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歷史與社會模擬卷11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歷史與社會模擬卷11

資源簡介

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歷史與社會模擬卷11
一、選擇題
1.(2017·杭州模擬)讀“半球劃分圖”,完成小題。
(1)①大洲主體部分所處的半球位置在(  )
A.東半球,北半球 B.東半球,南半球
C.西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
(2)有一批貨物要從A地發往B地,以下哪條路線所經最為合理(  )
A.臺灣海峽——馬六甲海峽——印度洋
B.太平洋——巴拿馬運河——大西洋
C.馬六甲海峽——蘇伊士運河——好望角
D.日本海——太平洋——白令海峽
2.(2017·杭州模擬)2017年央視春晚設置了上海、廣西桂林、四川涼山、黑龍江哈爾濱四大分會場,與北京主會場交相輝映,繪就“五地共慶、四海同歡”的美好盛景。讀圖回答小題。
(1)有關上海自然環境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位于長江三角洲
②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
③河湖眾多
④地勢崎嶇高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圖中AB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與它大體一致的是我國(  )
A.熱帶與北溫帶的分界線 B.年平均氣溫0℃等溫線
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 D.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界線
(3)各分會場的節目展現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下列描述相符的是(  )
A.E會場觀眾吃著餃子看著春晚,即興彈唱起當地的豫劇。
B.F會場傳統與現代碰撞,經典與時尚交織,民族與世界接軌,展現中國經濟、政治、金融中心的地位。
C.G會場以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為布景,展示了鮮明的閩南文化。
D.H會場民族眾多,服飾各異,各民族繁衍生息、互融互通,涵養出濃郁的民族風情。
3.(2017·杭州模擬)喜歡冒險的樂樂利用假期進行了一次騎行之旅(見下圖)。旅行時,樂樂看到沿途的自然景觀自東向西大致呈現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變化。影響這些自然景觀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緯度因素 B.海陸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為因素
4.(2017·杭州模擬)杭州成功舉辦2016年G20(二十國集團)峰會,將引領和推動世界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其中,“包容”之內涵與下列古代政治家思想一致的是(  )
A.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B.和為貴、兼相愛
C.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D.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5.(2017·杭州模擬)錢穆先生在《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提到:若未加蓋“中書門下之印”,而由皇帝直接發出的命令,在當時是被認為違法的……。這種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縣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6.(2017·杭州模擬)17世紀的英國“在歷史性的轉變中搶了先機,已經率先到達了現代文明的入口處,即將一步步穩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這里的“搶占先機”是指(  )
①最先開辟新航路 ②最先建立共和政體 ③較早進行資產階級革命 ④頒布《權利法案》,逐步確立君主立憲制政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17·杭州模擬)某小組對20世紀的相關歷史進行了探究。回答小題。
(1)參閱了“一戰”、“二戰”的相關資料,他們發現,兩次世界大戰具有以下共同點(  )
①根本原因相同,都是由帝國主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所導致的。
②影響相同:都給各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③性質相同:都是非正義的侵略戰爭。
④參戰國相同:都是帝國主義國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②③
(2)他們還觀看了以下影視作品和軍事紀錄片,這四部作品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 《井岡山》 ② 《南昌起義》 ③ 《長征》 ④ 《解放南京》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①③②
8.(2017·杭州模擬)抓關鍵詞是學習歷史的方法之一。下列關鍵詞示意圖有利于我們了解(  )
A.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展歷程
B.中國向西方學習的探索歷程
C.中國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程
D.中國土地革命時期的歷程
9.(2017·杭州模擬)韓國樂天集團2017年2月28日同韓國防部正式簽署“薩德”換地協議,美韓部署“薩德”進程隨之提速。韓國的一意孤行和樂天集團的為虎作倀,引來多方反對和聲討。這表明(  )
①世界安全受到危害 ②韓國已經成為主導解決各項國際事務的霸主
③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仍然存在 ④各國人民渴望和平,反對戰爭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非選擇題
10.(2017·杭州模擬)西亞地區是當今世界關注焦點,讀西亞簡圖,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西亞農業開發歷史悠久,受氣候影響,灌溉農業地位重要。主要糧食作物小麥、大麥、豆類,次為粟、稻谷等。經濟作物棉花、煙草、甜菜等。畜產品和干鮮果品重要,是出口產品,如椰棗、榛子、阿月渾子、石榴、油橄欖、紫羔羊,安卡拉山羊等。耕地集中在沿海、河谷和綠洲帶,山地、高原草原牧場以畜牧業為主。農產品自給率低,成為世界農牧產品主要進口區之一。
(1)西亞被稱為“石油的寶庫”,其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   灣及其沿岸地區。圖中區域大多數居民信仰的宗教是   。
(2)根據材料一,材料二,說說該地大部分地區的氣候類型及制約農業生產的主要因素,并請你對該地區發展農業生產提兩點建議。
11.(2017·杭州模擬)“夢想成真”是每個人的追求。歷史人物的探尋,為我們實現夢想提供了寶貴的財富。閱讀史料,回答問題。
(1)材料一:近代中國:風雨飄搖。梁啟超說:“近五十年來,中國人漸漸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從機器上感覺不足……第二期是從制度上感覺不足……第三期便從文化上感覺不足。”
面對不足,中國人先后在“機器”上、“文化”上開展了什么運動?
(2)材料二:《中華文明史》第4卷記載:他是中國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學說是“內審中國之情勢,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眾長,益以創新”。
《復興之路》中寫道:“20世紀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東方,中國進行了一場卓有成效的社會變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國人煥發出蓬勃的創造力,書寫了一個時代最為傳奇的一頁。”
這里的“他”是誰,他為“催生”共和體制所作了哪些努力?
(3)書寫“一個時代最為傳奇的一頁”的總設計師是誰?在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他領導中國人對民族復興之路進行過哪些探索?(至少回答兩點)
12.(2017·杭州模擬)閱讀下列圖表,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圖一 我國東北區域示意圖 圖二 我國東北工業分布圖
材料二:歌曲《松花江上》唱出了東北人民流離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國人民對日軍野蠻侵占我國東北的憤懣之情。
材料三:東北是新中國工業的搖籃,這里誕生了中國第一汽車制造廠、第一飛機制造廠、鞍山鋼鐵公司等大型企業。
材料四:東北地區借助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積極打造“東北東部邊境經濟帶”和“東北亞海上貿易之路”;2015年12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
(1)根據材料判斷,大興安嶺以西的地形區名稱是   。每年的四,五月份,東北地區還沒有進入雨季,而松花江和鴨綠江等河流水量已開始增大,原因是什么?   
(2)東北的淪陷開始于哪一年?該事件對當時中國命運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3)結合材料三,評價東北工業在新中國的經濟發展中作出了怎樣的重要貢獻?
(4)依據材料,分析東北地區構建東北亞“一帶一路”的自然和人文的優勢條件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C
(2)A
【知識點】經線和經度;緯線和緯度;經緯網;大洲和大洋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北美洲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大洲為北美洲,主體部分所處的半球位置在西半球、北半球。故選擇C。
(2)本題考查的是世界重要地理單位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為日本,B為南非。這批貨物要從日本發往南非,最合理的路徑應是要走臺灣海峽、馬六甲海峽、印度洋這一條路。故選擇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界重要地理單位分布的識記。
2.【答案】(1)A
(2)C
(3)D
【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我國的民族及其分布;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上海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上海自然環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上海位于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平坦,所以④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
(2)本題考查的是秦嶺—淮河一線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B是我國的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即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與它大體一致的是我國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故選擇C。
(3)本題考查的是我國重要地理單位自然人文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E會場為黑龍江哈爾濱,而豫劇是河南省的地方劇種,所以A錯誤;F會場為上海,是我國的經濟、金融中心,政治中心是北京,所以B錯誤;G會場為廣西桂林會場,閩南文化在福建省,所以C錯誤;H會場為四川涼山,當地民族眾多,服飾各異,各民族繁衍生息、互融互通,涵養出濃郁的民族風情。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秦嶺—淮河分界線和我國重要地理單位自然人文特征的識記。
3.【答案】B
【知識點】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西北地區自然景觀的有關知識。樂樂在我國西北地區自東向西走,沿途的自然景觀自東向西大致呈現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變化,這種情形主要受海陸位置影響,降水自東向西減少。東部降水量較豐富,水草豐美,越往西降水越少,越不利于牧草生長,甚至出現了大面積的沙漠。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海陸位置對氣候影響的理解。
4.【答案】B
【知識點】百家爭鳴;大一統的漢朝;貞觀之治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古代重要思想文化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漢武帝的大一統的施政措施,實現思想上的統一,所以A不符合題意;“和為貴、兼相愛”要人和人之間的各種關系都能夠恰到好處,都能夠調解適當,使彼此都能融洽,互相友愛,所以B符合題意;“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是兵家的作戰原則,所以C不符合題意;“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是唐太宗主張的君、民關系,所以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古代重要思想文化的理解。
5.【答案】C
【知識點】三省六部制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三省六部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三省六部制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一套組織嚴密的中央官制。中書省主要負責與皇帝討論法案的起草,草擬皇帝詔令。門下省負責審查詔令內容,并根據情況退回給中書省。這兩個部門是決策機構,通過審查的法令交由尚書省執行。故選擇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三省六部制的了解。
6.【答案】D
【知識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最先開辟新航路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所以①不符合題意;最先真正確立共和政體并徹底鞏固的是美國,與英國無關,所以②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理解。
7.【答案】(1)C
(2)A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工農武裝割據;紅軍長征;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渡江戰役與占領南京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一戰和二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二戰是正義的反法西斯戰爭,所以③不符合題意;二戰除了發動戰爭的帝國主義國家外,還有為維護民族利益的反法西斯國家,所以④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
(2)本題考查的是中國近代重大事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到達井岡山,建立了革命根據地。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為反擊國民黨當權派屠殺共產黨人和工農群眾,挽救革命,在江西省城南昌發動的武裝起義。長征為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間,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團、紅四方面軍和紅二十五軍分別從各中央蘇區向陜甘蘇區的撤退和轉移。1949年4月,解放軍發動渡江戰役,當月23日,解放了國民黨22年來的反革命統治中心南京。所以②①③④符合題意。故選擇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近代重大事件的了解,對一戰和二戰異同點的理解。
8.【答案】B
【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向西方學習的探索歷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自五四運動開始,所以A不符合題意。由關鍵詞所示可知,示意圖所示事件依次為洋務運動、維新運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它們體現了中國向西方學習的探索歷程,所以B符合題意;中國直到新中國成立,我國才真正走上了獨立、民主、統一的道路,所以C不符合題意;中國土地革命時期是指國共十年內戰時期,所以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向西方學習探索歷程的理解。
9.【答案】D
【知識點】和平主題與和平問題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和平問題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可知,美韓執意部署“薩德”,說明世界安全受到危害,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仍然存在,所以①③符合題意;韓國已經成為主導解決各項國際事務的霸主,是一種錯誤的理解,真正韓國主導解決各項國際事務的霸主是超級大國美國,所以②錯誤;“國的一意孤行和樂天集團的為虎作倀,引來多方反對和聲討”說明各國人民渴望和平,反對戰爭,所以④符合題意。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界和平問題的理解。
10.【答案】(1)波斯灣;伊斯蘭教
(2)熱帶沙漠氣候;水;從各種“開源”與“節流”措施中任選兩例。如噴灌、滴灌技術;海水淡化設施;沙漠水庫;監測用水的水表等。
【知識點】世界主要宗教及分布;中東石油寶庫;以色列節水王國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西亞地區自然人文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亞被稱為“石油的寶庫”,其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當地大多數居民信仰的宗教是伊斯蘭教。
(2)本題考查的是西亞地區氣候類型和農業發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亞地區氣候類型主要為熱帶沙漠氣候。制約當地農業生產的主要因素水資源缺乏。為發展農業,當地可以采取噴灌、滴灌技術,建設海水淡化設施、沙漠水庫,監測用水的水表等。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西亞地區自然人文特征和農業發展的了解。
11.【答案】(1)洋務運動、新文化運動
(2)孫中山;創建中國同盟會;提出“三民主義”;領導辛亥革命;建立了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就任臨時大總統)等。
(3)鄧小平;探索:①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開始實行改革開放;②提出“一國兩制”構想,并成功解決了香港、澳門問題;③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④建立經濟特區等。
【知識點】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改革開放;20世紀初的中國局勢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中國近代化歷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近代史,為救亡圖存,先進的中國人掀起了學習西方的熱潮,機器上不足,興起了洋務運動;制度上不足,掀起了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文化上不足,掀起了新文化運動。
(2)本題考查的是孫中山革命事業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他”是指孫中山。孫中山先生為中國的民主共和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先后創建了中國同盟會,提出了“三民主義”,領導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就任臨時大總統)等。
(3)本題考查的是鄧小平人生事業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書寫“一個時代最為傳奇的一頁”的總設計師是鄧小平。在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他領導中國人對民族復興之路進行過一下探索: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提出“一國兩制”構想,并成功解決了香港、澳門問題;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建立經濟特區等。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近代化歷程的理解,對孫中山革命事業和鄧小平在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貢獻的了解。
12.【答案】(1)內蒙古高原;這些河流的源頭是高山冰雪融水,東北地區緯度較高,冬季寒冷而漫長,4,5月份高山上的積雪開始慢慢融化,導致河流流量開始增大。
(2)1931年。“九一八”事變是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中國人民不屈不饒的局部抗戰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序幕。
(3)改變了中國工業落后的面貌,從此走上了工業化的道路。
(4)自然條件: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資源豐富,有豐富的煤、石油與天然氣;處于邊境,鄰國多;臨渤海、黃海,擁有優良港灣;人文條件: 交通便利;重工業集中地,工業基礎好;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知識點】我國的疆域;地勢和地形;氣候多樣,季風顯著;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重要地形區自然環境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大興安嶺以西的地形區是內蒙古高原。每年的四,五月份,東北地區還沒有進入雨季,而松花江和鴨綠江等河流水量已開始增大,原因是這些河流的源頭是高山冰雪融水,東北地區緯度較高,冬季寒冷而漫長,四五月份高山上的積雪開始慢慢融化,導致河流流量開始增大。
(2)本題考查的是九一八事變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發動九一八事變,東北淪陷。“九一八”事變是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中國人民不屈不饒的局部抗戰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序幕。
(3)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東北是新中國工業的搖籃,這里誕生了中國第一汽車制造廠、第一飛機制造廠、鞍山鋼鐵公司等大型企業”可知,東北工業在新中國的經濟發展中作出巨大的貢獻,改變了中國工業落后的面貌,從此走上了工業化的道路。
(4)本題考查的是東北地區自然人文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東北地區對構建東北亞“一帶一路”有巨大的自然和人文優勢條件。在自然條件方面,東北地區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資源豐富,有豐富的煤、石油與天然氣;處于邊境,鄰國多;臨渤海、黃海,擁有優良港灣;在人文條件方面,東北地區 交通便利;重工業集中地,工業基礎好;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東北地區自然人文特征和九一八事變的了解,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 / 1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歷史與社會模擬卷11
一、選擇題
1.(2017·杭州模擬)讀“半球劃分圖”,完成小題。
(1)①大洲主體部分所處的半球位置在(  )
A.東半球,北半球 B.東半球,南半球
C.西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
(2)有一批貨物要從A地發往B地,以下哪條路線所經最為合理(  )
A.臺灣海峽——馬六甲海峽——印度洋
B.太平洋——巴拿馬運河——大西洋
C.馬六甲海峽——蘇伊士運河——好望角
D.日本海——太平洋——白令海峽
【答案】(1)C
(2)A
【知識點】經線和經度;緯線和緯度;經緯網;大洲和大洋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北美洲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大洲為北美洲,主體部分所處的半球位置在西半球、北半球。故選擇C。
(2)本題考查的是世界重要地理單位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為日本,B為南非。這批貨物要從日本發往南非,最合理的路徑應是要走臺灣海峽、馬六甲海峽、印度洋這一條路。故選擇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界重要地理單位分布的識記。
2.(2017·杭州模擬)2017年央視春晚設置了上海、廣西桂林、四川涼山、黑龍江哈爾濱四大分會場,與北京主會場交相輝映,繪就“五地共慶、四海同歡”的美好盛景。讀圖回答小題。
(1)有關上海自然環境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位于長江三角洲
②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
③河湖眾多
④地勢崎嶇高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圖中AB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與它大體一致的是我國(  )
A.熱帶與北溫帶的分界線 B.年平均氣溫0℃等溫線
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 D.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界線
(3)各分會場的節目展現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下列描述相符的是(  )
A.E會場觀眾吃著餃子看著春晚,即興彈唱起當地的豫劇。
B.F會場傳統與現代碰撞,經典與時尚交織,民族與世界接軌,展現中國經濟、政治、金融中心的地位。
C.G會場以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為布景,展示了鮮明的閩南文化。
D.H會場民族眾多,服飾各異,各民族繁衍生息、互融互通,涵養出濃郁的民族風情。
【答案】(1)A
(2)C
(3)D
【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我國的民族及其分布;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上海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上海自然環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上海位于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平坦,所以④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
(2)本題考查的是秦嶺—淮河一線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B是我國的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即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與它大體一致的是我國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故選擇C。
(3)本題考查的是我國重要地理單位自然人文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E會場為黑龍江哈爾濱,而豫劇是河南省的地方劇種,所以A錯誤;F會場為上海,是我國的經濟、金融中心,政治中心是北京,所以B錯誤;G會場為廣西桂林會場,閩南文化在福建省,所以C錯誤;H會場為四川涼山,當地民族眾多,服飾各異,各民族繁衍生息、互融互通,涵養出濃郁的民族風情。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秦嶺—淮河分界線和我國重要地理單位自然人文特征的識記。
3.(2017·杭州模擬)喜歡冒險的樂樂利用假期進行了一次騎行之旅(見下圖)。旅行時,樂樂看到沿途的自然景觀自東向西大致呈現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變化。影響這些自然景觀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緯度因素 B.海陸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為因素
【答案】B
【知識點】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西北地區自然景觀的有關知識。樂樂在我國西北地區自東向西走,沿途的自然景觀自東向西大致呈現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變化,這種情形主要受海陸位置影響,降水自東向西減少。東部降水量較豐富,水草豐美,越往西降水越少,越不利于牧草生長,甚至出現了大面積的沙漠。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海陸位置對氣候影響的理解。
4.(2017·杭州模擬)杭州成功舉辦2016年G20(二十國集團)峰會,將引領和推動世界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其中,“包容”之內涵與下列古代政治家思想一致的是(  )
A.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B.和為貴、兼相愛
C.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D.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答案】B
【知識點】百家爭鳴;大一統的漢朝;貞觀之治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古代重要思想文化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漢武帝的大一統的施政措施,實現思想上的統一,所以A不符合題意;“和為貴、兼相愛”要人和人之間的各種關系都能夠恰到好處,都能夠調解適當,使彼此都能融洽,互相友愛,所以B符合題意;“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是兵家的作戰原則,所以C不符合題意;“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是唐太宗主張的君、民關系,所以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古代重要思想文化的理解。
5.(2017·杭州模擬)錢穆先生在《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提到:若未加蓋“中書門下之印”,而由皇帝直接發出的命令,在當時是被認為違法的……。這種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縣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答案】C
【知識點】三省六部制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三省六部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三省六部制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一套組織嚴密的中央官制。中書省主要負責與皇帝討論法案的起草,草擬皇帝詔令。門下省負責審查詔令內容,并根據情況退回給中書省。這兩個部門是決策機構,通過審查的法令交由尚書省執行。故選擇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三省六部制的了解。
6.(2017·杭州模擬)17世紀的英國“在歷史性的轉變中搶了先機,已經率先到達了現代文明的入口處,即將一步步穩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這里的“搶占先機”是指(  )
①最先開辟新航路 ②最先建立共和政體 ③較早進行資產階級革命 ④頒布《權利法案》,逐步確立君主立憲制政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知識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最先開辟新航路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所以①不符合題意;最先真正確立共和政體并徹底鞏固的是美國,與英國無關,所以②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理解。
7.(2017·杭州模擬)某小組對20世紀的相關歷史進行了探究。回答小題。
(1)參閱了“一戰”、“二戰”的相關資料,他們發現,兩次世界大戰具有以下共同點(  )
①根本原因相同,都是由帝國主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所導致的。
②影響相同:都給各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③性質相同:都是非正義的侵略戰爭。
④參戰國相同:都是帝國主義國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②③
(2)他們還觀看了以下影視作品和軍事紀錄片,這四部作品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 《井岡山》 ② 《南昌起義》 ③ 《長征》 ④ 《解放南京》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①③②
【答案】(1)C
(2)A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工農武裝割據;紅軍長征;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渡江戰役與占領南京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一戰和二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二戰是正義的反法西斯戰爭,所以③不符合題意;二戰除了發動戰爭的帝國主義國家外,還有為維護民族利益的反法西斯國家,所以④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
(2)本題考查的是中國近代重大事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到達井岡山,建立了革命根據地。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為反擊國民黨當權派屠殺共產黨人和工農群眾,挽救革命,在江西省城南昌發動的武裝起義。長征為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間,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團、紅四方面軍和紅二十五軍分別從各中央蘇區向陜甘蘇區的撤退和轉移。1949年4月,解放軍發動渡江戰役,當月23日,解放了國民黨22年來的反革命統治中心南京。所以②①③④符合題意。故選擇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近代重大事件的了解,對一戰和二戰異同點的理解。
8.(2017·杭州模擬)抓關鍵詞是學習歷史的方法之一。下列關鍵詞示意圖有利于我們了解(  )
A.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展歷程
B.中國向西方學習的探索歷程
C.中國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程
D.中國土地革命時期的歷程
【答案】B
【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向西方學習的探索歷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自五四運動開始,所以A不符合題意。由關鍵詞所示可知,示意圖所示事件依次為洋務運動、維新運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它們體現了中國向西方學習的探索歷程,所以B符合題意;中國直到新中國成立,我國才真正走上了獨立、民主、統一的道路,所以C不符合題意;中國土地革命時期是指國共十年內戰時期,所以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向西方學習探索歷程的理解。
9.(2017·杭州模擬)韓國樂天集團2017年2月28日同韓國防部正式簽署“薩德”換地協議,美韓部署“薩德”進程隨之提速。韓國的一意孤行和樂天集團的為虎作倀,引來多方反對和聲討。這表明(  )
①世界安全受到危害 ②韓國已經成為主導解決各項國際事務的霸主
③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仍然存在 ④各國人民渴望和平,反對戰爭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D
【知識點】和平主題與和平問題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和平問題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可知,美韓執意部署“薩德”,說明世界安全受到危害,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仍然存在,所以①③符合題意;韓國已經成為主導解決各項國際事務的霸主,是一種錯誤的理解,真正韓國主導解決各項國際事務的霸主是超級大國美國,所以②錯誤;“國的一意孤行和樂天集團的為虎作倀,引來多方反對和聲討”說明各國人民渴望和平,反對戰爭,所以④符合題意。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界和平問題的理解。
二、非選擇題
10.(2017·杭州模擬)西亞地區是當今世界關注焦點,讀西亞簡圖,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西亞農業開發歷史悠久,受氣候影響,灌溉農業地位重要。主要糧食作物小麥、大麥、豆類,次為粟、稻谷等。經濟作物棉花、煙草、甜菜等。畜產品和干鮮果品重要,是出口產品,如椰棗、榛子、阿月渾子、石榴、油橄欖、紫羔羊,安卡拉山羊等。耕地集中在沿海、河谷和綠洲帶,山地、高原草原牧場以畜牧業為主。農產品自給率低,成為世界農牧產品主要進口區之一。
(1)西亞被稱為“石油的寶庫”,其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   灣及其沿岸地區。圖中區域大多數居民信仰的宗教是   。
(2)根據材料一,材料二,說說該地大部分地區的氣候類型及制約農業生產的主要因素,并請你對該地區發展農業生產提兩點建議。
【答案】(1)波斯灣;伊斯蘭教
(2)熱帶沙漠氣候;水;從各種“開源”與“節流”措施中任選兩例。如噴灌、滴灌技術;海水淡化設施;沙漠水庫;監測用水的水表等。
【知識點】世界主要宗教及分布;中東石油寶庫;以色列節水王國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西亞地區自然人文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亞被稱為“石油的寶庫”,其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當地大多數居民信仰的宗教是伊斯蘭教。
(2)本題考查的是西亞地區氣候類型和農業發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亞地區氣候類型主要為熱帶沙漠氣候。制約當地農業生產的主要因素水資源缺乏。為發展農業,當地可以采取噴灌、滴灌技術,建設海水淡化設施、沙漠水庫,監測用水的水表等。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西亞地區自然人文特征和農業發展的了解。
11.(2017·杭州模擬)“夢想成真”是每個人的追求。歷史人物的探尋,為我們實現夢想提供了寶貴的財富。閱讀史料,回答問題。
(1)材料一:近代中國:風雨飄搖。梁啟超說:“近五十年來,中國人漸漸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從機器上感覺不足……第二期是從制度上感覺不足……第三期便從文化上感覺不足。”
面對不足,中國人先后在“機器”上、“文化”上開展了什么運動?
(2)材料二:《中華文明史》第4卷記載:他是中國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學說是“內審中國之情勢,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眾長,益以創新”。
《復興之路》中寫道:“20世紀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東方,中國進行了一場卓有成效的社會變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國人煥發出蓬勃的創造力,書寫了一個時代最為傳奇的一頁。”
這里的“他”是誰,他為“催生”共和體制所作了哪些努力?
(3)書寫“一個時代最為傳奇的一頁”的總設計師是誰?在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他領導中國人對民族復興之路進行過哪些探索?(至少回答兩點)
【答案】(1)洋務運動、新文化運動
(2)孫中山;創建中國同盟會;提出“三民主義”;領導辛亥革命;建立了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就任臨時大總統)等。
(3)鄧小平;探索:①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開始實行改革開放;②提出“一國兩制”構想,并成功解決了香港、澳門問題;③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④建立經濟特區等。
【知識點】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改革開放;20世紀初的中國局勢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中國近代化歷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近代史,為救亡圖存,先進的中國人掀起了學習西方的熱潮,機器上不足,興起了洋務運動;制度上不足,掀起了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文化上不足,掀起了新文化運動。
(2)本題考查的是孫中山革命事業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他”是指孫中山。孫中山先生為中國的民主共和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先后創建了中國同盟會,提出了“三民主義”,領導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就任臨時大總統)等。
(3)本題考查的是鄧小平人生事業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書寫“一個時代最為傳奇的一頁”的總設計師是鄧小平。在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他領導中國人對民族復興之路進行過一下探索: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提出“一國兩制”構想,并成功解決了香港、澳門問題;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建立經濟特區等。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近代化歷程的理解,對孫中山革命事業和鄧小平在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貢獻的了解。
12.(2017·杭州模擬)閱讀下列圖表,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圖一 我國東北區域示意圖 圖二 我國東北工業分布圖
材料二:歌曲《松花江上》唱出了東北人民流離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國人民對日軍野蠻侵占我國東北的憤懣之情。
材料三:東北是新中國工業的搖籃,這里誕生了中國第一汽車制造廠、第一飛機制造廠、鞍山鋼鐵公司等大型企業。
材料四:東北地區借助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積極打造“東北東部邊境經濟帶”和“東北亞海上貿易之路”;2015年12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
(1)根據材料判斷,大興安嶺以西的地形區名稱是   。每年的四,五月份,東北地區還沒有進入雨季,而松花江和鴨綠江等河流水量已開始增大,原因是什么?   
(2)東北的淪陷開始于哪一年?該事件對當時中國命運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3)結合材料三,評價東北工業在新中國的經濟發展中作出了怎樣的重要貢獻?
(4)依據材料,分析東北地區構建東北亞“一帶一路”的自然和人文的優勢條件
【答案】(1)內蒙古高原;這些河流的源頭是高山冰雪融水,東北地區緯度較高,冬季寒冷而漫長,4,5月份高山上的積雪開始慢慢融化,導致河流流量開始增大。
(2)1931年。“九一八”事變是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中國人民不屈不饒的局部抗戰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序幕。
(3)改變了中國工業落后的面貌,從此走上了工業化的道路。
(4)自然條件: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資源豐富,有豐富的煤、石油與天然氣;處于邊境,鄰國多;臨渤海、黃海,擁有優良港灣;人文條件: 交通便利;重工業集中地,工業基礎好;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知識點】我國的疆域;地勢和地形;氣候多樣,季風顯著;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重要地形區自然環境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大興安嶺以西的地形區是內蒙古高原。每年的四,五月份,東北地區還沒有進入雨季,而松花江和鴨綠江等河流水量已開始增大,原因是這些河流的源頭是高山冰雪融水,東北地區緯度較高,冬季寒冷而漫長,四五月份高山上的積雪開始慢慢融化,導致河流流量開始增大。
(2)本題考查的是九一八事變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發動九一八事變,東北淪陷。“九一八”事變是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中國人民不屈不饒的局部抗戰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序幕。
(3)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東北是新中國工業的搖籃,這里誕生了中國第一汽車制造廠、第一飛機制造廠、鞍山鋼鐵公司等大型企業”可知,東北工業在新中國的經濟發展中作出巨大的貢獻,改變了中國工業落后的面貌,從此走上了工業化的道路。
(4)本題考查的是東北地區自然人文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東北地區對構建東北亞“一帶一路”有巨大的自然和人文優勢條件。在自然條件方面,東北地區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資源豐富,有豐富的煤、石油與天然氣;處于邊境,鄰國多;臨渤海、黃海,擁有優良港灣;在人文條件方面,東北地區 交通便利;重工業集中地,工業基礎好;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東北地區自然人文特征和九一八事變的了解,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陆丰市| 卢氏县| 海阳市| 酉阳| 武义县| 山阳县| 靖江市| 沙湾县| 始兴县| 佛学| 广水市| 平顶山市| 府谷县| 康定县| 五指山市| 梁平县| 镇康县| 星子县| 仙居县| 昌都县| 宁阳县| 甘肃省| 六盘水市| 上高县| 措美县| 洛浦县| 肃北| 乐都县| 高雄县| 邢台市| 金华市| 东乌珠穆沁旗| 垣曲县| 永嘉县| 喀喇沁旗| 武陟县| 台中县| 渑池县| 新疆| 逊克县| 麻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