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葉片的結構與光合作用》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內容對學生認識光合作用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本節(jié)內容中不僅要對學生的動手能力進行近一步的培養(yǎng),而且還要通過對葉片結構的認識領悟葉片與光合作用相適應的結構特點。這樣對學生正確了解光合作用的過程以及意義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學情分析: 學生已學習光合作用的基本常識,在此基礎上激發(fā)學生的對光合作用發(fā)生場所的微觀結構探索的興趣,讓學生理解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統(tǒng)一性。利用本節(jié)內容中的探究活動,讓同學們動腦去思考,而學生對這種探究活動一向熱情較高。所以通過開展探究活動,以及活動過程中問題串的解決來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順利完成本節(jié)教學。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掌握葉片結構及其功能。 2、理解葉片結構與光合作用相適應的特點。 能力目標:1、用葉片結構來說明葉片的形態(tài)。 情感目標:1、理解生物形態(tài)、結構、功能一致性。2、培養(yǎng)學生關心自然,保護自然環(huán)境的意識。 (四)教學重點: 1、葉片結構及功能。2、氣孔 (五)教學難點:葉片結構及功能。 (六)教學方法:講述法,討論法,自主學習法 (七)教具準備:教學課件 (八)課時安排:一課時(40分鐘) (九)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一、引入課題,確定目標。 同學們,你光合作用進行的場所在哪里?這個結構在那個器官呢?你認真觀察過我們學校各種葉片嗎?今天就讓我們來一起仔細觀察這些葉片。 根據(jù)圖片導入新課,本節(jié)課的整體目標是探究葉片的結構。 二、自學初探 啟發(fā)誘導 自學初探之一:表皮 1、葉片的基本結構包括哪幾部分?并在圖上指出。 2、表皮是由哪兩種細胞構成?并指出各部分結構和功能的特點。 3、思考:許多植物(如蓮、蓖麻)的寬大葉片上有水珠流動而不會滲到葉片內部,這是什么原因? 4、氣孔的功能是什么?它的開閉由哪種結構控制? 5、討論:氣孔在陽生葉的上、下表皮分布情況是怎樣的?浮水植物貼浮水面的葉片是怎樣分布呢?為什么? 自學初探之二:葉肉 1、葉橫切的上、下兩層細胞叫什么? 2、靠近上表皮的葉肉細胞與靠近下表皮的葉肉細胞有什么不同? 3、哪一種葉肉細胞里的葉綠體多? 4、現(xiàn)在你能解釋為什么葉片上面比下面更綠的原因嗎? 5、葉肉細胞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自學初探之三:葉脈 1、葉脈有哪幾種功能?請你說出為什么葉脈具有輸導作用。 2、單子葉植物與雙子葉植物葉脈有何不同? 三、 促成發(fā)現(xiàn) 點拔精講 引導學生歸納總結葉片的結構有哪些特點適于接受陽光的照射? 四、拓展導創(chuàng) 實踐創(chuàng)新 1、葉片基本結構包括(???????????????)?、(??????????????)?、(????????????)?。 2、氣孔的開閉由?(??????????)控制。 3、保衛(wèi)細胞區(qū)別于表皮細胞的結構特點是含有(???????)。??? 4、葉片是制造有機物的場所是(?? ),其中含有的(????????? )?只有在(?????????)下才能形成。 5、下面結構中,不含葉綠體的是(????),含葉綠體最多的是(????????)??。 A、保衛(wèi)細胞????B、柵欄組織細胞??C、海綿組織細胞??D、表皮細胞 6、葉脈具有輸送有機物的結構是(????????),輸送水分和無機鹽的結構是(???????????),因此,葉脈中這兩種結構屬于(??????????)組織。 7、大多數(shù)雙子葉植物具有( ) 脈,大多數(shù)單子葉植物具有?(????)???脈。 通過提問引出課題圖片進一步激發(fā)探索葉片微觀結構的興趣。 1、帶著問題,閱讀課文。 2、觀察表皮圖。 3、討論。 4、得出結論 1、觀察葉肉立體圖。 2、列表對比辨析。 引導學生運用對比的方法來突破難點。 1、讀課本內容。2、視圖。 3、觀察葉脈標本。 4、表述、交流 練習鞏固課堂學習成果。 (十)板書設計 葉片的結構與光合作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