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溫州市2015學年下學期飛云中學七年級歷史與社會期中考試試卷一、單項選擇題1.(2016七下·溫州期中)下圖是中國幾個省區的輪廓圖,據此回答問題。(1)擁有我國最北和最東兩個端點的省區是_______,擁有我國最西端點的省區是_______(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2)下列關于上面四個省的說法正確的是( )A.長江、黃河都不流經上述四省B.北回歸線穿過②C.上述四個省級行政區中,①、③都鄰海D.④的簡稱是“鄂”2.(2016七下·溫州期中)青藏地區與同緯度其他地區相比( )A.氣溫低,降水少 B.氣溫高,降水多C.氣溫低.降水多 D.氣溫高,降水少3.(2016七下·溫州期中)《舌尖上的中國》通過對全國各地獨特美食的介紹,讓觀眾從飲食文化方面和理解傳統和變化著的中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第二集《轉化的靈感》中的一個鏡頭:“高原的深秋充滿寒意,好客的扎西一家端出青稞酒和糌粑招待來自遠方的客人。”該鏡頭拍攝于( )A.黃土高原 B.內蒙古高原 C.青藏高原 D.云貴高原(2)第六集《五味的調和》通過介紹川、魯、粵、淮揚四大基礎菜系,展現了我國豐富多彩的烹飪文化。魯菜、粵菜的民源地分別( )A.山東省、福建省 B.山西省、廣東省C.山東省、廣東省 D.山西省、福建省(3)為拍攝《舌尖上的中國》,攝制組行走大江南北,途中不僅體驗到了各地美食,而且體會到了祖國疆域的遼闊。從海陸位置來看,下列國家與中國具有一樣特征的是( )A.日本 B.美國 C.蒙古 D.印度尼西亞4.(2016七下·溫州期中)溫州氣候宜人,冬無嚴寒,夏少酷暑,降水豐沛,雨熱同期,樹木常綠,水網密布,主要河流如甌江、鰲江、飛云江等都向東流入東海。據此回答第問題(1)下列四幅降水量和氣溫月份分配圖最符合溫州氣候特點的是( )A.A B.B C.C D.D(2)材料反映出溫州的氣候類型是( )A.熱帶季風氣候 B.溫帶大陸性氣候C.高原高山氣候 D.亞熱帶季風氣候(3)溫州市的主要河流大多自西向東流,由此可以推斷出溫州( )A.地勢東高西低 B.地勢西高東低C.地形種類復雜 D.地形種類單一5.(2016七下·杭州期中)來自美國的狄馬克到北京想體驗一下這座城市的傳統文化和人們的傳統生活方式。下列建議不太恰當的是( )A.走進胡同與四合院 B.看京劇C.參觀故宮 D.看高樓大廈6.(2016七下·溫州期中)在我們偉大祖國遼闊的土地上共同生活著56個民族,各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和傳統的體育活動,共同組成了多民族統一的和睦的大家庭。以下四省區中屬于民族自治區的省區是( )A.滇 B.桂 C.貴 D.川7.(2016七下·溫州期中)那達慕大會是牧民們一年中最盛大的娛樂活動,它屬于哪個少數民族( )A.藏族 B.蒙古族 C.哈薩克族 D.維吾爾族8.我國少數民旅主要分布在( )A.西北、西南、東南的邊疆地區和高原山區B.西北、西南、東北的邊疆地區和高原山區C.西南、東南、東北的邊疆地區和高原山區D.西南、中南、西北的邊疆地區和高原山區9.(2016七下·杭州期中)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下列自然景觀和人文活動的描述中,與我國北方地區相符的是( )A.民居屋頂坡度大,墻體高B.房子很注意防寒,室內一般有取暖設備C.水運是人們常用的一種交通運輸方式D.多水田,以種植水稻、油菜為主10.(2016七下·溫州期中)讀下面《珠江三角洲地區圖》回答問題(1)所示區域位于我國的( )A.北方地區 B.南方地區 C.西北地區 D.青藏地區(2)該地區所瀕臨的海域是( )A.東海 B.黃海 C.渤海 D.南海(3) 2014年9月28日至12月15日,香港發生持續79天的違法“占中”事件,這是自1997年回歸以來香港發生的“最大型的群眾事件”。香港素有東方明珠之稱,香港環境優美、經濟發達、是世界著名的購物天堂。 “占中”對旅游業、零售業及個人消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其中香港位于上圖中的( )A.A區 B.B區 C.C區 D.D區(4)香港與祖國內地優勢互補,祖國內地主要給香港提供( )A.技術 B.生活資料 C.管理經驗 D.資金11.(2016七下·溫州期中)下圖是沿北緯45°線地形剖面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1)我國地形類型多樣。圖中數字①所代表的地形區是( )A.東北平原 B.華北平原C.江南丘陵 D.長江中下游平原(2)圖中數字②代表的山脈是我國某些地理分界線的組成部分,這些分界線有( )①第二級和第三級階梯的分界線 ②南方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③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④中緯度和高緯度的分界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選擇題12.(2016七下·溫州期中)連線題(1)將下列我國的主要地形區與它們的主要特征用搭配起來。A.青藏高原 ①地勢低平,草原遼闊.是牧人的天堂B.內蒙古高原 ②高山林立,雪峰連綿.冰川廣布.湖泊稠密,世界屋脊C.長江中下游平原 ③地勢低平.水網密布.魚米之鄉.物產豐富D.四川盆地 ④ 海拔不高,盛產茶葉、竹制品E.東南丘陵 ⑤土壤肥沃.四周群山環繞.氣候暖濕,農業發達(2)將下列地名與其美稱搭配起來。A.上海 ①日光城B.拉薩 ②古老而現代的首都C.北京 ③天然植物園D.臺灣 ④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E.烏魯木齊 ⑤我國的經濟中心13.(2016七下·溫州期中)我國幅員遼闊,地理位置優越。讀下列《中國及周邊地區示意圖》,完成相關題目。(1)鄰國:A ,B ;我國鄰國中面積最大的是 ;人口最多的是 (2)隔海相望的國家:C ,D 。(3)島嶼:E ,F 。(4)海域:G ,H 。(5)海峽:I ,J 。(6)大洋:K ,L 。(7)從海陸位置說明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14.(2016七下·溫州期中)千百年來,黃河和長江哺育了中華民族,中華兒女也用智慧與最真摯的情感甚至生命,譜寫了贊美與保衛母親河的詩篇與樂章。請讀《長江、黃河干流水系圖》.回答問題。(1)請依次寫出黃河流經的地形區。(2)寫出黃河和長江的分水嶺,并在圖中用字母A標出來(3)圖中甲、乙、丙、丁四河段中.哪一河段成了地上河?其成因是什么?(4)在甲到乙河段修建了許多水電站.請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原因.(5)長江被稱為“黃金水道”的原因是( )A.年徑流量大 B.水力資源豐富C.航運價值高 D.流域內多礦產(6)下列關于長江三峽水利樞紐的敘述,正確的是( )A.位于湖北省境內的長江中游B.位于重慶境內的長江上游C.在地勢的第一,二級階梯交界處D.在地勢的第二三級階梯交界處15.(2016七下·溫州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位于我國西北邊陲,與八個國家相鄰,是我國石油資源最豐富的省區之一。20世紀90年代準噶爾、塔里木,吐哈(吐魯番-哈密)盆地的大型油氣田相繼被開發,專家預測在未來10年內,新疆將成為我國石油產業的“龍頭”。材料二:2002年7月4日,西氣東輸工程試驗段正式開工建設。2004年1月1日正式向上海供氣,2004年10月1日全線建成投產,2004年12月30日實現全線商業運營。西氣東輸管道工程起于新疆輪南,途經新疆、甘肅、寧夏、陜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蘇、上海以及浙江10省(區、市)66個縣,全長約4000公里。材料三:《我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形圖》請回答以下問題。(1)該地區的地形可概括為“三山夾兩盆”其中山脈是指:A 山脈,B 山脈;盆地是指C 盆地,D 盆地。E 是我國最大的內流河: 河。(2)列舉兩種該地區的主要農產品。從自然條件來看,該地區發展農業生產最主要的制約因素是什么?在古代,人們是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的?(3)西氣東輸工程從開工建設到竣工,再到向上海供氣,體現了我國正在實施和大力推進的哪一大戰略?通過這一戰略的實施,西部地區的資源優勢將轉化為經濟,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發展水平的差距正在逐步縮小,這一做法符合區域經濟發展的哪一原則?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C(2)A【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母親河———長江黃河【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各省級行政單位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為黑龍江省,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③浙江省,④云南省,其中擁有我國最北和最東兩個端點的省區是黑龍江省,擁有我國最西端點的省區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故選擇C。(2)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各省級行政單位概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北回歸線沒有穿過新疆,所以B不符合題意;黑龍江是一個內陸省份,所以C錯誤;云南省的簡稱是云或滇,所以D錯誤。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各省級行政單位分布和概況的識記。2.【答案】A【知識點】青藏牧區【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青藏地區氣候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相對于同緯度其它地區,青藏高原海拔高,為高原山地氣候,氣候寒冷,很多地方終年冰雪覆蓋,即具有氣溫低,降水少的特點。【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青藏地區氣候特征的識記。3.【答案】(1)C(2)C(3)B【知識點】我國的疆域;我國的行政區劃;青藏牧區【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青藏高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青藏高原上的牧民們穿藏袍,住帳篷,喝青棵酒、酥油茶、奶茶,吃糌粑、牛羊肉;靠天養畜,過著自給自足的游牧生活;獻哈達歡迎客人,信仰佛教,形成獨特的“雪域文化”。故選擇C。(2)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各省簡稱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魯是山東省的簡稱,粵是廣東省的簡稱。故選擇C。(3)本題考查的是世界各國地理位置特點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日本、印度尼西亞都是島國,蒙古是一個內陸國家,美國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故選擇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青藏高原牧民生活特點、我國各省簡稱和世界各國地理位置特點的識記。4.【答案】(1)B(2)D(3)B【知識點】地勢和地形;氣候多樣,季風顯著【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對氣候柱狀圖的識別能力。分析材料可知,溫州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所以只有B符合題意。故選擇B。(2)本題考查的是溫州氣候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溫州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即是亞熱帶季風氣候。故選擇D。(3)本題考查的是溫州地勢特征的有關知識。水往低處流,結合材料“溫州市的主要河流大多自西向東流”可知,溫州地勢西高東低。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溫州自然環境的識記對材料分析理解能力。5.【答案】D【知識點】北京【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北京傳統文化和人們的傳統生活方式的有關知識。ABC符合題意,D選項的高樓大廈不是傳統文化和人們的傳統生活方式。故選擇D。【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北京傳統文化和人們的傳統生活方式的了解。6.【答案】B【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民族自治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桂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簡稱。故選擇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民族自治區的識記。7.【答案】B【知識點】內蒙古【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蒙古族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牧民們一年中最盛大的娛樂活動。故選擇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蒙古族娛樂活動的識記。8.【答案】B【知識點】我國的人口特點【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少數民族分布的有關知識。中國是一個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漢族人口最多,其余55個民族統稱“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中,壯族人口最多。各民族在分布上具有“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漢族遍及全國,主要分布在東部和中部;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東北等邊疆地區。故選擇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少數民族分布的了解。9.【答案】B【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北方地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北方,冬季較為寒冷,所以房子很注意防寒,室內一般有取暖設備,所以B符合題意。民居屋頂坡度大,墻體高,多水田,以種植水稻、油菜為主,水運是人們常用的一種交通運輸的方式都是我國南方因為降水充足而產生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活動。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北方地區自然人文特征的了解。10.【答案】(1)B(2)D(3)A(4)B【知識點】香港和澳門;珠江三角洲【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珠江三角洲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國的南方地區。故選擇B。(2)本題考查的是珠江三角洲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珠江三角洲瀕臨南海。故選擇D。(3)本題考查的是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區為香港地區。故選擇A。(4)本題考查的是內地和香港聯系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香港與祖國內地優勢互補,祖國內地主要給香港提供生活資料。故選擇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逐漸三角洲概況和與香港交流的了解。11.【答案】(1)A(2)B【知識點】地勢和地形;氣候多樣,季風顯著;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重要地形區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所代表的地形區是東北平原。故選擇A。(2)(1)本題考查的是大興安嶺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②代表的山脈是大興安嶺,是我國第二級和第三級階梯的分界線,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所以①③符合題意;南方和北地區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中緯度和高緯度的分界線是60°緯線,所以②④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重要地形區分布和重要地理分界線的識記。12.【答案】(1)②;①;③;⑤;④(2)⑤;①;②;③;④【知識點】地勢和地形;北京;上海;新疆(絲路明珠);拉薩【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各地形區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青藏高原的特征:高山林立,雪峰連綿.冰川廣布.湖泊稠密,世界屋脊;內蒙古高原的特征:地勢低平,草原遼闊.是牧人的天堂;長江中下游的特征:地勢低平.水網密布.魚米之鄉.物產豐富;四川盆地的特征:土壤肥沃.四周群山環繞.氣候暖濕,農業發達;東南丘陵的特征:海拔不高,盛產茶葉、竹制品。(2)本題考查的是我國重要城市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上海是我國的經濟中心,拉薩被譽為“日光城”,北京是我國古老而現代的首都,臺灣有“天然植物園”的美稱,烏魯木齊是我國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重要地形區特征和重要城市概括的識記。13.【答案】(1)蒙古;印度;俄羅斯;印度(2)韓國;日本(3)臺灣島;海南島(4)渤海;南海(5)臺灣海峽;馬六甲海峽(6)太平洋;印度洋(7)從海陸位置:我國是海陸兼備的國家,東臨太平洋,使我國東部在夏季風濕潤氣流影響下,雨量充沛,有利于農業生產;沿海地區也便于發展海洋事業,同海外各國交往。西部深入亞歐大陸內部,使我國陸上交通能與中亞、西亞、歐洲直接往來。【知識點】大洲和大洋;我國的疆域【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鄰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為蒙古,B為印度;我國鄰國中面積最大的是俄羅斯,人口最多是印度。(2)本題考查的是我國鄰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C為韓國,D為日本。(3)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島嶼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E為臺灣島,F為海南島。(4)本題考查的是我國海域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G為渤海,H為南海。(5)本題考查的是世界重要海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I為臺灣海峽,J為馬六甲海峽。(6)本題考查的是世界大洋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K為太平洋,L為印度洋。(7)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地理位置優越性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從海陸位置看,我國是海陸兼備的國家,東臨太平洋,使我國東部在夏季風濕潤氣流影響下,雨量充沛,有利于農業生產;沿海地區也便于發展海洋事業,同海外各國交往。西部深入亞歐大陸內部,使我國陸上交通能與中亞、西亞、歐洲直接往來。【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界重大地理位置的分布、中國國內重要地理位置分布的識記,同時理解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14.【答案】(1)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2)秦嶺;如圖:(3)丁;黃河流經黃土高原,攜帶了大量的泥沙,當流經下游時,由于河道變寬,水流的速度變慢,河里的泥沙沉積在河床的底部,使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4)甲到乙河段為黃河上游,處于我國地勢一,二級階梯的交界處,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5)C(6)D【知識點】母親河———長江黃河【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黃河流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河依次流經的地形區為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2)本題考查的是秦嶺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河和長江的分水嶺是秦嶺,即圖中東西走向的山脈為秦嶺。(3)本題考查的是黃河下游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河流經黃土高原,攜帶了大量的泥沙,當流經下游時,由于河道變寬,水流的速度變慢,河里的泥沙沉積在河床的底部,使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所以“地上河”位于丁河段。(4)本題考查的是黃河上游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甲到乙河段為黃河上游,處于我國地勢一,二級階梯的交界處,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5)本題考查的是長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長江干流江闊水深,終年不凍,宜賓以下可四季通航,是中國最重要的內河航運大動脈,有“黃金水道”美譽,長江沿江地帶發展迅速。故選擇C。(6)本題考查的是長江三峽水利樞紐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長江三峽水利樞紐位于湖北省境內的長江上游,處在地勢的第二三級階梯交界處。故選擇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黃河流域、長江流域概況的識記。15.【答案】(1)天山;昆侖山;準噶爾;塔里木盆地;塔里木河(2)農產品如,棉花,瓜果;制約因素是水源;通過坎兒井來引水灌溉。(3)西部大開發戰略;因地制宜,優勢互補。【知識點】地勢和地形;新疆(絲路明珠);交流與互補【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重要地理事物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為天山山脈,B為昆侖山山脈;C為準噶爾盆地,D為塔里木盆地;E是我國最大的內流河塔里木河。(2)本題考查的是新疆農業發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疆的農產品有棉花、瓜果等,其農業發展的制約因素是水源,當地古時人們主要通過坎兒井來引水灌溉。(3)本題考查的是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氣東輸工程從開工建設到竣工,再到向上海供氣,體現了我國正在實施和大力推進的西部大開發戰略。通過這一戰略的實施,西部地區的資源優勢將轉化為經濟,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發展水平的差距正在逐步縮小,這一做法符合區域經濟發展的因地制宜、優勢互補的原則。【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重要地理位置分布的識記,對新疆農業發展、坎兒井、西部大開發戰略的了解和對因地制宜原則的理解。1 / 1浙江溫州市2015學年下學期飛云中學七年級歷史與社會期中考試試卷一、單項選擇題1.(2016七下·溫州期中)下圖是中國幾個省區的輪廓圖,據此回答問題。(1)擁有我國最北和最東兩個端點的省區是_______,擁有我國最西端點的省區是_______(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2)下列關于上面四個省的說法正確的是( )A.長江、黃河都不流經上述四省B.北回歸線穿過②C.上述四個省級行政區中,①、③都鄰海D.④的簡稱是“鄂”【答案】(1)C(2)A【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母親河———長江黃河【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各省級行政單位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為黑龍江省,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③浙江省,④云南省,其中擁有我國最北和最東兩個端點的省區是黑龍江省,擁有我國最西端點的省區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故選擇C。(2)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各省級行政單位概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北回歸線沒有穿過新疆,所以B不符合題意;黑龍江是一個內陸省份,所以C錯誤;云南省的簡稱是云或滇,所以D錯誤。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各省級行政單位分布和概況的識記。2.(2016七下·溫州期中)青藏地區與同緯度其他地區相比( )A.氣溫低,降水少 B.氣溫高,降水多C.氣溫低.降水多 D.氣溫高,降水少【答案】A【知識點】青藏牧區【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青藏地區氣候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相對于同緯度其它地區,青藏高原海拔高,為高原山地氣候,氣候寒冷,很多地方終年冰雪覆蓋,即具有氣溫低,降水少的特點。【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青藏地區氣候特征的識記。3.(2016七下·溫州期中)《舌尖上的中國》通過對全國各地獨特美食的介紹,讓觀眾從飲食文化方面和理解傳統和變化著的中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第二集《轉化的靈感》中的一個鏡頭:“高原的深秋充滿寒意,好客的扎西一家端出青稞酒和糌粑招待來自遠方的客人。”該鏡頭拍攝于( )A.黃土高原 B.內蒙古高原 C.青藏高原 D.云貴高原(2)第六集《五味的調和》通過介紹川、魯、粵、淮揚四大基礎菜系,展現了我國豐富多彩的烹飪文化。魯菜、粵菜的民源地分別( )A.山東省、福建省 B.山西省、廣東省C.山東省、廣東省 D.山西省、福建省(3)為拍攝《舌尖上的中國》,攝制組行走大江南北,途中不僅體驗到了各地美食,而且體會到了祖國疆域的遼闊。從海陸位置來看,下列國家與中國具有一樣特征的是( )A.日本 B.美國 C.蒙古 D.印度尼西亞【答案】(1)C(2)C(3)B【知識點】我國的疆域;我國的行政區劃;青藏牧區【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青藏高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青藏高原上的牧民們穿藏袍,住帳篷,喝青棵酒、酥油茶、奶茶,吃糌粑、牛羊肉;靠天養畜,過著自給自足的游牧生活;獻哈達歡迎客人,信仰佛教,形成獨特的“雪域文化”。故選擇C。(2)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各省簡稱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魯是山東省的簡稱,粵是廣東省的簡稱。故選擇C。(3)本題考查的是世界各國地理位置特點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日本、印度尼西亞都是島國,蒙古是一個內陸國家,美國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故選擇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青藏高原牧民生活特點、我國各省簡稱和世界各國地理位置特點的識記。4.(2016七下·溫州期中)溫州氣候宜人,冬無嚴寒,夏少酷暑,降水豐沛,雨熱同期,樹木常綠,水網密布,主要河流如甌江、鰲江、飛云江等都向東流入東海。據此回答第問題(1)下列四幅降水量和氣溫月份分配圖最符合溫州氣候特點的是( )A.A B.B C.C D.D(2)材料反映出溫州的氣候類型是( )A.熱帶季風氣候 B.溫帶大陸性氣候C.高原高山氣候 D.亞熱帶季風氣候(3)溫州市的主要河流大多自西向東流,由此可以推斷出溫州( )A.地勢東高西低 B.地勢西高東低C.地形種類復雜 D.地形種類單一【答案】(1)B(2)D(3)B【知識點】地勢和地形;氣候多樣,季風顯著【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對氣候柱狀圖的識別能力。分析材料可知,溫州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所以只有B符合題意。故選擇B。(2)本題考查的是溫州氣候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溫州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即是亞熱帶季風氣候。故選擇D。(3)本題考查的是溫州地勢特征的有關知識。水往低處流,結合材料“溫州市的主要河流大多自西向東流”可知,溫州地勢西高東低。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溫州自然環境的識記對材料分析理解能力。5.(2016七下·杭州期中)來自美國的狄馬克到北京想體驗一下這座城市的傳統文化和人們的傳統生活方式。下列建議不太恰當的是( )A.走進胡同與四合院 B.看京劇C.參觀故宮 D.看高樓大廈【答案】D【知識點】北京【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北京傳統文化和人們的傳統生活方式的有關知識。ABC符合題意,D選項的高樓大廈不是傳統文化和人們的傳統生活方式。故選擇D。【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北京傳統文化和人們的傳統生活方式的了解。6.(2016七下·溫州期中)在我們偉大祖國遼闊的土地上共同生活著56個民族,各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和傳統的體育活動,共同組成了多民族統一的和睦的大家庭。以下四省區中屬于民族自治區的省區是( )A.滇 B.桂 C.貴 D.川【答案】B【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民族自治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桂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簡稱。故選擇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民族自治區的識記。7.(2016七下·溫州期中)那達慕大會是牧民們一年中最盛大的娛樂活動,它屬于哪個少數民族( )A.藏族 B.蒙古族 C.哈薩克族 D.維吾爾族【答案】B【知識點】內蒙古【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蒙古族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牧民們一年中最盛大的娛樂活動。故選擇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蒙古族娛樂活動的識記。8.我國少數民旅主要分布在( )A.西北、西南、東南的邊疆地區和高原山區B.西北、西南、東北的邊疆地區和高原山區C.西南、東南、東北的邊疆地區和高原山區D.西南、中南、西北的邊疆地區和高原山區【答案】B【知識點】我國的人口特點【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少數民族分布的有關知識。中國是一個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漢族人口最多,其余55個民族統稱“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中,壯族人口最多。各民族在分布上具有“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漢族遍及全國,主要分布在東部和中部;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東北等邊疆地區。故選擇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少數民族分布的了解。9.(2016七下·杭州期中)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下列自然景觀和人文活動的描述中,與我國北方地區相符的是( )A.民居屋頂坡度大,墻體高B.房子很注意防寒,室內一般有取暖設備C.水運是人們常用的一種交通運輸方式D.多水田,以種植水稻、油菜為主【答案】B【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北方地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北方,冬季較為寒冷,所以房子很注意防寒,室內一般有取暖設備,所以B符合題意。民居屋頂坡度大,墻體高,多水田,以種植水稻、油菜為主,水運是人們常用的一種交通運輸的方式都是我國南方因為降水充足而產生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活動。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北方地區自然人文特征的了解。10.(2016七下·溫州期中)讀下面《珠江三角洲地區圖》回答問題(1)所示區域位于我國的( )A.北方地區 B.南方地區 C.西北地區 D.青藏地區(2)該地區所瀕臨的海域是( )A.東海 B.黃海 C.渤海 D.南海(3) 2014年9月28日至12月15日,香港發生持續79天的違法“占中”事件,這是自1997年回歸以來香港發生的“最大型的群眾事件”。香港素有東方明珠之稱,香港環境優美、經濟發達、是世界著名的購物天堂。 “占中”對旅游業、零售業及個人消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其中香港位于上圖中的( )A.A區 B.B區 C.C區 D.D區(4)香港與祖國內地優勢互補,祖國內地主要給香港提供( )A.技術 B.生活資料 C.管理經驗 D.資金【答案】(1)B(2)D(3)A(4)B【知識點】香港和澳門;珠江三角洲【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珠江三角洲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國的南方地區。故選擇B。(2)本題考查的是珠江三角洲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珠江三角洲瀕臨南海。故選擇D。(3)本題考查的是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區為香港地區。故選擇A。(4)本題考查的是內地和香港聯系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香港與祖國內地優勢互補,祖國內地主要給香港提供生活資料。故選擇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逐漸三角洲概況和與香港交流的了解。11.(2016七下·溫州期中)下圖是沿北緯45°線地形剖面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1)我國地形類型多樣。圖中數字①所代表的地形區是( )A.東北平原 B.華北平原C.江南丘陵 D.長江中下游平原(2)圖中數字②代表的山脈是我國某些地理分界線的組成部分,這些分界線有( )①第二級和第三級階梯的分界線 ②南方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③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④中緯度和高緯度的分界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1)A(2)B【知識點】地勢和地形;氣候多樣,季風顯著;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重要地形區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所代表的地形區是東北平原。故選擇A。(2)(1)本題考查的是大興安嶺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②代表的山脈是大興安嶺,是我國第二級和第三級階梯的分界線,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所以①③符合題意;南方和北地區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中緯度和高緯度的分界線是60°緯線,所以②④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重要地形區分布和重要地理分界線的識記。二、非選擇題12.(2016七下·溫州期中)連線題(1)將下列我國的主要地形區與它們的主要特征用搭配起來。A.青藏高原 ①地勢低平,草原遼闊.是牧人的天堂B.內蒙古高原 ②高山林立,雪峰連綿.冰川廣布.湖泊稠密,世界屋脊C.長江中下游平原 ③地勢低平.水網密布.魚米之鄉.物產豐富D.四川盆地 ④ 海拔不高,盛產茶葉、竹制品E.東南丘陵 ⑤土壤肥沃.四周群山環繞.氣候暖濕,農業發達(2)將下列地名與其美稱搭配起來。A.上海 ①日光城B.拉薩 ②古老而現代的首都C.北京 ③天然植物園D.臺灣 ④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E.烏魯木齊 ⑤我國的經濟中心【答案】(1)②;①;③;⑤;④(2)⑤;①;②;③;④【知識點】地勢和地形;北京;上海;新疆(絲路明珠);拉薩【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各地形區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青藏高原的特征:高山林立,雪峰連綿.冰川廣布.湖泊稠密,世界屋脊;內蒙古高原的特征:地勢低平,草原遼闊.是牧人的天堂;長江中下游的特征:地勢低平.水網密布.魚米之鄉.物產豐富;四川盆地的特征:土壤肥沃.四周群山環繞.氣候暖濕,農業發達;東南丘陵的特征:海拔不高,盛產茶葉、竹制品。(2)本題考查的是我國重要城市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上海是我國的經濟中心,拉薩被譽為“日光城”,北京是我國古老而現代的首都,臺灣有“天然植物園”的美稱,烏魯木齊是我國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重要地形區特征和重要城市概括的識記。13.(2016七下·溫州期中)我國幅員遼闊,地理位置優越。讀下列《中國及周邊地區示意圖》,完成相關題目。(1)鄰國:A ,B ;我國鄰國中面積最大的是 ;人口最多的是 (2)隔海相望的國家:C ,D 。(3)島嶼:E ,F 。(4)海域:G ,H 。(5)海峽:I ,J 。(6)大洋:K ,L 。(7)從海陸位置說明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答案】(1)蒙古;印度;俄羅斯;印度(2)韓國;日本(3)臺灣島;海南島(4)渤海;南海(5)臺灣海峽;馬六甲海峽(6)太平洋;印度洋(7)從海陸位置:我國是海陸兼備的國家,東臨太平洋,使我國東部在夏季風濕潤氣流影響下,雨量充沛,有利于農業生產;沿海地區也便于發展海洋事業,同海外各國交往。西部深入亞歐大陸內部,使我國陸上交通能與中亞、西亞、歐洲直接往來。【知識點】大洲和大洋;我國的疆域【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鄰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為蒙古,B為印度;我國鄰國中面積最大的是俄羅斯,人口最多是印度。(2)本題考查的是我國鄰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C為韓國,D為日本。(3)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島嶼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E為臺灣島,F為海南島。(4)本題考查的是我國海域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G為渤海,H為南海。(5)本題考查的是世界重要海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I為臺灣海峽,J為馬六甲海峽。(6)本題考查的是世界大洋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K為太平洋,L為印度洋。(7)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地理位置優越性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從海陸位置看,我國是海陸兼備的國家,東臨太平洋,使我國東部在夏季風濕潤氣流影響下,雨量充沛,有利于農業生產;沿海地區也便于發展海洋事業,同海外各國交往。西部深入亞歐大陸內部,使我國陸上交通能與中亞、西亞、歐洲直接往來。【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界重大地理位置的分布、中國國內重要地理位置分布的識記,同時理解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14.(2016七下·溫州期中)千百年來,黃河和長江哺育了中華民族,中華兒女也用智慧與最真摯的情感甚至生命,譜寫了贊美與保衛母親河的詩篇與樂章。請讀《長江、黃河干流水系圖》.回答問題。(1)請依次寫出黃河流經的地形區。(2)寫出黃河和長江的分水嶺,并在圖中用字母A標出來(3)圖中甲、乙、丙、丁四河段中.哪一河段成了地上河?其成因是什么?(4)在甲到乙河段修建了許多水電站.請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原因.(5)長江被稱為“黃金水道”的原因是( )A.年徑流量大 B.水力資源豐富C.航運價值高 D.流域內多礦產(6)下列關于長江三峽水利樞紐的敘述,正確的是( )A.位于湖北省境內的長江中游B.位于重慶境內的長江上游C.在地勢的第一,二級階梯交界處D.在地勢的第二三級階梯交界處【答案】(1)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2)秦嶺;如圖:(3)丁;黃河流經黃土高原,攜帶了大量的泥沙,當流經下游時,由于河道變寬,水流的速度變慢,河里的泥沙沉積在河床的底部,使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4)甲到乙河段為黃河上游,處于我國地勢一,二級階梯的交界處,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5)C(6)D【知識點】母親河———長江黃河【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黃河流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河依次流經的地形區為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2)本題考查的是秦嶺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河和長江的分水嶺是秦嶺,即圖中東西走向的山脈為秦嶺。(3)本題考查的是黃河下游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河流經黃土高原,攜帶了大量的泥沙,當流經下游時,由于河道變寬,水流的速度變慢,河里的泥沙沉積在河床的底部,使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所以“地上河”位于丁河段。(4)本題考查的是黃河上游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甲到乙河段為黃河上游,處于我國地勢一,二級階梯的交界處,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5)本題考查的是長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長江干流江闊水深,終年不凍,宜賓以下可四季通航,是中國最重要的內河航運大動脈,有“黃金水道”美譽,長江沿江地帶發展迅速。故選擇C。(6)本題考查的是長江三峽水利樞紐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長江三峽水利樞紐位于湖北省境內的長江上游,處在地勢的第二三級階梯交界處。故選擇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黃河流域、長江流域概況的識記。15.(2016七下·溫州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位于我國西北邊陲,與八個國家相鄰,是我國石油資源最豐富的省區之一。20世紀90年代準噶爾、塔里木,吐哈(吐魯番-哈密)盆地的大型油氣田相繼被開發,專家預測在未來10年內,新疆將成為我國石油產業的“龍頭”。材料二:2002年7月4日,西氣東輸工程試驗段正式開工建設。2004年1月1日正式向上海供氣,2004年10月1日全線建成投產,2004年12月30日實現全線商業運營。西氣東輸管道工程起于新疆輪南,途經新疆、甘肅、寧夏、陜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蘇、上海以及浙江10省(區、市)66個縣,全長約4000公里。材料三:《我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形圖》請回答以下問題。(1)該地區的地形可概括為“三山夾兩盆”其中山脈是指:A 山脈,B 山脈;盆地是指C 盆地,D 盆地。E 是我國最大的內流河: 河。(2)列舉兩種該地區的主要農產品。從自然條件來看,該地區發展農業生產最主要的制約因素是什么?在古代,人們是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的?(3)西氣東輸工程從開工建設到竣工,再到向上海供氣,體現了我國正在實施和大力推進的哪一大戰略?通過這一戰略的實施,西部地區的資源優勢將轉化為經濟,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發展水平的差距正在逐步縮小,這一做法符合區域經濟發展的哪一原則?【答案】(1)天山;昆侖山;準噶爾;塔里木盆地;塔里木河(2)農產品如,棉花,瓜果;制約因素是水源;通過坎兒井來引水灌溉。(3)西部大開發戰略;因地制宜,優勢互補。【知識點】地勢和地形;新疆(絲路明珠);交流與互補【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重要地理事物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為天山山脈,B為昆侖山山脈;C為準噶爾盆地,D為塔里木盆地;E是我國最大的內流河塔里木河。(2)本題考查的是新疆農業發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疆的農產品有棉花、瓜果等,其農業發展的制約因素是水源,當地古時人們主要通過坎兒井來引水灌溉。(3)本題考查的是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氣東輸工程從開工建設到竣工,再到向上海供氣,體現了我國正在實施和大力推進的西部大開發戰略。通過這一戰略的實施,西部地區的資源優勢將轉化為經濟,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發展水平的差距正在逐步縮小,這一做法符合區域經濟發展的因地制宜、優勢互補的原則。【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重要地理位置分布的識記,對新疆農業發展、坎兒井、西部大開發戰略的了解和對因地制宜原則的理解。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溫州市2015學年下學期飛云中學七年級歷史與社會期中考試試卷(學生版).docx 浙江溫州市2015學年下學期飛云中學七年級歷史與社會期中考試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