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歷史與社會模擬試卷21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歷史與社會模擬試卷21

資源簡介

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歷史與社會模擬試卷21
一、選擇題
1.(2017·杭州模擬)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于2016年9月4日至5日在__________舉行。(  )
A.北京 B.上海 C.廣州 D.杭州
【答案】D
【知識點】發展主題與發展問題
【解析】【分析】本題是時政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于2016年9月4日至5日在杭州舉行。故選擇D。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時政知識的識記。
2.(2017·杭州模擬)2016年7月8日,美國和韓國不顧包括中國、俄羅斯之內的有關國家的堅決反對,以應對朝鮮核導彈危機為由,宣布將在韓國部署__________反導系統。(  )
A.安泰 B.宙斯盾 C.薩德 D.愛國者
【答案】C
【知識點】和平主題與和平問題
【解析】【分析】本題是時政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2016年7月8日,美國和韓國不顧包括中國、俄羅斯之內的有關國家的堅決反對,以應對朝鮮核導彈危機為由,宣布將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時政知識的識記。
3.(2017·杭州模擬)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中國共產黨十八屆六中全會在北京舉行。會議聚焦全面__________的主題。(  )
A.深化改革 B.推進依法治國
C.建成小康社會 D.從嚴治黨
【答案】D
【知識點】改革新階段
【解析】【分析】本題是時政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中國共產黨十八屆六中全會在北京舉行。會議聚焦全面從嚴治黨的主題。故選擇D。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時政知識的識記。
4.(2017·杭州模擬)閱讀下列兩幅區域地圖,據此回答小題。
(1)B城市位于A城市的(  )
A.東北方向 B.東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2)下列關于A地自然環境的描述,正確的是(  )
A.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 B.居民信仰伊斯蘭教
C.地勢低平,河網密布 D.多民族聚居的地區
【答案】(1)B
(2)A
【知識點】經緯網;世界的氣候的分布;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經緯網的有關知識。分析資料可知,A的經度在東經85至90度之間,B的經度高于東經140度,所以B在A的東方;又A的緯度在北緯40至45度之間,B的緯度在南緯32度左右,所以B又位于A的南方。綜上,B位于A的東南方。故選擇B。
(2)本題考查的是亞洲內陸地區自然環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地位于亞洲內陸地區,為高原地形,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所以A正確,C錯誤。BD是描述人文環境的,與自然環境特征無關,所以B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經緯網的識讀判讀和對世界重要地形區自然環境特征的識記。
5.(2017·杭州模擬)“西學東漸”是中國近代前期思想文化的新特點。據此回答小題。
(1)“清朝末年,中國的一些有識之士開始認識外部世界,學習西方”。下列能對此提供佐證的有(  )
①利瑪竇繪制《坤輿萬國全圖》 ②林則徐編譯了《四洲志》
③魏源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 ④徐光啟主張“欲求超勝必須會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家家言時務”“人人談西學”的現象蔚然成風,以建立近代式國家為指向的“國民”“國權”“國恥”等名詞成為流行的政治概念。材料所描述的現象應出現在(  )
A.抗日戰爭時期 B.洋務運動時期
C.維新變法時期 D.新文化運動時期
【答案】(1)B
(2)C
【知識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結識中國近代最早“開眼看世界”的人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清朝末年,中國的一些有識之士開始認識外部世界,學習西方,主要有林則徐編譯了《四洲志》、魏源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等行為,所以②③符合題意。利瑪竇繪制《坤輿萬國全圖》、徐光啟主張“欲求超勝必須會通”都發生在明朝,所以①④不符合意義。故選擇B。
(2)本題考查的是維新變法運動的有關知識。材料“以建立近代式國家為指向的“國民”“國權”“國恥”等名詞成為流行的政治概念”可以得出,這時期向西方學習以建立近代式國家主要內容,從而得出這一現象出現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此即維新變法時期。故選擇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和維新變法的了解。
6.(2017·杭州模擬)與下面照片相關的歷史事件是(  )
A.辛亥革命 B.五四運動
C.中國共產黨成立 D.新文化運動
【答案】B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五四運動的有關知識。分析照片所示文字為“中華民國八年五月四日北京學界游街大會被拘留之北京高師愛國學生七日返校時攝影”,與歷史上的五四運動相符。五四運動是1919年5月4日發生于中國北京的一場愛國運動。巴黎和會決定將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的消息傳來后,北京學生開展了集會、游行、罷課等活動。后來得到了各地學生以及各界的廣泛支持,演變成了全國性的罷市、罷工還有學生罷課活動,從而形成了全國規模的愛國運動,并最終迫使北洋政府拒簽和約。五四運動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中國革命從此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故選擇B。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五四運動的了解。
7.(2017·杭州模擬)閱讀下表,回答小題。
1913—1914年列強的經濟實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況
國別 占世界工業總產量(%) 殖民地面積(萬平方千米) 殖民地人口(萬人)
英國 14 3350 39350
沙俄 2.6 1740 3320
德國 16 290 1230
日本 1 30 1290
美國 38 30 970
(1)從表格數據看,經濟實力最為強大而占有殖民地數量最少的是(  )
A.美國 B.日本 C.德國 D.沙俄
(2)結合所學知識,下列對此表格解讀正確的有(  )
①經濟實力狀況與第二次工業革命密切相關 ②英國處于第一工業與殖民大帝國地位
③德國和美國屬于資本主義“后起之秀” ④第一次世界大戰削弱了俄國和日本實力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答案】(1)A
(2)D
【知識點】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表格數據可知,經濟實力最為強大而占有殖民地數量最少的是美國。故選擇A。
(2)本題考查的是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英國開先后美德兩國在經濟和科技實力方面趕并超過,不在是世界第一工業強國,所以②錯誤。一戰后,沙俄為蘇聯所取代;日本因遠離一戰戰場,反而大發戰爭橫財,增強了自身的實力,所以④錯誤。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第二次工業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影響的理解。
8.(2017·杭州模擬)小說《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當年搞合作化時,他曾懷著多么熱烈的感情把左鄰右舍合在一起;做夢也想不到20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文中的“攏合在一起”和“散伙了”分別指的是(  )
A.土地改革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B.農業合作化運動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C.土地改革和農業合作化運動
D.農業合作化運動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答案】D
【知識點】三大改造;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農業合作化運動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有關知識。根據材料“當年搞合作化”,可以判斷“攏合在一起”的事件反映的是農業合作化運動;“都散伙了”反映的是由以前的大包干,到一家一戶個體經營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農業合作化運動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識記。
9.(2017·杭州模擬)2017年是我國十三五規劃的第二年。回顧歷史,“中國號”航船在一次次嚴峻考驗面前,渡過了一個又一個急流險灘。“中國號”航船沿著正確航向前進的政治基石是(  )
A.領導人的英明決策
B.全國各族人民的結奮斗
C.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
D.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答案】D
【知識點】改革新階段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四項基本原則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四項基本原則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政治保證。是我們國家的立國之本,是國家生存發展的政治基石。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四項基本原則地位的識記。
二、非選擇題
10.(2017·杭州模擬)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2016年是北京與里約熱內盧(簡稱里約)結成友好城市30周年,北京于2008年8月舉辦了第29屆奧運會,里約也在2016年8月舉辦第31屆奧運會,大批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來到里約。
材料一:見圖。
材料二:里約是巴西最大的海港,為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里約的海灘聞名于世,其中最為著名的科帕卡巴納海灘沙白水潔,呈新月形;在里約還有隨處可見的紀念館、博物館。但近年來里約的經濟卻并不景氣。
(1)結合圖1描述里約的地理位置。
(2)結合圖2和所學氣候知識分析里約奧運會和北京奧運會舉辦時的氣候差異。
(3)運用區域經濟發展的相關知識,為里約經濟的發展提兩條合理化建議。
【答案】(1)經緯度位置特點:22°54′S,43°12′W,相對位置特點:位于大西洋西岸(東臨大西洋),巴西東南部。
(2)里約舉辦16年奧運會時處在一年中氣溫較低(或最低),降水較少(或干季)。而北京舉辦08年奧運會時處在一年中氣溫較高(或最高),降水較多(或多雨)時。
(3)里約要因地制宜地發展經濟。例如充分利用天然良港的優勢,大力發展對外貿易(或實行對外開放);利用豐富的旅游資源,發展旅游業。
【知識點】描述氣候的兩大特點;北京;巴西巴西利亞;因地制宜謀發展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對地圖分析解讀能力。分析地圖可知,里約的經緯度位置特點:22°54′S,43°12′W;相對位置特點:位于大西洋西岸(東臨大西洋),巴西東南部。
(2)本題考查的是里約和北京氣候特征的有關知識。分析“里約氣溫降水狀況圖”可知,里約舉辦16年奧運會時處在一年中氣溫較低(或最低),降水較少(或干季)。而北京為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因此舉辦08年奧運會時處在一年中氣溫較高(或最高),降水較多(或多雨)時。
(3)本題考查的是里約經濟發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里約要因地制宜地發展經濟。例如充分利用天然良港的優勢,大力發展對外貿易(或實行對外開放);利用豐富的旅游資源,發展旅游業。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圖文資料的解讀能力,對北京氣候特征的識記以及因地制宜原則的理解。
11.(2017·杭州模擬)對聯是中國特有的文學藝術形式,折射出了歷史的滄桑巨變。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民國二年,某地農村百姓家中春聯:“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
材料二:1945年,在成都流傳著一副對聯:“中國捷克日本,南京重慶成都”。
材料三:1946年,某農村百姓家春聯:“抗戰勝利一元復始,和平建國萬象更新”。
(1)材料一的春聯反映了什么歷史問題?
(2)材料二的對聯反映的是哪一歷史事件?分析這一事件產生的國際意義。
(3)指出材料三春聯出現的歷史背景,并結合歷史事實說明這幅春聯的愿望是否實現?
【答案】(1)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徹底,封建思想依然存在。
(2)中國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提高。
(3)背景:抗戰勝利后,人民渴望和平,國共舉行重慶談判,確定了和平建國的基本綱領。沒有,1946年國民政府撕毀和平協議,發動全面內戰。
【知識點】辛亥革命;抗日戰爭的勝利;內戰的爆發;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看中國的地位與作用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一“民國二年”可知,當時已處于中華民國時期;分析“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可知,當時在農村封建思想依然存在。兩者結合在一起可知,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徹底,封建思想依然存在。
(2)本題考查的是抗日戰爭勝利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45年,中國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提高。
(3)本題考查的是解放戰爭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抗戰勝利后,人民渴望和平,國共舉行重慶談判,確定了和平建國的基本綱領。但是人們和平建國的愿望并沒有實現,1946年國民政府撕毀和平協議,發動全面內戰。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辛亥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理解。
12.(2017·杭州模擬)2016年是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逝世40周年。某興趣小組的同學正在進行“走近偉人——毛澤東”的探究活動。請閱讀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問題。
時間 主要活動
1920年夏天 他在《湘江評論》上熱情歌頌十月革命
1927年9月 毛澤東在湘贛邊界領導工農革命軍發動了秋收起義,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1935年1月 遵義會議選舉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
1945年8月 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等赴重慶與蔣介石舉行談判
1947年3月 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共中央主動撤離延安,轉戰陜北
1949年4月 毛澤東、朱德發布了《向全國進軍的命令》。同時毛澤東寫了《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1949年10月 毛澤東在天安門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今天成立了”
(1)【偉人功績】根據下列毛澤東的功績,填寫內容。
①締造了一支人民軍隊
   
②找到了一條革命道路
   
③創造了一個科學理論
   
(2)【偉人情懷】毛澤東在《湘江評論》上熱情歌頌十月革命與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的關系是怎樣的?請結合材料歸納解放戰爭取得勝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緬懷偉人】聯系材料,說說你眼中的毛澤東。
【答案】(1)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農村建立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毛澤東思想
(2)是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思想基礎。毛澤東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
(3)毛澤東發動了秋收起義,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所以他是一個偉大的革命家,毛澤東寫了《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他是一位著名的詩人。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工農武裝割據;內戰的爆發;渡江戰役與占領南京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毛澤東歷史貢獻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毛澤東的歷史貢獻有:締造了一支人民軍隊——中國人民解放軍;找到了一條革命道路——在農村建立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創造了一個科學理論——毛澤東思想。
(2)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和解放戰爭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思想基礎。分析材料可知,中國共產黨解放戰爭能取得勝利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毛澤東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
(3)本題考查的是毛澤東的有關知識。本題為開放性試題,學生結合材料回答合理即可,如:毛澤東發動了秋收起義,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所以他是一個偉大的革命家,毛澤東寫了《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他是一位著名的詩人。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毛澤東歷史貢獻的理解和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 / 1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歷史與社會模擬試卷21
一、選擇題
1.(2017·杭州模擬)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于2016年9月4日至5日在__________舉行。(  )
A.北京 B.上海 C.廣州 D.杭州
2.(2017·杭州模擬)2016年7月8日,美國和韓國不顧包括中國、俄羅斯之內的有關國家的堅決反對,以應對朝鮮核導彈危機為由,宣布將在韓國部署__________反導系統。(  )
A.安泰 B.宙斯盾 C.薩德 D.愛國者
3.(2017·杭州模擬)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中國共產黨十八屆六中全會在北京舉行。會議聚焦全面__________的主題。(  )
A.深化改革 B.推進依法治國
C.建成小康社會 D.從嚴治黨
4.(2017·杭州模擬)閱讀下列兩幅區域地圖,據此回答小題。
(1)B城市位于A城市的(  )
A.東北方向 B.東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2)下列關于A地自然環境的描述,正確的是(  )
A.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 B.居民信仰伊斯蘭教
C.地勢低平,河網密布 D.多民族聚居的地區
5.(2017·杭州模擬)“西學東漸”是中國近代前期思想文化的新特點。據此回答小題。
(1)“清朝末年,中國的一些有識之士開始認識外部世界,學習西方”。下列能對此提供佐證的有(  )
①利瑪竇繪制《坤輿萬國全圖》 ②林則徐編譯了《四洲志》
③魏源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 ④徐光啟主張“欲求超勝必須會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家家言時務”“人人談西學”的現象蔚然成風,以建立近代式國家為指向的“國民”“國權”“國恥”等名詞成為流行的政治概念。材料所描述的現象應出現在(  )
A.抗日戰爭時期 B.洋務運動時期
C.維新變法時期 D.新文化運動時期
6.(2017·杭州模擬)與下面照片相關的歷史事件是(  )
A.辛亥革命 B.五四運動
C.中國共產黨成立 D.新文化運動
7.(2017·杭州模擬)閱讀下表,回答小題。
1913—1914年列強的經濟實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況
國別 占世界工業總產量(%) 殖民地面積(萬平方千米) 殖民地人口(萬人)
英國 14 3350 39350
沙俄 2.6 1740 3320
德國 16 290 1230
日本 1 30 1290
美國 38 30 970
(1)從表格數據看,經濟實力最為強大而占有殖民地數量最少的是(  )
A.美國 B.日本 C.德國 D.沙俄
(2)結合所學知識,下列對此表格解讀正確的有(  )
①經濟實力狀況與第二次工業革命密切相關 ②英國處于第一工業與殖民大帝國地位
③德國和美國屬于資本主義“后起之秀” ④第一次世界大戰削弱了俄國和日本實力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8.(2017·杭州模擬)小說《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當年搞合作化時,他曾懷著多么熱烈的感情把左鄰右舍合在一起;做夢也想不到20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文中的“攏合在一起”和“散伙了”分別指的是(  )
A.土地改革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B.農業合作化運動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C.土地改革和農業合作化運動
D.農業合作化運動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9.(2017·杭州模擬)2017年是我國十三五規劃的第二年。回顧歷史,“中國號”航船在一次次嚴峻考驗面前,渡過了一個又一個急流險灘。“中國號”航船沿著正確航向前進的政治基石是(  )
A.領導人的英明決策
B.全國各族人民的結奮斗
C.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
D.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二、非選擇題
10.(2017·杭州模擬)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2016年是北京與里約熱內盧(簡稱里約)結成友好城市30周年,北京于2008年8月舉辦了第29屆奧運會,里約也在2016年8月舉辦第31屆奧運會,大批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來到里約。
材料一:見圖。
材料二:里約是巴西最大的海港,為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里約的海灘聞名于世,其中最為著名的科帕卡巴納海灘沙白水潔,呈新月形;在里約還有隨處可見的紀念館、博物館。但近年來里約的經濟卻并不景氣。
(1)結合圖1描述里約的地理位置。
(2)結合圖2和所學氣候知識分析里約奧運會和北京奧運會舉辦時的氣候差異。
(3)運用區域經濟發展的相關知識,為里約經濟的發展提兩條合理化建議。
11.(2017·杭州模擬)對聯是中國特有的文學藝術形式,折射出了歷史的滄桑巨變。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民國二年,某地農村百姓家中春聯:“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
材料二:1945年,在成都流傳著一副對聯:“中國捷克日本,南京重慶成都”。
材料三:1946年,某農村百姓家春聯:“抗戰勝利一元復始,和平建國萬象更新”。
(1)材料一的春聯反映了什么歷史問題?
(2)材料二的對聯反映的是哪一歷史事件?分析這一事件產生的國際意義。
(3)指出材料三春聯出現的歷史背景,并結合歷史事實說明這幅春聯的愿望是否實現?
12.(2017·杭州模擬)2016年是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逝世40周年。某興趣小組的同學正在進行“走近偉人——毛澤東”的探究活動。請閱讀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問題。
時間 主要活動
1920年夏天 他在《湘江評論》上熱情歌頌十月革命
1927年9月 毛澤東在湘贛邊界領導工農革命軍發動了秋收起義,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1935年1月 遵義會議選舉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
1945年8月 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等赴重慶與蔣介石舉行談判
1947年3月 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共中央主動撤離延安,轉戰陜北
1949年4月 毛澤東、朱德發布了《向全國進軍的命令》。同時毛澤東寫了《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1949年10月 毛澤東在天安門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今天成立了”
(1)【偉人功績】根據下列毛澤東的功績,填寫內容。
①締造了一支人民軍隊
   
②找到了一條革命道路
   
③創造了一個科學理論
   
(2)【偉人情懷】毛澤東在《湘江評論》上熱情歌頌十月革命與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的關系是怎樣的?請結合材料歸納解放戰爭取得勝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緬懷偉人】聯系材料,說說你眼中的毛澤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識點】發展主題與發展問題
【解析】【分析】本題是時政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于2016年9月4日至5日在杭州舉行。故選擇D。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時政知識的識記。
2.【答案】C
【知識點】和平主題與和平問題
【解析】【分析】本題是時政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2016年7月8日,美國和韓國不顧包括中國、俄羅斯之內的有關國家的堅決反對,以應對朝鮮核導彈危機為由,宣布將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時政知識的識記。
3.【答案】D
【知識點】改革新階段
【解析】【分析】本題是時政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中國共產黨十八屆六中全會在北京舉行。會議聚焦全面從嚴治黨的主題。故選擇D。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時政知識的識記。
4.【答案】(1)B
(2)A
【知識點】經緯網;世界的氣候的分布;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經緯網的有關知識。分析資料可知,A的經度在東經85至90度之間,B的經度高于東經140度,所以B在A的東方;又A的緯度在北緯40至45度之間,B的緯度在南緯32度左右,所以B又位于A的南方。綜上,B位于A的東南方。故選擇B。
(2)本題考查的是亞洲內陸地區自然環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地位于亞洲內陸地區,為高原地形,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所以A正確,C錯誤。BD是描述人文環境的,與自然環境特征無關,所以B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經緯網的識讀判讀和對世界重要地形區自然環境特征的識記。
5.【答案】(1)B
(2)C
【知識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結識中國近代最早“開眼看世界”的人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清朝末年,中國的一些有識之士開始認識外部世界,學習西方,主要有林則徐編譯了《四洲志》、魏源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等行為,所以②③符合題意。利瑪竇繪制《坤輿萬國全圖》、徐光啟主張“欲求超勝必須會通”都發生在明朝,所以①④不符合意義。故選擇B。
(2)本題考查的是維新變法運動的有關知識。材料“以建立近代式國家為指向的“國民”“國權”“國恥”等名詞成為流行的政治概念”可以得出,這時期向西方學習以建立近代式國家主要內容,從而得出這一現象出現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此即維新變法時期。故選擇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和維新變法的了解。
6.【答案】B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五四運動的有關知識。分析照片所示文字為“中華民國八年五月四日北京學界游街大會被拘留之北京高師愛國學生七日返校時攝影”,與歷史上的五四運動相符。五四運動是1919年5月4日發生于中國北京的一場愛國運動。巴黎和會決定將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的消息傳來后,北京學生開展了集會、游行、罷課等活動。后來得到了各地學生以及各界的廣泛支持,演變成了全國性的罷市、罷工還有學生罷課活動,從而形成了全國規模的愛國運動,并最終迫使北洋政府拒簽和約。五四運動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中國革命從此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故選擇B。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五四運動的了解。
7.【答案】(1)A
(2)D
【知識點】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表格數據可知,經濟實力最為強大而占有殖民地數量最少的是美國。故選擇A。
(2)本題考查的是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英國開先后美德兩國在經濟和科技實力方面趕并超過,不在是世界第一工業強國,所以②錯誤。一戰后,沙俄為蘇聯所取代;日本因遠離一戰戰場,反而大發戰爭橫財,增強了自身的實力,所以④錯誤。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第二次工業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影響的理解。
8.【答案】D
【知識點】三大改造;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農業合作化運動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有關知識。根據材料“當年搞合作化”,可以判斷“攏合在一起”的事件反映的是農業合作化運動;“都散伙了”反映的是由以前的大包干,到一家一戶個體經營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農業合作化運動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識記。
9.【答案】D
【知識點】改革新階段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四項基本原則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四項基本原則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政治保證。是我們國家的立國之本,是國家生存發展的政治基石。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四項基本原則地位的識記。
10.【答案】(1)經緯度位置特點:22°54′S,43°12′W,相對位置特點:位于大西洋西岸(東臨大西洋),巴西東南部。
(2)里約舉辦16年奧運會時處在一年中氣溫較低(或最低),降水較少(或干季)。而北京舉辦08年奧運會時處在一年中氣溫較高(或最高),降水較多(或多雨)時。
(3)里約要因地制宜地發展經濟。例如充分利用天然良港的優勢,大力發展對外貿易(或實行對外開放);利用豐富的旅游資源,發展旅游業。
【知識點】描述氣候的兩大特點;北京;巴西巴西利亞;因地制宜謀發展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對地圖分析解讀能力。分析地圖可知,里約的經緯度位置特點:22°54′S,43°12′W;相對位置特點:位于大西洋西岸(東臨大西洋),巴西東南部。
(2)本題考查的是里約和北京氣候特征的有關知識。分析“里約氣溫降水狀況圖”可知,里約舉辦16年奧運會時處在一年中氣溫較低(或最低),降水較少(或干季)。而北京為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因此舉辦08年奧運會時處在一年中氣溫較高(或最高),降水較多(或多雨)時。
(3)本題考查的是里約經濟發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里約要因地制宜地發展經濟。例如充分利用天然良港的優勢,大力發展對外貿易(或實行對外開放);利用豐富的旅游資源,發展旅游業。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圖文資料的解讀能力,對北京氣候特征的識記以及因地制宜原則的理解。
11.【答案】(1)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徹底,封建思想依然存在。
(2)中國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提高。
(3)背景:抗戰勝利后,人民渴望和平,國共舉行重慶談判,確定了和平建國的基本綱領。沒有,1946年國民政府撕毀和平協議,發動全面內戰。
【知識點】辛亥革命;抗日戰爭的勝利;內戰的爆發;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看中國的地位與作用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一“民國二年”可知,當時已處于中華民國時期;分析“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可知,當時在農村封建思想依然存在。兩者結合在一起可知,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徹底,封建思想依然存在。
(2)本題考查的是抗日戰爭勝利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45年,中國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提高。
(3)本題考查的是解放戰爭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抗戰勝利后,人民渴望和平,國共舉行重慶談判,確定了和平建國的基本綱領。但是人們和平建國的愿望并沒有實現,1946年國民政府撕毀和平協議,發動全面內戰。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辛亥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理解。
12.【答案】(1)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農村建立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毛澤東思想
(2)是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思想基礎。毛澤東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
(3)毛澤東發動了秋收起義,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所以他是一個偉大的革命家,毛澤東寫了《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他是一位著名的詩人。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工農武裝割據;內戰的爆發;渡江戰役與占領南京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毛澤東歷史貢獻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毛澤東的歷史貢獻有:締造了一支人民軍隊——中國人民解放軍;找到了一條革命道路——在農村建立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創造了一個科學理論——毛澤東思想。
(2)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和解放戰爭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思想基礎。分析材料可知,中國共產黨解放戰爭能取得勝利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毛澤東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
(3)本題考查的是毛澤東的有關知識。本題為開放性試題,學生結合材料回答合理即可,如:毛澤東發動了秋收起義,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所以他是一個偉大的革命家,毛澤東寫了《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他是一位著名的詩人。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毛澤東歷史貢獻的理解和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深州市| 桑植县| 亳州市| 潮州市| 睢宁县| 呼和浩特市| 密山市| 峡江县| 凉城县| 尼木县| 威海市| 徐水县| 平乡县| 日照市| 南通市| 威信县| 商南县| 西贡区| 随州市| 江北区| 玛沁县| 阿荣旗| 渑池县| 长岛县| 青岛市| 博罗县| 泸水县| 澄迈县| 瑞昌市| 衡东县| 大足县| 抚松县| 吴堡县| 扬州市| 晋宁县| 民乐县| 吴忠市| 灯塔市| 辽宁省| 临汾市| 新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