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戴村片2017屆九年級3月聯考歷史與社會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戴村片2017屆九年級3月聯考歷史與社會試卷

資源簡介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戴村片2017屆九年級3月聯考歷史與社會試卷
一、選擇題
1.(2017·蕭山模擬)杭黃鐵路連接杭州和黃山兩座風景旅游城市,穿越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等風景名勝區,全長約265km,設計時速為250公里/小時。讀《杭黃鐵路示意圖》,完成小題
(1)若量得圖上杭黃鐵路長度約26厘米,則該地圖的比例尺為( ?。?br/>A.1:100000000 B.1:10000000
C.1:1000000 D.1:100000
(2)杭黃鐵路是條客運專線,沿線可能看到的特色民居為( ?。?br/>A. B.
C. D.
【答案】(1)C
(2)D
【知識點】比例尺;太湖流域的水鄉城鎮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比例尺的換算。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該地圖的比例尺=26÷26500000≈1:000000,故選擇C。
(2)本題考查的是南方地區的人文景觀。分析材料“杭黃鐵路連接杭州和黃山兩座風景旅游城市,穿越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等風景名勝區”可知,沿線地區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圖A為傣族竹樓,圖B為窯洞,所以AB皆不符合題意,只有圖D是江南水鄉城鎮的典型人文景觀。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比例尺的換算和對江南水鄉城鎮人文景觀的了解。
2.(2017·蕭山模擬)二十國集團(G20)是一個國際經濟合作論壇。中國于2016年9月4日-5日在杭州成功舉辦了第十一次G20領導人峰會。閱讀下表,表格中四次峰會地點,其中位于南半球的是( ?。?br/>會議 首次峰會 八次峰會 九次峰會 十次峰會
地點 美國華盛頓 俄羅斯圣彼得堡 澳大利亞布里斯班 土耳其安塔利亞
A.華盛頓 B.圣彼得堡 C.布里斯班 D.安塔利亞
【答案】C
【知識點】大洲和大洋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南北半球劃分的了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俄羅斯和土耳其皆位于北半球,只有澳大利亞位于南半球。故選擇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的是對南北半球劃分的準確識記。
3.(2017·蕭山模擬)二十國集團(G20)是一個國際經濟合作論壇。中國于2016年9月4日-5日在杭州成功舉辦了第十一次G20領導人峰會。閱讀下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會議 首次峰會 八次峰會 九次峰會 十次峰會
地點 美國華盛頓 俄羅斯圣彼得堡 澳大利亞布里斯班 土耳其安塔利亞
①美國是當今世界最發達的國家②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③澳大利亞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④土耳其是世界典型的季風氣候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知識點】世界的氣候的分布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世界典型地區的認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是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是當今世界對發達的國家;俄羅斯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澳大利亞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土耳其是世界典型的地中海氣候。故選擇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界典型地區的人文自然特征的了解。
4.(2017·蕭山模擬)讀世界區域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r/>A.甲圖位于南半球,屬于低緯度
B.乙圖是世界重要的海上運輸線
C.甲圖中的運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線
D.乙圖中的海峽溝通了印度洋與太平洋
【答案】A
【知識點】緯線和緯度;大洲和大洋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地圖的分析解讀能力。分析甲圖可知甲圖大約位于北緯7°到20°之間,所以甲圖位于北半球,屬于低緯度地帶,所以A錯誤;甲圖中的運河是巴拿馬運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線,所以C正確;乙圖所示海峽是馬六甲海峽,是溝通了印度洋與太平洋,是世界重要的海上運輸線,所以BD正確。故選擇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地圖的分析理解能力。
5.(2017·蕭山模擬)下圖為我國某區域的生態農業園區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br/>①能增加當地農民的收入
②實現農業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③能有效地緩解人口壓力
④減輕環境污染,實現可持續發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知識點】可持續發展;因地制宜謀發展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該地生態農業園區建設使農業生產過程中的產生的廢物得以利用,實現農業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可以減輕環境污染,發展了種植業、畜牧業,可以增加就業機會,增加農民收入,但與人口壓力無關,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6.(2017·蕭山模擬)20世紀初,德國外交大臣皮洛夫在帝國議會上演講稱:“德國過去曾有那樣的時期,把土地讓給一個鄰國,把海上讓給另一個鄰國,而自己只剩下純粹在理論上主宰著天空,……?!彼傅膬蓚€鄰國分別是( ?。?br/>A.俄國、法國 B.法國、英國
C.俄國、英國 D.奧匈帝國、英國
【答案】B
【知識點】20世紀初的世界格局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一戰背景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一戰前德國有兩個強大的鄰國,即英國和法國,其中英國掌握著海上霸權,法國曾經掌握歐洲大陸的霸權,所以德國外交大臣皮洛夫所指的兩個鄰國分別是法國和英國。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了解一戰之前歐洲政治軍事格局的演變。
7.(2017·蕭山模擬)美國作家哈里森·李爾茲伯曾充滿敬佩地說:“它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行軍’……是為避開蔣介石的魔爪而進行一次生死攸關、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場險象叢生、危在旦夕的戰斗?!边@次“行軍”對中國革命最重要的意義是( ?。?br/>A.擺脫了“蔣介石的魔爪”
B.確立了毛澤東在黨和軍隊的領導地位
C.實現了北上抗日的戰略意圖
D.為中國革命播撒和保存了“火種”
【答案】D
【知識點】紅軍長征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紅軍長征的意義。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這次“行軍”是指紅軍長征,它粉碎了蔣介石扼殺中國革命的企圖,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干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為開創中國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礎,所以D符合題意。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的是學生對紅軍長征意義的了解。
8.(2017·蕭山模擬)歷史地圖能直觀地再現歷史。下列說法中與右圖有關的史實是( ?。?br/>A.聲勢浩大的護國運動席卷南方多個省份
B.五四運動中上海的工人、商人支援學生斗爭
C.北伐戰爭中革命勢力擴展到長江流域
D.第五次反“圍剿”失利后紅軍實施戰略轉移
【答案】C
【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北伐戰爭的有關知識。1926年1927年間,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的共同組織領導下進行反對帝國主義和北洋軍閥的革民戰爭。為了徹底推翻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約10萬人從廣東分三路正式出師北伐,蔣介石任總司令。1927年初,北伐軍先后擊潰北洋軍閥吳佩孚、孫傳芳等軍隊的主力,占領了半個中國,取得了偉大勝利。但是,蔣介石竊取了革命果實,建立了新的軍閥統治,北伐戰爭以失敗而告終。所以C符合題意,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的是學生對北伐戰爭的了解。
9.(2017·蕭山模擬)全民族抗戰是中國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下列史實體現全民族抗戰的是( ?。?br/>①八路軍一一五師參加太原會戰
②加拿大共產黨員白求恩支持中國的抗戰
③世界各地的華人華僑支援祖國的抗戰
④國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⑤在美國的幫助下,通過駝峰航線從印度運回抗戰的大量物資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答案】A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全民族抗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體現全民族抗戰的史實有:八路軍一一五師參加太原會戰;世界各地的華人華僑支援祖國的抗戰;國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體現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支援中國抗戰的史實有:加拿大共產黨員白求恩支持中國的抗戰;在美國的幫助下,通過駝峰航線從印度運回抗戰的大量物資。故選擇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全民族抗戰的了解。
10.(2017·蕭山模擬)以“中國革命”為主題的紅色資源,是發展紅色旅游的寶貴財富。以下紅色旅游勝地的解說詞中,正確的是( ?。?br/>A.南昌——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以此為中心誕生了第一塊農村革命根據地
B.瑞金——有“共和國搖籃”之稱,在這里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
C.井岡山——是一塊紅色的土地,在這里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第一槍
D.延安——是中國共產黨敵后抗戰的指揮中樞,有“革命圣地”之稱
【答案】D
【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紅軍長征;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中國革命發展的了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共產黨創建的農村革命根據地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所以A錯誤;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所以B錯誤;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第一槍,所以C錯誤;延安是中國共產黨敵后抗戰的指揮中樞,有“革命圣地”之稱,所以D正確。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的是學生對中國革命發展的了解。
11.(2017·蕭山模擬)年代尺是歷史學習的有效的方法。某同學用年代尺整理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的戰爭歷程。其中,對應錯誤的一項是(  )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大戰的轉折;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二戰歷程的有關知識。莫斯科戰役開始于1941年10月一直持續到1942年1月,即1942年結束。蘇軍取得了莫斯科戰役的勝利,宣告了希特勒“閃電戰戰無不勝”的神話的破滅。所以B錯誤,故選擇B。
【點評】本題比較困難,主要考查學生對二戰歷史進程的詳細時間了解,要求較高。
二、非選擇題
12.(2017·蕭山模擬)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下圖中的A,B,C,D分別表示我國四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
材料二:據消息,沈陽、北京、蘭州、濟南、南京、廣州、成都七大軍區調整組建為五大戰區。
材料三:為了真正體現東西南北中,春晚全民大聯歡,央視特別設置了東西南北四大分會場,東部分會場福建泉州,西部分會場陜西西安,南部分會場廣東廣州,北部分會場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
(1)圖中A線與C線的交匯處最有可能是   山脈,材料三提到的四大分會場中最靠近此山脈的是   會場。沿著C線往南可抵達  ?。ㄎ覈年懮相弴?,請說說海洋給該國的經濟發展帶來的優勢:   。
(2)結合材料一的B線,說說材料二中的西部戰區人口分布有何特點?
(3)圖中E處是哪個省級行政區?就A,D兩線而言,E區域的自然環境和農業生產有何特點?
【答案】(1)大興安嶺;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或者北部;越南;氣候濕潤有利于農業生產;沿海多優良港灣,有利于海上與各國往來和發展海洋事業。
(2)人口分布稀疏;(人口數量用多少,分布用疏密)
(3)浙江??;就A線而言,浙江省位于季風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雨熱同期有利于農作物特別是水稻的生產。就D線而言,浙江省位于南方地區,河湖眾多,水量大,冬季普遍不結冰;水稻一年兩熟或三熟。
【知識點】我國的疆域;我國的行政區劃;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各地形區的了解、周邊的鄰國的分布、海洋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線為我國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分界線,即大興安嶺、陰山山脈、賀蘭山、巴顏喀拉山脈、岡底斯山脈一線;C線為我國二三階梯分界線,即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所以A線與C線的交匯處最有可能是大興安嶺。材料三提到的四大分會場中最靠近此山脈的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沿著C線往南可抵達越南。我國是一個臨海國家,擁有廣闊的海岸線,對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了大量的好處:氣候濕潤有利于農業生產;沿海多優良港灣,有利于海上與各國往來和發展海洋事業。
(2)本題考查的是我國人口分布的特點。根據所學知識可知,B線為我國人口地理分界線,即黑河—騰沖一線,以東,地少人多;以西,地廣人稀。
(3)本題考查的是浙江省的自然環境和農業生產特點。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中E處是我國的浙江省。A線為我國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分界線,浙江省位于季風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雨熱同期有利于農作物特別是水稻的生產。D線為我國的南北方分界線,浙江省位于南方地區,河湖眾多,水量大,冬季普遍不結冰;水稻一年兩熟或三熟。
【點評】本題難度比較困難,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各地理分界線的了解和分布,對我國各地形分布區的自然人文特征要求掌握。
13.(2017·蕭山模擬)每個國家的國情不同,創新之路卻是共同的。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八年前,當這個共和國的生命似乎被一種宿命論的恐怖封凍時,我們已經證明了這不是真的,我們曾處于恐懼之中——但是我們采取了行動?!┠陙韲乙恢鄙鷻C勃勃……
——1941年美國某總統第三任就職演說
材料二:合眾國人民并未氣餒。危急時刻,他們的要求是,希望政府采取直截了當、迅猛有力的行動。他們愿意接受領導并遵守紀律、聽從調配。他們讓我領受了這一使命,為他們實現愿望?;谶@種精神,我接受了任命。
——1933年美國某總統第一任就職演說
材料三:“(國民革命失敗后稍顯瘦削的毛澤東)他卻立于高山之巔,放眼未來,在‘紅旗能打多久’的疑問動搖中,開辟了一條嶄新的道路。”
——紀錄片《苦難輝煌》解說詞
(1)材料一提到的“恐懼”和“行動”分別指的是什么?這一“行動”產生了怎樣的歷史影響?
(2)材料二中提到的“直截了當、迅猛有力的行動”有哪些 (請至少舉出兩項)
(3)材料三中提到的“一條嶄新的道路”是什么道路?
【答案】(1)30年代的大危機(1929年經濟危機);羅斯福新政。
影響:美國逐漸從經濟危機中走出來(或者美國經濟逐漸復蘇),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發展的新模式,后來被許多資本主義國家所借鑒。
(2)整頓銀行(實行國家隊銀行、貨幣等的控制與管理);對工業的調整,制定了有關勞工權利的社會立法(或者給予工人最低工資和最高工時限制的保護);以提供工作機會代替賑濟的方法(或者以工代賑;或者通過興建公共工程,為人們提供較多的工作機會);建立社會保障制度。
(3)工農武裝割據的道路(或者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或者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
【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30年代的大危機;羅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2)本題考查的是1929年經濟危機和羅斯福新政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29——1933年美國正處于世界經濟危機之中,人人恐慌,對此美國羅斯??偨y上臺后采取羅斯福新政,加強對經濟的干預,美國逐漸從經濟危機中走出來(或者美國經濟逐漸復蘇),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發展的新模式,后來被許多資本主義國家所借鑒。故答案為:30年代的大危機(1929年經濟危機);羅斯福新政;美國逐漸從經濟危機中走出來(或者美國經濟逐漸復蘇),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發展的新模式,后來被許多資本主義國家所借鑒。
(2)本題考查的是羅斯福新政的內容。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羅斯福新政的內容有:整頓銀行(實行國家隊銀行、貨幣等的控制與管理);對工業的調整,制定了有關勞工權利的社會立法(或者給予工人最低工資和最高工時限制的保護);以提供工作機會代替賑濟的方法(或者以工代賑;或者通過興建公共工程,為人們提供較多的工作機會);建立社會保障制度。故答案為:整頓銀行(實行國家隊銀行、貨幣等的控制與管理);對工業的調整,制定了有關勞工權利的社會立法(或者給予工人最低工資和最高工時限制的保護);以提供工作機會代替賑濟的方法(或者以工代賑;或者通過興建公共工程,為人們提供較多的工作機會);建立社會保障制度。
(3)本題考查的是工農武裝割據的有關知識。1927年國民革命失敗后,黨內充滿悲觀失望情緒,革命應當何處去和紅旗還能打多久的疑問,使革命面臨空前的困境,八一南昌起義的槍聲再次振奮了共產黨人的精神,并揭開新探索的序幕。毛澤東在1927年八七會議上提出“政權是由槍桿中取得的”著名論斷,并在同年秋領導了秋收起義。在攻打長沙受挫后,做出改變中國革命命運的偉大決策──向農村進軍。經過三灣改編后,他率領部隊開赴井岡山區,建立了中國革命史上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從而在實踐上開創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新路。故答案為工農武裝割據的道路(或者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或者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的是對羅斯福新政實施的背景和影響,工農武裝割據道路的理解。
14.(2017·蕭山模擬)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一座城的地理】
材料一:西安引漢濟渭工程圖
閱讀上圖,西安市是  ?。ê喎Q)的省級行政中心;圖中的山脈是   ,它是哪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的組成部分?   圖中的漢江、渭河分別是哪條河流的最大支流?   
(2)【一座城的歷史】
材料二:80年前,一件發生在西安的政治事件震動了全世界。后來,各方人士對當事人張學良(字漢卿)作了不同評價。
周恩來:“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胡 適:“國家民族之罪人”。
蔣介石:“漢卿糊涂!”
這是哪一歷史事件?它的和平解決有什么重要歷史意義?結合材料,談談如何看待以上歷史人物(事件)評價現象?
【答案】(1)陜或秦;秦嶺;南北地理分界線;漢江是長江的最大支流、渭河是黃河的最大支流
(2)西安事變;重要意義:至此,國共之間進行了十年的內戰基本結束,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歷史人物(事件)評價注意辯證地客觀公正地評價,需一分為二看待。如周恩來的評價(從全民族利益出發,和平解決后蔣被迫同意停止內戰,聯共抗日)。
【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西安事變
【解析】【分析】小題1: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各地理區域的分布,和陜西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安市是陜西省的省級行政中心,陜西省的簡稱是陜或秦。位于渭水以南的山脈是秦嶺,是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漢水是長江的最大支流,渭水則是黃河的最大支流。
小題2:本題考查的是西安事變和對人物的客觀評價。距今80年前在西安發生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國共之間已經進行了十年的內戰基本結束,以國共兩當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我們評價歷史人物或事件必須客觀公正,要一分為二,如周恩來對張學良的評價(從全民族利益出發,和平解決后蔣被迫同意停止內戰,聯共抗日)。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歷史與地理相結合,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各地理區域的分布和,西安事變的影響,以及對歷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觀評價。
1 / 1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戴村片2017屆九年級3月聯考歷史與社會試卷
一、選擇題
1.(2017·蕭山模擬)杭黃鐵路連接杭州和黃山兩座風景旅游城市,穿越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等風景名勝區,全長約265km,設計時速為250公里/小時。讀《杭黃鐵路示意圖》,完成小題
(1)若量得圖上杭黃鐵路長度約26厘米,則該地圖的比例尺為( ?。?br/>A.1:100000000 B.1:10000000
C.1:1000000 D.1:100000
(2)杭黃鐵路是條客運專線,沿線可能看到的特色民居為( ?。?br/>A. B.
C. D.
2.(2017·蕭山模擬)二十國集團(G20)是一個國際經濟合作論壇。中國于2016年9月4日-5日在杭州成功舉辦了第十一次G20領導人峰會。閱讀下表,表格中四次峰會地點,其中位于南半球的是( ?。?br/>會議 首次峰會 八次峰會 九次峰會 十次峰會
地點 美國華盛頓 俄羅斯圣彼得堡 澳大利亞布里斯班 土耳其安塔利亞
A.華盛頓 B.圣彼得堡 C.布里斯班 D.安塔利亞
3.(2017·蕭山模擬)二十國集團(G20)是一個國際經濟合作論壇。中國于2016年9月4日-5日在杭州成功舉辦了第十一次G20領導人峰會。閱讀下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會議 首次峰會 八次峰會 九次峰會 十次峰會
地點 美國華盛頓 俄羅斯圣彼得堡 澳大利亞布里斯班 土耳其安塔利亞
①美國是當今世界最發達的國家②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③澳大利亞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④土耳其是世界典型的季風氣候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2017·蕭山模擬)讀世界區域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甲圖位于南半球,屬于低緯度
B.乙圖是世界重要的海上運輸線
C.甲圖中的運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線
D.乙圖中的海峽溝通了印度洋與太平洋
5.(2017·蕭山模擬)下圖為我國某區域的生態農業園區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①能增加當地農民的收入
②實現農業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③能有效地緩解人口壓力
④減輕環境污染,實現可持續發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2017·蕭山模擬)20世紀初,德國外交大臣皮洛夫在帝國議會上演講稱:“德國過去曾有那樣的時期,把土地讓給一個鄰國,把海上讓給另一個鄰國,而自己只剩下純粹在理論上主宰著天空,……。”他所指的兩個鄰國分別是( ?。?br/>A.俄國、法國 B.法國、英國
C.俄國、英國 D.奧匈帝國、英國
7.(2017·蕭山模擬)美國作家哈里森·李爾茲伯曾充滿敬佩地說:“它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行軍’……是為避開蔣介石的魔爪而進行一次生死攸關、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場險象叢生、危在旦夕的戰斗?!边@次“行軍”對中國革命最重要的意義是(  )
A.擺脫了“蔣介石的魔爪”
B.確立了毛澤東在黨和軍隊的領導地位
C.實現了北上抗日的戰略意圖
D.為中國革命播撒和保存了“火種”
8.(2017·蕭山模擬)歷史地圖能直觀地再現歷史。下列說法中與右圖有關的史實是( ?。?br/>A.聲勢浩大的護國運動席卷南方多個省份
B.五四運動中上海的工人、商人支援學生斗爭
C.北伐戰爭中革命勢力擴展到長江流域
D.第五次反“圍剿”失利后紅軍實施戰略轉移
9.(2017·蕭山模擬)全民族抗戰是中國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下列史實體現全民族抗戰的是( ?。?br/>①八路軍一一五師參加太原會戰
②加拿大共產黨員白求恩支持中國的抗戰
③世界各地的華人華僑支援祖國的抗戰
④國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⑤在美國的幫助下,通過駝峰航線從印度運回抗戰的大量物資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10.(2017·蕭山模擬)以“中國革命”為主題的紅色資源,是發展紅色旅游的寶貴財富。以下紅色旅游勝地的解說詞中,正確的是( ?。?br/>A.南昌——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以此為中心誕生了第一塊農村革命根據地
B.瑞金——有“共和國搖籃”之稱,在這里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
C.井岡山——是一塊紅色的土地,在這里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第一槍
D.延安——是中國共產黨敵后抗戰的指揮中樞,有“革命圣地”之稱
11.(2017·蕭山模擬)年代尺是歷史學習的有效的方法。某同學用年代尺整理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的戰爭歷程。其中,對應錯誤的一項是(  )
A.A B.B C.C D.D
二、非選擇題
12.(2017·蕭山模擬)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下圖中的A,B,C,D分別表示我國四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
材料二:據消息,沈陽、北京、蘭州、濟南、南京、廣州、成都七大軍區調整組建為五大戰區。
材料三:為了真正體現東西南北中,春晚全民大聯歡,央視特別設置了東西南北四大分會場,東部分會場福建泉州,西部分會場陜西西安,南部分會場廣東廣州,北部分會場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
(1)圖中A線與C線的交匯處最有可能是   山脈,材料三提到的四大分會場中最靠近此山脈的是   會場。沿著C線往南可抵達  ?。ㄎ覈年懮相弴堈f說海洋給該國的經濟發展帶來的優勢:   。
(2)結合材料一的B線,說說材料二中的西部戰區人口分布有何特點?
(3)圖中E處是哪個省級行政區?就A,D兩線而言,E區域的自然環境和農業生產有何特點?
13.(2017·蕭山模擬)每個國家的國情不同,創新之路卻是共同的。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八年前,當這個共和國的生命似乎被一種宿命論的恐怖封凍時,我們已經證明了這不是真的,我們曾處于恐懼之中——但是我們采取了行動。……近些年來國家一直生機勃勃……
——1941年美國某總統第三任就職演說
材料二:合眾國人民并未氣餒。危急時刻,他們的要求是,希望政府采取直截了當、迅猛有力的行動。他們愿意接受領導并遵守紀律、聽從調配。他們讓我領受了這一使命,為他們實現愿望。基于這種精神,我接受了任命。
——1933年美國某總統第一任就職演說
材料三:“(國民革命失敗后稍顯瘦削的毛澤東)他卻立于高山之巔,放眼未來,在‘紅旗能打多久’的疑問動搖中,開辟了一條嶄新的道路?!?br/>——紀錄片《苦難輝煌》解說詞
(1)材料一提到的“恐懼”和“行動”分別指的是什么?這一“行動”產生了怎樣的歷史影響?
(2)材料二中提到的“直截了當、迅猛有力的行動”有哪些 (請至少舉出兩項)
(3)材料三中提到的“一條嶄新的道路”是什么道路?
14.(2017·蕭山模擬)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一座城的地理】
材料一:西安引漢濟渭工程圖
閱讀上圖,西安市是   (簡稱)的省級行政中心;圖中的山脈是   ,它是哪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的組成部分?   圖中的漢江、渭河分別是哪條河流的最大支流?   
(2)【一座城的歷史】
材料二:80年前,一件發生在西安的政治事件震動了全世界。后來,各方人士對當事人張學良(字漢卿)作了不同評價。
周恩來:“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胡 適:“國家民族之罪人”。
蔣介石:“漢卿糊涂!”
這是哪一歷史事件?它的和平解決有什么重要歷史意義?結合材料,談談如何看待以上歷史人物(事件)評價現象?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C
(2)D
【知識點】比例尺;太湖流域的水鄉城鎮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比例尺的換算。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該地圖的比例尺=26÷26500000≈1:000000,故選擇C。
(2)本題考查的是南方地區的人文景觀。分析材料“杭黃鐵路連接杭州和黃山兩座風景旅游城市,穿越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等風景名勝區”可知,沿線地區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圖A為傣族竹樓,圖B為窯洞,所以AB皆不符合題意,只有圖D是江南水鄉城鎮的典型人文景觀。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比例尺的換算和對江南水鄉城鎮人文景觀的了解。
2.【答案】C
【知識點】大洲和大洋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南北半球劃分的了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俄羅斯和土耳其皆位于北半球,只有澳大利亞位于南半球。故選擇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的是對南北半球劃分的準確識記。
3.【答案】A
【知識點】世界的氣候的分布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世界典型地區的認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是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是當今世界對發達的國家;俄羅斯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澳大利亞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土耳其是世界典型的地中海氣候。故選擇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界典型地區的人文自然特征的了解。
4.【答案】A
【知識點】緯線和緯度;大洲和大洋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地圖的分析解讀能力。分析甲圖可知甲圖大約位于北緯7°到20°之間,所以甲圖位于北半球,屬于低緯度地帶,所以A錯誤;甲圖中的運河是巴拿馬運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線,所以C正確;乙圖所示海峽是馬六甲海峽,是溝通了印度洋與太平洋,是世界重要的海上運輸線,所以BD正確。故選擇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地圖的分析理解能力。
5.【答案】D
【知識點】可持續發展;因地制宜謀發展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該地生態農業園區建設使農業生產過程中的產生的廢物得以利用,實現農業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可以減輕環境污染,發展了種植業、畜牧業,可以增加就業機會,增加農民收入,但與人口壓力無關,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6.【答案】B
【知識點】20世紀初的世界格局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一戰背景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一戰前德國有兩個強大的鄰國,即英國和法國,其中英國掌握著海上霸權,法國曾經掌握歐洲大陸的霸權,所以德國外交大臣皮洛夫所指的兩個鄰國分別是法國和英國。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了解一戰之前歐洲政治軍事格局的演變。
7.【答案】D
【知識點】紅軍長征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紅軍長征的意義。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這次“行軍”是指紅軍長征,它粉碎了蔣介石扼殺中國革命的企圖,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干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為開創中國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礎,所以D符合題意。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的是學生對紅軍長征意義的了解。
8.【答案】C
【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北伐戰爭的有關知識。1926年1927年間,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的共同組織領導下進行反對帝國主義和北洋軍閥的革民戰爭。為了徹底推翻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約10萬人從廣東分三路正式出師北伐,蔣介石任總司令。1927年初,北伐軍先后擊潰北洋軍閥吳佩孚、孫傳芳等軍隊的主力,占領了半個中國,取得了偉大勝利。但是,蔣介石竊取了革命果實,建立了新的軍閥統治,北伐戰爭以失敗而告終。所以C符合題意,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的是學生對北伐戰爭的了解。
9.【答案】A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全民族抗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體現全民族抗戰的史實有:八路軍一一五師參加太原會戰;世界各地的華人華僑支援祖國的抗戰;國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體現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支援中國抗戰的史實有:加拿大共產黨員白求恩支持中國的抗戰;在美國的幫助下,通過駝峰航線從印度運回抗戰的大量物資。故選擇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全民族抗戰的了解。
10.【答案】D
【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紅軍長征;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中國革命發展的了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共產黨創建的農村革命根據地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所以A錯誤;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所以B錯誤;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第一槍,所以C錯誤;延安是中國共產黨敵后抗戰的指揮中樞,有“革命圣地”之稱,所以D正確。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的是學生對中國革命發展的了解。
11.【答案】B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大戰的轉折;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二戰歷程的有關知識。莫斯科戰役開始于1941年10月一直持續到1942年1月,即1942年結束。蘇軍取得了莫斯科戰役的勝利,宣告了希特勒“閃電戰戰無不勝”的神話的破滅。所以B錯誤,故選擇B。
【點評】本題比較困難,主要考查學生對二戰歷史進程的詳細時間了解,要求較高。
12.【答案】(1)大興安嶺;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或者北部;越南;氣候濕潤有利于農業生產;沿海多優良港灣,有利于海上與各國往來和發展海洋事業。
(2)人口分布稀疏;(人口數量用多少,分布用疏密)
(3)浙江省;就A線而言,浙江省位于季風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雨熱同期有利于農作物特別是水稻的生產。就D線而言,浙江省位于南方地區,河湖眾多,水量大,冬季普遍不結冰;水稻一年兩熟或三熟。
【知識點】我國的疆域;我國的行政區劃;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各地形區的了解、周邊的鄰國的分布、海洋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線為我國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分界線,即大興安嶺、陰山山脈、賀蘭山、巴顏喀拉山脈、岡底斯山脈一線;C線為我國二三階梯分界線,即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所以A線與C線的交匯處最有可能是大興安嶺。材料三提到的四大分會場中最靠近此山脈的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沿著C線往南可抵達越南。我國是一個臨海國家,擁有廣闊的海岸線,對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了大量的好處:氣候濕潤有利于農業生產;沿海多優良港灣,有利于海上與各國往來和發展海洋事業。
(2)本題考查的是我國人口分布的特點。根據所學知識可知,B線為我國人口地理分界線,即黑河—騰沖一線,以東,地少人多;以西,地廣人稀。
(3)本題考查的是浙江省的自然環境和農業生產特點。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中E處是我國的浙江省。A線為我國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分界線,浙江省位于季風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雨熱同期有利于農作物特別是水稻的生產。D線為我國的南北方分界線,浙江省位于南方地區,河湖眾多,水量大,冬季普遍不結冰;水稻一年兩熟或三熟。
【點評】本題難度比較困難,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各地理分界線的了解和分布,對我國各地形分布區的自然人文特征要求掌握。
13.【答案】(1)30年代的大危機(1929年經濟危機);羅斯福新政。
影響:美國逐漸從經濟危機中走出來(或者美國經濟逐漸復蘇),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發展的新模式,后來被許多資本主義國家所借鑒。
(2)整頓銀行(實行國家隊銀行、貨幣等的控制與管理);對工業的調整,制定了有關勞工權利的社會立法(或者給予工人最低工資和最高工時限制的保護);以提供工作機會代替賑濟的方法(或者以工代賑;或者通過興建公共工程,為人們提供較多的工作機會);建立社會保障制度。
(3)工農武裝割據的道路(或者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或者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
【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30年代的大危機;羅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2)本題考查的是1929年經濟危機和羅斯福新政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29——1933年美國正處于世界經濟危機之中,人人恐慌,對此美國羅斯??偨y上臺后采取羅斯福新政,加強對經濟的干預,美國逐漸從經濟危機中走出來(或者美國經濟逐漸復蘇),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發展的新模式,后來被許多資本主義國家所借鑒。故答案為:30年代的大危機(1929年經濟危機);羅斯福新政;美國逐漸從經濟危機中走出來(或者美國經濟逐漸復蘇),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發展的新模式,后來被許多資本主義國家所借鑒。
(2)本題考查的是羅斯福新政的內容。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羅斯福新政的內容有:整頓銀行(實行國家隊銀行、貨幣等的控制與管理);對工業的調整,制定了有關勞工權利的社會立法(或者給予工人最低工資和最高工時限制的保護);以提供工作機會代替賑濟的方法(或者以工代賑;或者通過興建公共工程,為人們提供較多的工作機會);建立社會保障制度。故答案為:整頓銀行(實行國家隊銀行、貨幣等的控制與管理);對工業的調整,制定了有關勞工權利的社會立法(或者給予工人最低工資和最高工時限制的保護);以提供工作機會代替賑濟的方法(或者以工代賑;或者通過興建公共工程,為人們提供較多的工作機會);建立社會保障制度。
(3)本題考查的是工農武裝割據的有關知識。1927年國民革命失敗后,黨內充滿悲觀失望情緒,革命應當何處去和紅旗還能打多久的疑問,使革命面臨空前的困境,八一南昌起義的槍聲再次振奮了共產黨人的精神,并揭開新探索的序幕。毛澤東在1927年八七會議上提出“政權是由槍桿中取得的”著名論斷,并在同年秋領導了秋收起義。在攻打長沙受挫后,做出改變中國革命命運的偉大決策──向農村進軍。經過三灣改編后,他率領部隊開赴井岡山區,建立了中國革命史上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從而在實踐上開創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新路。故答案為工農武裝割據的道路(或者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或者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的是對羅斯福新政實施的背景和影響,工農武裝割據道路的理解。
14.【答案】(1)陜或秦;秦嶺;南北地理分界線;漢江是長江的最大支流、渭河是黃河的最大支流
(2)西安事變;重要意義:至此,國共之間進行了十年的內戰基本結束,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歷史人物(事件)評價注意辯證地客觀公正地評價,需一分為二看待。如周恩來的評價(從全民族利益出發,和平解決后蔣被迫同意停止內戰,聯共抗日)。
【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西安事變
【解析】【分析】小題1: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各地理區域的分布,和陜西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安市是陜西省的省級行政中心,陜西省的簡稱是陜或秦。位于渭水以南的山脈是秦嶺,是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漢水是長江的最大支流,渭水則是黃河的最大支流。
小題2:本題考查的是西安事變和對人物的客觀評價。距今80年前在西安發生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國共之間已經進行了十年的內戰基本結束,以國共兩當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我們評價歷史人物或事件必須客觀公正,要一分為二,如周恩來對張學良的評價(從全民族利益出發,和平解決后蔣被迫同意停止內戰,聯共抗日)。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歷史與地理相結合,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各地理區域的分布和,西安事變的影響,以及對歷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觀評價。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台区| 广汉市| 永善县| 自治县| 长汀县| 沂南县| 德惠市| 南陵县| 定边县| 樟树市| 廉江市| 英吉沙县| 深水埗区| 辛集市| 溧水县| 龙井市| 琼海市| 马尔康县| 凤翔县| 贵阳市| 衡阳县| 石台县| 德清县| 桦甸市| 和林格尔县| 黄平县| 蓬莱市| 车险| 定西市| 枞阳县| 吴旗县| 磐石市| 日照市| 弥勒县| 乾安县| 上虞市| 五原县| 天峻县| 潮安县| 临沭县| 河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