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初中化學新課標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初中化學新課標

資源簡介

(共133張PPT)
2011年版課標修訂要點回顧
1.修訂版的三大特點
(1)保持原課標的基本結構
(2)比原課標更凸顯了:
完整性
嚴謹性
可操作性
(3)特別強調學生化學實驗和科學探究活動
明確8 項基礎實驗
新增1 項實驗技能
實踐性
“學習基本的實驗技能”的增添
概述段落增添“實驗應高度關注安全問題,環境污染”
列表要求增添“4.初步學會用酸、堿指示劑或pH試紙檢驗溶液酸堿性”的條文
“發展科學探究能力”的修改 “更加理性,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思想”
(1)“猜想與假設”環節,加上“有依據的”猜想或假設
(2)“進行實驗”環節將能“順利完成”改為“獨立地或與他人合作進行”實驗操作
(3)“解釋與結論 ”環節,能在教師的指導下或通過討論,對所獲得的事實與證據進行歸納,得出 “正確結論”改為“合理結論”
2.促進學生化學學科思想
和基本觀念的形成
(1)6 項化學基本觀念
(2)化學思維的特點
從宏觀現象入手
進行微觀分析
用化學語言表述
① 認識化學物質有多樣性
② 認識化學物質由微粒構成
③ 用元素的觀點看物質及其變化
④ 用轉化的觀點看物質之間的關系
⑤ 用定量的觀點和能量的觀點初步認識化學變化
⑥ 認識化學與社會發展是相互作用和影響的
① 宏觀物質重點突出氧氣、二氧化碳、金屬、
酸、堿的化學性質和氧氣、二氧化碳實驗制法
3. 根據新課標修改的新教材的內容
(2)不講還原反應、氧化性、還原性等知識
(3)不要求從離子水平認識酸堿鹽
② 分子、原子、元素是理論部分核心概念
③ 四種基本反應類型
(1)核心知識:
一、研讀課標,有的放矢
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教師進行教學設計時,首先應把課標當成重要的資源加以研究,明確內容標準的具體要求是什么,培養學生什么興趣,提高學生哪些素養,發展學生哪方面的能力等,做到有的放矢,而不要盲目的跟著感覺走。
例如,對利用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的學習,2011年版課標要求與實驗稿一樣,即“能正確書寫簡單的化學方程式;能根據質量守恒定律進行簡單的計算”。
這兩個“簡單” 說明不是為計算而計算,而是引導學生體會到物質世界充滿了化學變化,人類的生產生活離不開化學變化,化學變化遵循著質量守恒定律,要求學生通過學習能解決一些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認識到定量研究對化學科學發展的重大作用。因此,對這一部分的學習,繁雜的數學運算不是課標所倡導的。
2011年版課標在紙筆測驗部分,要求在編制聯系實際的化學計算試題時,不要超越學生的知識基礎。不宜出下列類型的計算題:
①反應物不純與原料損耗并存的化學反應計算;
②需要進行反應物過量判斷的化學反應計算;
③幾種反應并存的化學反應計算。
我省正在逐步推進幸福鄉村建設計劃。某村在建造樓房時需要購買1噸生石灰。工業上,高溫煅燒石灰石可制得生石灰和二氧化碳。請計算:要制取1噸生石灰需要含碳酸鈣95%的石灰石多少噸?
(2011北京)氫化鋰(LiH)為玻璃狀無色透明固體,軍事上用作氫氣發生來源,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LiH + H2O=LiOH + H2↑。計算80 g氫化鋰與足量的水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
(2011 杭州)人體注射葡萄糖溶液可以補充能量,葡萄糖在體內經緩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釋放出能量.若1000克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葡萄糖完全氧化( C6H12O6 +6O2=
6CO2+6H2O),計算:
(1)理論上至少消耗O2多少克?
(2)多少升空氣中含有這些質量的氧氣?
(O2密度按1.43克/升計,計算結果取整數)
又如,對有Cl-、SO42-參加的復分解反應,也只是要求會結合“部分酸、堿、鹽的溶解性表”知道生成AgCl、BaSO4的反應能否發生,而不是要求掌握Cl-、SO42-的檢驗(在高一新課標教材中有這一內容的專題學習)。
二、通讀教材,構建輕松課堂
無論哪種版本教材,都落實了課標的要求,都按照一定的邏輯思路設計了自己的編排順序和體系,不管我們用哪種版本的教材,拿到教材后首先應通讀教材,了解本套教材的編寫思路和特點,做到能從整體上把握、駕馭教材。
(一)把握好教材內容呈現的層次性、遞進性。
課標要求教材的編寫要“注意知識內容處理的層次性,合理把握知識內容的具體深廣度。”也就是說,教材知識內容的呈現,有著螺旋式上升的特點。
如, 初中化學對物質的研究是從學生最熟悉的氧氣、水、二氧化碳等這樣的單一物質開始,再到氧化物、金屬、酸、堿等一類物質的研究,這也是人類認識事物的一般方法。
如:對“酸”的概念的學習,分為四個階段:
在“二氧化碳的性質”學習中, “知道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在“金屬與酸的反應”學習中, “了解鐵、鉛等活潑金屬與稀硫酸的反應”;
在“常見酸的性質和用途”學習中, “初步認識酸的性質”;
在“溶液酸堿性”學習中, “了解用pH試紙檢驗溶液酸堿性的方法”。
由淺入深逐步完成了對酸的概念的初步認識。
如,“化學方程式”的學習,整體分為三個階段:
在“在物質的變化和性質”學習中,要求“認識化學變化的特征”;
在“氧氣”學習中,要求“能用文字表達式表示一些化學變化”;
在學了“化學式”和“質量守恒定律”后,才涉及到“能正確書寫簡單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所以,在設計課時教學目標時,要有循序漸進的思想,切忌“一步到位”,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實驗與探究活動的安排也是由簡單到復雜,由科學探究的某些要素開始逐步過渡到較為完整的科學探究的過程。
例如,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主要是培養學生敢于提出問題的能力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仔細的觀察和思考往往導致偉大的發現!
按順序觀察
預期的現象
意外的現象
思考:
這些現象和已有知識之間
有什么聯系?
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
決一個問題更重要!
(1)蠟燭中間為什么要放一根棉線?棉線的作用是什么?
(2)蠟燭一經點燃,為什么能持續燃燒?
(3)為什么火焰是外部明亮中間暗?各層火焰的溫度是否相同?
(4)吹滅蠟燭后,為什么會有白煙冒出?白煙是什么?
(5)蠟燭有什么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對“燃燒條件的探究”主要是運用控制變量法培養學生對比、分析、抽象、推理、概括等思維能力;
在學習金屬的化學性質時,可設計“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探究活動”。學生經歷比較完整的實驗探究過程,進一步增強對科學探究的理解,尤其是培養學生運用多種手段收集證據的能力和對所獲得的實驗事實與證據進行比較、歸納、概括,得出合理的結論的能力。
(二)明確教材內容承載著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功能。
2011年版課標要求編寫教材“要精選對學生終身學習和未來發展有用的知識內容”。也就是說教材的知識內容本身是學習化學知識的載體,同時又承載著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功能。
例如,“空氣”內容的學習,從知識層面上是知道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含量,認識空氣是混合物。
從提高學生科學素養角度看,還應當有通過“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的實驗,體會到觀察、測量、記錄、分析、比較等科學方法和科學態度在知識形成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也應認識到空氣中含有的成分對人類生活、科技發展的重要作用。
科學態度
(三)活用教材激發興趣
研究好教材,不是照本宣科將教材內容分解為細小的條目直接灌輸給學生,而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幫助學生理解學習內容。
環節一、創設情境——走進化學魔法課堂
師:歡迎大家來到化學魔法學校,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把“隨心所欲”的水壺(里面是碳酸鈉溶液),只要老師默念一句咒語,就能變出我想要的東西,大家信不信?(老師依次將水壺中的液體倒入三只分別有少量的酚酞、石灰水和鹽酸的玻璃杯中,出現了老師希望的葡萄酒、牛奶和雪碧,學生興奮的鼓掌。)化學魔法學校有很多神奇的魔法,老師宣布化學魔法學校21中(學生所在學校為石家莊市第21中學)站正式成立,請大家跟我一起走進化學魔法課堂的第一節課。(老師要求同學每四人為一個學院,并給自己的學院起一個名字,如格蘭芬多……)
小魔術
“隨心所欲”的水壺
走進化學世界
“化學魔法學校”第一課
物質的變化
環節二:
對物質的變化進行分類
→概括總結出“魔法咒語”
物質的變化
有新物質生成
無新物質生成
鐵釘生銹
木柴燃燒
食物腐敗
化學變化
物理變化
魔法咒語:判斷依據為是否有新物質生成
冰雪熔化
水果榨汁
玻璃破碎
新物質
依據

嚼碎鈣片
Company Logo
鈣片進入胃中與胃酸接觸
環節三、聯系實際,深化對“魔法咒語”的認識
魔法實驗
規則:
1.先根據提示明確實驗步驟再動手操作
2.實驗中注意觀察現象并記錄在報告單中
有氣泡冒出
石灰水變渾濁
Company Logo
環節四、魔法練習,熟悉“魔法咒語”的使用
請寫出下列各變化的現象
并判斷是化學變化還是物理變化:
①煤燃燒
②水結成冰
③加熱水至沸騰
④燈泡發光放熱
⑤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
⑥硫酸銅溶液加入氫氧化鈉后生成藍色氫氧化銅沉淀
Company Logo
魔法升級
有氣泡冒出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嗎?
有固體出現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嗎?
發光放熱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嗎?
Company Logo
善于發現的眼睛
勇于探索的精神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一定會成為偉大的化學“魔法師”!
例:對常見的鹽的學習
保定一對夫妻食用自制臭豆腐中毒險喪命
  2012年3月10日,省二院神經內科收治了一名來自保定滿城的屈姓女患者,該患者臨床表現疑似肉毒中毒。就在患者住院的第三天下午,本在陪床的丈夫出現了排尿困難,且病情嚴重,臨床診斷也是疑似肉毒中毒。危急時刻,醫生請求市疾控中心公共衛生監測與評價所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發現,罪魁禍首是這對夫婦自己制作的臭豆腐。在今年元旦前后,這對夫婦制作了臭豆腐,先將豆腐切好,放入罐頭瓶內,沒有放鹽,直接擰緊蓋,放在采暖爐上,吃時放點鹽。恰恰是他們自認為安全、衛生的自制臭豆腐引發了此次發病急、病情重的食物中毒。
氯化鈉可用于調味料和食物防腐劑。
豆腐干坯、浸鹵是關鍵,豆腐鮮嫩程度、鹽、鹵汁的配制濃度以及溫度、時間都將直接影響臭豆腐的質量。
如,對碳酸氫鈉的學習,單純的、干巴巴的傳授,學生為考試而記憶,味同嚼蠟,沒有什么興趣,但結合碳酸氫鈉的組成、結構、化學性質分析可知,它能用來作干粉滅火器中的滅火劑、作焙制糕點的發酵粉和治療胃酸過多的藥劑,再通過對化學反應“NaHCO3+HCl==NaCl+H2O+CO2↑”產物特征的剖析,和喝汽水的體驗,學生會順利想到患有胃潰瘍(胃黏膜潰爛)的病人胃酸過多時,不宜服用含碳酸氫鈉的藥物。
類似這樣的學習學生能感受化學的魅力,能體會知識的形成過程,自然會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
研究好教材,引導學生通過學習化學,懂得化學在促進社會發展和提高人類生活質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體驗化學與技術、社會的緊密聯系,感悟化學在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科學設計教學過程,體現為
學而教的思想
(一)合理構建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011年版課標要求從“全面體現三維目標、整體規劃教學目標、科學設計單元或課時教學目標”三個方面設計教學目標,全面發展學生的科學素養。
“金剛石、石墨和C60”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能說出金剛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質和主要用途。
(2)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組成不同的物質,同一種元素也可以組成不同的物質。
(3)能夠解釋木炭(活性炭)的吸附原理。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金剛石、石墨和C60性質的學習,找到物質結構、性質和用途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
(2)通過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并會對現象分析歸納,總結出重要的知識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在化學中的應用。
(2)增強關注社會的責任感。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金剛石、石墨和C60物理性質、用途、空間結構的比較、分析,找到物質結構、性質和用途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
(2)通過小刀、玻璃刀切割玻璃,不同類型鉛筆芯的導電性和活性炭(或木炭)、石墨吸附作用實驗的探究,初步學會用對比實驗研究問題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不同碳單質的學習,以及新型碳單質的發現、制備,形成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碳單質的觀點,認識科學的發展具有階段性和局限性,并激發創新意識;
(2)通過對碳單質用途的學習,感受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生活處處離不開化學,進一步發展學習化學的興趣;
(3)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對金剛石、石墨和C60圖片、模型的分析、比較,感受化學的實驗過程美、晶體結構美、微觀構造美,增強對化學現象、化學物質和微觀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細致、合理、科學的制定教學目標,有利于將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全面發展的理念落到實處。實際上,三維目標是一個整體,為了避免重復,機械套用,完全可以將三維目標互相滲透,有機融合在一起制定成總的教學目標。
案例: “氧氣” 教學目標
(1)能說出氧氣的物理性質,了解氧氣的化學性質;
(2)通過實驗,了解一些物質與氧氣反應時的現象,進一步認識什么是化學變化,了解化學反應的基本特征;
(3)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學習科學地觀察實驗的方法,養成勤于思考、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感受和體驗化學的魅力,提高學習化學的興趣。
(4)通過不同物質與氧氣的反應,認識化合反應、氧化反應,知道緩慢氧化,初步學習從具體到抽象、從個別到一般的歸納方法。
(二)以學生為本組織課堂教學
2011年版課標明確指出:“教師的“教”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要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必須轉變教學方式。”
學生能否真正參與教學活動,發揮其主體地位,關鍵在課堂教學。雖然教案里寫了好的“三維目標”,如果老師的教學過程依然是教師講解、學生記憶,或學生自學、背誦教材知識,再做針對練習。實際上,還是沒有從真正意義上走進新課程,存在“理念”與“行為”兩張皮現象。這樣的課在學習時間分配、話語權占有、結論得出、傳授權威性等方面仍是教師占絕對主導和控制地位,學生還是充當了接受知識的容器,看似容量大、效率高,殊不知學生的興趣不高,不能感受到化學的魅力,學的枯燥、乏味、壓抑。
案例: “氧氣的物理性質”學案
在 情況下,氧氣是一種 色 氣味的 體, 溶于水,密度比空氣 。
修訂后:“氧氣的物理性質”學案
我們天天接觸的空氣中含有氧氣,根據自己的經驗,請猜想氧氣可能有哪些物理性質?并說明理由。
氧氣的物理性質 理由
案例:“水的組成”隨堂練習
相信你的能力,試一試吧!將下列物質分類:
(1)潔凈的空氣 (2)糖水 (3)H2
(4)O2 (5)N2 (6)CO2
(7)SO2 (8)H2O (9)H2O2
(10)KClO3 (11)KMnO4
屬于混合物的是: ;
屬于純凈物的是: ;
屬于單質的是: ;
屬于化合物的是: ;
屬于氧化物的是: 。
案例:“水的組成”隨堂練習
相信你的能力,試一試吧!將下列物質分類:
(1)潔凈的空氣 (2)糖水 (3)H2
(4)O2 (5)N2 (6)CO2
(7)SO2 (8)H2O (9)H2O2
(10)KClO3 (11)KMnO4
根據你的學習經驗,請將以上物質加以分類:
觀察純凈物中各物質的組成有何共同之處和差異?
授人以漁
邯鄲市第二十五中學
史偉
“實驗探究方法”專題復習
轉換法
對比法
控制變量法
實驗探究常用的方法
體驗跳跳糖,引入新課
剖析典型實驗
探究暖寶寶發熱原理
1.激趣,
總結探究要素
2.提煉探究方法
3.應用探究方法
教學過程
環節設計
重點
難點
實驗探究的內容
探究物質的性質或變化規律。
通過實驗探究物質的組成成分以及含量。
探究物質變化的條件和影響物質變化的因素。
實驗探究的方法
轉換法對比法
控制變量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只有方法才是永恒的,只有掌握了科學的研究方法,才能在知識的海洋里從容應對大海的驚濤駭浪,游刃有余。
… …
… …
在設計教學過程時,教師要特別注意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法,不是把所有的知識結論“講”給學生,也不是“生搬硬套教材”練習鞏固、出題檢測,不是設計成迅速得到正確答案的課堂,而是要以學生發展為本 。
四、精心設計科學探究活動,提升學生科學探究能力
2011年版課標將“精心設計探究活動”放在了“加強化學實驗教學”之前,而且指出在“化學教學中可以采用多種探究活動”。
誤區:科學探究活動==實驗探究活動
實際:探究性教學是用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去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活動,凡是有利于學生構建知識體系、形成科學觀念、領悟科學研究方法的各種活動都屬于科學探究的范疇,通過調查、討論等方式,采取分析、比較、綜合、歸納、類推等方法獲取知識、發現規律、得出結論等的活動也是科學探究活動。
(一)調查類。
調查類探究活動的主要方式有:調查(寫調查報告)、收集、查閱(查找)、參觀(參與、觀看)和撰寫論文(報告)等。
調查
(1)了解或實地調查飲用水源的質量和水凈化處理的方法;
(2)調查或收集有關酸雨對生態環境和建筑物危害的資料。
(3)調查當地金屬礦物的開采和金屬利用情況,提出有關的建議。
(4)調查家庭金屬垃圾的種類,分析回收的價值和可能性
(5)調查當地燃料的來源和使用的情況,提出合理使用燃料的建議。
(6)調查“白色污染”形成的原因,提出消除這類污染的建議。
(7)從環保部門(或環保網站)了解當地環境污染情況。
案例 國慶小長假調查活動
(鹿泉上莊鎮中,魏彥坤)
【背景資料】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區,國慶節假期,正好是收玉米、種小麥的時節。因此,安排學生分組進行有關的調查活動。
【調查課題】1.調查秸稈的去向。
2.調查農民使用肥料情況及原因,以及所購化肥的價格。
【結果反饋】同學調查秸稈去向的情況是:一是秸稈還田做肥料;二是將秸稈賣給養牛場做飼料;三是少數的農民把部分秸稈拉回家去墊豬圈。有的同學還從網上查閱到可以利用秸稈生產沼氣、秸稈氣,但是我們這里還沒有生產秸稈氣的設備,附近有養牛場、養豬場,有豐富的牛糞、豬糞資源,所以家里的沼氣池的原料不用秸稈。在國慶期間,我們沒有發現焚燒秸稈的現象。
關于使用肥料情況結果是:大部分使用的是磷酸氫二銨,他們認為這種化肥中含氮、磷兩種營養元素,而且含量比較高,價格是每袋250多塊錢,一袋化肥可以施兩畝地。而且肥效可以持續到種玉米,比小麥專用復合肥的肥效長。一部分使用的是小麥專用復合肥,他們認為小麥專用復合肥中含氮、磷、鉀三種營養元素,小麥的吸收的營養全面,明年的收成肯定會好,價格是每袋150左右;只有少數人施用了農家肥,他們認為常用化肥會破壞土壤的結構,使土壤的肥力降低,農家肥的營養更全面,而且價格便宜,肥效持久,還能改善土壤結構。
【調查反思】由于很多農民的化學知識匱乏,不懂得如何科學施肥,只是憑感覺施肥,等學了化學肥料知識后,再安排調查活動,調查土壤肥力,并結合各種常見化肥的功效、價格,幫助農民合理、科學施肥。
查閱(查找)
(1)查找一些常見物質的熔、沸點,并說明它們在不同溫度下的狀態
(2)查找常見食品的元素組成,并列表說明。
(3)查閱資料,了解地殼中含量高的幾種元素及其存在。
查閱(查找)
(4)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線,查閱有關物質的溶解性或溶解度;依據給定的數據繪制溶解度曲線。
(5)查閱并交流有關復合材料和合成材料應用的資料。
參觀(參與或觀看)
(1)參觀煉鐵廠或觀看工業煉鐵的錄像。
(2)觀看錄像,了解一氧化碳、尼古丁等物質的危害。
(3)觀看禁毒展覽或影像資料,了解毒品的危害。
(4)參觀本地的三廢處理設施(或觀看有關的影像資料),組織討論。
(5)參與有關的環境監測活動,提出治理的初步建議。
寫論文(報告)
(1)寫科普小論文:“我想像中的原子結構”
(2)寫調查報告:“我家里的合成材料制品”。
(二)討論類
討論類探究活動的主要方式有:交流、討論和辯論等。
交流
(1)交流并解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燃燒、緩慢氧化和爆炸等現象。
(2)交流平時觀察到的各種化學變化現象(或觀察一組化學變化)。
(3)交流有關日常生活中使用金屬材料的信息。
討論
(1)討論用“蒸餾法”淡化海水以供應工業用水的可行性。
(2)討論并歸納出化學變化的一些特征。
(2)結合實例討論:普通溫度計內的液體應具有什么性質。
(3)討論:在氫氣、甲烷(天然氣、沼氣)、煤氣、酒精、汽油和柴油中,你認為哪一種燃料最理想?
辯論
(1)辯論: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會越來越多嗎?氧氣會耗盡嗎?
(2)辯論:化學制品對人類的健康有益還是 有害?
(3)辯論:使用農藥、化肥對人類是利多還是弊多?
(4)辯論:使用農藥、化肥對人類是利多還是弊多
(三)實驗探究類
實驗探究活動是初中化學進行科學探究的主要方式。我們提倡開展主題化實驗探究課。這類課主要采用任務驅動法、實驗探究法、討論探究法,通過學生自主活動和合作學習的方法開展教學,改變了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提高了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與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非常符合2011年版課標對科學探究活動的要求。
石家莊市第三十一中學
杜晶晶
主題化實驗探究復習課
學情 教法 學法
設 計 意 圖
學生具有好奇心強,喜歡動手實驗的年齡特點。
學 情
教法
任務驅動法實驗探究法
自主活動合作探究
學法
主題化實驗探究復習課
主題化實驗探究復習課
激發興趣,提高復習效率,改變被動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與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探究無土栽培營養液
●探究Vc泡騰片中的奧秘
●探究牙膏中的奧秘
●探究爆炸鹽
......
●探究實驗室廢液的成分
●探究Vc泡騰片中的奧秘
教 學 過 程
環節一
提出問題創設情境
環節二
討論交流實驗探究
環節三
提高認識歸納總結
環節四
學以致用拓展視野
環節一 創設情境 提出問題
設計意圖:產生強烈的吸引力,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復習,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本節課,你想探究有關Vc泡騰片的哪些問題呢?
環節一 創設情境 提出問題
●Vc泡騰片溶解時,為什么會產生氣體?
學生想探究的問題:
●Vc泡騰片溶解時,產生的氣體是什么?
●Vc泡騰片與Vc片有什么不同?
●Vc泡騰片水溶液口感酸甜,是否顯酸性?
● Vc泡騰片有副作用嗎?
……
探 究 活 動 一
環節二 實驗探究 討論交流
問題:
Vc泡騰片溶解過程中,產生的氣體是什么?
探 究 活 動 一
猜想
CO2
引導
反應物與生成物的元素組成相同
猜想
O2
H2
引導
回憶氣體的性質
猜想
CO2
O2


設計意圖:讓學生領悟猜想的方法,學會利用已有的化學知識對猜想進行初步甄別。
環節二 實驗探究 討論交流
CO2
CO
CH4
探 究 活 動 一
設計意圖:強化兩種重要氣體的檢驗方法,同時體驗了學習化學的樂趣。
環節二 實驗探究 討論交流
●Vc泡騰片溶解時,為什么會產生氣體?
學生想探究的問題:
●Vc泡騰片溶解時,產生的氣體是什么?
●Vc泡騰片與Vc片有什么不同?
●Vc泡騰片水溶液口感酸甜,是否顯酸性?
● Vc泡騰片有副作用嗎?
……
探 究 活 動 二
問題:
Vc泡騰片的水溶液為什么可以清潔有水垢的杯子?
環節二 實驗探究 討論交流
探 究 活 動 二
設計意圖:讓學生學會猜想的方法,使思維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學生總結
可以根據物質性質的相似性進行猜想
學生分析
水垢的主要成分碳酸鈣及其性質
學生猜想
Vc泡騰片水溶液可能顯酸性
環節二 實驗探究 討論交流
探 究 活 動 二
藥品:Vc泡騰片、蒸餾水、石蕊、酚酞、鎂條、鋅粒、碳酸鈣粉末、碳酸鈉粉末、碳酸氫鈉片、氫氧化鈉溶液、石灰水、銹鐵釘。
儀器與用品:燒杯、試管、玻璃片、玻璃棒、膠頭滴管、鑷子、藥匙和pH試紙、比色卡、紙。
請注意節約藥品!
環節二 實驗探究 討論交流






探 究 活 動 二
設計意圖:落實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知識的遷移能力,為后續的化學學習打下基礎。
環節二 實驗探究 討論交流
1.測得溶液pH數據不同的原因;
2.鎂條有較多氣泡,鋅粒過一會兒才產生少量氣泡的原因;
3.金屬與Vc泡騰片溶液反應不如與鹽酸反應劇烈的原因;
4.短時間內除銹效果不好的原因;
5.對于弱酸檢驗,現象明顯、操作簡便的最優實驗方案。
實驗中發現并解決的問題:
環節三 歸納總結 提高認識
環節三 歸納總結 提高認識
一、CO2和O2的檢驗方法
二、酸的化學性質

石蕊
pH
活潑金屬


運用的化學知識
產生什么氣體?
為什么會產生氣體?
Vc泡騰片與Vc片有什么不同?
探 究 問 題
Vc泡騰片水溶液是否顯酸性?
環節四 拓展視野 學以致用
設計意圖:豁然明朗,提升知識。
【主要成份】本品每片含維生素C 1g。
【輔料】無水檸檬酸、碳酸氫鈉、檸檬黃、蔗糖、甜橙香精、糖精鈉、聚乙二醇6000、無水乙醇。
1.日常生活中,我們能否用Vc泡騰片除水垢?
2. Vc泡騰片能否用蘇打水沖泡?
3. 沖泡Vc泡騰片的杯子不宜采用什么材質?
4. 【用法用量】 用冷水或溫開水溶解后服用,溶解后成為一杯鮮甜美昧的橙味飲品。成人一日1片,兒童一日半片。【貯藏】請保持筒蓋緊閉,避免受熱及潮濕。
通過以上信息,說明Vc有什么性質?
環節四 拓展視野 學以致用
5.同學們運用今天復習的化學知識,還能解決生活中的哪些實際問題?
教 學 反 思
1. 主題化實驗探究復習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乏味的復習課,變得輕松而愉悅。
學 生 收 獲
2.在這種課型中,滲透了更多的科學方法和學科思想,不僅提升了學生的科學素養,還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了基礎。
教 學 反 思
本節滲透的科學方法 兩種常用的猜想方法
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
實驗探究的一般方法
3.主題化實驗探究復習課也有它的不足,那就是增大了實驗室老師的工作量,需要和相關部門協調。
教 學 反 思
2011年版課標指出:“探究教學要講求實效,不能為了探究而探究,應避免探究活動泛化、探究過程程式化和表面化;應把握好探究水平的水平,避免淺嘗輒止或隨意提升知識難度的做法;應處理好教師引導探究和學生自主探究之間的關系,避免出現探究過程中教師包辦代替或學生放任自流的現象。”
五、重視和加強實驗教學,充分發揮實驗的教育教學功能。
開展實驗教學,不但能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更重要的是實驗教學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能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能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
在實驗教學中,還能培養學生的實驗安全意識、環境保護意識。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
一是要完成好教材中的所有實驗,尤其是課標中要求學生完成的必做實驗,要不打折扣的由學生完成。
二是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改進、創新、補充、開發實驗。
三是有條件的學校要及時開放實驗室,鼓勵學生開展課外和家庭小實驗。
面粉爆炸組裝圖:
雙連球
蠟燭支架
雙通閥
熱封瓶蓋
側壁打孔
打孔
粉塵爆炸的改進實驗
河北民族師范學院附屬中學
韓 冬
連環蛻變
蛻變硫粉
蛻變木炭
蛻變鐵絲
水中藏身
突出重圍
◆沖關要求:氧氣要采用向下走、向上走兩種方法,在15秒內大部分突出空氣的包圍,迅速走到瓶外。
★這說明在體積相同的情況下,氧氣和空氣誰輕誰重呢?
在標準狀況下, 空氣的密度是1.293克/升,氧氣的密度是1.429克/升。
向上突圍的氧氣突圍成功了嗎?
向下突圍的氧氣突圍成功了嗎?
一是要完成好教材中的所有實驗,尤其是課標中要求學生完成的必做實驗,要不打折扣的由學生完成。
二是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改進、創新、補充、開發實驗。
三是有條件的學校要及時開放實驗室,鼓勵學生開展課外和家庭小實驗。
六、多措并舉,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創設真實而有意義的學習情景。
真實、生動、直觀而又富于啟迪性的學習情景,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化學知識。
記敘文寫作指導之
(一) 教師演示:
教師手拿一枚硬幣,硬幣從手中滑落,掉到講桌上后又掉到地上。
甲:有一枚硬幣從老師手中滑落,掉到了地上。
乙:有一枚硬幣從老師頗具骨感美的手中滑落,掉到了講桌上,然后又像一個小精靈叮叮當當的掉到了下了,在地上畫了一個優美的圓弧后平靜地躺在哪兒。
三、吃藥、康復
第二句不僅寫出了硬幣從哪掉下來的,更寫出了老師的手、硬幣掉在地上的聲響,還運用擬人手法寫出了硬幣的姿態,含有豐富的情感
(二)片段練習,任選其一
A、我慚愧
B、打噴嚏打噴嚏.MP4
良藥苦口利于病
片段細化利于文
三、吃藥、康復
學習情景素材可以是:
教師、學生生活中經常接觸的物質;
與化學有關的器材、設備、廠礦企業等;
與化學有關的事件、事故等;新聞媒體報道、網絡上與化學有關的新成就、新技術、生活技巧、交通事故等;
小故事、科學史實、實物、圖片、模型和影像資料等多種形式創設學習情景。
這需要教師平時注意收聽、收看、積累,在進行到相關內容的教學時,經提煉、改編后,創設成為學習情景。
按照2011年版課標指出:教師應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的已有經驗,以及學校的實際條件,有針對性地選擇學習情景素材,引導學生從真實的學習情景中發現問題,展開討論,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
石家莊市第40中學 楊會彥
“蛋雕”的主要制作步驟
觀察每一步物質變化時的現象,并做好記錄
1 開水預熱雞蛋
2 點燃蠟燭
4 雕刻圖形
3 蛋殼涂蠟
5 涂抹鹽酸
稀鹽酸
6 熔化石蠟
邯鄲市第十二中學 杜志英
小游戲
猜一猜:乒乓球會在什么位置
張家口市宣化八中 郭向英
把一團紙巾放在一個杯子的杯底,然后將杯子豎直倒扣入水槽中按住一會,再豎直的拿出來,觀察。
猜測紙巾會被水浸濕嗎?為什么?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紙巾沒有被水浸濕。
空氣占據了杯子內的空間。
通過這個實驗你知道了什么?
通過創設情境、設計問題來引導學生主動去思考、探索、建構,從而學到活的、新的知識或得出相關結論。這樣,教師與學生之間才能真正建立起相互幫助、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共同體,才能構建出高效的、富有活力和生命力的課堂。
(二)恰當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利:現代化教學手段有容量大、聲像全、畫面美、動感強等優點。
對生活、社會、科技中蘊含的化學知識的介紹,對抽象概念、空間結構、微觀世界的探討,對工農業生產過程的呈現,對知識體系的梳理和總結等內容,使用多媒體手段有著明顯的優勢。
弊:信息量過大,PPT翻片太快,學生走馬觀花的看,缺少思考空間和時間;程序化明顯,預設的多,不能很好的利用學生生成的資源;不利于學生從整體上建構知識,因為前面形成的重要概念、規律、探究成果等,會因幻燈片的切換影響學生后續學習的參考;微觀模擬可形象向學生提供微觀過程,便于理解,但易出現科學性錯誤,且使學生的微觀想象力模式化;動畫代替實驗,少了學生真實的體驗,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
能用演示實驗的不用模擬實驗和錄像,能用實物、圖片、模型的最好不用電腦模擬,能用學案給出資料、習題的盡量不用投影字幕代替,粉筆加黑板仍是充滿創意、體現互動、呈現靈感的重要的教學手段。
合理、恰當地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將其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用,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識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編制學案應注意的問題主要有:
一是學習目標最好不以三維目標的形式出示給學生。
二是使用學案不要過多的讓學生預習,加重學生負擔。
三是學案的內容不要照搬課本、教參或別人現成的學案,也不要把學案變成“題案”,要從自身實際和學生實際出發,編制適合學生學習的學案。
(三)合理編制“學案”引導學生學習
(四)科學實施小組合作學習
1.科學組建學習小組。
2.選擇有價值的問題或實驗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3.組織好討論與交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4.恰如其分的即時評價,促進人人發展。
七、自主進行教學反思,促進專業發展
2011年版課標首次對教師的教學反思提出了要求,闡釋了教學反思是教師根據先進的教學理論和實踐經驗,對自己的教學活動有意識地進行分析和再認識的過程。
一是及時進行課后反思。
二是利用各級教研培訓活動進行反思。
2011年版課標指出要“通過參加說課、聽課、上課、評課等教研活動,以教研求反思,以反思促優化,以優化保有效”。
案例 國培計劃中聽《如何備好一節課》有感
近兩周的培訓,讓自己感到越來越多的欠缺之處,而許老師《如何備好一節課》讓我感覺自己在教學中諸多不足赤裸裸的呈現眼前。教學交流就是一面鏡子,既照著別人,又看清了自己。就許老師的這堂課我有如下幾點反思:
一、教學中各環節的設計要多進行反思,以改進不足。七年的教學經歷,上過的課程不計其數,記得剛進入教學崗位的頭兩年,也在不斷地聽課,認真學習其他老師的經驗,時常還會查閱各種資料,充分的備課。但隨著教學內容的不斷熟悉和教學時間的不斷增長,自己的倦怠之性逐漸顯現,仗著對課本的熟悉,每次上課都簡單地設計教學活動,匆匆忙忙去實施教學,課后也不思考教學效果,導致自己的課堂越來越枯燥無味、學生興趣索然、課堂效果十分微弱。韓愈說過: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只有不斷地反思自己教學中的不足并及時修正,才能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如芝麻開花般不斷提高。
二、枯燥的理論知識也能在生動的講解中趣味盎然。都說妙筆生花,而靈動的思維能亦能開出絢麗的花朵。許老師在講解中為我們展示了杜老師《酸的性質》復習課,學生們通過對Vc泡騰片的研究,復習了“酸的性質”有關知識,整堂課生動有趣。我想,如果我是學生,我有什么理由不被這么新穎生動的課程吸引?而回想自己以往對本節課的講解,開門見山,提問、討論、練習,雖知識明確,但卻枯燥乏味。今日見此課,才明白教學中學無止境,思維的發散也如大海般無邊無際,思維模式如若一味固定,只能如井底之蛙,舉步不前。
三、生活中有太多待發現的可利用資源,只需善于思考,用心觀察。許老師課上所展示的教師們在優質課中創設的情景都是生活中一些常見的物質,如:牙膏、無土營養液、Vc泡騰片等等,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但我卻缺少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缺少一顆勤于思考的心,導致了這些閃光點在我眼前徒勞走過,暗淡無光!
一首歌里唱到:夢想遙不可及,是不是應該放棄?我現在離成為一名優秀的化學教師這個夢想還很遠很遠,但我會永不放棄。我想我以后應該勤奮努力,勤于思考,不斷學習,不斷發現,向著自己的目標一步步邁進!
一是及時進行課后反思。
二是利用各級教研培訓活動進行反思。
2011年版課標指出要“通過參加說課、聽課、上課、評課等教研活動,以教研求反思,以反思促優化,以優化保有效”。
三是站在名師肩膀上反思。
一、研讀課標,有的放矢
二、通讀教材,構建輕松課堂
三、科學設計教學過程,體現為學而教的思想
四、精心設計科學探究活動,提升學生科學探究能力
五、重視和加強實驗教學,充分發揮實驗的教育教學功能。
六、多措并舉,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七、自主進行教學反思,促進專業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狮市| 卓资县| 泉州市| 铜山县| 兴海县| 东台市| 德保县| 通河县| 富顺县| 济南市| 砀山县| 漳浦县| 旌德县| 凯里市| 普定县| 富顺县| 赤壁市| 道真| 文山县| 柘荣县| 新乡县| 谷城县| 呼和浩特市| 民和| 泰来县| 沙坪坝区| 广州市| 通榆县| 兰溪市| 洛宁县| 华安县| 南京市| 广德县| 兰溪市| 山阳县| 桐梓县| 大丰市| 延津县| 应城市| 三穗县| 新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