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必修一第一張章末復習練習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 小陳去周莊旅游,景點門票兩日內有效,首次入園需驗票(即掃描門票的二維碼),然后采集指紋,若兩日內再次入園刷指紋即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采集指紋的過程屬于信息的發布 B. 采集指紋的目的是提高信息的共享性 C. 兩日后刷指紋不可入園,體現信息的時效性 D. 兩日后刷指紋不可入園,體現信息的真偽性 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每年都對報名高考的每一位考生賦予唯一的考號,以方便后續的考試和錄取工作。那么對每位考生賦予考號的過程屬于 ( ) A. 信息的采集 B. 信息的編碼 C. 信息的加密 D. 信息的發布 下列有關信息的說法,正確的是() A. 通過無線網絡傳輸的信息不依附于任何載體 B. 給考生分配考號,屬于對信息的編碼過程 C. 微信中發送的文字和圖片是信息 D. 信息的表達方式僅包括語言、文字和圖像三種 關于信息安全與網絡道德,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 為保證數據安全,應定期進行數據備份 B. 將正版軟件上傳到網盤,分享給他人下載安裝使用 C. 智能手機的操作系統不會感染病毒,可以隨意安裝軟件 D. 某打車軟件收集、分析用戶數據,針對某用戶需求任意加價 下列關于信息的說法,正確的是 A. 書本不是信息,文字是信息 B. 信息無處不在,且呈現形式多樣 C. 某些信息在傳遞的過程中可以不依附于載體 D. 信息在計算機內部采用十六進制編碼 下列有關信息的說法,正確的是 A. 信息經過加工和處理后的使用價值始終保持不變 B. 信息可以脫離載體而存在 C. 信息在使用過程中會產生損耗 D. 手機屏幕鎖功能,可以提升信息的安全性 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同一種信息內容可以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 B. 信息可以脫離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儲、保存和傳播 C. POP3協議的功能是把電子郵件發送到收件人的電子郵箱中 D. 瀏覽器與WEB服務器之間的信息傳輸一般采用HTTP協議 下列有關信息的說法,正確的是() A. 信息就是指數據(Data)、信號、消息 B. 計算機對信息處理本質上都是通過計算來完成的 C. 信息在計算機內部采用十六進制表示 D. 信息的載體依附性表示信息不能夠脫離它所反應的事物被存儲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書本不是信息,但文字是信息 B. 電視、廣播技術是現代產生的信息技術 C. 制作網頁時,刪除網頁中插入的圖片源文件不會影響網頁的顯示效果 D. 在搜索引擎中輸入關鍵詞搜索信息時,本質上是檢索搜索引擎的數據庫 下列有關信息的說法,正確的是() A. 計算機內部可以直接使用十六進制處理信息 B. 任何一種信息都有相對應的載體 C. 掃描二維碼屬于信息的編碼 D. 形體動作屬于信息表達技術 二維碼是近年來非常流行的編碼方式,以下關于二維碼的說法正確的是: A. 手機掃描二維碼,屬于信息的編碼過程 B. 二維碼可以表示文字、圖像、超鏈接等信息 C. 通過掃描二維碼獲得某URL的過程,涉及信息的加工與發布 D. 某支付APP付款二維碼每隔一定時間自動更新,主要體現了信息的載體依附性 超市收銀員通過條形碼閱讀器掃描商品的條形碼,以獲取相應商品的信息。此掃描過程屬于() A. 信息的采集 B. 信息的編碼 C. 信息的發布 D. 信息的表達 共享單車的特點是通過掃描車架上的二維碼進行租借,騎行結束,手動鎖車后進行付費。下列有關共享單車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二維碼是信息的載體 B. 用戶掃描二維碼租車的過程屬于信息的采集 C. 為每一輛車設計二維碼的過程屬于信息的編碼 D. 生活中其他地方粘貼的二維碼可以隨意掃描 社區醫療服務需要工作人員逐戶上門登記老年人信息,該過程屬于()。 A. 信息發布 B. 信息編碼 C. 信息采集 D. 信息交流 某十字路口有四個車道,每車道用一個指示燈指明通行狀態,下表是各指示燈的控制編碼及對應的狀態。若某一時段只允許車輛左轉,但不允許車輛直行和右轉,則此時的控制碼應該是()。 center000A. 01111101 B. 、11010101 C. 11111101 D. 01111101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 兩位同學傳遞一個9*9格的十字繡圖案,并約定走線的格子“■”記為1,不走線的格子“□”記為0。1與0的個數用二進制數表示。換行用“00”表示。例如,“111”即表示連續的3個“■”“011”即表示連續的3個“□”。編碼順序按照從左到右,自上而下的規律進行逐行編寫。右側圖案前三行編碼為:01001 00 011 111 011 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0。right000 小達和同學們在小組活動中設計了本小組的LOGO,如圖所示。他們用2位二進制數來表示圖中的顏色,并對圖中的顏色(為了區分,紅色色塊中添加了斜線)進行了編碼,從而將本小組的LOGO表示為一串二進制數,其中第4行的編碼為0101010110000010,根據上述編碼,第6行的編碼為_________H ????right000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根據題中描述及信息一般特征,首次入園需驗票(即掃描門票的二維碼),然后采集指紋,若兩日內再次入園刷指紋即可,體現了信息的時效性。 故選:C。 信息主要具有普遍性、不完全性、時效性、可共享性、依附性.此外,還有無限性、傳遞性、轉化性、價值性、可壓縮性等特征. 本題考查信息一般特征的理解,信息在其時效內才體現其價值性. 2.【答案】B本題考察信息技術概述中的知識,信息處理過程分為:信息獲取、存儲、加工和表達。 【解答】信息處理之前,對每位學生進行賦予唯一考號,是屬于信息編碼過程,信息編碼必須符合不重復、不遺漏的特點。故B選項正確。 3.【答案】B 本題考查對信息的相關知識的理解。對于信息的基本概念和它的傳播以及它的特征,要清楚。信息,指音訊、消息、通訊系統傳輸和處理的對象,泛指人類社會傳播的一切內容.人通過獲得、識別自然界和社會的不同信息來區別不同事物,得以認識和改造世界.在一切通訊和控制系統中,信息是一種普遍聯系的形式. 【解答】 A.通過無線網絡傳輸的信息也要依附于載體,信息離不開載體,故A錯誤; B.給考生分配考號,屬于對信息的編碼過程,故B正確; C.微信中發送的文字和圖片是信息的載體,故C錯誤; D.信息的表達方式僅包括語言、文字和圖像三種。信息表達種類是不固定的,還有聲音和視頻等好多,故D錯誤。 ?故選B. 4.【答案】A 本題考查對信息的安全與網絡道德的理解。 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內容,即需保證信息的保密性、真實性、完整性、未授權拷貝和所寄生系統的安全性; 網絡道德指以善惡為標準,通過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和傳統習慣來評價人們的上網行為,調節網絡時空中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 【解答】 A.為保證數據安全、防止數據丟失,應定期進行數據備份,故A正確; B.為了保護產權,不能將正版軟件上傳到網盤,分享給他人下載安裝使用,故B錯誤; C.智能手機的操作系統也會感染病毒,不可以隨意安裝軟件,故C錯誤; D.某打車軟件收集、分析用戶數據,針對某用戶需求任意加價是違反道德的行為,故D錯誤。 ?故選A。 5.【答案】B 本題考查的是學生對信息的理解。需要學生掌握信息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征,并對信息的傳遞有一定的了解。 【解答】 A.信息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是內容。書本不是信息,文字也不是信息,文字表達的含義才是信息,書本和文字都是信息的載體。故A錯誤。 B.根據信息的特征和定義可知,信息無處不在,且呈現形式多樣。故B正確。 C.根據信息的定義和特征,信息具有載體依附性,所以信息的傳遞必須依附于載體。故C錯誤。 D.信息在計算機內部采用二進制編碼。故D錯誤。 6【答案】D 【解答】通過鎖屏功能可以有效的保護手機信息的安全性,因此D選項正確,ABC不正確。故選D。 7.【答案】C 【解析】SMTP?協議是發送郵件服務器協議,FTP 是文件傳輸協議,?POP3是接收郵件協議,故C說法不正確。故選C。 8.【答案】B A選項,信息是指音訊、消息、通訊系統傳輸和處理的對象,泛指人類社會傳播的一切內容。故A不對; B選項計算機對信息處理本質上都是通過計算來完成的,是對的,故B正確; C選項信息在計算機內部采用二進制表示。故C不對; D選項信息的載體依附性是指信息不能獨立存在,需要依附一定的載體,而且,同一個信息可以依附不同的載體。信息可以轉換成不同的載體形式而被存儲下來或傳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因此,信息的載體依附性也同時使信息具有可存儲,可傳播和可轉換等特點。故D不對。 9.【答案】D A.書本不是信息,文字也不是信息,故A錯誤; B.電視、廣播技術不是現代產生的信息技術,故B錯誤; C.制作網頁時,刪除網頁中插入的圖片源文件會影響網頁的顯示效果,故C錯誤; D.在搜索引擎中輸入關鍵詞搜索信息時,本質上是檢索搜索引擎的數據庫,故 D正確。 故選D。 10.【答案】B 本題考查學生把握信息及其特征的能力。信息表達方式同一種信息內容可以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信息接收者的特點和實際需要。最常用的信息表達方式有文字、語言、圖形、圖像、聲音和形體動作等幾種。信息表達技術常用的信息表達技術有廣播電視、報刊書籍、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等,其中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是信息社會中比較重要的信息表達技術。信息表達的規范化為了進行正常的信息交流,信息表達要遵照一定的標準,以避免引發交流雙方的誤解。利用計算機進行信息交流時,事先必須對各類信息制定統一的“編碼”標準,使得通過計算機及其網絡交流信息成為可能。此題熟記概念,容易解答。 A.計算機內的所有信息都是以二進制表示的,故A錯誤; B.任何信息的傳遞都需要由對應的載體,故B正確; C.掃描二維碼過程是信息解碼過程,故C錯誤; D.形體動作屬于信息表達方式,故D錯誤。 故選B。 11.【答案】B A.手機掃描二維碼,屬于信息的處理,故A錯誤; B.二維碼可以表示文字、圖像、超鏈接等信息,表述正確,故 B正確; C.通過掃描二維碼獲得某URL的過程,涉及信息的加工,并不涉及發布,故C錯誤; D.某支付APP付款二維碼每隔一定時間自動更新,主要體現了信息的時效性,故D錯誤。 12.【答案】A 【解答】信息的采集包括對信息的收集和處理;信息的編碼是用代碼來表示不同的信息;信息的發布方式有多樣,即用不同的技術實現對信息的傳播;信息的表達是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和技術,與別人充分地進行信息交流,以便更好地處理信息。題中掃描條形碼屬于信息的采集。故選A。 13.【答案】D 【解答】選項D不正確,出于安全方面的原因,二維碼不可以隨意擔描。其他選項均正確。 14.【答案】C社區工作人員逐戶上門登記人口信息的過程就是原始信息采集的過程,屬于信息采集。 故選C。 15.【答案】B 根據題目要求車輛允許左轉,直行和右轉均不可以,則左轉燈綠燈編碼為11,直行和右轉紅燈編碼為01,又因為直行有兩個車道,故答案應為11010101,故B正確。 16.【答案】010 101 011 101 010或010 11 011 11 010 結合題中所給條件,走線的格子“■”記為1,不走線的格子“□”記為0,編碼順序按照從左到右,自上而下的規律進行逐行編寫。右側圖案前三行編碼為:01001 00 011 111 011 00 010 101 011 101 01000。 故答案為:?010 101 011 101 010或010 11 011 11 010。 17.【答案】400A【解析】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