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七單元 工業革命與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同步單元練習 一. 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18世紀的英國恰好是煤炭價格低廉而人力成本昂貴的國家。在逐利的工廠主看來,推廣機器生產可以利用廉價的煤炭替代昂貴的勞動力,從而產生更大的利潤。”據此可知工廠主推廣機器生產的原因是( ) A.煤炭資源缺乏 B.勞動力較豐富 C.海外市場廣闊 D.追逐更大利潤 2. 科技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也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下列現象可能出現在19世紀中期的是( ) A.在電燈下學習 B.用電腦發郵件 C.坐火車去旅行 D.坐汽車去上班 3. 2018年是《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下列關于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意義,認識正確的有( ) ①無產階級革命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 ②為法國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論準備 ③國際工人運動興起并蓬勃發展 ④國際工人運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 100多年來,不同膚色的勞動者. 不同的語言,同樣的旋律,唱著同一首歌,為改變自己的命運進行著不屈不撓的斗爭,這“同一首歌”是指(??? ) A.?《國際歌》???????????????B.?《義勇軍進行曲》??????????????? C.?《命運交響曲》???????D.?《黃河大合唱》 5. 1862年夏,英國政府已決定武裝干涉,面對這種局面,美國某外交官在給美國政府的電報中寫道:“如果美國政府發表一項解放黑人奴隸的宣言,歐洲輿論馬上會強烈地. 一面倒地同情我們,以致……沒有一個歐洲政府敢于借宣言或行動置身于一個受世界譴責的制度那一方面。”材料表明林肯發表《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是由于( ) A.國際形勢的需要 B.奴隸暴動的威脅 C.領導人的主觀意愿 D.國內輿論的指責 6. 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創辦于1853年。它首先見證的美國歷史應該是( ) A.葛底斯堡戰役 B.南北戰爭爆發 C.華盛頓當選為美國總統 D.杜魯門主義的提出 7. 恩格斯在論述克里木戰爭影響時指出:“現在沙皇政府遭到了慘敗……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給俄國丟了丑,同時也在俄國面前給自己丟了丑,前所未有過的覺醒時期開始了。”“覺醒”是指人們認識到俄國( ) A.制度腐朽 B.軍備落后 C.經濟凋敝 D.吏治腐敗 8. 廢除農奴制改革是俄國近代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這是因為這次改革( ) A.并未緩解國內的社會矛盾 B.使俄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 C.使俄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D.使農民享有廣泛的民主權力 9. 《大國崛起》中說:“日本,太平洋西岸的一個島國……從17世紀初開始,日本緊鎖門戶,度過了200多年閉關自守的時光。但是,西方文明的沖擊不可避免地到來了……也迎來了棄舊圖新的機遇。”日本“棄舊圖新”的政治前提是( ) A.推翻幕府統治 B.美國軍事侵略 C.日本遷都東京 D.恢復武士身份 10. 19世紀60年代,美國. 俄國和日本為了解決國內面臨的嚴重危機,各自采取了不同的應對方式。其產生的相同作用是( ) A.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B.廢除了封建專制 C.維護了國家統一 D.擺脫了殖民壓迫 11. 西歐殖民者的販奴活動,使非洲在300多年間喪失了上億的精壯人口,這300多年是指( ) A. 15世紀末到18世紀末 B. 16世紀末到18世紀初 C. 16世紀末到19世紀中期 D. 17世紀末到20世紀末 12. 電影《起義》再現了印度1857—1859年反英大起義。這部影片中可能出現的場景是( ) A.打死洋槍隊頭目華爾 B.康華利率英軍投降 C.章西女王在瓜廖爾戰斗 D.起義軍攻占巴士底獄 13. 影響如圖數據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三角貿易 B.工業革命 C.第二次工業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 14. 第一次工業革命是英國“一枝獨秀”的局面,第二次工業革命是各個先進國家“遍地開花”的局面,導致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國經濟實力的急劇衰落 B.自然科學研究取得重大成就 C.美德兩國經濟的迅速發展 D.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的確立 15. 飛機的不斷進步,航空兵由此誕生;隨著毒劑的廣泛使用和組織防化的需要,化學兵應運而生;通信兵裝備了電話機. 電報機等新式通信器材;汽車兵也隨著汽車運輸大量運用應運而生。可見,科技進步促進了( ) A.生活方式的社會變革 B.國際地位日益提高 C.武器裝備逐漸淘汰 D.軍隊建設不斷發展 二. 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16題10分,17題14分,18題16分,共40分) 16.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壟斷法》刺激繁榮了英國手工業。……重大發明如雨后春筍涌出:以紡織產業為例,飛梭的發明,織布速度迅速提高,在當時甚至出現了紡紗工供應的“棉紗荒”現象。阿克萊特憑借其發明的水力紡紗機成為了工業大資本家。又如著名的珍妮紡紗機的出現,這種能快速增加紡紗效率的機器,在英國迅速傳播蔓延,短短十幾年間,英國至少有2萬架珍妮紡紗機。珍妮紡紗機的出現,宣告了工業革命已經拉開了帷幕。 ——趙方捷《從英國專利保護制度的歷史變遷看其對英國經濟增長的持續作用》 材料二 歐美大國工業革命后,工業生產量和貿易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各項社會經濟指標都明顯改善……全球交通網及交通運輸革命從根本上改變了地球上各地區彼此隔絕的狀態。聯結各大洲和大洋的海路的開通,使海上運輸網和陸上運輸網互相銜接,形成全球性的交通運輸網絡,導致世界市場的形成……工業革命中產生的新技術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必然要從它誕生的地方向周圍傳播。歐美國家工業革命對亞. 非. 拉國家的雙重影響,一方面加快了弱小國家淪為殖民地和附屬國的過程;另一方面在歐美列強對亞非拉進行殖民掠奪和經濟開發的時候,也不可避免地把歐美先進的工業技術帶到這些地區,使這些國家緩慢地走上了工業化的道路。 ——王章輝《歐美大國工業革命對世界歷史進程的影響》(載《世界歷史》) (1)材料一認為,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是什么? (2)根據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探究工業革命對世界產生的影響。(提示:需要答四點) 17. 19世紀60年代,中俄兩國都進行了積極探索。閱讀材料,回答有關問題。 材料一 1861年,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簽署關于廢除農奴制度的法令。法令規定,農奴具有人身自由,包括有權離開土地,有權擁有財產,有權以自己的名義進行訴訟. 立約等活動;地主不能買賣或交換農奴,不能禁止農奴結婚,也不能干涉農奴的家庭生活;農奴在獲得“解放”時,可以得到一塊份地,但必須出錢贖買,但授與農奴的份地,在法律上仍是地主的財產,農奴只有“永久使用”權。 (1)根據材料回答:1861年改革為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哪些條件? 材料二 當時一位俄國官員在談到農奴制度廢除后農民的變化時說道:“解放了的農民挺起腰桿來了,樣子變了;面貌表情. 步履姿勢. 言論談吐,一切都變了。” (2)你是否贊成材料二的觀點?,請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理由。 材料三由于在對內對外戰爭中對西方的堅船利炮的威力大開眼界,對來自西洋的“數千年來未有之強敵”(李鴻章語)開始有所認識,這樣才能轉而主張緩和與西方的緊張關系,并引進西方軍事技術,以求“御侮自強”之術。 ——羅榮渠《現代化新論》 (3)依據材料三總結洋務運動興起的具體原因?為實現“自強”“求富”,洋務派進行了一系列實踐。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洋務派進行了哪些有益探索? (4)請概括指出俄國1861年改革和中國洋務運動在推動歷史進步方面的共同作用。 18. 美國是當今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響。請你參加以“美國的歷史”為主題的探究活動。 材料回放: 材料一 《獨立宣言》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成為獨立的國家,即美利堅合眾國,簡稱美國。 材料二 1861~1865年,美國發生了一場關乎美利堅民族命運的戰爭,這場戰爭以北方的勝利而告終。經過這場戰爭,美國廢除了黑人奴隸制,維護了國家統一。 材料三 電燈的發明和電力系統的應用,使美國開啟了電氣時代,率先進入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在資本主義世界的競爭中,美國很快取代 了英法的領先地位,以領頭羊的姿態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材料四 1933年美國工業總產值比1929年減少了46%。……成千上萬的工廠停工了,失業大軍達到1700萬人。失業者流落街頭,靠撿破爛維持生計和用報紙裹身來取暖。為擺脫困境,羅斯福政府通過國會制定了七百多個法案。如整頓金融的《緊急銀行法》,以及《全國工業復興法》. 《農業調整法》. 《聯邦 緊急救濟法》和《社會保障法》,歷史上稱之為“羅斯福新政”。 探究問題: (1)依據材料一,美國于何時誕生的? (2)談談材料二反映的這一重大事件在美國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3)通過以上探究,請你寫出18—19世紀末及20世紀初對美國發展起重要促進作用的三件大事。 (4)通過對以上問題的探究,請你簡要歸納出美國能夠成為世界強國的基本條件? 參考答案 一. 選擇題 1-5DCCAA 6-10BACAA 11-15CCCDD 二. 非選擇題 16.(1)珍妮機的發明。 (2)促進了社會生產的發展,促進了經濟的快速發展;促進了交通事業的發展,世界市場開始形成;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把亞非拉國家變成了殖民地;使亞非拉國家緩慢地走上了工業化的道路。 17. (1)農奴獲得人身自由,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勞動力;農奴獲得份地時支付的巨額贖金,成為資本主義生產急需的資本;農民對份地具有永久使用權,促進了農業的發展,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原材料和國內市場。 (2)觀點:贊成。理由:俄國1861年改革廢除了農奴制度,農奴在法律上獲得了自由,農奴還獲得了土地。 觀點:反對。理由:俄國1861年改革是在維護貴族利益的前提下通過自上而下的方式進行的,農奴的政治權利沒有根本改變。農民很大程度上仍然被束縛在土地上,被“解放”的農民要付出高額贖金,是地主階級對農民的一次大規模掠奪,導致了農民的貧困。 (3)原因:認為到西方軍事力量最強大;緩和與西方的緊張關系;引進西方軍事技術。 探索:創辦近代軍事工業. 興辦近代民用工業. 建設近代海軍. 興辦新式學堂。 (4)都開啟了近代化歷程。(或都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 18. (1)1776年7月4日。 (2)南北戰爭維護了國家統一,廢除了黑人奴隸制度,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又一障礙,為以后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3)美國獨立戰爭. 美國內戰. 第二次工業革命. 羅斯福新政(答出其中三點即可)。(4)基本條件:實現國家獨立;維護祖國統一;重視科技發展;不斷改革創新. 制定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戰略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