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湖州四中教育集團2016-2017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考試一、選擇題1.(2017八下·湖州期中)潘季馴(1521—1595),湖州府烏程縣(今屬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人,治理黃河的水利專家,世界水利泰斗。他的一生中的不可能經歷的是( )A.苦讀八股,參加科舉考試 B.治水有功,授予丞相一職C.謹言慎行,嚴防廠衛調查 D.告老還鄉,家鄉經商盛行【答案】B【知識點】農耕文明的繁盛;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皇權膨脹【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明朝政治經濟文化狀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潘季馴(1521—1595)是明朝人,而明朝初期,朱元璋已經廢除了丞相制度,所以B是潘季馴人生中不可能經歷。故選擇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明朝政治經濟文化狀況的了解。2.(2017八下·湖州期中)下圖是某同學搜集的相關論文資料,下列論文題目較為合適的是( )A.經濟發展重心的南移B.盛世局面下危機四伏C.抗擊外國侵略卓越戰績D.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答案】D【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清朝鞏固和發展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順治冊封“達賴喇嘛”、康熙皇帝擊潰噶爾丹叛軍、金瓶掣簽制度的設立都有利于清朝鞏固和發展統一多民族國家。故選擇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清朝鞏固和發展統一多民族國家措施的識記。3.(2017八下·湖州期中)明嘉靖時期,江蘇巡撫曹時聘的奏疏中提到說:“吳民生齒最繁,恒產絕少,家杼軸而戶纂組。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相依為命久矣。”據此回答各小題。(1)此奏疏描述的是明朝中期江南地區一種新的工場手工業經營形式,所謂“新”主要體現在( )A.生產規模更大 B.分工更加明確C.勞動效率更高 D.帶有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2)如果你是當時一位機戶,為了提高生產效率,改進生產技術,下列著作能給予你啟發的是( )A.《本草綱目》 B.《農政全書》C.《天工開物》 D.《齊民要術》【答案】(1)D(2)C【知識點】農耕文明的繁盛;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資本主義萌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明朝中期江南地區一種新的工場手工業經營形式,以生產商品為目的的機戶擁有大量資金、幾臺甚至幾十臺織機,他們采用計時或計件方式向機工付酬。這種統一指揮、分工協作、勞動效率較高的經營形式,已經帶有資本主義萌芽的特點。故選擇D。(2)本題考查的是《天工開物》的有關知識。《本草綱目》是明代杰出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歷時27年編成的一部具有總結性的藥物學巨著,所以A不符合題意;明朝末年徐光啟編著的《農政全書》是一部實用性很強的農業百科全書,書中記載了我國古代有關農業的理論和科學方法,還介紹了歐洲的水利技術,與手工業技術無關,所以B不符合題意;《天工開物》是明末科學家宋應星編著的一部總結明代農業﹑手工業生產技術的著作,圖文并茂,詳細記載了各種農作物和手工業原料的種類﹑產地﹑種植加工以及手工業生產技術,提供了大量確切數據,被譽為17世紀中國科技的百科全書,所以C符合題意;北魏末年的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是一部農業生產技術的總結性著作,其中系統的總結了6世紀以前的黃河中下游地區農牧業生產經驗、食品的加工與貯藏、野生植物的利用,是中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農書,所以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資本主義萌芽、《天工開物》的了解。4.(2017八下·湖州期中)16世紀,中國沿海各地的海外貿易十分活躍,西方學者稱之為“絲—銀對流”,由此帶來的直接影響是( )A.統治者加大對外開放力度 B.流入中國的白銀數量不斷增加C.國內工商業市鎮不斷興起 D.奠定中國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答案】B【知識點】農耕文明的繁盛【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明清海外貿易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統治者加大對外開放力度,才有利于海外貿易的發展,所以A不符合題意;16世紀,中國沿海各地的海外貿易十分活躍,出口大宗商品有茶葉、生絲、土布、瓷器,到明中后期,白銀成為主要貨幣,所以B符合題意;國內工商業市鎮不斷發展,為海外貿易的興盛奠定基礎,所以C不符合題意;中國古代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與海外貿易無關,所以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明清海外貿易發展的了解。5.(2017八下·湖州期中)歷史總是有著驚人的相似,這一規律在元、明、清三個朝代中的主要表現有( )①都實行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 ②都加強各民族之間的聯系③都結束分裂局面實現大一統 ④都由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知識點】蒙古的興起與元朝的建立;明清帝國的興替;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元、明、清三朝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明清兩朝都是建立在前朝統一的基礎上的,所以③不符合題意;明朝時由漢民族建立的,所以④錯誤。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元、明、清三朝的了解。6.(2017八下·湖州期中)恩格斯說:“這是一次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在思維能力、熱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的巨人的時代”。下列名人名言誕生于這個“巨人時代”的是( )A.“黃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寶貴的,它能把靈魂從煉獄中拯救出來”B.“火,不能征服我,未來的世界會了解我,會了解我的價值”C.“我不同意你所說的一切,但我將誓死捍衛你表達自己意見的權利”D.“屬于人的那種光榮對我就夠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凡人的幸福”【答案】D【知識點】新航路開辟;啟蒙運動;文藝復興;科學革命【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文藝復興運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文藝復興運動的核心是人文主義,頌揚人的力量和偉大,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強調人的自由意志,贊美人生和自然,追求人生快樂和幸福,所以D符合題意。“黃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寶貴的,它能把靈魂從煉獄中拯救出來”體現的是對黃金的渴求,崇尚拜金主義;“火,不能征服我,未來的世界會了解我,會了解我的價值”是科學革命時期布魯諾的名言;“我不同意你所說的一切,但我將誓死捍衛你表達自己意見的權利”是啟蒙思想家伏爾泰的名言,所以AB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文藝復興運動的了解。7.(2017八下·湖州期中)從下圖可以得到的正確歷史信息是( )①航線A是哥倫布開辟的②航線D證明了地圓學說的正確性③新航路開辟后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④新航路開辟為鄭和下西洋創造了條件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知識點】新航路開辟【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新航路開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航線A是麥哲倫船隊開辟的,所以①錯誤;鄭和下西洋遠早于新航路開辟,所以④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新航路開辟的了解。8.(2017八下·湖州期中)“法國大革命在世界歷史的舞臺較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或美國資產階級革命顯得突出許多。”是因為法國大革命( )①首創君主立憲制政體 ②頒布了1787年聯邦憲法③受啟蒙思想影響更深遠 ④顯示了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知識點】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法國大革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首創君主立憲制的是英國,所以①不符合題意;美國頒布了1787年聯邦憲法,所以②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法國大革命的了解。9.(2017八下·湖州期中)一位社會學家曾說:“思想是行動的基礎。”能夠佐證這一觀點的是( )①新航路開辟使世界走向一個整體②文藝復興推動了近代科學革命的發展③啟蒙運動為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奠定基礎④美國獨立戰爭的勝利使得自由、平等、共和理念進一步得到傳播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A【知識點】新航路開辟;啟蒙運動;文藝復興;科學革命;美國的誕生【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新航路開辟是行動,所以①不符合題意;美國獨立戰爭也是行動,所以④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二、非選擇題10.(2017八下·湖州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圖1 圖2(1)圖1反映了當時統治者采取了怎樣的民族政策?(2)判斷圖2為哪一王朝的疆域圖?列舉當時政府在A、B兩個地區采取的統治措施及其積極影響。(3)概括圖1、圖2中一系列措施實施的共同意義。【答案】(1)防御(2)清;A:改土歸流,加強中央與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聯系,促進經濟、文化交流;B:1684年,設置臺灣府,加強臺灣和祖國內地的聯系,鞏固我國東南海防。(3)維護國家統一,促進邊疆地區經濟發展與內地交流,奠定今天多民族國家疆域圖。【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明朝的民族政策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1是明朝時期的疆域圖,明朝對北方的游牧民族采取的是比較被動的防御政策。(2)本題考查的是清朝鞏固發展統一多民族國家采取的措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2是指清朝的疆域圖。A地在我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清朝大規模推行改土歸流,加強中央與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聯系,促進經濟、文化交流;B地是我國的臺灣地區,清朝于1684年設置臺灣府,加強臺灣和祖國內地的聯系,鞏固我國東南海防。(3)本題考查的是明清鞏固發展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明清為鞏固發展統一多民族國家所采取的措施,維護了國家統一,促進了邊疆地區經濟發展與內地交流,奠定了今天多民族國家疆域圖。【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明清鞏固發展統一多民族國家措施和影響的識記。11.(2017八下·湖州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500年以前,人類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絕的地區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種族集團之間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因此,1500年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美國]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二:“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的革命,這是歐洲范圍的革命。它們不僅僅是社會中某一階級對舊政治制度的勝利,它們產生了歐洲社會的新政治制度……這兩次革命不僅反映了它們本身發生的地區……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當時整個世界的要求。”——馬克思材料三:“所有正確的或合理的事情都為分離做辯護,被殺死的人的鮮血和造化的啜泣聲在喊著:現在是分手的時候了。”——美國思想家托馬斯·潘恩1776年發表的《常識》(1)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回答為什么1500年前后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2)材料二中1789年革命中頒布的綱領性文件是什么? “新的政治制度”在英國表現為哪一政治體制?(3)潘恩呼吁“分手”的雙方是指誰?試列舉相關史實說明是如何實現 “分手”。【答案】(1)新航路開辟使世界開始走向整體;促進全球范圍內動植物品種交流傳播,葡萄牙、西班牙等國在美洲、非洲殖民擴張。(2)《人權宣言》;君主立憲制(3)北美殖民地;英國;1778年,大陸會議通過杰斐遜起草的《獨立宣言》,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的統治獨立。【知識點】新航路開辟;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的誕生;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新航路開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500年前后發生了新航路開辟這一歷史性事件。新航路的開辟加強了各大陸之間的聯系,為世界市場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各國商人奔波于各大洲,國際貿易發展迅速,世界開始走向整體;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全球范圍內動植物品種的交流與傳播,來自美洲的玉米、馬鈴薯、番茄、花生等成為亞洲、歐洲常見的農作物,馬、牛、羊以及橄欖、葡萄等也從歐洲傳人美洲;新航路開辟后,葡萄牙、西班牙等國在美洲、非洲和亞洲進行殖民擴張,掠奪財富和資源,野蠻屠殺、奴役當地居民,販賣奴隸,犯下了滔天罪行。(2)本題考查的是英法資產階級革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頒布了《人權宣言》;1640年,英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最終在1689年通過《權利法案》,確立了君主立憲制。(3)本題考查的是美國獨立戰爭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潘恩呼吁“分手”的雙方是指北美殖民地和英國。1778年,大陸會議通過杰斐遜起草的《獨立宣言》,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的統治獨立,標志著美國的誕生。【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新航路開辟、歐美資產階級革命的了解。12.(2017八下·湖州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順治十三年(1656年):皇帝敕諭浙江、福建、廣東……各督撫鎮:海上逆賊鄭氏等竄伏海隅,至今尚未剿滅,必有奸人暗通線索,……資以糧物,若不立法嚴禁,海氛何由廓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洋船至寧波者甚多,將來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將又成一粵省之澳門矣。自此只留廣州一個港口與外商貿易。材料二:康熙皇帝曾寫過這樣一副挽聯:“四鎮多貳心,兩島屯師,敢向東南爭半壁;諸王無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材料三:清雍正帝詔書曰:“朕觀四民(士、農、工、商)之業,士之外,農最為貴……而工賈皆其末也”;王夫之著書曰:“大賈富民者,國之司命也。”(1)材料一反映了清初政府實行了哪一政策?引用材料,概括實行這一政策的原因有哪些?(2)材料一中的“海上逆賊”和材料二中的“海外孤忠”指的是誰?請分別說出兩種評價的史實依據。(3)材料三體現了雍正帝、王夫之在經濟主張上有著怎樣的不同?【答案】(1)海禁/閉關鎖國“海上逆賊鄭氏等竄伏海隅,至今尚未剿滅”;防范沿海居民聚集力量抗清“將又成一粵省之澳門矣”;防范“外夷”侵犯(2)鄭成功;1661年,在東南沿海堅持抗清的鄭成功;1662年,鄭成功收復臺灣,荷蘭守軍被迫簽字投降。(3)重農抑商;工商皆本【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近代前夜危機;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閉關鎖國政策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反映了清初政府實行了閉關鎖國政策。“海上逆賊鄭氏等竄伏海隅,至今尚未剿滅”反映出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的原因之一是防范沿海居民聚集力量抗清;“將又成一粵省之澳門矣”反映出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的原因之一是防范“外夷”侵犯。(2)本題考查的是鄭成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中的“海上逆賊”是指1661年,在東南沿海堅持抗清的鄭成功;材料二中的“海外孤忠”指的是1662年,鄭成功收復臺灣,荷蘭守軍被迫簽字投降。(3)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三可知,在經濟上,雍正帝主張重農抑商,王夫之主張工商皆本。【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閉關鎖國政策、鄭成功人生事跡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 / 1浙江省湖州四中教育集團2016-2017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考試一、選擇題1.(2017八下·湖州期中)潘季馴(1521—1595),湖州府烏程縣(今屬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人,治理黃河的水利專家,世界水利泰斗。他的一生中的不可能經歷的是( )A.苦讀八股,參加科舉考試 B.治水有功,授予丞相一職C.謹言慎行,嚴防廠衛調查 D.告老還鄉,家鄉經商盛行2.(2017八下·湖州期中)下圖是某同學搜集的相關論文資料,下列論文題目較為合適的是( )A.經濟發展重心的南移B.盛世局面下危機四伏C.抗擊外國侵略卓越戰績D.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3.(2017八下·湖州期中)明嘉靖時期,江蘇巡撫曹時聘的奏疏中提到說:“吳民生齒最繁,恒產絕少,家杼軸而戶纂組。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相依為命久矣。”據此回答各小題。(1)此奏疏描述的是明朝中期江南地區一種新的工場手工業經營形式,所謂“新”主要體現在( )A.生產規模更大 B.分工更加明確C.勞動效率更高 D.帶有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2)如果你是當時一位機戶,為了提高生產效率,改進生產技術,下列著作能給予你啟發的是( )A.《本草綱目》 B.《農政全書》C.《天工開物》 D.《齊民要術》4.(2017八下·湖州期中)16世紀,中國沿海各地的海外貿易十分活躍,西方學者稱之為“絲—銀對流”,由此帶來的直接影響是( )A.統治者加大對外開放力度 B.流入中國的白銀數量不斷增加C.國內工商業市鎮不斷興起 D.奠定中國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5.(2017八下·湖州期中)歷史總是有著驚人的相似,這一規律在元、明、清三個朝代中的主要表現有( )①都實行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 ②都加強各民族之間的聯系③都結束分裂局面實現大一統 ④都由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2017八下·湖州期中)恩格斯說:“這是一次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在思維能力、熱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的巨人的時代”。下列名人名言誕生于這個“巨人時代”的是( )A.“黃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寶貴的,它能把靈魂從煉獄中拯救出來”B.“火,不能征服我,未來的世界會了解我,會了解我的價值”C.“我不同意你所說的一切,但我將誓死捍衛你表達自己意見的權利”D.“屬于人的那種光榮對我就夠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凡人的幸福”7.(2017八下·湖州期中)從下圖可以得到的正確歷史信息是( )①航線A是哥倫布開辟的②航線D證明了地圓學說的正確性③新航路開辟后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④新航路開辟為鄭和下西洋創造了條件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8.(2017八下·湖州期中)“法國大革命在世界歷史的舞臺較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或美國資產階級革命顯得突出許多。”是因為法國大革命( )①首創君主立憲制政體 ②頒布了1787年聯邦憲法③受啟蒙思想影響更深遠 ④顯示了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2017八下·湖州期中)一位社會學家曾說:“思想是行動的基礎。”能夠佐證這一觀點的是( )①新航路開辟使世界走向一個整體②文藝復興推動了近代科學革命的發展③啟蒙運動為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奠定基礎④美國獨立戰爭的勝利使得自由、平等、共和理念進一步得到傳播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二、非選擇題10.(2017八下·湖州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圖1 圖2(1)圖1反映了當時統治者采取了怎樣的民族政策?(2)判斷圖2為哪一王朝的疆域圖?列舉當時政府在A、B兩個地區采取的統治措施及其積極影響。(3)概括圖1、圖2中一系列措施實施的共同意義。11.(2017八下·湖州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500年以前,人類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絕的地區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種族集團之間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因此,1500年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美國]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二:“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的革命,這是歐洲范圍的革命。它們不僅僅是社會中某一階級對舊政治制度的勝利,它們產生了歐洲社會的新政治制度……這兩次革命不僅反映了它們本身發生的地區……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當時整個世界的要求。”——馬克思材料三:“所有正確的或合理的事情都為分離做辯護,被殺死的人的鮮血和造化的啜泣聲在喊著:現在是分手的時候了。”——美國思想家托馬斯·潘恩1776年發表的《常識》(1)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回答為什么1500年前后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2)材料二中1789年革命中頒布的綱領性文件是什么? “新的政治制度”在英國表現為哪一政治體制?(3)潘恩呼吁“分手”的雙方是指誰?試列舉相關史實說明是如何實現 “分手”。12.(2017八下·湖州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順治十三年(1656年):皇帝敕諭浙江、福建、廣東……各督撫鎮:海上逆賊鄭氏等竄伏海隅,至今尚未剿滅,必有奸人暗通線索,……資以糧物,若不立法嚴禁,海氛何由廓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洋船至寧波者甚多,將來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將又成一粵省之澳門矣。自此只留廣州一個港口與外商貿易。材料二:康熙皇帝曾寫過這樣一副挽聯:“四鎮多貳心,兩島屯師,敢向東南爭半壁;諸王無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材料三:清雍正帝詔書曰:“朕觀四民(士、農、工、商)之業,士之外,農最為貴……而工賈皆其末也”;王夫之著書曰:“大賈富民者,國之司命也。”(1)材料一反映了清初政府實行了哪一政策?引用材料,概括實行這一政策的原因有哪些?(2)材料一中的“海上逆賊”和材料二中的“海外孤忠”指的是誰?請分別說出兩種評價的史實依據。(3)材料三體現了雍正帝、王夫之在經濟主張上有著怎樣的不同?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農耕文明的繁盛;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皇權膨脹【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明朝政治經濟文化狀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潘季馴(1521—1595)是明朝人,而明朝初期,朱元璋已經廢除了丞相制度,所以B是潘季馴人生中不可能經歷。故選擇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明朝政治經濟文化狀況的了解。2.【答案】D【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清朝鞏固和發展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順治冊封“達賴喇嘛”、康熙皇帝擊潰噶爾丹叛軍、金瓶掣簽制度的設立都有利于清朝鞏固和發展統一多民族國家。故選擇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清朝鞏固和發展統一多民族國家措施的識記。3.【答案】(1)D(2)C【知識點】農耕文明的繁盛;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資本主義萌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明朝中期江南地區一種新的工場手工業經營形式,以生產商品為目的的機戶擁有大量資金、幾臺甚至幾十臺織機,他們采用計時或計件方式向機工付酬。這種統一指揮、分工協作、勞動效率較高的經營形式,已經帶有資本主義萌芽的特點。故選擇D。(2)本題考查的是《天工開物》的有關知識。《本草綱目》是明代杰出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歷時27年編成的一部具有總結性的藥物學巨著,所以A不符合題意;明朝末年徐光啟編著的《農政全書》是一部實用性很強的農業百科全書,書中記載了我國古代有關農業的理論和科學方法,還介紹了歐洲的水利技術,與手工業技術無關,所以B不符合題意;《天工開物》是明末科學家宋應星編著的一部總結明代農業﹑手工業生產技術的著作,圖文并茂,詳細記載了各種農作物和手工業原料的種類﹑產地﹑種植加工以及手工業生產技術,提供了大量確切數據,被譽為17世紀中國科技的百科全書,所以C符合題意;北魏末年的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是一部農業生產技術的總結性著作,其中系統的總結了6世紀以前的黃河中下游地區農牧業生產經驗、食品的加工與貯藏、野生植物的利用,是中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農書,所以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資本主義萌芽、《天工開物》的了解。4.【答案】B【知識點】農耕文明的繁盛【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明清海外貿易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統治者加大對外開放力度,才有利于海外貿易的發展,所以A不符合題意;16世紀,中國沿海各地的海外貿易十分活躍,出口大宗商品有茶葉、生絲、土布、瓷器,到明中后期,白銀成為主要貨幣,所以B符合題意;國內工商業市鎮不斷發展,為海外貿易的興盛奠定基礎,所以C不符合題意;中國古代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與海外貿易無關,所以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明清海外貿易發展的了解。5.【答案】A【知識點】蒙古的興起與元朝的建立;明清帝國的興替;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元、明、清三朝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明清兩朝都是建立在前朝統一的基礎上的,所以③不符合題意;明朝時由漢民族建立的,所以④錯誤。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元、明、清三朝的了解。6.【答案】D【知識點】新航路開辟;啟蒙運動;文藝復興;科學革命【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文藝復興運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文藝復興運動的核心是人文主義,頌揚人的力量和偉大,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強調人的自由意志,贊美人生和自然,追求人生快樂和幸福,所以D符合題意。“黃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寶貴的,它能把靈魂從煉獄中拯救出來”體現的是對黃金的渴求,崇尚拜金主義;“火,不能征服我,未來的世界會了解我,會了解我的價值”是科學革命時期布魯諾的名言;“我不同意你所說的一切,但我將誓死捍衛你表達自己意見的權利”是啟蒙思想家伏爾泰的名言,所以AB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文藝復興運動的了解。7.【答案】B【知識點】新航路開辟【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新航路開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航線A是麥哲倫船隊開辟的,所以①錯誤;鄭和下西洋遠早于新航路開辟,所以④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新航路開辟的了解。8.【答案】D【知識點】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法國大革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首創君主立憲制的是英國,所以①不符合題意;美國頒布了1787年聯邦憲法,所以②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法國大革命的了解。9.【答案】A【知識點】新航路開辟;啟蒙運動;文藝復興;科學革命;美國的誕生【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新航路開辟是行動,所以①不符合題意;美國獨立戰爭也是行動,所以④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0.【答案】(1)防御(2)清;A:改土歸流,加強中央與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聯系,促進經濟、文化交流;B:1684年,設置臺灣府,加強臺灣和祖國內地的聯系,鞏固我國東南海防。(3)維護國家統一,促進邊疆地區經濟發展與內地交流,奠定今天多民族國家疆域圖。【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明朝的民族政策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1是明朝時期的疆域圖,明朝對北方的游牧民族采取的是比較被動的防御政策。(2)本題考查的是清朝鞏固發展統一多民族國家采取的措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2是指清朝的疆域圖。A地在我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清朝大規模推行改土歸流,加強中央與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聯系,促進經濟、文化交流;B地是我國的臺灣地區,清朝于1684年設置臺灣府,加強臺灣和祖國內地的聯系,鞏固我國東南海防。(3)本題考查的是明清鞏固發展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明清為鞏固發展統一多民族國家所采取的措施,維護了國家統一,促進了邊疆地區經濟發展與內地交流,奠定了今天多民族國家疆域圖。【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明清鞏固發展統一多民族國家措施和影響的識記。11.【答案】(1)新航路開辟使世界開始走向整體;促進全球范圍內動植物品種交流傳播,葡萄牙、西班牙等國在美洲、非洲殖民擴張。(2)《人權宣言》;君主立憲制(3)北美殖民地;英國;1778年,大陸會議通過杰斐遜起草的《獨立宣言》,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的統治獨立。【知識點】新航路開辟;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的誕生;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新航路開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500年前后發生了新航路開辟這一歷史性事件。新航路的開辟加強了各大陸之間的聯系,為世界市場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各國商人奔波于各大洲,國際貿易發展迅速,世界開始走向整體;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全球范圍內動植物品種的交流與傳播,來自美洲的玉米、馬鈴薯、番茄、花生等成為亞洲、歐洲常見的農作物,馬、牛、羊以及橄欖、葡萄等也從歐洲傳人美洲;新航路開辟后,葡萄牙、西班牙等國在美洲、非洲和亞洲進行殖民擴張,掠奪財富和資源,野蠻屠殺、奴役當地居民,販賣奴隸,犯下了滔天罪行。(2)本題考查的是英法資產階級革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頒布了《人權宣言》;1640年,英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最終在1689年通過《權利法案》,確立了君主立憲制。(3)本題考查的是美國獨立戰爭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潘恩呼吁“分手”的雙方是指北美殖民地和英國。1778年,大陸會議通過杰斐遜起草的《獨立宣言》,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的統治獨立,標志著美國的誕生。【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新航路開辟、歐美資產階級革命的了解。12.【答案】(1)海禁/閉關鎖國“海上逆賊鄭氏等竄伏海隅,至今尚未剿滅”;防范沿海居民聚集力量抗清“將又成一粵省之澳門矣”;防范“外夷”侵犯(2)鄭成功;1661年,在東南沿海堅持抗清的鄭成功;1662年,鄭成功收復臺灣,荷蘭守軍被迫簽字投降。(3)重農抑商;工商皆本【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近代前夜危機;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閉關鎖國政策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反映了清初政府實行了閉關鎖國政策。“海上逆賊鄭氏等竄伏海隅,至今尚未剿滅”反映出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的原因之一是防范沿海居民聚集力量抗清;“將又成一粵省之澳門矣”反映出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的原因之一是防范“外夷”侵犯。(2)本題考查的是鄭成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中的“海上逆賊”是指1661年,在東南沿海堅持抗清的鄭成功;材料二中的“海外孤忠”指的是1662年,鄭成功收復臺灣,荷蘭守軍被迫簽字投降。(3)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三可知,在經濟上,雍正帝主張重農抑商,王夫之主張工商皆本。【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閉關鎖國政策、鄭成功人生事跡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湖州四中教育集團2016-2017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考試(學生版).docx 浙江省湖州四中教育集團2016-2017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考試(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