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九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 第五單元 二戰后的世界變化 同步單元練習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初期,有人提出“世界已分為‘極權政體’和‘自由國家’兩個敵對堡壘”。把世界分成“兩個敵對堡壘”的標準是( ) A.國家社會制度的不同 B. 社會經濟 發展水平 C.在國際舞臺上的作用 D. 是否推行霸權政策 2. 1947年杜魯門在美國國會發表“冷戰”演說。他演說的主題是( ) A.提出歐洲復興計劃 B.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C.遏制共產主義“擴張” D.鼓動美英合作對抗蘇聯 3. “這是一場特殊的戰爭,它存在于兩個不同社會制度之間,既威脅了世界和平又維持了相對的和平。”在這場“特殊的戰爭”期間,出現的國際關系新秩序是( ) A.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B.兩極格局 C.一超多強 D.多極化格局 4. “對歐洲或北美一個或數個締約國家之武裝攻擊,應視為對締約國全體之攻擊。”根據這一條約建立的政治軍事集團是( ) A.歐洲共同體 B.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C.國際聯盟 D.華沙條約組織 5. 戰后美國經濟繁榮的表現有(? ????) ①投資高漲??? ②政府干預經濟??? ③消費旺盛??? ④交通發達 A.①②??? ????????????B.②③?? ?????????????? C.①③???? ???????D.②④ 6. 下面對美國經濟繁榮的主要表現描述正確的有 ( ) ①美國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投資國家 ②大多數家庭擁有了汽車等日用消費品 ③美國近60%的家庭進入中產階層 ④政府重視科研成果的商品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 二戰后,西歐國家逐漸走上了聯合發展的道路,由歐洲煤鋼聯營到歐洲共同體再到歐盟的出現,說明西歐國家聯合的趨勢是( ) A.西歐國家之間的矛盾已完全消除 B.由經濟合作走向經濟政治一體化 C.由政治合作走向經濟聯合 D.西歐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已無差別 8. “隨著西歐國家經濟的恢復和發展,西歐國家感覺到:美蘇兩國對西歐都有野心,要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數,提高西歐國家的國際地位,加快經濟發展步伐,必須密切聯系加強合作。”由此可知,西歐國家走向聯合主要是為了( ) A.共同對抗美蘇 B.維護自身安全和利益 C.維護世界和平 D.恢復歐洲的霸權地位 9. 1990年,日本外務省次官栗山尚一在一篇文章中寫道:“當今世界20萬億美元的國民生產總值中,美歐各占5萬億美元,日本為3萬億美元。”這表明當時的日本( ) A.儼然已經成為政治大國 B.經濟強國地位顯著 C.國際地位可與美歐匹敵 D.在聯合國中舉足輕重 10. 20世紀60年代末,資本主義世界僅次于美國的第二號經濟大國是( ) A.法國 B.日本 C.聯邦德國 D.英國 11. 蘇聯和東歐發生劇變過程中,民族矛盾激化的有 ( ) ①波蘭 ②捷克斯洛伐克 ③匈牙利 ④蘇聯 ⑤羅馬尼亞 ⑥南斯拉夫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12. 有學者評論某次改革時說:“天冷,本想弄點木材烤烤手,想不到竟將整個房子燒了。”據此判斷,他評說的是( ) A.戈爾巴喬夫改革 B.羅斯福新政 C.鄧小平改革 D.列寧新經濟政策 13. 15世紀,歐洲殖民者開始侵入非洲,逐步建立起了在非洲的殖民體系。這一體系最終崩潰的標志是( ) A.埃及的獨立 B.納米比亞的獨立 C.南非的獨立 D.“非洲年”的出現 14. 聯合國剛成立時,在51個成員國中亞非國家僅占13個。到1970年時,在124個成員國中它們已占70個——絕對多數,這一大批新成員國從根本上改變了聯合國中的均勢。這主要是因為( ) A.美蘇冷戰 B.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 C.亞非拉獨立和振興 D.和平、發展成為主流 15.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等飽受了殖民侵略與奴役的國家和人民掀起了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潮。以下對這一時期的民族解放運動,表述正確的是( ) ①1951年,利比亞宣布獨立 ②1959年,在卡斯特羅的領導下巴拿馬建立革命政府,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 ③1960年,非洲在這一年有17個國家獨立,因此這一年被稱為“非洲年” ④1990年,阿爾及利亞的獨立標志著帝國主義在非洲的殖民體系最終崩潰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16題10分,17題14分,18題16分,共40分) 16.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美國的經濟實力在資本主義世界中占壓倒的優勢,在軍事上,美國除擁有龐大的海陸空軍外,還壟斷了生產原子彈的技術。 材料二 美國總統曾公然宣稱:“美國在世界上處于領導地位。”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采取了除直接武裝進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敵對行為,這種政策被稱為“冷戰”。 請回答: (1)根據上述材料,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推行冷戰政策的原因。 (2)美國的冷戰政策在政治、經濟、軍事上的表現是什么? (3)美國推行冷戰政策對世界局勢產生了什么影響? 17.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歐洲)共同體的目標應是:通過共同市場的建立和各成員國經濟政策的逐步接近,在整個共同體內促進經濟活動的和諧發展,不斷的和平衡的擴張,日益增長的穩定,生活水平的加速提高以及各成員國之間更緊密的關系。 ——摘自《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1957年3月)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歐洲共同體的成立有什么作用?寫出歐盟正式成立的時間。 (2)分析材料二,1950—1970年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是________,歐洲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是________。 (3)在日本經濟迅速發展的原因中,你認為最關鍵的因素是什么? (4)根據以上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戰后資本主義發展的新特點及原因。 18.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列寧指出:“無產階級取得國家政權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產品數量,大大提高社會生產力……勞動生產率,歸根到底是使新社會制度取得勝利的最主要的東西。” ——《列寧全集》 材料二 東歐的事件對我們來說并不感到意外,遲早要出現的。東歐的問題首先出在內部。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 材料三 這些事情來得雖很突然,但都有長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這些國家沒有找到一條適合本國情況的建設社會主義道路,更多的是照搬蘇聯的一套做法。這些事情阻礙了這些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傷害了這些國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會主義在這些國家不僅沒有發揮和顯現優越性,而且聲譽受到很大影響。從外部條件來說,蘇聯“新思維”改革之風,西方“和平演變”的鼓勵政策,都對東歐的變化有影響,起了推動作用。 ——錢其琛回答《世界知識》記者問題時的發言 (1)根據材料一分析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后,最根本的任務是什么。 (2)根據材料二、三,概括東歐劇變的原因。 (3)談談社會主義國家從東歐劇變中應吸取什么教訓。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ACBBC 6-10CBBBB 11-15DABCB 二、非選擇題 16. (1)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成為世界上軍事、經濟實力最強大的國家,稱霸的欲望十分強烈,但不得不正視日益強大的蘇聯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 (2)政治上:杜魯門主義;經濟上:馬歇爾計劃;軍事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3)逐漸形成了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大陣營對峙的局面(或逐漸形成了美蘇對峙、兩極格局的局面),給世界局勢和國際關系造成深遠的影響。 17. (1)作用:有力地促進了歐洲經濟政治的發展,提升了歐洲在國際上的政治、經濟地位,對世界其他地區經濟的聯合起了示范作用,推動了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 時間:1993年11月。 (2)日本 聯邦德國 (3)最關鍵的因素:重視科學技術和教育。 (4)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平穩而相對快速地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和社會生活發生較大變化。 原因:①高科技推動了資本主義經濟的快速發展。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社會生產力有了很大提高,形成了以知識經濟為基礎、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新經濟”模式。 ②二戰后,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不同程度地建立了社會保障制度。它對國家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也增加了政府和企業的經濟負擔。 18. (1)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提高社會勞動生產效率,增加社會財富,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 (2)東歐劇變是因為東歐各國的政治經濟體制存在著的弊端,改革又出現了嚴重的失誤,經濟發展速度放慢,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社會動蕩不安;東歐各國照搬蘇聯模式,特別是受戈爾巴喬夫改革和西方“和平演變”的嚴重影響,從而導致了1989年各國共產黨、工人黨紛紛喪失政權,社會制度也發生了變化。 (3)針對本國具體情況深化改革,大力發展生產力,不斷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繼續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完善社會主義法制,依照本國的具體國情開創自己的特色之路,把國外的成功理論和經驗與中國的具體國情相結合;增強抵御西方“和平演變”的能力,樹立堅定的信念,堅信黨的領導,堅信社會主義道路,為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而努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