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9課 點(一) 點的形態變化很多 看一看 無論哪種點書寫時都要飽滿 基本形態有:圓點和方點 圓點 ① ② ③ 露鋒尖起 (起) 右下按筆 (行) 藏鋒圓收 (收) 圓點 寫得飽滿 ①露鋒尖起 ②右下按筆 ③ 藏鋒圓收 圓點 ① ② ③ 輕提筆尖 圓點 右下按筆 露鋒尖起 藏鋒圓收 要寫飽滿 四步臨貼法 讀貼 臨貼 比對 復臨 讀字形及每一筆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將字帖置于案前,讀貼并領會其意后再下筆仿寫 發現不足后再次臨貼 將自己所寫與原貼進行對比 大小、位置筆畫正確與否等 長橫 左低右高 橫細豎粗 橫畫中間偏左 與豎畫起筆處搭接約呈45度角 圓點 讀貼 整個字位于米字格的中心 位于米字格中上半部中間偏下的位置 長橫 左低右高 橫細豎粗 橫畫中間偏左 與豎畫起筆處搭接約呈45度角 圓點 整個字位于米字格的中心 位于米字格中上半部中間偏下的位置 擺一擺 臨貼 ① ② ③ 藏鋒起筆(方) (起) 轉折后右下按筆 (行) 藏鋒方收 (收) 方點 寫得飽滿 藏鋒方收 藏鋒起筆 轉折后右下按筆 要寫飽滿 方點 對比觀察:圓點和方點有什么異同? 圓點:尖起圓收 方點:方起方收 不同點: 都要飽滿 共同點: 方點 位于米字格上半部中豎線上 長橫 中間與方點 收筆外相連 長撇 位于米字格的左下部 長圓點 位于米字格的右下部 臨習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總結回顧 歐 體 顏 體 柳 體 趙 體 點畫欣賞 蕉葉練書 唐代大書法家懷素(公元728—785年或公元737—799年)出身貧寒,在寺廟里當小和尚時,除了學習念經以外,還要做許多雜活,如灑掃庭院、澆水培土等。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懷素不知道寫掉了多少芭蕉葉,最終成為大書法家。 傳說有一次懷素在打掃殿堂時,注意到了嵌在墻壁上的碑刻,上面的字瀟灑奔放,令他心馳神往。他很想學寫字,可是買不起紙。正發愁的時候,滿院的芭蕉讓他靈機一動: 這寬大的芭蕉葉不就是“紙”嗎?于是他迅速地干完了活,用破麻布做了一支“筆”,蘸著水在芭蕉葉上練起字來。 書法家故事 1.用四步臨貼法練習:六、不 2. 畫一畫 課后作業 終生追求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