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2015-2016學年下學期八年級期中檢測歷史與社會試題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2015-2016學年下學期八年級期中檢測歷史與社會試題卷

資源簡介

2015-2016學年下學期八年級期中檢測歷史與社會試題卷
一、單項選擇題
1.2016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xié)委員莫言提議應將中小學學制從12年改成10年,并取消小升初和中考。這不禁讓人想起古代“科舉制的演變”,以下關于科舉制的說法,錯誤的是(  )
A.誕生于隋煬帝時期
B.唐朝時期逐漸完善
C.明朝考試范圍僅限于 “四書”“五經”
D.新文化運動后廢除
【答案】D
【知識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科舉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05年,科舉制度最終被廢除,即在新文化運動之前早已廢除。故選擇D。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科舉制的了解。
2.大型記錄片《故宮》解說詞第四集《指點江山》:“養(yǎng)心殿西暖閣,是雍正處理政務、批閱奏折的地方,這里懸掛著他親筆書寫的對聯‘惟以一人治天下,豈為天下奉一人’。”實現了雍正皇帝“惟以一人治天下”理想的是(  )
A.恢復明朝內閣 B.設立軍機處
C.三省六部制確立 D.議政王大臣會議設立
【答案】B
【知識點】皇權膨脹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軍機處設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清朝時,皇權進一步加強。雍正時設立了軍機處,由皇帝選調親信大臣組成,軍國大事全憑皇帝裁決,軍機大臣只是跪在地上拿筆記錄,然后傳達下去執(zhí)行。軍機處是中央集權高度發(fā)展的產物,清代皇權得到更大程度地提高,皇帝具有絕對的權威,實現了雍正皇帝“惟以一人治天下”的理想。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清朝設立軍機處的了解。
3.讀圖,回答問題
(1)17世紀中期________入侵我國黑龍江流域,并在中國的尼布楚和雅克薩建立了殖民據點。清軍兩次大規(guī)模圍攻雅克薩城。在邊疆少數民族人民支持下,擊斃侵略軍頭目,獲得勝利(  )
A.朝鮮 B.高麗 C.日本 D.沙俄
(2)清朝下列皇帝在雅克薩之戰(zhàn)中做出了杰出貢獻的是(  )
A.順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道光帝
【答案】(1)D
(2)B
【知識點】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fā)展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雅克薩之戰(zhàn)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7世紀中期沙俄入侵我國黑龍江流域,并在中國的尼布楚和雅克薩建立了殖民據點。清軍兩次大規(guī)模圍攻雅克薩城。在邊疆少數民族人民支持下,擊斃侵略軍頭目,獲得勝利。故選擇D。
(2)本題考查的是雅克薩之戰(zhàn)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685一1687年,康熙帝兩次組織雅克薩自衛(wèi)反擊戰(zhàn),打敗沙俄入侵者。1689年,中俄雙方經過平等協(xié)商,簽訂了《尼布楚條約》,從法律上確定了黑龍江和 烏蘇里江流域的廣大地區(qū)為中國領土。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雅克薩之戰(zhàn)的了解。
4.“讀書人,最不齊,爛時文,爛如泥。國家本為求才計,誰知道,變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題,兩句破題,擺尾搖頭,便道是圣門高弟……就教他騙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氣。”這段材料主要諷刺批判了(  )
A.焚書坑儒 B.獨尊儒術
C.明朝八股取士 D.清代的文字獄
【答案】C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八股取士的有關知識。焚書坑儒事件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內對于不同政見的士人的殘酷鎮(zhèn)壓,所以A不符合題意。材料中諷刺批判了讀書人為了功名學習八股文,沒有獨立的思想和學識,只有一味的服從就騙得高官,八股取士嚴重束縛了人們的思想,成為了維護專制統(tǒng)治的工具,所以C符合題意。“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西漢武帝實行的封建思想統(tǒng)治政策,也是儒學在中國文化中居于統(tǒng)治地位的標志,所以B不符合題意。清代文字獄或稱清朝文字獄,是清代統(tǒng)治者加強思想、文化控制的反動措施之一,所以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八股取士的了解。
5.2016年3月30日新京報一篇題為“清明假期‘朱’姓游客可免費游十三陵四大景點”的報道引起熱議。北京十三陵特區(qū)辦事處負責人表示,明朝是朱姓王朝,皇帝姓朱,所以我們給‘朱’姓游客一項特殊的優(yōu)惠。以下屬于明朝‘朱’姓開國皇帝鞏固統(tǒng)治的是(  )
①罷丞相,設六部分理天下庶務 ②命錦衣衛(wèi)監(jiān)察百姓言行
③命人編修《永樂大典》 ④設議政王大臣會議討論國務
⑤設殿閣大學士以備顧問 ⑥令東廠審訊官員
A.②③⑥ B.①④⑥ C.③④⑤ D.①②⑤
【答案】D
【知識點】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fā)展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明太祖鞏固統(tǒng)治措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明朝‘朱’姓開國皇帝是指明太祖。明太祖罷丞相,設六部分理天下庶務,又命錦衣衛(wèi)監(jiān)察百姓言行,所以①②符合題意;明成祖命人編修《永樂大典》,所以③不符合題意;清初設議政王大臣會議討論國務,所以④不符合題意;明太祖設殿閣大學士以備顧問,所以⑤符合題意;明成祖令東廠審訊官員,所以⑥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明太祖鞏固統(tǒng)治措施的識記。
6.1416年12月28日(永樂十四年),鄭和第五次下西洋。近日,為了紀念鄭和下西洋六百周年,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華人華僑出資在馬六甲修建了鄭和文化館。其中,紀念鄭和下西洋600周年圖片展,詳細介紹了鄭和七下西洋的相關歷史。鄭和船隊中最大的海船是寶船,裝有明朝皇帝賞賜給西洋各國的禮品、物品,也有西洋各國進貢明朝皇帝的貢品、珍品,還有鄭和船隊在海外通過貿易交換得來的物品。為此,稱為“寶船”,意為“運寶之船”。據材料可知鄭和下西洋的意義之一在于(  )
A.宣揚國威
B.加強與海外諸國的聯系
C.滿足統(tǒng)治者對異域珍寶特產的需求
D.尋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
【答案】B
【知識點】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鄭和下西洋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鄭和船隊中最大的海船是寶船,裝有明朝皇帝賞賜給西洋各國的禮品、物品,也有西洋各國進貢明朝皇帝的貢品、珍品,還有鄭和船隊在海外通過貿易交換得來的物品”可知,鄭和下西洋加強了與海外諸國的經濟文化聯系,所以B符合題意。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鄭和下西洋的認識。
7.明末思想家李贄提出:“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給予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則千古以前無孔子,終不得為人乎?”其思想核心是(  )
A.維護封建禮教 B.主張學以致用
C.抨擊腐朽統(tǒng)治 D.反對迷信崇拜
【答案】D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明末思想家李贄思想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從材料中“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則千古以前無孔子,終不得為人乎”,可以看出李贄反對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即反對對傳統(tǒng)觀念的盲目崇拜,反對孔孟的權威。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明末思想家李贄思想的了解。
8.沐英(1344年-1392年),明朝開國功臣,軍事將領。明成祖開始,為加強對云南的管理,大力推行________措施,造成少數民族官員利益損失,加之明朝末期緬甸等外國覬覦,不斷有反叛暴亂。沐英及沐氏家族歷代統(tǒng)治者會同上級官員鎮(zhèn)壓叛亂,打擊分裂,維護國家統(tǒng)一,為中國世守云南280年。(  )
A.土司制度 B.改土歸流 C.平定叛亂 D.聯姻制度
【答案】B
【知識點】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fā)展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改土歸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明成祖開始,為加強對云南的管理,大力推行改土歸流措施,造成少數民族官員利益損失,加之明朝末期緬甸等外國覬覦,不斷有反叛暴亂。沐英及沐氏家族歷代統(tǒng)治者會同上級官員鎮(zhèn)壓叛亂,打擊分裂,維護國家統(tǒng)一,為中國世守云南280年。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改土歸流的了解。
9.在中國歷史上,乾隆是受史學家們褒揚推崇最多的皇帝之一。他執(zhí)政61年,被稱為乾隆盛世。但盛世背后隱存各種危機,其中屬于外部危機的是(  )
A.歐洲經歷工業(yè)革命,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四處開拓海外殖民地
B.中國開展前所未有的文字獄,鉗制了人們的思想
C.乾隆帝在位巡幸多達百次,均大擺排場,如六巡江南
D.中國農業(yè)仍采用傳統(tǒng)的耕作方式,以手工勞動為主
【答案】A
【知識點】近代前夜危機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近代前夜外部危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清朝前期,歐洲經歷工業(yè)革命,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四處開拓海外殖民地,給中國帶來外部威脅。BCD選項都是內部危機。故選擇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清近代前夜外部危機的了解。
10.君臣禮儀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發(fā)展的外在表現。圖1到圖3的變化反映的實質是(  )
A.封建制度的完善 B.生活習慣的變化
C.社會文明的進步 D.君主權力的強化
【答案】D
【知識點】皇權膨脹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君權不斷強化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從圖中的“坐”“站”“跪”分析,君臣禮儀從圖一的坐而論道,到圖二的站議時政,再到圖三的跪受筆錄,可以看出皇帝的地位越來越高,說明從漢朝到清朝,君主專制逐漸加強,所以D對,ABC錯。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君權不斷強化的理解。
11.“開辟荊棒逐荷夷,十年始克夏先基;田橫尚有三千客,茹苦間關不忍離。”與該詩句相關的歷史事件是(  )
A.鄭和下西洋 B.戚繼光抗倭
C.鄭成功收復臺灣 D.徐驤守護臺灣
【答案】C
【知識點】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fā)展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鄭成功收復臺灣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開辟荊榛逐荷夷,荷夷指荷蘭殖民者。鄭成功打敗荷蘭軍隊,收復臺灣。故選擇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鄭成功收復臺灣的了解。
12.學會歸納歷史發(fā)展的階段特征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對明清時期最顯著的階段特征,描述正確的是(  )
A.首次實現“大一統(tǒng)”局面
B.民族政權并立
C.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fā)展
D.封建國家的大分裂與民族交融加強
【答案】C
【知識點】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fā)展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明清時期最顯著的階段特征。明清時期是大一統(tǒng)時期,但不是首次實現“大一統(tǒng)”局面,首次實現“大一統(tǒng)”局面是秦漢時期,所以ABD選項說法錯誤,故選擇C。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明清時期最顯著階段特征的了解。
13.19世紀中期,融合吸收了其它劇種的曲調和表演方法,一個新的劇種——京劇初步形成,后發(fā)展為中國國粹。它以哪些劇種為基礎(  )
①元雜劇 ②昆曲 ③徽劇 ④漢調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答案】C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京劇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京劇是以徽劇、漢調為基礎,融合吸收其他劇種的曲調和表演方法,在19世紀中期初步形成的一個新劇種。故選擇C。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京劇形成的了解。
14.黃宗羲認為:“然則其(封建國家)所謂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論者謂有治人無治法,吾以謂有治法而后有治人。”其思想核心是(  )
A.建立一家之法 B.法律是由人來決定的
C.建立民主共和制 D.反對君主專制,實行法治
【答案】D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黃宗羲思想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根據材料中的信息“……有治法而后有治人”可以看出其法治思想,從材料看他反對一家之法和君主專制,但他還未提出變革政治制度的主張。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黃宗羲思想的了解。
15.央廣網拉薩4月1日消息,為貫徹落實國家進一步深化農村金融改革創(chuàng)新的要求,加大對“三農”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動全行農戶信貸業(yè)務經營轉型,近日上午,農行西藏分行在拉薩市曲水縣成功試點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下面有關西藏歷史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唐朝時的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 ②元朝時設宣政院,管轄西藏地區(qū)
③清初順治帝賜予西藏佛教首領達賴五世“達賴喇嘛”封號
④清朝設置伊犁將軍代表清政府管理西藏地區(qū)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C
【知識點】蒙古的興起與元朝的建立;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fā)展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古代加強對西藏統(tǒng)治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清朝設置伊犁將軍代表清政府加強管理新疆地區(qū),所以④錯誤。故選擇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古代加強對西藏統(tǒng)治措施的了解。
16.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最早開始于(  )
A.英國 B.意大利 C.德國 D.西班牙
【答案】B
【知識點】文藝復興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文藝復興運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最早開始于意大利。故選擇B。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文藝復興運動的了解。
17.2016年3月3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捷克總統(tǒng)澤曼在布拉格共同出席中捷經貿合作圓桌會,習近平發(fā)表題為《傳承友誼,繼往開來,開啟中捷經貿合作新時代》的重要講話。捷克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節(jié)點,中捷友好關系開啟新篇章。“一帶一路”在不斷深刻影響世界,不禁讓人聯想到地理大發(fā)現時期的新航路開辟。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新航路開辟后,從歐洲到亞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yè)經濟繁榮起來,促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錘煉了歐洲人敢于冒險、勇于拼搏的精神,開闊了眼界,把世界各個地區(qū)連在一起,拓展了人類的活動空間和范圍,打破了以往世界各個地區(qū)互相隔絕和孤立發(fā)展的局面。──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由此可知該事件的世界意義是(  )
A.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
B.世界市場開始成為一個整體
C.世界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后的局面
D.出現了經濟全球化趨勢
(2)從葡萄牙出發(fā),繞過非洲到達印度,開創(chuàng)了東西方之間最短的海上航路的是(  )
A.萊特兄弟 B.馬可·波羅 C.麥哲倫 D.達·伽馬
【答案】(1)B
(2)D
【知識點】新航路開辟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新航路開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航路開辟的世界性意義在于世界開始由分散走向整體,世界市場開始成為一個整體。故選擇B。
(2)本題考查的是新航路開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達·伽馬從葡萄牙出發(fā),繞過非洲到達印度,開創(chuàng)了東西方之間最短的海上航路。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新航路開辟路線和影響的識記。
18.“中國VS卡塔爾”2018世界杯預選賽于3月29日開哨,中國男足以2-0擊敗已經提前鎖定小組第一出線的卡塔爾。卡塔爾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重要交通樞紐,是實施“一帶一路”倡議的重點國家。充滿“中國元素”的2016年卡塔爾國際美食節(jié)于3月28日落幕,從美食、體育到影視、展覽,卡塔爾再現中國文化熱。我國古代,歐洲也出現過中國文化熱,被稱為“東學西漸”的局面集中在(  )
A.秦漢時期 B.隋唐時期 C.宋元時期 D.明清時期
【答案】D
【知識點】啟蒙運動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東學西漸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古代,歐洲也出現過中國文化熱,被稱為“東學西漸”的局面集中在明清時期。故選擇D。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東學西漸的了解。
19.17世紀至18世紀,曾是西歐一個新思維不斷涌現的時代,許多新思想影響至今。據此回答問題。
(1)以下思想先驅中,提出“天賦人權”思想的是(  )
A.伏爾泰 B.休謨 C.盧梭 D.黑格爾
(2)啟蒙運動中,最早提出人們通過社會契約創(chuàng)立國家的是(  )
A.霍布斯 B.盧梭 C.洛克 D.孟德斯鳩
【答案】(1)A
(2)B
【知識點】啟蒙運動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伏爾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伏爾泰提出了“天賦人權”的思想。故選擇A。
(2)本題考查的是盧梭思想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盧梭醉在提出了人們通過社會契約創(chuàng)立國家的理念,即社會契約論。故選擇B。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伏爾泰、盧梭思想的識記。
20.“你們讀判決書時,要比我聽判決書更害怕。”臨行前,他高呼:“火,不能征服我,未來的世界會了解我,會了解我的價值。”這位科學家是(  )
A.伽利略 B.布魯諾 C.萊布尼茨 D.托勒密
【答案】B
【知識點】科學革命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布魯諾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意大利思想家布魯諾對唯物主義世界觀的宣傳觸怒了教會,被宗教裁判所判火刑處死。臨行前,布魯諾高呼:“火,不能征服我,未來的世界會了解我,會了解我的價值。”故選擇B。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布魯諾的了解。
21.下圖所示歷史人物的主要貢獻是(  )
A.提出了三權分立學說 B.稱教皇為“兩足禽獸”
C.提出了“人民主權”學說 D.發(fā)表了《純粹理性批判》
【答案】A
【知識點】啟蒙運動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孟德斯鳩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中所示人物為孟德斯鳩,他的主要貢獻在于提出了三權分立學說。故選擇A。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孟德斯鳩三權分立學說的識記。
22.近年來在漢堡發(fā)現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論語》英譯本。該書譯自法譯本,法譯本譯自拉丁譯本。書的前言中說“這位哲學家的道德是無限輝煌的”。對以上信息解讀不準確的是(  )
A.當時中國政府重視對歐洲宣揚中華文化
B.孔子的思想在歐洲曾經得到推崇
C.該譯本可能是西方傳教士所譯
D.《論語》曾在歐洲以多種語言流傳
【答案】A
【知識點】近代前夜危機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691年中國正處于清朝前期,實行閉關鎖國政策。清政府閉關鎖國,與世隔絕,既看不到世界形勢的變化,也未能適時地向西方學習先進科學技術和生產技術,使中國在世界上落伍了,所以當時中國政府不可能去重視對歐洲宣揚中華文化,即A錯誤。故選擇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閉關鎖國政策的了解和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23.“14日,星期二,無事”。這是路易十六對1789年7月14日的描述。但是,這一天卻成為一個改寫法國歷史的最重要的日子,因為這一天(  )
A.路易十六召開三級會議籌款 B.法蘭西共和國建立
C.國民議會頒布《人權宣言》 D.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
【答案】D
【知識點】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法國大革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監(jiān)獄,標志著法國大革命的開始。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的識記。
24.談起英國議會,可能有很多出乎你的意料。因為在這里,“開會”意味著辯論、吵架和起哄,“毒蛇”、“呆子”等不雅的詞匯隨時都可能從議員嘴里迸出。實際上,英國議會的“破壞力”背后有著深刻的歷史原因。1689年,英國完成光榮革命后,國王被套上了“緊箍咒”,這才正式有了英國議會特有的辯論傳統(tǒng)。這里的“緊箍咒”是指(  )
A.《共產黨宣言》 B.《權利法案》
C.《獨立宣言》 D.《論法的精神》
【答案】B
【知識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權利法案》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以限制國王權力,確定了議會高于王權的原則,君主立憲制在英國建立起來。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權利法案》的了解。
25.17,18世紀,西歐先進思想家們發(fā)起啟蒙運動,其目的是為了張揚(  )
A.自然力量 B.神學力量 C.理性力量 D.宗教力量
【答案】C
【知識點】啟蒙運動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啟蒙運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啟蒙思想家反對封建專制統(tǒng)治對人性的束縛,提倡自由、平等、民主、科學,發(fā)動啟蒙運動張揚理性的力量。故選擇C。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啟蒙運動的了解。
26.1878年,法國大作家雨果在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講中說:“伏爾泰戰(zhàn)勝了敵人。他孤軍奮戰(zhàn),打了響當當的一仗,這是一次偉大的戰(zhàn)爭。”材料中的“敵人”是指(  )
A.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 B.巴黎公社
C.盤剝工人的資本家 D.發(fā)動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同盟國
【答案】A
【知識點】啟蒙運動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伏爾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斗爭的對象是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故選擇A。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伏爾泰思想的了解。
27.現代化的法治才能匹配現代化的國家治理。“十三五”規(guī)劃綱要提出要把法治思維、法治方式貫徹到治國理政的全過程、落實到改革發(fā)展的大格局。西方法治伴隨著西方現代化不斷完善,追溯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是(  )
A.《1787年憲法》 B.《德意志帝國憲法》
C.《法國1791年憲法》 D.《英國自由大憲章》
【答案】A
【知識點】美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1787年憲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1787年憲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故選擇A。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1787年憲法》的了解。
二、非選擇題
28.完成下列連線題。
(1)請把下列人物與其作品、評價配對。
作者 作品 評價
A.李時珍    a.《本草綱目》 ①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B.徐光啟    b.《天工開物》 ②農業(yè)百科全書
C.宋應星    c.《農政全書》 ③比較完善的藥物學巨著
(2)請把下列人物與其成就配對。
人物 歷史事跡
A.克倫威爾    a.雅各賓派領導人推動法國大革命走上高潮
B.羅伯斯庇爾    b.英國共和時代的“護國公”,后成為獨裁者
C.拿破侖    c.從年輕將軍到加冕稱帝,叱咤風云22年
D.華盛頓    d.起草了《獨立宣言》,后成為第三任總統(tǒng)
E.杰斐遜    e.人類歷史上第一位總統(tǒng)
【答案】(1)a③;c①;b②
(2)b;a;c;e;d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的誕生;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本草綱目》、《農政全書》、《天工開物》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李時珍編寫了《本草綱目》,是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學巨著,被譽為“東方醫(yī)藥學巨典”;徐光啟編寫了《農政全書》,是一部農業(yè)百科全書;宋應星編寫了《天工開物》,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2)本題考查的是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克倫威爾是英國共和時代的“護國公”,后成為獨裁者;羅伯斯庇爾是雅各賓派領導人,推動法國大革命走上高潮;拿破侖從年輕將軍到加冕稱帝,叱咤風云22年;華盛頓是人類歷史上第一位總統(tǒng);杰裴遜起草了《獨立宣言》,后成為美國第三任總統(tǒng)。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明朝科學技術發(fā)展成就和對歐美資產階級革命代表人物的了解。
29.中國明清社會綿延中華文明,經濟、文化、政治等方面既有農耕文明輝煌燦爛的一面,更有在西方工業(yè)文明沖擊下危機重重的一面。閱讀材料,結合所學,回答問題:
材料一:施復夫婦二人是蘇州盛澤鎮(zhèn)上的小戶人家,養(yǎng)有一子,擁有一臺織機,還養(yǎng)了幾筐蠶,自己繅絲、織綢,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不到十年,他們就添置了三四十臺織機,成了大機戶,雇人織綢,他們采用計時或計件方式向機工付酬。他們織出的綢緞是市場上的搶手貨,人們爭相購買。
──馮夢龍《醒世恒言》
材料二:(雍正帝說)我國家休養(yǎng)生息,數十年來,戶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數,非率天下農民竭力耕耘……朕觀四民(指士、民、工、商)之業(yè),士之外,農為最貴。凡士工商賈,皆賴食于農,以故農為天下之本務,而工賈皆其末也。
——摘自光緒《大清會典事例》
材料三:(夷船)將來只許在廣州收泊貿易,不得再赴寧波,如或再來,必令原船返棹至廣,不準入浙江海口。
──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廷旨令
材料四:晚清保守派名臣徐桐對有人把美國翻譯成“美利堅”十分惱火,說我們中國什么都是美的,美國還有什么“美”的?我們中國什么都順利,美國還有什么可“利”的?我們帝國軍隊兵器無所不堅,美國還有什么可“堅”嗎?
──《世載堂雜憶》
材料五:乾綱獨斷,乃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來,一切用人聽言,大權從未旁假。即左右親信大臣,亦未有能榮辱人、生死人者。
——王先謙:《東華錄》記乾隆皇帝語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施復夫婦的絲織生產方式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從這則故事中,你能推斷出哪些結論?
(2)明清時期有很多阻礙社會發(fā)展的因素,古老的中國仍沿著原來的軌道前行。請你據材料二,三,四,五,分別歸納使“古老的中國仍沿著原來的軌道前行”的相關史實,并分別簡述其后果。
(3)綜合以上材料,說說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應該怎樣做。
【答案】(1)變化:從自給自足變?yōu)橛泄蛡蜿P系的生產方式。
結論:當時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民間私營手工業(yè)發(fā)展迅速;商品經濟逐漸活躍
(2)材料二:重農抑商 遏制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fā)展;
材料三:閉關鎖國 限制對外貿易和航海業(yè),中國更閉塞,遠離世界發(fā)展潮流;
材料四:官員盲目自大,思想迂腐 遏制進步思想的接受與傳播;
材料五:皇權高度膨脹 獨裁,決策隨意,不利于民主等。
(3)堅持對外開放;積極學習;順應歷史潮流等。
【知識點】近代前夜危機;農耕文明的繁盛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明朝資本主義萌芽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施復夫婦的絲織生產方式由自給自足變?yōu)橛泄蛡蜿P系的生產方式。從中可以看出當時我國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民間私營手工業(yè)發(fā)展迅速,商品經濟逐漸活躍。
(2)本題考查的是近代前夜危機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二可知,我國統(tǒng)治者實行重農抑商政策,這遏制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fā)展;分析材料三可知,我國當時實行閉關鎖國政策,這限制了我國對外貿易和航海業(yè),中國更閉塞,遠離世界發(fā)展潮流;分析材料四可知我國當時的官員盲目自大,思想迂腐,這遏制進步思想的接受與傳播;分析材料五可知,我國當時皇權高度膨脹,這導致獨裁,決策隨意,不利于民主等。
(3)本題考查的是實現民族復興崛起的有關知識。為開放性試題,學生回答合理即可,如: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應該堅持對外開放;積極學習;順應歷史潮流等。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明朝資本主義萌芽的了解,對近代前夜危機的理解。
30.史學界認為,14—18世紀是世界歷史的轉型時期。這一時期歐洲社會發(fā)生巨變,在各個領域出現了一些新現象,不斷沖擊著舊觀念、舊制度……推動歐洲邁入近代社會。我們可以借助歷史圖片、歷史路線圖、歷史文獻等,研究處于轉型期的西歐歷史。
材料一:《蒙娜麗莎》
材料二:新航路開辟示意圖
材料三:英國用“光榮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種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營造出一種寬松、自由和開放的環(huán)境……否則,就難以想象英國社會如何能夠在18、19世紀和平地實現現代化。
——錢乘旦《世界現代化歷程》
“在美洲大陸北部,有一個飄揚著星條旗的國家……這個國家出現,……演繹了大國興起的罕見奇跡。”
——摘自電視片《大國崛起》解說詞
“在權利方面,宣揚人們生來就是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這些權利就是自由、財產、安全和反抗壓迫。”
——摘錄于北師大版初中歷史教材
依據材料,請回答:
(1)材料一中《蒙娜麗莎》的作者是誰?這幅作品典型表現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怎樣的時代精神?
(2)依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回答路線圖中   (填字母),路線是   (填人名)發(fā)現美洲的路線?隨著美洲的發(fā)現及后續(xù)的殖民擴張,給歐洲的社會經濟發(fā)展提供了哪些條件?   
(3)依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光榮革命后,英國確立了怎樣的“新政治體制”?“飄揚著星條旗”的這個國家通過哪一場戰(zhàn)爭擺脫了英國殖民統(tǒng)治?北師大版初中歷史教材的摘錄源于法國哪部文獻?三個國家的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標是什么?
(4)請你分別概括材料一與材料三,材料二與材料三之間有何內在聯系?
【答案】(1)達·芬奇。人文主義精神[強調人的尊貴與價值,人的力量,沖破中世紀教條對人性的壓抑和束縛]。
(2)A;哥倫布;為歐洲提供資本、原料、市場等條件
(3)君主立憲制;獨立戰(zhàn)爭;《人權宣言》;自由平等、獨立民主。
(4)材料一文藝復興實質是一次思想解放運動為材料三資產階級革命奠定思想基礎;材料二新航路開辟,資本原始積累為材料三資產階級革命奠定物質基礎。
【知識點】新航路開辟;文藝復興;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的誕生;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蒙娜麗莎》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蒙娜麗莎》的作者是達·芬奇。這幅作品典型表現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精神(或強調人的尊貴與價值,人的力量,沖破中世紀教條對人性的壓抑和束縛)。
(2)本題考查的是新航路開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中路線A是哥倫布發(fā)現美洲大陸的新航線。隨著美洲的發(fā)現及后續(xù)的殖民擴張,為歐洲的社會經濟發(fā)展提供資本、原料、市場等條件。
(3)本題考查的是歐美資產階級革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光榮革命后,英國議會頒布了《權利法案》,確立了君主立憲制。“飄揚著星條旗”的這個國家是指美國,美國通過獨立戰(zhàn)爭擺脫了英國殖民統(tǒng)治。“在權利方面,宣揚人們生來就是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這些權利就是自由、財產、安全和反抗壓迫”源于《人權宣言》。英國發(fā)動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發(fā)動獨立戰(zhàn)爭、法國發(fā)動法國大革命,在于這三個國家的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標是自由平等、獨立民主、
(4)本題考查的是文藝復興運動、新航路開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文藝復興實質是一次思想解放運動為材料三資產階級革命奠定思想基礎;材料二新航路開辟,資本原始積累為材料三資產階級革命奠定物質基礎。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文藝復興運動、新航路開辟、歐美資產階級革命的理解。
1 / 12015-2016學年下學期八年級期中檢測歷史與社會試題卷
一、單項選擇題
1.2016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xié)委員莫言提議應將中小學學制從12年改成10年,并取消小升初和中考。這不禁讓人想起古代“科舉制的演變”,以下關于科舉制的說法,錯誤的是(  )
A.誕生于隋煬帝時期
B.唐朝時期逐漸完善
C.明朝考試范圍僅限于 “四書”“五經”
D.新文化運動后廢除
2.大型記錄片《故宮》解說詞第四集《指點江山》:“養(yǎng)心殿西暖閣,是雍正處理政務、批閱奏折的地方,這里懸掛著他親筆書寫的對聯‘惟以一人治天下,豈為天下奉一人’。”實現了雍正皇帝“惟以一人治天下”理想的是(  )
A.恢復明朝內閣 B.設立軍機處
C.三省六部制確立 D.議政王大臣會議設立
3.讀圖,回答問題
(1)17世紀中期________入侵我國黑龍江流域,并在中國的尼布楚和雅克薩建立了殖民據點。清軍兩次大規(guī)模圍攻雅克薩城。在邊疆少數民族人民支持下,擊斃侵略軍頭目,獲得勝利(  )
A.朝鮮 B.高麗 C.日本 D.沙俄
(2)清朝下列皇帝在雅克薩之戰(zhàn)中做出了杰出貢獻的是(  )
A.順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道光帝
4.“讀書人,最不齊,爛時文,爛如泥。國家本為求才計,誰知道,變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題,兩句破題,擺尾搖頭,便道是圣門高弟……就教他騙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氣。”這段材料主要諷刺批判了(  )
A.焚書坑儒 B.獨尊儒術
C.明朝八股取士 D.清代的文字獄
5.2016年3月30日新京報一篇題為“清明假期‘朱’姓游客可免費游十三陵四大景點”的報道引起熱議。北京十三陵特區(qū)辦事處負責人表示,明朝是朱姓王朝,皇帝姓朱,所以我們給‘朱’姓游客一項特殊的優(yōu)惠。以下屬于明朝‘朱’姓開國皇帝鞏固統(tǒng)治的是(  )
①罷丞相,設六部分理天下庶務 ②命錦衣衛(wèi)監(jiān)察百姓言行
③命人編修《永樂大典》 ④設議政王大臣會議討論國務
⑤設殿閣大學士以備顧問 ⑥令東廠審訊官員
A.②③⑥ B.①④⑥ C.③④⑤ D.①②⑤
6.1416年12月28日(永樂十四年),鄭和第五次下西洋。近日,為了紀念鄭和下西洋六百周年,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華人華僑出資在馬六甲修建了鄭和文化館。其中,紀念鄭和下西洋600周年圖片展,詳細介紹了鄭和七下西洋的相關歷史。鄭和船隊中最大的海船是寶船,裝有明朝皇帝賞賜給西洋各國的禮品、物品,也有西洋各國進貢明朝皇帝的貢品、珍品,還有鄭和船隊在海外通過貿易交換得來的物品。為此,稱為“寶船”,意為“運寶之船”。據材料可知鄭和下西洋的意義之一在于(  )
A.宣揚國威
B.加強與海外諸國的聯系
C.滿足統(tǒng)治者對異域珍寶特產的需求
D.尋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
7.明末思想家李贄提出:“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給予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則千古以前無孔子,終不得為人乎?”其思想核心是(  )
A.維護封建禮教 B.主張學以致用
C.抨擊腐朽統(tǒng)治 D.反對迷信崇拜
8.沐英(1344年-1392年),明朝開國功臣,軍事將領。明成祖開始,為加強對云南的管理,大力推行________措施,造成少數民族官員利益損失,加之明朝末期緬甸等外國覬覦,不斷有反叛暴亂。沐英及沐氏家族歷代統(tǒng)治者會同上級官員鎮(zhèn)壓叛亂,打擊分裂,維護國家統(tǒng)一,為中國世守云南280年。(  )
A.土司制度 B.改土歸流 C.平定叛亂 D.聯姻制度
9.在中國歷史上,乾隆是受史學家們褒揚推崇最多的皇帝之一。他執(zhí)政61年,被稱為乾隆盛世。但盛世背后隱存各種危機,其中屬于外部危機的是(  )
A.歐洲經歷工業(yè)革命,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四處開拓海外殖民地
B.中國開展前所未有的文字獄,鉗制了人們的思想
C.乾隆帝在位巡幸多達百次,均大擺排場,如六巡江南
D.中國農業(yè)仍采用傳統(tǒng)的耕作方式,以手工勞動為主
10.君臣禮儀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發(fā)展的外在表現。圖1到圖3的變化反映的實質是(  )
A.封建制度的完善 B.生活習慣的變化
C.社會文明的進步 D.君主權力的強化
11.“開辟荊棒逐荷夷,十年始克夏先基;田橫尚有三千客,茹苦間關不忍離。”與該詩句相關的歷史事件是(  )
A.鄭和下西洋 B.戚繼光抗倭
C.鄭成功收復臺灣 D.徐驤守護臺灣
12.學會歸納歷史發(fā)展的階段特征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對明清時期最顯著的階段特征,描述正確的是(  )
A.首次實現“大一統(tǒng)”局面
B.民族政權并立
C.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fā)展
D.封建國家的大分裂與民族交融加強
13.19世紀中期,融合吸收了其它劇種的曲調和表演方法,一個新的劇種——京劇初步形成,后發(fā)展為中國國粹。它以哪些劇種為基礎(  )
①元雜劇 ②昆曲 ③徽劇 ④漢調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14.黃宗羲認為:“然則其(封建國家)所謂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論者謂有治人無治法,吾以謂有治法而后有治人。”其思想核心是(  )
A.建立一家之法 B.法律是由人來決定的
C.建立民主共和制 D.反對君主專制,實行法治
15.央廣網拉薩4月1日消息,為貫徹落實國家進一步深化農村金融改革創(chuàng)新的要求,加大對“三農”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動全行農戶信貸業(yè)務經營轉型,近日上午,農行西藏分行在拉薩市曲水縣成功試點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下面有關西藏歷史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唐朝時的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 ②元朝時設宣政院,管轄西藏地區(qū)
③清初順治帝賜予西藏佛教首領達賴五世“達賴喇嘛”封號
④清朝設置伊犁將軍代表清政府管理西藏地區(qū)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6.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最早開始于(  )
A.英國 B.意大利 C.德國 D.西班牙
17.2016年3月3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捷克總統(tǒng)澤曼在布拉格共同出席中捷經貿合作圓桌會,習近平發(fā)表題為《傳承友誼,繼往開來,開啟中捷經貿合作新時代》的重要講話。捷克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節(jié)點,中捷友好關系開啟新篇章。“一帶一路”在不斷深刻影響世界,不禁讓人聯想到地理大發(fā)現時期的新航路開辟。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新航路開辟后,從歐洲到亞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yè)經濟繁榮起來,促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錘煉了歐洲人敢于冒險、勇于拼搏的精神,開闊了眼界,把世界各個地區(qū)連在一起,拓展了人類的活動空間和范圍,打破了以往世界各個地區(qū)互相隔絕和孤立發(fā)展的局面。──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由此可知該事件的世界意義是(  )
A.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
B.世界市場開始成為一個整體
C.世界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后的局面
D.出現了經濟全球化趨勢
(2)從葡萄牙出發(fā),繞過非洲到達印度,開創(chuàng)了東西方之間最短的海上航路的是(  )
A.萊特兄弟 B.馬可·波羅 C.麥哲倫 D.達·伽馬
18.“中國VS卡塔爾”2018世界杯預選賽于3月29日開哨,中國男足以2-0擊敗已經提前鎖定小組第一出線的卡塔爾。卡塔爾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重要交通樞紐,是實施“一帶一路”倡議的重點國家。充滿“中國元素”的2016年卡塔爾國際美食節(jié)于3月28日落幕,從美食、體育到影視、展覽,卡塔爾再現中國文化熱。我國古代,歐洲也出現過中國文化熱,被稱為“東學西漸”的局面集中在(  )
A.秦漢時期 B.隋唐時期 C.宋元時期 D.明清時期
19.17世紀至18世紀,曾是西歐一個新思維不斷涌現的時代,許多新思想影響至今。據此回答問題。
(1)以下思想先驅中,提出“天賦人權”思想的是(  )
A.伏爾泰 B.休謨 C.盧梭 D.黑格爾
(2)啟蒙運動中,最早提出人們通過社會契約創(chuàng)立國家的是(  )
A.霍布斯 B.盧梭 C.洛克 D.孟德斯鳩
20.“你們讀判決書時,要比我聽判決書更害怕。”臨行前,他高呼:“火,不能征服我,未來的世界會了解我,會了解我的價值。”這位科學家是(  )
A.伽利略 B.布魯諾 C.萊布尼茨 D.托勒密
21.下圖所示歷史人物的主要貢獻是(  )
A.提出了三權分立學說 B.稱教皇為“兩足禽獸”
C.提出了“人民主權”學說 D.發(fā)表了《純粹理性批判》
22.近年來在漢堡發(fā)現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論語》英譯本。該書譯自法譯本,法譯本譯自拉丁譯本。書的前言中說“這位哲學家的道德是無限輝煌的”。對以上信息解讀不準確的是(  )
A.當時中國政府重視對歐洲宣揚中華文化
B.孔子的思想在歐洲曾經得到推崇
C.該譯本可能是西方傳教士所譯
D.《論語》曾在歐洲以多種語言流傳
23.“14日,星期二,無事”。這是路易十六對1789年7月14日的描述。但是,這一天卻成為一個改寫法國歷史的最重要的日子,因為這一天(  )
A.路易十六召開三級會議籌款 B.法蘭西共和國建立
C.國民議會頒布《人權宣言》 D.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
24.談起英國議會,可能有很多出乎你的意料。因為在這里,“開會”意味著辯論、吵架和起哄,“毒蛇”、“呆子”等不雅的詞匯隨時都可能從議員嘴里迸出。實際上,英國議會的“破壞力”背后有著深刻的歷史原因。1689年,英國完成光榮革命后,國王被套上了“緊箍咒”,這才正式有了英國議會特有的辯論傳統(tǒng)。這里的“緊箍咒”是指(  )
A.《共產黨宣言》 B.《權利法案》
C.《獨立宣言》 D.《論法的精神》
25.17,18世紀,西歐先進思想家們發(fā)起啟蒙運動,其目的是為了張揚(  )
A.自然力量 B.神學力量 C.理性力量 D.宗教力量
26.1878年,法國大作家雨果在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講中說:“伏爾泰戰(zhàn)勝了敵人。他孤軍奮戰(zhàn),打了響當當的一仗,這是一次偉大的戰(zhàn)爭。”材料中的“敵人”是指(  )
A.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 B.巴黎公社
C.盤剝工人的資本家 D.發(fā)動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同盟國
27.現代化的法治才能匹配現代化的國家治理。“十三五”規(guī)劃綱要提出要把法治思維、法治方式貫徹到治國理政的全過程、落實到改革發(fā)展的大格局。西方法治伴隨著西方現代化不斷完善,追溯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是(  )
A.《1787年憲法》 B.《德意志帝國憲法》
C.《法國1791年憲法》 D.《英國自由大憲章》
二、非選擇題
28.完成下列連線題。
(1)請把下列人物與其作品、評價配對。
作者 作品 評價
A.李時珍    a.《本草綱目》 ①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B.徐光啟    b.《天工開物》 ②農業(yè)百科全書
C.宋應星    c.《農政全書》 ③比較完善的藥物學巨著
(2)請把下列人物與其成就配對。
人物 歷史事跡
A.克倫威爾    a.雅各賓派領導人推動法國大革命走上高潮
B.羅伯斯庇爾    b.英國共和時代的“護國公”,后成為獨裁者
C.拿破侖    c.從年輕將軍到加冕稱帝,叱咤風云22年
D.華盛頓    d.起草了《獨立宣言》,后成為第三任總統(tǒng)
E.杰斐遜    e.人類歷史上第一位總統(tǒng)
29.中國明清社會綿延中華文明,經濟、文化、政治等方面既有農耕文明輝煌燦爛的一面,更有在西方工業(yè)文明沖擊下危機重重的一面。閱讀材料,結合所學,回答問題:
材料一:施復夫婦二人是蘇州盛澤鎮(zhèn)上的小戶人家,養(yǎng)有一子,擁有一臺織機,還養(yǎng)了幾筐蠶,自己繅絲、織綢,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不到十年,他們就添置了三四十臺織機,成了大機戶,雇人織綢,他們采用計時或計件方式向機工付酬。他們織出的綢緞是市場上的搶手貨,人們爭相購買。
──馮夢龍《醒世恒言》
材料二:(雍正帝說)我國家休養(yǎng)生息,數十年來,戶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數,非率天下農民竭力耕耘……朕觀四民(指士、民、工、商)之業(yè),士之外,農為最貴。凡士工商賈,皆賴食于農,以故農為天下之本務,而工賈皆其末也。
——摘自光緒《大清會典事例》
材料三:(夷船)將來只許在廣州收泊貿易,不得再赴寧波,如或再來,必令原船返棹至廣,不準入浙江海口。
──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廷旨令
材料四:晚清保守派名臣徐桐對有人把美國翻譯成“美利堅”十分惱火,說我們中國什么都是美的,美國還有什么“美”的?我們中國什么都順利,美國還有什么可“利”的?我們帝國軍隊兵器無所不堅,美國還有什么可“堅”嗎?
──《世載堂雜憶》
材料五:乾綱獨斷,乃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來,一切用人聽言,大權從未旁假。即左右親信大臣,亦未有能榮辱人、生死人者。
——王先謙:《東華錄》記乾隆皇帝語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施復夫婦的絲織生產方式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從這則故事中,你能推斷出哪些結論?
(2)明清時期有很多阻礙社會發(fā)展的因素,古老的中國仍沿著原來的軌道前行。請你據材料二,三,四,五,分別歸納使“古老的中國仍沿著原來的軌道前行”的相關史實,并分別簡述其后果。
(3)綜合以上材料,說說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應該怎樣做。
30.史學界認為,14—18世紀是世界歷史的轉型時期。這一時期歐洲社會發(fā)生巨變,在各個領域出現了一些新現象,不斷沖擊著舊觀念、舊制度……推動歐洲邁入近代社會。我們可以借助歷史圖片、歷史路線圖、歷史文獻等,研究處于轉型期的西歐歷史。
材料一:《蒙娜麗莎》
材料二:新航路開辟示意圖
材料三:英國用“光榮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種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營造出一種寬松、自由和開放的環(huán)境……否則,就難以想象英國社會如何能夠在18、19世紀和平地實現現代化。
——錢乘旦《世界現代化歷程》
“在美洲大陸北部,有一個飄揚著星條旗的國家……這個國家出現,……演繹了大國興起的罕見奇跡。”
——摘自電視片《大國崛起》解說詞
“在權利方面,宣揚人們生來就是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這些權利就是自由、財產、安全和反抗壓迫。”
——摘錄于北師大版初中歷史教材
依據材料,請回答:
(1)材料一中《蒙娜麗莎》的作者是誰?這幅作品典型表現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怎樣的時代精神?
(2)依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回答路線圖中   (填字母),路線是   (填人名)發(fā)現美洲的路線?隨著美洲的發(fā)現及后續(xù)的殖民擴張,給歐洲的社會經濟發(fā)展提供了哪些條件?   
(3)依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光榮革命后,英國確立了怎樣的“新政治體制”?“飄揚著星條旗”的這個國家通過哪一場戰(zhàn)爭擺脫了英國殖民統(tǒng)治?北師大版初中歷史教材的摘錄源于法國哪部文獻?三個國家的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標是什么?
(4)請你分別概括材料一與材料三,材料二與材料三之間有何內在聯系?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識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科舉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05年,科舉制度最終被廢除,即在新文化運動之前早已廢除。故選擇D。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科舉制的了解。
2.【答案】B
【知識點】皇權膨脹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軍機處設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清朝時,皇權進一步加強。雍正時設立了軍機處,由皇帝選調親信大臣組成,軍國大事全憑皇帝裁決,軍機大臣只是跪在地上拿筆記錄,然后傳達下去執(zhí)行。軍機處是中央集權高度發(fā)展的產物,清代皇權得到更大程度地提高,皇帝具有絕對的權威,實現了雍正皇帝“惟以一人治天下”的理想。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清朝設立軍機處的了解。
3.【答案】(1)D
(2)B
【知識點】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fā)展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雅克薩之戰(zhàn)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7世紀中期沙俄入侵我國黑龍江流域,并在中國的尼布楚和雅克薩建立了殖民據點。清軍兩次大規(guī)模圍攻雅克薩城。在邊疆少數民族人民支持下,擊斃侵略軍頭目,獲得勝利。故選擇D。
(2)本題考查的是雅克薩之戰(zhàn)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685一1687年,康熙帝兩次組織雅克薩自衛(wèi)反擊戰(zhàn),打敗沙俄入侵者。1689年,中俄雙方經過平等協(xié)商,簽訂了《尼布楚條約》,從法律上確定了黑龍江和 烏蘇里江流域的廣大地區(qū)為中國領土。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雅克薩之戰(zhàn)的了解。
4.【答案】C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八股取士的有關知識。焚書坑儒事件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內對于不同政見的士人的殘酷鎮(zhèn)壓,所以A不符合題意。材料中諷刺批判了讀書人為了功名學習八股文,沒有獨立的思想和學識,只有一味的服從就騙得高官,八股取士嚴重束縛了人們的思想,成為了維護專制統(tǒng)治的工具,所以C符合題意。“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西漢武帝實行的封建思想統(tǒng)治政策,也是儒學在中國文化中居于統(tǒng)治地位的標志,所以B不符合題意。清代文字獄或稱清朝文字獄,是清代統(tǒng)治者加強思想、文化控制的反動措施之一,所以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八股取士的了解。
5.【答案】D
【知識點】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fā)展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明太祖鞏固統(tǒng)治措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明朝‘朱’姓開國皇帝是指明太祖。明太祖罷丞相,設六部分理天下庶務,又命錦衣衛(wèi)監(jiān)察百姓言行,所以①②符合題意;明成祖命人編修《永樂大典》,所以③不符合題意;清初設議政王大臣會議討論國務,所以④不符合題意;明太祖設殿閣大學士以備顧問,所以⑤符合題意;明成祖令東廠審訊官員,所以⑥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明太祖鞏固統(tǒng)治措施的識記。
6.【答案】B
【知識點】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鄭和下西洋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鄭和船隊中最大的海船是寶船,裝有明朝皇帝賞賜給西洋各國的禮品、物品,也有西洋各國進貢明朝皇帝的貢品、珍品,還有鄭和船隊在海外通過貿易交換得來的物品”可知,鄭和下西洋加強了與海外諸國的經濟文化聯系,所以B符合題意。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鄭和下西洋的認識。
7.【答案】D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明末思想家李贄思想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從材料中“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則千古以前無孔子,終不得為人乎”,可以看出李贄反對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即反對對傳統(tǒng)觀念的盲目崇拜,反對孔孟的權威。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明末思想家李贄思想的了解。
8.【答案】B
【知識點】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fā)展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改土歸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明成祖開始,為加強對云南的管理,大力推行改土歸流措施,造成少數民族官員利益損失,加之明朝末期緬甸等外國覬覦,不斷有反叛暴亂。沐英及沐氏家族歷代統(tǒng)治者會同上級官員鎮(zhèn)壓叛亂,打擊分裂,維護國家統(tǒng)一,為中國世守云南280年。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改土歸流的了解。
9.【答案】A
【知識點】近代前夜危機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近代前夜外部危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清朝前期,歐洲經歷工業(yè)革命,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四處開拓海外殖民地,給中國帶來外部威脅。BCD選項都是內部危機。故選擇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清近代前夜外部危機的了解。
10.【答案】D
【知識點】皇權膨脹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君權不斷強化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從圖中的“坐”“站”“跪”分析,君臣禮儀從圖一的坐而論道,到圖二的站議時政,再到圖三的跪受筆錄,可以看出皇帝的地位越來越高,說明從漢朝到清朝,君主專制逐漸加強,所以D對,ABC錯。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君權不斷強化的理解。
11.【答案】C
【知識點】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fā)展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鄭成功收復臺灣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開辟荊榛逐荷夷,荷夷指荷蘭殖民者。鄭成功打敗荷蘭軍隊,收復臺灣。故選擇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鄭成功收復臺灣的了解。
12.【答案】C
【知識點】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fā)展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明清時期最顯著的階段特征。明清時期是大一統(tǒng)時期,但不是首次實現“大一統(tǒng)”局面,首次實現“大一統(tǒng)”局面是秦漢時期,所以ABD選項說法錯誤,故選擇C。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明清時期最顯著階段特征的了解。
13.【答案】C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京劇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京劇是以徽劇、漢調為基礎,融合吸收其他劇種的曲調和表演方法,在19世紀中期初步形成的一個新劇種。故選擇C。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京劇形成的了解。
14.【答案】D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黃宗羲思想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根據材料中的信息“……有治法而后有治人”可以看出其法治思想,從材料看他反對一家之法和君主專制,但他還未提出變革政治制度的主張。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黃宗羲思想的了解。
15.【答案】C
【知識點】蒙古的興起與元朝的建立;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fā)展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古代加強對西藏統(tǒng)治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清朝設置伊犁將軍代表清政府加強管理新疆地區(qū),所以④錯誤。故選擇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古代加強對西藏統(tǒng)治措施的了解。
16.【答案】B
【知識點】文藝復興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文藝復興運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最早開始于意大利。故選擇B。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文藝復興運動的了解。
17.【答案】(1)B
(2)D
【知識點】新航路開辟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新航路開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航路開辟的世界性意義在于世界開始由分散走向整體,世界市場開始成為一個整體。故選擇B。
(2)本題考查的是新航路開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達·伽馬從葡萄牙出發(fā),繞過非洲到達印度,開創(chuàng)了東西方之間最短的海上航路。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新航路開辟路線和影響的識記。
18.【答案】D
【知識點】啟蒙運動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東學西漸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古代,歐洲也出現過中國文化熱,被稱為“東學西漸”的局面集中在明清時期。故選擇D。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東學西漸的了解。
19.【答案】(1)A
(2)B
【知識點】啟蒙運動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伏爾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伏爾泰提出了“天賦人權”的思想。故選擇A。
(2)本題考查的是盧梭思想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盧梭醉在提出了人們通過社會契約創(chuàng)立國家的理念,即社會契約論。故選擇B。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伏爾泰、盧梭思想的識記。
20.【答案】B
【知識點】科學革命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布魯諾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意大利思想家布魯諾對唯物主義世界觀的宣傳觸怒了教會,被宗教裁判所判火刑處死。臨行前,布魯諾高呼:“火,不能征服我,未來的世界會了解我,會了解我的價值。”故選擇B。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布魯諾的了解。
21.【答案】A
【知識點】啟蒙運動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孟德斯鳩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中所示人物為孟德斯鳩,他的主要貢獻在于提出了三權分立學說。故選擇A。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孟德斯鳩三權分立學說的識記。
22.【答案】A
【知識點】近代前夜危機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691年中國正處于清朝前期,實行閉關鎖國政策。清政府閉關鎖國,與世隔絕,既看不到世界形勢的變化,也未能適時地向西方學習先進科學技術和生產技術,使中國在世界上落伍了,所以當時中國政府不可能去重視對歐洲宣揚中華文化,即A錯誤。故選擇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閉關鎖國政策的了解和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23.【答案】D
【知識點】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法國大革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監(jiān)獄,標志著法國大革命的開始。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的識記。
24.【答案】B
【知識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權利法案》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以限制國王權力,確定了議會高于王權的原則,君主立憲制在英國建立起來。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權利法案》的了解。
25.【答案】C
【知識點】啟蒙運動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啟蒙運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啟蒙思想家反對封建專制統(tǒng)治對人性的束縛,提倡自由、平等、民主、科學,發(fā)動啟蒙運動張揚理性的力量。故選擇C。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啟蒙運動的了解。
26.【答案】A
【知識點】啟蒙運動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伏爾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斗爭的對象是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故選擇A。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伏爾泰思想的了解。
27.【答案】A
【知識點】美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1787年憲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1787年憲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故選擇A。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1787年憲法》的了解。
28.【答案】(1)a③;c①;b②
(2)b;a;c;e;d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的誕生;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本草綱目》、《農政全書》、《天工開物》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李時珍編寫了《本草綱目》,是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學巨著,被譽為“東方醫(yī)藥學巨典”;徐光啟編寫了《農政全書》,是一部農業(yè)百科全書;宋應星編寫了《天工開物》,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2)本題考查的是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克倫威爾是英國共和時代的“護國公”,后成為獨裁者;羅伯斯庇爾是雅各賓派領導人,推動法國大革命走上高潮;拿破侖從年輕將軍到加冕稱帝,叱咤風云22年;華盛頓是人類歷史上第一位總統(tǒng);杰裴遜起草了《獨立宣言》,后成為美國第三任總統(tǒng)。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明朝科學技術發(fā)展成就和對歐美資產階級革命代表人物的了解。
29.【答案】(1)變化:從自給自足變?yōu)橛泄蛡蜿P系的生產方式。
結論:當時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民間私營手工業(yè)發(fā)展迅速;商品經濟逐漸活躍
(2)材料二:重農抑商 遏制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fā)展;
材料三:閉關鎖國 限制對外貿易和航海業(yè),中國更閉塞,遠離世界發(fā)展潮流;
材料四:官員盲目自大,思想迂腐 遏制進步思想的接受與傳播;
材料五:皇權高度膨脹 獨裁,決策隨意,不利于民主等。
(3)堅持對外開放;積極學習;順應歷史潮流等。
【知識點】近代前夜危機;農耕文明的繁盛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明朝資本主義萌芽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施復夫婦的絲織生產方式由自給自足變?yōu)橛泄蛡蜿P系的生產方式。從中可以看出當時我國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民間私營手工業(yè)發(fā)展迅速,商品經濟逐漸活躍。
(2)本題考查的是近代前夜危機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二可知,我國統(tǒng)治者實行重農抑商政策,這遏制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fā)展;分析材料三可知,我國當時實行閉關鎖國政策,這限制了我國對外貿易和航海業(yè),中國更閉塞,遠離世界發(fā)展潮流;分析材料四可知我國當時的官員盲目自大,思想迂腐,這遏制進步思想的接受與傳播;分析材料五可知,我國當時皇權高度膨脹,這導致獨裁,決策隨意,不利于民主等。
(3)本題考查的是實現民族復興崛起的有關知識。為開放性試題,學生回答合理即可,如: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應該堅持對外開放;積極學習;順應歷史潮流等。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明朝資本主義萌芽的了解,對近代前夜危機的理解。
30.【答案】(1)達·芬奇。人文主義精神[強調人的尊貴與價值,人的力量,沖破中世紀教條對人性的壓抑和束縛]。
(2)A;哥倫布;為歐洲提供資本、原料、市場等條件
(3)君主立憲制;獨立戰(zhàn)爭;《人權宣言》;自由平等、獨立民主。
(4)材料一文藝復興實質是一次思想解放運動為材料三資產階級革命奠定思想基礎;材料二新航路開辟,資本原始積累為材料三資產階級革命奠定物質基礎。
【知識點】新航路開辟;文藝復興;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的誕生;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蒙娜麗莎》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蒙娜麗莎》的作者是達·芬奇。這幅作品典型表現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精神(或強調人的尊貴與價值,人的力量,沖破中世紀教條對人性的壓抑和束縛)。
(2)本題考查的是新航路開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中路線A是哥倫布發(fā)現美洲大陸的新航線。隨著美洲的發(fā)現及后續(xù)的殖民擴張,為歐洲的社會經濟發(fā)展提供資本、原料、市場等條件。
(3)本題考查的是歐美資產階級革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光榮革命后,英國議會頒布了《權利法案》,確立了君主立憲制。“飄揚著星條旗”的這個國家是指美國,美國通過獨立戰(zhàn)爭擺脫了英國殖民統(tǒng)治。“在權利方面,宣揚人們生來就是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這些權利就是自由、財產、安全和反抗壓迫”源于《人權宣言》。英國發(fā)動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發(fā)動獨立戰(zhàn)爭、法國發(fā)動法國大革命,在于這三個國家的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標是自由平等、獨立民主、
(4)本題考查的是文藝復興運動、新航路開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文藝復興實質是一次思想解放運動為材料三資產階級革命奠定思想基礎;材料二新航路開辟,資本原始積累為材料三資產階級革命奠定物質基礎。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文藝復興運動、新航路開辟、歐美資產階級革命的理解。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县| 揭东县| 龙胜| 永仁县| 秀山| 文昌市| 定结县| 大悟县| 扎兰屯市| 临沧市| 吉林市| 微山县| 马尔康县| 静安区| 乐陵市| 灵台县| 湘西| 建昌县| 故城县| 西贡区| 台湾省| 宾川县| 临潭县| 米林县| 上犹县| 历史| 沅江市| 公主岭市| 千阳县| 河津市| 陆川县| 古交市| 松阳县| 保山市| 和政县| 玉树县| 金阳县| 灵宝市| 蚌埠市| 大石桥市| 镇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