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生物下冊導學案課題4.5人體內廢物的排出課型講授課主備審核學習目標1.泌尿系統組成2.尿的形成和排出3.排泄途徑學習重點腎單位的結構和功能學習難點腎小球的過濾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預習案1.人體將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無機鹽等排出體外的過程叫做。2.人體產生的廢物中,尿素、多余的水和無機鹽主要是通過排出的。3.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它的結構和功能單位是,由、和等部分構成。4.當原尿流經時,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無機鹽等被重新吸收回血液。5.人體細胞在生命活動中不斷產生各種廢物,其中二氧化碳由____________排出體外;產生的尿素等廢物主要由_____________形成尿液排出體外,還有一部分尿素由_______通過汗腺排出體外。行課案1.排泄的主要途徑?2.認識腎單位結構?3.腎小球是什么球?構成腎小球的毛細血管都與什么血管相連?出球小動脈兩端與什么血管相連?4.什么是原尿與尿液?5.描述尿液形成過程6.尿液是如何排出的?7.排尿對維持正常生理功能有何意義?8.除了通過腎臟排出尿液外,還有哪些其他排泄途徑?9.血液流經腎臟后,血液成分發生哪些變化?10.腎小球內的血漿全部被過濾到腎小囊中嗎?葡萄糖為什么全部被重吸收?11.試分析腎單位與過濾、重吸收相適應的結構特點?12.腎單位出現功能障礙后,會患哪些疾病?13.水對人體是非常重要的,而排尿時會失去大量的水,那么為什么人體在缺水的情況下還要排出尿液?14.怎樣維持泌尿系統的健康?15.如何區別排泄和排遺?檢測案1.正常人的原尿中不含()A.葡萄糖和水分B.大分子蛋白質和血細胞C.無機鹽和尿素D.葡萄糖和無機鹽2.右上圖表示血液流經腎單位時,尿素的含量變化曲線,其中縱軸代表尿素含量的變化,AB段表示()A.入球小動脈B.出球小動脈C.腎小管D.腎小球3.正常情況下血漿、原尿、尿液中都會含有的物質是()①蛋白質②葡萄糖③尿素④水⑤無機鹽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④⑤4.某人的尿中有葡萄糖,尿量增多,尤其是夜間多尿,其機能異常的結構最有可能的是()A.腎小管B.腎小球C.腎小囊D.膀胱5.腎炎病人的尿液中,若發現有紅細胞和蛋白質,則發生病變的部位可能是()A.腎單位B.腎小球C.腎小囊D.腎小管6.我們喝的水以尿的形式排出體外,可以不經過()A.腎小管B.腎小球C.腎動脈D.腎靜脈7.人體的下列器官中,具有排泄功能的包括()①腎臟②肝臟③大腸④肺⑤皮膚A.①③④B.③④⑤C.①②⑤D.①④⑤8.具有兩條以上排泄途徑的代謝終產物有()A.二氧化碳、水、無機鹽B.尿素、葡萄糖、無機鹽C.尿素、無機鹽、二氧化碳D.水、尿素、無機鹽9.能被腎小管全部重吸收回到血液的物質是()A.水B.無機鹽C.葡萄糖D.尿素10.血液進入腎臟后形成尿的途徑是()A.血液→腎小囊→腎小球→腎小管→尿道B.血液→腎小管→腎小囊→腎小球→尿道C.血液→腎小球→腎小囊→腎小管→尿道D.血液→腎小球→腎小管→腎小囊→尿道11.腎臟通過過濾作用產生的原尿最初進入到()A.腎小管B.腎小囊C.收集管D.腎小球12.人體尿素含量最低的血管是()A.腎小管B.腎動脈C.腎靜脈D.出球小動脈13.一般情況下,健康人的尿液中不應有的是()A.水B.無機鹽C.尿素D.葡萄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