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生物下冊導學案課題4.7.1分析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課型講授課主備審核學習目標1、了解我國人口增長的趨勢,認同我國實行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2、舉例說明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3、思考“生物入侵及其危害”,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學習重點1.說出我國人口增長的趨勢。2.舉例說明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學習難點認同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形成環境保護意識預習案1.我國人口增長的總體趨勢是:。為了控制和提高,我國已經把列為一項基本國策。鼓勵晚婚、、、。2.生物入侵:科學家把生物隨著商品貿易和人員往來遷移到新的中,并對新的造成嚴重危害的現象,叫做生物入侵。例如危害水果的“美麗的殺手”,在我國南方某些沿海地區入侵的“植物殺手”使當地植被受到嚴重破壞。3.人口的增長對、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為了控制人口數量和提高人口素質,我國已經把作為一項基本國策。4.我國的計劃生育措施包括。既有控制的措施,也有提高的措施。5.人類破壞生態環境的現象有、、、等。6.人類改善生態環境的現象有、、、等。行課案1、我國人口增長趨勢是什么?(1)什么時候我國人口數量增長明顯加快?可能的原因是什么?(2)20世紀中期以后,我國的人口增長率,在什么時候基本穩定在一個較低水平?為什么?(人口增長率=增長的人口÷原來的人口)(3)結合當地人口增長實際情況,分析人口數量對環境、社會以及對自己的影響。2、我國實行計劃的生育的目的是什么?計劃生育的具體要求是什么?(1)我國計劃生育的目的是什么?(2)我國計劃生育的具體內容是什么?具有什么意義?3、你知道人類的生產活動對環境造成了哪些影響嗎?(1)森林在環境保護中有什么作用?(2)森林遭到嚴重砍伐后,會有什么樣的嚴重后果?(3)工廠排放的煙霧中會造成哪些影響?(4)水華是怎么造成的?假如你家的池塘長滿了水華,導致許多魚兒死亡,你有什么辦法解決嗎?(5)人類在利益的驅使下,還會有哪些手段殘害鳥類?(6)有人說植樹造林就是為了獲取木材,你覺得這句話對嗎?我國在植樹造林方面取得了什么重大成果?(7)放歸野鳥有什么意義?4、什么是生物入侵?生物入侵會帶來怎樣的危害?舉出你所知道的生物入侵的實例。檢測案1.下列行為都是人們為了解決某些環境問題采取的措施,哪一項措施最容易導致相反的效果?()A.制造效力更大的殺蟲劑和農藥B.尋求更好的控制人口的辦法C.利用秸稈生產沼氣,解決農村燃料短缺問題D.建設核電站,減少燃煤發電2.為保護環境而提倡的“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消耗用到能量要盡量減少,從而降低碳特別是二氧化碳的排出量。下列各項屬于低碳生活的是()①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騎自行車或步行到方式出行②農田秸稈焚燒處理③少開空調、少吹風扇④電腦始終處于開機狀態⑤少看電視,多戶外活動⑥購物時自帶環保袋,減少使用塑料袋⑦用餐時盡量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具A.①③⑤⑥B.②④⑤⑦C.①②③⑤⑦D.①②③⑥3.隨著世界人口的增多,人類對木材的需求也日益增多,森林的數量越來越少。我們解決需求矛盾、正確對待森林的方式是()A.絕對不能再砍伐,永久保護森林B.完全砍伐,然后再植新苗C.根據森林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性砍伐D.徹底砍伐,為人類提供足夠的木材4.生物圈能夠給人類提供許多種資源,下列各項屬于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是()A.水B.森林C.風D.石油5.現在,我國大力提倡拒絕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出發點是()A.減少個人經濟支出B.節約木材,保護森林C.減少固體垃圾污染D.避免其傳播人類疾病6.我國特有的淡水哺乳動物白鰭豚正瀕臨滅絕,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A.其適應環境的能力下降B.外來物種的人侵,在競爭中被淘汰C.亂捕濫殺且棲息環境遭到嚴重污染D.營養級較高,食物不足7.造成生態系統被破壞、生物多樣性受到威脅的主要原因是()A.種內斗爭B.競爭C.人為因素D.自然災害8.據報道,中國北方地區沙塵暴天氣發生的次數呈增多趨勢,90年代至今發生過20次特大沙塵暴。引起沙塵暴的主要原因是()A、人類對環境過渡開發B、北方寒流長期侵襲C、常年旱災,赤地千里D、地殼運動過于頻繁9.當“赤潮”發生時,水質嚴重惡化,魚蝦及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給捕魚業和養殖業帶來巨大損失。形成赤潮的原因是()A、海水受化學物質的污染B、動植物病毒的大量繁殖C、海洋浮游生物突發性繁殖D、大量紅色土壤流入海洋10.下列關于使用農藥化肥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可造成水質污染B、可造成土壤污染C、可造成大氣污染D、有利于保護生物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