食鹽???????B.海波??????C.玻璃????????D.冰?2、下雪天一般比融雪天感覺暖和是因為(C)A.下雪天的氣溫比融雪天氣溫高??????????B.雪是一種傳熱本領較小的物體?C.形成雪時要放熱,融雪時要吸熱????????D.雪的溫度比水的溫度高?3、下面所列的變化過程,會放出熱量的是(D)?A.濕衣服逐漸被晾干?????????????????B.樟腦丸放在箱子里逐漸變小?C.鐵塊被熔成鐵水???????????????????D.冬天早上“落霜”?4、牙科醫生在檢查牙齒時,常用一個帶把的小鏡子,在放入病人口腔之前,總要將小鏡子放在酒精燈上燒一下,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B)?A.防止細菌感染????????????B.防止水蒸氣在鏡面上液化?C.燒熱的小鏡子能起到治療牙病的作用D.燒熱的小鏡子能促使牙齒上的水分汽化5、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D)A.蒸發在一定溫度下才能發生?????B.物質在熔化時的溫度不變?C.手摸冰感到比把手放在水中涼,這一定是因為水溫比冰溫高?D.擴散現象主要說明分子作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6、將手從水中提出離開水,覺得手涼些,是因為(D)A.一定是原來的水溫比體溫低造成的??B.一定是原來的水溫比體溫高造成的?C.水溫和手溫相同,拿出后涼的感覺是由于心理作用造成的?D.上面的說法都不正確?7、夏天為了降低密閉房間內的溫度,下列方法中你認為可行的是(B)A.室內安裝電風扇進行降溫?????B.在室內放置大冰塊?C.將放在室內正在工作的電冰箱的門打開???D.將放在室內正在工作的空調關閉?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A.增大壓強,水的沸點不變???B.0℃的水變成0℃的冰要放出熱量?C.松香由固態轉化成液態時的溫度不變???D.冰在升華時放熱?9、對鍋加熱,鍋內的水持續沸騰時,水面上的“白氣”并不明顯。如果突然停止加熱,水面上很快出現許多“白氣”。對此現象,你認為合適的解釋是(D)?A.騰時水不蒸發?????B.沸騰時水面上的蒸氣溫度高于100℃C.停火后水開始大量蒸發?D.停火后水面上方的溫度明顯低于水蒸氣的溫度,水蒸氣液化為細小的水珠,形成“白氣”10、下列做法中,主要利用蒸發降溫的是(D)?A.給發高燒的病人打退燒針??????B.用空調降溫?C.夏天,人們吃冰棒,喝冷飲????D.用電風扇吹風降溫?11、關于物質的熔化和凝固,下面敘述正確的是(D)?A.各種固體都有一定的熔點??????????B.非晶體有一定的凝固點,但無一定的熔點?C.各種不同晶體,它們的熔點相同????D.晶體的熔化過程中要吸熱,但溫度不上升?12、在農村有一些“裝神扮鬼”騙人錢財的人,他們有這樣一手絕活:從翻滾的油鍋中用手把“鬼”揪出來。其實奧秘在鍋中的“油”中:上層是真正的菜油(沸點約在300℃),而下層是其它的液體,這種液體沸點最有可能是(A)?A.50℃左右???B.80℃左右????C.100℃左右????D.200℃左右1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C)A.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B.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構成?C.一滴很小的水就是一個分子?????????D.自然界中有很多種分子?14、在古代唐朝的皇宮里,夏天由宮女推動高大的水車,將水灑在宮殿的房頂上,水再順房頂四周流下,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D)A.為了新奇;?????B.為了美觀;?????C.為了清潔房頂;?????D.為了解暑降溫。?1、小明在一空玻璃杯中放入一塊冰,并把它放在25℃的房間內,過一段時間后杯中仍有少量的冰沒有熔化,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A.冰的溫度為0℃,剩余的冰繼續熔化???B.冰的溫度為0℃,剩余的冰停止熔化C.冰的溫度高于0℃,剩余的冰繼續熔化D.冰的溫度低于0℃,剩余的冰繼續熔化?2、下列日常生活現象的解釋不正確的是(B)?A.紅墨水在水中能擴散,既說明分子間有空隙,又說明分子在做不停的無規則運動。B.夏天的露和霜都是凝固現象。?C.廚房炒菜時,聞到菜香,是因為分子運動的緣故。?D.“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為化雪時,冰雪熔化要吸收很多熱量,使氣溫降低。?3、物質的溫度達到熔點時(C)?A.一定熔化成液態??????????????B.不能熔化成液態?C.需要繼續吸熱才能熔化成液態??D.吸收熱量也不一定能熔化成液態?4、冬天,在暖和的教室窗玻璃上會冰的“出汗”。有關這一現象的解釋:①“汗”出在玻璃窗上室內的一面;②“汗”出在玻璃窗上室外的一?面;③“汗”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④“汗”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其正確的是(C)?A.①④????????????B.①③????????????C.②④???????????D.③④?5、冬天北方地區常用地窖儲藏大白菜,同時地窖中央又常放有幾桶水,這樣做可以防止大白菜凍壞,其理由(B)?A.水具有防止大白菜凍壞的功能???????B.水結冰時會放熱,防止大白菜凍壞?C.水結冰時會吸熱,防止大白菜凍壞???D.水蒸發時會放熱,防止大白菜凍壞?1、將一根燒紅的銅絲迅速插入冷水,會看到一股“白氣”冒出,這現象說明水發生了(D)?A.升華??????B.凝華?????????C.凝結?????????D.汽化和液化?2、如圖3所示為伽利略溫度計(燒瓶內有空氣,細管中有液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D)A.若氣溫升高,液體膨脹,液體上升?B.若氣溫升高,氣體膨脹,液體上升?C.若氣溫下降,氣體縮小,液體下降?D.A和B兩點的值,B點的溫度值要大點?3、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文明歷史,我國古代早就有人對自然現象進行觀察和研究,留下了許多史料記載.下列有關記載和相應科學本質的解釋,其中不正確的是(B)A.“荷風送香氣”—?分子在不停地運動?B.“破鏡不能重圓”—?說明分子之間有斥力??“?C.“下雪不冷,化雪冷”—?雪融化時要吸收熱量?D.“花氣習人知晝暖”—?溫度升高,分子的熱運動加劇4、小明做了一個實驗:在插有小樹枝的封閉燒瓶中,放入一些衛生球碾碎后的粉末,?然后在酒精燈上微微加熱燒瓶,可以看到,粉末越來越少,停止加熱后,一會兒?燒瓶內的樹枝上出現了潔白.玲瓏的人造“雪景”,對以上實驗現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D)A.“雪景”是衛生球升華而成的?B.“雪景”是衛生球凝華而成的?C.“雪景”經歷了汽化和液化兩個物態變化過程?D.“雪景”經歷了升華和凝華兩個物態變化過程?5、常溫下能看到冰化為水,而看不到鋁塊化為鋁水,是因為(C)A.冰塊比鋁塊硬?????????????????????B.鋁塊比冰塊硬?????C.冰的熔點比鋁的熔點更接近常溫?????D.以上說法都不對?6、下列自然現象中需要吸熱的是(A)A.早春河流上冰的消融???????????????B.初夏曠野里的霧的形成?C.深秋草木上露的出現???????????????D.嚴冬時的樹木上的“霧淞”的出現?7、在表演文藝節目的舞臺上,經常可以看到白氣的霧氣,它是利用干冰在常溫下(D)A.迅速液化而形成的白色霧氣?????????????B.迅速升華后再蒸發而變成白色霧氣C.迅速升華變成二氧化碳氣體,即白色霧氣?D.迅速升華變為二氧化碳氣體,吸收熱量,空氣中的水蒸氣在溫度降低時液化為小水滴形成白色霧氣?8、如果我們能夠聞到某種固態物質的氣味,說明這種固態物質具有(A)A.升華的特點??????????????????B.升華和凝華的特點?C.熔化和升華的特點????????????D.熔化和汽化的特點??9、今年3月,我市大部分地區空氣異常潮濕,家中墻壁“出汗”.地板濕漉漉的,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水這種物質發生了(B)A.熔化????B液化????C.汽化????D.凝固10、江西省的廬山以秀美的風景聞名于世,唐代詩人李白在《望廬山瀑布》一詩中寫道“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講的是太陽照射在廬山的香爐峰上,山間升起了繚繞的白霧,像一片片紫色的云霞;遠遠看去,飛落的瀑布像長長的白練掛在山前。湍急的流水從高高的懸崖上飛馳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銀河水從高高的九天降落到人間。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對這首詩的理解錯誤的是(C)A.形成“煙”的過程是放熱過程。?B.“煙”是液化形成的。?C.形成的“煙”?是液態水汽化形成的氣態水。???D.“飛流直下”的水的重力勢能在減小。11、下列關于蒸發和沸騰的說法正確的是(A)A.蒸發和沸騰都需要從外界吸收能量????B.蒸發和沸騰都可以在任何溫度下進行C.蒸發和沸騰都屬于液化現象??????D.蒸發的快慢與溫度無關,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12、據有關資料報道: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日產量約為3500萬產方米,其中80%用于飲用水,解決了1億多人的用水問題。現在所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一種是蒸餾法,即將海水中的水蒸發而把鹽留下,再將水蒸氣冷凝為液態的淡水。以上過程涉及到關于水的物態變化有(B)A.汽化?凝固??B.汽化?液化??C.液化?凝華?D.升華?凝華13、如圖所示是物質在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下列從圖象中獲得的信息不正確的是(C)A.這種物質是晶體,其熔點為48℃?B.在BC段物質處于固液共存狀態?C.在BC段物質不吸收熱量,溫度不變?D.第10分鐘后物質處于液態?14、鴛鴦火鍋“是用金屬片將鍋的內部空間隔成相等的兩部分,一邊放清湯鹵,一邊放紅湯鹵。清湯鹵和紅湯鹵的質量.主要成分及初溫幾乎相同,但紅湯鹵一側浮著一層具有麻辣風味的油,清湯鹵則沒有。小紅在使用這種火鍋時,發現兩邊加熱情況相同,但紅湯鹵一側首先沸騰,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A.紅湯鹵與清湯鹵的沸點相同?B.紅湯鹵液面上方有一層油,能夠減少熱量的散失????C.紅湯鹵首先沸騰的主要原因是紅湯鹵的熱量散失少?D.紅湯鹵首先沸騰的主要原因是紅湯鹵的沸點比清湯鹵的低?1、下列日常生活現象的解釋不合理的是(D)A.夏天的露和秋天的霧都是液化現象?????B.廚房炒菜時,聞到菜香,是因為分子運動的緣故?C.“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為化雪時,冰雪熔化要吸收很多熱量,使氣溫降低?D.衣柜里的樟腦丸消失是汽化現象?2、下列不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的是(D)A.紅墨水在水中的擴散速度B.糖在水里的溶解速度C.酒精的蒸發速度D.酒精的沸點?3、家用瓶裝液化石油氣主要成份是烷烴和烯烴系列的混合物,在一標準大氣壓下各成份的沸點如下表所示。常溫下液化石油氣很難用盡,瓶內常有殘留物。該殘留物的主要成份是(C)A.甲烷?乙烯??????B.丁烷?丁烯??????C.戊烷?戊烯??????D.丙烷?丙烯???4、用吹風機的熱風吹一支蘸了酒精的溫度計時,溫度計的示數是(A)A.先降低再升高??????B.先升高后降低?????C.也不降低也不升高??????D.不能確定?5、在制藥時,為從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用加熱的方法使水沸騰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過80℃的條件下提取,應采用的方法是(C)A.縮短加熱沸騰的時間。??????????????????B.用微火加熱使其沸騰。?C.降低容器內的氣壓,使水的沸點低于80℃?D.增加容器內氣壓,使水的沸點低于80℃?6、氮氣液化的過程中,發生改變的是(C)A.氮氣分子的大小???B.氮氣分子的組成???C.氮氣分子間的距離??D.氮氣的分子結構?7、固態碘的升華實驗中發生改變的是(D)A.碘分子由靜止變為運動??B.碘分子的質量???C.碘分子體積???D.碘分子之間的空隙?8、下列現象不能說明分子永不停息的做無規則運動的是(C)A.屋內噴香水????????????B.化學實驗室充滿藥品味??C.汽車疾駛后卷起煙塵?????D.用食鹽將青菜腌成咸菜?9、下列關于分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D)A.一切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B.分子是構成物質的最小微粒?C.一個細胞由一個分子構成????????D.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附:1、液化的兩種主要方式:方式一:降低溫度(一切氣體一切溫度);方式二:壓縮體積(某些氣體一定溫度<一般為常溫,特殊的須先降溫再壓縮體積>)。2、任何氣體在溫度降到足夠低時都可以液化;在一定溫度下,壓縮氣體的體積也可以使某些氣體液化(或兩種方法兼用)。3、降低溫度的方法是萬能的,降到足夠低時都可以液化。但壓縮體積時,如果氣體溫度高于其臨界溫度,則無法壓縮使其液化。課后練習一、單選題1.生活處處有科學,留心觀察皆學問。下列對有關現象解釋正確的是(??)A.?初冬季節,在家里洗澡時發現房間里充滿“白氣”,這些“白氣”是水蒸氣B.?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場里的草葉上掛滿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見了,卻看到了薄薄的一層霜,有人認為霜是由露變成的C.?放在衣櫥里的樟腦丸,時間久了會明顯變小,是因為樟腦丸蒸發為氣體跑掉了D.?把冰箱里的凍豆腐取出,冰熔化后,發現豆腐里有許多小孔,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結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2.下列關于物態變化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燒開水時茶壺嘴上方出現的“白氣”是汽化現象?????B.?冬天冰凍的衣服也能晾干是升華現象C.?熔融狀態的玻璃軋制成玻璃板的過程中需要吸熱?????D.?用冰塊來保鮮食品是利用冰塊熔化放熱3.下列現象同該現象所屬的物態變化連接正確的是(??)A.?水壺中的水沸騰——液化???????????????????????????????????B.?用久了的燈泡鎢絲變細——升華C.?冰箱冷凍室內壁上出現冰霜——凝固??????????????????D.?飲料杯中的冰塊體積逐漸變小——液化4.金屬在高溫、低壓下比較容易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用此方法可以給照相機、望遠鏡及其他光學儀器的玻璃鏡頭進行真空鍍膜,即在真空室內將金屬或金屬化合物加熱,使它的蒸汽噴到玻璃面上去,從而鍍上一層極薄的金屬膜,這層鍍膜可以改善玻璃鏡頭的光學性能,這層鍍膜能鍍上去的原因是(??)A.?金屬液化后粘到玻璃鏡頭上的?????????????????????????????B.?金屬熔化后粘到玻璃鏡頭上的C.?金屬升華后再凝華到玻璃鏡頭上的??????????????????????D.?金屬凝華到玻璃鏡頭上的5.下列方法中,能有效降低夏天室內氣溫的是(??)A.?關閉窗,不讓外界的熱空氣進來?????????????????????????B.?打開電冰箱的門,散出冷空氣C.?打開電風扇?????????????????????????????????????????????????????????D.?在地上灑一些水6.裝香水的玻璃瓶的口總是很細的,這是因為(??)A.?瓶口細好看,漂亮??????????????????????????????????????????????B.?在用時流得少可以節約點C.?可以減少香水的表面積,減少蒸發浪費???????????????D.?瓶口細,溫度低,蒸發慢7.小美同學對冰加熱,她將冰熔化成水直到沸騰的過程繪制成如圖所示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圖像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過程????????????B.?AB,CD段物質在吸熱,BC,DE段物質沒有吸熱C.?物質在AB段比CD段比熱大????????????????????D.?該實驗條件下水的凝固點是0℃8.冬天,小明從室外走進溫暖的教室,他的眼鏡片上出現了一層薄霧,一會兒薄霧又消失了。上述現象對應的物態變化是(??)A.?先液化,后汽化?????????B.?先液化,后升華?????????C.?先凝固,后汽化??????D.?先凝華,后升華9.表中列出幾種物質的熔點,據此判斷以下說法正確的是(??)物質名稱汞金銅鐵鎢氧熔點/℃-38.81064108315353410-218A.?銅球掉入鐵水中不會熔化????????????????????????????????????B.?在-216℃時,氧是固態的C.?水銀溫度計可測量零下40℃的溫度?????????????????????D.?用鎢制成的燈絲不易熔化10.“充氣式太陽能蒸餾器”是利用太陽能海水淡化的一種裝置。它是通過太陽照射充氣物內的海水,產生水蒸氣,水蒸氣在透明罩內壁形成水珠.在此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是(???)A.?先汽化,后液化????????B.?先沸騰,后凝固????????C.?先液化,后汽化??????D.?先蒸發,后沸騰11.扇扇子會感到身上很涼爽和進入空調房感覺到涼爽分別是因為·(?????)A.?扇來的風把身體周圍的熱空氣趕跑,空調房沒有熱氣B.?扇來的風是涼的,空調的風把身上的熱吹掉了C.?扇來的風加快了身上汗液的蒸發,汗液蒸發時要吸熱,空調房里本身溫度低D.?扇來的風把身上的熱吹掉了,空調房內沒有熱氣12.2018年1月16日,黃河壺口瀑布出現“冰橋”景觀,往日里“萬馬奔騰”“千里紫煙”的瀑布呈現出別樣風情。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對這種現象的理解錯誤的是()A.??“煙”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B.?形成“煙”的過程是放熱過程C.?形成的“煙”是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氣??????????????????D.?“萬馬奔騰”而下的水的重力勢能在減小13.如圖所示是小科在課后制作的“礦泉水瓶氣炮”:首先將裝有少量水的礦泉水瓶瓶蓋擰緊,接著兩手分別握住瓶的上、下部分,使勁擰瓶的下部,使其嚴重變形;然后迅速旋開瓶蓋,可看到瓶蓋飛出數米遠,同時瓶口和瓶內出現“白氣”。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瓶蓋被彈出時,瓶內氣體的內能轉化為瓶蓋的機械能B.?瓶蓋被彈出時,瓶內及瓶口有“白氣”,是瓶內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滴C.?用力擰瓶子,是用做功的方式改變了瓶內氣體的內能,相當于汽油機的做功沖程D.?用力擰瓶子時,越擰越費勁,是因為分子間距離越小,分子間斥力越大14.室溫為25℃,小洲同學取兩個干凈透明的玻璃瓶,分別裝半瓶0℃冰水及70℃熱開水,最后將兩個瓶子蓋上瓶蓋密封。過了幾分鐘后,他最有可能看到的現象是(???)A.?兩個玻璃瓶外面下半部都有附著小水珠B.?兩個玻璃瓶內外都不會附著小水珠C.?裝冰水的玻璃瓶外面下半部附著小水珠,裝熱水的玻璃瓶內壁上半部附著小水珠D.?裝冰水的玻璃瓶內壁上半部附著小水珠,裝熱水的玻璃瓶外面下半部附著小水珠15.下列生活現象與其發生的物態變化及其吸放熱的對應關系中,正確的一項(??)A.?冬天的早晨草葉上的霜﹣﹣﹣﹣凝固﹣﹣﹣﹣放熱B.?夏天,揭開冰棒的包裝紙,看到冰棒冒“白氣”﹣﹣﹣蒸發﹣﹣﹣吸熱C.?小孩發熱用的退燒貼﹣﹣﹣汽化﹣﹣﹣吸熱D.?新疆冬天中冰雕逐漸變小﹣﹣﹣熔化﹣﹣﹣吸熱16.下列關于物態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A.?霜的形成屬于凝華現象???????????????????????????????????????B.?霧的形成屬于汽化現象C.?雪的形成屬于液化現象???????????????????????????????????????D.?露的形成屬于熔化現象17.關于熱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干冰給食品保鮮,利用了干冰汽化吸熱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覺到涼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熱C.?一瓶水被冰箱冷凍后,取出放一會兒,表面會變濕,是由于水蒸氣液化D.?北方的冬天,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幾桶水,利用了水凝華放熱?18.下面關于冰箱的一些現象說法正確的是(??)A.?冰箱冷凍室內的霜是水凝固而成的B.?冰箱內壁上的很多小水珠是放進去的蔬菜濺上去的C.?夏天打開冰箱門時出現的白霧是空氣液化而成的D.?冰箱的致冷劑應該在冰箱冷凍室汽化,在冰箱冷凝器液化19.紙燃燒需要達到一定的溫度,某實驗小組把盛有水的紙盒放在火焰上燒,做“紙鍋燒水”實驗(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第19題圖第20題圖A.紙鍋里的水未加熱前,水是不會發生汽化現象的B.紙鍋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氣”是水蒸氣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C.水燒開時紙盒并未燃燒,這是因為水沸騰時溫度不會再升高,沒有達到紙燃燒的溫度D.紙鍋里的水沸騰后溫度將保持不變,若撤去酒精燈火焰,則水將不會沸騰20.一種“55℃保溫杯”,外層為隔熱材料,內層為導熱材料,夾層間有“神奇物質”.開水倒入杯中后,水溫很快降為55℃且能較長時間保持不變.“神奇物質”在該過程中(??)A.?一直吸熱且狀態不變???????????????????????????????????????????B.?一直吸熱且由固態變為液態C.?先吸熱,后放熱;先熔化后凝固?????????????????????????D.?先放熱,后吸熱;先凝固后熔化21.下列物態變化需要吸熱的是(??)A.?干冰升華????????????????B.?霧淞形成?????????????????C.?水汽凝結??????????????D.?鋼水轉成鋼件22.生活中我們會看到這樣的現象:現象一,剝開棒冰紙時,棒冰周圍冒“白氣”,現象二,在寒冷的冬天戶外的人不斷呼出“白氣”,以上兩種現象產生的原因分別是(??)A.?棒冰局部升華,呼出的水蒸氣液化B.?棒冰局部升華,戶外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C.?棒冰周圍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呼出的水蒸氣液化D.?棒冰周圍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戶外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23.生活中常用碗燉食物,如圖所示,碗與鍋底不接觸,當鍋里水沸騰后碗里的水(??)A.?同時沸騰?????B.?溫度低于沸點,不會沸騰????C.?稍后也沸騰?????D.?溫度達到沸點,但不會沸騰24.下表是幾種物質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的熔點和沸點,根據表中數據,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物質鉛水銀酒精甲苯熔點/℃328-38.8-117-95沸點/℃174035778111A.?鉛在350℃處于固液共存狀態?????????????????????????????B.?固態酒精與甲苯不是晶體C.?不能用水銀溫度計測氣溫????????????????????????????????????D.?不能用酒精溫度計測沸水的溫度二、填空題25.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據報道:某日陰天,氣溫約為-15℃,在新疆羅布泊的沙丘上覆蓋著5~10厘米厚的積雪,然而過了大約20分鐘,雪不見了,腳下卻是干爽的沙地。材料二:1779年,一個寒冷的夜晚,圣彼得堡市中心的一個大廳里燈火輝煌,六千支燃燒著的巨型蠟燭把廳里的舞會氣氛烘托得熱氣騰騰。在悠揚的樂曲聲中,夫人小姐、名流雅士擁滿大廳,翩翩起舞,有的人還在冒著汗水。正在大家跳得如癡如狂的時候,一位小姐突然暈倒,旁邊的人不知所措。有人喊道:“快打開窗戶。”打開窗戶后,刺骨的寒風涌入大廳,突然大廳里竟然飄起了雪花,紛紛揚揚落到人們的頭發和衣服上,在場的人無不目瞪口呆、面面相覷。就在這時,一位先生迅速把這位小姐攙扶到門口,并把發生的現象向大家作了解釋。(1)材料一中的雪為什么不見了?________。(2)材料二中大廳里出現雪花的原因是________,該過程需要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熱量。(3)小北看完材料后,聯系生活,想到了嚴冬的早晨,在窗玻璃的________(填“外”或“內”)側發生的________現象。26.請填寫物態變化名稱及吸熱、放熱情況:(1)露的形成:________,________。(2)冰變成水:________,________。(3)霜的形成:________,________。(4)鐵水變鐵塊:________,________。(5)霧的形成:________,________。(6)碘變成碘蒸汽:________,________。27.假如你身處偏遠海島,缺乏生存所需的淡水怎么辦?小明為你提供一種簡便的海水淡化方法。在地面挖一水池,往池內灌海水,按下圖完成設備的安裝,即可收集淡水。則:(1)陽光照射使池內海水加快________,形成水蒸氣。(2)水蒸氣在塑料膜上________,形成小水滴。28.日光燈管用久了兩端會發黑,是管內鎢絲中的鎢先________、后________(填“升華”“凝華”“汽化”或“液化”)而形成的。鎢是晶體,它的熔點為3410℃,則它的凝固點為________℃29.今年3月底,茂名氣象部門實施人工降雨,用飛機在高空噴灑干冰,干冰進入云層后迅速________成為氣體,并從周圍吸收大量的熱,空氣溫度急劇下降,使空氣中水蒸氣________成小冰晶,這些冰晶逐漸變大而下降,遇暖氣后吸收熱量而________成雨滴落到地面。(填物態變化名稱)30.如圖甲是小明研究海波熔化現象的實驗裝置。第30題圖第31題圖(1)將裝有海波的試管放在盛水的燒杯內加熱,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燈加熱,目的是為了使試管內的物質________(2)乙圖是小明繪制的海波熔化圖像,圖中________(用字母表示)段表示海波的熔化過程。31.如圖是三聚氰胺分子結構示意圖.常壓下其熔點為354℃,可見三聚氰胺屬于固體中的________(選填“晶體”、“非晶體”).加熱時,它也可升華,這個過程要________(選填“吸熱“、“放熱”).32.在拔河比賽中小明的腳踝扭傷了,醫務室的醫生檢查后立即拿一大塊冰放在塑料袋中,對小明受傷的腳踝進行冰敷,過一段時間后,冰變成了0℃的水,這是________現象,塑料袋沒有漏水,但是在塑料袋外面卻出現一層水珠,這是________現象.(以上兩空均填物態變化名稱)三、實驗探究題33.人們都說:“被100℃的水蒸氣燙傷,要比被100℃的熱水燙傷嚴重得多”。小科認為這是因為100℃的水蒸氣和100℃的熱水溫度雖然一樣,但100℃的水蒸氣變成100℃的熱水時,還需放出熱量。對此,小科設計了以下實驗證明自己的現點。實驗過程:(實驗中熱損失及熱脹冷縮對實驗的影響忽略不計)①將一定質量溫度為t1的冷水裝入一個雙層通入玻璃真空保溫杯中,液面如圖甲所示位置,標記為A;②向杯中插入導管,將100℃的水蒸氣通入保溫杯的冷水中(水蒸氣全部被吸收),發現杯中水面明顯上升;③一段時間后,停止通入水蒸氣,移出導管后,杯中液面位置如圖乙所示,標記為B,再測出此時杯中水的溫度為t2,比較發現t2高于t1。(1)杯中水面上升是通入的水蒸氣發生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的結果;(2)t2高于t1的原因是________?。(3)小思認為因未設置對照,小科的實驗還不足以證明他的觀點。請你完成小思設計的實驗方案:①取一個相同的保溫杯,在保溫杯中倒入與第一個保溫杯中質量相同、溫度為t1的冷水,②再倒入_____;③搖勻后測出此保溫杯中水溫t3,并與t2比較,t2高于t3,得出水蒸氣液化放熱。34.科學興趣小組同學發現,在很冷的冬天,用一根兩端拴有重物的細金屬絲,掛在一個粗大的冰塊上。一段時間后,出現了如下有趣的現象:細金屬絲割穿了冰塊,而冰塊保持完整。他們對此現象進行了討論,請你一起完成以下問題:(1)在此過程中,冰塊發生的物態變化主要有________。(2)關于冰熔化的原因,他們提出了以下三種猜想:猜想1:冰塊的厚度越小,冰的熔點越低。猜想2:金屬絲的溫度低于冰的熔點。猜想3:金屬絲對冰塊的壓強越大,冰的熔點越低。①根據所學知識,他們經過討論,斷定猜想2是錯誤的。你認為他們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_。②請設計一個簡單實驗,驗證猜想3是否正確,簡述你的實驗方法和判斷依據________。時間/min012345678溫度/℃90929496989999??9935.小明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觀察水的沸騰。(1)組裝器材時,應先固定左圖中的________(填“A”或“B”)。(2)在水溫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min觀察1次溫度計的示數,記錄在表中,直至水沸騰,如此持續3min后停止讀數;①在第7min小明忘記記錄數據,此時的水溫應為________℃。②小明觀察到:沸騰時水中氣泡的情形為如圖中________圖(填“C”或“D”)。原因是________。36.如圖甲所示,是“探究物質的熔化規律”的實驗裝置.實驗時先將固體物質和溫度計分別放入試管內,再放入大燒杯的水中,觀察固體的熔化過程.(1)試管內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某時刻溫度如圖乙所示,讀數方法正確的是________(選填“A”、“B”或“C”),示數為________℃,某同學根據實驗記錄的數據描繪出該物質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丙ABCDE),則可知該物質是________(選填“晶體”或“非晶體”).(2)在該物質熔化過程中,如果將試管從燒杯中拿出來,該物質將停止熔化.將試管放回燒杯后,該物質又繼續熔化.說明固體熔化時需要________(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3)根據描繪的圖線,該物質在第5min時處于________態,該物質的熔點為________℃,仔細觀察圖象發現,該物質熔化前(AB段)升溫比熔化后(CD段)升溫________(選填“快”或“慢”).(4)圖象中DE段是________過程.37.在“探究甲乙兩種物質熔化規律”的實驗中,某小組同學記錄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請根據表中的實驗數據解答下列問題:時間/min02468101214161820甲的溫度/℃7072747678677878818487乙的溫度/℃7071737476777982848689(1)該組同學在某一次觀察中記錄明顯錯誤的數據是________;(2)在甲和乙這兩種物質中,屬于晶體的是________(選填“甲”或“乙”);(3)該晶體的熔點是________℃;(4)該晶體在76℃時,處于________(選填“固體”、“液體”或“固液共存”)狀態;(5)固體在熔化過程中需要________(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38.某小組在做“探究水的沸騰”實驗時,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1)實驗裝置中A的作用是防止熱量________;B的作用是________。(2)圖乙中,表示水在沸騰時的現象是其中的________(選填“左”或“右”)圖;(3)根據實驗記錄的數據,作出了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丙所示,由圖像可知,在當時條件下,水的沸點是________℃,說明此時的大氣壓___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標準大氣壓;(4)為了說明水沸騰過程中是否需要吸熱,應________,觀察水是否繼續沸騰;(5)水沸騰時,杯口附近出現大量“白氣”,“白氣”是水蒸氣遇冷_____(選填物態變化名稱)形成的。39.圖a是小明、小紅分別探究“水的沸騰”的實驗裝置,他們所用器材規格和水的質量相同.將水加熱相同時間后停止加熱.圖b是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水溫隨時間變化的圖象.(1)由圖象可知,此時水面上方的氣壓___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標準大氣壓;在第4~8min的過程中,水的內能_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小紅把水加熱到沸騰,所用時間較長的原因是________?(2)取走酒精燈,將裝有海波的大試管放入上面實驗的熱水中(如圖c).根據溫度計A和B的示數,繪制了海波和熱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d).由圖象可知,在第8min時,大試管內的海波處于________?態(選填“固”、“液”或“固液共存”),第10min后,海波的熔化將________?(選填“繼續”或“停止”)四、解答題40.海鮮粥是北部灣地區的一道家常美食。煮好的粥香氣撲鼻,這是什么現象?而且粥的溫度越高,香氣就越濃,這是為什么?當我們對著熱粥表面吹氣時,粥就涼得更快,這又是為什么?請你用物理知識說明其中的道理。41.一次小華見到媽媽做完菜,關火后才放鹽.小華問:“媽媽,你剛才是不是忘記放鹽了?”媽媽說:“沒有忘,這是加碘鹽,必須關火后放鹽”,你能理解這種現象嗎?42.冬天手冷時,用嘴向手上“哈氣”(即緩慢地吹氣),手會感到暖和。若用勁向手上快速“吹氣”,手不但不會暖和,反會覺得更冷。都是從嘴里出來的“氣”,為什么會有不同的感覺呢?43.魔術表演中,熊熊大火使鍋中的油劇烈沸騰,魔術師用手慢慢在沸騰的油中摸取鐵球,而手卻安然無恙,觀眾一片驚奇.原來鍋中的“油”,只有表面漂浮一層很少的油,底下的都是醋(溶入少量的硼砂).[油的沸點為287℃,醋(溶入硼砂)的沸點45℃].問:(1)為什么油漂浮在醋的上面?(2)表演時魔術師的手為什么沒有燙傷?(3)舞臺周圍能聞到濃濃的醋味,是屬于什么現象?答案解析部分一、單選題1.【答案】D2.【答案】B3.【答案】B4.【答案】C5.【答案】D6.【答案】C7.【答案】D8.【答案】A9.【答案】D10.【答案】A11.【答案】C12.【答案】C13.【答案】C14.【答案】C15.【答案】C16.【答案】A17.【答案】C18.【答案】D19.【答案】A20.【答案】C21.【答案】A22.【答案】C23.【答案】D24.【答案】D二、填空題25.【答案】(1)雪升華變成水蒸氣(2)水蒸氣遇冷凝華;放出(3)內;凝華26.【答案】(1)液化;放熱(2)熔化;吸熱(3)凝華;放熱(4)凝固;放熱(5)液化;放熱(6)升華;吸熱27.【答案】(1)蒸發(2)液化28.【答案】升華;凝華;341029.【答案】升華;凝華;熔化30.【答案】(1)受熱均勻(2)BC31.【答案】晶體;吸熱32.【答案】熔化;液化三、實驗探究題33.【答案】(1)液化(2)100℃的水蒸氣液化放熱給了冷水(3)100℃的開水直至水面位置到達B位置(等高)處34.【答案】(1)熔化和凝固(2)金屬絲掛在冰塊上,溫度應該相同;保持所掛重物不變,用粗細不同的金屬絲掛在同一冰塊上(或保持金屬絲粗細不變,改變所掛重物);比較金屬絲陷入冰塊的程度,以此判斷猜想3是否正確(合理即可)35.【答案】(1)B(2)99;C;沸騰時杯中水溫度相同,但氣泡上升時,水的壓強越小,所以氣泡變得越來越大36.【答案】(1)B;38;晶體(2)吸收(3)固液共存;50;慢(4)沸騰37.【答案】(1)67(2)甲(3)78(4)固體(5)吸收38.【答案】(1)散失;使燒杯均勻受熱(2)左(3)99;小于(4)停止加熱(5)液化39.【答案】(1)小于;增大;水的初溫較低(2)固液共存;停止四、解答題40.【答案】粥的香氣撲鼻是擴散現象;粥的溫度越高,分子的熱運動越劇烈,所以香氣就越濃;對著熱粥表面吹氣,可以加快粥表面的空氣流動,加快了粥的水分蒸發,而蒸發要吸收熱量,所以粥涼的更快。41.【答案】加碘鹽中含有碘,當溫度略高時,碘容易升華成碘蒸氣,所以在做飯時,要關火后才能加碘鹽.42.【答案】解:冬天手覺得冷時,向手上“哈氣”是從口中哈出氣體中的水蒸氣液化時放熱,放出的熱量被手吸收了,手會感到暖和。若使勁兒向手吹氣,是加快手表面空氣流動,使手表面的水分蒸發加快,水分蒸發時從手上吸熱,所以手不但不會暖和,反會覺得更冷。43.【答案】(1)答:因為油的密度小于醋的密度,所以油會漂浮在醋的上方(2)答:已知醋的沸點為45℃,所以當溫度達到45℃時醋就沸騰了,繼續加熱,醋的溫度不會升高,所以魔術師的手沒有燙傷(3)答:醋分子運動到空氣中,發生了擴散現象,所以我們能聞到醋的氣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0篇 物質的三態變化 學生版.docx 第10篇 物質的三態變化 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