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5課增強現實【學習目標】1.運用閱讀、音視頻文件、討論交流、對比想象等方式,了解增強現實的概念和相關知識。?2.學習增強現實的應用,通過討論分析、動手實踐,培養信息意識。?【學習方法】1、微視頻:名師課堂精講PPT;2、做好下面內容的學習,對任務、練習等并做好相應學習筆記;3、用好配套資源。(1)閱讀教材圖。廣東科技出版社《信息技術》五年級下冊第5課。(2)使用素材。視頻、圖片、文字等。【預學知識】增強現實(AugmentedReality,簡稱AR)是一種實時地計算攝影機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應圖像的技術。【新課導學】增強現實是什么東西呢?帶著問題觀看小視頻。一、增強現實1、了解增強現實。2、上網搜索增強現實相關概念。§學習筆記:上網去搜索AR增強現實相關概念。。增強現實的三個特點:(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添加AR模塊。嘗試設置視頻為不同的透明度。§學習筆記:什么場合需要調節視頻透明度?,。三、動作控制認積編程貓相關指令§編程實踐:(1)獲取到有動作時,角度變顏色。(2)獲取到有動作時,角度向前移動。§編程實踐:編寫一個監控到動作后讓角色移動或變色的程序。三、垃圾分類除了可以獲取到某角色所在位置影像的動作強度外,還可以獲取到動作的方向。下面,我們來做一個垃圾分類程序。§編程實踐:(1)實現垃圾能移到左邊或右邊并判斷。(2)通過獲取方向范圍,讓垃圾穩定左右移動。§學習筆記:(1)根據課本知識鏈接,AR已經在,和三個領域得到較好的應用。(2)我覺得增強現實功能還可以這樣應用?,。【延學部分】把顯示屏接到AI視覺模塊上,通過編程,可以顯示攝像頭的影像,并對其進行增強,比如標出直線,標出圓形等。【學習評價】?我學到了什么?(知識、方法),。?我能解決什么?(生活與學習中的應用),。?我有何疑問?(我還沒理解的,我要繼續學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8張PPT)五年級下冊 第五課1、增強現實2、體感控制3、垃圾分類目錄01增強現實技術什么是增強現實?帶著這個問題,我們看視頻感受一下。AR應用之實景導航現在,你能說說增強現實是一種怎樣的技術嗎?增強現實(AugmentedReality,簡稱AR)是一種實時計算攝影機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應圖像的技術。增強現實AR技術的三個特點:1、真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信息集成;2、具有實時交互性;3、在三維尺度空間中增添定位虛擬物體;。我們上網去搜索關于增強現實相關概念。暫停視頻,完成任務在編程貓中,我們用AR技術就可以實現簡單的體感控制,我們可在積木實驗室中添加AR指令。編程貓AR指令指令描述開啟攝像頭,在程序運行中打開攝像頭,可偵測視頻中物體的運動情況。改變攝像頭拍攝內容的整體透明度。偵測角色所在位置或整個舞臺的動作強度或動作方向數值。打開編程貓IDE,用AR指令開啟攝像頭,并分別設置視頻透明度為0%,50%和100%,看看效果。暫停視頻,完成任務02體感控制我們通過編程,讓程序獲取取真實圖像中信息,從而讓舞臺上的角色作出反應。比如手移動的時候,小貓跟著移動。參考課文,編寫一個監控到動作后讓角色移動或變色的程序。暫停視頻,完成任務03垃圾分類除了可以獲取到某角色所在位置影像的動作強度外,還可以獲取到動作的方向。下面,我們來做一個垃圾分類程序。程序的設計:重復執行詢問指令,首先判斷是否有動作發生,再判斷動作的方向,并讓角色向這個方向移動。為什么有時會向上或向下移動呢?這樣體驗就大打折扣了,有什么方法限制角色只可以向左或向右移動嗎?我們限定動作方向在某一個范圍內時,X坐標增加,反之,在另一個范圍內時,X坐標減少。練習:制作一個體感控制進行垃圾分類的程序。暫停視頻,完成任務把顯示屏接到AI視覺模塊上,通過編程,可以顯示攝像頭的影像,并對其進行增強,比如標出直線,標出圓形等。視覺模塊正面視覺模塊反面離線AR創作AI視覺模塊暫停視頻,完成任務觀看課文知識鏈接:了解AR技術在醫療領域,軍事領域和古跡復原和數字化文化遺產保護方面的應用。暫停視頻,完成任務說說你覺得AR技術還可以應用到哪些地方?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增強現實》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本教材是佛山市《信息技術》編委會編寫的五年級信息技術下冊的教學內容,本課內容為增強現實,主要內容是了解增強現實的概念、認識源碼編輯器中的體感控制的相關指令,運用體感控制的相關指令制作垃圾分類的程序等等。二、教學目標知識目標:①了解增強現實的概念;②掌握增強現實的三大特點;③掌握源碼編輯器中的體感控制的相關指令;④運用體感控制的相關指令制作垃圾分類的程序。能力目標:學習增強現實的應用,通過討論分析、動手實踐,培養信息意識。情感目標:體驗AR樂趣,通過運用本節課所學知識制作垃圾分類的程序培養學生的垃圾分類意識和環保意識。三、教學重、難點重點:掌握源碼編輯器中的增強現實指令。難點:運用體感控制的相關指令制作垃圾分類的程序。四、教學方法演示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范例教學法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計算機教學過程(參考)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情景導入向學生拋出問題“什么是增強現實?”,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觀看《AR應用——實景導航》視頻。觀看視頻;思考并回答老師的問題。用AR應用——實景導航視頻告訴學生增強離我們生活并不遠,以我們身邊的例子引入課堂,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探究新知一、增強現實1、了解增強現實。①增強現實(AugmentedReality,簡稱AR)是一種實時計算攝影機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應圖像的技術。②增強現實的三個特點:真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信息集成;具有實時交互性;在三維尺度空間中增添定位虛擬物體任務一:上網搜索增強現實相關概念。二、添加AR模塊1、認識源碼編輯器中增強現實相關指令。在編程貓中,我們用AR技術就可以實現簡單的體感控制,我們可在積木實驗室中添加AR指令。2、思考:什么場合需要調節視頻透明度?3、任務二:打開編程貓IDE,用AR指令開啟攝像頭,并分別設置視頻透明度為0%,50%和100%,看看效果。動作控制1、認積編程貓相關指令2、我們通過編程,讓程序獲取取真實圖像中信息,從而讓舞臺上的角色作出反應。比如手移動的時候,小貓跟著移動。(1)獲取到有動作時,角度變顏色。(2)獲取到有動作時,角度向前移動。3、任務三:參考課文,編寫一個監控到動作后讓角色移動或變色的程序。垃圾分類1、除了可以獲取到某角色所在位置影像的動作強度外,還可以獲取到動作的方向。下面,我們來做一個垃圾分類程序。程序的設計:重復執行詢問指令,首先判斷是否有動作發生,再判斷動作的方向,并讓角色向這個方向移動。任務三:制作一個體感控制進行垃圾分類的程序。上網搜索增強現實的相關概念;聯系生活,思考在我們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增強現實技術;掌握增強現實的三個一熱電認識源碼編輯器中增強現實相關指令。打開編程貓IDE,用AR指令開啟攝像頭,并分別設置視頻透明度為0%,50%和100%,看看效果。參考課文,編寫一個監控到動作后讓角色移動或變色的程序。制作一個體感控制進行垃圾分類的程序。制作一個體感控制垃圾只能向左或向右移動的程序。讓學生聯系生活嘗試說出增強現實的概念;通過上網搜索增強現實的概念增強學生的記憶力;以任務的形式讓學生掌握知識點,每一個知識點都是通過自己實踐完成任務掌握的。這不僅讓學生把知識點記得更加牢固,還能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4、通過用本節課新學的知識點來制作垃圾風分類的程序,不僅鞏固了知識,還培養了學生的環保意識。綜合創作1、為什么有時垃圾會向上或向下移動呢?這樣體驗就大打折扣了,有什么方法限制角色只可以向左或向右移動嗎?我們限定動作方向在某一個范圍內時,X坐標增加,反之,在另一個范圍內時,X坐標減少。任務四:制作一個體感控制垃圾只能向左或向右移動的程序。離線創作:把顯示屏接到AI視覺模塊上,通過編程,可以顯示攝像頭的影像,并對其進行增強,比如標出直線,標出圓形等。小組進行頭腦風暴,思考可以為小助手增加什么功能;聯系實際,結合LED燈、離線語音識別模塊等開源硬件。及時發現問題,小組討論,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完善作品,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作品展示展示優秀作品,點評作品。評價作品歸納總結提問:通過這節課1、我學到了什么?(知識、方法)2、我能解決什么?(生活與學習中的應用)思考并回答回顧本課所學知識 板書設計:增強現實增強現實的三大特點體感控制的相關指令4、體感控制的相關指令制作垃圾分類的程序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AR應用——實景導航1.mp4 AR應用——實景導航2.mp4 AR應用——百度AR體驗1.mp4 AR應用——百度AR體驗2.mp4 手勢控制現在已經可以實現 arduino 電子技術 創客_好看視頻.mp4 案例1-獲取動作強度.mp4 案例2a-垃圾分類1.0.mp4 案例2b-垃圾分類2.0.mp4 粵科版5年級下第05課增強現實-學案.doc 粵科版5年級下第05課增強現實-教案.doc 粵科版5年級下第05課增強現實-課件.ppt 高科技手勢控制器,戴上它,揮揮手指就能隔空操作電腦_好看視頻.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