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六章 第3節 生殖器官的生長》 課程簡介 七年級生物第三單元第二章主要講述了“綠色開花植物的生活史”,按照綠色開花植物的生長、發育順序,依次講述了“種子的萌發形成幼苗”、“營養器官的生長”、“生殖器官的生長”,本章內容要突出植物體自身結構與功能的關系,還要突出植物與環境的關系。 二、 內容分析 《生殖器官的生長》,是第二章中的最后一節內容,學生在學習了前兩節內容基礎上,通過實驗現象、聯系生活實際等活動,親身體驗了綠色植物從萌發到生長的過程。 本節內容包括3個知識點:花的結構、傳粉和受精、果實和種子的形成,分2課時完成,本節課(第1課時)主要完成第一個知識點“花的結構”的講授——花的基本結構、花的功能、學生動手實驗觀察、花的分類。為第2課時傳粉和受精、果實和種子的形成過程埋下鋪墊。 學生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聰穎活潑,滿懷著對新鮮事物的好奇與探究欲望,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更容易被豐富的圖片、實物和視頻資料吸引,抓住學生這些個性特點,采用形象生動的、形式多樣的學習方法,如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實驗教學等,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就可以讓學生自主地解決問題、掌握知識,同時享受成功的喜悅。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認識花的結構組成; (2)描述花的基本結構及各部分的功能,并說明花的主要結構是花蕊的理由; (3)解釋兩性花、單性花和無性花。 2、技能目標: (1)經歷百合花的解剖觀察過程,提高學生的觀察、動手能力; (2)進行百合花和桃花的結構比較、識別,培養學生的比較能力; (3)制作“花貼圖”,提高學生的實踐創新、綜合分析能力; (4)通過學生介紹花的結構及展示“花貼圖”的過程,培養學生表達與交流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實物等創設情景,激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小組活動、交流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團結、自主探究精神; (3)通過花的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學習,幫助學生樹立辨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4)通過不要隨手采摘鮮花的教育,使學生養成熱愛自然、熱愛家鄉、熱愛生命的文明習慣! 五、教學重點、難點及其解決方法 ?(1)教學重點:花的結構,尤其是雌、雄蕊的結構和作用; (2)教學難點:觀察子房的結構;分析討論花的哪些結構最為重要? (3)解決方法: 通過學生解剖、觀察實驗,“花貼圖”的制作,比較并掌握花的結構;通過進一步探究、比較,理解花的主要結構是花蕊。 六、教學策略 本節內容,只給出了一幅桃花的結構示意圖和探究花的結構實驗操作流程,和一些枯燥的文字敘述,所以我圍繞教學目標,把握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關系,在精心選擇、設計、整合、拓展的基礎上,合成了本節課的內容,讓學生自主的動手實踐操作、進行探究性學習。主要體現在: 1、整個教學過程中,貫穿啟發性原則,創設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和探索精神; 2、在探究實驗過程中,運用認知規律,重視示范與糾錯,為學生提供一個多元化發展的探究平臺; 3、創設有效的實驗情境——借助多媒體,更形象、更直觀的展示演示實驗,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思維和自主探究的興趣; 4、實驗方法多元化,實驗游戲化——利用 “花貼圖” 寓教于樂,使學生達到學習的最佳狀態;分組實驗——實驗探究過程,活躍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5、選擇百合花作為實驗材料,避免了因時令不宜而無法用桃花來完成實驗過程的缺憾。 七、實驗器材 桃花模型、紅蘋果、每小組(兩朵百合花、1把鑷子、1個放大鏡、1把解剖刀、1張4開白紙、1瓶清水、1個透明膠帶)。 八、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 入 新 課 情境 創設 播放“花的開放”視頻,將學生的興趣和學習欲望集中到“美麗的花世界”這個話題上來。 在“情境”中 感受美的熏陶,激發學習興趣,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第一步,結合視頻、實物資料,使學生體會生命的奧妙,為新課學習做好鋪墊。 實物 展示 獻花——百合; 獻果——蘋果。 說出植物的生殖器官,進一步激發探索新知的欲望。 新 知 解 讀 新 知 解 讀 新 知 解 讀 一、 探 百 合 1、組織學生觀看花的結構示意圖;2、指導學生快速識記花的各部分結構名稱; 3、組織學生看花的結構解剖視頻; 4、指導小組活動,及時點撥,必要時協助學生完成必要的實驗操作; 5、為學生提供相互交流的機會,參與討論過程; 6、板書:百合花的結構組成。 學生代表針對圖、視頻中看到的相關知識發言,小組交流、補充; 掌握觀察方法和次序; 明確目標,完成解剖實驗——①對照課件百合花的結構,解剖觀察百合花;②分離百合花各部分結構,按一定的順序制作“花貼圖”;③ 解剖子房,并用放大鏡觀察里面的胚珠。 歸納總結,交流分享,說出百合花的結構組成,找出其主要的結構。 本節內容是冬初涉及的內容,教材通過桃花結構讓學生建立知識體系,時節不符,所以對教材內容進行了創設性的修改,通過百合花的解剖實驗順理成章的引出桃花的結構。解剖觀察、比較歸納,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動手能力,加強了學生的感性認識。 二、 探 桃 花 提出問題:“是不是所有的花都具有相同的結構特點呢?” 啟發學生的思維,引入對桃花結構的探究; 指導學生讀圖、解圖; 展示桃花模型; 展示雙性花、單性花、無性花圖片資料; 板書內容。 仔細觀察桃花結構,小組合作,完成導學案 “桃花的結構” 填充圖上的內容,指出桃花的主要結構是花蕊,對花蕊特別是雌蕊結構建立較深刻的印象; 觀察圖片資料,歸納出花依據花蕊情況可以分為雙性花、單性花和無性花。 設置“百合花和桃花結構的比較”,一是培養學生讀圖能力,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二是通過小組間互評,培養學生的評價意識,讓學生有一種成就感和自豪感。 三、 知 識 遷 移 展示花朵凋謝、果實初現等圖片資料; 展示子房、胚珠與果實、種子之間的關系圖。 通過欣賞、觀察、比較,理解花的主要結構與果實、種子形成有著密切的聯系。 增加這部分內容,可以使學生進一步認識花蕊是一朵花的主要結構,感懷愉悅,各抒己見,使學生養成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的文明習慣。 四、 結 構 整 合 指導學生完成“智慧平臺”環節 分小組完成:制作百合花的“花貼圖” ,并標注出百合花各部分結構的名稱; 小組代表上臺介紹百合花的結構并展示制作“花貼圖”的過程,說明此種設計的意圖和意義。 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語言表達交流能力,并使學生在經歷的過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悅!自然而然的落實到學生的情感目標上來,自然而然會使學生形成自尊自愛、勤奮合作的精神、品格與生活方式。 小結 師生一起完成小結、板書內容。 讓學生對花的結構有一個整體的了解。 課堂快餐 通過一系列反饋題目,強化知識,學生全員參與。 通過補充、反饋,查漏補缺。 九、教學板書 第3節 生殖器官的生長 花的結構: 花的分類: (1)雙性花——百合花、桃花、小麥等的花 (2)單性花——楊、柳、南瓜、黃瓜等的花 (3)無性花——向日葵花序中的邊花、馬蘭花序周邊部的管狀花 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