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章從實驗學化學1.左圖為溶解操作的三個步驟注意:在用玻璃棒攪拌的過程中,玻璃棒不應接觸到燒杯壁2.過濾的操作步驟:過濾器的制作方法是將一張濾紙對折兩次,打開成圓錐形,把其尖端朝下放入漏斗。過濾操作時應做到“一貼二低三靠”,一貼:即濾紙應緊貼漏斗; ②二低:濾紙邊緣應低于漏斗邊緣,濾液液面應低于濾紙邊緣;③三靠:濾液應靠玻璃棒引流,玻璃棒應靠在3層濾紙的一邊,漏斗下端的管口應緊靠燒杯壁。 3.蒸發的操作步驟:注意事項:①為使水溶液受熱均勻并加快蒸發速率,加熱時應用玻璃棒攪拌溶液,玻璃棒攪拌的另一個目的是使液體均勻受熱,防止沸騰損耗原溶液。在蒸發過程中,某些溶液的表面會結膜,影響溶劑的蒸發,也應用玻璃棒攪拌,阻止膜的形成。當有較多固體析出時即停止加熱,用蒸發皿的余熱蒸干剩余的水分。4.蒸餾:利用液體混合物中各組分揮發性的差異分離溶劑和非揮發性溶質的操作。注意事項:裝置的搭建順序是從下到上,從左到右;不能用酒精燈直接給燒瓶加熱,鐵圈上應墊有石棉網;要加入碎瓷片或沸石防止暴沸;溫度計水銀球的上沿和蒸餾瓶支管的下限應在同一水平線上;冷凝管上口是出水口,下口是冷水的入口。5.萃取:加入適當的溶劑,把混合物中某成分溶解并分離。操作步驟:依次加入溶液和萃取劑;② 用力振蕩,放氣;③ 靜置分層;④ 獲得產物。萃取劑的選擇:萃取劑與原溶劑不互溶;② 在萃取的過程中,萃取劑與原溶劑不反應;③ 溶質(即目標產物)在萃取劑中的溶解度大于在原溶劑中的。相似相溶原理:極性溶質溶于極性溶劑,非極性溶質溶于非極性溶劑。極性溶劑:水、酒精;非極性溶劑:四氯化碳、苯。6.分液:分離兩種不互溶的液體。分液的操作步驟是:先用普通漏斗把要分離的液體注入分液漏斗內,加塞.然后將分液漏斗靜置在漏斗架上或鐵架臺的鐵環中(如需振蕩液體,則應充分振蕩后再靜置).待液體分成兩層后,旋開旋塞,使下層液體從漏斗管流下.在旋開旋塞之前,應該使分液漏斗頂部活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對準漏斗上口頸部的小孔,使與大氣相通,否則,液體就不能通過旋塞從下口流出.當下層液體流盡時,立即關閉旋塞,然后再從漏斗上口把上層液體傾倒出來。分液漏斗使用時需注意:①使用前玻璃活塞應涂薄層凡士林,但不可大多,以免阻塞流液孔。使用時,左手虎口頂住漏斗球,用姆指食指轉動活塞控制加液。此時玻璃塞的小槽要與漏斗口側面小孔對齊相通,才便加液順利進行。②作加液器時,漏斗下端不能浸入液面下。③振蕩時,塞子的小槽應與漏斗口側面小孔錯位封閉塞緊。分液時,下層液體從漏斗頸流出,上層液體要從漏斗口傾出。長期不用分液漏斗時,應在活塞面加夾一紙條防止粘連。并用一橡筋套住活塞,以免失落。7.分餾:分離兩種或兩種以上互溶而且沸點差別較大的液體。裝置與蒸餾的一樣。應用:分離石油的各組成分;分離四氯化碳、甲苯和笨的混合液;從液態空氣中分離氧氣和氮氣。8.本章要點補充①試管:裝管容積≤1/2,加熱時體積≤1/3.試管夾應加持在管口1/3處;蒸發皿:裝液容積≤2/3;酒精燈:容積為[1/3,2/3],用外焰加熱,不能將燈芯與加熱儀器的底部相接觸,不對火,不吹燈,用燈帽蓋滅火焰;燒杯:溶解攪拌時,玻璃棒不能碰器壁,加熱時應墊石棉網;滴瓶:不存放堿液,強揮發性的試劑和腐蝕橡膠的試劑。滴用后立即插入原瓶,垂直取用,滴管下端不能接觸接收器;聞氣操作:用手輕輕在瓶口扇動,使極少量的氯氣飄進鼻孔;點燃H2,CO,CH4這樣的氣體時需要驗純;天平:用前調平,左物右碼,稱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盤上,要放在稱量紙上稱量,易潮解、具腐蝕性的藥品需放在玻璃器皿上;酸液滴落在皮膚上,沖洗后涂抹碳酸氫鈉溶液;堿液滴落在皮膚上,沖洗后涂抹硼酸溶液;存放堿液的試劑瓶應用橡膠塞,存放酸液的試劑瓶應用玻璃塞,HF應存放在塑料瓶中;分液漏斗裝試劑不能超過自身容積的3/4;洗氣時,氣體應由洗氣瓶的長管進,短管出;測量反應生成的氣體的體積時,應由短管進長管出。9. 【思考與交流】(1)某學生用托盤天平稱取粗鹽20.6g(1g以下用游碼),但砝碼和粗鹽的位置放反了,當天平平衡時,稱得粗鹽的實際質量為( )A.、21.2 g B、20.6 g C.、19.4 g D.、19.6 g(2)某學生用20 mL量筒量取水,量筒平穩且面對刻度線,起初仰視液面,讀數為19,倒出部分水后,俯視液面,讀數為11,則實際倒出水的體積為( )A.、8 mL B、大于8 mL C、小于8 mL D、無法判斷(3)在下列操作中,所使用的儀器能夠達到目的的是( )A、用50 mL量筒準確地量取45.55 mL水 B、用托盤天平準確地稱取6.82 g食鹽C、用坩堝代替蒸發皿進行液體蒸發操作 D、做KMnO4分解實驗用大試管作反應器(4)(09年廣東化學·3)下列有關實驗操作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可用25ml堿式滴定管量取20.00ml KMnO4 溶液B.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時,需先用蒸餾水潤濕試紙C.蒸餾時蒸餾燒瓶中液體的體積不能超過容積的2/3,液體也不能蒸干D.將金屬鈉在研體中研成粉末,使鈉與水反應的實驗更安全(5)為了除去粗鹽中Ca2+、Mg2+、SO及泥沙,可將粗鹽溶于水,然后進行下列五項操作。其中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 ①過濾 ②加過量的NaOH溶液 ③加適量鹽酸 ④加過量Na2CO3溶液 ⑤加過量BaCl2溶液 A.①④②⑤③ B.④①②⑤③ C.②⑤④①③ D.⑤②④①③(6)下列儀器常用于物質分離的是( ) ①漏斗 ②試管 ③蒸餾燒瓶 ④天平 ⑤分液漏斗 ⑥研缽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①③⑤ D.①③⑥(7)下列實驗操作中敘述正確的是( ) A.萃取操作必須在分液漏斗中進行 B.振蕩試管中液體時,手拿住試管,用手腕甩動 C.用剩的藥品應收集起來放回原試劑瓶中 D.稱量物質時先取小砝碼,再依次取較大的砝碼(8) 下列實驗操作中錯誤的是( ) A.分液時,分液漏斗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 B.蒸餾時,應使溫度計水銀球靠近蒸餾燒瓶支管口 C.蒸發結晶時應將溶液蒸干D.稱量時,稱量物放在稱量紙上,置于托盤天平的左盤,砝碼放在托盤天平的右盤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