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九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 7.1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同步練習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鄧小平高度地評價了這次大會的歷史地位,認為這次大會將是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來最重要的一次會議。在這次大會上,他還總結了我國建國以來的歷史經驗,正式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命題。“這次大會”是指( ) A.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2. “這次會議提出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這就是:領導和團結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這次會議”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三大 3. “它是一種多元的經濟結構體,由公有經濟、家庭作坊、私人企業和外資企業在平等的基礎上共同組成……逐步放開價格控制,承認私有財產和私人企業,承認股票市場、外資與合資企業,并重建經濟的公共部分。”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公私合營 B.經濟特區的建立 C.國有企業改革 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4. 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是在(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5.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歷史上,明確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是在 ( ) A.中共十二大上 B.鄧小平到南方視察時 C.中共十五大上 D.中共十六大上 6. 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對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作出了新的科學回答的黨的重要理論是( ) A.鄧小平理論 B.“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學發展觀 D.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7.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布局是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做出該布局的會議是(? ? ? )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七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8. 下列關于“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黨的十七大最早提出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 B.黨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改革開放的目標 C.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D.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宣示全面從嚴治黨 9.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閉幕式上對中國夢進行了深入闡述,他說中國夢歸根到底是( ) A.人民的夢 B.國家的夢 C.中華民族的夢 D.世界的夢 10. 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一道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的會議是( ) A.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 B.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C.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 D.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 11. 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專家、美國克林頓政府財政部長薩默斯說,很可能在一百多年以后,當人們書寫20世紀后期這段歷史時,最有意義的事件就是口口所發生的革命性的變革……到下代,唯一有機會在經濟總量的絕對規模上超過美國的國家就是□□。“□□”應是( ) A.中國 B.德國 C.日本 D.英國 12.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中國企業先后有三次創業的高潮,分別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下列史實與催生第二次創業高潮有直接關聯的是( ) A.海南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的設立 B.開辟沿海經濟開放區 C.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的確立 D.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 13. 下表局面的出現主要得益于我國(??? ) 對外貿易和引進外資的增長統計表(單位:億美元) 年份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對外貿易(進出口) 381.4 1154.4 4722.9 引進外資(已利用外資) / 1028.9 5935.6 A.?深圳經濟特區的建立??????B.?《民法通則》的頒布?????? C.?對外開放逐步擴大????? ?D.?中共十五大的召開 14. 我國人均耕地面積約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的三分之一,卻解決了世界約五分之一人口的溫飽問題,這得益于黨和國家的政策,也是科技成果的體現。與人民溫飽問題最密切相關的“政策”和“科技成果”是( ) A.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秈型雜交水稻 B.一國兩制、成功發射“東方紅1號” C.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計算機網絡的普及 D.設立經濟特區、秈型雜交水稻 15. 從“兩彈一星”的震驚世界到“神州”系列飛船的氣沖霄漢,再劍“嫦娥一號”的輕舒廣袖、攬月問天,這些輝煌成就說明了( ) ①我國綜合國力的提高 ②是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體現 ③我國是世界上科技最發達的國家 ④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增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16題10分,17題14分,18題16分,共40分) 16.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年代尺: 材料二 在推進對外開放的過程中,設立經濟特區是一個重大的突破。1980年,國家首先設立了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經濟特區。這四個經濟特區毗鄰香港、澳門,與臺灣隔海相望,歷史上有出海謀生的傳統,在海外擁有眾多的華僑、華裔,便于發展外向型經濟。 材料三 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于試驗,不能像小腳女人一樣。看準了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 ——鄧小平 請回答: (1)材料一年代尺上改革開放的開端是什么? (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將四個經濟特區設立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的主要原因。 (3)據材料三,我國1992年“大膽地闖”時提出建立什么經濟體制? (4)綜上所述,中國的改革歷程給你怎樣的啟示? 17. 實現中國夢是所有中國人不斷追求的夢想。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 它是一個光揮的起點,它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從嚴重的挫折中重新奮起,帶領中國人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開始了新的偉大革命……社會主義中國將在這場新的革命中告別貧窮和落后,走向繁榮和進步。 ——費正清《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材料二? ?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貫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過程的長期歷史任務……要通過發展增加社會物質財富、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過發展保障社會公平正義、不斷促進社會和諧。 ——中共十七大報告 材料三? ? 我們的奮斗目標是,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礎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上的講話 材料四? ?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的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變化。 ——《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 請回答: (1)材料一中的“光輝的起點”指的是黨的哪一重大會議?“新的偉大革命”指的是在此會議上做出的什么偉大決策? (2)材料二集中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中國發展的哪一重要成果?該理論成果的核心內容是什么?當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什么? (3)據材料三指出“中國夢”的內涵是什么?為實現中國夢,中國共產黨提出了“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其中建國一百周年時要實現的目標是什么?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又形成了怎樣的戰略布局? (4)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歸納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快了哪一經濟新體制的構建?舉出其中的一個重大措施。 (5)實現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你能為中國夢的實現作出哪些努力? 18. 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和接力探索中,中國共產黨領導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987年,鄧小平為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闡明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提出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材料二 2002年,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江澤民在會上作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 面》的報告。在這次大會上把“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確定為黨的指導思想。 材料三 1992年初,鄧小平南方談話中指出:“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1992年10月 召開的中共十四大,確定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當前,我國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 紀海上絲綢之路”(即“一帶一路”),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推進提供了新的契機。 (1)材料一中提到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其內容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了“三個代表”思想,請說出這一思想的核心內容是什么? (3)根據材料三說明“鄧小平南方談話”有什么影響?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4)建設“一帶一路”符合我國的哪一基本國策?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BDDDD 6-10CCAAD 11-15ACCAB 二、非選擇題 16.(1)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 (2)這四個經濟特區毗鄰香港、澳門,與臺灣隔海相望,便于引進僑資、外資,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有出海謀生的傳統;在海外擁有眾多的華僑、華裔,便于發展外向型經濟。 (4)經濟體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5)改革要正確處理與發展、開放、穩定之間的關系;改革要符合國情,制定政策要符合客觀經濟規律等。(言之有理即可) 17. ?(1)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 (2)重要成果:科學發展觀。核心內容: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 最新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3)內涵: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戰略布局:“四個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 (4)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舉例:實施“一帶一路”建設;籌建和成立亞投行;加快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等等。 (5)樹立遠大的理想,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發揚艱苦奮斗艱苦創業的精神;堅持改革創新的理念;等等。 18. (1)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 (2)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進一步解放思想,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產生了深遠影響。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由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 (4)對外開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