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病毒》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認識并掌握病毒的種類、結構以及繁殖方式,了解病毒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觀察學習,總結出病毒特點的學習過程,提高學生的概括總結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樹立對探究生物奧秘的信心與興趣,體會生物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廣泛適用性。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認識病毒的種類、結構與繁殖方式。 難點 了解病毒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溫故知新) 同學們請看大屏幕,屏幕上老師展示了兩張葉子的圖片,大家可以觀察一下它們有什么特點?好,有同學說,這應該是兩種植物的葉片,因為其中的一片葉子看起來很光滑,一片葉子很皺。現在老師來揭曉答案,其實啊,這都是煙草的葉子,左邊是正常葉,右邊是患了煙草花葉病的葉子。到底是什么導致正常的煙葉患病呢?通過這節課的學習,相信同學們都能找到答案,現在我們一起來認識《病毒》 。 (二)新課教學 1.認識病毒 為了探究煙草花葉病的病因,19世紀末俄國科學家伊萬諾夫斯基曾經做過多次的實驗和猜想,現在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本89頁,找一找這位科學家做了哪些大膽的嘗試? 對,為了找出病因,科學家首先推想煙草花葉病是由細菌引起的,但是經過實驗證明,煙草花葉病是由比細菌還小的病原體引起的,他把這種更小的病原體稱為“濾過性病毒”。后來,經過科學家的探索,發現動物的口蹄疫也是由“濾過性病毒”引起的,由此,人們就發現了病毒的存在。直到20世紀初,人們才發現煙草花葉病毒是一種桿狀顆粒。科學是嚴謹的,每一個新的發現都是科學家不斷嘗試,不斷總結得出的,同學們要學習科學家的這種不畏懼辛苦和失敗的精神。 2.病毒的種類 除了植物的煙草花葉病,現實生活中還有許多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同學們能舉出一些例子嗎?好,老師聽到了,有同學說流感、雞瘟,說的很正確,看來這位同學的知識儲備很豐富的,對生活的觀察也很仔細。還有同學要補充嗎?有同學說她經過預習,發現艾滋病也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預習是個很好的學習習慣,同學們以后要向這位女生學習。 展示幾組電子顯微鏡下分別寄生在動物、植物、細菌細胞內的病毒圖片,請學生大膽猜想病毒可以獨立生活嗎? 學生認真思考,結合課前查閱的資料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病毒不能獨立生活,必須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細胞內。根據寄生的細胞不同,人們將病毒分為三大類:植物病毒、動物病毒、細菌病毒。 3.病毒的結構和繁殖 既然病毒不能獨立生活,那么它的結構是怎樣的?又會如何繁殖呢? 請學生觀察教師課前準備好的煙草花葉病毒、腺病毒、大腸桿菌噬菌體的結構模型,教師解說模型各部分結構的特點。 師生共同總結:病毒的結構簡單,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沒有細胞結構。 請學生觀看大腸桿菌噬菌體侵染健康細胞的視頻,并以前后桌4人為一小組,開展討論,嘗試總結出病毒的繁殖特點,之后各組派代表說說根據視頻發現了什么? 師生共同總結:(1)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細胞里,靠自己的遺傳物質中的遺傳信息,利用細胞內的物質,制造出新的病毒,這就是它的繁殖方式。(2)病毒離開了活細胞后,通常會以結晶體的狀態存在,當外界環境條件適宜時,病毒會侵入活細胞。 4.病毒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人們往往談“毒”色變,比如每年只要禽流感一爆發,就會危害農牧業發展,給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經濟收入都帶來了極大的危害。那么病毒對人類生活只有破壞性嗎? 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及個人知識儲備自由發言,教師給出過程性評價。 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古代天花病人、小兒麻痹癥、乙肝疫苗、轉基因操作等的圖片。 師生共同總結:人類在研究病毒的過程中,也取得了很多可喜的突破。如通過接種疫苗的方式預防天花、脊髓灰質炎、禽流感、乙肝等病毒性疾病的爆發;通過滅活病毒來轉基因或進行基因治療等。 (三)鞏固提高 這節課的知識點就學到這里了,同學們都掌握了嗎?現在老師出幾道判斷題來考考大家,看誰答得又快又準確,好,現在開始搶答。 (1)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不能獨立生活。 (2)病毒的個體很小,要用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 (3)病毒一旦侵入人體,就會使人患病。 (四)小結作業 本節課馬上就要接近尾聲了,現在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回憶一下我們今天都學了什么?對,我們認識了病毒的結構和繁殖特點,而且知道病毒可以分為植物病毒、動物病毒、細菌病毒三類。同學們在課后要記得及時復習,并且查閱一下資料,找找除了我們講到的病毒,還有哪些病毒也會使人或動物患病?下節課我們再來交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