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節 生物進化的歷程 一、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對學生形成生物進化的基本觀點,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有重要的意義。本節課的重點包括“生物進化的證據”和“生物進化的主要歷程”。其教學內容信息量大、知識點多,尤其生物進化的主要歷程涉及以前學過的各種動植物的分類知識。在教學中采用活動教學的方法,通過一系列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活動中寓教于樂,在活動中構建高效課堂。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舉例說出生物進化的主要證據——化石;概述生物進化的主要歷程。 2.能力目標:觀察、比較和分析化石,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開展“生物進化主要歷程”拼圖游戲競賽,培養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對化石的科學價值的認知,增強探索古生物奧秘的興趣;認同生物進化的觀點。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生物進化的證據和生物進化的主要歷程。 難點:生物進化的主要歷程。 四、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課題 有人說恐龍沒有滅絕,只是進化成了其他生物,對嗎?鳥類是由恐龍進化而來的,對嗎?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祖先進化來的,這種說法有科學依據嗎? 猜測答案,簡要說出理由。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生物進化 的證據 生物進化 的證據 播放《侏羅紀公園3D》預告片,開展小活動“看圖識恐龍”。 思考:這些恐龍現在還存在嗎?怎么知道以前它們存在? 播放化石形成的視頻和化石圖片,同時完成導學單任務。 1.介紹化石的分類依據,讓學生對圖片上的化石分類。 2.分析始祖鳥的化石,哪些特征與爬行類動物相似,哪些特征與鳥類相似?可以推斷出什么結論? 3.分析不同地層中的化石,找出有何規律。 5.除了化石之外,介紹其它間接證據:分子生物學、形態解剖學、胚胎學等。 介紹視頻的內容,說出恐龍的名字,以及恐龍存在的證據。 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帶著問題去閱讀教材并找到相關答案。 指出化石的種類,并解釋原因。 借助始祖鳥的復原圖,說出與現代鳥類和爬行類的相同點,從而得出結論:現代鳥類是由原始爬行動物進化而來的。 在古老的地層中生物低等、簡單,在新形成的地層中生物高等、復雜。 在課堂中以學生自主學、合作學、展示學為主體,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 借助圖片、文字、視頻等資料,分析生物進化的過程和規律,提升學生推斷、分析、語言表達的能力。 生物進化 的歷程 過渡:從地球上最初的原始生命,到現在形形色色的生命,究竟經歷了哪些進化環節呢? 1.出示生物進化樹的圖片,介紹繪制的原理,讓學生結合初一下學期所學生物知識,把生物進化樹補充完整。 2.原始細胞進化成植物和動物,起決定因素是什么?植物進化分支中怎么出現了真菌? 3.拼圖游戲,簡要介紹拼圖中的動植物,最后讓學生展示合作成果。 4.通過對生物進化樹的分析,歸納出生物進化的規律。 完成生物進化樹上的空格,分析決定原始細胞進化的因素:由于營 養方式的不同,真核生物進化出了3 個分支: 一支進化為具有葉綠素并能進行光合作用的植物;另一支進化為沒有葉綠素的動物,還有一支進化為真菌。 完成生物進化樹的拼圖,完成較快的小組介紹經驗。 簡單→復雜 低等→高等 水生→陸生 單細胞→多細胞 聯系已有的知識,結合本節課的內容,構建生物進化歷程的知識網絡圖,便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 利用拼圖游戲,掌握生物進化的方向和規律,從而歸納出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 小結與練習 1.生物進化的證據 2.生物進化的歷程 3.生物進化的規律 4.課堂鞏固練習 談談所學內容,完成課堂鞏固練習。 鞏固課堂中所學知識點。 教學板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