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2中考 歷史與社會 模擬考卷(寧波地區)姓名: 打印2018/9/19 90min 成績(共8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32分)1.奠定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疆域版圖的朝代是( )A.秦朝 B.唐朝 C. 元朝 D.清朝2.下列關于黃河敘述正確的是( )①發源于青海省,注入渤海 ②上游水力資源豐富 ③其干流可以四季通航 ④下游是著名的地上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關閉已久的大門,被稱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其主要依據是( )A.中國被卷入世界資本主義漩渦 B.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C.民族矛盾成為社會的主要矛盾 D.中國社會性質發生了根本變化4.人是萬物的精靈,人是世界的主宰。使人們的思想逐漸從中世紀的宗教愚昧中解放出來的歷史事件是( ) A.工業革命 B.資產階級革命 C.文藝復興 D.百家爭鳴5.《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提出要逐步實現“均衡教育”。百家爭鳴時期,哪位思想家的觀點最能體現“均衡教育”思想( )A .老子 B.韓非子 C.墨子 D.孔子6.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為害亦相和。東南四十三州地,取盡脂膏是此河”中的此河指的是( )A .黃河 B.長江 C .淮河 D. 大運河7.中國傳統文化追求身心和諧,人際和諧,天人和諧 。下列主張順應自然、追求天人和諧的是( )A.墨子 B.老子 C.孟子 D.莊子8.當今世界中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區域性政治、經濟集團是( )A.WTO B.UN C.APEC D.EU9.春秋戰國時期,新舊制度更替,社會大變革,其根本原因是( )A.戰爭頻繁 B.諸候爭霸C.百家爭鳴 D.社會生產力發展,鐵制農具的廣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廣10. 佛教廣泛流傳于亞洲的許多國家,西漢末年經絲綢之路傳入我國,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①隋唐時期進一步傳播 ②玄奘取經天竺③唐朝對佛教特別推崇 ④鑒真東渡朝鮮傳播佛教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2010年3月,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高票通過了選舉法修正案。修改后的選舉法規定,我國城鄉居民按相同比例選舉人大代表,首次實現了“同票同權”。11.全國人大通過選舉法修正案,表明它享有( )A.最高立法權 B.最高決定權 C.最高監督權 D.最高任免權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 )A.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B.我國的最高權力機關C.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 D.我國的法律監督機關13.實現人口與資源、環境、經濟協調發展的關鍵是( )A.提高經濟發展水平 B.提倡晚婚晚育 C.控制人口數量 D.提高人口素質14.我們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是( )A.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B. 大力發展生產力 C.四項基本原則 D.改革開放2010年2月,《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15.該綱要明確提出,國家依法實施九年義務教育,確保每一名適齡兒童接受教育。這體現了義務教育的 ( )A.免費性 B.普及性 C.強制性 D.特殊性16.下列說法中沒有正確反映“一國兩制”基本內容的是( )A.國家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 B.允許特別行政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C.港、澳、臺可以作為主權獨立實體參加國際活動 D.港、澳、臺地區實行高度自治二、解答題(48分)17、(5分)材料一: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以下是兩種對辛亥革命的評價:中華民國的成立并沒有給人們帶來預期的民族獨立、民主和社會進步。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義的歷史性變革,為以后的中國人民的革命斗爭打開了道路。你認為這兩種評價是否矛盾?為什么?(3分)材料二:在辛亥革命前,中國產業工人總數不超過60萬人,而到1919年則達到200萬人,工人罷工次數在1912年到1919年的8年之中達到130多次,比辛亥革命前增加了一倍多。從上述材料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對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產生了什么影響?(2分)18、(13分)【材料一】2009年12月,世界氣候峰會在哥本哈根舉行,據悉,本次會議有近兩百個國家和地區代表參加。其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低碳積極”已然成為全球熱點,節能減排和新能源建設是實現低碳經濟的兩大重要途徑。【材料二】2009年11月25日,溫家寶總理在國務院常委會議上指出,到2020年,中國單位國民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這一目標遠遠高于美國宣布的減排17%,歐盟提出的最高減排30%的目標。【材料三】2010年聯合國坎昆氣候會議于11月29日到12月10日在墨西哥坎昆舉行。會議進程中,美國主要是對氣候資金的管理和其他國家有很大分歧。美國企圖爭奪這筆資金的“發言權”,拒絕將資金置于聯合國系統的框架下。另外,在技術轉讓問題上,美國的態度也有很大保留。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間的矛盾因美國而擴大。【材料四】碳排放小常識——每消耗1度電,會排放0.785千克二氧化碳;每消耗1公升汽油,會排放2.70千克二氧化碳。(1)你認為材料一反映了當今世界的哪些全球性問題?(2分)(2)發展“低碳經濟”關鍵要依靠什么(1分)(3)會議名為解決全球環境問題,其實質是在解決世界的哪一問題?(2分) 影響該問題的因素有哪些?(2分)(4)中國做出減排45%的承諾表明中國在上述問題上堅持怎樣的態度? 體現了中國怎樣的國際形象?(2分)(5)你認為全球氣候問題該解決的根本途徑是什么?(寫出兩點即可2分)(6)減少碳排放,離不開每個人的努力。請結合材料二,說出兩則你的低碳生活。(2分)19、(23分)材料一:敘利亞位于亞洲西部,地中海東岸,北與土耳其接壤,東同伊拉克交界,南與約旦毗連,西南與黎巴嫩和巴勒斯坦為鄰,西與塞浦路斯隔地中海相望。1945年3月,敘利亞與埃及、伊拉克等7個阿拉伯國家代表在開羅舉行會議,通過了《阿拉伯國家聯盟條約》,宣告阿拉伯國家聯盟成立。敘利亞是一個中等收入國家,經濟來源主要是農業、石油、加工業和旅游業,但是不多的石油正面臨枯竭的境況。人口增長過快,失業率在逐步增高。材料二:1970年11月13日,哈菲茲·阿薩德發動“糾正運動”,改組復興社會黨的地區領導和政府,自任總理。次年,當選為總統。阿薩德執政以來,國民經濟,尤其是作為敘利亞經濟主干的農業有較大發展。近年來,經濟發展緩慢。去年以來,敘利亞政局動蕩,政府與反政府的政見不合,敘利亞政府槍殺示威民眾,歐美提交聯合國制裁敘利亞政府,以保護敘利亞民眾。巴沙爾作為敘利亞總統,下令射殺示威民眾2000余人,并用毒氣毒殺示威民眾。材料三: “阿拉伯之春”:系指自2010年12月份突尼斯一些城鎮爆發動亂以來,阿拉伯世界一些國家民眾紛紛走上街頭,要求 卡扎菲 阿薩德推翻本國的專制政體的行動,西方媒體稱之為“和平抵抗運動”。形成一場規模空前的民眾反政府運動,如潮水般席卷整個阿拉伯世界,穩坐江山數十年之久的政治強人和獨裁者如多米諾骨牌般接二連三地倒下。革命運動浪潮隨后波及埃及、利比亞、也門、敘利亞等國,尤其去年利比亞卡扎菲政府倒臺令世界關注。材料四:聯合國決議上,美、法等西方提倡對反對派進行軍事援助、推翻阿薩德暴政統治,中、俄表示反對。2012年中國政府特使、外交部副部長翟雋一行6人17日下午抵達大馬士革,開始對敘利亞進行為期兩天的訪問。翟雋在大馬士革國際機場對記者表示,將通過此訪接觸敘利亞領導人和敘利亞各政治派別,為妥善解決敘利亞問題“作些貢獻”,“發揮一些建設性的作用”。2012年3月27日,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人民大會堂會見聯合國-阿盟敘利亞危機聯合特使安南。溫家寶說,敘利亞危機給敘利亞人民帶來了災難,也影響了中東地區的和平穩定。溫家寶指出,實現敘利亞的長治久安,從根本上要靠順應敘利亞人民的改革意愿,切實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這需要敘利亞政府和國內各派、各界的共同努力。敘利亞的前途命運最終由敘利亞人民自己決定。安南(聯合國) 溫家寶(中) 奧巴馬(美) 梅德韋杰夫(俄) 薩科奇(法)問題1: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是什么?從利比亞、敘利亞乃至之前的伊拉克、阿富汗問題,這又最直接地說明了什么?(2分)問題2:影響當今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分) 你認為導致中東局勢混亂的因素有哪些?(3分)你認為解決敘利亞的根本途徑是什么?(1分)問題3:聯合國上,中俄與美歐針鋒相對,對如何處理利比亞問題意見相左,聯合國沒有成為“美歐說了算”的機構,當今世界,已非昔日超級大國稱霸時代,這反映了當今世界的哪種趨勢? (1分)問題4:材料中出現各國相關領導人的頭像,當今世界,僅僅是一個國家的問題為何會引致世界眾多國家的關注?(2分)問題:5:有人分析,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發動伊拉克、利比亞戰爭,其背后的用意是控制中東地區的能源:石油。你認為當前他們極力推翻現有阿薩德政權的原因有哪些?(2分)問題6:中國政府派特使接觸敘利亞領導人和敘利亞各政治派別進行調解,溫家寶說,敘利亞危機給敘利亞人民帶來了災難,也影響了中東地區的和平穩定。這反映出我國政府在處理這類國際問題上,持什么態度?(2分)問題7:溫家寶指出,實現敘利亞的長治久安,從根本上要靠順應敘利亞人民的改革意愿,敘利亞的前途命運最終由敘利亞人民自己決定。言語中流露出中國政府在利比亞問題上,還持什么原則?中國自身的外交方針是什么?該方針可維護中國怎樣的國際形象?奠定新中國外交事業基礎的是什么?1971年我國主要外交成就是什么?1972年我國主要外交成就是什么?(6分)問題8:中國在敘利亞問題上,似乎非常重視聯合國的作用。聯合國在敘利亞問題上有什么作用?體現了聯合國的什么宗旨?(2分)20、(9分)材料一:中國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中宣部、外交部等13個部門組成的協調指導小組,近日發布了《國家版圖意識宣傳教育和地圖市場監管2012年工作要點》,外交部及測繪地理信息部門將視情開展釣魚島、赤尾嶼等重要區域地圖地名有關工作,編制有關南海或南海諸島地圖,并向社會公布,宣示中方主張。日本前不久宣布,計劃在2012年完成對包括釣魚島在內的39座無人島嶼的命名工作。2011年,菲律賓更名“南海”為“西菲律賓海”。越南一直把“南海”稱為“東海”。這些周邊國家的舉動在國際上引起了一些混亂,對中國的主張造成沖擊和挑戰,中國應該防止疏漏, 強化民眾的國家版圖意識。材料二:2002年11月,中國與東盟各方簽訂了《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力求通過政治談判來解決南海問題,中國之前一直主張“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方針,但根本沒有得到菲律賓等過的認同,它們目前已經占領了多個南海島礁。材料三:美國、日本也對南海局勢非常關注,都聲稱南海有它們的國家利益,如保持路徑馬六甲海峽的航道通暢(歐洲和美國日本的很多交流都要經此)。材料四:中國政府稱,南海和臺灣問題一樣,都涉及中國的核心利益,中國盡管主張走和平發展的道路,但絕不會以犧牲國家核心利益為代價,一旦核心利益受到侵犯,亦即出現“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情況,中國也可能不惜以軍事手段來捍衛其核心利益。材料五:中國最早發現、命名南沙群島,最早并持續對南沙群島行使主權管轄。二戰后相當長時期內,并不存在所謂的南海問題。上世紀70年代開始,越、菲、馬等國以軍事手段占領南沙群島部分島礁,在南沙群島附近海域進行大規模的資源開發活動并提出主權要求。本世紀初,南海問題愈演愈烈,甚至上升為一個國際問題。材料五:前不久,越南邀請印度在南中國海資源儲量豐富的越南區塊進行石油勘探活動;日本同意出售給菲律賓導彈艇,用以保衛領海。美國重返亞洲戰略中,國務卿希拉里強調美國在南海的利益。問題1:試分析南海問題逐漸被擴大化、復雜化的成因。(3分)問題2:中國政府為何如此重視南海問題?(5分)問題3:印度、日本、美國這些非南海國家,為何在南海問題上要插足、掀風作浪?(1分)試卷完參考答案1~16: DCBCD DBDDA ABDAB C17、(1)不矛盾。(1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0.5分)所以說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義的歷史性變革。 (0.5分)但辛亥革命的革命成果被袁世凱竊取,我國進入北洋軍閥統治時期,沒有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0.5分)沒有給人們帶來預期的民族獨立、民主和社會進步。 (0.5分)(2)辛亥革命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使產業工人增加;(1分)這為共產黨成立準備了階級基礎。 (1分)18、(1)資源問題,環境問題 (2分)(2)科學技術的進步 (或 科技 1分)(3)發展問題 (2分)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等 (2分)(4)態度: 贊同和支持的態度 (1分)形象: 負責人的國際形象 (1分)(5)① 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 (1分) (提示:經濟問題)② 加強全球合作 (1分)(6)公交出行選擇節能低耗電器 等(寫出2點即可,2分)19、(1)兩大主題:和平 與 發展 (1分)直接說明當今世界基本態勢是:總體和平,局部戰亂 (意思同即可,1分)(2)影響和平因素: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恐怖主義、局部戰亂 (至少寫出3點,2分)中東混亂因素:地理位置重要,從經濟、政治上都重要內部派系、民族矛盾經濟處于困境受阿拉伯之春影響 (寫出3點,3分)解決敘利亞的根本途徑: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新秩序 (1分) (提示:政治問題)(3)世界走向多極化趨勢 (1分)(4)當今經濟全球一體化發展的時代,各國之間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單個國家的發展問題往往會串聯起多個國家的利益問題 (意思同即可,2分)(5)原因:① 推翻阿薩德家族統治,從而推行美國等西方國家奉行的民主制度② 扶持新政府上臺,希望獲得經濟利益③ 敘利亞在中東的地理戰略位置舉足輕重,希望在此建立軍事基地④ 消滅掉俄羅斯和伊朗的盟友,削弱兩國在中東勢力(寫出2點即可,2分)(6)公平、公正、負責人的態度 (2分)(7)不干涉他國內政的原則中國外交方針: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維護中國的 和平、合作、負責任的國際形象奠定新中國外交事業基礎的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71年我國主要外交成就是: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1972年我國主要外交成就是: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 (每點1分,共6分)【資料】和平的外交核心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55年,于萬隆會議,中國同印度、緬甸共同倡導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五項原則內容是: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8)聯合國作用:維護世界和平,緩和國際緊張局勢和解決地方沖突 (1分)宗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 (1分)20、(1)① 南海周邊各國經濟、科技在發展,使其駕馭海洋的能力增強② 南海蘊藏資源豐富,在資源問題日益嚴重的今天,周邊各國都想從中獲得利益③ 美國等國際勢力背后支持菲律賓等與中國有主權爭議的國家,有把南海問題國際化的用意。(寫出3點即可,但② ③ 必須提到,3分)(2)① 南海問題涉及中國核心利益,事關中國領土和主權完整② 南海地理位置優越,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海洋運輸路線顯得越發重要,對于促進與鄰國和世界的經濟、政治、文化交流具有長足的意義。③ 南海地理軍事位置重要,維護南海主權具有重大軍事戰略意義。④ 南海海洋資源豐富,尤其是石油和漁業資源,對發展我國海洋經濟意義重大。⑤ 我國信奉睦鄰友好的外交政策,南海問題涉及到中國與周邊國家的睦鄰關系,所以必須審慎處理。⑥ 南海主權歸屬會影響到臺灣統一的問題,同為華夏同胞,臺灣高層一直注視著南海主權問題。(共寫出5點即可,但① ② ③ ④ 必須提到,5分)(3)印度、日本與中國在別的地方(南海以外)有領土爭端問題尚未解決,美國歷來把中國當假想敵對待。(或 另外三國都有自身的國家利益問題牽涉在內) (意思同即可,1分)【資料】中國六大國家核心利益:① 國家主權、② 國家安全、③ 領土完整、④ 國家統一、⑤ 中國憲法確立的國家政治制度⑥ 社會大局穩定、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