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章節名稱 11.2尿的形成與排出 學時 1 學習目標 本節(課)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1.說出人體泌尿系統的組成及各個器官的功能。2.概述腎臟的結構。3.敘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過程。4.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邏輯能力。 過程和方法:培養學生利用小組合作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對泌尿系統結構的學習,使學生樹立功能與結構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學生特征 七年級的學生好奇心濃,思維敏捷,但抽象思維略有不足,在課堂上,他們喜歡自己動手,不喜歡老師的空洞說教,拒絕老師將思想強加給他們。這就要求教師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學 習 目 標 描 述 知識點 編 號 學習 目標 具 體 描 述 語 句 11.2-1 11.2-2 11.2-3 11.2-4 知識和能力 過程和方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說出泌尿系統由哪些器官組成。 2.識記腎臟的結構和主要功能。 3.描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的過程。 4通過對圖形的觀察和過程的描述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1.通過小組合作觀察“尿液形成示意圖”和“尿液形成的課件”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通過比較正常人和病人的尿液成分培養學生的科學推測能力。 1.通過對泌尿系統各個器官和腎臟中腎小球、腎小囊、腎小管等結構的學習,使學生明白各個結構和它的功能相適應。 2.通過血漿、原尿、尿液成分比較,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項 目 內 容 解 決 措 施 教學重點 腎臟的結構及尿液形成過程 通過觀察腎臟結構掛圖和尿液形成掛圖及課件掌握。 教學難點 尿液形成過程中物質的變化 通過觀察尿液形成的圖片和課件來了解。 教學媒體(資源)的選擇 知識點 編 號 學習 目標 媒體 類型 媒體內容要點 教學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 得 結 論 占用 時間 媒體 來源 11.2-1 11.2-2 11.2-3 11.2-4 知識與能力 過程和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課件1(文字、圖片) 掛圖 課件2(文字、圖片) 課件3(文件、圖片) 課件4(文件、圖片) 泌尿系統的組成 腎臟的結構 尿液的形成過程 尿液的排出過程 小組合作,觀看尿液形成課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分析對比 B、H H G、E G、J A、J A. C. E H B 了解泌尿系統的組成 初步掌握腎臟結構 能夠概述尿液形成和排出過程 實現對尿液形成過程的準確把握 能夠初步判斷病人的病癥 2分 2分 4分 5分 3分 自制 掛圖 自制 自制 網上下載 自制 ①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分為:A.提供事實,建立經驗;B.創設情境,引發動機;C.舉例驗證,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確操作;E.呈現過程,形成表象;F.演繹原理,啟發思維;G.設難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開闊視野;I.欣賞審美,陶冶情操; J.歸納總結,復習鞏固;K.自定義。 ②媒體的使用方式包括:A.設疑—播放—講解;B.設疑—播放—討論;C.講解—播放—概括;D.講解—播放—舉例;E.播放—提問—講解;F.播放—討論—總結;G.邊播放、邊講解;H. 邊播放、邊議論;I.學習者自己操作媒體進行學習;J.自定義。 板 書 設 計 第二節 尿液的形成與排出 一、泌尿系統的組成 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 二、尿液的形成 血液→腎小球(濾過作用)→原尿→腎小囊(重吸收作用)→尿液 三.尿液的排出 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 課 堂 教 學 過 程 結 構 的 設 計 教學模式: 教學過程結構: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否 是 是 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否 是 三、合作探究、掌握重點 否 是 四、拓展延伸 否 是 五、布置作業 形 成 性 練 習 知識點 編 號 學習 目標 練 習 題 目 內 容 11.2-1 11.2-2 11.2-3 11.2-4 知識與能力 過程和方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選擇題 1.在腎單位的結構中,腎小球中液體與腎小囊中血液相比,主要區別是不含有( ) A.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 B.血細胞和葡萄糖 C.尿酸和尿素 D.血細胞和無機鹽 2.在腎小球、腎小囊和腎小管中的液體分別是( ) A.原尿、動脈血、尿液 B.動脈血、原尿、尿液 C.靜脈血、原尿、尿液 D.動脈血、尿液、原尿 3.一般情況下,原尿與最終排出體外的尿液的區別是原尿中含有( ) A.無機鹽 B.水 C.葡萄糖 D.尿素 4.小李發現自己的小便發紅,去醫院驗尿發現其中有紅細胞、蛋白質等,據此你推斷小李病變的部位可能是( ) A.腎小體 B.腎小囊 C.腎小球 D.腎小管 二.解讀分析 1.同血液相比,原尿不含血細胞和含有很少的蛋白質,說明腎小球和腎小囊壁的作用有什么特點? 2.在原尿中出現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并沒有,這說明腎小管有什么作用? 三.想一想,說一說 1.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過程。 2.想一想我們為什么每天必須飲用適量的水? 形 成 性 評 價 1.形成性練習題填空題題同學們完成很好。 2. 2題,個別同學沒有做好預習和很好的理解課本內容,不能夠很好的分析。 3. 3題,一小部分學生不能夠很好的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過程,有的同學沒有很好的掌握課文,個別同學語言組織能力缺乏不能很好的表達。 教 學 反 思 由于“尿的形成和排出”是本節的重點內容,為了減小復習的難度,將這部分知識分成:泌尿系統的組成、腎臟的結構、尿的形成過程、尿的排出途徑及意義幾個部分,層層遞進,逐步突破。同時本章內容圖片資料豐富,充分利用圖解,如“腎臟的內部結構示意圖”、“尿的形成過程示意圖”,再結合多媒體動畫,引導學生由點到面,由局部到整體地進行觀察。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在討論交流中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提高。同時利用小組合作-質疑-探究,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獲取過程,從而學到知識和方法,提高了學生的積極主動學習能力,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