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體免疫 【教學目標】 1、描述人體的免疫功能。 2、理解特異性免疫對人體的主要作用。 3、區別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 4、說出計劃免疫的意義。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特異性免疫與非特異性免疫的區別是本節課的重點。因為主要內容是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而且特異性免疫與非特異性免疫之間有聯系又有區別,學生不容易區分,因此將特異性免疫與非特異性免疫確定為本節課重點。 難點:非特異性免疫的概念以及非特異性免疫所涉及的抗體、抗原的概念都比較抽象,是本節課的難點。 我會采用生活實例與教材緊密結合,合理運用掛圖、課件和課本上水痘的例子讓抽象知識具體化。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人生活的自然環境中,有許多病原體,這些病原體一旦侵入人體,就可能引起疾病,損害人的健康。人為什么能在有大量病原體存在的環境中健康生活? 設計意圖:通過情境導入,設置懸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大家思考。 二、非特異性免疫 有人曾經做過一個實驗:把一種致病的鏈球菌涂在健康人清潔的皮膚上,2小時后再檢查,發現90%以上的鏈球菌被消滅了。 為什么涂在清潔皮膚上的病菌會很快死亡?這說明皮膚具有什么樣的功能? 皮膚能分泌殺菌物質 皮脂腺分泌皮脂能潤滑皮膚,還對某些病原微生物的生長起抑制作用。 探究一:看看下圖,結合課本P113第二段話,思考以下問題: 人體完整的皮膚為什么有保護和屏障的作用?為什么擦破了的皮膚又會發炎呢? 我們在呼吸時難免會吸進細菌或塵埃,為什么大部分吸進的細菌或塵埃不能對人體構成傷害呢? 總結(1)(2)問題的答案說說人體第一道防線有什么? 學生活動: 小結: (1)完整的皮膚組織細胞相連在一起,使細胞無法逾越。細菌侵入擦破了的皮膚導致感染(2)呼吸道粘膜上有纖毛,有清掃異物的作用。(3)人體第一道防線包括皮膚和粘膜 2、探究二:看看下圖,結合課本P113第三段話,思考以下問題: 感染后的皮膚為什么會出現紅腫現象,有時還會化膿,為什么有時自己會痊愈? 人體的口腔有很多細菌,口腔上皮受傷后很快愈合,人體的唾液是否有殺菌作用? 總結(1)(2)問題答案說說人體第二道防線包括了什么? 學生活動二: (1)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能殺死細菌,消除炎癥。(2)唾液有溶菌酶具有殺菌作用。(3)人體第二道防線包括了白細胞的吞噬作用和唾液中的溶菌酶的殺菌作用。 教師總結:總結這兩道防線在人體中的作用特:人人天生就有的,對多數病菌起作用的,而不是病原體侵染后才產生的,它的作用沒有特異性。包括了皮膚和粘膜的屏障作用、白細胞的吞噬作用、唾液中溶菌酶的殺菌作用。這就是非特異性免疫。 設計意圖:將特異性免疫的抽象過程轉變為直觀的形象生動的圖片,學生在直觀地觀察到非特異性免疫的作用特點,以及通過學生自我觀察,結合課本,自學和與同學交流,討論結果的主動學習方法,不僅使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掌握了自我探索、自我學習和共同合作的能力。 三、特異性免疫 1、教師以情境導入到方式進入特異性免疫的教學。 教師:小時候大人跟我們說,不要和得了腮腺炎或得了水痘的人玩,但是,如果得了一次以后就再也不會得了。那時,我就天天盼著自己得腮腺炎,因為得了以后就再也不會得了。這是為什么呢? 學生:有免疫力了。 學生:抵抗力增強 學生:…… 教師:人體除了非特異性免疫外,還有更重要的特異性免疫。 教師:患過水痘的人體內能產生一種特殊的蛋白—抗體,這種抗體具有抵抗水痘病毒的能力,使人不再患水痘。而引起人體產生抗體的物質叫做抗原。 2、老師先播放感染水痘病毒的動畫,讓學生有一個感性的認識。然后,教師再展示感染水痘病毒示意圖,并分步詳細解說產生抗體的過程。 促進 結合 病原體(抗原) 刺激 吞噬細胞 淋巴細胞 使抗原失去致病性 抗體 產生 教師:有些同學會混淆了抗原與抗體的概念,大家可以通過抗原一般是病原體,病原體有一個原字,所以就是抗原,抗體一般在我們身體體內,所以,為我們人體排除和消滅病原微生物,維護人體健康的就是抗體。 教師:特異性免疫是后天獲得的,專一的,免疫系統接受抗原刺激后產生抗體,抗體被清除后身體仍保持產生相應抗體的能力。當同樣的抗原再次侵入人體,人體就會產生大量抗體。這種免疫就是特異性免疫。 教師: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都是排除和消滅人體的病原微生物,維護人體的健康。免疫還能及時清除體內衰老的、死亡的損傷的細胞;隨時識別和清除體內產生的異常細胞(如腫瘤細胞)。 設計意圖:利用水痘等生活中的實例,啟發學生思考特異性免疫的過程,并結合圖片,教師一步一步演示病毒侵入人體的過程,運用動畫的形式,讓抽象的知識直觀化,形象化。 四、特異性免疫與非特異性免疫的區別 探究三:結合剛剛學過的知識和課本上P112-P113上的內容,填寫下表 特異性免疫 非特異性免疫 不同 范圍 特性 形成 作用 相同點 學生活動:獨立完成表格。 特異性免疫 非特異性免疫 不同點 范圍 對體外異物都有反應 只對一種異物有反應 特性 非專一性 專一性 形成 先天形成的 后天形成的 作用 弱 強 相同點 排除和消滅人體的病原微生物,維護人體的健康 討論:運用本節課知識討論剛剛在情境導入時提出的問題。 設計意圖:采用科學探究模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通過表格的形式將知識梳理得更清晰,更有條理。獨立完成表格,有利于提高自我歸納,自我總結的學習能力。 設置討論環節是對前面提出的問題的回應,也是提高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到解決生活實際的能力。 五、計劃免疫和課堂拓展 教師設疑:(1)什么叫計劃免疫,計劃免疫有什么意義? (2)給剛出生的嬰兒接種卡介苗的目的是什么?接種百日破聯合疫苗的目的是什么? (3)你有打過預防針嗎?打過哪些?是預防什么病的? 學生結合課本,得出正確結論。 (1)計劃免疫是依據國家對消滅傳染病的要求,在易感人群中,有計劃地進行預防接種。意義:能有效地增強人體的免疫了。 (2)接種卡介苗的目的是預防結核病,接種百日破聯合疫苗的目的是預防百日咳、白喉、破傷風。 六、課堂拓展 免疫功能是不是越強越好呢?過強的免疫會導致什么結果呢? 不是,過強的免疫會導致過敏現象。 【板書設計】 人體免疫 課堂練習:見課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