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7年浙江省麗水市中考歷史與社會試卷一、單選題1.(2017·麗水) 2016年9月27日,首屆“中國扶貧論壇”在甘肅省定西市召開下列描述符合定西市的是( )A.位于蘭州的西北方向 B.處于黃河的下游地區C.地處我國南方地區的四川盆地 D.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2.(2017·麗水)上海、桂林、涼山、哈爾濱四地分別以“光、水、火、冰”為創意源點,成為2017年春節聯歡晚會的分會場.下列對其人選原因推斷合理的是( ?。?br/>A.上海是我國的經濟中心,集時尚和科技為一體的現代化大都市B.廣西桂林地處黃土高原,這里因水土流失嚴重而引發人們關注C.四川涼山因獨特的民族風情——傣族的火把節備受歡迎D.哈爾濱緯度高,屬于寒帶氣候,終年積雪,被稱為“冰城"3.(2017·麗水)豎版世界地圖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讓人們用一種全新的角度認識世界。下列對圖中內容判斷正確的是( ?。?br/>A.甲是非洲,有著“黑人的故鄉”之稱B.乙大洲分布著世界上最大的熱帶草原C.丙大洲的地勢特征是“四周高中間低”D.丁大洋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大的太平洋4.(2017·麗水)春秋戰國時期,造就出以諸子百家為代表的文化巨匠。以下對諸子百家思想表述正確的是( )A.韓非子主張“法治”,強調“法與時移”B.孔子主張“仁政”,認為“苛政猛于虎”C.墨子主張“無為”,反對統治者侵擾百姓D.老子主張“兼愛”,提倡視人如己,互助友愛5.(2017·麗水)以下對圖中四國的表述符合史實的是( ?。?br/>A.甲國是典型的城邦國家,曾經頒布過《十二銅表法》B.乙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后來成為“日不落帝國”C.丙國推翻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創立了君主立憲制的政體D.丁國通過明治維新開始近代化,后來走上對外擴張道路6.(2017·麗水)在軍事行動上,“它”是當年世界上最成功的一次,然而在政治上卻是極大的錯誤,導致日本最后走上投降一途.這里的“它"是指( ?。?br/>A.諾曼底登陸 B.中途島戰役C.阿拉曼戰役 D.珍珠港事件7.(2017·麗水)中央集權制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下圖是某同學復習該內容時制作的年代尺,其中有誤的是( ?。?br/>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8.(2017·麗水)從“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到“跨越太平洋的合作”,中美關系展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和蓬勃的生命力.中美兩國“跨越太平洋的握手”開始于( ?。?br/>A.1953年簽訂《朝鮮停戰協定》B.1971年聯合國恢復中國合法席位C.1972年簽署《中美聯合公報》D.1979年簽署《中美建交公報》9.(2017·麗水)中國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強的侵華史,也是一部中華民族救亡圖存、富國強兵的探索史,以下侵略與探索史實對應正確的一組是( ?。?br/>A.鴉片戰爭——洋務運動B.第二次鴉片戰爭——辛亥革命C.甲午戰爭——戊戌變法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新文化運動10.(2017·麗水)浙江省深入實施“五水共治",以河長制為抓手……到2017年底,全省要剿滅劣V類水,實現環境整潔優美、水清岸綠。這說明( ?。?br/>①河長制有利于實現水環境治理 ②我省把環保工作放在經濟發展首位③我省對生態環境實行精準治理 ④剿滅劣V類水行動是我省中心工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主觀題11.(2017·麗水)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016年12月28日,上海至昆明高速鐵路(滬昆高鐵)全線通車。滬昆高鐵縱觀湖南,對該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有著重大作用。湖南自古種植業發達,有著“湖廣熟、天下足”的美稱,其中洞庭湖平原是重要的商品糧基地。(1)閱讀圖1,寫出滬昆高鐵途經西部省份的簡稱.(2)閱讀圖2,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湖南省的地形地勢的主要特征。(3)綜合上述材料,分析洞庭湖平原能成為“商品糧基地”的自然原因。12.(2017·麗水) “一帶一路”既是一條和平友誼之路,更是一條合作共贏之路。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義新歐班列途經地區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 ,這里全年降水較 (填多或少)。(2)材料中“鑿空之旅”指什么歷史事件 結合所學知識,簡要分析“鑿空之旅”的影響。(3)列舉新航路開辟前,中外文化通過絲綢之路“互學互鑒”的兩例史實。從中我們可以得到哪些啟示 13.(2017·麗水)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為迎接即將到來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某校九年級學生開展以“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程”為主題的探究活動。活動一:看圖說史活動二:讀文析史日本帝國主義武力侵占平津與華北的危險,已經放在每一個中國人的面前。全中國的同胞們!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中共中央《為日軍進占盧溝橋通電》(1937年7月8日)活動三:史論結合史實 結論例:1927年,毛澤東率部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的新道路① 我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②(1)上述圖片對應的歷史事件先后順序是 (填序號),任選其中的兩個事件闡述其重要意義。(2)該通電的直接背景是什么 概括該通電的核心主張,分析該主張實施的歷史意義。(3)根據表格要求填寫相應的史實或結論。(4)綜合本次主題研究活動,你從中得到哪些啟示?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識點】母親河———長江黃河;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方向【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定西市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定西市位于蘭州的東南方向,所以A錯誤;定西市位于黃河的上游,所以B錯誤;定西市位于我國北方地區,所以C錯誤;定西市位于我國北方地區,為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所以D正確。故選擇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信息的獲取分析理解能力。2.【答案】A【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上海;西雙版納;四川盆地【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上海、廣西桂林、四川涼山、哈爾濱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上海是我國的經濟中心,集時尚和科技為一體的現代化大都市,所以A正確;廣西桂林位于云貴高原,所以B錯誤;傣族位于云南,所以C錯誤;哈爾濱位于我國北方地區,為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所以D錯誤。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重要地域自然人文特征的了解。3.【答案】B【知識點】大洲和大洋;世界的氣候的分布;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世界大洲大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甲為南美洲,所以A錯誤;乙為非洲,分布著世界上最大的熱帶草原,所以B正確;丙為亞洲,地勢特征為中間高,四周低,所以C錯誤;世界上跨經度最大的大洋是北冰洋,所以D錯誤。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界大洲大洋概況的了解。4.【答案】A【知識點】百家爭鳴【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諸子百家思想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韓非子主張“法治”,強調“法與時移”,所以A正確;孟子主張“仁政”,認為“苛政猛于虎”,所以B錯誤;老子主張“無為”,反對統治者侵擾百姓,所以C錯誤;墨子主張“兼愛”,提倡視人如己,互助友愛,所以D錯誤。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諸子百家思想的識記。5.【答案】D【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的擴張;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美國的誕生【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羅馬帝國、英國、美國、日本歷史發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甲國是地跨歐、亞、非三洲的羅馬帝國,所以A錯誤;乙國是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在工業革命時期就已經成為“日不落帝國”,所以B錯誤;丙國是美國,推翻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創立了民主共和制,所以C錯誤;丁國是日本,通過明治維新開始近代化,后來走上對外擴張道路,所以D正確。故選擇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羅馬帝國、英國、美國、日本歷史發展的了解。6.【答案】D【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珍珠港事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珍珠港事件在軍事行動上,“它”是當年世界上最成功的一次,然而在政治上卻是極大的錯誤,這次襲擊徹底地將美國和它雄厚的工業和服務經濟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導致日本最后走上投降一途,導致了軸心國在全世界的覆滅。【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珍珠港事件的了解。7.【答案】B【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三省六部制;皇權膨脹【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發展演變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三省六部制是隋朝首創,唐朝完善,所以②錯誤;內閣制是明朝創建,所以③錯誤。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發展演變的識記。8.【答案】C【知識點】中美建交與中國重返聯合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美關系發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雙方在上海簽署《中美聯合公報》,結束了長期的對抗,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所以C符合題意。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美關系發展的了解。9.【答案】C【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國近代史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洋務運動自第二次鴉片戰爭后開始,所以AB錯誤;甲午戰爭后,為挽救民族危機,資產階級維新派發動了戊戌變法,所以C正確;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后,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資產階級革命黨迅速發展,發動革命,而新文化運動發生在北洋軍閥政府通知時期,所以D錯誤。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近代史重大事件的理解。10.【答案】B【知識點】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我國環境問題【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環境保護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可知,材料里沒有體現我省把環保工作放在經濟發展首位,所以②錯誤;我國現階段的中心工作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所以④錯誤。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環境保護的理解,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1.【答案】(1)云或滇、貴或黔(2)地形復雜多樣,有山地、丘陵、平原地勢西南高、東北低(西高東低、南高北低也可)(3)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有利于農作物生長;地形:地處洞庭湖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河流眾多、水網密布,水源充足,灌溉便利【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地勢和地形;氣候多樣,季風顯著;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東部和西部差異【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省級行政單位簡稱和東西部劃分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滬昆高鐵途徑云南省、貴州省、湖南省、江西省、浙江省、上海市,其中云南省、貴州省位于我國西部地區。云南省的簡稱是云或滇,貴州省的簡稱是貴或黔。(2)本題考查的是湖南省地形地勢特征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湖南省地形復雜多樣,有山地、丘陵、平原;地勢西南高、東北低(西高東低、南高北低也可)。(3)本題考查的是洞庭湖平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洞庭湖平原能成為“商品糧基地”,主要在于其優越的自然環境,在氣候方面,洞庭湖平原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有利于農作物生長;洞庭湖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洞庭湖平原河流眾多、水網密布,水源充足,灌溉便利。【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省級行政單位簡稱和東西部劃分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2.【答案】(1)溫帶大陸性氣候;少(2) 張騫出使西域 促進漢朝和西域的經濟文化交流;為西域歸屬漢朝中央政權創造了條件;也為絲綢之路的開辟奠定了基礎(3)史實:玄奘西行,馬克.波羅來華,鄭和下西洋;馬球游戲從波斯傳入中國;四大發明外傳等啟示: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加強中外文化的交流學習等【知識點】世界氣候類型和特點;世界的氣候的分布;開疆拓土與對外交流;民族和睦與對外交流;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世界氣候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義新歐班列途經地區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溫帶大陸性氣候,這里全年降水較少。(2)本題考查的是張騫出使西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中“鑿空之旅”指張騫出使西域。張騫出使西域促進了漢朝和西域的經濟文化交流,為西域歸屬漢朝中央政權創造了條件,也為絲綢之路的開辟奠定了基礎。(3)本題考查的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外文化通過絲綢之路“互學互鑒”的史實有:玄奘西行,馬克.波羅來華,鄭和下西洋;馬球游戲從波斯傳入中國;四大發明外傳等。為此我們要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加強中外文化的交流學習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界氣候分布、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實及影響的識記。13.【答案】(1)順序:④③①②意義:①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第一槍;②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③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④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2)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日本開始全面侵華;實行全民族抗戰,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全民族抗戰正式開始,為抗戰勝利奠定基礎。(3)①1956年,基本完成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②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4)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發展中國);從國情出發,探索適合本國的革命建設道路【知識點】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三大改造;工農武裝割據;新中國的誕生【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共產黨重大歷史事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南昌起義發生于1927年,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第一槍;開國大典發生于1949年,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共一大于1921年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五四運動發生于1919年,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故這些事件的按時間排序是④③①②。(2)本題考查的是七七事變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該通電的直接背景是七七事變的爆發,開始全面侵華。面對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發動,該主張實行全民族抗戰,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全民族抗戰正式開始,為抗戰勝利奠定基礎。(3)本題考查的是三大改造和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56年,基本完成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我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4)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為開放性試題,學生回答合理即可,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發展中國);從國情出發,探索適合本國的革命建設道路。【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中國共產黨重大歷史事件,七七事變、三大改造和十一屆三中全會的識記。1 / 12017年浙江省麗水市中考歷史與社會試卷一、單選題1.(2017·麗水) 2016年9月27日,首屆“中國扶貧論壇”在甘肅省定西市召開下列描述符合定西市的是( )A.位于蘭州的西北方向 B.處于黃河的下游地區C.地處我國南方地區的四川盆地 D.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答案】D【知識點】母親河———長江黃河;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方向【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定西市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定西市位于蘭州的東南方向,所以A錯誤;定西市位于黃河的上游,所以B錯誤;定西市位于我國北方地區,所以C錯誤;定西市位于我國北方地區,為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所以D正確。故選擇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信息的獲取分析理解能力。2.(2017·麗水)上海、桂林、涼山、哈爾濱四地分別以“光、水、火、冰”為創意源點,成為2017年春節聯歡晚會的分會場.下列對其人選原因推斷合理的是( ?。?br/>A.上海是我國的經濟中心,集時尚和科技為一體的現代化大都市B.廣西桂林地處黃土高原,這里因水土流失嚴重而引發人們關注C.四川涼山因獨特的民族風情——傣族的火把節備受歡迎D.哈爾濱緯度高,屬于寒帶氣候,終年積雪,被稱為“冰城"【答案】A【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上海;西雙版納;四川盆地【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上海、廣西桂林、四川涼山、哈爾濱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上海是我國的經濟中心,集時尚和科技為一體的現代化大都市,所以A正確;廣西桂林位于云貴高原,所以B錯誤;傣族位于云南,所以C錯誤;哈爾濱位于我國北方地區,為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所以D錯誤。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重要地域自然人文特征的了解。3.(2017·麗水)豎版世界地圖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讓人們用一種全新的角度認識世界。下列對圖中內容判斷正確的是( ?。?br/>A.甲是非洲,有著“黑人的故鄉”之稱B.乙大洲分布著世界上最大的熱帶草原C.丙大洲的地勢特征是“四周高中間低”D.丁大洋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大的太平洋【答案】B【知識點】大洲和大洋;世界的氣候的分布;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世界大洲大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甲為南美洲,所以A錯誤;乙為非洲,分布著世界上最大的熱帶草原,所以B正確;丙為亞洲,地勢特征為中間高,四周低,所以C錯誤;世界上跨經度最大的大洋是北冰洋,所以D錯誤。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界大洲大洋概況的了解。4.(2017·麗水)春秋戰國時期,造就出以諸子百家為代表的文化巨匠。以下對諸子百家思想表述正確的是( ?。?br/>A.韓非子主張“法治”,強調“法與時移”B.孔子主張“仁政”,認為“苛政猛于虎”C.墨子主張“無為”,反對統治者侵擾百姓D.老子主張“兼愛”,提倡視人如己,互助友愛【答案】A【知識點】百家爭鳴【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諸子百家思想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韓非子主張“法治”,強調“法與時移”,所以A正確;孟子主張“仁政”,認為“苛政猛于虎”,所以B錯誤;老子主張“無為”,反對統治者侵擾百姓,所以C錯誤;墨子主張“兼愛”,提倡視人如己,互助友愛,所以D錯誤。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諸子百家思想的識記。5.(2017·麗水)以下對圖中四國的表述符合史實的是( ?。?br/>A.甲國是典型的城邦國家,曾經頒布過《十二銅表法》B.乙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后來成為“日不落帝國”C.丙國推翻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創立了君主立憲制的政體D.丁國通過明治維新開始近代化,后來走上對外擴張道路【答案】D【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的擴張;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美國的誕生【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羅馬帝國、英國、美國、日本歷史發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甲國是地跨歐、亞、非三洲的羅馬帝國,所以A錯誤;乙國是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在工業革命時期就已經成為“日不落帝國”,所以B錯誤;丙國是美國,推翻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創立了民主共和制,所以C錯誤;丁國是日本,通過明治維新開始近代化,后來走上對外擴張道路,所以D正確。故選擇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羅馬帝國、英國、美國、日本歷史發展的了解。6.(2017·麗水)在軍事行動上,“它”是當年世界上最成功的一次,然而在政治上卻是極大的錯誤,導致日本最后走上投降一途.這里的“它"是指( )A.諾曼底登陸 B.中途島戰役C.阿拉曼戰役 D.珍珠港事件【答案】D【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珍珠港事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珍珠港事件在軍事行動上,“它”是當年世界上最成功的一次,然而在政治上卻是極大的錯誤,這次襲擊徹底地將美國和它雄厚的工業和服務經濟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導致日本最后走上投降一途,導致了軸心國在全世界的覆滅。【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珍珠港事件的了解。7.(2017·麗水)中央集權制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下圖是某同學復習該內容時制作的年代尺,其中有誤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B【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三省六部制;皇權膨脹【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發展演變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三省六部制是隋朝首創,唐朝完善,所以②錯誤;內閣制是明朝創建,所以③錯誤。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發展演變的識記。8.(2017·麗水)從“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到“跨越太平洋的合作”,中美關系展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和蓬勃的生命力.中美兩國“跨越太平洋的握手”開始于( ?。?br/>A.1953年簽訂《朝鮮停戰協定》B.1971年聯合國恢復中國合法席位C.1972年簽署《中美聯合公報》D.1979年簽署《中美建交公報》【答案】C【知識點】中美建交與中國重返聯合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美關系發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雙方在上海簽署《中美聯合公報》,結束了長期的對抗,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所以C符合題意。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美關系發展的了解。9.(2017·麗水)中國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強的侵華史,也是一部中華民族救亡圖存、富國強兵的探索史,以下侵略與探索史實對應正確的一組是( ?。?br/>A.鴉片戰爭——洋務運動B.第二次鴉片戰爭——辛亥革命C.甲午戰爭——戊戌變法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新文化運動【答案】C【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國近代史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洋務運動自第二次鴉片戰爭后開始,所以AB錯誤;甲午戰爭后,為挽救民族危機,資產階級維新派發動了戊戌變法,所以C正確;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后,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資產階級革命黨迅速發展,發動革命,而新文化運動發生在北洋軍閥政府通知時期,所以D錯誤。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近代史重大事件的理解。10.(2017·麗水)浙江省深入實施“五水共治",以河長制為抓手……到2017年底,全省要剿滅劣V類水,實現環境整潔優美、水清岸綠。這說明( ?。?br/>①河長制有利于實現水環境治理 ②我省把環保工作放在經濟發展首位③我省對生態環境實行精準治理 ④剿滅劣V類水行動是我省中心工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知識點】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我國環境問題【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環境保護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可知,材料里沒有體現我省把環保工作放在經濟發展首位,所以②錯誤;我國現階段的中心工作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所以④錯誤。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環境保護的理解,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二、主觀題11.(2017·麗水)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016年12月28日,上海至昆明高速鐵路(滬昆高鐵)全線通車。滬昆高鐵縱觀湖南,對該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有著重大作用。湖南自古種植業發達,有著“湖廣熟、天下足”的美稱,其中洞庭湖平原是重要的商品糧基地。(1)閱讀圖1,寫出滬昆高鐵途經西部省份的簡稱.(2)閱讀圖2,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湖南省的地形地勢的主要特征。(3)綜合上述材料,分析洞庭湖平原能成為“商品糧基地”的自然原因。【答案】(1)云或滇、貴或黔(2)地形復雜多樣,有山地、丘陵、平原地勢西南高、東北低(西高東低、南高北低也可)(3)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有利于農作物生長;地形:地處洞庭湖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河流眾多、水網密布,水源充足,灌溉便利【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地勢和地形;氣候多樣,季風顯著;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東部和西部差異【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省級行政單位簡稱和東西部劃分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滬昆高鐵途徑云南省、貴州省、湖南省、江西省、浙江省、上海市,其中云南省、貴州省位于我國西部地區。云南省的簡稱是云或滇,貴州省的簡稱是貴或黔。(2)本題考查的是湖南省地形地勢特征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湖南省地形復雜多樣,有山地、丘陵、平原;地勢西南高、東北低(西高東低、南高北低也可)。(3)本題考查的是洞庭湖平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洞庭湖平原能成為“商品糧基地”,主要在于其優越的自然環境,在氣候方面,洞庭湖平原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有利于農作物生長;洞庭湖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洞庭湖平原河流眾多、水網密布,水源充足,灌溉便利。【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省級行政單位簡稱和東西部劃分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2.(2017·麗水) “一帶一路”既是一條和平友誼之路,更是一條合作共贏之路。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義新歐班列途經地區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 ,這里全年降水較 (填多或少)。(2)材料中“鑿空之旅”指什么歷史事件 結合所學知識,簡要分析“鑿空之旅”的影響。(3)列舉新航路開辟前,中外文化通過絲綢之路“互學互鑒”的兩例史實。從中我們可以得到哪些啟示 【答案】(1)溫帶大陸性氣候;少(2) 張騫出使西域 促進漢朝和西域的經濟文化交流;為西域歸屬漢朝中央政權創造了條件;也為絲綢之路的開辟奠定了基礎(3)史實:玄奘西行,馬克.波羅來華,鄭和下西洋;馬球游戲從波斯傳入中國;四大發明外傳等啟示: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加強中外文化的交流學習等【知識點】世界氣候類型和特點;世界的氣候的分布;開疆拓土與對外交流;民族和睦與對外交流;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世界氣候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義新歐班列途經地區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溫帶大陸性氣候,這里全年降水較少。(2)本題考查的是張騫出使西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中“鑿空之旅”指張騫出使西域。張騫出使西域促進了漢朝和西域的經濟文化交流,為西域歸屬漢朝中央政權創造了條件,也為絲綢之路的開辟奠定了基礎。(3)本題考查的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外文化通過絲綢之路“互學互鑒”的史實有:玄奘西行,馬克.波羅來華,鄭和下西洋;馬球游戲從波斯傳入中國;四大發明外傳等。為此我們要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加強中外文化的交流學習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界氣候分布、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實及影響的識記。13.(2017·麗水)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為迎接即將到來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某校九年級學生開展以“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程”為主題的探究活動。活動一:看圖說史活動二:讀文析史日本帝國主義武力侵占平津與華北的危險,已經放在每一個中國人的面前。全中國的同胞們!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中共中央《為日軍進占盧溝橋通電》(1937年7月8日)活動三:史論結合史實 結論例:1927年,毛澤東率部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的新道路① 我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②(1)上述圖片對應的歷史事件先后順序是 (填序號),任選其中的兩個事件闡述其重要意義。(2)該通電的直接背景是什么 概括該通電的核心主張,分析該主張實施的歷史意義。(3)根據表格要求填寫相應的史實或結論。(4)綜合本次主題研究活動,你從中得到哪些啟示?【答案】(1)順序:④③①②意義:①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第一槍;②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③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④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2)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日本開始全面侵華;實行全民族抗戰,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全民族抗戰正式開始,為抗戰勝利奠定基礎。(3)①1956年,基本完成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②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4)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發展中國);從國情出發,探索適合本國的革命建設道路【知識點】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三大改造;工農武裝割據;新中國的誕生【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共產黨重大歷史事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南昌起義發生于1927年,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第一槍;開國大典發生于1949年,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共一大于1921年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五四運動發生于1919年,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故這些事件的按時間排序是④③①②。(2)本題考查的是七七事變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該通電的直接背景是七七事變的爆發,開始全面侵華。面對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發動,該主張實行全民族抗戰,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全民族抗戰正式開始,為抗戰勝利奠定基礎。(3)本題考查的是三大改造和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56年,基本完成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我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4)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為開放性試題,學生回答合理即可,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發展中國);從國情出發,探索適合本國的革命建設道路。【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中國共產黨重大歷史事件,七七事變、三大改造和十一屆三中全會的識記。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17年浙江省麗水市中考歷史與社會試卷(學生版).docx 2017年浙江省麗水市中考歷史與社會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