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歷史與社會模擬試卷10一、單項選擇題1.(2017·杭州模擬)2016年6月23日,英國就是否留在歐盟舉行全民公投。投票結果顯示支持“脫歐”的票數以微弱優勢戰勝“留歐”票數,英國不再屬于歐盟成員國。英國成為首個投票脫離歐盟的國家。據此回答小題。(1)小王想知道英國在世界上的位置,應該查看的地圖是( )A.世界交通圖 B.世界地形圖 C.世界氣候圖 D.世界政區圖(2)下圖關于英國的位置描述,正確的是( )A.中緯度、西半球 B.低緯度、西半球C.低緯度、東半球 D.中緯度、東半球【答案】(1)D(2)D【知識點】經線和經度;緯線和緯度;經緯網;選擇合適的地圖【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地圖適用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世界交通圖查看的世界交通路線狀況,世界地形圖查看的是世界地形分布的狀況,世界氣候圖查看的是世界氣候分布的狀況,所以ABC不符合題意;要想知道英國在世界上的位置,應該查看的地圖是世界政區圖,所以D符合題意。故選擇D。(2)本題考查的是維度帶劃分和東西半球劃分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0—30度為低緯度,30-60度為中緯度,60-90度為高緯度,所以英國位于中緯度帶;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所以英國位于東半球。故選擇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地圖適用、維度帶和東西半球劃分的理解。2.(2017·杭州模擬)古人在一篇游記中寫道:“登高南望,俯視太行諸山,晴嵐可愛.北顧但寒沙衰草……”據此,讀下圖回答小題。(1)游記作者,所登臨之處的位置最接近圖中的( )A.地點① B.地點② C.地點③ D.地點④(2)下列有關游記及圖示區域的描述,說法正確的是( )①耕作制度為一年三熟②房屋注重防寒,室內一般有取暖設備③游記中描述的是秋季④溫帶季風氣候,冬季低溫少雨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1)A(2)C【知識點】地勢和地形;氣候多樣,季風顯著【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重要地理單位分布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登高南望,俯視太行諸山,晴嵐可愛.北顧但寒沙衰草……”可知,此地以南是太行山,以北是內蒙古草原,所以只有①符合題意。故選擇A。(2)本題考查的是我國氣候分布的有關知識。由上題可知,游記所在區域為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的交界處,所以當地耕作制度為一年一熟至一年兩熟,所以①不符合題意;當地氣候冬季應是寒冷干燥,所以④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重要地理單位及各氣候類型分布的識記。3.(2017·杭州模擬)2016年9月,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簡稱G20峰會)在杭州成功舉辦。據此回答小題。(1)這是中國第一次舉辦G20峰會,下列關于杭州地區說法正確的是( )A.該地人民喜愛住窯洞B.該地有亞洲面積最大的紅松原始森林C.該地位于魚米之鄉地區D.該地有一種灌溉設施——坎兒井(2)下列氣溫曲線圖和降水柱狀圖與杭州氣候類型相符合的是( )A.A B.B C.C D.D【答案】(1)C(2)C【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東北三省;黃土高原;新疆(絲路明珠)【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杭州自然人文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窯洞主要存在于我國的黃土高原,所以A不符合題意;有亞洲面積最大的紅松原始森林的是小興安嶺,所以B不符合題意;杭州位于南方地區,被譽為“魚米之鄉”,所以C符合題意;坎兒井這種水利設施位于我國新疆地區,所以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2)本題考查的是杭州氣候類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杭州位于我國南方地區,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所以C符合題意。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杭州自然人文特征的識記和對氣候柱狀圖的判讀。4.(2017·杭州模擬)2017年3月14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介紹,截至目前,質檢總局已經和“一帶一路”沿線27個國家簽了62個合作文件。下列不處于此經濟帶的是( )A.陜西西安 B.河西走廊 C.新疆地區 D.黑龍江省【答案】D【知識點】探究絲綢之路【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一帶一路”地域范圍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黑龍江省沒有位于“一帶一路”地域范圍內。故選擇D。【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一帶一路”地域范圍的識記。5.(2017·杭州模擬)在《影響世界的100帝王排行榜》中,中國的下列帝王名列前茅,請判斷下列帝王與其加強統治所采取的措施不相符的是( )①嬴政——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將小篆作為全國統一的文字②漢武帝——頒布“推恩令”,并且為加強邊疆治理,設立“西域都護府”③唐太宗——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創立三省六部制,完善科舉制度④宋太祖——“杯酒釋兵權”,解除朝中大將兵權⑤成吉思汗——建立行省制度,在中央設立宣政院,負責西藏地區的事務A.②③④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④⑤【答案】B【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大一統的漢朝;貞觀之治;蒙古的興起與元朝的建立;高度集權的北宋政治【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歷代帝王加強統治措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域都護府”為公元前60年漢宣帝所設,所以②錯誤;三省六部制創立于隋,完善于唐,所以③錯誤;忽必烈建立行省制度,在中央設立宣政院,負責西藏地區的事務,所以⑤錯誤、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歷代帝王加強統治措施的識記。6.(2017·杭州模擬)中國(知識界)對外國作品的興趣經歷了從純科技轉向民主制度和民主政治方面……對自然科學和應用科學的熱情向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轉移。新的著重點對中國政治和社會發展起著重大影響。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A.新思想的萌發,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引進西方啟蒙思想B.洋務運動,主張師夷長技以自強,推行民主政治C.戊戌變法,主張通過改良的方式,實行君主立憲制D.新文化運動,宣傳民主和科學,維護了儒家的正統地位【答案】C【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師夷長技以制夷”是洋務運動的主張,“引進西方啟蒙思想”是新文化運動所做,所以A錯誤;主張推行民主政治的是維新運動和資產階級革命派,與洋務派無關,所以B錯誤;戊戌變法,主張通過改良的方式,實行君主立憲制,所以C正確;新文化運動大力批判儒家學說,所以D錯誤。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近代化歷程探索的理解。7.(2017·杭州模擬)2017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6周年,下面事件能說明其輝煌歷程的有( )①五四運動 ②北伐戰爭 ③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④開國大典 ⑤辛亥革命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②③⑤【答案】B【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工農武裝割據;新中國的誕生【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共產黨輝煌歷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五四運動發生于1919年,辛亥革命發生于1911年,而中國共產黨成立于1921年,所以①⑤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共產黨輝煌歷程的識記。8.(2017·杭州模擬)2017年7月7日是七七事變80周年,80年前的這一天中華民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苦難和屈辱,也是這一天中華兒女開啟了史無前例的團結與抗爭。下列哪首詩反映了此歷史事件( )A.湘西會戰雪峰山, 浴血拼來喜報傳B.鐘山風雨起蒼黃, 百萬雄師過大江C.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D.宛平城外狼狗叫,盧溝橋上槍聲激【答案】D【知識點】“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七七事變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日本為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于1937年7月7日在北平西南宛平縣盧溝橋制造的軍事沖突。日軍挑起事端、進而發動大規模侵華戰爭后,中國軍隊在平津地區奮起抗擊日軍侵略的作戰,稱為盧溝橋抗戰。“七七事變”標志著抗日戰爭的全面開始。故選擇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七七事變的了解。9.(2017·杭州模擬)2017年兩會在3月15日正式落幕,此次兩會也產生了一系列熱搜詞,如“環保”。“美麗中國”如何驅霾除污?下列措施有利于從源頭上驅霾除污的有( )①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②全面采用美日等發達國家的大氣質量標準③調整產業結構,實行節約資源的生產方式④優化能源結構,推廣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清潔利用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B【知識點】我國環境問題【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環境問題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是解決我國人口問題的對策,所以①不符合題意;“全面采用美日等發達國家的大氣質量標準”,我國現有的經濟科技發展條件不具備可行性,所以②不符合題意。③④符合題意。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環境問題對策的理解。二、非選擇題10.(2017·杭州模擬)讀中國區域地理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1)B區域與D區域的分界線:大致與1月 等溫線和 mm年降水量線一致;該線還是我國 氣候和 氣候的分界線。(2)C區域最大的環境問題是什么?請舉一例解決該問題的措施。(3)今天的C區域綠洲農業得到了很大發展,分析其發展的自然條件。【答案】(1)0℃;400;亞熱帶季風;溫帶季風(2)土地荒漠化;措施:退耕還林還草;禁止亂砍濫伐;植樹造林種草。(3)夏季高溫,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新疆(絲路明珠)【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B區域為南方地區,D區域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為秦嶺—淮河一線,大致與1月0°等溫線和800mm年降水量線一致;該線還是我國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2)本題考查的是西北地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C區域為我國的西北地區,當地最大的環境問題是土地荒漠化。為解決土地荒漠化問題,我們必須退耕還林還草,禁止亂砍濫伐,植樹造林種草。(3)本題考查的是西北地區農業發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北地區綠洲農業得到了很大發展,主要原因在于當地夏季高溫,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地理分界線和西北地區自然人文特征的了解。11.(2017·杭州模擬)2017年10月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90周年。早在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瞻仰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時指出,井岡山時期留給我們最為寶貴的財富,就是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今天,我們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堅持堅定執著追理想、實事求是闖新路、艱苦奮斗攻難關、依靠群眾求勝利,讓井岡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觀察下圖,回答問題。(1)該革命根據地的創立者是誰?該根據地為什么能在當地生存立足?(請從地理位置和革命措施兩角度回答)(2)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創了一條中國特色革命道路,這條革命道路的內容是什么?哪些事件直接促成中國共產黨走上該革命道路?【答案】(1)創建人:毛澤東。立足的原因:遠離城市,位于兩省交界之處,敵人力量薄弱;地理位置險要,物產豐富,有利于部隊籌措物資;共產黨在根據地實行土地革命政策,贏得人民的擁護;革命基礎好,有利于革命隊伍的發展。(2)工農武裝割據的革命道路(或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事件: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國民革命失敗。八七會議總結了大革命失敗的教訓,確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的失敗。【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者是毛澤東。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能立足的原因:遠離城市,位于兩省交界之處,敵人力量薄弱;地理位置險要,物產豐富,有利于部隊籌措物資;共產黨在根據地實行土地革命政策,贏得人民的擁護;革命基礎好,有利于革命隊伍的發展。(2)本題考查的是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創了一條中國特色革命道路,這條革命道路的內容是工農武裝割據的革命道路(或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國民革命失敗;八七會議總結了大革命失敗的教訓,確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的失敗,這些事件直接促成中國共產黨走上該革命道路。【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了解。12.(2017·杭州模擬)閱讀材料回答下題。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秦漢時期的中央統治者,為了有效地維系“大一統”,都對統治思想進行了選擇,用以規范、整齊全國上下的思想。……(秦漢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據的年代里,追求統一仍始終是各族統治者和民眾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奮斗目標。(1)對照兩則材料,找到與歷史事件②③④相匹配的地點,并填入表格。材料一 A 材料二 ① ② ③ ④(2)1945年8月底,毛澤東從F地飛往A地參加談判。已知空中飛行距離約為1000公里,量得A,F兩地圖上距離為2厘米,那么材料一地圖的比例尺是 。(3)F地乃13朝古都所在地,請舉兩個除秦漢外的朝代。(4)比較材料三中秦漢統治者選擇的“統治思想”?舉一例說明“追求統一仍始終是各族統治者和民眾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奮斗目標”。【答案】(1)E;C;D(2)1:50000000(3)西周、王莽建立的新朝、西晉、前趙、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4)秦:焚書坑儒;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舉例:西晉統一;北魏統一黃河流域等。【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大一統的漢朝;比例尺;渡江戰役與占領南京;新中國的誕生【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解放戰爭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E為河北西柏坡,1949年,中國中央在此召開七屆二中全會,毛澤東作報告;C為南京,1949年4月,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解放南京;D為北京,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在北京天安門舉行,新中國宣告誕生。(2)本題考查的是比例尺換算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可知,AF兩地圖上距離為2厘米,實際距離為1000千米,所以比例尺為1:50000000。(3)本題考查的是西安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F為西安,古地名為長安,在此地定都的朝代有西周、漢、王莽建立的新朝、西晉、前趙、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4)本題考查的是我國歷朝鞏固統一措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為統一思想,加強思想控制,秦朝采取了焚書坑儒的措施,漢朝采取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措施。“追求統一仍始終是各族統治者和民眾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奮斗目標”的例子有西晉統一;北魏統一黃河流域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解放戰爭和我國歷朝鞏固統一措施的識記,對比例尺的換算能力。1 / 1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歷史與社會模擬試卷10一、單項選擇題1.(2017·杭州模擬)2016年6月23日,英國就是否留在歐盟舉行全民公投。投票結果顯示支持“脫歐”的票數以微弱優勢戰勝“留歐”票數,英國不再屬于歐盟成員國。英國成為首個投票脫離歐盟的國家。據此回答小題。(1)小王想知道英國在世界上的位置,應該查看的地圖是( )A.世界交通圖 B.世界地形圖 C.世界氣候圖 D.世界政區圖(2)下圖關于英國的位置描述,正確的是( )A.中緯度、西半球 B.低緯度、西半球C.低緯度、東半球 D.中緯度、東半球2.(2017·杭州模擬)古人在一篇游記中寫道:“登高南望,俯視太行諸山,晴嵐可愛.北顧但寒沙衰草……”據此,讀下圖回答小題。(1)游記作者,所登臨之處的位置最接近圖中的( )A.地點① B.地點② C.地點③ D.地點④(2)下列有關游記及圖示區域的描述,說法正確的是( )①耕作制度為一年三熟②房屋注重防寒,室內一般有取暖設備③游記中描述的是秋季④溫帶季風氣候,冬季低溫少雨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3.(2017·杭州模擬)2016年9月,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簡稱G20峰會)在杭州成功舉辦。據此回答小題。(1)這是中國第一次舉辦G20峰會,下列關于杭州地區說法正確的是( )A.該地人民喜愛住窯洞B.該地有亞洲面積最大的紅松原始森林C.該地位于魚米之鄉地區D.該地有一種灌溉設施——坎兒井(2)下列氣溫曲線圖和降水柱狀圖與杭州氣候類型相符合的是( )A.A B.B C.C D.D4.(2017·杭州模擬)2017年3月14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介紹,截至目前,質檢總局已經和“一帶一路”沿線27個國家簽了62個合作文件。下列不處于此經濟帶的是( )A.陜西西安 B.河西走廊 C.新疆地區 D.黑龍江省5.(2017·杭州模擬)在《影響世界的100帝王排行榜》中,中國的下列帝王名列前茅,請判斷下列帝王與其加強統治所采取的措施不相符的是( )①嬴政——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將小篆作為全國統一的文字②漢武帝——頒布“推恩令”,并且為加強邊疆治理,設立“西域都護府”③唐太宗——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創立三省六部制,完善科舉制度④宋太祖——“杯酒釋兵權”,解除朝中大將兵權⑤成吉思汗——建立行省制度,在中央設立宣政院,負責西藏地區的事務A.②③④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④⑤6.(2017·杭州模擬)中國(知識界)對外國作品的興趣經歷了從純科技轉向民主制度和民主政治方面……對自然科學和應用科學的熱情向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轉移。新的著重點對中國政治和社會發展起著重大影響。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A.新思想的萌發,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引進西方啟蒙思想B.洋務運動,主張師夷長技以自強,推行民主政治C.戊戌變法,主張通過改良的方式,實行君主立憲制D.新文化運動,宣傳民主和科學,維護了儒家的正統地位7.(2017·杭州模擬)2017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6周年,下面事件能說明其輝煌歷程的有( )①五四運動 ②北伐戰爭 ③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④開國大典 ⑤辛亥革命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②③⑤8.(2017·杭州模擬)2017年7月7日是七七事變80周年,80年前的這一天中華民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苦難和屈辱,也是這一天中華兒女開啟了史無前例的團結與抗爭。下列哪首詩反映了此歷史事件( )A.湘西會戰雪峰山, 浴血拼來喜報傳B.鐘山風雨起蒼黃, 百萬雄師過大江C.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D.宛平城外狼狗叫,盧溝橋上槍聲激9.(2017·杭州模擬)2017年兩會在3月15日正式落幕,此次兩會也產生了一系列熱搜詞,如“環保”。“美麗中國”如何驅霾除污?下列措施有利于從源頭上驅霾除污的有( )①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②全面采用美日等發達國家的大氣質量標準③調整產業結構,實行節約資源的生產方式④優化能源結構,推廣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清潔利用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二、非選擇題10.(2017·杭州模擬)讀中國區域地理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1)B區域與D區域的分界線:大致與1月 等溫線和 mm年降水量線一致;該線還是我國 氣候和 氣候的分界線。(2)C區域最大的環境問題是什么?請舉一例解決該問題的措施。(3)今天的C區域綠洲農業得到了很大發展,分析其發展的自然條件。11.(2017·杭州模擬)2017年10月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90周年。早在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瞻仰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時指出,井岡山時期留給我們最為寶貴的財富,就是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今天,我們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堅持堅定執著追理想、實事求是闖新路、艱苦奮斗攻難關、依靠群眾求勝利,讓井岡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觀察下圖,回答問題。(1)該革命根據地的創立者是誰?該根據地為什么能在當地生存立足?(請從地理位置和革命措施兩角度回答)(2)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創了一條中國特色革命道路,這條革命道路的內容是什么?哪些事件直接促成中國共產黨走上該革命道路?12.(2017·杭州模擬)閱讀材料回答下題。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秦漢時期的中央統治者,為了有效地維系“大一統”,都對統治思想進行了選擇,用以規范、整齊全國上下的思想。……(秦漢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據的年代里,追求統一仍始終是各族統治者和民眾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奮斗目標。(1)對照兩則材料,找到與歷史事件②③④相匹配的地點,并填入表格。材料一 A 材料二 ① ② ③ ④(2)1945年8月底,毛澤東從F地飛往A地參加談判。已知空中飛行距離約為1000公里,量得A,F兩地圖上距離為2厘米,那么材料一地圖的比例尺是 。(3)F地乃13朝古都所在地,請舉兩個除秦漢外的朝代。(4)比較材料三中秦漢統治者選擇的“統治思想”?舉一例說明“追求統一仍始終是各族統治者和民眾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奮斗目標”。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D(2)D【知識點】經線和經度;緯線和緯度;經緯網;選擇合適的地圖【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地圖適用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世界交通圖查看的世界交通路線狀況,世界地形圖查看的是世界地形分布的狀況,世界氣候圖查看的是世界氣候分布的狀況,所以ABC不符合題意;要想知道英國在世界上的位置,應該查看的地圖是世界政區圖,所以D符合題意。故選擇D。(2)本題考查的是維度帶劃分和東西半球劃分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0—30度為低緯度,30-60度為中緯度,60-90度為高緯度,所以英國位于中緯度帶;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所以英國位于東半球。故選擇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地圖適用、維度帶和東西半球劃分的理解。2.【答案】(1)A(2)C【知識點】地勢和地形;氣候多樣,季風顯著【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重要地理單位分布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登高南望,俯視太行諸山,晴嵐可愛.北顧但寒沙衰草……”可知,此地以南是太行山,以北是內蒙古草原,所以只有①符合題意。故選擇A。(2)本題考查的是我國氣候分布的有關知識。由上題可知,游記所在區域為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的交界處,所以當地耕作制度為一年一熟至一年兩熟,所以①不符合題意;當地氣候冬季應是寒冷干燥,所以④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重要地理單位及各氣候類型分布的識記。3.【答案】(1)C(2)C【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東北三省;黃土高原;新疆(絲路明珠)【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杭州自然人文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窯洞主要存在于我國的黃土高原,所以A不符合題意;有亞洲面積最大的紅松原始森林的是小興安嶺,所以B不符合題意;杭州位于南方地區,被譽為“魚米之鄉”,所以C符合題意;坎兒井這種水利設施位于我國新疆地區,所以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2)本題考查的是杭州氣候類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杭州位于我國南方地區,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所以C符合題意。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杭州自然人文特征的識記和對氣候柱狀圖的判讀。4.【答案】D【知識點】探究絲綢之路【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一帶一路”地域范圍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黑龍江省沒有位于“一帶一路”地域范圍內。故選擇D。【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一帶一路”地域范圍的識記。5.【答案】B【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大一統的漢朝;貞觀之治;蒙古的興起與元朝的建立;高度集權的北宋政治【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歷代帝王加強統治措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域都護府”為公元前60年漢宣帝所設,所以②錯誤;三省六部制創立于隋,完善于唐,所以③錯誤;忽必烈建立行省制度,在中央設立宣政院,負責西藏地區的事務,所以⑤錯誤、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歷代帝王加強統治措施的識記。6.【答案】C【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師夷長技以制夷”是洋務運動的主張,“引進西方啟蒙思想”是新文化運動所做,所以A錯誤;主張推行民主政治的是維新運動和資產階級革命派,與洋務派無關,所以B錯誤;戊戌變法,主張通過改良的方式,實行君主立憲制,所以C正確;新文化運動大力批判儒家學說,所以D錯誤。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近代化歷程探索的理解。7.【答案】B【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工農武裝割據;新中國的誕生【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共產黨輝煌歷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五四運動發生于1919年,辛亥革命發生于1911年,而中國共產黨成立于1921年,所以①⑤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共產黨輝煌歷程的識記。8.【答案】D【知識點】“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七七事變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日本為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于1937年7月7日在北平西南宛平縣盧溝橋制造的軍事沖突。日軍挑起事端、進而發動大規模侵華戰爭后,中國軍隊在平津地區奮起抗擊日軍侵略的作戰,稱為盧溝橋抗戰。“七七事變”標志著抗日戰爭的全面開始。故選擇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七七事變的了解。9.【答案】B【知識點】我國環境問題【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環境問題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是解決我國人口問題的對策,所以①不符合題意;“全面采用美日等發達國家的大氣質量標準”,我國現有的經濟科技發展條件不具備可行性,所以②不符合題意。③④符合題意。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環境問題對策的理解。10.【答案】(1)0℃;400;亞熱帶季風;溫帶季風(2)土地荒漠化;措施:退耕還林還草;禁止亂砍濫伐;植樹造林種草。(3)夏季高溫,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新疆(絲路明珠)【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B區域為南方地區,D區域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為秦嶺—淮河一線,大致與1月0°等溫線和800mm年降水量線一致;該線還是我國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2)本題考查的是西北地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C區域為我國的西北地區,當地最大的環境問題是土地荒漠化。為解決土地荒漠化問題,我們必須退耕還林還草,禁止亂砍濫伐,植樹造林種草。(3)本題考查的是西北地區農業發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北地區綠洲農業得到了很大發展,主要原因在于當地夏季高溫,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地理分界線和西北地區自然人文特征的了解。11.【答案】(1)創建人:毛澤東。立足的原因:遠離城市,位于兩省交界之處,敵人力量薄弱;地理位置險要,物產豐富,有利于部隊籌措物資;共產黨在根據地實行土地革命政策,贏得人民的擁護;革命基礎好,有利于革命隊伍的發展。(2)工農武裝割據的革命道路(或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事件: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國民革命失敗。八七會議總結了大革命失敗的教訓,確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的失敗。【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者是毛澤東。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能立足的原因:遠離城市,位于兩省交界之處,敵人力量薄弱;地理位置險要,物產豐富,有利于部隊籌措物資;共產黨在根據地實行土地革命政策,贏得人民的擁護;革命基礎好,有利于革命隊伍的發展。(2)本題考查的是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創了一條中國特色革命道路,這條革命道路的內容是工農武裝割據的革命道路(或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國民革命失敗;八七會議總結了大革命失敗的教訓,確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的失敗,這些事件直接促成中國共產黨走上該革命道路。【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了解。12.【答案】(1)E;C;D(2)1:50000000(3)西周、王莽建立的新朝、西晉、前趙、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4)秦:焚書坑儒;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舉例:西晉統一;北魏統一黃河流域等。【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大一統的漢朝;比例尺;渡江戰役與占領南京;新中國的誕生【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解放戰爭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E為河北西柏坡,1949年,中國中央在此召開七屆二中全會,毛澤東作報告;C為南京,1949年4月,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解放南京;D為北京,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在北京天安門舉行,新中國宣告誕生。(2)本題考查的是比例尺換算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可知,AF兩地圖上距離為2厘米,實際距離為1000千米,所以比例尺為1:50000000。(3)本題考查的是西安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F為西安,古地名為長安,在此地定都的朝代有西周、漢、王莽建立的新朝、西晉、前趙、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4)本題考查的是我國歷朝鞏固統一措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為統一思想,加強思想控制,秦朝采取了焚書坑儒的措施,漢朝采取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措施。“追求統一仍始終是各族統治者和民眾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奮斗目標”的例子有西晉統一;北魏統一黃河流域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解放戰爭和我國歷朝鞏固統一措施的識記,對比例尺的換算能力。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歷史與社會模擬試卷10(學生版).docx 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歷史與社會模擬試卷10(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