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彎鉤 教學目標: 1了解顏體彎鉤的形態特征與書寫要領,初步掌握彎鉤的基本用筆方法。 2能借助米字格基本準確的臨寫出范字的字形結構,提高觀察能力和書寫能力。 3通過對彎鉤及范字的賞析和臨寫,使學生感悟顏體楷書筆畫輕重、疏密、穿插避讓的變化之美,體驗書寫的樂趣。 教學重點: 彎鉤的運筆方法及在范字中的運用。 教學難點: 彎鉤的鉤深弧度姿態,起筆處與出鉤處重心的掌控。 教學過程: 豎鉤復習 談話導入 出示豎鉤,回憶書寫要領。(起筆、行筆、出鉤、收筆的運筆方法。重點關注將筆鋒收攏后駐鋒蓄勢及轉鋒環扭、順勢出鋒等連貫的動作,提升對鉤法的準確掌握) 二、對比觀察 歸納要領 1出示未 于 觀察兩字鉤的不同。引出課題:彎鉤 2出示圖片分析彎鉤特點 彎鉤是將豎鉤拉彎,如拉弓之勢,起筆收筆在同一豎中線上。 3范字賞析 出示于和呼。 于字:從字形、疏密、橫畫的關系、彎鉤的位置,起筆與停頓處鉤處上下對正。 呼字:結構、左右比較、橫的位置(穿插與避讓),兩個短撇的斜度變化。毛筆楷書講究穿插避讓和求變化的造型之美。 4示范寫法 看視頻專家示范寫法 5比較欣賞不同書法家寫的鉤的形狀。 小結:鉤的上緣或平或向上,總的趨勢向左上走。 三、學生摹帖、臨帖 出示于、呼、了、子、事、行。選四字臨寫 四、作業展示評價 (鉤身弧度,重心把握、范字結構、筆畫的輕重與疏密)。 自評 互評 五、小結 鉤在永字八法中稱為趯(ti),它雖是楷書八種基本筆畫之一,但不能成為獨立的筆畫,依附于其他筆畫,呈現出不同的姿態,由此形成了“多姿的鉤”,同學們課余可做了解,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