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五單元 綿延不絕的中華文明(三): 封建社會的發展與近代前夜的危機 同步單元練習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下圖是由甄子丹、趙薇主演的電影《錦衣衛》海報。錦衣衛出現于下列哪位皇帝統治時期( ) A.忽必烈 B.朱元璋 C.努爾哈赤 D.皇太極 2. 最后推翻明朝的政治力量是( ) A.努爾哈赤建立的后金 B.皇太極建立的清朝 C.投降清朝的吳三桂 D.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軍 3. 下列事件與皇太極直接有關的有( ) ①宣布脫離明朝獨立,建立后金 ②依照明制實施改革?、墼谑⒕┓Q帝?、芨慕馂榍?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 元末明初,由日本的武士、浪人及奸商組成的“倭寇”群體,經常到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進行武裝搶劫走私,時稱“倭患”。在平息倭患中作出重大貢獻的歷史人物是( ) A.岳飛 B.文天祥 C.戚繼光 D.鄭成功 5. 1771 年 9 月,乾隆帝在承德接見渥巴錫,并賞賜大批牲畜、米麥、布匹等物資。渥巴錫得到乾隆帝賞賜的主要原因是( ) A.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亂 B.率領土爾扈特部回歸祖國 C.成功收復了臺灣 D.抗擊了倭寇對東南沿海的侵掠 6. 1653年,賜予西藏地方藏傳佛教格魯派首領五世達賴“達賴喇嘛”封號的皇帝是( ) A.順治皇帝 B.康熙皇帝 C.乾隆皇帝 D.雍正皇帝 7. 7次晝夜星馳的行程,30多個陌生國度的停泊,9萬里波瀾壯闊的遠航,鄭和七下西洋給中華民族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明朝出現這樣的壯舉是因為( ) A.海上交通發達 B.明朝前期國力強盛 C.指南針用于航海 D.造船技術高超 8. 清朝前期,商業發達。下列不屬于其表現的是( ) A.蘇州“十萬煙火”,富甲天下 B.晉商在全國各地開設票號 C.盛澤鎮“舟楫塞港,街道肩摩” D.玉米等作物的引進與普遍種植 9. 清朝前期,我國商業發達,形成一些大的商幫,乾隆時期在全國各地開設“票號”的商幫是( ) A.徽商 B.晉商 C.浙商 D.粵商 10. 明朝時的科舉考試內容限于“四書”“五經”,文體嚴格限于八股文。人們稱明朝科舉為( ) 加強君權的措施 1 廢除行中書省,地方設“三司” 2 廢除丞相,權分六部 3 設錦衣衛特務機構 A.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B.文字獄 C.焚書坑儒 D.八股取士 11. 神通廣大的孫悟空、貪吃懶惰的豬八戒、慈悲善良的唐三藏和樸實忠誠的沙和尚,這些家喻戶曉的人物是哪部書中的主角( ) A.《三國演義》 B.《水滸傳》 C.《西游記》 D.《紅樓夢》 12. 由著名作家白先勇主持制作,兩岸三地藝術家攜手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以典雅唯美的昆曲再現瑰麗的愛情傳奇,令人耳目一新?!赌档ねぁ返淖髡呤? ) A.湯顯祖 B.羅貫中 C.董其昌 D.鄭板橋 13. 明朝統治者采取多種措施加強專制統治,下列屬于他們的措施有( ) ①設立錦衣衛 ②設立東廠 ③設軍機處 ④設廷杖制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 下列有利于加強我國古代封建君主集權的措施是( ) ①西周實行分封制?、跐h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③明朝設廠衛特務機構?、芮宄O軍機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15. 有學者認為:“中國憑借著在絲綢、瓷器等方面無與匹敵的制造業和出口,與任何國家進行貿易都是順差……在1800年以前,歐洲肯定不是世界經濟的中心?!卑凑者@一觀點,18世紀末世界貿易中心最有可能是( ) A.長安 B.北京 C.上海 D.廣州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16題10分,17題14分,18題16分,共40分) 16.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明神宗時,南京一帶有的豪富之家占地7萬頃;明熹宗僅一次賞賜給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萬計,魏忠賢占地萬頃以上;明崇禎帝時,云南沐氏占地萬頃以上,占云南耕地的三分之一。 材料二 明末民謠:“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了明朝什么社會問題? 據教材和材料分析明末農民起義的原因。 (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二中李自成起義軍得到人民熱烈擁護的原因是什么? (3)結合材料三,指出李自成在哪建立了大順政權?明王朝滅亡的標志是什么? (4)大順政權推翻了明王朝的統治,卻在力圖統一全國的時刻走向了失敗,主要原因是什么? 17.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明代成化年間,科舉考試之法又大大變更,用排偶文體闡發經義,稱為“八股”……以后便承襲下來,格式愈益嚴格,文章越發空虛……應試者必須……代圣賢立言,依格式填寫…… 材料二 擺尾搖頭,便道是圣門高第??芍廊?、四史是何等文章,漢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辜負光陰,白白昏迷一世,就叫他騙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氣! 材料三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顧炎武抨擊八股文說:……八股之害等于焚書,而敗壞人材有甚于咸陽之郊…… (1)材料一中的“科舉考試”最早是在哪個朝代出現的?正式確立的標志是什么? (2)材料一反映了明代科舉考試發生了什么變化?在當時參加科舉考試必須從小學習和苦練什么? (3)材料二和材料三說明了什么? 18. 16世紀初到19世紀中葉,中國逐漸在社會前進的競賽中輸給了西方。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明朝的政權和皇帝的權力,在中國歷朝中是最為絕對的。明太祖廢除宰相以后,皇帝直接管理政務……特務機構錦衣衛、東廠,隨時可以逮捕、拘禁、處死官吏與百姓……朱元璋恢復科舉制度時,規定讀書人只能讀“四書”……因此,這個政權可說是中國歷史上前所未見的專橫暴力。 材料二 (1)根據材料一,歸納“明朝的政權和皇帝的權力,在中國歷朝中是最為絕對的”的具體表現。 (2)材料二反映的是當時政府推行的哪一政策?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該政策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影響。 (3)綜合上述材料,歸納這一時期“在社會前進的競賽中”中國輸給西方的原因。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BDBCB 6-10ABDBD 11-15CADBD 二、非選擇題 16.(1)問題:明朝末年土地兼并現象嚴重。 原因:①根本原因:政治腐敗,土地兼并嚴重,賦稅苛重。 ②直接原因:陜北連年災荒,政府催征如故。 (2)提出“均田免賦”的口號,得到廣大農民的熱烈擁護;規定了嚴明的軍紀,不許妄殺一人,不得侵占民房,嚴禁搶掠,還向貧苦民眾發放錢糧。 (3西安。1644年,大順軍進攻北京,明朝末帝崇禎自縊,明朝被農民起義推翻。 (4)駐守山海關的明軍將領吳三桂降清,引清軍入關,并與清軍聯合夾擊李自成的軍隊,李自成交戰失利,轉戰各地,最后失敗。 17.(1)隋朝;隋煬帝時,進士科的創立。 (2)實行八股取士;學習“四書”“五經”,苦練八股文。 (3)八股文脫離實際,禁錮思想。應試的人死讀“四書”“五經”,成為皇帝旨意的順從者。(意思接近即可) 18. (1)表現:廢除宰相,皇帝直接管理政務;設置錦衣衛、東廠等特務機構;實行八股取士。(答出其中兩點即可) (2)政策:閉關鎖國政策。影響:導致中國的閉塞、停滯、落后,阻礙了我國經濟的發展。 (3)原因:中國封建專制統治的強化,政治制度落后;閉關鎖國,與世隔絕,未能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經濟落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