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濟南版生物七年級課時教學設計 課題 生物的基本特征 單元 一 學科 生物 年級 學習 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會舉例說明生物具有的生命現象。 (2)形態各異的生物的基本分類。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討論,能舉例說明生物具有的生命現象。 (2)通過觀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歸納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通過舉例活動,培養學生學習生物學、探究未知事物的興趣。 重點 (1)生物具有的生命現象。 難點 (1)通過分析歸納說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下圖中的“病毒”和機器人是生物嗎?為什么? 假如有人問你:“什么是生物?”你該怎么回答呢? 空中飛鳥,地上爬蟲,水里游魚…… 大自然中的許多生物你也許很熟悉,但你能說出它們有哪些共同特點嗎?如果還不能準確、全面地回答這個問題,就讓我們一起觀察身邊的生物,共同探究它們所表現出的生命現象吧。 根據生活經驗思考 激發興趣,將學生帶進生物世界 講授新課 一、我們身邊的生物 在我們的身邊,生活著多種多樣的生物,它們與我們朝夕共處,自然界中的生物,有些是我們能夠用肉眼觀察到并且比較熟悉的,也有些是不易被觀察到或者沒有引起我們注意的,人們通常將它們分為植物、動物和微生物。 我們常見的植物如花中四君子的梅、蘭、竹、菊等,有活化石級別的銀杏樹等。 動物有的具有脊柱,如虎、鶴、鴷、雉雞、魚等。 有的沒有脊柱,如蝴蝶、珊瑚蟲、蜘蛛、蜈蚣、渦蟲、海星等。 微生物如:大腸桿菌、球菌屬于細菌 青霉、蘑菇屬于真菌。 HIV病毒、感病毒等屬于病毒。 可見,微生物主要有三個類群,即細菌、真菌和病毒。 我們根據所學進行小結: 生物按形態結構特點可以分為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其中微生物包括病毒、細菌和真菌。 二、生物的基本特征 圖片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呢?你能說出你的道理嗎? 仔細觀察周圍的動植物,你會發現,盡管各種生物的生活習性不同,形態大小各異,但它們都有一些共同的生命現象。 視頻:生物的生命現象 觀察思考: 鯨浮出水面呼吸,蛙呼吸,魚呼吸,植物呼吸等。 我們可以得出生物具有新陳代謝現象,這屬于生物能進行呼吸。 可見,它們具有新陳代謝現象——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動物能用多種方式排出體內廢物,如出汗、排尿和呼吸。 植物能通過落葉帶走一部分廢物。 可見,它們具有新陳代謝現象——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 含羞草受到刺激合攏葉片、“葵花朵朵向太陽”。 仙人掌適于干旱的生活環境、北極熊適應嚴寒、魚適于水中生活。 地衣可以腐蝕巖石、蚯蚓運動使土壤疏松。 可見,生物能夠對所生活的環境表現出一定的適應性并影響環境。 生物能夠表現出非生物所不具有的生命現象。 你能說出本節我們學習了哪些生物的生命現象? 生物所表現出的這些生命現象就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根據圖片等了解生物的分類 思考解答 觀看視頻 分析歸納得出生物的現象 得出生物所表現出的生命現象就是生物的特征,也是區別生物與非生物的依據。 概述生物的分類 根據圖片,通過形態結構讓學生了解生物的基本分類 向生物的生命現象過渡 以分析的形式,讓學生歸納出生命現象 得出生物的生命現象就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課堂練習 1.下列全部都是生物的一項是( C ) A.太陽、巖石、空氣 B.煤炭、石油、天然氣 C.金魚藻、鯉魚、河蚌 D.紫菜、牡蠣、鵝卵石 3.下列各項中,屬于生物共同特征的一項是( C ) A.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B.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C.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D.生物的生活需要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 分析應用所學 通過習題加強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課堂小結 本節我們學習的主要內容是生物的相關知識,生物是怎樣進行分類的? 7.除病毒外,生物都具有細胞結構] 小結生物的分類和特征 板書 作業布置 1.P5鞏固提高。 2.觀察幾種不同的生物,體會生物的基本特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