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歷史與社會模擬試卷22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歷史與社會模擬試卷22

資源簡介

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歷史與社會模擬試卷22
一、單選題
1.(2017·杭州模擬)我國為國外完整建造的首個“海上石油工廠”--“希望6號”于2月25日從浙江啟航,在海上航行近2萬海里后,預計6月在英國北海油田投入使用。下列關于“希望6號”行程最合理的是( ?。?br/>A.經我國東海進入太平洋、大西洋
B.經我國東海、南海進入印度洋、大西洋
C.沿途經過巴拿馬運河
D.沿途經過直布羅陀海峽
【答案】B
【知識點】大洲和大洋;我國的疆域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世界重要地理區位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從我國浙江出發到達英國北海油田,依次要經過經我國東海、南海,穿過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大西洋。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界重要地理區位分布的識記。
2.(2017·杭州模擬)2016年8月5日至22日,第三十一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小明在網上查找有關巴西和里約資料。下面資料中正確的是( ?。?br/>A.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國家
B.里約的氣候類型是熱帶雨林氣候
C.巴西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巴西高原
D.里約以黑種人為主
【答案】A
【知識點】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及分布;巴西巴西利亞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國家,所以A符合題意;里約的氣候為熱帶草原氣候,所以B錯誤;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所以C錯誤;黑色人種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和美國境內,巴西境內黑色人種反而較少,所以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巴西自然人文特征的識記。
3.(2017·杭州模擬)下圖是《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策劃的“三縱一橫”四條尋訪年味的路線。關于圖1的敘述,正確的是( ?。?br/>A.路線A沿途經過我國的三大平原
B.路線B跨越了我國三級階梯
C.路線D沿途能看到更多少數民族風情
D.由于海拔高,春節我國最低溫出現在乙地區
【答案】A
【知識點】我國的人口特點;地勢和地形;氣候多樣,季風顯著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國重要地理區域分布及自然人文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路線A沿途經過了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所以A符合題意;路線B跨越了我國第二、三級階梯,所以B符合題意;四條線路中,路線B沿途能看到更多少數民族風情,線路D反而較少,所以C不符合題意;我國天氣最低溫出現在黑龍江的漠河,所以D錯誤。故選擇A。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重要地理區域分布及自然人文特征的識記。
4.(2017·杭州模擬)以下是廣州、上海、北京、哈爾濱四地氣溫曲線圖和降水量柱狀圖,可以看出( ?。?br/>A.四地從北到南夏季均溫逐漸升高,溫差較大
B.除哈爾濱外,其他三地雨熱同期,深受季風影響
C.四地年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
D.四地冬季南北溫差很大是受緯度影響
【答案】D
【知識點】氣候多樣,季風顯著;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北京、上海夏季均溫高于廣州,所以A錯誤;哈爾濱位于我國北方地區,為溫帶季風氣候,所以B錯誤;哈爾濱位于我國北方地區,年降水量低于800mm,所以C不符合題意;四地冬季南北溫差很大是受緯度影響,所以D正確。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5.(2017·杭州模擬)閱讀“我國60以上人口數量及比重”圖,回答小題
圖3
(1)從圖3可以看出我國的人口國情是( ?。?br/>A.人口數量大,新增人口多 B.人口文化素質整體較低
C.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 D.勞動力逐漸減少
(2)我國正在努力采取措施來緩解此問題,下列可行的有(  )
①實行計劃生育,提倡優生 ②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
③及時調整人口政策 ④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1)C
(2)D
【知識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圖3可知,圖3主要在表達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故選擇C。
(2)本題考查的是人口老齡化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實行計劃生育,提倡優生,這是為解決我國人口基數大、人口素質不夠高的措施,與人口老齡化問題無關。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人口老齡化問題的理解。
6.(2017·杭州模擬)“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的主題,中國政府提出了“和諧世界”的理念,這與中國古代思想家__________的主張是一致的。(  )
A.孔子 B.墨子 C.孫臏 D.韓非子
【答案】B
【知識點】百家爭鳴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墨子思想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的主題,中國政府提出了“和諧世界”的理念,這與中國古代思想家墨子的主張“兼愛、非攻”是一致的。故選擇B。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墨子思想主張的識記。
7.(2017·杭州模擬)中央集權封建君主制度對中國政治形成了長期的影響。下列史實描述正確的有( ?。?br/>①秦始皇確立了中央集權官僚制度
②漢武帝通過頒布推恩令等措施加強中央集權
③唐朝建立三省六部制完善中央集權制
④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A
【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大一統的漢朝;貞觀之治;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隋朝建立三省六部制,唐朝予以完善,所以③錯誤。故選擇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發展的識記。
8.(2017·杭州模擬)中國近代思想家鄭觀應在《盛世危言》中提出:“欲自強,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必先講求學校,速立憲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由此判斷鄭觀應是( ?。?br/>A.洋務派的代表 B.維新派的代表
C.資產階級革命派的代表 D.民族資產階級的代表
【答案】B
【知識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維新派主張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由材料“速立憲法,改良政治”可知,鄭觀應在《盛世危言》中提出了改革政治的思想主張,即向國人介紹西方的政治制度,這是資產階級維新派的政治主張。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資產階級維新派主張的識記。
9.(2017·杭州模擬)2017年是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九年級某班要設計一期以孫中山先生為主題的黑板報,下列內容可以入選的有( ?。?br/>①提出“三民主義”,領導辛亥革命 ②成立民國政府,擔任民國總統
③創辦黃埔軍校,培養革命人才 ④促成國共第一次合作,組織北伐戰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
【答案】C
【知識點】辛亥革命;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孫中山革命事業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辛亥革命時,孫中山領導革命黨成立中華民國政府,擔任臨時大總統,所以②不符合題意;孫中山雖然促成了國共第一次合作,但并未組織北伐戰爭,他在此之前已經病逝,所以④錯誤。故選擇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孫中山革命事業的識記。
10.(2017·杭州模擬)2017年1月,教育部發通知要求2017年春季教材中要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精神”。為此張玲用年代尺整理出了中國抗日戰爭的重要進程,其中對應錯誤的是( ?。?br/>A.A B.B C.C D.D
【答案】B
【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西安事變;“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抗日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抗戰戰爭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最終形成,所以B本身表述錯誤。故選擇B。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抗日戰爭歷史發展進程的識記。
11.(2017·杭州模擬)根據“亞非會議”、“小球轉動大球”、“重返聯合國”等內容提煉出一個最恰當的學習主題是( ?。?br/>A.走在復興之路上的中國 B.改革開放新時期的中國
C.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國 D.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中國
【答案】C
【知識點】中美建交與中國重返聯合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取得的外交成就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求同存異”反映的是1955年在萬隆會議上周恩來提出的外交方針;“小球轉動大球”指的是中美建交中發生的重大事件;“重返聯合國”是指1971年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這些都是中國在外交事業上取得的成就,所以“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國”更符合題意。故選擇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取得外交成就的理解。
二、非選擇題
12.(2017·杭州模擬)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我國四大衛星發射中心
注:酒泉(內蒙古);太原(山西);西昌(四川);文昌(海南)
材料二:內蒙古自治區降水量圖
(1)根據下列關鍵詞,判斷所描述的衛星發射中心(請把相應的序號填寫到后面的橫線上)。
①太行山、高原、省會城市、第二階梯    
②緯度最低、有豐富而獨特的熱帶海島旅游資源    
(2)2016年11月18日,在飛行33天后,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高原主著陸場著陸。選擇在此著陸的是因為  ?。ǖ匦翁卣鳎?br/>(3)內蒙古高原最適合發展   (填“種植業”或“畜牧業”)。結合材料二分析,內蒙古高原東部水草豐美,越往西牧草越少,甚至出現沙漠的原因   。
【答案】(1)①;④
(2)內蒙古高原地勢平坦
(3)畜牧業;內蒙古自治區降水分布不均,自東向西逐漸減少;東部降水較多,水草豐美,西部降水較少,不利于牧草的生長
【知識點】兩彈一星;內蒙古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衛星發射中心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太原衛星發射中心處于我國第二級階梯,位于我國太行山以西,黃土高原之上,與山西省省會城市太原臨近,所以①為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是我國四大衛星發射中心中緯度最低,當地有豐富而獨特的熱帶海島旅游資源,所以②為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
(2)本題考查的是內蒙古高原地形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內蒙古高原地勢平坦。
(3)本題考查的是內蒙古高原自然人文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內蒙古高原最適合發展畜牧業。內蒙古高原東部水草豐美,越往西牧草越少,甚至出現沙漠的原因是當地遠離海洋,受海陸位置影響,內蒙古自治區降水分布不均,自東向西逐漸減少;東部降水較多,水草豐美,西部降水較少,不利于牧草的生長。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四大衛星發射中心自然特征和對內蒙古高原自然人文特征的識記。
13.(2017·杭州模擬)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開學第一課》是教育部與中央電視臺合作的大型公益節目。2016年《開學第一課》主題為“先輩的旗幟”,圍繞“長征精神”,選取青少年的獨特視角,帶領大家一起重溫紅色記憶,傳承長征精神!
第一課:信念不移,紅軍通信兵艱苦條件下提煉豬油發電
第二課:勇往直前,聆聽“獨臂將軍”的故事,體驗“飛奪瀘定橋”的驚險
第三課:百折不撓,紅軍過草地最極端時一天口糧僅一顆黃豆
材料二:遵義會議放光輝,全黨全軍齊歡慶,萬眾歡呼毛主席,馬列路線指航程,雄師刀壩告大捷,工農踴躍當紅軍,英明領袖來掌舵,革命磅礴向前進--《長征組歌》之《遵義會議放光輝》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的知識,分析紅軍長征途中所遇到的困難有哪些?
(2)結合所學知識,說說你對材料二歌詞的理解?
(3)有人把   稱為“新時期的遵義會議”,它開啟了中國一個新的歷史時期?!靶碌臍v史時期”指的是什么時期?   
【答案】(1)物資的匱乏,惡劣的自然環境,敵人的圍追堵截。
(2)遵義會議結束了“左”傾教條主義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共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會議在極端危急的歷史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3)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使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
【知識點】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紅軍長征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紅軍長征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一可知,紅軍長征途中所遇到的困難有物資的匱乏,惡劣的自然環境,敵人的圍追堵截。
(2)本題考查的是遵義會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遵義會議結束了“左”傾教條主義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共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會議在極端危急的歷史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3)本題考查的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結束了粉碎“四人幫”之后黨的工作在徘徊中前進的局面,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開辟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道路。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對遵義會議和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影響的理解。
14.(2017·杭州模擬)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日本漁港分布圖
材料二:眾所周知,英國和日本都是島國,一個在西歐一個在東亞。作為兩個同一重量級的島國,很多事情比較起來就非常有意思。如果展開來,我們可以從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中的細節開始,到更高層面的政治、軍事、民族、信仰等結束,從古代講到現代……
(1)從材料一可以發現日本的海洋漁業發達,請從自然因素的角度簡述原因。
(2)下表從歷史的角度對英國和日本進行比較,請結合所學知識舉例說明。
內容 英國 日本
兩國有相同的政治制度    
兩國歷史上都熱衷
殖民和侵略
       
兩國都非常重視
教育和科技創新        
【答案】(1)日本國土南北狹長,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獨特的地理位置使日本擁有豐富的漁業資源。位于北太平洋的漁場,日本沿海海域處于寒暖流交匯處,魚類餌料豐富,魚群集中,有豐富的漁業資源,還有天然的優良港灣作為漁業基地。
(2)君主立憲制;英國當年殖民地遍布全球號稱“日不落帝國”或19世紀40年代開始對中國的侵略活動;日甲午戰爭、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侵華戰爭;第一次工業革命首先在英國發生;日本在明治維新開始向歐美學習,努力發展教育
【知識點】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第一次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的擴張;日本——耕海牧漁;“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日本漁業發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日本的海洋漁業發達,主要在于日本國土南北狹長,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獨特的地理位置使日本擁有豐富的漁業資源;位于北太平洋的漁場,日本沿海海域處于寒暖流交匯處,魚類餌料豐富,魚群集中,有豐富的漁業資源,還有天然的優良港灣作為漁業基地。
(2)本題考查的是英、日兩國歷史發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英國和日本都實行君主立憲制。兩國在歷史上都熱衷殖民和侵略,英國當年殖民地遍布全球號稱“日不落帝國”,曾在19世紀40年代開始對中國的侵略活動;日本則對中國發動了甲午戰爭、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侵華戰爭。兩國都非常重視教育和科技創新,第一次工業革命首先在英國發生;日本在明治維新開始向歐美學習,努力發展教育。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日本漁業發展的自然環境因素的識記和對英、日兩國歷史發展的比較。
1 / 1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歷史與社會模擬試卷22
一、單選題
1.(2017·杭州模擬)我國為國外完整建造的首個“海上石油工廠”--“希望6號”于2月25日從浙江啟航,在海上航行近2萬海里后,預計6月在英國北海油田投入使用。下列關于“希望6號”行程最合理的是(  )
A.經我國東海進入太平洋、大西洋
B.經我國東海、南海進入印度洋、大西洋
C.沿途經過巴拿馬運河
D.沿途經過直布羅陀海峽
2.(2017·杭州模擬)2016年8月5日至22日,第三十一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小明在網上查找有關巴西和里約資料。下面資料中正確的是( ?。?br/>A.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國家
B.里約的氣候類型是熱帶雨林氣候
C.巴西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巴西高原
D.里約以黑種人為主
3.(2017·杭州模擬)下圖是《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策劃的“三縱一橫”四條尋訪年味的路線。關于圖1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路線A沿途經過我國的三大平原
B.路線B跨越了我國三級階梯
C.路線D沿途能看到更多少數民族風情
D.由于海拔高,春節我國最低溫出現在乙地區
4.(2017·杭州模擬)以下是廣州、上海、北京、哈爾濱四地氣溫曲線圖和降水量柱狀圖,可以看出( ?。?br/>A.四地從北到南夏季均溫逐漸升高,溫差較大
B.除哈爾濱外,其他三地雨熱同期,深受季風影響
C.四地年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
D.四地冬季南北溫差很大是受緯度影響
5.(2017·杭州模擬)閱讀“我國60以上人口數量及比重”圖,回答小題
圖3
(1)從圖3可以看出我國的人口國情是(  )
A.人口數量大,新增人口多 B.人口文化素質整體較低
C.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 D.勞動力逐漸減少
(2)我國正在努力采取措施來緩解此問題,下列可行的有( ?。?br/>①實行計劃生育,提倡優生 ②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
③及時調整人口政策 ④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2017·杭州模擬)“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的主題,中國政府提出了“和諧世界”的理念,這與中國古代思想家__________的主張是一致的。(  )
A.孔子 B.墨子 C.孫臏 D.韓非子
7.(2017·杭州模擬)中央集權封建君主制度對中國政治形成了長期的影響。下列史實描述正確的有( ?。?br/>①秦始皇確立了中央集權官僚制度
②漢武帝通過頒布推恩令等措施加強中央集權
③唐朝建立三省六部制完善中央集權制
④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③④
8.(2017·杭州模擬)中國近代思想家鄭觀應在《盛世危言》中提出:“欲自強,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必先講求學校,速立憲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由此判斷鄭觀應是( ?。?br/>A.洋務派的代表 B.維新派的代表
C.資產階級革命派的代表 D.民族資產階級的代表
9.(2017·杭州模擬)2017年是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九年級某班要設計一期以孫中山先生為主題的黑板報,下列內容可以入選的有( ?。?br/>①提出“三民主義”,領導辛亥革命 ②成立民國政府,擔任民國總統
③創辦黃埔軍校,培養革命人才 ④促成國共第一次合作,組織北伐戰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
10.(2017·杭州模擬)2017年1月,教育部發通知要求2017年春季教材中要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精神”。為此張玲用年代尺整理出了中國抗日戰爭的重要進程,其中對應錯誤的是(  )
A.A B.B C.C D.D
11.(2017·杭州模擬)根據“亞非會議”、“小球轉動大球”、“重返聯合國”等內容提煉出一個最恰當的學習主題是( ?。?br/>A.走在復興之路上的中國 B.改革開放新時期的中國
C.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國 D.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中國
二、非選擇題
12.(2017·杭州模擬)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我國四大衛星發射中心
注:酒泉(內蒙古);太原(山西);西昌(四川);文昌(海南)
材料二:內蒙古自治區降水量圖
(1)根據下列關鍵詞,判斷所描述的衛星發射中心(請把相應的序號填寫到后面的橫線上)。
①太行山、高原、省會城市、第二階梯    
②緯度最低、有豐富而獨特的熱帶海島旅游資源    
(2)2016年11月18日,在飛行33天后,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高原主著陸場著陸。選擇在此著陸的是因為   (地形特征)
(3)內蒙古高原最適合發展  ?。ㄌ睢胺N植業”或“畜牧業”)。結合材料二分析,內蒙古高原東部水草豐美,越往西牧草越少,甚至出現沙漠的原因   。
13.(2017·杭州模擬)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開學第一課》是教育部與中央電視臺合作的大型公益節目。2016年《開學第一課》主題為“先輩的旗幟”,圍繞“長征精神”,選取青少年的獨特視角,帶領大家一起重溫紅色記憶,傳承長征精神!
第一課:信念不移,紅軍通信兵艱苦條件下提煉豬油發電
第二課:勇往直前,聆聽“獨臂將軍”的故事,體驗“飛奪瀘定橋”的驚險
第三課:百折不撓,紅軍過草地最極端時一天口糧僅一顆黃豆
材料二:遵義會議放光輝,全黨全軍齊歡慶,萬眾歡呼毛主席,馬列路線指航程,雄師刀壩告大捷,工農踴躍當紅軍,英明領袖來掌舵,革命磅礴向前進--《長征組歌》之《遵義會議放光輝》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的知識,分析紅軍長征途中所遇到的困難有哪些?
(2)結合所學知識,說說你對材料二歌詞的理解?
(3)有人把   稱為“新時期的遵義會議”,它開啟了中國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新的歷史時期”指的是什么時期?   
14.(2017·杭州模擬)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日本漁港分布圖
材料二:眾所周知,英國和日本都是島國,一個在西歐一個在東亞。作為兩個同一重量級的島國,很多事情比較起來就非常有意思。如果展開來,我們可以從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中的細節開始,到更高層面的政治、軍事、民族、信仰等結束,從古代講到現代……
(1)從材料一可以發現日本的海洋漁業發達,請從自然因素的角度簡述原因。
(2)下表從歷史的角度對英國和日本進行比較,請結合所學知識舉例說明。
內容 英國 日本
兩國有相同的政治制度    
兩國歷史上都熱衷
殖民和侵略
       
兩國都非常重視
教育和科技創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識點】大洲和大洋;我國的疆域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世界重要地理區位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從我國浙江出發到達英國北海油田,依次要經過經我國東海、南海,穿過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大西洋。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界重要地理區位分布的識記。
2.【答案】A
【知識點】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及分布;巴西巴西利亞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國家,所以A符合題意;里約的氣候為熱帶草原氣候,所以B錯誤;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所以C錯誤;黑色人種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和美國境內,巴西境內黑色人種反而較少,所以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巴西自然人文特征的識記。
3.【答案】A
【知識點】我國的人口特點;地勢和地形;氣候多樣,季風顯著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國重要地理區域分布及自然人文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路線A沿途經過了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所以A符合題意;路線B跨越了我國第二、三級階梯,所以B符合題意;四條線路中,路線B沿途能看到更多少數民族風情,線路D反而較少,所以C不符合題意;我國天氣最低溫出現在黑龍江的漠河,所以D錯誤。故選擇A。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重要地理區域分布及自然人文特征的識記。
4.【答案】D
【知識點】氣候多樣,季風顯著;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北京、上海夏季均溫高于廣州,所以A錯誤;哈爾濱位于我國北方地區,為溫帶季風氣候,所以B錯誤;哈爾濱位于我國北方地區,年降水量低于800mm,所以C不符合題意;四地冬季南北溫差很大是受緯度影響,所以D正確。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5.【答案】(1)C
(2)D
【知識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圖3可知,圖3主要在表達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故選擇C。
(2)本題考查的是人口老齡化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實行計劃生育,提倡優生,這是為解決我國人口基數大、人口素質不夠高的措施,與人口老齡化問題無關。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人口老齡化問題的理解。
6.【答案】B
【知識點】百家爭鳴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墨子思想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的主題,中國政府提出了“和諧世界”的理念,這與中國古代思想家墨子的主張“兼愛、非攻”是一致的。故選擇B。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墨子思想主張的識記。
7.【答案】A
【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大一統的漢朝;貞觀之治;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隋朝建立三省六部制,唐朝予以完善,所以③錯誤。故選擇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發展的識記。
8.【答案】B
【知識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維新派主張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由材料“速立憲法,改良政治”可知,鄭觀應在《盛世危言》中提出了改革政治的思想主張,即向國人介紹西方的政治制度,這是資產階級維新派的政治主張。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資產階級維新派主張的識記。
9.【答案】C
【知識點】辛亥革命;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孫中山革命事業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辛亥革命時,孫中山領導革命黨成立中華民國政府,擔任臨時大總統,所以②不符合題意;孫中山雖然促成了國共第一次合作,但并未組織北伐戰爭,他在此之前已經病逝,所以④錯誤。故選擇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孫中山革命事業的識記。
10.【答案】B
【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西安事變;“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抗日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抗戰戰爭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最終形成,所以B本身表述錯誤。故選擇B。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抗日戰爭歷史發展進程的識記。
11.【答案】C
【知識點】中美建交與中國重返聯合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取得的外交成就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求同存異”反映的是1955年在萬隆會議上周恩來提出的外交方針;“小球轉動大球”指的是中美建交中發生的重大事件;“重返聯合國”是指1971年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這些都是中國在外交事業上取得的成就,所以“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國”更符合題意。故選擇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取得外交成就的理解。
12.【答案】(1)①;④
(2)內蒙古高原地勢平坦
(3)畜牧業;內蒙古自治區降水分布不均,自東向西逐漸減少;東部降水較多,水草豐美,西部降水較少,不利于牧草的生長
【知識點】兩彈一星;內蒙古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衛星發射中心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太原衛星發射中心處于我國第二級階梯,位于我國太行山以西,黃土高原之上,與山西省省會城市太原臨近,所以①為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是我國四大衛星發射中心中緯度最低,當地有豐富而獨特的熱帶海島旅游資源,所以②為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
(2)本題考查的是內蒙古高原地形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內蒙古高原地勢平坦。
(3)本題考查的是內蒙古高原自然人文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內蒙古高原最適合發展畜牧業。內蒙古高原東部水草豐美,越往西牧草越少,甚至出現沙漠的原因是當地遠離海洋,受海陸位置影響,內蒙古自治區降水分布不均,自東向西逐漸減少;東部降水較多,水草豐美,西部降水較少,不利于牧草的生長。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四大衛星發射中心自然特征和對內蒙古高原自然人文特征的識記。
13.【答案】(1)物資的匱乏,惡劣的自然環境,敵人的圍追堵截。
(2)遵義會議結束了“左”傾教條主義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共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會議在極端危急的歷史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3)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使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
【知識點】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紅軍長征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紅軍長征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一可知,紅軍長征途中所遇到的困難有物資的匱乏,惡劣的自然環境,敵人的圍追堵截。
(2)本題考查的是遵義會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遵義會議結束了“左”傾教條主義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共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會議在極端危急的歷史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3)本題考查的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結束了粉碎“四人幫”之后黨的工作在徘徊中前進的局面,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開辟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道路。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對遵義會議和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影響的理解。
14.【答案】(1)日本國土南北狹長,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獨特的地理位置使日本擁有豐富的漁業資源。位于北太平洋的漁場,日本沿海海域處于寒暖流交匯處,魚類餌料豐富,魚群集中,有豐富的漁業資源,還有天然的優良港灣作為漁業基地。
(2)君主立憲制;英國當年殖民地遍布全球號稱“日不落帝國”或19世紀40年代開始對中國的侵略活動;日甲午戰爭、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侵華戰爭;第一次工業革命首先在英國發生;日本在明治維新開始向歐美學習,努力發展教育
【知識點】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第一次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的擴張;日本——耕海牧漁;“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日本漁業發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日本的海洋漁業發達,主要在于日本國土南北狹長,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獨特的地理位置使日本擁有豐富的漁業資源;位于北太平洋的漁場,日本沿海海域處于寒暖流交匯處,魚類餌料豐富,魚群集中,有豐富的漁業資源,還有天然的優良港灣作為漁業基地。
(2)本題考查的是英、日兩國歷史發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英國和日本都實行君主立憲制。兩國在歷史上都熱衷殖民和侵略,英國當年殖民地遍布全球號稱“日不落帝國”,曾在19世紀40年代開始對中國的侵略活動;日本則對中國發動了甲午戰爭、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侵華戰爭。兩國都非常重視教育和科技創新,第一次工業革命首先在英國發生;日本在明治維新開始向歐美學習,努力發展教育。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日本漁業發展的自然環境因素的識記和對英、日兩國歷史發展的比較。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馆陶县| 樟树市| 平罗县| 崇阳县| 林口县| 富川| 邢台县| 金坛市| 临泽县| 修文县| 福泉市| 乐平市| 镇沅| 洛隆县| 马山县| 洮南市| 四会市| 房产| 达拉特旗| 海伦市| 柳江县| 四子王旗| 海南省| 广宁县| 阳春市| 郴州市| 黑龙江省| 徐汇区| 大宁县| 都匀市| 桐城市| 乐都县| 将乐县| 萨迦县| 阳谷县| 舟曲县| 大竹县| 安宁市| 九寨沟县| 宜宾市| 揭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