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節(jié)《血液循環(huán)》第一課時教案 血液流動的管道---血管 (北師大2011課標版七年級下冊)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以血液循環(huán)為中心介紹血液流動的管道、血液運輸的動力器官、血液循環(huán)的途徑以及血壓、脈搏等方面的基礎知識。 為了幫助學生理解相關知識,教材安排了觀察血管、心臟、小魚尾鰭的血液流動、探究運動與脈搏的關系等活動,可以提升學習興趣,使學習由抽象變?yōu)榫唧w,便于學生理解。 二、學情分析 血液循環(huán)理解起來較抽象,雖然在體內時刻進行著血液循環(huán),但不能直觀的觀察到。通過本節(jié)的多項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學習相關知識。 教學目標 1、知識方面: (1)觀察血管,區(qū)分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 (2)說明不同類型血管的功能及其與功能相適應的結構特點。 2、能力方面 (1)使用顯微鏡觀察動脈和靜脈永久裝片,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和觀察能力。 (2) 通過模擬止血包扎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形成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 (2)模擬止血練習,讓學生認識血管出血可能對生命造成威脅,從而養(yǎng)成躲避風險、珍愛生命的意識。 四、教學重點 血管的結構與功能。 五、教學難點 (1)不同血管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特點; (2)模擬練習止血包扎。 教學用具 顯微鏡 血管的橫切片 ,紗布繃帶,廢舊布條等 教學方法 探究試驗 討論 課時安排 1課時 過程: 課題 (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 第9章 第2節(jié) 血液循環(huán)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圖片激趣 導入 多媒體課件展示場景:城市交通發(fā)達是人類衣、食、住、行離不開的供給線,是城市的命脈,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人體也有這樣一條物質供給線,它能給人體細胞源源不斷地輸送氧氣和營養(yǎng)物質,運走二氧化碳、尿素等廢物,它就是血管。 導入新課:血液流動的管道---血管 思考 利用圖片激發(fā)學生興趣,設疑引導學生積極思考。 直觀發(fā)現(xiàn)形成概念 知識整合 能力提升 血管如此重要,你知道人體的血管分布在哪里嗎? 2.介紹血管的長度,使學生體會血管遍布全身。 3.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和感受人體的血管,對人體的血管分類,并組織學生在顯微鏡下觀察血管。 4.活動:用顯微鏡觀察各種血管 根據導學案中動脈管壁厚,靜脈管壁薄的特點,學生在顯微鏡下觀察識別動脈與靜脈,并總結動脈與靜脈的其他特點。 在實驗的基礎上師生共同總結動脈和靜脈的結構特點和功能,并引出毛細血管。 4.多媒體出示大量圖片,學生通過觀看圖片,直觀學習毛細血管的特點和功能。 1.整合提升 2.小組討論:不同血管的結構特點怎樣與它們各自的功能相適應? 學生思考回答。 感嘆血管的長度,體會血管遍布全身。 學生在老師簡單講解,具有一定區(qū)分動脈與靜脈的依據后,在顯微鏡下識別動脈與靜脈,并討論總結動脈與靜脈的其他特點。 學生填表,將所學知識系統(tǒng)化記憶。 小組討論。 用具體的數字使學生感受血管的重要性。 在顯微鏡下觀察血管,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 通過分析,加深了學生對概念的認識。 表格的再次出現(xiàn),加深學生印象,便于比較記憶。 小組討論,突破難點,使學生的分析、合作、語言表達能力得到鍛煉。 學以致用 輸液時針刺的是什么血管? 輸液時針尖的方向是怎樣的?為什么? 輸液時為什么常常用一橡膠帶綁緊胳膊? 活動:模擬練習止血包扎 多媒體出示:出血種類示意圖,老師先示范,學生學習后2人一組,用已有材料幫助對方止血。 學生活動 回扣主題,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感悟收獲提出倡議 談一談: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結束語:近年來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病率非常高,查閱相關資料,給爺爺奶奶、爸媽寫一封建議書。 談在知識方面的收獲 實現(xiàn)本節(jié)的情感目標。 [板書設計] 第2節(jié) 血液循環(huán)---- 血液流動的管道--血管 1.血管:動脈血管、靜脈血管、毛細血管。 2.模擬練習止血包扎 四、教學反思 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探究,學會學習,是教學的根本任務。我認為比較好的地方有:1、對教材能夠熟練把握,適當的整合。2、能根據教材和內容設計出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的探究性學習教學內容。3、在課堂上能引導學生思考,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和思維,參與新知的學習和探究過程,運用正確的方法觀察、分析、理解本節(jié)課中的內容,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 ??不足的地方:課堂上和學生互動需要加強,啟發(fā)學生學習的引導方法還有一定的欠缺。?另外,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主動性發(fā)揮欠佳,學生在匯報時沒有給予較多的鼓勵和表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