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七單元 工業革命與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同步單元練習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18世紀80年代后,英國工業品產量增長迅速,積累了大量資金,工業革命持續加速。推動工業革命“持續加速”的動力是( ) A.畜力、水力 B.改良蒸汽機 C.石油 D.電力 2. 十九世紀,面對燃燒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煙霧,來自國外的旅行者卻為它的魅力所傾倒;有錢的英國人更喜歡乘坐蒸汽輪船在渾濁不堪、散發異味的泰晤士河上游覽。這說明( ) A.電力在英國被廣泛應用 B.人們陶醉于工業革命成就 C.發展工業必須破壞環境 D.工業革命成果擴展到全球 3. 《共產黨宣言》一經問世就震動了世界。恩格斯稱它是全部社會主義文獻中最具有國際性的著作。這表明《共產黨宣言》( ) A.批判吸收了前人的思想精華 B.是恩格斯獨立完成的著作 C.是一部影響十分廣泛的著作 D.推動了歐洲工人運動興起 4. “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行動”。據此,下列理論(思想)與行動對應正確的是( ) ①馬克思主義——憲章運動 ②馬克思主義——巴黎公社 ③三民主義——武昌起義 ④三民主義——戊戌變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 下圖是美國“奴隸制的擴張”漫畫。這幅漫畫形象地反映了19世紀中期美國南北矛盾的無法調和。這一矛盾的焦點是( ) A.西部開發的問題 B.國內市場擴大問題 C.黑人奴隸制存廢問題 D.美國領土擴張問題 6. 美國總統林肯曾說:“一幢裂開了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相信這個政府不能永遠保持半奴隸半自由的狀況。我不期望聯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確期望它停止分裂。”材料表明,林肯希望( ) A.廢除黑人奴隸制度 B.維護國家統一 C.促進經濟的發展 D.實現國家獨立 7. 俄國正式采用“沙皇”稱號,強化專制統治的是( ) A.伊凡四世 B.彼得一世 C.亞歷山大二世 D.葉卡捷琳娜二世 8. 廢除農奴制改革是俄國近代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這是因為這次改革( ) A.并未緩解國內的社會矛盾 B.使俄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 C.使俄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道路 D.使農民享有廣泛的民主權力 9. 知識提綱能夠有效地幫助我們記憶、理解歷史知識。右圖是某同學在整理課堂筆記后提煉出的部分要點,據此判斷他正在學習的主題是( ) A.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B.法國大革命 C.俄國農奴制改革 D.日本明治維新 10. 與大化改新相比,日本明治維新的“新”主要體現在( ) A.向中國學習先進制度 B.向歐美學習先進制度 C.走上發展資本主義道路 D.擺脫民族危機,實現國家獨立 11. 如圖是“三角貿易”示意圖,它是人類歷史上悲慘恥辱的一頁。對“三角貿易”理解正確的是( ) ①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 ②造成了非洲長期的落后 ③給美洲提供了大批勞動力 ④最先進行“三角貿易”的是英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 “19世紀中葉期,遭受殖民主義侵略的亞洲各國人民掀起了轟轟烈烈的解放運動高潮,印度是其中的一個典型。當時,英國完成了工業革命,進一步加緊對印度的經濟剝削和政治統治,印度社會民不聊生,人民的反抗情緒日益高漲。”這則材料講述的是印度民族大起義的( ) A.背景 B.特點 C.影響 D.失敗的原因 13. 世界著名的汽車品牌“奔馳”是為了紀念卡爾·本茨,它的出現得益于( ) A.蒸汽機的發明 B.馬匹的馴化 C.內燃機的發明 D.電力的應用 14. 下圖所示內容中的塑料工業始于( ) A.戴姆勒的發明 B.諾貝爾的發明 C.海厄特的發明 D.夏爾多內的發明 15. 19世紀,歐洲小學教育大規模發展,基本教育成為強迫性的公民義務。1870年到1900年間,德國的文盲率從2%降低到0,意大利的文盲率從59%降到33%。這一現象產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民主化進程的推動 B.為了適應工業化發展的需要 C.人權意識的增長 D.科學事業的進步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16題10分,17題14分,18題16分,共40分) 16.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壟斷法》刺激繁榮了英國手工業。……重大發明如雨后春筍涌出:以紡織產業為例,飛梭的發明,織布速度迅速提高,在當時甚至出現了紡紗工供應的“棉紗荒”現象。阿克萊特憑借其發明的水力紡紗機成為了工業大資本家。又如著名的珍妮紡紗機的出現,這種能快速增加紡紗效率的機器,在英國迅速傳播蔓延,短短十幾年間,英國至少有2萬架珍妮紡紗機。珍妮紡紗機的出現,宣告了工業革命已經拉開了帷幕。 ——趙方捷《從英國專利保護制度的歷史變遷看其對英國經濟增長的持續作用》 材料二 歐美大國工業革命后,工業生產量和貿易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各項社會經濟指標都明顯改善……全球交通網及交通運輸革命從根本上改變了地球上各地區彼此隔絕的狀態。聯結各大洲和大洋的海路的開通,使海上運輸網和陸上運輸網互相銜接,形成全球性的交通運輸網絡,導致世界市場的形成……工業革命中產生的新技術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必然要從它誕生的地方向周圍傳播。歐美國家工業革命對亞、非、拉國家的雙重影響,一方面加快了弱小國家淪為殖民地和附屬國的過程;另一方面在歐美列強對亞非拉進行殖民掠奪和經濟開發的時候,也不可避免地把歐美先進的工業技術帶到這些地區,使這些國家緩慢地走上了工業化的道路。 ——王章輝《歐美大國工業革命對世界歷史進程的影響》(載《世界歷史》) (1)材料一認為,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是什么? (2)根據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探究工業革命對世界產生的影響。(提示:需要答四點) 17. 下列材料摘自美國《獨立宣言》,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我們認為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為了保障這些權利,人類才在他們之間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當權力,是經被治理者的同意而產生的。 (1)根據材料一,指出人類建立政府主要是為了保障人民的哪些權利?當時在北美殖民地的居民包括哪些人? 材料二 我們在大陸會議上集會的美利堅合眾國代表,以各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義并經他們授權,向全世界最崇高的正義呼吁,說明我們的嚴正意向,同時鄭重宣布:這些聯合的殖民地有權成為自由和獨立的國家,它們取消一切對英國王室效忠的義務,它們和大不列顛國家之間的一切政治關系從此全部斷絕,而且必須斷絕;作為自由獨立的國家,它們完全有權宣戰、締和、結盟、通商和獨立國家有權去做的一切行動,為了支持這篇宣言,我們堅決信賴上帝的庇佑,以我們的生命、我們的財產和我們神圣的名譽,彼此宣誓。 (2)“這篇宣言”發表后,“這些聯合的殖民地”成為一個怎樣的國家?“這篇宜言”是由哪一權力機構發表的? (3)自1776年以來,“人人生而平等”作為美國立國的基本原則,作為人們的信念和理想,一直為后人所傳頌。在這一原則影響下,18世紀末期的法國、19世紀中期的美國所頒布的重要法律文獻各是什么? 18. 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回答下列問題。 【科技促進社會發展】 階段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階段 ①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工業革命 時代 蒸汽時代 ②_______________ 能源 煤炭 ③________、石油 (1)請你圍繞主題一,將序號①②③的內容補充完整。 【科技改變人們生活】 材料一 工業文明帶來的生活變化 衣 簡樸實用、大眾化 食 飲食習慣和飲食結構發生了變化 住 鋼筋水泥建筑、高樓大廈 行 汽車、火車、輪船、飛機等 醫療衛生 醫療水平提高,人均壽命延長 休閑娛樂 讀報紙、雜志、跳交誼舞;參加體育活動 (2)請你圍繞板塊二,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談談第二次工業革命中新能源的開發、利用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 【科技推動經濟騰飛】 材料二 生產在19世紀最后30年,增加了4倍,20世紀初又增加了66%,1870~1900年世界工業總產值增長了200%。 材料三 1870~1913年英、法、德、美實力變化表 英 法 德 美 1870年工業產量位次 1 2 3 4 1913年工業產量位次 3 4 2 1 (3)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回答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材料三表格中出現了什么變化?出現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BBCCC 6-10BACDC 11-15BACCB 二、非選擇題 16.(1)珍妮機的發明。 (2)促進了社會生產的發展,促進了經濟的快速發展;促進了交通事業的發展,世界市場開始形成;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把亞非拉國家變成了殖民地;使亞非拉國家緩慢地走上了工業化的道路。 17. (1)權利: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居民:除英國移民和印第安人外,還有來自歐洲其他國家的人以及黑人奴隸。(答出3種人即可) (2)國家:自由和獨立的國家。 機構:大陸會議。 (3)法國:《人權宣言》 美國:《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宅地法》。(答出一個文獻即可) 18. (1) ①第一次工業革命 ②電氣時代 ③電力 (2)積極影響:生活方便快捷;生活豐富多彩;生活質量提高。 消極影響:帶來了環境污染。 (3)影響: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改善了人們的生活,使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取得跨越式發展,成為工業化強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壟斷組織,由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資本主義對外擴張的增強,對世界產生深遠影響。 變化:后期的帝國主義國家美國和德國超過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英國和法國。 原因:第二次工業革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