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12年中考思想品德熱點專題預測講與練: 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12年中考思想品德熱點專題預測講與練: 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資源簡介

2012年中考思想品德熱點專題預測講與練: 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材料呈現 感知熱點】
1.低碳經濟作為一種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在全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背景下應運而生,并被專家認為是一場涉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的全球性革命。
2.每年的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2011年“世界人口日”的主題是“70億人的世界”, 10月31日凌晨,成為象征性的全球第70億名成員之一的嬰兒在菲律賓?降生。我國實行計劃生育30多年來,少生4億人,使“世界70億人口日”推遲5年到來。
3.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經過近兩周“馬拉松式”的談判,《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7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7次締約方會議當地時間11日凌晨在南非德班閉幕,大會通過決議,建立德班增強行動平臺特設工作組,決定實施《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并啟動綠色氣候基金。
4.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經濟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如今,我們正處于戰略機遇期和矛盾凸顯期,中央適時的提出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保持經濟、社會的協調、平衡、可持續發展,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三生共贏的發展目標。
請同學們思考,畫出材料中的重點詞語和關鍵性的句子。
【自主學習,鏈接教材】
1.我國自然資源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資源占有量少,開發難度大。
2.我國生態環境的基本狀況是:總體在惡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遠遠趕不上破壞的速度,生態赤字逐漸擴大。
3.開展相關的活動有利于宣傳落實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
4.體現了科學發展觀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
5.正確處理經濟增長同人口、資源與環境的關系,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
6.積極參與全球氣候變化活動,彰顯一個和平、合作、負責任大國的形象,攜手合作,共同應對。
7.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
8.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
9.保護環境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10.建設生態文明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
【教師點撥,拓展延伸】
〖啟迪思維〗
1、為什么要節能減排、建設生態文明? 答:(1)這是由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的。 (2)這是貫徹落實科學觀、實現可持續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3)建設節能減排型與環境友好型社會與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根本要求相一致。 2、怎樣建設生態文明?(在推動節能減排,建設生態文明,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措施) 答:國家
(1)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科教興國戰略,堅持計劃生育、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和諧發展之路,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2)加快科技創新,堅持“開源”和“節流”,開發新能源和替代能源,發展低碳經濟。推行清潔生產,提高資源利用率,降低污染物排放,保護環境。
(3)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加大投入,健全節能環保機制,控制高能耗高污染的企業,加大污染治理和環境保護力度。
(4)加強法制建設,落實節能環保的法律法規,嚴格執法,強化監督管理。
(5)加強宣傳教育,提高人們的道德水準,樹立節能環保意識,倡導綠色消費,選擇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
(6)加大國際間的合作,共同應對資源危機和環境問題。
企業
(1)樹立科學發展觀, 加快科技創新,堅持“開源”和“節流”,提高節能環保技術;發展循環經濟,降低能耗提高資源利用率;推行清潔生產,減少污染物排放,保護環境。
(2)加大節能環保投入,進行技術改造,提高員工勞動技能,加大污染治理和環境保護的力度。
(3)堅持可持續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關系。
(4)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員工的道德水準,樹立節能環保意識。
個人(青少年)
樹立可持續發展意識和節能環保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意識。從日常生活小事做起,自覺履行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義務;如:隨手關燈;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回收廢棄物等;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注重環保購物,倡導綠色消費;積極參與各種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宣傳活動;并積極同各種浪費資源破壞環境的違法行為作斗爭。
3.你認為我國在節能減排方面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①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為推進節能減排奠定了堅強的基礎。②積極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③堅持依法治國方略,依法治理環境;④全民節能減排意識增強;⑤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等。
4.人口老齡化給我們帶來了沉重的社會壓力,我們應該如何去解決?
①完善社保制度,建立共享型的養老保障體制。②努力構建城鄉兼顧、全方位的社會為老服務體系③建立健全老年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為老齡事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法制和政策環境;④老年人要積極鍛煉身體,以減輕子女的負擔;⑤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年輕人要積極承擔贍養父母的責任和義務
5.請你為提出我國的人口素質提出幾個好建議?
①要切實貫徹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②優先發展教育事業。③要做好優生工作,要認真貫徹執行《母嬰保健法》等法律法規。④要以廣大農村為重點,大力幫助邊遠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降低新生嬰兒出生缺陷發生率。
6.運用有關知識說明怎樣實現從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的轉化?
?? 要繼續實行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普及義務教育,發展高等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把經濟建設真正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把科技進步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地位,注重科技創新和知識創新,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轉人口負擔為人口優勢。使人口增長與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適應,保證社會主義現代化宏偉大業的順利實現,
7.溫家寶總理強調扎實推進節能減排、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發展低碳經濟)意義:(或者:倡導“低碳”生活方式有什么現實意義?)
①有利于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②有利于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高經濟質量和改善人民生活質量,使我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③有利于落實科學發展觀,有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④有利于節約資源,緩解能源緊張等問題,提高人們的節約意識、保護環境的意識。
8、我們國家為落實節能減排應采取哪些措施?(提建議、獻計策)
答:①加快淘汰耗能嚴重的落后生產企業。②依靠科技創新,加快節能減排技術開發和推廣。③嚴格執法,加強對節能減排工作的監督檢查。④加強宣傳,組織開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⑤實施有利于節能減排的獎懲政策。
9、你們學校采取了哪些節能減排的活動?這些活動有什么重要意義?
答:①評選“青少年節能減排標兵”活動。②開展廢舊物品創意大賽活動。③倡議節日不送紙質賀卡、改送電子賀卡。④推廣教科書循環使用活動。⑤看節能減排宣傳影片,增強節約意識。⑥學校采用主題班會、辦宣傳欄等方式加強對學生的節能減排教育。(6)學校開展了主題班會、辦宣傳欄等活動加強對學生的節能減排教育;(7)學校開展了“建立節能型校園”、“生態文明型校園”的活動;
意義:(1)有利于增強學生的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意識;(2)能夠幫助學生養成珍惜資源、愛護環境的行為習慣;(3)有利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10. 國家鼓勵教科書循環使用。推廣教材循環使用有許多益處,請你寫出幾點來?(在學校推行教材循環使用有什么重要意義?)
答:①有利于減輕學生家庭的經濟負擔,②有利于節約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③有利于提高中小學生節約資源意識和環保意識等④有利于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5)有利于提高國家教育經費的使用效益;(6)有利于提高國家教育經費的使用效益;
11. 為了融入低碳生活,青少年應怎么做?
①在全民中宣傳低碳生活的意義以及倡導低碳生活必要性;
②有計劃地購物,適度消費,減少浪費,提倡廢物利用;
③節約用水用電用氣,如使用節能燈,節水型水龍頭和馬桶,生活用水循環用;家用電器不待機,自覺提高空調制冷溫度;
④全面倡導以低碳食物為主導的飲食,提倡素食;
⑤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出行方式,盡量使用公共交通。
12.中國在國際社會上為發展低碳經濟所做的努力和結果表明了什么?
中國是一個和平、合作、負責任的大國;中國為遏制全球氣溫升高作出了自己的貢獻;中國的國際地位在不斷提升。
〖考向綜評〗
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是中考常考的考點。今年可結合“世界70億人口日”、德班氣候變化大會、國內頻繁的污染事件、資源環境保護嚴峻等熱點來命題。(1)結合人口問題考查對如何把人口大國變成人才強國的認識。(2)從當前的資源環境現狀,考查對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的理解。(3)結合德班氣候變化大會,既可考查保護環境基本國策,節能減排,又可考查中國的國際地位。(4)通過青少年參與有關活動,考查樹立科學的生態文明觀,認識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以及參加活動的意義。
〖典型例題〗
我國自然資源在世界上的位次
自然資源
總量
人均擁有量
耕地面積
3
126
森林面積
8
107
草原面積
2
76
淡水資源
6
55
礦產資源
3
80
直擊現象
現象一:見右邊表格-----我國自然資源在世界上的位次
現象二:渤海漏油、曲靖鉻渣傾倒、“血鉛超標事件” 、龍江河鎘污染事件。……一段時間以來,環境污染事件屢次成為社會熱點。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污染日益成為老百姓心頭揮之不去的痛。
(1)上述現象主要反映我國資源和環境什么樣的現狀?
(2)為此我國目前正在實施 戰略。
(3)我國正在扎實推進節能減排、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有什么意義?
參考答案(1)資源方面:人均資源占有量少,資源相對短缺。環境方面:環境污染總體的得到控制,局部地區環境問題面臨嚴峻挑戰。(2)可持續發展(3)①有利于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②有利于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高經濟質量和改善人民生活質量,使我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③有利于落實科學發展觀,有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④有利于節約資源,緩解能源緊張等問題,提高人們的節約意識、保護環境的意識
命題意圖 本題通過“我國自然資源在世界上的位次”和列舉社會污染事件考查對我國當前資源和環境問題的認識,以及節能減排、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有什么意義的理解。學生在利用可持續發展戰略、科學發展觀、人與自然、節約資源等知識答題的同時,又進行了一次有意義的國情教育。
學法指導 對于圖表題,首先要注意看圖表的標題,一股來說標題直接反映了圖表的內容;其次要做到“三比”;(1)橫向比。橫向比就是把圖表中的同一橫欄的數字作比較。(2)縱向比。就是把圖表中同一縱向欄目的數字進行比較,看比較出來的數字有何變化。(3)綜合比。把橫向比和縱向比的數字綜合起來比較、考慮,概括出整個圖表所反映出來的中心內容。最后,還要注意到圖表下面的注釋。
【練習反饋,鞏固提升】
1.簡答題
2011年10月31日凌晨,成為象征性的全球第70億名成員之一的嬰兒在菲律賓?降生。專家表示,世界人口激增使得水資源缺乏、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樣性喪失等一系列環境問題愈加惡化,資源更加緊張,人類將面臨“可怕挑戰”。
(1)材料和漫畫啟示了什么道理?
(2)面對人口、資源、環境的壓力,我們國家為此正在實施 戰略。其具體內容是指?
答:(1)人類共同面臨中人口、資源、環境的壓力,我們要樹立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意識,建設生態文明,走科學發展之路。
(2)可持續發展。是指指滿足當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孫后代滿足其需要之能力的發展。
2.簡答題
“去年下半年哪個詞最火PM2.5!”省政協委員、河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李趕順教授今年一上會就談起了“新詞”,“不過我倒 認為,這個新詞考驗的還是我們的老話題———節能減排,打造綠色經濟。”
PM2.5在2011年下半年確實火了。一連數日的陰霾天氣使得PM2.5(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入肺顆粒物)這個曾鮮為人知的專用術語闖入了公眾視線。這個新詞,刺痛了在霧氣彌漫的環境中生活的國人神經。“空氣質量良”的播報已無法令人滿意。慶幸的是,PM2.5終于在《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次征求意見稿)中被納入常規空氣質量評價。
(1)PM2.5之所以“火”的原因在于哪里?
(2)我們如何“節能減排,打造綠色經濟”?
答:(1)PM2.5的變化關系到公民的生命健康和空氣質量的好壞。
(2)①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科教興國戰略,堅持計劃生育、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②加快科技創新,堅持“開源”和“節流”,開發新能源和替代能源,發展低碳經濟。③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④加強法制建設,落實節能環保的法律法規,嚴格執法,強化監督管理。⑤加強宣傳教育,提高人們的道德水準,樹立節能環保意識,倡導綠色消費,選擇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⑥加大國際間的合作,共同應對資源危機和環境問題。
3.材料分析題
材料一:《河北省生態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提出,發揮環境保護在結構調整、經濟轉型中的能動機制和杠桿作用,推動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高度融合發展。以解決影響可持續發展和危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深化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排,改善生態環境質量,防范環境風險,積極探索代價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續的環保新道路,為實現建設經濟強省、和諧河北的奮斗目標打下良好的環境基礎。
材料二:提高生態文明水平,是建設和諧河北、幸福石家莊的必然要求。所謂和諧河北,就是生活品質提高,文明程度提高,社會管理水平提高,生態環境質量提高。這里的“和諧”,既包含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和諧,也包括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
(1)運用所學知識簡要說明建設生態文明的意義。
(2)怎樣才能實現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
答案:(1)建設生態文明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需要;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需要;可以促進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保護資源和環境,更好地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2)人與人的和諧:實施依法治國方略;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堅持走共同富裕之路;廣泛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人與自然和諧: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計劃生育、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開發新能源、提高資源利用率、發展循環經濟;嚴厲打擊浪費資源、污染和破壞環境的違法犯罪行為。

3.分析說明題
材料一: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7次締約方會議在南非德班召開,經過14天的艱苦談判,大會最終通過決議,對《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作出了安排,啟動了綠色氣候基金,建立了德班增強行動平臺特設工作組。中國代表團團長解振華解振華說,作為“77國集團+中國”的一員,全力支持東道國為推動德班會議取得成功所做的工作,為會議取得積極成果做出了最大限度的努力,發揮了建設性作用。
材料二:2011年5月25日,《全國環境宣傳教育行動綱要(2011—2015年)》發布。《綱要》提出“十二五”全國環境宣傳教育的六項行動任務,規范引導公眾參與環境保護。
(1)南非德班氣候大會被稱做是“拯救地球的最后一次機會”,說明了什么?
(2)中國在聯合國氣候大會上樹立起了怎樣的國家形象?(2分)
(3)要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作出積極貢獻,我國應采取哪些措施?
(4)請運用所學知識,談談材料二中“引導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原因。
答案:(1)人類面臨著嚴峻的環境形勢,保護環境是全人類共同的責任,刻不容緩。
(2)中國在當今世界樹立起一個和平、合作、負責任的大國形象。
(3)①堅定不移地走可持續發展道路。②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堅持保護環境、合理利用資源的基本國策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強化節能減排,努力控制溫室氣體排放。④立足國情發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⑤倡導綠色消費,促進綠色增長⑥加大宣傳力度,向公眾普及低碳生活知識,引導輿論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摒棄陋習。
(4)①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是我們共同的家園。②我國面臨日益嚴峻的環境形勢,環境問題嚴重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影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③保護環境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等等。
4.材料說明題
材料一:總投資達4.7億元的黃石黃金山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日前并網發電。該垃圾發電廠是我市最大的環保市政招商引資項目,所引進各項技術指標達到或優于國內先進水平。并網發電后,每天可“消化”生活垃圾1200噸,年發電量可達1.5億度,真正做到生活垃圾的“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處理效果。
材料二:近年來,黃石市政府高度重視環保工作,投入巨資治理山水、改造市容,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明顯效果。
(1)材料一、二反映我市貫徹落實哪些基本國策和發展戰略?
(2)材料一中垃圾發電廠的建成有什么意義?
(3)運用八年級、九年級所學知識,說明材料一、二中黃石政府這樣做的理論依據。
答案:(1)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可持續發展戰略、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
(2)①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②有利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③有利于促進可持續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④有利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⑤有利于培養人們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
(3)人類只有一個地球。面臨嚴峻的生態環境,保護地球、尊重自然是我們的神圣職責。我國資源人均占有量少、開發難度大。長期以來,我國資源開發利用不盡合理、不夠科學,由此造成的浪費損失十分嚴重。目前我國環境形勢依然相當嚴峻,不容樂觀。謀求可持續發展逐漸成為人類的共識。
5.探究實踐題
為紀念2011年“6·5”世界環境日,某校九年級(1)班積極響應“低碳生活”號召,開展系列主題活動。現請你參與并完成下列任務。
[主題班會]班會上,李軍和王平兩位同學展示了他們搜集的兩則信息:
李軍同學說:2010年3月5日,溫家寶總理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要努力建設以低碳排放為特征的產業體系和消費模式。
王平同學用多媒體展示了湖南省“十一五”期間節能減排取得的成績:“十一五”期間,國家下達給湖南省的二氧化碳和化學需氧量減排任務是,到2010年這兩項指標比2005年分別下降9%和10.1%,已按時完成。湖南新型工業,實現“低碳”新跨越。
[主題板報]結合主題班會同學搜集到的信息,班級承辦一期主題板報,請你參與。
(1)主題班會上,李軍和王平有可能通過哪些途徑搜集到上述信息?
(2)請在主題板報“知識篇”中寫出低碳生活體現了我國什么發展戰略?
(3)請在主題板報“意義篇”中從我國資源、環境方面的國情角度談談低碳生活的重要性。
(4)請在主題板報“踐行篇”中從不同角度談談自己在低碳生活中的具體做法或打算。
答案:①上網搜索;②到圖書館查閱相關資料;③訪問相關人士;④觀看電視新聞等。
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答案一:①這是由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決定的。②我國面臨嚴峻的資源形勢嚴重影響了我國經濟建設的步伐。③在我國,人與環境的關系日趨緊張,環境問題日益突出。④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已成為威脅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重大問題。因此要節能減排,建設生態文明,踐行“低碳生活”。
答案二:①我國面臨著嚴峻的資源環境形勢,制約著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②低碳生活有利于緩解資源短缺壓力,減輕環境壓力。③有利于增強人們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落實保護資源和環保的基本國策。④有利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落實科學發展觀。
①積極宣傳保護資源、環境的基本國策和可持續發展理念;②從身邊小事做起,隨手關燈,一水多用,送電子賀卡,雙面用紙,垃圾分類和回收,不使用一次性用品;③盡量乘坐公共汽車或騎自行車上學;④積極創新實踐,發現節能減排的金點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井陉县| 太仓市| 德阳市| 襄垣县| 黑山县| 治多县| 吴川市| 阿坝| 绥化市| 新田县| 自贡市| 彭阳县| 博野县| 达孜县| 大洼县| 恩平市| 株洲县| 武鸣县| 新建县| 睢宁县| 桃源县| 阿荣旗| 盐边县| 乡城县| 上饶市| 铜鼓县| 嘉禾县| 南部县| 吉安县| 射阳县| 平顺县| 永靖县| 灵川县| 余干县| 北川| 中江县| 奈曼旗| 定南县| 天气| 温州市| 西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