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臺州市洞頭縣六校2015-2016學年下學期期中聯考七年級歷史與社會試卷一、選擇題1.(2016七下·洞頭期中)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疆域廣大的國家,北回歸線穿過我國南部四個省級行政區。下列是北回歸線穿過的省區輪廓圖,按自東向西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①③② D.④③①②2.(2016七下·洞頭期中)我國人口眾多,但人口分布很不均勻。下列屬于著名的人口地理分界線的是( )A.黑河—騰沖一線B.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格拉山-岡底斯山C.秦嶺—淮河一線D.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3.(2016七下·洞頭期中)地形多樣是我國自然環境的顯著特點。根據下圖判斷,地形③主要分布在我國的( )A.第一級階梯 B.第二級階梯 C.第三級階梯 D.大陸架上4.(2016七下·洞頭期中)與沙海連綿,荒漠廣布的西亞相比,緯度大體相當的珠江流域卻綠野相連,城市集中,人口密集。其主要自然影響因素是( )A.地勢 B.季風 C.緯度 D.海洋5.(2016七下·洞頭期中)黃河與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以下關于黃河和長江共同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都發源于青藏高原自西向東注入海洋 ②下游都具有江闊水深航運便利的特點③上游都多峽谷蘊藏著豐富的水能資源 ④流域內的生態環境被破壞地比較嚴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2016七下·洞頭期中)臺灣氣候宜人,冬無嚴寒,降水豐沛,雨熱同期,樹木常綠,素有“天然植物園”、“水果之鄉”之稱。下列四幅圖中與臺灣臺北市的氣候類型相符的是( )A.A B.B C.C D.D7.(2016七下·洞頭期中)上海是我國最大的經濟中心、重要的工業基地和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下列關于上海的說法正確的是( )A.交通便利,有新亞歐大陸橋經過能直達歐洲B.歷史悠久,有800多年統一王朝都城的歷史C.環境良好,建有全國最大的紅松自然保護區D.工業發達,擁有全國最大最先進的工業體系8.(2016七下·洞頭期中)水是生命之源,農業生產不能沒有灌溉水源。“積雪融化灌農莊”與一項著名的水利工程有關,這項工程是( )A.坎兒井 B.都江堰 C.大運河 D.高山水渠9.(2016七下·洞頭期中)我國國土遼闊,自然環境差異顯著,不同的民居特點反映了其所在地區的地理環境特征。下列民居圖中,位于我國南方地區的是( )A. B.C. D.10.(2016七下·洞頭期中)不同地區,自然條件不同,造就了不同的自然景觀,形成了人們不同的生產與生活方式。下列描述語中,表示我國北方地區的是( )A.風吹草低見牛羊 B.旱地麥浪泛金黃C.四季有花常見雨 D.青稞美酒鍋莊舞二、非選擇題11.(2016七下·洞頭期中)讀“沿北緯32 線我國地形剖面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序號分別代表的地理事物是:①高原: , ②盆地: ,③平原: , ④海域: 。(2)從上圖中可以看出我國地勢具有怎樣的特點?這樣的地勢對我國的河流產生了怎樣的影響?(3)區域②與區域③緯度相近,但冬季的平均氣溫卻高,這是什么原因?12.(2016七下·洞頭期中)讀“西氣東輸一線工程線路圖”,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圖中序號分別代表的省級行政區的名稱、簡稱和省級行政中心:①名稱: , ②簡稱: ,③簡稱: , ④行政中心: 。(2)西氣東輸工程主干線三次穿越“河水一石,其泥六斗”的黃河。你認為造成黃河中游水土流失嚴重的人為原因主要是什么?要改變這種狀況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列舉一種)(3)西氣東輸工程的實施給我國東西部地區帶來哪些好處?13.(2016七下·洞頭期中)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013年9月和10月,習近平主席在訪問哈薩克斯坦和印尼時,公開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帶一路”國家戰略。2015年3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發揮海外僑胞以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獨特優勢作用,積極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推進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福建海峽藍色經濟試驗區和舟山群島新區建設,加大海南國際旅游島開發開放力度。加強上海、天津、寧波-舟山、廣州、深圳、湛江、汕頭、青島、煙臺、大連、福州、廈門、泉州、海口、三亞等沿海城市港口建設。——《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一帶一路”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積極推進沿線國家發展戰略的相互對接,讓古絲綢之路煥發新的生機活力,以新的形式使亞歐非各國聯系更加緊密,互利合作邁向新的歷史高度。——《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1)憑借毗鄰港澳的區位優勢,社會經濟得到迅猛發展,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的地區是 。(2)請根據材料,說一說洞頭應該如何積極融入“一帶一路”的建設熱潮中。(3)請聯系所學知識,說一說我國與亞歐非各國加強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意義。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行政區劃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為廣西,②為云南省,③廣東省,④為臺灣省。北回歸線自東向西依次穿過臺灣省、廣東省、廣西和云南省。故選擇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各省級行政單位分布的識記。2.【答案】A【知識點】我國的人口特點【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的人口地理分界線。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的人口地理分界線是黑河—騰沖一線,以東,地少人多;以西,地廣人稀。故選擇A。【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人口地理分界線的識記。3.【答案】C【知識點】地勢和地形【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地形地勢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地形復雜多樣,陸地地形的基本類型在我國都有分布;其中,丘陵占總面積的10%,山地占3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由此可判斷,圖中地形③是指平原,主要分布在我國第三級階梯。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地勢地形分布的識記。4.【答案】B【知識點】氣候多樣,季風顯著【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季風氣候影響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由于受海陸位置的影響,亞洲東部形成了典型的季風氣候,從南向北依次是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其共同特征是雨熱同期。我國珠江流域綠野相連,城市集中,人口密集,締造中國這一富饒寶地的最大功績應屬于自然因素中的季風,特別是夏季風帶來了豐沛的降水。故選擇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季風氣候我國影響的理解。5.【答案】C【知識點】母親河———長江黃河【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長江黃河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河下游進入華北平原,地勢低平,流經黃土高原帶來的泥沙淤積,河床高出地面,形成著名的“地上河”,加大了保堤防洪難度;大量泥沙在入海口淤積,形成廣闊的黃河三角洲,地勢低平,資源豐富,所以②不是黃河長江的共同點。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黃河長江異同點的比較。6.【答案】B【知識點】臺灣【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臺北市氣候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臺灣臺北市的氣候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全年降水量高于800mm,雨熱同期,所以只有B符合題意。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臺北市氣候特征的識記和對氣候柱狀圖的識讀。7.【答案】D【知識點】上海【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上海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亞歐大陸橋東起連云港,與上海無關,所以A不符合題意;歷史悠久,有800多年統一王朝都城的歷史是北京,與上海無關,所以B不符合題意;環境良好,建有全國最大的紅松自然保護區在我國東北,所以C不符合題意;上海工業發達,擁有全國最大最先進的工業體系,所以D符合題意。故選擇D。【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上海概況的識記。8.【答案】A【知識點】新疆(絲路明珠)【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坎兒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疆深居亞歐內陸,降水稀少,蒸發旺盛,當地人民利用冰雪融水來發展灌溉農業,水源較好的地方,發明了防止蒸發的灌溉工程——坎兒井。故選擇A。【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坎兒井的識記。9.【答案】C【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太湖流域的水鄉城鎮【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房頂為平頂,適宜降水稀少的北方地區,與降水充沛的南方地區不符,所以A不符合題意;B為窯洞,主要存在于我國黃土高原,位于北方地區,所以B不符合題意;C地臨河建屋,為江南水鄉城鎮的典型特點,所以C符合題意;D為蒙古包,存在于內蒙古高原,所以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南方地區自然人文特征的識記。10.【答案】B【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內蒙古;太湖流域的水鄉城鎮;青藏牧區【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北方地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風吹草低見牛羊”是內蒙古草原的景觀特征,位于我國西北地區,所以A不符合題意;“旱地麥浪泛金黃”是我國北方秋天農業豐收的景象,所以B符合題意;“四季有花常見雨”是我國南方地區的景象,所以C不符合題意;“青稞美酒鍋莊舞”是我國青藏地區的景象,所以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北方地區自然人文特征的識記。11.【答案】(1)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東海(2)地勢特點: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對河流的影響:使許多大河自西向東流(滾滾東流);階梯交界處河流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3)原因:四川盆地地處亞熱帶,因四周山脈環繞,大大減弱冬季寒潮和冷空氣的入侵程度。【知識點】地勢和地形;四川盆地【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重要地理事物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為青藏高原,②為四川盆地,③長江中下游平原,④為東海。(2)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地勢特征及其對河流走向的影響。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地勢西高東低,逐級降低,呈三級階梯分布對我國產生的重大影響:我國河流多自西向東流,使東西交往便利,南北交通不便;在階梯與階梯的分界處落差巨大,水能資源豐富。(3)本題考查的是四川盆地氣候形成原因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四川盆地四周高山、高原環抱,減弱了冬季寒潮和冷空氣的入侵程度,也使夏季熱量不易擴散,形成“冬暖、春早、夏熱”的特點。【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地勢地形特征及其影響的理解。12.【答案】(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甘(或隴);陜(或秦);上海(2)人為原因:人們不合理地利用土地(過度放牧、亂砍濫伐、過度開發、無序建設),地表植被破壞嚴重。措施:科學生產,退耕還林還草(植樹種草、植樹造林);在緩坡修筑梯田,在坡腳建擋土壩;遵循自然規律,綜合開發建設。(3)好處:有利于西部地區的能源開發,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增加財政收入,擴大就業機會;有利于緩解東部地區的資源短缺問題,彌補能源不足,改善大氣環境。【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黃土高原;交流與互補【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各省級行政單位分布及其簡稱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②為甘肅省,簡稱為甘(或隴);③為陜西省,簡稱為陜(或秦);④為上海市。(2)本題考查的是黃土高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造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為原因有:人們不合理地利用土地(過度放牧、亂砍濫伐、過度開發、無序建設),地表植被破壞嚴重。為保持水土,我們必須科學生產,退耕還林還草(植樹種草、植樹造林);在緩坡修筑梯田,在坡腳建擋土壩;遵循自然規律,綜合開發建設。(3)本題考查的是西氣東輸工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氣東輸工程的實施有利于西部地區的能源開發,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增加財政收入,擴大就業機會;有利于緩解東部地區的資源短缺問題,彌補能源不足,改善大氣環境。【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西氣東輸沿線概況的識記和對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及其措施的理解。13.【答案】(1)珠江三角洲地區(珠三角)(2)發展海洋經濟;加快新區建設;開發旅游休閑;建設臨港物流。(3)地區間加強交流與合作可以達到互通有無、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知識點】珠江三角洲;交流與互補【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珠江三角洲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憑借毗鄰港澳的區位優勢,社會經濟得到迅猛發展,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的地區是珠江三角洲。(2)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 推進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福建海峽藍色經濟試驗區和舟山群島新區建設,加大海南國際旅游島開發開放力度。加強上海、天津、寧波-舟山、廣州、深圳、湛江、汕頭、青島、煙臺、大連、福州、廈門、泉州、海口、三亞等沿海城市港口建設”可知,洞頭要積極融入“一帶一路”的建設熱潮中,必須積極發展海洋經濟,加快新區建設,開發旅游休閑,建設臨港物流。(3)本題考查的是國內外加強合作與交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與亞歐非各國加強交流與合作可以達到互通有無、優勢互補、共同發展。【點評】本題比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珠江三角洲的了解,國內外加強合作與交流作用的理解,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 / 1浙江省臺州市洞頭縣六校2015-2016學年下學期期中聯考七年級歷史與社會試卷一、選擇題1.(2016七下·洞頭期中)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疆域廣大的國家,北回歸線穿過我國南部四個省級行政區。下列是北回歸線穿過的省區輪廓圖,按自東向西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①③② D.④③①②【答案】D【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行政區劃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為廣西,②為云南省,③廣東省,④為臺灣省。北回歸線自東向西依次穿過臺灣省、廣東省、廣西和云南省。故選擇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各省級行政單位分布的識記。2.(2016七下·洞頭期中)我國人口眾多,但人口分布很不均勻。下列屬于著名的人口地理分界線的是( )A.黑河—騰沖一線B.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格拉山-岡底斯山C.秦嶺—淮河一線D.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答案】A【知識點】我國的人口特點【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的人口地理分界線。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的人口地理分界線是黑河—騰沖一線,以東,地少人多;以西,地廣人稀。故選擇A。【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人口地理分界線的識記。3.(2016七下·洞頭期中)地形多樣是我國自然環境的顯著特點。根據下圖判斷,地形③主要分布在我國的( )A.第一級階梯 B.第二級階梯 C.第三級階梯 D.大陸架上【答案】C【知識點】地勢和地形【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地形地勢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地形復雜多樣,陸地地形的基本類型在我國都有分布;其中,丘陵占總面積的10%,山地占3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由此可判斷,圖中地形③是指平原,主要分布在我國第三級階梯。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地勢地形分布的識記。4.(2016七下·洞頭期中)與沙海連綿,荒漠廣布的西亞相比,緯度大體相當的珠江流域卻綠野相連,城市集中,人口密集。其主要自然影響因素是( )A.地勢 B.季風 C.緯度 D.海洋【答案】B【知識點】氣候多樣,季風顯著【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季風氣候影響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由于受海陸位置的影響,亞洲東部形成了典型的季風氣候,從南向北依次是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其共同特征是雨熱同期。我國珠江流域綠野相連,城市集中,人口密集,締造中國這一富饒寶地的最大功績應屬于自然因素中的季風,特別是夏季風帶來了豐沛的降水。故選擇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季風氣候我國影響的理解。5.(2016七下·洞頭期中)黃河與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以下關于黃河和長江共同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都發源于青藏高原自西向東注入海洋 ②下游都具有江闊水深航運便利的特點③上游都多峽谷蘊藏著豐富的水能資源 ④流域內的生態環境被破壞地比較嚴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知識點】母親河———長江黃河【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長江黃河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河下游進入華北平原,地勢低平,流經黃土高原帶來的泥沙淤積,河床高出地面,形成著名的“地上河”,加大了保堤防洪難度;大量泥沙在入海口淤積,形成廣闊的黃河三角洲,地勢低平,資源豐富,所以②不是黃河長江的共同點。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黃河長江異同點的比較。6.(2016七下·洞頭期中)臺灣氣候宜人,冬無嚴寒,降水豐沛,雨熱同期,樹木常綠,素有“天然植物園”、“水果之鄉”之稱。下列四幅圖中與臺灣臺北市的氣候類型相符的是( )A.A B.B C.C D.D【答案】B【知識點】臺灣【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臺北市氣候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臺灣臺北市的氣候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全年降水量高于800mm,雨熱同期,所以只有B符合題意。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臺北市氣候特征的識記和對氣候柱狀圖的識讀。7.(2016七下·洞頭期中)上海是我國最大的經濟中心、重要的工業基地和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下列關于上海的說法正確的是( )A.交通便利,有新亞歐大陸橋經過能直達歐洲B.歷史悠久,有800多年統一王朝都城的歷史C.環境良好,建有全國最大的紅松自然保護區D.工業發達,擁有全國最大最先進的工業體系【答案】D【知識點】上海【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上海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亞歐大陸橋東起連云港,與上海無關,所以A不符合題意;歷史悠久,有800多年統一王朝都城的歷史是北京,與上海無關,所以B不符合題意;環境良好,建有全國最大的紅松自然保護區在我國東北,所以C不符合題意;上海工業發達,擁有全國最大最先進的工業體系,所以D符合題意。故選擇D。【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上海概況的識記。8.(2016七下·洞頭期中)水是生命之源,農業生產不能沒有灌溉水源。“積雪融化灌農莊”與一項著名的水利工程有關,這項工程是( )A.坎兒井 B.都江堰 C.大運河 D.高山水渠【答案】A【知識點】新疆(絲路明珠)【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坎兒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疆深居亞歐內陸,降水稀少,蒸發旺盛,當地人民利用冰雪融水來發展灌溉農業,水源較好的地方,發明了防止蒸發的灌溉工程——坎兒井。故選擇A。【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坎兒井的識記。9.(2016七下·洞頭期中)我國國土遼闊,自然環境差異顯著,不同的民居特點反映了其所在地區的地理環境特征。下列民居圖中,位于我國南方地區的是( )A. B.C. D.【答案】C【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太湖流域的水鄉城鎮【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房頂為平頂,適宜降水稀少的北方地區,與降水充沛的南方地區不符,所以A不符合題意;B為窯洞,主要存在于我國黃土高原,位于北方地區,所以B不符合題意;C地臨河建屋,為江南水鄉城鎮的典型特點,所以C符合題意;D為蒙古包,存在于內蒙古高原,所以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南方地區自然人文特征的識記。10.(2016七下·洞頭期中)不同地區,自然條件不同,造就了不同的自然景觀,形成了人們不同的生產與生活方式。下列描述語中,表示我國北方地區的是( )A.風吹草低見牛羊 B.旱地麥浪泛金黃C.四季有花常見雨 D.青稞美酒鍋莊舞【答案】B【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內蒙古;太湖流域的水鄉城鎮;青藏牧區【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北方地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風吹草低見牛羊”是內蒙古草原的景觀特征,位于我國西北地區,所以A不符合題意;“旱地麥浪泛金黃”是我國北方秋天農業豐收的景象,所以B符合題意;“四季有花常見雨”是我國南方地區的景象,所以C不符合題意;“青稞美酒鍋莊舞”是我國青藏地區的景象,所以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北方地區自然人文特征的識記。二、非選擇題11.(2016七下·洞頭期中)讀“沿北緯32 線我國地形剖面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序號分別代表的地理事物是:①高原: , ②盆地: ,③平原: , ④海域: 。(2)從上圖中可以看出我國地勢具有怎樣的特點?這樣的地勢對我國的河流產生了怎樣的影響?(3)區域②與區域③緯度相近,但冬季的平均氣溫卻高,這是什么原因?【答案】(1)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東海(2)地勢特點: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對河流的影響:使許多大河自西向東流(滾滾東流);階梯交界處河流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3)原因:四川盆地地處亞熱帶,因四周山脈環繞,大大減弱冬季寒潮和冷空氣的入侵程度。【知識點】地勢和地形;四川盆地【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重要地理事物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為青藏高原,②為四川盆地,③長江中下游平原,④為東海。(2)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地勢特征及其對河流走向的影響。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地勢西高東低,逐級降低,呈三級階梯分布對我國產生的重大影響:我國河流多自西向東流,使東西交往便利,南北交通不便;在階梯與階梯的分界處落差巨大,水能資源豐富。(3)本題考查的是四川盆地氣候形成原因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四川盆地四周高山、高原環抱,減弱了冬季寒潮和冷空氣的入侵程度,也使夏季熱量不易擴散,形成“冬暖、春早、夏熱”的特點。【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地勢地形特征及其影響的理解。12.(2016七下·洞頭期中)讀“西氣東輸一線工程線路圖”,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圖中序號分別代表的省級行政區的名稱、簡稱和省級行政中心:①名稱: , ②簡稱: ,③簡稱: , ④行政中心: 。(2)西氣東輸工程主干線三次穿越“河水一石,其泥六斗”的黃河。你認為造成黃河中游水土流失嚴重的人為原因主要是什么?要改變這種狀況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列舉一種)(3)西氣東輸工程的實施給我國東西部地區帶來哪些好處?【答案】(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甘(或隴);陜(或秦);上海(2)人為原因:人們不合理地利用土地(過度放牧、亂砍濫伐、過度開發、無序建設),地表植被破壞嚴重。措施:科學生產,退耕還林還草(植樹種草、植樹造林);在緩坡修筑梯田,在坡腳建擋土壩;遵循自然規律,綜合開發建設。(3)好處:有利于西部地區的能源開發,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增加財政收入,擴大就業機會;有利于緩解東部地區的資源短缺問題,彌補能源不足,改善大氣環境。【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黃土高原;交流與互補【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各省級行政單位分布及其簡稱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②為甘肅省,簡稱為甘(或隴);③為陜西省,簡稱為陜(或秦);④為上海市。(2)本題考查的是黃土高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造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為原因有:人們不合理地利用土地(過度放牧、亂砍濫伐、過度開發、無序建設),地表植被破壞嚴重。為保持水土,我們必須科學生產,退耕還林還草(植樹種草、植樹造林);在緩坡修筑梯田,在坡腳建擋土壩;遵循自然規律,綜合開發建設。(3)本題考查的是西氣東輸工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氣東輸工程的實施有利于西部地區的能源開發,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增加財政收入,擴大就業機會;有利于緩解東部地區的資源短缺問題,彌補能源不足,改善大氣環境。【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西氣東輸沿線概況的識記和對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及其措施的理解。13.(2016七下·洞頭期中)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013年9月和10月,習近平主席在訪問哈薩克斯坦和印尼時,公開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帶一路”國家戰略。2015年3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發揮海外僑胞以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獨特優勢作用,積極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推進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福建海峽藍色經濟試驗區和舟山群島新區建設,加大海南國際旅游島開發開放力度。加強上海、天津、寧波-舟山、廣州、深圳、湛江、汕頭、青島、煙臺、大連、福州、廈門、泉州、海口、三亞等沿海城市港口建設。——《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一帶一路”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積極推進沿線國家發展戰略的相互對接,讓古絲綢之路煥發新的生機活力,以新的形式使亞歐非各國聯系更加緊密,互利合作邁向新的歷史高度。——《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1)憑借毗鄰港澳的區位優勢,社會經濟得到迅猛發展,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的地區是 。(2)請根據材料,說一說洞頭應該如何積極融入“一帶一路”的建設熱潮中。(3)請聯系所學知識,說一說我國與亞歐非各國加強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意義。【答案】(1)珠江三角洲地區(珠三角)(2)發展海洋經濟;加快新區建設;開發旅游休閑;建設臨港物流。(3)地區間加強交流與合作可以達到互通有無、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知識點】珠江三角洲;交流與互補【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珠江三角洲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憑借毗鄰港澳的區位優勢,社會經濟得到迅猛發展,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的地區是珠江三角洲。(2)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 推進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福建海峽藍色經濟試驗區和舟山群島新區建設,加大海南國際旅游島開發開放力度。加強上海、天津、寧波-舟山、廣州、深圳、湛江、汕頭、青島、煙臺、大連、福州、廈門、泉州、海口、三亞等沿海城市港口建設”可知,洞頭要積極融入“一帶一路”的建設熱潮中,必須積極發展海洋經濟,加快新區建設,開發旅游休閑,建設臨港物流。(3)本題考查的是國內外加強合作與交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與亞歐非各國加強交流與合作可以達到互通有無、優勢互補、共同發展。【點評】本題比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珠江三角洲的了解,國內外加強合作與交流作用的理解,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臺州市洞頭縣六校2015-2016學年下學期期中聯考七年級歷史與社會試卷(學生版).docx 浙江省臺州市洞頭縣六校2015-2016學年下學期期中聯考七年級歷史與社會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