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4.4 輸血與血型 學習目標 說出人體的血量與失血的關系; 掌握ABO血型的類型以及安全輸血的原則; 認同無償獻血制度,建立健康成年公民應當積極參加無償獻血的意識。 一、導入 滴血認清不靠譜,大部分陌生人的血液也能相融的科學原理是什么? 二、新授 (一)血量 正常成年人血量: 占體重的7%-8%(約4800毫升) 一次失血小于400毫升:2-3周得到補充而恢復 一次失血800—1000毫升:頭暈 心跳 眼發黑 一次失血1200—1500毫升:危及生命 (二)ABO血型 蘭德斯坦納(血型之父)發現紅細胞遇到不同人的血清,有的會凝集、有的不會凝集,進而發現血液有不同的類型,將血型分為A型、B型、AB型和O型,這就是ABO血型系統。 ABO血型系統的分類依據:紅細胞上凝集原的不同 (三)安全輸血原則 思考:輸血時為什么要檢查血型?輸血需要遵循哪些原則? 輸血關系表 輸血原則: (1)安全輸血應以輸 同型血作為原則。 (2)緊急又無同型血時,允許緩慢進行少量的異型輸血。 (3)成分輸血(缺什么補什么)。 (四)無償獻血 從1998年起,我國實行無償獻血制度,提倡18-55周歲的健康公民自愿獻血。 一次獻血量:200-300ml 獻血意義:(1)保證醫療臨床用血需要和安全;(2)保障獻血者和用血者身體健康; 三、課堂小結 四、鞏固練習 五、作業布置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