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3節 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 教學目標: 1.認同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 2.描述生態系統的相對穩定和生態平衡。? 3.概述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是有限的。?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處理信息.合作學習.表達交流的能力。? 2.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行際進行問題分析并且學以致用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分析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關系,使學生逐步形成辯證的世界觀。? 2.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情感,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保意識。 3.關注與生物學有關的社會問題,具有社會責任感。 指導思想? 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結合初中生物課程的基本理念,注重與現實生活聯系,運用多媒體課件,著力引導創新學生學習方法。在教學中結合情景,引以討論.理解.體驗.分享與合作等主要特征的學習方式,努力培養和發展學生終身學習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不同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有大有小,在一定限度內可以開發利用生態系統,但生態系統的調節能力又是有限的,不可過度開發利用。 難點:分析幾種生態因素的關系? 教學手段:現代媒體 ? 教學過程:? 一、展示圖片,引入新課? 1.展示新疆伊犁那拉提草原美麗景色圖片,播放《天堂》歌曲。? 詢問:美妙的歌曲將我們帶到了一個什么地方? 學生欣賞歌曲放松心情,腦海中展現美麗的各式草原美景。 2.自古以來美麗的草原就是詩人歌頌的對象,你知道那些詩嗎? 學生思考,朗誦某首詩。如“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3.美麗的草原在長期的各種因素影響下,有的依然光彩奪目,但更可惜的是有些草原消失了,想知道原因嗎?想讓美麗的草原永遠穩定地詳和地存在嗎? 板書本節課題 二、新知探究 (一)生態系統具有自動調節能力 圖表分析 教師引導,學生據圖分析以下問題: 1.指出1965.1970.1975.1980年駝鹿數量和狼的數量各是多少?從中發現了什么現象?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變化? 2.假設有一年狼群中出現一種疾病,導致狼大量死亡,隨后的一年鹿群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3.如果駝鹿大量繁殖,它的數量會無限制的增加嗎?這說明什么問題? 學生討論,并進行小組匯報 教師質疑: 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之間是一個什么樣的關系? 學生概括: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系,正是因為他們之間有這樣的一個關系,才使生態系統以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保持相對的穩定。 從而得出結論: 1.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能力(板書) 2.不同生態系統調節能力有差異 教師質疑:是不是所有的生態系統調節能力都一樣呢? 學生討論:森林和荒漠哪個生態系統調節能力強? ? ????? ? 教師引導用圖(生態系統1只有一條食物鏈,生態系統2是食物網)形成對比幫助學生分析。? 小組合作討論后概括:在一個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越多,生態系統越穩定。 師生共同總結: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不同生態系統的調節能力又有大有小,生物種類越多,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越強,生態系統越穩定。? 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應注意保持生物的多樣性,不應該隨意捕殺生物。 三、現象剖析 說明生態系統的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過渡)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能力,是否說明沒有破壞力量摧毀它呢? 1.請探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匯報他們對雀爾溝牧場放牧情況的調查。 其他學生可以提出問題,共同分析調查記錄,最終得出結論:過度放牧,超過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的極限,將使草原遭到破壞。從而說明生態系統的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學生討論分析影響生態環境破環的因素 (1)過度放牧、砍伐,外來物種入侵;森林大火、厄爾尼洛、洪水、地震、干旱、火山等。 (2)學生匯報搜集的相關生態環境遭到破環的實例。? (3)教師展示自己搜集相關圖片及舟曲泥石流視屏,引起共鳴。 (4)警鐘長鳴,如何從身邊小事做起。 四、作業布置 給你的家人寫一封信,希望你及你的家人都能做一個環境衛士,熱愛我們共同的家園──生物圈。? 五、課堂小結 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不同生態系統的調節能力有大有小,每種生態系統的調節能力都是有限的,一旦超過了這個限度,生態系統將很難得到恢復。我們應該努力提高科學技術水平,從而有效防止和減少各種自然災害因素的發生,同時更應該積極提高自身的素質,防止人類自身對環境的無知和惡意破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