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朝暉中學2016-2017學年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下學期期中(4月份)質量檢測一、選擇題1.(2016八下·杭州期中)明朝中后期,中國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是在商品經濟發達的( )A.江南地區 B.廣州 C.北京 D.中原地區2.(2016八下·杭州期中)2015年7月,第七屆海峽論壇·紀念鄭成功從戎370周年暨鄭成功文化交流活動在福建舉行。臺灣臺 南鄭成功祖廟主委鄭有懋先生率60多人的文化交流團參加文化交流活動。鄭成功之所以得到海峽兩岸的中華兒女如此敬仰,主要是因為( ?。?br/>A.鄭成功曾經堅持抗清斗爭B.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里收復了臺灣C.福建、臺灣有許多鄭成功史跡D.鄭成功史跡促進了兩岸文化交流3.(2017八下·蕭山期中)下列作物或水果從國外引入中國的先后順序是(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①③②4.下列關于清朝疆域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br/>A.東到太平洋 B.南包南沙群島C.西抵蔥嶺和巴爾喀什湖 D.北至北冰洋5.(2016八下·杭州期中)《明史 選舉志》記載:“科目者,沿唐宋之舊,而稍變其試之法,專取子書及《易》《書》《詩》《春秋》《禮記》五經命題試士。”從以上史料中不能獲取的信息是( ?。?br/>A.科舉考試的答卷文體 B.科舉考試的命題范圍C.沿襲唐宋的考試科目 D.稍變唐宋的考試方法6.明清時期,中國大量進入國際市場的商品有( )A.棉布、茶葉、瓷器、稻米 B.玉米、絲綢、茶葉、瓷器C.茶葉、生絲、土布、瓷器 D.瓷器、絲綢、稻米、茶葉7.(2016八下·杭州期中)1684年,沙俄政府給盤踞在雅克薩城的侵略頭目頒發了一枚盾形城徽,圖案是一只張開翅膀的鷹,一只爪抓著一張弓,另一只爪抓著一支箭。為抵擋這只“鷹”的進攻而做出重要貢獻的是( ?。?br/>A.康熙帝 B.雍正帝 C.乾隆帝 D.道光帝8.“夫工固圣王之所欲來,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蓋皆本也?!边@反映了明清之際( ?。?br/>A.主張工商皆本 B.倡導為學應務實C.批判君主專制 D.主張重農抑商9.(2016八下·杭州期中)有這樣一本神奇的書,法國著名的漢學教授儒蓮稱其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把作者稱為“中國的狄德羅”,它是( ?。?br/>A.《齊名要術》 B.《本草綱目》C.《資治通鑒》 D.《天工開物》10.(2016八下·杭州期中)下圖是明代《南都繁會景物圖卷》(局部),它描繪了萬歷時期南京街市三月慶春游藝活動場面。戲臺搭在街道正中,街道周圍的店鋪酒樓也擠滿了看客。整個街道成立了演出場所。下列認識不正確的是( )A.反映了南京的地方風俗習慣 B.徽劇、京劇在街道同時上演C.呈現了南京的商業繁榮景象 D.戲劇表演與欣賞充實了生活11.(2016八下·杭州期中)鄭和說:“欲國家富強,不可置海洋于不顧。財富取之于海,危險亦來自海上?!毕铝懈鹘M關聯可用來佐證這一觀點的有( ?。?br/>①張騫出使西域 —— 西漢疆域的擴大 ②絲綢之路的開辟——漢唐盛世的出現③清朝的海禁政策——近代中國的落伍 ④新航路的開辟——西班牙等國的崛起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2.(2016八下·杭州期中)歷史影視作品是對歷史進行的藝術加工,但必須尊重歷史事實。下列情節與歷史事實不相符的是( )A.清朝初年康熙因對西北用兵設立了軍機處B.明朝時錦衣衛經常向皇帝匯報臣民的一舉一動C.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D.明朝的民族英雄戚繼光成功平息了東南沿海倭患13.(2017八下·蕭山期中)某八年級學習小組開展了“資產階級革命”專題探究,所收集的資料符合該主題的有( )①②③④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14.(2016八下·杭州期中)歷史告訴我們,新真理通常是以異端開始的。羅馬教皇和天主教教會是西歐中世紀以來社會的主宰力量,他們把一切新思想斥之為異端邪說。14—16世紀具有代表意義的“邪說”是( )A.人文思想 B.理性之光C.民主共和 D.空想社會主義15.(2016八下·杭州期中)“就在1689年秋天,一群人開始共同統治一個國家……它標志著一個人統治一個國家的時代在這個國家正式結束?!边@個國家應該是( )A.英國 B.美國 C.德國 D.法國16.(2016八下·杭州期中)學習歷史應該了解它的來龍去脈。下列有關歷史事件中因果聯系的表述正確的是( ?。?br/>A.清朝的廠衛制度使專制達到了頂峰B.查理一世的統治致使巴黎人民爆發起義C.1787憲法宣告北美建立了君主立憲制D.羅伯斯比爾統治時期,法國大革命達到頂峰17.(2016八下·杭州期中)華盛頓和拿破侖是張同學非常感興趣的歷史人物,為此張同學對他們的主要活動進行了如下總結,其中正確的有( ?。?br/>①都是19世紀杰出的資產階級政治家、軍事家 ②都是在國家和民族處于危難時刻登上政治舞臺③都曾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與外來勢力英勇斗爭 ④都畢生致力于維護資產階級民主共和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8.(2017八下·蕭山期中)結合下圖回答各小題。①哥倫布 ②迪亞士 ③達·伽馬 ④麥哲倫(1)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地理大發現。從15世紀開始,歐洲許多冒險家多次進行海外探險,下列哪位航海家與“西印度群島”這一概念有關( )A.① B.② C.③ D.④(2)1494年6月7日,在羅馬教皇的主持下,葡萄牙和西班牙在里斯本郊外的一個小鎮簽署條約:在地球上畫一條線,然后像切西瓜一樣把地球一分兩半。葡萄牙拿走了東方,西班牙把美洲抱在了懷里。和“葡萄牙拿走了東方”這句話有關的航海家是( ?。?br/>A.② B.③ C.②③ D.③④19.(2016八下·杭州期中)“人們生來且始終是自由的,在權利上是平等的;這些權利就是自由、財產、安全和反抗壓迫;私有財產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權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此話出自的文獻是( ?。?br/>A.《聯合國憲章》 B.《權利法案》C.《獨立宣言》 D.《人權宣言》20.(2016八下·杭州期中)在伏爾泰、孟德斯鳩等歐洲啟蒙思想家的著作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匯是( ?。?br/>A.自由、平等、共和國 B.自由、平等、三權分立C.民族、民權、民主 D.民族、民權、民生21.“結束了封建專制統治,也沉重打擊了歐洲其他國家封建制度”的資產階級革命( )①爆發的標志是攻占巴士底獄 ②主要領導人有羅伯斯庇爾③轉折點是薩拉托加大捷 ④頒布了限制王權的《權利法案》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2.(2016八下·杭州期中)17~18世紀,英、美、法三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共同意義有( ?。?br/>①都推翻了外國殖民統治 ②都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③都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 ④都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23.(2016八下·杭州期中)“平民—將軍一平民一總統—平民”,這是一個人平凡而偉大的一生。八年軍旅,置生死于度外;八年總統,正值國家最艱苦之時。那提議用他的名字為首都命名的人真是太有智慧了。材料中的“一個人”指的是( ?。?br/>A.拿破侖 B.華盛頓 C.林肯 D.克倫威爾24.(2017八下·蕭山期中)某同學整理的下邊這張資料卡片,可用來研究( )A.《權利法案》的政治影響 B.《獨立宣言》的正義立場C.《人權宣言》的革命要求 D.《拿破侖法典》的歷史地位二、非選擇題25.(2017八下·蕭山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歷史上,中國與歐洲曾先后進行過遠洋航?;顒?。材料一:圖1鄭和遠航路圖2新航路開辟航線材料二:耀兵異域,示中國只富強。———《明史·鄭和傳》材料三:哥倫布到達古巴和海地后,用玻璃碎片、用過的撲克牌換取了印第安人大量的金銀等。并在那里建立據點,經過九個月的戰爭對當地人民進行血腥統治和瘋狂掠奪。(1)圖1可知鄭和下西洋最遠到達的a、b分別是什么地方?(2)圖2中的A,B,C,D四條航線中,屬于哥倫布遠航線的是 (字母)(3)根據圖片和材料分析鄭和下西洋和哥倫布航海的目的有何不同。26.(2017八下·蕭山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文獻資料 文獻資料反映的措施或制度 措施或制度開始實行的朝代一法度、衡石、文尺,車同軌,書同文?!妒酚洝?統一度量衡和車軌 秦行中書省……掌國庶務,統郡縣,鎮邊鄙,與都省為表里。——《元史》 ① 元永樂十一年……乃分其地為八府四州,設貴州布政使司,而以長官司七十五分隸屬,屬戶部?!睹魇贰?② 明材料二:明史記載:“筑敵臺三千,起居庸至山海,控守要害……邊備大飭,敵不敢入犯”??滴醯劢涍^長城時曾作詩:“形勝固難憑,在德不在險”。材料三:(1)閱讀材料一,寫出表格中① ②所代表的措施或制度。(2)“明修長城,清修廟”,從材料二、三中可以看出明清兩朝在民族政策上有什么不同?(3)除了上述材料里的措施,清朝還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強與少數民族的聯系?27.(2017八下·蕭山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明朝中央機構示意圖。材料二:(清朝時期)外國商人入境中國受到嚴格限制。與中國的通商是季節性的,僅限于一處口岸,且管制甚嚴。他們不得進入中國內地,種種規章制度專為限制他們的活動范圍而定。——摘自(美)基辛格《論中國》材料三圖一圖二(1)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回答明朝中央機構與過去比較發生的重大變化是什么 這一變化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怎樣的發展趨勢 (2)材料二評述的是清朝時實行的什么政策?材料中“僅限于□□一處口岸”空缺處所指的口岸名稱是什么?(3)材料三圖片反映了我國哪個朝代創立的什么制度?這一制度到了明清發生什么變化?(4)上述三則材料所反映的問題和近代中國逐漸落后與世界有關系嗎?這對我國現階段的發展有什么啟示?28.(2016八下·杭州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①本憲法所賦予一切立法權,應操于聯邦國會,國會包括參議院和眾議院。②第1款:行政權應操于美利堅合眾國總統。總統的任期定為4年……③聯邦的司法權應操于最高法院及聯邦國會得以隨時規定并設立的各種低級法院。最高法院和低級法院兩者的法官,只要能忠于職守,即應繼續在職。 ——《美利堅合眾國憲法》(1787年)材料二:美國的三權分立示意圖。(1)材料一中的憲法有什么意義或影響?根據憲法美國在政治上確立了什么體制?(2)在材料二圖片的空缺處依次填出政府的三個權力的名稱,“三權分立”體現了啟蒙運動中哪位思想學說?(3)你如何看待“三權分立”?29.(2016八下·杭州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法國史學家米西勒認為,14到16世紀歐洲封建社會末期是“人”和“世界”被發現的時代。這是一次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最偉大的、最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巨人——在思維能力、熱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的巨人時代。材料二:難道農民的兒子生來頸上帶著圈,而貴族的兒子生來腳上帶著馬刺嗎?……一切享有各種天然能力的人,顯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外,不依賴任何別的東西,這就是自由人。(1)材料一中提到的“人”和“世界”被發現的時代分別指的是什么歷史事件?“世界”被發現在當時有什么積極影響?(2)材料一,說說這次運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請列舉當時在文學方面的一位“巨人”及其一部代表作品。(3)材料二的內容體現的是什么思想(或主張)?該思想由那位思想家提出的?(4)兩則材料反映的兩場運動都是什么性質的運動?對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有何作用?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識點】農耕文明的繁盛【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明朝商品經濟發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經濟發達的江南地區開始出現資本主義的萌芽。故選擇A。【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明朝商品經濟發展狀況的了解。2.【答案】B【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鄭成功歷史功績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鄭成功率領軍隊在中國東南沿??骨濉?661年(清順治十八年,永歷十五年)率軍橫渡臺灣海峽,翌年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大員(今臺灣臺南市境內)的駐軍,收復臺灣,開啟鄭氏在臺灣的統治。鄭成功之所以得到海峽兩岸的中華兒女如此敬仰,主要是因為從荷蘭殖民者手里收復了臺灣。故選擇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鄭成功歷史功績的了解。3.【答案】C【知識點】開疆拓土與對外交流;經濟重心的南移;農耕文明的繁盛【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農作物引進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占城稻我國于北宋時引進;玉米我國于明朝引進;葡萄我國于西漢時引進,所以C符合題意。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古代農作物引進的識記。4.【答案】D【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清朝的疆域版圖。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清朝的疆域東到太平洋,南包南沙群島,西抵蔥嶺和巴爾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亞,所以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點評】本題比較簡單,主要考查學生對清朝疆域版圖的了解。5.【答案】A【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本題根據材料考查的是科舉制度的相關知識,其中在材料中我們可以看到科舉考試的命題范圍,并且明朝的科舉制沿襲的是唐宋的考試科目及稍變唐宋的考試方法,但未發現科舉考試的答卷文體。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6.【答案】C【知識點】農耕文明的繁盛【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明清時期的對外貿易。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明清時期,中國大量進入國際市場的商品有茶葉、生絲、土布、瓷器。故選擇C。【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明清時期對外貿易大宗商品的識記。7.【答案】A【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雅克薩之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7世紀中期,沙俄入侵我國黑龍江流域,在中國的尼布楚和雅克薩建立了殖民據點??滴醯蹧Q定以武力反抗沙俄入侵者。1685——1687年,清軍兩次大規模圍攻雅克薩城,最終取得勝利。1689年,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從法律上確定了黑龍江流域和烏蘇里江流域的廣大地區為中國領土。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雅克薩之戰的了解。8.【答案】A【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能力。分析材料“夫工固圣王之所欲來,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蓋皆本也”可知,明清之際有人主張工商皆本。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9.【答案】D【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明清時期科技成就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齊民要術》是北朝北魏時期,南朝宋至梁時期,中國杰出農學家賈思勰所著的一部綜合性農學著作,所以A不符合題意;《本草綱目》由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所著,集我國16世紀之前藥學成就之大成,所以B不符合題意;《資治通鑒》,由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所以C不符合題意;根據材料”宋應星“和”17世紀“可以判斷,這本書指的是《天工開物》,《天工開物》是中國古代的科學巨著,所以D符合題意。故選擇D。【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明清時期科技成就的了解。10.【答案】B【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明代社會生活狀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三月慶春游藝活動是南京的地方風俗習慣,A正確;京劇形成于19世紀中期,B錯誤;“店鋪酒樓擠滿了看客”說明南京的商業繁榮,C正確;戲劇表演與欣賞充實了生活,D正確。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明代社會生活狀況了解。11.【答案】C【知識點】開疆拓土與對外交流;新航路開辟;近代前夜危機;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海洋重要性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鄭和的話反映了海洋的開發充滿機遇和危機。張騫出使西域和絲綢之路的開辟都是陸上的行為,與海洋無關,清朝的海禁政策是使中國閉關鎖國,造成近代中國的落伍;新航路的開辟,葡萄牙等國乘勢崛起。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海洋重要性的理解。12.【答案】A【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皇權膨脹【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重大史實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軍機處于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而設立,所以A不符合史實;明朝的錦衣衛負責監視、偵查臣民言行,所以B符合史實;為了加強思想控制,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所以C符合史實;明朝中期,戚繼光和俞大猷取得抗倭戰爭的決定性勝利,東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肅清,所以D符合史實。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重大史實的了解。13.【答案】B【知識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第一次工業革命;美國的誕生;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歐美資產階級革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是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是法國大革命爆發的標志,符合題意;②是譚嗣同就義圖,是中國的維新變法運動,不符合題意;③是華盛頓在獨立戰爭中率軍渡河的情景,符合題意;④是1851年,第一屆世界博覽會英國陳列館,反映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就,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歐美資產階級革命的了解。14.【答案】A【知識點】文藝復興【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文藝復興運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4—16世紀在歐洲掀起了文藝復興運動,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義,A正確;理性之光是指啟蒙運動,發生在17-18世紀,B錯誤;民主共和是指歐美資產階級革命,發生在17—18世紀,C錯誤;空想社會主義發生在19世紀上半期,D錯誤。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文藝復興運動的了解。15.【答案】A【知識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國王的權力受到議會制約,議會成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確立了君主立憲制?!耙蝗喝碎_始共同統治一個國家”是指議會成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耙粋€人統治一個國家的時代在這個國家正式結束”,是指推翻了君主專制統治。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了解。16.【答案】D【知識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的誕生;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皇權膨脹【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重大歷史事件及其影響的有關知識。廠衛制度是明朝的制度,其次專制制度達到頂峰的標志是軍機處的設立,所以A表述錯誤。路易十六的統治致使巴黎人民爆發起義,所以B表述錯誤。1787憲法宣告北美建立了民主共和制,所以C表述錯誤。羅伯斯比爾采用的措施成立了雅各賓派政府,使法國大革命達到了頂峰,所以D表述正確。故選擇D。【點評】本題難道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重大歷史事件及其影響的了解。17.【答案】B【知識點】美國的誕生;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華盛頓和拿破侖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華盛頓和拿破侖都是十八、十九世紀杰出的資產階級政治家和軍事家,①錯;華盛頓是在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危難深刻成為領導人的,拿破侖是在反抗外國干涉過程中成為領導人的,②③對;華盛頓主導形成了1787年美國憲法,畢生致力于維護資產階級民主共和,而拿破侖則曾復辟帝制,④錯。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華盛頓和拿破侖事跡的了解。18.【答案】(1)A(2)B【知識點】新航路開辟【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新航路開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492年,哥倫布經過兩個多月的航行,到達了古巴、海地,即西印度群島。故選擇A。(2)本題考查的是新航路開辟的有關知識。葡萄牙貴族達·伽馬在迪亞士航行的基礎上繞過非洲,到達印度,找到了通向東方的新航路。故選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新航路開辟的識記。19.【答案】D【知識點】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人權宣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人權宣言》采用了18世紀的啟蒙學說和自然權論。其中宣布自由、財產、安全和反抗壓迫是天賦不可剝奪的人權,肯定了言論、信仰、著作和出版自由,闡明了權力分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財產神圣而不可侵犯等原則。故選擇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人權宣言》的了解。20.【答案】B【知識點】啟蒙運動【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啟蒙運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啟蒙運動是發生在17、18世紀歐洲的一場反封建、反教會的資產階級思想文化解放運動,它為資產階級革命作了思想準備和輿論宣傳,它提倡的自由平等博愛和三權分立等思想資產階級革命的理論依據。“共和制”是資產階級革命的產物,CD兩項是孫中山三民主義的表述,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啟蒙運動的了解。21.【答案】A【知識點】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法國大革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法國大革命結束了法國封建專制統治,也沉重打擊了歐洲其他國家封建制度。于法國大革命有關的事件有“攻占巴士底獄”、羅伯斯庇爾。薩拉托加大捷與美國獨立戰爭有關,《權利法案》與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有關。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法國大革命的理解。22.【答案】C【知識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的誕生;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歐美資產階級革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推翻了外國殖民統治的是美國,①錯誤;英國、法國都推翻了君主專制制度,美國推翻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它們都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了道路,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②④正確;只有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美國和法國是共和制,④錯誤。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歐美資產階級革命的了解。23.【答案】B【知識點】美國的誕生【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華盛頓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獨立戰爭之前華盛頓過著平民生活,1775年至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時,任大陸軍的總司令(成為將軍)。1783年12月,華盛頓辭去了他在軍隊里總司令的職務(成為平民)。1789年,他經過全體選舉團無異議的支持而成為美國第一任總統,在接連兩次選舉中都獲得了全體選舉團無異議支持,一直擔任總統直到1797年(八年總統)。 在兩屆任期結束后,他自愿放棄權力不再謀求續任(再次成為平民)。所以材料中的“一個人”指的是華盛頓,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華盛頓事跡的了解。24.【答案】D【知識點】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拿破侖法典》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指的是法國革命,《權利法案》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成果,A不符合題意;《獨立宣言》是美國獨立戰爭時期頒布的,B不符合題意;《人權宣言》強調的是民主、自由、平等、保護私有財產等,C不符合題意;《拿破侖法典》清除封建法規,確立資本主義社會的立法規范,維護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被法國占領的地方都廢除了封建制度,采用《拿破侖法典》,D符合題意,故選擇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拿破侖法典》歷史地位的識記。25.【答案】(1)a紅海沿岸,b非洲東海岸(2)A(3)鄭和下西洋目的:①宣揚國威;②加強與海外諸國的聯系;③滿足統治者對異域珍寶特產的需求。(政治目的為主)哥倫布航海目的:①尋找黃金;②獲取商業利益,為新興資產階級開辟新的活動空間,或尋找到達東方的新航線。(經濟目的為主)【知識點】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鄭和下西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鄭和下西洋最遠到達a紅海沿岸,b非洲東海岸。(2)本題考查的是新航路開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2中的A是哥倫布航線;B是麥哲倫船隊航線;C是達·伽馬航線;D是迪亞士航線。(3)本題考查的是鄭和下西洋和哥倫布航海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鄭和下西洋以政治目的為主,有:宣揚國威;加強與海外諸國的聯系;滿足統治者對異域珍寶特產的需求。哥倫布航海以經濟目的為主,有:尋找黃金;獲取商業利益,為新興資產階級開辟新的活動空間,或尋找到達東方的新航線。【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鄭和下西洋和哥倫布航海的了解。26.【答案】(1)行省制度,改土歸流(2)明朝:“防御政策”為主;清朝:“懷柔政策”為主;(3)平定準噶爾叛亂;平定大小和卓叛亂;設置伊犁將軍;修建避暑山莊和喇嘛廟;設立駐藏大臣,和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改土歸流。【知識點】蒙古的興起與元朝的建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行省制度和改土歸流政策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元朝在地方設行中書省,管理地方事務,即①為行省制度。明朝初期,對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管理是任命當地民族首領土司為官,對這一地區進行管理。明成祖時,取消土司制度,改派流官進行管理,即②是改土歸流政策。(2)本題考查的是明清民族政策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反映了明朝修長城,采取“防御政策”為主。清朝“在德不在險”,修承德避暑山莊,利用聯姻、宴飲、圍獵等手段,與少數民族首領聯絡感情,說明清朝以“懷柔政策”為主。(3)本題考查的是清朝加強與少數民族聯系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清朝加強與少數民族聯系的措施有:平定準噶爾叛亂;平定大小和卓叛亂;設置伊犁將軍;修建避暑山莊和喇嘛廟;設立駐藏大臣,和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改土歸流。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元明清鞏固和發展統一多民族國家措施的識記。27.【答案】(1)丞相制度廢除,內閣制建立;君主專制不斷加強(中央集權不斷加強)(2)政策:閉關鎖國; 廣州(3)隋朝,科舉制度;科舉制度——八股取士(4)有關系。啟示:我國現階段的發展政治要實行民主政體,經濟上要對外開放,主動學習國外先進技術,完善教育體制,加強素質教育,培養適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知識點】科舉制的創立;近代前夜危機;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皇權膨脹【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明朝加強君主專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明朝中央機構示意圖》中沒有了丞相,增加了內閣。明朝中央機構與過去比較發生的重大變化:丞相制度廢除,內閣制建立,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君主專制不斷加強。(2)本題考查的是閉關鎖國政策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外國商人入境中國受到嚴格限制”等,說明清朝時實行閉關鎖國政策。清政府下令只開廣州一處作為對外通商口岸。(3)本題考查的是科舉制度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根據所學知識,圖一反映的是科舉制度??婆e制度創立于隋朝。科舉制度到了明清時期在考試內容和形式發生了很大變化??荚囍辉S在“四書”“五經”范圍內命題,答卷的文體,必須是“八股文”。(4)本題考查的是近代中國逐漸落后原因及對現階段的發展的啟示。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皇權膨脹,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進一步發展;八股取士,鉗制了思想,阻礙了科技的發展;閉關鎖國政策,使中國更加閉塞、停滯,遠離世界發展潮流,導致中國貧窮落后,近代中國逐漸落后與世界。為此,我國現階段的發展政治要實行民主政體,經濟上要對外開放,主動學習國外先進技術,完善教育體制,加強素質教育,培養適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近代中國落后原因的理解。28.【答案】(1)這是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至今仍然有效;美國:共和制/聯邦制(2)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孟德斯鳩(3)立法、行政、司法三者相互獨立、相互制約,防止腐敗和極權。【知識點】啟蒙運動;美國的誕生【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美國1787年聯邦憲法的有關知識。美國1787年頒布的《美利堅合眾國憲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至今仍然有效。美國憲法規定美國是一個共和制國家。(2)本題考查的是對美國“三權分立”的理解。議會——立法權,總統——行政權,最高法院——司法權。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反對君主專制,主張君主立憲制,提出了“三權分立”學說。(3)本題考查的是“三權分立”的有關知識。立法、行政、司法三者相互獨立、相互制約,防止腐敗和極權。【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美國1787年聯邦憲法的了解和對“三權分立”的理解。29.【答案】(1)文藝復興;新航路開辟。影響:①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資本的原始積累,加強了各大陸之間的聯系,為世界市場的形成奠定了基礎。②各國商人奔波于各大洲,國際貿易發展迅速,世界開始走向整體。③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全球范圍內動植物品種的交流與傳播。(2)核心:人文主義。莎士比亞《哈姆雷特》或《威尼斯商人》(3)天賦人權,或平等、自由是人的自然權利。伏爾泰。(4)文藝復興、啟蒙運動:都是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為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奠定了理論基礎/思想基礎。【知識點】新航路開辟;啟蒙運動;文藝復興【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文藝復興運動和新航路開辟的有關知識?!叭恕北话l現,是指文藝復興運動的核心思想——人文主義;“世界”被發現,是指新航路開辟,它促進了資本的原始積累,加強了各大陸之間的聯系,為世界市場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各國商人奔波于各大洲,國際貿易發展迅速,世界開始走向整體;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全球范圍內動植物品種的交流與傳播。(2)本題考查的是文藝復興運動的有關關知識。文藝復興運動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義。文學方面的一位“巨人”:莎士比亞,主要作品:《哈姆雷特》或《威尼斯商人》。(3)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材料二的內容體現了平等、自由的思想,這位思想家是伏爾泰。(4)本題考查的是文藝復興運動、啟蒙運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文藝復興、啟蒙運動都是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啟蒙運動為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奠定了理論基礎、思想基礎。【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文藝復興運動、啟蒙運動和新航路開辟的識記。1 / 1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朝暉中學2016-2017學年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下學期期中(4月份)質量檢測一、選擇題1.(2016八下·杭州期中)明朝中后期,中國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是在商品經濟發達的( ?。?br/>A.江南地區 B.廣州 C.北京 D.中原地區【答案】A【知識點】農耕文明的繁盛【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明朝商品經濟發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經濟發達的江南地區開始出現資本主義的萌芽。故選擇A。【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明朝商品經濟發展狀況的了解。2.(2016八下·杭州期中)2015年7月,第七屆海峽論壇·紀念鄭成功從戎370周年暨鄭成功文化交流活動在福建舉行。臺灣臺 南鄭成功祖廟主委鄭有懋先生率60多人的文化交流團參加文化交流活動。鄭成功之所以得到海峽兩岸的中華兒女如此敬仰,主要是因為( ?。?br/>A.鄭成功曾經堅持抗清斗爭B.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里收復了臺灣C.福建、臺灣有許多鄭成功史跡D.鄭成功史跡促進了兩岸文化交流【答案】B【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鄭成功歷史功績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鄭成功率領軍隊在中國東南沿海抗清。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永歷十五年)率軍橫渡臺灣海峽,翌年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大員(今臺灣臺南市境內)的駐軍,收復臺灣,開啟鄭氏在臺灣的統治。鄭成功之所以得到海峽兩岸的中華兒女如此敬仰,主要是因為從荷蘭殖民者手里收復了臺灣。故選擇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鄭成功歷史功績的了解。3.(2017八下·蕭山期中)下列作物或水果從國外引入中國的先后順序是( ?。?br/>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①③②【答案】C【知識點】開疆拓土與對外交流;經濟重心的南移;農耕文明的繁盛【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農作物引進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占城稻我國于北宋時引進;玉米我國于明朝引進;葡萄我國于西漢時引進,所以C符合題意。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古代農作物引進的識記。4.下列關于清朝疆域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東到太平洋 B.南包南沙群島C.西抵蔥嶺和巴爾喀什湖 D.北至北冰洋【答案】D【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清朝的疆域版圖。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清朝的疆域東到太平洋,南包南沙群島,西抵蔥嶺和巴爾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亞,所以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點評】本題比較簡單,主要考查學生對清朝疆域版圖的了解。5.(2016八下·杭州期中)《明史 選舉志》記載:“科目者,沿唐宋之舊,而稍變其試之法,專取子書及《易》《書》《詩》《春秋》《禮記》五經命題試士?!睆囊陨鲜妨现胁荒塬@取的信息是( ?。?br/>A.科舉考試的答卷文體 B.科舉考試的命題范圍C.沿襲唐宋的考試科目 D.稍變唐宋的考試方法【答案】A【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本題根據材料考查的是科舉制度的相關知識,其中在材料中我們可以看到科舉考試的命題范圍,并且明朝的科舉制沿襲的是唐宋的考試科目及稍變唐宋的考試方法,但未發現科舉考試的答卷文體。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6.明清時期,中國大量進入國際市場的商品有( ?。?br/>A.棉布、茶葉、瓷器、稻米 B.玉米、絲綢、茶葉、瓷器C.茶葉、生絲、土布、瓷器 D.瓷器、絲綢、稻米、茶葉【答案】C【知識點】農耕文明的繁盛【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明清時期的對外貿易。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明清時期,中國大量進入國際市場的商品有茶葉、生絲、土布、瓷器。故選擇C。【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明清時期對外貿易大宗商品的識記。7.(2016八下·杭州期中)1684年,沙俄政府給盤踞在雅克薩城的侵略頭目頒發了一枚盾形城徽,圖案是一只張開翅膀的鷹,一只爪抓著一張弓,另一只爪抓著一支箭。為抵擋這只“鷹”的進攻而做出重要貢獻的是( )A.康熙帝 B.雍正帝 C.乾隆帝 D.道光帝【答案】A【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雅克薩之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7世紀中期,沙俄入侵我國黑龍江流域,在中國的尼布楚和雅克薩建立了殖民據點??滴醯蹧Q定以武力反抗沙俄入侵者。1685——1687年,清軍兩次大規模圍攻雅克薩城,最終取得勝利。1689年,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從法律上確定了黑龍江流域和烏蘇里江流域的廣大地區為中國領土。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雅克薩之戰的了解。8.“夫工固圣王之所欲來,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蓋皆本也?!边@反映了明清之際( )A.主張工商皆本 B.倡導為學應務實C.批判君主專制 D.主張重農抑商【答案】A【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能力。分析材料“夫工固圣王之所欲來,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蓋皆本也”可知,明清之際有人主張工商皆本。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9.(2016八下·杭州期中)有這樣一本神奇的書,法國著名的漢學教授儒蓮稱其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把作者稱為“中國的狄德羅”,它是( ?。?br/>A.《齊名要術》 B.《本草綱目》C.《資治通鑒》 D.《天工開物》【答案】D【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明清時期科技成就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齊民要術》是北朝北魏時期,南朝宋至梁時期,中國杰出農學家賈思勰所著的一部綜合性農學著作,所以A不符合題意;《本草綱目》由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所著,集我國16世紀之前藥學成就之大成,所以B不符合題意;《資治通鑒》,由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所以C不符合題意;根據材料”宋應星“和”17世紀“可以判斷,這本書指的是《天工開物》,《天工開物》是中國古代的科學巨著,所以D符合題意。故選擇D。【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明清時期科技成就的了解。10.(2016八下·杭州期中)下圖是明代《南都繁會景物圖卷》(局部),它描繪了萬歷時期南京街市三月慶春游藝活動場面。戲臺搭在街道正中,街道周圍的店鋪酒樓也擠滿了看客。整個街道成立了演出場所。下列認識不正確的是( ?。?br/>A.反映了南京的地方風俗習慣 B.徽劇、京劇在街道同時上演C.呈現了南京的商業繁榮景象 D.戲劇表演與欣賞充實了生活【答案】B【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明代社會生活狀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三月慶春游藝活動是南京的地方風俗習慣,A正確;京劇形成于19世紀中期,B錯誤;“店鋪酒樓擠滿了看客”說明南京的商業繁榮,C正確;戲劇表演與欣賞充實了生活,D正確。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明代社會生活狀況了解。11.(2016八下·杭州期中)鄭和說:“欲國家富強,不可置海洋于不顧。財富取之于海,危險亦來自海上。”下列各組關聯可用來佐證這一觀點的有( )①張騫出使西域 —— 西漢疆域的擴大 ②絲綢之路的開辟——漢唐盛世的出現③清朝的海禁政策——近代中國的落伍 ④新航路的開辟——西班牙等國的崛起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C【知識點】開疆拓土與對外交流;新航路開辟;近代前夜危機;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海洋重要性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鄭和的話反映了海洋的開發充滿機遇和危機。張騫出使西域和絲綢之路的開辟都是陸上的行為,與海洋無關,清朝的海禁政策是使中國閉關鎖國,造成近代中國的落伍;新航路的開辟,葡萄牙等國乘勢崛起。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海洋重要性的理解。12.(2016八下·杭州期中)歷史影視作品是對歷史進行的藝術加工,但必須尊重歷史事實。下列情節與歷史事實不相符的是( ?。?br/>A.清朝初年康熙因對西北用兵設立了軍機處B.明朝時錦衣衛經常向皇帝匯報臣民的一舉一動C.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D.明朝的民族英雄戚繼光成功平息了東南沿海倭患【答案】A【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皇權膨脹【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重大史實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軍機處于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而設立,所以A不符合史實;明朝的錦衣衛負責監視、偵查臣民言行,所以B符合史實;為了加強思想控制,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所以C符合史實;明朝中期,戚繼光和俞大猷取得抗倭戰爭的決定性勝利,東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肅清,所以D符合史實。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重大史實的了解。13.(2017八下·蕭山期中)某八年級學習小組開展了“資產階級革命”專題探究,所收集的資料符合該主題的有( ?。?br/>①②③④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B【知識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第一次工業革命;美國的誕生;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歐美資產階級革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是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是法國大革命爆發的標志,符合題意;②是譚嗣同就義圖,是中國的維新變法運動,不符合題意;③是華盛頓在獨立戰爭中率軍渡河的情景,符合題意;④是1851年,第一屆世界博覽會英國陳列館,反映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就,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歐美資產階級革命的了解。14.(2016八下·杭州期中)歷史告訴我們,新真理通常是以異端開始的。羅馬教皇和天主教教會是西歐中世紀以來社會的主宰力量,他們把一切新思想斥之為異端邪說。14—16世紀具有代表意義的“邪說”是( ?。?br/>A.人文思想 B.理性之光C.民主共和 D.空想社會主義【答案】A【知識點】文藝復興【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文藝復興運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4—16世紀在歐洲掀起了文藝復興運動,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義,A正確;理性之光是指啟蒙運動,發生在17-18世紀,B錯誤;民主共和是指歐美資產階級革命,發生在17—18世紀,C錯誤;空想社會主義發生在19世紀上半期,D錯誤。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文藝復興運動的了解。15.(2016八下·杭州期中)“就在1689年秋天,一群人開始共同統治一個國家……它標志著一個人統治一個國家的時代在這個國家正式結束?!边@個國家應該是( ?。?br/>A.英國 B.美國 C.德國 D.法國【答案】A【知識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國王的權力受到議會制約,議會成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確立了君主立憲制。“一群人開始共同統治一個國家”是指議會成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耙粋€人統治一個國家的時代在這個國家正式結束”,是指推翻了君主專制統治。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了解。16.(2016八下·杭州期中)學習歷史應該了解它的來龍去脈。下列有關歷史事件中因果聯系的表述正確的是( ?。?br/>A.清朝的廠衛制度使專制達到了頂峰B.查理一世的統治致使巴黎人民爆發起義C.1787憲法宣告北美建立了君主立憲制D.羅伯斯比爾統治時期,法國大革命達到頂峰【答案】D【知識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的誕生;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皇權膨脹【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重大歷史事件及其影響的有關知識。廠衛制度是明朝的制度,其次專制制度達到頂峰的標志是軍機處的設立,所以A表述錯誤。路易十六的統治致使巴黎人民爆發起義,所以B表述錯誤。1787憲法宣告北美建立了民主共和制,所以C表述錯誤。羅伯斯比爾采用的措施成立了雅各賓派政府,使法國大革命達到了頂峰,所以D表述正確。故選擇D。【點評】本題難道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重大歷史事件及其影響的了解。17.(2016八下·杭州期中)華盛頓和拿破侖是張同學非常感興趣的歷史人物,為此張同學對他們的主要活動進行了如下總結,其中正確的有( ?。?br/>①都是19世紀杰出的資產階級政治家、軍事家 ②都是在國家和民族處于危難時刻登上政治舞臺③都曾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與外來勢力英勇斗爭 ④都畢生致力于維護資產階級民主共和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答案】B【知識點】美國的誕生;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華盛頓和拿破侖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華盛頓和拿破侖都是十八、十九世紀杰出的資產階級政治家和軍事家,①錯;華盛頓是在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危難深刻成為領導人的,拿破侖是在反抗外國干涉過程中成為領導人的,②③對;華盛頓主導形成了1787年美國憲法,畢生致力于維護資產階級民主共和,而拿破侖則曾復辟帝制,④錯。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華盛頓和拿破侖事跡的了解。18.(2017八下·蕭山期中)結合下圖回答各小題。①哥倫布 ②迪亞士 ③達·伽馬 ④麥哲倫(1)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地理大發現。從15世紀開始,歐洲許多冒險家多次進行海外探險,下列哪位航海家與“西印度群島”這一概念有關( )A.① B.② C.③ D.④(2)1494年6月7日,在羅馬教皇的主持下,葡萄牙和西班牙在里斯本郊外的一個小鎮簽署條約:在地球上畫一條線,然后像切西瓜一樣把地球一分兩半。葡萄牙拿走了東方,西班牙把美洲抱在了懷里。和“葡萄牙拿走了東方”這句話有關的航海家是( )A.② B.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1)A(2)B【知識點】新航路開辟【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新航路開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492年,哥倫布經過兩個多月的航行,到達了古巴、海地,即西印度群島。故選擇A。(2)本題考查的是新航路開辟的有關知識。葡萄牙貴族達·伽馬在迪亞士航行的基礎上繞過非洲,到達印度,找到了通向東方的新航路。故選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新航路開辟的識記。19.(2016八下·杭州期中)“人們生來且始終是自由的,在權利上是平等的;這些權利就是自由、財產、安全和反抗壓迫;私有財產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權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此話出自的文獻是( ?。?br/>A.《聯合國憲章》 B.《權利法案》C.《獨立宣言》 D.《人權宣言》【答案】D【知識點】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人權宣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人權宣言》采用了18世紀的啟蒙學說和自然權論。其中宣布自由、財產、安全和反抗壓迫是天賦不可剝奪的人權,肯定了言論、信仰、著作和出版自由,闡明了權力分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財產神圣而不可侵犯等原則。故選擇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人權宣言》的了解。20.(2016八下·杭州期中)在伏爾泰、孟德斯鳩等歐洲啟蒙思想家的著作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匯是( )A.自由、平等、共和國 B.自由、平等、三權分立C.民族、民權、民主 D.民族、民權、民生【答案】B【知識點】啟蒙運動【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啟蒙運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啟蒙運動是發生在17、18世紀歐洲的一場反封建、反教會的資產階級思想文化解放運動,它為資產階級革命作了思想準備和輿論宣傳,它提倡的自由平等博愛和三權分立等思想資產階級革命的理論依據。“共和制”是資產階級革命的產物,CD兩項是孫中山三民主義的表述,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啟蒙運動的了解。21.“結束了封建專制統治,也沉重打擊了歐洲其他國家封建制度”的資產階級革命( ?。?br/>①爆發的標志是攻占巴士底獄 ②主要領導人有羅伯斯庇爾③轉折點是薩拉托加大捷 ④頒布了限制王權的《權利法案》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A【知識點】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法國大革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法國大革命結束了法國封建專制統治,也沉重打擊了歐洲其他國家封建制度。于法國大革命有關的事件有“攻占巴士底獄”、羅伯斯庇爾。薩拉托加大捷與美國獨立戰爭有關,《權利法案》與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有關。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法國大革命的理解。22.(2016八下·杭州期中)17~18世紀,英、美、法三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共同意義有( ?。?br/>①都推翻了外國殖民統治 ②都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③都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 ④都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答案】C【知識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的誕生;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歐美資產階級革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推翻了外國殖民統治的是美國,①錯誤;英國、法國都推翻了君主專制制度,美國推翻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它們都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了道路,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②④正確;只有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美國和法國是共和制,④錯誤。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歐美資產階級革命的了解。23.(2016八下·杭州期中)“平民—將軍一平民一總統—平民”,這是一個人平凡而偉大的一生。八年軍旅,置生死于度外;八年總統,正值國家最艱苦之時。那提議用他的名字為首都命名的人真是太有智慧了。材料中的“一個人”指的是( ?。?br/>A.拿破侖 B.華盛頓 C.林肯 D.克倫威爾【答案】B【知識點】美國的誕生【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華盛頓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獨立戰爭之前華盛頓過著平民生活,1775年至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時,任大陸軍的總司令(成為將軍)。1783年12月,華盛頓辭去了他在軍隊里總司令的職務(成為平民)。1789年,他經過全體選舉團無異議的支持而成為美國第一任總統,在接連兩次選舉中都獲得了全體選舉團無異議支持,一直擔任總統直到1797年(八年總統)。 在兩屆任期結束后,他自愿放棄權力不再謀求續任(再次成為平民)。所以材料中的“一個人”指的是華盛頓,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華盛頓事跡的了解。24.(2017八下·蕭山期中)某同學整理的下邊這張資料卡片,可用來研究( ?。?br/>A.《權利法案》的政治影響 B.《獨立宣言》的正義立場C.《人權宣言》的革命要求 D.《拿破侖法典》的歷史地位【答案】D【知識點】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拿破侖法典》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指的是法國革命,《權利法案》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成果,A不符合題意;《獨立宣言》是美國獨立戰爭時期頒布的,B不符合題意;《人權宣言》強調的是民主、自由、平等、保護私有財產等,C不符合題意;《拿破侖法典》清除封建法規,確立資本主義社會的立法規范,維護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被法國占領的地方都廢除了封建制度,采用《拿破侖法典》,D符合題意,故選擇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拿破侖法典》歷史地位的識記。二、非選擇題25.(2017八下·蕭山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歷史上,中國與歐洲曾先后進行過遠洋航海活動。材料一:圖1鄭和遠航路圖2新航路開辟航線材料二:耀兵異域,示中國只富強。———《明史·鄭和傳》材料三:哥倫布到達古巴和海地后,用玻璃碎片、用過的撲克牌換取了印第安人大量的金銀等。并在那里建立據點,經過九個月的戰爭對當地人民進行血腥統治和瘋狂掠奪。(1)圖1可知鄭和下西洋最遠到達的a、b分別是什么地方?(2)圖2中的A,B,C,D四條航線中,屬于哥倫布遠航線的是 ?。ㄗ帜福?br/>(3)根據圖片和材料分析鄭和下西洋和哥倫布航海的目的有何不同。【答案】(1)a紅海沿岸,b非洲東海岸(2)A(3)鄭和下西洋目的:①宣揚國威;②加強與海外諸國的聯系;③滿足統治者對異域珍寶特產的需求。(政治目的為主)哥倫布航海目的:①尋找黃金;②獲取商業利益,為新興資產階級開辟新的活動空間,或尋找到達東方的新航線。(經濟目的為主)【知識點】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鄭和下西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鄭和下西洋最遠到達a紅海沿岸,b非洲東海岸。(2)本題考查的是新航路開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2中的A是哥倫布航線;B是麥哲倫船隊航線;C是達·伽馬航線;D是迪亞士航線。(3)本題考查的是鄭和下西洋和哥倫布航海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鄭和下西洋以政治目的為主,有:宣揚國威;加強與海外諸國的聯系;滿足統治者對異域珍寶特產的需求。哥倫布航海以經濟目的為主,有:尋找黃金;獲取商業利益,為新興資產階級開辟新的活動空間,或尋找到達東方的新航線。【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鄭和下西洋和哥倫布航海的了解。26.(2017八下·蕭山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文獻資料 文獻資料反映的措施或制度 措施或制度開始實行的朝代一法度、衡石、文尺,車同軌,書同文?!妒酚洝?統一度量衡和車軌 秦行中書省……掌國庶務,統郡縣,鎮邊鄙,與都省為表里。——《元史》 ① 元永樂十一年……乃分其地為八府四州,設貴州布政使司,而以長官司七十五分隸屬,屬戶部。——《明史》 ② 明材料二:明史記載:“筑敵臺三千,起居庸至山海,控守要害……邊備大飭,敵不敢入犯”。康熙帝經過長城時曾作詩:“形勝固難憑,在德不在險”。材料三:(1)閱讀材料一,寫出表格中① ②所代表的措施或制度。(2)“明修長城,清修廟”,從材料二、三中可以看出明清兩朝在民族政策上有什么不同?(3)除了上述材料里的措施,清朝還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強與少數民族的聯系?【答案】(1)行省制度,改土歸流(2)明朝:“防御政策”為主;清朝:“懷柔政策”為主;(3)平定準噶爾叛亂;平定大小和卓叛亂;設置伊犁將軍;修建避暑山莊和喇嘛廟;設立駐藏大臣,和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改土歸流。【知識點】蒙古的興起與元朝的建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行省制度和改土歸流政策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元朝在地方設行中書省,管理地方事務,即①為行省制度。明朝初期,對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管理是任命當地民族首領土司為官,對這一地區進行管理。明成祖時,取消土司制度,改派流官進行管理,即②是改土歸流政策。(2)本題考查的是明清民族政策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反映了明朝修長城,采取“防御政策”為主。清朝“在德不在險”,修承德避暑山莊,利用聯姻、宴飲、圍獵等手段,與少數民族首領聯絡感情,說明清朝以“懷柔政策”為主。(3)本題考查的是清朝加強與少數民族聯系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清朝加強與少數民族聯系的措施有:平定準噶爾叛亂;平定大小和卓叛亂;設置伊犁將軍;修建避暑山莊和喇嘛廟;設立駐藏大臣,和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改土歸流。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元明清鞏固和發展統一多民族國家措施的識記。27.(2017八下·蕭山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明朝中央機構示意圖。材料二:(清朝時期)外國商人入境中國受到嚴格限制。與中國的通商是季節性的,僅限于一處口岸,且管制甚嚴。他們不得進入中國內地,種種規章制度專為限制他們的活動范圍而定。——摘自(美)基辛格《論中國》材料三圖一圖二(1)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回答明朝中央機構與過去比較發生的重大變化是什么 這一變化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怎樣的發展趨勢 (2)材料二評述的是清朝時實行的什么政策?材料中“僅限于□□一處口岸”空缺處所指的口岸名稱是什么?(3)材料三圖片反映了我國哪個朝代創立的什么制度?這一制度到了明清發生什么變化?(4)上述三則材料所反映的問題和近代中國逐漸落后與世界有關系嗎?這對我國現階段的發展有什么啟示?【答案】(1)丞相制度廢除,內閣制建立;君主專制不斷加強(中央集權不斷加強)(2)政策:閉關鎖國; 廣州(3)隋朝,科舉制度;科舉制度——八股取士(4)有關系。啟示:我國現階段的發展政治要實行民主政體,經濟上要對外開放,主動學習國外先進技術,完善教育體制,加強素質教育,培養適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知識點】科舉制的創立;近代前夜危機;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皇權膨脹【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明朝加強君主專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明朝中央機構示意圖》中沒有了丞相,增加了內閣。明朝中央機構與過去比較發生的重大變化:丞相制度廢除,內閣制建立,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君主專制不斷加強。(2)本題考查的是閉關鎖國政策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外國商人入境中國受到嚴格限制”等,說明清朝時實行閉關鎖國政策。清政府下令只開廣州一處作為對外通商口岸。(3)本題考查的是科舉制度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根據所學知識,圖一反映的是科舉制度。科舉制度創立于隋朝??婆e制度到了明清時期在考試內容和形式發生了很大變化??荚囍辉S在“四書”“五經”范圍內命題,答卷的文體,必須是“八股文”。(4)本題考查的是近代中國逐漸落后原因及對現階段的發展的啟示。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皇權膨脹,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進一步發展;八股取士,鉗制了思想,阻礙了科技的發展;閉關鎖國政策,使中國更加閉塞、停滯,遠離世界發展潮流,導致中國貧窮落后,近代中國逐漸落后與世界。為此,我國現階段的發展政治要實行民主政體,經濟上要對外開放,主動學習國外先進技術,完善教育體制,加強素質教育,培養適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近代中國落后原因的理解。28.(2016八下·杭州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①本憲法所賦予一切立法權,應操于聯邦國會,國會包括參議院和眾議院。②第1款:行政權應操于美利堅合眾國總統。總統的任期定為4年……③聯邦的司法權應操于最高法院及聯邦國會得以隨時規定并設立的各種低級法院。最高法院和低級法院兩者的法官,只要能忠于職守,即應繼續在職。 ——《美利堅合眾國憲法》(1787年)材料二:美國的三權分立示意圖。(1)材料一中的憲法有什么意義或影響?根據憲法美國在政治上確立了什么體制?(2)在材料二圖片的空缺處依次填出政府的三個權力的名稱,“三權分立”體現了啟蒙運動中哪位思想學說?(3)你如何看待“三權分立”?【答案】(1)這是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至今仍然有效;美國:共和制/聯邦制(2)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孟德斯鳩(3)立法、行政、司法三者相互獨立、相互制約,防止腐敗和極權。【知識點】啟蒙運動;美國的誕生【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美國1787年聯邦憲法的有關知識。美國1787年頒布的《美利堅合眾國憲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至今仍然有效。美國憲法規定美國是一個共和制國家。(2)本題考查的是對美國“三權分立”的理解。議會——立法權,總統——行政權,最高法院——司法權。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反對君主專制,主張君主立憲制,提出了“三權分立”學說。(3)本題考查的是“三權分立”的有關知識。立法、行政、司法三者相互獨立、相互制約,防止腐敗和極權。【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美國1787年聯邦憲法的了解和對“三權分立”的理解。29.(2016八下·杭州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法國史學家米西勒認為,14到16世紀歐洲封建社會末期是“人”和“世界”被發現的時代。這是一次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最偉大的、最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巨人——在思維能力、熱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的巨人時代。材料二:難道農民的兒子生來頸上帶著圈,而貴族的兒子生來腳上帶著馬刺嗎?……一切享有各種天然能力的人,顯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外,不依賴任何別的東西,這就是自由人。(1)材料一中提到的“人”和“世界”被發現的時代分別指的是什么歷史事件?“世界”被發現在當時有什么積極影響?(2)材料一,說說這次運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請列舉當時在文學方面的一位“巨人”及其一部代表作品。(3)材料二的內容體現的是什么思想(或主張)?該思想由那位思想家提出的?(4)兩則材料反映的兩場運動都是什么性質的運動?對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有何作用?【答案】(1)文藝復興;新航路開辟。影響:①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資本的原始積累,加強了各大陸之間的聯系,為世界市場的形成奠定了基礎。②各國商人奔波于各大洲,國際貿易發展迅速,世界開始走向整體。③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全球范圍內動植物品種的交流與傳播。(2)核心:人文主義。莎士比亞《哈姆雷特》或《威尼斯商人》(3)天賦人權,或平等、自由是人的自然權利。伏爾泰。(4)文藝復興、啟蒙運動:都是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為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奠定了理論基礎/思想基礎。【知識點】新航路開辟;啟蒙運動;文藝復興【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文藝復興運動和新航路開辟的有關知識?!叭恕北话l現,是指文藝復興運動的核心思想——人文主義;“世界”被發現,是指新航路開辟,它促進了資本的原始積累,加強了各大陸之間的聯系,為世界市場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各國商人奔波于各大洲,國際貿易發展迅速,世界開始走向整體;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全球范圍內動植物品種的交流與傳播。(2)本題考查的是文藝復興運動的有關關知識。文藝復興運動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義。文學方面的一位“巨人”:莎士比亞,主要作品:《哈姆雷特》或《威尼斯商人》。(3)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材料二的內容體現了平等、自由的思想,這位思想家是伏爾泰。(4)本題考查的是文藝復興運動、啟蒙運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文藝復興、啟蒙運動都是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啟蒙運動為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奠定了理論基礎、思想基礎。【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文藝復興運動、啟蒙運動和新航路開辟的識記。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朝暉中學2016-2017學年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下學期期中(4月份)質量檢測(學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朝暉中學2016-2017學年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下學期期中(4月份)質量檢測(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