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新課程標準)七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測試一、選擇題1.圖中長方形代表亞歐大陸,圓形代表中國,能正確反映中國位置的是( )A.A B.B C.C D.D2.一位同學在假期旅游后寫了一首記游詩:“自古農耕水土流,到處萬壑與干溝。窯洞之中憶革命,聽唱一曲信天游。”據此判斷,他旅游的地方屬于( )A.內蒙古高原 B.東北平原 C.黃土高原 D.四川盆地3.下列信息資料中屬于黃河的有( )①源地巴顏喀拉山 ②三峽水利樞紐工程③“塞上江南”④虎跳峽⑤地上河⑥壺口瀑布A.①②④⑥ B.①③⑤⑥ C.②③④⑥ D.①③④⑥4.小華利用暑假去某地旅游,當地的導游唱起了“請到天涯海角來……柑橘紅了叫人樂,芒果黃了叫愛,芭蕉熟了任你摘,菠蘿大了任人采”的歌曲。小華從歌詞中知道了當地的氣候類型是( )A.極地氣候 B.熱帶季風氣候C.溫帶季風氣候 D.地中海氣候5.(2016七下·杭州期中)成語“得隴望蜀”和“秦晉之好”包含了哪幾個省區的簡稱( )A.貴州省和云南省、陜西省和山東省B.甘肅省和陜西省、河北省和四川省C.海南省和廣東省、河北省和山西省D.甘肅省和四川省、陜西省和山西省6.下列關于北方地區范圍的敘述,正確的是( )A.東北三省全部 B.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地區C.甘肅、寧夏的全部 D.江蘇、安徽兩省的大部分7.下列農業生產方式不符合因地制宜原則的是( )A.在半干旱地區開墾草原,種植糧食B.在地勢低洼的南方地區,挖池養魚,魚塘周圍種植果樹C.在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的地區植樹種草D.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豐富的地區發展耕作業8.“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形容的是( )A.長江下游的景觀 B.黃河下游的景觀C.海河中游的景觀 D.黑河下游的景觀9.這里有綿延的雪山,無邊的草原,成群的牦牛,膽怯的羚羊,湛藍的天空,這里也是我國生態環境最脆弱的地區。據此完成下列問題。(1)上述材料是下列哪一地區的寫照( )A.青藏地區 B.西北地區 C.南方地區 D.北方地區(2)對人類的生產和生活而言,該地區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太陽輻射強 B.日照時間長C.森林、草原茂密 D.低溫、缺氧、地勢崎嶇10.(2016七下·杭州期中)下圖是長江干流流經的省級行政區示意圖, 圖中甲省的簡稱是( )A.貴或黔 B.云或滇 C.甘或隴 D.陜或秦11.“山無不洞,洞無不奇,彝族和苗族青年男女聚會在石林間、山洞間,伴著明快的蘆笙,聯袂把臂,翩翩起舞”描繪的是( )A.準噶爾盆地 B.青藏高原 C.四川盆地 D.云貴高原12.(2016七下·杭州期中)下面是小明同學摘錄的四張地理知識卡片,其中卡片內容正確的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一次,小敏看到一副對聯,上聯是長夏無冬海南島,下聯是冬長夏短黑龍江。請你給這副對聯加一個合適的橫批( )A.四季如春 B.源遠流長 C.歷史悠久 D.幅員遼闊14.中國地域遼闊,氣候萬千。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我國位于亞洲東部,東臨太平洋B.我國南北跨度很大,地跨熱帶、溫帶和寒帶C.我國地形種類多樣,平原面積比例大D.我國氣候差異顯著,溫帶季風氣候對浙江省影響大15.臺灣島物產富饒,是我國的“寶島”。下列從下圖獲取的信息中,正確的有( )①地勢東高西低 ②臺北1月均溫在0℃以下③緯度低 ④平原地區適合種植水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6.(2016七下·杭州期中)下列描述中,表示北方地區的是( )A.四季有花常見雨 B.旱地麥浪泛金黃C.大漠黃沙駝鈴響 D.青稞美酒鍋莊舞17.下列盆地中,位于我國地勢第一級階梯的是( )A.準噶爾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柴達木盆地 D.四川盆地18.我國蒙古族的牧民每年舉辦的盛大的娛樂活動是( )A.漁民節 B.水上木偶戲 C.那達慕大會 D.御耕節19.下列地理景觀與其對應的地區搭配正確的是( )A.水鄉——華北平原 B.茶園——長白山脈C.林海雪原——大興安嶺 D.沙灘椰林——西雙版納二、非選擇題20.連線題。(1)將下列地理名稱與其特點連線。①四川盆地 A.獨特高原文化,如信天游、腰鼓②珠江三角洲 B.畜牧業基地③內蒙古高原 C.最大的水稻和油菜籽產區④黃土高原 D.糧食、蔗糖、淡水魚、亞熱帶水果基地(2)將下列城市與其特點連線。①烏魯木齊 A.擁有“新中國政治生活的心臟”②上海 B.“日光城”③北京 C.“開天辟地之門戶”④拉薩 D.“江海之通津,東南之都會”(3)將下列省區與其行政中心連線。①廣西壯族自治區 A.蘭州②遼寧省 B.濟南③山東省 C.沈陽④甘肅省 D.南寧21.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東北地區山環水繞,沃野千里,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是“新中國工業的搖籃”,是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材料二:長江三角洲以全國2.2%的陸地面積,創造了全國22.1%的國內生產總值。長江三角洲地區自古就有“魚米之鄉”之稱,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水平最高的區域。材料三:東北和長江三角洲地區示意圖。(1)東北地區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的自然條件: 。(至少一個)(2)比較東北和長江三角洲地區,完成下表。地區 耕地類型 人們主食 傳統運輸 傳統民居東北地區 ① 面食 ③ ④ “長三角”地區 水田為主 ② 水路為主 屋頂坡度較大(3)國家有計劃地將“北大倉”變成“北大荒”,以保護濕地。保護濕地的措施有 。A.退林還耕 B.擴大耕地面積C.大力發展家具制造業 D.建立自然保護區(4)長江三角洲地區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魚米之鄉”。與東北地區相比,它最大的自然優勢是 。如果把東部沿海地區比作“弓”,把長江比作“箭”,長江三角洲就位于箭頭的位置。作為“箭”的長江,為長江三角洲的發展提供了條件: 。22.星期天,小葉來到嘉興的舅舅家,發現舅舅家用的是天然氣。他回到學校后找出一張我國西氣東輸的線路圖研究了起來。(1)西氣東輸工程西起 ,東到 。(填省級行政單位全稱)(2)西氣東輸工程經過的主要地形區有:甲 (盆地),乙 (高原),丙 (平原)。(3)圖中山脈A是 ,B是 。(4)西氣東輸工程從一個側面說明我國在資源分布上存在什么問題 23.觀察“中國地形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圖中數字代表的山脈名稱:① ,② 。(2)③是 高原,④是 盆地。(3)三面環山、一面臨海的平原是 。(4)在圖中適當位置畫出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的分界線。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我國的疆域【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地理位置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位于亞歐大陸的東部,所以只有B符合題意。故選擇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地理位置的識記。2.【答案】C【知識點】黃土高原【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黃土高原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到處萬壑與干溝。窯洞之中憶革命,聽唱一曲信天游”可以看出“萬壑”、“千溝”、“窯洞”、“信天游”等關鍵詞,都與黃土高原概況相符。黃土高原地表千溝萬壑,當地人的傳統民居是窯洞,文化特色是信天游,所以C符合題意。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黃土高原自然人文特征的識記和對材料分析理解能力。3.【答案】B【知識點】母親河———長江黃河【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黃河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三峽水利樞紐工程位于長江三峽,虎跳峽位于云南,兩者都與黃河無關。故選擇B。【點評】本題比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黃河地理事物的識記。4.【答案】B【知識點】氣候多樣,季風顯著【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海南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天涯海角”位于我國的海南島,芒果、芭蕉、菠蘿都是熱帶水果。海南島的氣候為熱帶季風氣候。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海南島氣候的了解。5.【答案】D【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省級行政區劃簡稱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隴是甘肅的簡稱,蜀是四川的簡稱,秦是陜西的簡稱,晉是山西的簡稱。故選擇D。【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省級行政區劃簡稱的識記。6.【答案】B【知識點】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北方地區范圍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地區是我國的北方地區。故選擇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北方地區范圍的識記。7.【答案】A【知識點】交流與互補【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因地制宜原則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半干旱地區開墾草原最適宜的是進行放牧,所以A的做法不適宜。故選擇A。【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因地制宜原則的理解。8.【答案】B【知識點】太湖流域的水鄉城鎮【解析】【分析】“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這種現象指的是河堤高于兩岸的地勢,形成“地上河”的景觀,這種現象出現在黃河下游。故選擇B。【點評】黃河進入下游平原地區,河道變寬,坡度變緩。河水流速減慢,從中游攜帶的泥沙沉積下來,使河床逐漸抬高,成為“地上河”,河床比兩邊的地面高出許多,所以有“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的說法。9.【答案】(1)A(2)D【知識點】青藏牧區【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青藏地區的有關知識。根據分析材料“成群的牦牛,膽怯的羚羊,湛藍的天空,這里也是我國生態環境最脆弱的地區”可知,這是我國的青藏地區。故選擇A。(2)本題考查的是青藏地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青藏地區在青藏高原上。青藏高原地勢高聳,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被譽為“世界屋脊”,屬于高原山地氣候,終年低溫,分旱雨兩季,具有高寒、缺氧、低氣壓等高原環境特點,嚴重限制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自然人文環境的理解。10.【答案】B【知識點】母親河———長江黃河【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長江流經省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長江依次流經青、藏、川、滇、渝、鄂、湘、贛、皖、蘇、滬等11省區市,所以甲為滇,即云南。云南的另一個簡稱為云。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長江流經省區的識記。11.【答案】D【知識點】地勢和地形【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云貴高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云貴高原地勢崎嶇不平,石林廣布,材料中“石林間、山洞間”與之相符,同時在我國西南地區分布著大量的少數民族。故選擇D。【點評】本題比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云貴高原自然人文環境的理解。12.【答案】B【知識點】珠江三角洲;東北三省;黃土高原;四川盆地【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重要地形區自然人文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小興安嶺位于我國的北方地區,是我國著名的紅松之鄉;②信天游、安塞腰鼓、窯洞是黃土高原特有的文化,變臉是巴蜀文化的表現;③珠江三角洲是我國的著名的僑鄉,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也是我國重要的糧食基地、蔗糖基地、淡水魚基地和亞熱帶水果基地;④都江堰是一項綜合性的防洪和灌溉工程,是珍貴的文化遺產,沒有發電的作用,所以②④有誤。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重要地形區自然人文特征的識記。13.【答案】D【知識點】我國的疆域【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遼闊疆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本題考查我給疆域遼闊。中國幅員遼闊,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海域面積約300萬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居世界第三位。我國領土南至南沙群島南緣,北到黑龍江,西達帕米爾高原,東抵烏蘇里江。根據對聯可以看出我國南北跨緯度較大,說明我國幅員遼闊。故選擇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遼闊疆域影響的理解。14.【答案】A【知識點】我國的疆域;地勢和地形【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地域范圍和自然環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位于亞洲東部,東臨太平洋,所以A正確;我國南北跨度很大,地跨熱帶、溫帶,所以B錯誤;我國地形種類多;樣,山地面積比例大,所以C錯誤;我國氣候差異顯著,亞熱帶季風氣候對浙江省影響大,所以D錯誤。故選擇A。【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地域范圍和自然環境識記。15.【答案】C【知識點】臺灣【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臺灣島自然人文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臺灣位于我國南方地區,南部為熱帶季風氣候,中北部為亞熱帶季風氣候,所以臺北1月均溫在0℃以上,所以②錯誤。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地圖的判讀理解能力。16.【答案】B【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北方降水較少,耕地以旱地為主,主要農作物是小麥、玉米等,所以B符合題意。A是我國南方的景觀;C是我國西北沙漠的景觀;D是我國青藏地區的景觀。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北方地區自然人文特征的了解。17.【答案】C【知識點】地勢和地形【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地勢第一級階梯范圍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地勢第一級階梯范圍包括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故選擇C。【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地勢第一級階梯范圍的識記。18.【答案】C【知識點】內蒙古【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蒙古族娛樂活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那達慕大會——蒙古族最盛大的娛樂活動,在每年七八月草豐畜肥時舉行,會上有賽馬、摔跤、射箭等比賽項目。故選擇C。【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蒙古族娛樂活動的識記。19.【答案】C【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東北三省;太湖流域的水鄉城鎮【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重要地形區自然人文景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水鄉在太湖流域,所以A錯誤;茶園在我國南方地區,所以B錯誤;大興安嶺有林海雪原,所以C正確;沙灘椰林在海南島,所以D錯誤。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是我國重要地形區自然人文景觀的識記。20.【答案】(1)①—C;②—D;③—B;④—A(2)①—C;②—D;③—A;④—B(3)①—D;②—C;③—B;④—A【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地勢和地形;北京;上海;拉薩【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重要地形區自然人文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四川盆地是我國最大的水稻和油菜籽產區;珠江三角洲是我國的糧食、蔗糖、淡水魚、亞熱帶水果基地;內蒙古高原是我國的畜牧業基地;黃土高原獨特高原文化,如信天游、腰鼓。(2)本題考查的是我國重要城市自然人文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烏魯木齊被譽為“開天辟地之門戶”;上海被譽為“江海之通津,東南之都會”;北京擁有“新中國政治生活的心臟”;拉薩被譽為“日光城”。(3)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各省區省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省會是南寧,遼寧省是沈陽市,山東省是濟南,甘肅省是蘭州。【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重要地形區自然人文特征、重要城市自然人文特征和我國各省區省會的識記。21.【答案】(1)示例:東北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2)①旱地為主;②米飯;③陸路為主;④屋頂坡度較小(3)D(4)熱量充足,降水豐富;長江為其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便利的水路交通條件等【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東北地區自然環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東北地區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的自然條件是東北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2)本題考查的是東北和長江三角洲地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東北地區以旱地為主,運輸方式以陸路為主,傳統民居屋頂坡度較小;長江三角洲地區主要種植水稻,當地人的主食是米飯(水稻)。(3)本題考查的是東北地區自然環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國家有計劃地將“北大倉”變成“北大荒”,以保護濕地。保護濕地的措施有建立自然保護區。退林還耕、擴大耕地面積、大力發展家具制造業都會破壞當地自然環境,對保護濕地不利。故選擇D。(4)本題考查的是東北地區自然環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長江三角洲地區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魚米之鄉”。與東北地區相比,它最大的自然優勢是當地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熱量充足,降水豐富。如果把東部沿海地區比作“弓”,把長江比作“箭”,長江三角洲就位于箭頭的位置。作為“箭”的長江,為長江三角洲的發展提供了條件:長江為其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便利的水路交通條件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東北地區和長江三角洲地區自然人文特征的理解。22.【答案】(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上海市(2)塔里木盆地;黃土高原;長江中下游平原(3)天山山脈;昆侖山脈(4)說明我國西部地區油氣資源豐富,東部地區則相對貧乏,也說明東部地區對石油、天然氣的使用需求量較大。【知識點】交流與互補【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西氣東輸工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氣東輸工程西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到上海市。(2)本題考查的是西氣東輸工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氣東輸工程經過的主要地形區有:甲塔里木盆地,乙 黃土高原,丙長江中下游平原。(3)本題考查的是新疆重要地形區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是天山山脈,B是昆侖山脈。(4)本題考查的是東西部交流與互補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氣東輸工程從一個側面說明我國西部地區油氣資源豐富,東部地區則相對貧乏,也說明東部地區對石油、天然氣的使用需求量較大。【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西氣東輸工程的理解。23.【答案】(1)昆侖山脈;太行山脈(2)云貴;準噶爾(3)東北平原(4)略【知識點】地勢和地形【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重要地形區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為昆侖山脈,②太行山脈。(2)本題考查的是我國重要地形區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③為云貴高原;④為準噶爾盆地。(3)本題考查的是東北平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三面環山、一面臨海的平原是東北平原。(4)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分界線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重要地形區分布的識記。1 / 1人教版(新課程標準)七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測試一、選擇題1.圖中長方形代表亞歐大陸,圓形代表中國,能正確反映中國位置的是( )A.A B.B C.C D.D【答案】B【知識點】我國的疆域【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地理位置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位于亞歐大陸的東部,所以只有B符合題意。故選擇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地理位置的識記。2.一位同學在假期旅游后寫了一首記游詩:“自古農耕水土流,到處萬壑與干溝。窯洞之中憶革命,聽唱一曲信天游。”據此判斷,他旅游的地方屬于( )A.內蒙古高原 B.東北平原 C.黃土高原 D.四川盆地【答案】C【知識點】黃土高原【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黃土高原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到處萬壑與干溝。窯洞之中憶革命,聽唱一曲信天游”可以看出“萬壑”、“千溝”、“窯洞”、“信天游”等關鍵詞,都與黃土高原概況相符。黃土高原地表千溝萬壑,當地人的傳統民居是窯洞,文化特色是信天游,所以C符合題意。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黃土高原自然人文特征的識記和對材料分析理解能力。3.下列信息資料中屬于黃河的有( )①源地巴顏喀拉山 ②三峽水利樞紐工程③“塞上江南”④虎跳峽⑤地上河⑥壺口瀑布A.①②④⑥ B.①③⑤⑥ C.②③④⑥ D.①③④⑥【答案】B【知識點】母親河———長江黃河【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黃河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三峽水利樞紐工程位于長江三峽,虎跳峽位于云南,兩者都與黃河無關。故選擇B。【點評】本題比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黃河地理事物的識記。4.小華利用暑假去某地旅游,當地的導游唱起了“請到天涯海角來……柑橘紅了叫人樂,芒果黃了叫愛,芭蕉熟了任你摘,菠蘿大了任人采”的歌曲。小華從歌詞中知道了當地的氣候類型是( )A.極地氣候 B.熱帶季風氣候C.溫帶季風氣候 D.地中海氣候【答案】B【知識點】氣候多樣,季風顯著【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海南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天涯海角”位于我國的海南島,芒果、芭蕉、菠蘿都是熱帶水果。海南島的氣候為熱帶季風氣候。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海南島氣候的了解。5.(2016七下·杭州期中)成語“得隴望蜀”和“秦晉之好”包含了哪幾個省區的簡稱( )A.貴州省和云南省、陜西省和山東省B.甘肅省和陜西省、河北省和四川省C.海南省和廣東省、河北省和山西省D.甘肅省和四川省、陜西省和山西省【答案】D【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省級行政區劃簡稱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隴是甘肅的簡稱,蜀是四川的簡稱,秦是陜西的簡稱,晉是山西的簡稱。故選擇D。【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省級行政區劃簡稱的識記。6.下列關于北方地區范圍的敘述,正確的是( )A.東北三省全部 B.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地區C.甘肅、寧夏的全部 D.江蘇、安徽兩省的大部分【答案】B【知識點】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北方地區范圍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地區是我國的北方地區。故選擇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北方地區范圍的識記。7.下列農業生產方式不符合因地制宜原則的是( )A.在半干旱地區開墾草原,種植糧食B.在地勢低洼的南方地區,挖池養魚,魚塘周圍種植果樹C.在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的地區植樹種草D.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豐富的地區發展耕作業【答案】A【知識點】交流與互補【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因地制宜原則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半干旱地區開墾草原最適宜的是進行放牧,所以A的做法不適宜。故選擇A。【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因地制宜原則的理解。8.“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形容的是( )A.長江下游的景觀 B.黃河下游的景觀C.海河中游的景觀 D.黑河下游的景觀【答案】B【知識點】太湖流域的水鄉城鎮【解析】【分析】“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這種現象指的是河堤高于兩岸的地勢,形成“地上河”的景觀,這種現象出現在黃河下游。故選擇B。【點評】黃河進入下游平原地區,河道變寬,坡度變緩。河水流速減慢,從中游攜帶的泥沙沉積下來,使河床逐漸抬高,成為“地上河”,河床比兩邊的地面高出許多,所以有“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的說法。9.這里有綿延的雪山,無邊的草原,成群的牦牛,膽怯的羚羊,湛藍的天空,這里也是我國生態環境最脆弱的地區。據此完成下列問題。(1)上述材料是下列哪一地區的寫照( )A.青藏地區 B.西北地區 C.南方地區 D.北方地區(2)對人類的生產和生活而言,該地區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太陽輻射強 B.日照時間長C.森林、草原茂密 D.低溫、缺氧、地勢崎嶇【答案】(1)A(2)D【知識點】青藏牧區【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青藏地區的有關知識。根據分析材料“成群的牦牛,膽怯的羚羊,湛藍的天空,這里也是我國生態環境最脆弱的地區”可知,這是我國的青藏地區。故選擇A。(2)本題考查的是青藏地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青藏地區在青藏高原上。青藏高原地勢高聳,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被譽為“世界屋脊”,屬于高原山地氣候,終年低溫,分旱雨兩季,具有高寒、缺氧、低氣壓等高原環境特點,嚴重限制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自然人文環境的理解。10.(2016七下·杭州期中)下圖是長江干流流經的省級行政區示意圖, 圖中甲省的簡稱是( )A.貴或黔 B.云或滇 C.甘或隴 D.陜或秦【答案】B【知識點】母親河———長江黃河【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長江流經省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長江依次流經青、藏、川、滇、渝、鄂、湘、贛、皖、蘇、滬等11省區市,所以甲為滇,即云南。云南的另一個簡稱為云。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長江流經省區的識記。11.“山無不洞,洞無不奇,彝族和苗族青年男女聚會在石林間、山洞間,伴著明快的蘆笙,聯袂把臂,翩翩起舞”描繪的是( )A.準噶爾盆地 B.青藏高原 C.四川盆地 D.云貴高原【答案】D【知識點】地勢和地形【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云貴高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云貴高原地勢崎嶇不平,石林廣布,材料中“石林間、山洞間”與之相符,同時在我國西南地區分布著大量的少數民族。故選擇D。【點評】本題比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云貴高原自然人文環境的理解。12.(2016七下·杭州期中)下面是小明同學摘錄的四張地理知識卡片,其中卡片內容正確的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知識點】珠江三角洲;東北三省;黃土高原;四川盆地【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重要地形區自然人文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小興安嶺位于我國的北方地區,是我國著名的紅松之鄉;②信天游、安塞腰鼓、窯洞是黃土高原特有的文化,變臉是巴蜀文化的表現;③珠江三角洲是我國的著名的僑鄉,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也是我國重要的糧食基地、蔗糖基地、淡水魚基地和亞熱帶水果基地;④都江堰是一項綜合性的防洪和灌溉工程,是珍貴的文化遺產,沒有發電的作用,所以②④有誤。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重要地形區自然人文特征的識記。13.一次,小敏看到一副對聯,上聯是長夏無冬海南島,下聯是冬長夏短黑龍江。請你給這副對聯加一個合適的橫批( )A.四季如春 B.源遠流長 C.歷史悠久 D.幅員遼闊【答案】D【知識點】我國的疆域【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遼闊疆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本題考查我給疆域遼闊。中國幅員遼闊,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海域面積約300萬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居世界第三位。我國領土南至南沙群島南緣,北到黑龍江,西達帕米爾高原,東抵烏蘇里江。根據對聯可以看出我國南北跨緯度較大,說明我國幅員遼闊。故選擇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遼闊疆域影響的理解。14.中國地域遼闊,氣候萬千。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我國位于亞洲東部,東臨太平洋B.我國南北跨度很大,地跨熱帶、溫帶和寒帶C.我國地形種類多樣,平原面積比例大D.我國氣候差異顯著,溫帶季風氣候對浙江省影響大【答案】A【知識點】我國的疆域;地勢和地形【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地域范圍和自然環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位于亞洲東部,東臨太平洋,所以A正確;我國南北跨度很大,地跨熱帶、溫帶,所以B錯誤;我國地形種類多;樣,山地面積比例大,所以C錯誤;我國氣候差異顯著,亞熱帶季風氣候對浙江省影響大,所以D錯誤。故選擇A。【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地域范圍和自然環境識記。15.臺灣島物產富饒,是我國的“寶島”。下列從下圖獲取的信息中,正確的有( )①地勢東高西低 ②臺北1月均溫在0℃以下③緯度低 ④平原地區適合種植水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C【知識點】臺灣【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臺灣島自然人文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臺灣位于我國南方地區,南部為熱帶季風氣候,中北部為亞熱帶季風氣候,所以臺北1月均溫在0℃以上,所以②錯誤。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地圖的判讀理解能力。16.(2016七下·杭州期中)下列描述中,表示北方地區的是( )A.四季有花常見雨 B.旱地麥浪泛金黃C.大漠黃沙駝鈴響 D.青稞美酒鍋莊舞【答案】B【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北方降水較少,耕地以旱地為主,主要農作物是小麥、玉米等,所以B符合題意。A是我國南方的景觀;C是我國西北沙漠的景觀;D是我國青藏地區的景觀。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北方地區自然人文特征的了解。17.下列盆地中,位于我國地勢第一級階梯的是( )A.準噶爾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柴達木盆地 D.四川盆地【答案】C【知識點】地勢和地形【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地勢第一級階梯范圍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地勢第一級階梯范圍包括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故選擇C。【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地勢第一級階梯范圍的識記。18.我國蒙古族的牧民每年舉辦的盛大的娛樂活動是( )A.漁民節 B.水上木偶戲 C.那達慕大會 D.御耕節【答案】C【知識點】內蒙古【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蒙古族娛樂活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那達慕大會——蒙古族最盛大的娛樂活動,在每年七八月草豐畜肥時舉行,會上有賽馬、摔跤、射箭等比賽項目。故選擇C。【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蒙古族娛樂活動的識記。19.下列地理景觀與其對應的地區搭配正確的是( )A.水鄉——華北平原 B.茶園——長白山脈C.林海雪原——大興安嶺 D.沙灘椰林——西雙版納【答案】C【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東北三省;太湖流域的水鄉城鎮【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重要地形區自然人文景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水鄉在太湖流域,所以A錯誤;茶園在我國南方地區,所以B錯誤;大興安嶺有林海雪原,所以C正確;沙灘椰林在海南島,所以D錯誤。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是我國重要地形區自然人文景觀的識記。二、非選擇題20.連線題。(1)將下列地理名稱與其特點連線。①四川盆地 A.獨特高原文化,如信天游、腰鼓②珠江三角洲 B.畜牧業基地③內蒙古高原 C.最大的水稻和油菜籽產區④黃土高原 D.糧食、蔗糖、淡水魚、亞熱帶水果基地(2)將下列城市與其特點連線。①烏魯木齊 A.擁有“新中國政治生活的心臟”②上海 B.“日光城”③北京 C.“開天辟地之門戶”④拉薩 D.“江海之通津,東南之都會”(3)將下列省區與其行政中心連線。①廣西壯族自治區 A.蘭州②遼寧省 B.濟南③山東省 C.沈陽④甘肅省 D.南寧【答案】(1)①—C;②—D;③—B;④—A(2)①—C;②—D;③—A;④—B(3)①—D;②—C;③—B;④—A【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地勢和地形;北京;上海;拉薩【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重要地形區自然人文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四川盆地是我國最大的水稻和油菜籽產區;珠江三角洲是我國的糧食、蔗糖、淡水魚、亞熱帶水果基地;內蒙古高原是我國的畜牧業基地;黃土高原獨特高原文化,如信天游、腰鼓。(2)本題考查的是我國重要城市自然人文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烏魯木齊被譽為“開天辟地之門戶”;上海被譽為“江海之通津,東南之都會”;北京擁有“新中國政治生活的心臟”;拉薩被譽為“日光城”。(3)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各省區省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省會是南寧,遼寧省是沈陽市,山東省是濟南,甘肅省是蘭州。【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重要地形區自然人文特征、重要城市自然人文特征和我國各省區省會的識記。21.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東北地區山環水繞,沃野千里,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是“新中國工業的搖籃”,是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材料二:長江三角洲以全國2.2%的陸地面積,創造了全國22.1%的國內生產總值。長江三角洲地區自古就有“魚米之鄉”之稱,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水平最高的區域。材料三:東北和長江三角洲地區示意圖。(1)東北地區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的自然條件: 。(至少一個)(2)比較東北和長江三角洲地區,完成下表。地區 耕地類型 人們主食 傳統運輸 傳統民居東北地區 ① 面食 ③ ④ “長三角”地區 水田為主 ② 水路為主 屋頂坡度較大(3)國家有計劃地將“北大倉”變成“北大荒”,以保護濕地。保護濕地的措施有 。A.退林還耕 B.擴大耕地面積C.大力發展家具制造業 D.建立自然保護區(4)長江三角洲地區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魚米之鄉”。與東北地區相比,它最大的自然優勢是 。如果把東部沿海地區比作“弓”,把長江比作“箭”,長江三角洲就位于箭頭的位置。作為“箭”的長江,為長江三角洲的發展提供了條件: 。【答案】(1)示例:東北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2)①旱地為主;②米飯;③陸路為主;④屋頂坡度較小(3)D(4)熱量充足,降水豐富;長江為其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便利的水路交通條件等【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東北地區自然環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東北地區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的自然條件是東北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2)本題考查的是東北和長江三角洲地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東北地區以旱地為主,運輸方式以陸路為主,傳統民居屋頂坡度較小;長江三角洲地區主要種植水稻,當地人的主食是米飯(水稻)。(3)本題考查的是東北地區自然環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國家有計劃地將“北大倉”變成“北大荒”,以保護濕地。保護濕地的措施有建立自然保護區。退林還耕、擴大耕地面積、大力發展家具制造業都會破壞當地自然環境,對保護濕地不利。故選擇D。(4)本題考查的是東北地區自然環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長江三角洲地區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魚米之鄉”。與東北地區相比,它最大的自然優勢是當地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熱量充足,降水豐富。如果把東部沿海地區比作“弓”,把長江比作“箭”,長江三角洲就位于箭頭的位置。作為“箭”的長江,為長江三角洲的發展提供了條件:長江為其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便利的水路交通條件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東北地區和長江三角洲地區自然人文特征的理解。22.星期天,小葉來到嘉興的舅舅家,發現舅舅家用的是天然氣。他回到學校后找出一張我國西氣東輸的線路圖研究了起來。(1)西氣東輸工程西起 ,東到 。(填省級行政單位全稱)(2)西氣東輸工程經過的主要地形區有:甲 (盆地),乙 (高原),丙 (平原)。(3)圖中山脈A是 ,B是 。(4)西氣東輸工程從一個側面說明我國在資源分布上存在什么問題 【答案】(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上海市(2)塔里木盆地;黃土高原;長江中下游平原(3)天山山脈;昆侖山脈(4)說明我國西部地區油氣資源豐富,東部地區則相對貧乏,也說明東部地區對石油、天然氣的使用需求量較大。【知識點】交流與互補【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西氣東輸工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氣東輸工程西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到上海市。(2)本題考查的是西氣東輸工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氣東輸工程經過的主要地形區有:甲塔里木盆地,乙 黃土高原,丙長江中下游平原。(3)本題考查的是新疆重要地形區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是天山山脈,B是昆侖山脈。(4)本題考查的是東西部交流與互補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氣東輸工程從一個側面說明我國西部地區油氣資源豐富,東部地區則相對貧乏,也說明東部地區對石油、天然氣的使用需求量較大。【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西氣東輸工程的理解。23.觀察“中國地形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圖中數字代表的山脈名稱:① ,② 。(2)③是 高原,④是 盆地。(3)三面環山、一面臨海的平原是 。(4)在圖中適當位置畫出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的分界線。【答案】(1)昆侖山脈;太行山脈(2)云貴;準噶爾(3)東北平原(4)略【知識點】地勢和地形【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重要地形區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為昆侖山脈,②太行山脈。(2)本題考查的是我國重要地形區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③為云貴高原;④為準噶爾盆地。(3)本題考查的是東北平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三面環山、一面臨海的平原是東北平原。(4)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分界線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重要地形區分布的識記。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新課程標準)七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測試(學生版).docx 人教版(新課程標準)七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測試(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