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專題三法律、權利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專題三法律、權利

資源簡介

課題: 專題三法律、權利 備注
一.知識能力要求七上第三單元 學會學習第十一課 希望從這里開始享有受教育的權利√  履行受教育的義務√  七下第五單元 遵紀守法第二十課 法律護我成長學校與家庭的呵護√√ 社會與司法的保障√√ 第二十一課 護佑生命健康依法享有生命健康權√  關愛你我生命健康√√√第二十二課 筑起“防火墻”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依法進行自我保護√√ 第二十三課 不以規矩 難成方圓社會公共生活需要秩序√√ 維護社會公共秩序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八下第五單元與法同行第十四課 法律就在我們身邊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 違法犯罪要受法律制裁√  第十五課 神圣的憲法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與基本義務√√ 第十六課 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消費者依法享有合法權益的具體內容√√ 做個成熟的消費者√√ 第十七課 尊重別人隱私 維護合法權益學會尊重他人隱私√√ 保護自己的隱私√  九全第三單元崇尚法律第六課 做守法公民認識依法治國√√ 樹立法治觀念√√√第七課 維護合法權益依法享有財產繼承權√  維護知識產權√√ 參與民主監督√√ 二.考點梳理(一)學會學習1.為什么說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2.受教育者享有哪些權利3.為什么說受教育又是我國公民的一項基本義務4.受教育者應該履行哪些義務5.我國實施義務教育的法律保障6.我們青少年如何履行受教育義務(二)遵紀守法1.對未成年人呵護的必要性2.對未成年人的保護的內容3.學校保護的必要性4.什么是學校保護5.家庭保護的地位、含義和意義6.社會保護的含義、作用和內容7.司法保護的含義、作用8.生命健康權的地位9.作為未成年人,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生命健康10.怎樣關愛他人的生命健康11.為什么要增強未成年人的自我保護意識12.怎樣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13.依法進行自我保護的基本要求14.社會公共生活秩序的內容15.如何維護社會公共生活秩序16.維護社會公共生活秩序的意義(三)與法同行1.為什么說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2.什么是違法行為3.什么是犯罪4.什么是刑法5.為什么說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6.公民為什么要增強憲法觀念7.公民基本權利和基本義務的含義.8.公民基本權利的主要內容是哪些9.公民的基本義務的含義10.公民基本義務的主要內容是哪些11.公民的基本權利和基本義務之間的關系.12.消費者依法享有哪些權益 13.怎樣做一個成熟的消費者.14.什么是隱私和隱私權15.為什么尊重他人隱私16.如何尊重他人隱私(四)崇尚法律1.依法治國的含義本質根本目的基本要求2.依法治國的重要意義3.依法治國與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關系4.法治與德治的關系5.樹立法治觀念的含義6.樹立法治觀念的重要性有哪些7.青少年要勇于維權,其維權方法有哪些8.五五普法的對象和重點是什么9.青少年學法、守法的意義10.青少年如何樹立法治觀念11.什么是智力成果權12.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權受到侵犯時如何維護13.公民行使監督權的作用是什么14.公民行使監督權正確的方法及必須注意的問題有哪些三.知識網絡四.鞏固訓練1.某電腦公司職員陳某在網上發帖稱:日本核電站爆炸對山東海域有影響,要儲備鹽和干海帶。該消息被網民轉發后,引起部分市民的恐慌,紛紛加入“搶鹽”大軍。警方依法對陳某做出行政拘留和罰款的處罰。針對這一事件,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A.陳某依法行使了言論自由B.在網絡上公民的言論是不受限制的 C.我國公民言論自由還未得到充分實現D.公民要在法律的范圍內規范自己的言行答案:D2.《浙江省公民健康素養99條》建議:“突遇火災時,如果無力滅火,應當不顧及財產,迅速逃生。”這一建議提醒公民要維護( )A.財產權 B.人格權 C.人身自由權 D.生命健康權 答案:D 3.近年相繼發生的“毒奶粉”“地溝油”“染色饅頭”等食品安全事件,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 )①生命健康權 ②財產權 ③安全權 ④知情權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4.發生上述惡性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 )①一些商家道德缺失 ②我國法律體系很不完善 ③消費者不會維權 ④有關部門要加強監管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答案:D5.八年級學生小楊不認真學習,經常曠課、逃學。老師批評他,他卻說:“受教育是我的權利,我想上學就上學,不想上學就不上學,別人管不著。”小楊的言行( )①沒有珍惜受教育的權利 ②沒有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③認為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 ④割裂了權利和義務的關系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A6.2011年4月,宿遷市開展了“萬人評議機關作風”的活動。該活動的開展,有利于公民行使的政治權利是( )A.選舉權 B.監督權 C.知識產權 D.經濟權利答案:B7.在網絡上進行“人肉搜索”,公開他人的真實身份、家庭地址、社會關系等私人不愿公開的信息。這種行為侵犯了公民的 ( )A.隱私權 B.名譽權 C.肖像權 D.姓名權答案:A8.某市進行老城區改造工程,在沒有與拆遷戶達成補償協議,沒對拆遷群眾進行妥善安置的情況下,動用大型機械設備強行拆毀大量民房。這種做法侵犯了公民的( )A.財產繼承權 B.私有財產權 C.智力成果權 D.生命健康權答案:B9.6月13日上午,公安部召開全國公安機關“2010嚴打整治行動”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議。依法嚴厲打擊各類嚴重暴力犯罪活動,從嚴加強社會面治安管控,堅決遏制各類突出犯罪,確保社會治安大局持續穩定,努力為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的成功舉辦創造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對此活動正確理解的是( )①國家的長治久安離不開法治 ②依法治國是我國的基本方略③依法治國離不開人治 ④開展嚴打活動是創造良好社會環境的唯一途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答案:A10.2010年7月7日上午,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發布消息:經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原重慶市司法局局長文強因犯受賄、包庇黑社會性質組織、強奸等罪在重慶被執行死刑。消息傳來,部分市民走上街頭拉起感謝橫幅并燃放鞭炮表示慶祝。對文強被執行死刑下列認識錯誤的是( )A.我國在法律適應方面,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 B.法律是具有國家強制力的社會規則C.我國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D.法律是維護社會正義的有力武器,只要有良好的法律就一定能維護社會的公平答案:D11. 吸毒人員黃某,以販養吸,先后販賣“海洛因”200余克,人民法院依法以販賣毒品罪判處黃某死刑。作為一種違反國家法律規范的行為,黃某行為的最本質特征是( )A、觸犯刑法 B、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C、受人民法院的審判 D、應受刑罰處罰答案:B12.下列行為符合憲法精神的是( )A.群眾在抓住小偷后將其暴打一頓B.某地設立流動票箱,方便在外打工的選民選舉人大代表C.某政府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挪用公款D.某村委會截留本應發給村民的征地補償款答案:B13.吸毒人員黃某,以販養吸,先后販賣“海洛因”200余克,人民法院依法以販賣毒品罪判處黃某死刑。作為一種違反國家法律規范的行為,黃某行為的最本質特征是( ) A.觸犯刑法 B.應受刑罰處罰 C.受人民法院的審判 D.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答案:D14.下列行為是違法行為的是( )A.老師看見某同學遲到對他進行批評教育,要求他遵守學校紀律B.警方發布通緝令,使用犯罪嫌疑人的照片C.某雜志社編輯沒有征得某同學的同意,將他的照片登在雜志上D.年滿十八周歲的李某,要求更改自己的姓名答案:C15.李某因涉嫌走私被公安機關羈押,后經查實該人沒有犯罪,被釋放后他以侵害個人名譽為由將公安局告上法庭,要求法院判被告向他賠禮道歉并賠償經濟損失,他這種訴訟屬于( )A.刑事訴訟 B.行政訴訟 C.民事訴訟 D.經濟訴訟答案:B16.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發生重大突發事件時,優先保護未成年人。這屬于未成年人保護中的( )A.社會保護 B.家庭保護 C.學校保護 D.司法保護答案:A17.2010年7月,針對瘋狂的大蒜辣椒和綠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近日出臺規定,對于擾亂重要商品市場價格秩序的,要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2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的罰款。國家這樣做( )①不利于我國經濟的發展 ②是黨和國家高度關注民生的表現 ③有利于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 ④體現了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B18. “法律在哪里實現自由,也必將在哪里限制自由。”這句話( )A.表明自由是有限的,沒有真正的自由B.只強調了法律具有保護作用C.只強調了法律具有規范作用D.辯證地看待了法律的作用答案:D19.右面漫畫中“釣魚執法”的行為 ( ) A.是打擊非法營運的有效方法B.是一種正義的行為C.有利于推進依法治國方略的實施D.與構建杜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相違背答案:D20. 2011年3月10日,吳邦國委員長莊重宣布:以憲法為統帥,以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等多個法律部門的法律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多個層次的法律規范構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之所以以憲法為統帥,是因為憲法( )A.體現廣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B.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C.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和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D.保障國家長治久安和社會健康發展答案:C21.據統計,2010年1至12月,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139621件,結案139482件,處分146517人。通過查辦案件,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89.7億元。這說明( )①我國堅持依法治國基本方略②我國加大了對貪污腐敗等違法亂紀現象的打擊力度 ③我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④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答案:B22. 有人說:“法律使人不敢犯罪,道德使人不愿犯罪。”這說明( )①法律比道德更加有效②法治以其權威性和強制性手段規范社會成員的行為③德治以其感召力和勸導力提高社會成員的思想認識和道德覺悟④要把法治和德治結合起來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答案:C23.2010年2月27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接受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聯合專訪,與廣大網友在線交流。如今。越來越多.級別越來越高的官員,開始通過這種形式問政于民,匯聚民智.了解民意。這說明( )A.互聯網走進了我們的生活,我們可以在法律允許的范圍之外行使監督權利B.我國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參加國家管理.參政議政的民主權利C.互聯網成為我國人民參與政治生活的主要渠道D.互聯網的運用會導致對政府謠言的流行答案:B24.2010年3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長黃松有因貪污.受賄罪,終審被判無期徒刑。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法院系統因犯罪而被判刑的最高官員。該案說明①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②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③違法必究是依法治國的必要保證④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前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④答案:A25.現代生活中,免費的公園.無人售票的公交.街頭閱報欄.公用電話亭.開放的健身設施.公共自行車等,越來越多的公共設施既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也對公民的社會公德水準和文明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尊重社會,就要遵守社會規則,承擔對社會的責任B.愛護公共環境和設施,維護公共秩序,是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C.尊重他人,尊重社會的核心是保護環境D.在公共場所只要管好自己就行答案:A二、主觀題26. 某學校女生李某因忌妒同寢室的另一名學生林某,用有照相功能的手機偷拍了林某在寢室內的各種生活照片,在同學中傳看,并無中生有,捏造事實中傷林某,給林某造成很大的痛苦。(1)李某的行為侵犯了林某的哪些權利?(至少寫出兩項)(2)分析李某的行為有哪些危害。(3)對此,林某應該怎么辦?(提出兩種解決辦法)答案:(1)名譽權、隱私權、肖像權。(2)李某的行為是踐踏他人人格尊嚴,損害他人的名譽,給他人造成了傷害;破壞了社會道德,危害社會秩序;同時也是不尊重自己,損害自己的違法行為。(言之有理即可)(3)林某可以和侵權人協商,告知李某的行為是違法的,要求李某停止侵害,賠禮道歉;也可以向有關部門提起訴訟,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提出的辦法合理合法可行即可)27. 材料一:2010年中國反腐敗工作受到民眾的普遍關注。2010年1月至12月,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接受信訪舉報1427186件(次),其中檢舉控告類1000277件(次)。初步核實違紀線索163480件,立案139621件,結案139482件,處分146517人。其中,人民法院共判處11名省部級高官,其中7名被判死緩,4名被判無期徒刑。材料二:《微博問政》(右圖)請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⑴材料一表明了我國實行怎樣的治國方略?請結合所學知識對這一結論進行分析。⑵微博問政表明公民在行使什么權利?微博問政應注意什么?⑶這兩則材料給我們哪些啟示?答案:⑴實行依法治國基本方略。①依法治國,就是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管理國家。這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要求。②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就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③我國是一個法治國家,一切國家機關都必須依法行使職權。④生活在法治國家里,人人都要自覺學法守法用法,依法維護國家利益,依法規范自身行為。⑵公民在行使建議權、監督權。微博問政也要遵守國家的法律,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實事求是,如實反映情況,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實等。⑶示例:①我們要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認真學法守法用法,依法規范自身行為;②我們也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包括微博依法行使建議權、監督權,盡到自己對國家社會的責任。發現有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有違法失職行為時,向有關國家機關反映情況。28. 材料一:2010年9月10日,宜黃縣政府為新客運站建設進行例行的強拆動員工作,在工作過程中因處置不慎,導致3名被拆遷當事人燒傷,強拆動員工作遂因此停止,當事人把一床被子點燃從樓上丟下來,欲自焚。9月16日,縣委主要領導親赴現場,安撫受傷者家屬,勸說其放棄越級上訪,就地解決問題。 材料二:2010年12月27日新華評論爆料稱:2011年才畢業的在校大學生曹博文,竟然已經被安排進了財政局工作,并享受事業編制。他的父親是湖南省冷水江市人事局局長曹長清。而與此同時更多的出身普通家庭的大學畢業生們,卻依舊在招聘會上悲情爭奪有限的就業機會。(1)材料一、二給我們最大的啟示是要處理好實施哪兩種基本方略之間的關系?(2)運用有關知識,對材料一、二出現的現象進行評析。答案:(1)處理好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關系(2)①做法是錯誤的(不道德,違法行為)(不負責任的行為)②國家機關和工作人員違反了公平競爭原則和社會公德,違反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沒有依法行政,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監督權利,是缺乏法制觀念的表現。;不消除這些現象,影響國家長治久安、和諧社會、政治文明建設,容易產生腐敗,政府失信于民,難建立誠信政府;人民當家做主的權利也難以保障。③國家:完善監督機制,營造正當競爭的氛圍,建立誠信政府,加大新聞監督力度,依法打擊違法行為,治理社會秩序,維護公民的合法權利;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公民:增強法制觀念,及時申訴、控告、檢舉,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五.時政點撥聚焦 校車安全 關注青少年健康成長一、背景材料材料一:2011年11月16日,甘肅正寧縣幼兒園校車事故已致20死44傷。 2011年12月13日,江蘇豐縣校車墜河事故已致15人死亡。材料二:2011年11月:11月27日,溫家寶出席全國婦女兒童工作會議。他稱已責成有關部門在一個月內迅速制訂校車安全條例,抓緊完善校車標準;做好校車工作所需資金由中央和地方財政分擔,多方籌集。要明確地方政府和部門責任,嚴格責任追究制,對發生的惡性事故要依法嚴肅處理。材料三、11日,國務院法制辦公布《校車安全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明確接送幼兒、小學生的應是專用校車,還賦予校車三項優先權:交警指揮疏導校車優先通行;校車可以在公交專用車道以及其他禁止社會車輛通行但允許公交車輛通行的路段行駛;校車在道路上停車上下學生,后方車輛應當停車等待,不得超越等。二、【知識鏈接】1、人最寶貴的是生命,是享受其他權利的前提和基礎。2、中國共產黨是我們的領路人,他始終堅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由于身心發育不成熟容易受到不法侵害,因此青少年應該受到特殊保護。4、法律體現的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利益。法律具有規范公民行為和保護公民合法權利的作用。5、我國是一個負責的國家。6、青少年的身心特點和重要地位7、生命健康權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權,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權受到法律特殊保護。8、明辨是非善惡,抵制不良誘惑,做出正確的選擇9、青少年要認真學習法律,自覺遵守法律,培養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10、青少年既要敢于又要善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11、作為青少年要有自我防范意識,會運用智慧保護自己,用法律保護自己。12、正確行使受教育權利自覺履行受教育義務13、黨和國家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無限關懷14、網絡是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未成年人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文明上網。三.命題角度1.甘肅校車事故發生原因有哪些?(1)父母沒有盡到對自己的監護責任(2)學校沒有盡到對學生的安全保護責任,為學生提供安全的出行保障(3)司機沒有遵守交通規則,安全駕駛(4)交警部門執法力度不強,沒有嚴格執法(5)政府的管理、監督不到位,社會沒有營造一個校車優先的社會氛圍。2.校車事故帶來哪些不良影響?(1)侵犯了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權(2)給受害人的父母帶來沉痛的打擊,給受害者的家庭帶來了無盡的傷痛(3)不利于構建和諧社會,維護社會的穩定(4)對整頓交通秩序帶來了負面影響。3.為了避免類似事故的發生,應該怎么辦?(提出一些建議)(1)國家:要制定和完善關于校車安全的法律法規(2)政府:要加大對校車的投資和扶持力度(3)社會:全社會要樹立校車優先的交通意識(4)企業:要加大對校車的生產制造力度,保證校車本身的安全(5)交通執法部門要加大對校車的安全檢查,加強對校車司機交通安全意識的監督檢查(7)校車司機要遵守交通秩序,樹立安全行駛的意識(8)學校:加強交通安全教育,規范校車的使用(9)家長:要對學生盡到監護的責任。4.黨和國家為什么高度重視校車安全問題 ①生命健康權是公民人身權利中最重要的、最起碼的權利,離開了生命健康權,其他權利只能是一句空話。校園是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場所,關系著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②未成年人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為未成年人提供特殊的保護就是保護國家和民族的明天③未成年人由于生理和心理均為發展成熟,是社會中的弱勢群體,其生命健康權極易受到侵害。④家庭、學校、社會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和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現象。⑤確保學生的生命安全,嚴防危險事故發生是保障青少年生命健康權的體現。總之,校車安全關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關系到祖國的未來,關系到家庭的和睦幸福和社會的和諧穩定。解決校車安全問題,是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5. 當你發現有不合格的車輛在拉載學生你會怎么辦?堅決不乘坐不合格車輛。勸說其他同學避免乘坐該車輛。積極的向相關部門舉報違規車輛,并且宣傳其危害性。6.如果你是校園安全宣傳活動的宣傳員,可能用到哪些法律法規?答: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等7.請你為做好學校安全宣傳工作確定一個主題,并設計兩條相關的宣傳標語。答:主題:加強學校管理、共建和諧校園;宣傳標語:讓我們的校園充滿愛;學校多一分管理,學生就多一分安全,社會就多義憤和諧;構建平安、衛生、文明、安全的校園,切實保障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建設平安校園、維護師生安全;以人為本、關愛學生,嚴格管理、消除隱患、依靠各界、搞好共建、依法治校、文明興校、知榮明恥、共鑄和諧;確保學校安全,責任重于泰山。8.在校園你可以通過哪些具體形式開展這次校園安全宣傳活動。答:舉辦校園安全知識競賽,安全知識講座,組織校園安全知識演講會;舉辦關于校園安全知識的黑板報、宣傳欄等。9..面對網絡有害信息的影響,青少年應如何保持精神機體的健康,快樂的成長?答:①學會“信息節食”,抵制網絡上的不良誘惑,不瀏覽、不傳播不良信息。發現違法、違規網站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②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識,不輕易泄露個人資料,不隨意答應網友的要求,提高自己的辨別覺察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誘惑能力;③自覺遵守網絡道德和法律。(4)豐富課余文化生活,參加有益的活動,陶冶高雅生活情趣,過文明健康的生活。10.保護未成年人的工作應當遵循的原則是什么?答:①優先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②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③適應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④教育和保護相結合。11.在現實生活中,青少年應如何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答:①樹立自身安全意識;②學會保護身心健康;③了解合法權益;④依靠家庭、學校、社會及司法部門;⑤敢于和善于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⑥自覺守法,及時報警;⑦學會聘請律師,尋求法律援助12.青少年應該怎樣促進自身健康成長?答:(1)青少年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學法懂法,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2)青少年要依法自律、防微杜漸,預防違法犯罪的發生(3)青少年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不斷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全面提高自身素質。13.請你就中學生應該怎樣“合理利用網絡,保護自己的身心健康”提幾條建議。①青少年要培養正當的愛好和興趣,陶冶高雅的生活情趣;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②增強自律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提高警惕;③自覺遵守網絡道德和法律,學會科學文明上網;④合理安排上網時間,正確選擇網上信息,不瀏覽不健康的信息;⑤善于辨別各種消極文化的影響,對身邊的不良誘惑堅決說“不”; ⑥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善于運用法律武器予以維護。 [如何正確使用網絡?(中學生安全文明上網提建議)]14.面對身邊存在的安全隱患:你認為國家、學校、社會、青少年應采取哪些措施進行防范?(1)國家:應該加強校園安全立法和執法,嚴厲打擊各類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2)社會:應該創造條件保證校園設施的質量,加強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治理,確保校園安全。(3)學校:要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教育,嚴格校園安全管理,完善安全措施。如開設學校安全教育課,舉行安全自救演練,讓學生掌握必要的安全自救常識: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排解學生心理壓力,提高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加強校園進出人員檢查,排查學校的各類設施及校園安全隱患等。(4)青少年:①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自覺遵守校紀校規和交通規則;②學會掌握安全常識和自救知識(注意防火和用電安全,不做危險游戲,不攀越窗戶和護欄,不在校園內,樓梯處追逐打鬧,上下樓梯不推搡擁擠):③正確對待家長和老師的教育,正確處理同學之間的矛盾;④自覺抵制不良誘惑,杜絕不良行為,遠離傷害源:⑤發現安全隱患及時向學校或有關部門報告;遇到暴力事件不要圍觀,要遠離開并及時報警.六.課后作業:七.教學反思課題: 專題三法律、權利
一.知識能力要求
七上
第三單元 學會學習 第十一課 希望從這里開始 享有受教育的權利 √    
履行受教育的義務 √    
七下
第五單元 遵紀守法 第二十課 法律護我成長 學校與家庭的呵護 √ √  
社會與司法的保障 √ √  
第二十一課 護佑生命健康 依法享有生命健康權 √    
關愛你我生命健康 √ √ √
第二十二課 筑起“防火墻” 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 √ √
依法進行自我保護 √ √  
第二十三課 不以規矩 難成方圓 社會公共生活需要秩序 √ √  
維護社會公共秩序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 √  
八下
第五單元與法同行 第十四課 法律就在我們身邊 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 √ √  
違法犯罪要受法律制裁 √    
第十五課 神圣的憲法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 √  
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與基本義務 √ √  
第十六課 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消費者依法享有合法權益的具體內容 √ √  
做個成熟的消費者 √ √  
第十七課 尊重別人隱私 維護合法權益 學會尊重他人隱私 √ √  
保護自己的隱私 √    
九全
第三單元崇尚法律 第六課 做守法公民 認識依法治國 √ √  
樹立法治觀念 √ √ √
第七課 維護合法權益 依法享有財產繼承權 √    
維護知識產權 √ √  
參與民主監督 √ √  
二.考點梳理
(一)學會學習
1.為什么說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
2.受教育者享有哪些權利
3.為什么說受教育又是我國公民的一項基本義務
4.受教育者應該履行哪些義務
5.我國實施義務教育的法律保障
6.我們青少年如何履行受教育義務
(二)遵紀守法
1.對未成年人呵護的必要性
2.對未成年人的保護的內容
3.學校保護的必要性
4.什么是學校保護
5.家庭保護的地位、含義和意義
6.社會保護的含義、作用和內容
7.司法保護的含義、作用
8.生命健康權的地位
9.作為未成年人,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生命健康
10.怎樣關愛他人的生命健康
11.為什么要增強未成年人的自我保護意識
12.怎樣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13.依法進行自我保護的基本要求
14.社會公共生活秩序的內容
15.如何維護社會公共生活秩序
16.維護社會公共生活秩序的意義
(三)與法同行
1.為什么說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
2.什么是違法行為
3.什么是犯罪
4.什么是刑法
5.為什么說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6.公民為什么要增強憲法觀念
7.公民基本權利和基本義務的含義.
8.公民基本權利的主要內容是哪些
9.公民的基本義務的含義
10.公民基本義務的主要內容是哪些
11.公民的基本權利和基本義務之間的關系.
12.消費者依法享有哪些權益
13.怎樣做一個成熟的消費者.
14.什么是隱私和隱私權
15.為什么尊重他人隱私
16.如何尊重他人隱私
(四)崇尚法律
1.依法治國的含義本質根本目的基本要求
2.依法治國的重要意義
3.依法治國與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關系
4.法治與德治的關系
5.樹立法治觀念的含義
6.樹立法治觀念的重要性有哪些
7.青少年要勇于維權,其維權方法有哪些
8.五五普法的對象和重點是什么
9.青少年學法、守法的意義
10.青少年如何樹立法治觀念
11.什么是智力成果權
12.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權受到侵犯時如何維護
13.公民行使監督權的作用是什么
14.公民行使監督權正確的方法及必須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三.知識網絡
四.鞏固訓練
1.某電腦公司職員陳某在網上發帖稱:日本核電站爆炸對山東海域有影響,要儲備鹽和干海帶。該消息被網民轉發后,引起部分市民的恐慌,紛紛加入“搶鹽”大軍。警方依法對陳某做出行政拘留和罰款的處罰。針對這一事件,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
A.陳某依法行使了言論自由
B.在網絡上公民的言論是不受限制的
C.我國公民言論自由還未得到充分實現
D.公民要在法律的范圍內規范自己的言行
2.《浙江省公民健康素養99條》建議:“突遇火災時,如果無力滅火,應當不顧及財產,迅速逃生。”這一建議提醒公民要維護( )
A.財產權 B.人格權 C.人身自由權 D.生命健康權
3.近年相繼發生的“毒奶粉”“地溝油”“染色饅頭”等食品安全事件,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 )
①生命健康權 ②財產權 ③安全權 ④知情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發生上述惡性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 )
①一些商家道德缺失 ②我國法律體系很不完善
③消費者不會維權 ④有關部門要加強監管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5.八年級學生小楊不認真學習,經常曠課、逃學。老師批評他,他卻說:“受教育是我的權利,我想上學就上學,不想上學就不上學,別人管不著。”小楊的言行( )
①沒有珍惜受教育的權利 ②沒有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
③認為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 ④割裂了權利和義務的關系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6.2011年4月,宿遷市開展了“萬人評議機關作風”的活動。該活動的開展,有利于公民行使的政治權利是( )
A.選舉權 B.監督權 C.知識產權 D.經濟權利
7.在網絡上進行“人肉搜索”,公開他人的真實身份、家庭地址、社會關系等私人不愿公開的信息。這種行為侵犯了公民的 ( )
A.隱私權 B.名譽權 C.肖像權 D.姓名權
8.某市進行老城區改造工程,在沒有與拆遷戶達成補償協議,沒對拆遷群眾進行妥善安置的情況下,動用大型機械設備強行拆毀大量民房。這種做法侵犯了公民的( )
A.財產繼承權 B.私有財產權 C.智力成果權 D.生命健康權
9.6月13日上午,公安部召開全國公安機關“2010嚴打整治行動”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議。依法嚴厲打擊各類嚴重暴力犯罪活動,從嚴加強社會面治安管控,堅決遏制各類突出犯罪,確保社會治安大局持續穩定,努力為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的成功舉辦創造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對此活動正確理解的是( )
①國家的長治久安離不開法治 ②依法治國是我國的基本方略
③依法治國離不開人治 ④開展嚴打活動是創造良好社會環境的唯一途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10.2010年7月7日上午,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發布消息:經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原重慶市司法局局長文強因犯受賄、包庇黑社會性質組織、強奸等罪在重慶被執行死刑。消息傳來,部分市民走上街頭拉起感謝橫幅并燃放鞭炮表示慶祝。對文強被執行死刑下列認識錯誤的是( )
A.我國在法律適應方面,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
B.法律是具有國家強制力的社會規則
C.我國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
D.法律是維護社會正義的有力武器,只要有良好的法律就一定能維護社會的公平
11. 吸毒人員黃某,以販養吸,先后販賣“海洛因”200余克,人民法院依法以販賣毒品罪判處黃某死刑。作為一種違反國家法律規范的行為,黃某行為的最本質特征是( )
A、觸犯刑法 B、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
C、受人民法院的審判 D、應受刑罰處罰
12.下列行為符合憲法精神的是( )
A.群眾在抓住小偷后將其暴打一頓
B.某地設立流動票箱,方便在外打工的選民選舉人大代表
C.某政府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挪用公款
D.某村委會截留本應發給村民的征地補償款
13.吸毒人員黃某,以販養吸,先后販賣“海洛因”200余克,人民法院依法以販賣毒品罪判處黃某死刑。作為一種違反國家法律規范的行為,黃某行為的最本質特征是( )
A.觸犯刑法 B.應受刑罰處罰
C.受人民法院的審判 D.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
14.下列行為是違法行為的是( )
A.老師看見某同學遲到對他進行批評教育,要求他遵守學校紀律
B.警方發布通緝令,使用犯罪嫌疑人的照片
C.某雜志社編輯沒有征得某同學的同意,將他的照片登在雜志上
D.年滿十八周歲的李某,要求更改自己的姓名
15.李某因涉嫌走私被公安機關羈押,后經查實該人沒有犯罪,被釋放后他以侵害個人名譽為由將公安局告上法庭,要求法院判被告向他賠禮道歉并賠償經濟損失,他這種訴訟屬于( )
A.刑事訴訟 B.行政訴訟 C.民事訴訟 D.經濟訴訟
16.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發生重大突發事件時,優先保護未成年人。這屬于未成年人保護中的( )
A.社會保護 B.家庭保護 C.學校保護 D.司法保護
17.2010年7月,針對瘋狂的大蒜辣椒和綠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近日出臺規定,對于擾亂重要商品市場價格秩序的,要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2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的罰款。國家這樣做( )
①不利于我國經濟的發展 ②是黨和國家高度關注民生的表現 ③有利于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 ④體現了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 “法律在哪里實現自由,也必將在哪里限制自由。”這句話( )
A.表明自由是有限的,沒有真正的自由
B.只強調了法律具有保護作用
C.只強調了法律具有規范作用
D.辯證地看待了法律的作用
19.右面漫畫中“釣魚執法”的行為 ( )
A.是打擊非法營運的有效方法
B.是一種正義的行為
C.有利于推進依法治國方略的實施
D.與構建杜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相違背
20. 2011年3月10日,吳邦國委員長莊重宣布:以憲法為統帥,以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等多個法律部門的法律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多個層次的法律規范構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之所以以憲法為統帥,是因為憲法( )
A.體現廣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B.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C.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和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D.保障國家長治久安和社會健康發展
21.據統計,2010年1至12月,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139621件,結案139482件,處分146517人。通過查辦案件,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89.7億元。這說明( )
①我國堅持依法治國基本方略 ②我國加大了對貪污腐敗等違法亂紀現象的打擊力度
③我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
④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2. 有人說:“法律使人不敢犯罪,道德使人不愿犯罪。”這說明( )
①法律比道德更加有效②法治以其權威性和強制性手段規范社會成員的行為
③德治以其感召力和勸導力提高社會成員的思想認識和道德覺悟
④要把法治和德治結合起來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3.2010年2月27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接受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聯合專訪,與廣大網友在線交流。如今。越來越多.級別越來越高的官員,開始通過這種形式問政于民,匯聚民智.了解民意。這說明( )
A.互聯網走進了我們的生活,我們可以在法律允許的范圍之外行使監督權利
B.我國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參加國家管理.參政議政的民主權利
C.互聯網成為我國人民參與政治生活的主要渠道
D.互聯網的運用會導致對政府謠言的流行
24.2010年3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長黃松有因貪污.受賄罪,終審被判無期徒刑。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法院系統因犯罪而被判刑的最高官員。該案說明( )
①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②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③違法必究是依法治國的必要保證
④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前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④
25.現代生活中,免費的公園.無人售票的公交.街頭閱報欄.公用電話亭.開放的健身設施.公共自行車等,越來越多的公共設施既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也對公民的社會公德水準和文明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尊重社會,就要遵守社會規則,承擔對社會的責任
B.愛護公共環境和設施,維護公共秩序,是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
C.尊重他人,尊重社會的核心是保護環境
D.在公共場所只要管好自己就行
二、主觀題
26. 某學校女生李某因忌妒同寢室的另一名學生林某,用有照相功能的手機偷拍了林某在寢室內的各種生活照片,在同學中傳看,并無中生有,捏造事實中傷林某,給林某造成很大的痛苦。
(1)李某的行為侵犯了林某的哪些權利?(至少寫出兩項)
(2)分析李某的行為有哪些危害。
(3)對此,林某應該怎么辦?(提出兩種解決辦法)
27. 材料一:2010年中國反腐敗工作受到民眾的普遍關注。2010年1月至12月,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接受信訪舉報1427186件(次),其中檢舉控告類1000277件(次)。初步核實違紀線索163480件,立案139621件,結案139482件,處分146517人。其中,人民法院共判處11名省部級高官,其中7名被判死緩,4名被判無期徒刑。
材料二:《微博問政》(右圖)
請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⑴材料一表明了我國實行怎樣的治國方略?請結合所學知識對這一結論進行分析。
⑵微博問政表明公民在行使什么權利?微博問政應注意什么?
⑶這兩則材料給我們哪些啟示?
28. 材料一:2010年9月10日,宜黃縣政府為新客運站建設進行例行的強拆動員工作,在工作過程中因處置不慎,導致3名被拆遷當事人燒傷,強拆動員工作遂因此停止,當事人把一床被子點燃從樓上丟下來,欲自焚。9月16日,縣委主要領導親赴現場,安撫受傷者家屬,勸說其放棄越級上訪,就地解決問題。
材料二:2010年12月27日新華評論爆料稱:2011年才畢業的在校大學生曹博文,竟然已經被安排進了財政局工作,并享受事業編制。他的父親是湖南省冷水江市人事局局長曹長清。而與此同時更多的出身普通家庭的大學畢業生們,卻依舊在招聘會上悲情爭奪有限的就業機會。
(1)材料一、二給我們最大的啟示是要處理好實施哪兩種基本方略之間的關系?
(2)運用有關知識,對材料一、二出現的現象進行評析。
五.時政點撥
聚焦 校車安全 關注青少年健康成長
一、背景材料
材料一:2011年11月16日,甘肅正寧縣幼兒園校車事故已致20死44傷。 2011年12月13日,江蘇豐縣校車墜河事故已致15人死亡。
材料二:2011年11月:11月27日,溫家寶出席全國婦女兒童工作會議。他稱已責成有關部門在一個月內迅速制訂校車安全條例,抓緊完善校車標準;做好校車工作所需資金由中央和地方財政分擔,多方籌集。要明確地方政府和部門責任,嚴格責任追究制,對發生的惡性事故要依法嚴肅處理。
材料三、11日,國務院法制辦公布《校車安全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明確接送幼兒、小學生的應是專用校車,還賦予校車三項優先權:交警指揮疏導校車優先通行;校車可以在公交專用車道以及其他禁止社會車輛通行但允許公交車輛通行的路段行駛;校車在道路上停車上下學生,后方車輛應當停車等待,不得超越等。
二、【知識鏈接】
1、人最寶貴的是生命,是享受其他權利的前提和基礎。
2、中國共產黨是我們的領路人,他始終堅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由于身心發育不成熟容易受到不法侵害,因此青少年應該受到特殊保護。
4、法律體現的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利益。法律具有規范公民行為和保護公民合法權利的作用。
5、我國是一個負責的國家。
6、青少年的身心特點和重要地位
7、生命健康權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權,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權受到法律特殊保護。
8、明辨是非善惡,抵制不良誘惑,做出正確的選擇
9、青少年要認真學習法律,自覺遵守法律,培養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
10、青少年既要敢于又要善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
11、作為青少年要有自我防范意識,會運用智慧保護自己,用法律保護自己。
12、正確行使受教育權利自覺履行受教育義務
13、黨和國家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無限關懷
14、網絡是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未成年人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文明上網。
三.命題角度
1.甘肅校車事故發生原因有哪些?
2.校車事故帶來哪些不良影響?
3.為了避免類似事故的發生,應該怎么辦?(提出一些建議)
4.黨和國家為什么高度重視校車安全問題
5. 當你發現有不合格的車輛在拉載學生你會怎么辦?
6.如果你是校園安全宣傳活動的宣傳員,可能用到哪些法律法規?
7.請你為做好學校安全宣傳工作確定一個主題,并設計兩條相關的宣傳標語。
8.在校園你可以通過哪些具體形式開展這次校園安全宣傳活動。
9.面對網絡有害信息的影響,青少年應如何保持精神機體的健康,快樂的成長?
10.保護未成年人的工作應當遵循的原則是什么?
11.在現實生活中,青少年應如何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12.青少年應該怎樣促進自身健康成長?
13.請你就中學生應該怎樣“合理利用網絡,保護自己的身心健康”提幾條建議。
14.面對身邊存在的安全隱患:你認為國家、學校、社會、青少年應采取哪些措施進行防范?
答案26. 答案:(1)名譽權、隱私權、肖像權。
(2)李某的行為是踐踏他人人格尊嚴,損害他人的名譽,給他人造成了傷害;破壞了社會道德,危害社會秩序;同時也是不尊重自己,損害自己的違法行為。(言之有理即可)
(3)林某可以和侵權人協商,告知李某的行為是違法的,要求李某停止侵害,賠禮道歉;也可以向有關部門提起訴訟,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提出的辦法合理合法可行即可)
27. 答案:⑴實行依法治國基本方略。①依法治國,就是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管理國家。這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要求。②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就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③我國是一個法治國家,一切國家機關都必須依法行使職權。④生活在法治國家里,人人都要自覺學法守法用法,依法維護國家利益,依法規范自身行為。⑵公民在行使建議權、監督權。微博問政也要遵守國家的法律,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實事求是,如實反映情況,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實等。⑶示例:①我們要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認真學法守法用法,依法規范自身行為;②我們也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包括微博依法行使建議權、監督權,盡到自己對國家社會的責任。發現有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有違法失職行為時,向有關國家機關反映情況。
28. 答案:(1)處理好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關系
(2)①做法是錯誤的(不道德,違法行為)(不負責任的行為)
②國家機關和工作人員違反了公平競爭原則和社會公德,違反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沒有依法行政,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監督權利,是缺乏法制觀念的表現。;不消除這些現象,影響國家長治久安、和諧社會、政治文明建設,容易產生腐敗,政府失信于民,難建立誠信政府;人民當家做主的權利也難以保障。
③國家:完善監督機制,營造正當競爭的氛圍,建立誠信政府,加大新聞監督力度,依法打擊違法行為,治理社會秩序,維護公民的合法權利;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
公民:增強法制觀念,及時申訴、控告、檢舉,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1.(1)父母沒有盡到對自己的監護責任(2)學校沒有盡到對學生的安全保護責任,為學生提供安全的出行保障(3)司機沒有遵守交通規則,安全駕駛(4)交警部門執法力度不強,沒有嚴格執法(5)政府的管理、監督不到位,社會沒有營造一個校車優先的社會氛圍。
2. (1)侵犯了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權(2)給受害人的父母帶來沉痛的打擊,給受害者的家庭帶來了無盡的傷痛(3)不利于構建和諧社會,維護社會的穩定(4)對整頓交通秩序帶來了負面影響。
3. (1)國家:要制定和完善關于校車安全的法律法規(2)政府:要加大對校車的投資和扶持力度(3)社會:全社會要樹立校車優先的交通意識(4)企業:要加大對校車的生產制造力度,保證校車本身的安全(5)交通執法部門要加大對校車的安全檢查,加強對校車司機交通安全意識的監督檢查(7)校車司機要遵守交通秩序,樹立安全行駛的意識(8)學校:加強交通安全教育,規范校車的使用(9)家長:要對學生盡到監護的責任。
4. ①生命健康權是公民人身權利中最重要的、最起碼的權利,離開了生命健康權,其他權利只能是一句空話。校園是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場所,關系著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②未成年人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為未成年人提供特殊的保護就是保護國家和民族的明天③未成年人由于生理和心理均為發展成熟,是社會中的弱勢群體,其生命健康權極易受到侵害。④家庭、學校、社會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和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現象。⑤確保學生的生命安全,嚴防危險事故發生是保障青少年生命健康權的體現。
總之,校車安全關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關系到祖國的未來,關系到家庭的和睦幸福和社會的和諧穩定。解決校車安全問題,是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
5. 堅決不乘坐不合格車輛。勸說其他同學避免乘坐該車輛。積極的向相關部門舉報違規車輛,并且宣傳其危害性。
6. 答: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等
7. 答:主題:加強學校管理、共建和諧校園;宣傳標語:讓我們的校園充滿愛;學校多一分管理,學生就多一分安全,社會就多義憤和諧;構建平安、衛生、文明、安全的校園,切實保障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建設平安校園、維護師生安全;以人為本、關愛學生,嚴格管理、消除隱患、依靠各界、搞好共建、依法治校、文明興校、知榮明恥、共鑄和諧;確保學校安全,責任重于泰山。
8. 答:舉辦校園安全知識競賽,安全知識講座,組織校園安全知識演講會;舉辦關于校園安全知識的黑板報、宣傳欄等。
9. 答:①學會“信息節食”,抵制網絡上的不良誘惑,不瀏覽、不傳播不良信息。發現違法、違規網站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②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識,不輕易泄露個人資料,不隨意答應網友的要求,提高自己的辨別覺察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誘惑能力;③自覺遵守網絡道德和法律。(4)豐富課余文化生活,參加有益的活動,陶冶高雅生活情趣,過文明健康的生活。
10. 答:①優先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②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③適應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④教育和保護相結合。
11.答:①樹立自身安全意識;②學會保護身心健康;③了解合法權益;④依靠家庭、學校、社會及司法部門;⑤敢于和善于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⑥自覺守法,及時報警;⑦學會聘請律師,尋求法律援助
12. 答:(1)青少年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學法懂法,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2)青少年要依法自律、防微杜漸,預防違法犯罪的發生(3)青少年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不斷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全面提高自身素質。
13. ①青少年要培養正當的愛好和興趣,陶冶高雅的生活情趣;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②增強自律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提高警惕;③自覺遵守網絡道德和法律,學會科學文明上網;④合理安排上網時間,正確選擇網上信息,不瀏覽不健康的信息;⑤善于辨別各種消極文化的影響,對身邊的不良誘惑堅決說“不”; ⑥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善于運用法律武器予以維護。
[如何正確使用網絡?(中學生安全文明上網提建議)]
14.(1)國家:應該加強校園安全立法和執法,嚴厲打擊各類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
(2)社會:應該創造條件保證校園設施的質量,加強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治理,確保校園安全。
(3)學校:要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教育,嚴格校園安全管理,完善安全措施。如開設學校安全教育課,舉行安全自救演練,讓學生掌握必要的安全自救常識: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排解學生心理壓力,提高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加強校園進出人員檢查,排查學校的各類設施及校園安全隱患等。
(4)青少年:①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自覺遵守校紀校規和交通規則;②學會掌握安全常識和自救知識(注意防火和用電安全,不做危險游戲,不攀越窗戶和護欄,不在校園內,樓梯處追逐打鬧,上下樓梯不推搡擁擠):③正確對待家長和老師的教育,正確處理同學之間的矛盾;④自覺抵制不良誘惑,杜絕不良行為,遠離傷害源:⑤發現安全隱患及時向學校或有關部門報告;遇到暴力事件不要圍觀,要遠離開并及時報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迭部县| 怀仁县| 永春县| 修水县| 汉寿县| 乃东县| 天长市| 五常市| 英吉沙县| 武邑县| 分宜县| 武宣县| 元氏县| 张家口市| 定陶县| 横峰县| 太湖县| 深州市| 科尔| 竹溪县| 大石桥市| 盐山县| 雅安市| 龙游县| 西吉县| 平舆县| 昌黎县| 邵东县| 天镇县| 安丘市| 成安县| 辽阳市| 神木县| 麦盖提县| 宣汉县| 高唐县| 富锦市| 介休市| 定西市| 东方市| 黑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