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2017年浙江省臺州市中考歷史與社會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2017年浙江省臺州市中考歷史與社會試卷

資源簡介

2017年浙江省臺州市中考歷史與社會試卷
一、選擇題
1.(2017·臺州)下圖為我國主要糖料作物基地分布示意圖。回答各小題。
(1)我國甜菜主要分布的省區是(  )
A.黑、吉、遼、寧 B.吉、遼、內蒙古、新
C.寧、新、隴、晉 D.新、吉、內蒙古、黑
(2)下列四幅圖,最能反映甘蔗主要產區農業生產方式的是(  )
A.A B.B C.C D.D
2.(2017·臺州)讀亞洲大陸沿89°E地形剖面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與丙區域相比,甲區域(  )
A.熱量較豐富 B.降水更豐沛
C.夏季晝夜溫差較大 D.土壤更肥沃
(2)近年來,乙區域的畜牧業產品逐漸走向全國各地。影響此變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市場 B.技術 C.勞動力 D.交通
3.(2017·臺州)董仲舒向漢武帝建議“愿陛下興太學,置明師,以養天下之士”。此建議(  )
①主張大力推行儒學教育 ②使太學在全國各地普遍設立
③有利于思想上的大一統 ④使士人受到社會的普遍尊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4.(2017·臺州)下列人物與其歷史貢獻組合正確的是(  )
選項 人物 歷史貢獻
A 牛頓 開啟了“科學革命的開端”
B 拿破侖 將法國大革命推向頂峰
C 盧梭 三權分立學說對后世影響深遠
D 伯里克利 推動雅典民主政治達到全盛
A.A B.B C.C D.D
5.(2017·臺州)1492年哥倫布從歐洲到美洲歷時37天,1838年人們乘船從歐洲到美洲僅需19天。這一巨大變化得益于(  )
A.工業革命 瓦特 富爾頓
B.第二次工業革命 格拉姆 卡爾·本茨
C.工業革命 瓦特 斯蒂芬森
D.第二次工業革命 格拉姆 萊特兄弟
6.(2017·臺州)下圖是某同學整理的學習筆記,其反映的主題是(  )
A.鞏固新生政權 B.新中國的建設
C.“一五”計劃成就 D.偉大的歷史性轉折
7.(2017·臺州)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徹底改變了敵我雙方力量對比的歷史事件是(  )
A.斯大林格勒戰役 B.諾曼底登陸
C.德黑蘭會議召開 D.《聯合國家宣言》發表
8.(2017·臺州)下列圖示反映了中美關系的變化。這體現了(  )
①中美關系不斷的深化發展 ②我國外交政策由對抗走向對話
③我國積極尋求與大國結盟 ④和平與發展已經成為時代主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非選擇題
9.(2017·臺州)讀“我國局部地區等高線地形示意圖”,A為我國重要的煤炭運輸鐵路之一。B省為煤炭外運,加大了道路、煤礦等建設投入。回答問題。
(1)B省位于   (填東部/中部/西部)經濟地帶,請說出煤炭運輸對該省的有利影響。   
(2)比較C、D兩地區地表形態和地勢特征的主要差異。
(3)D區域農業生產有“春雨貴如油”之說,請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原因。
10.(2017·臺州)艱難探索道路,道路決定命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以五四愛國運動為起點,馬克思列寧主義開始在中國大地上以波瀾壯闊的規模廣泛傳播,已經有那么多先進分子奔集到馬克思主義的旗幟下……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時候。
材料二:
(1)根據材料一,概括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建立的關系。
(2)“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期間面臨一個又一個危機,他們從實際出發作出正確的道路抉擇”。根據材料二和所學史實對此進行論證。
(3)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的道路抉擇最后實現了怎樣的目標?
11.(2017·臺州) “和合”思想的內涵是“尚和合、求大同、和而不同、和諧相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材料一:通商易貨和文明交流之路
①香料、藥物、象牙、瑪瑙:    
②佛經、良馬、核桃、葡萄:    
上述物品主要通過我國古代哪條交流之路傳入中國?
(2)材料二:
◎“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唐太宗
◎“一座喇嘛廟,勝抵十萬兵。”——乾隆帝(1736-1795年在位)
兩位統治者在處理民族關系上有什么共同之處?并列舉他們為此采取的措施各一項。
(3)材料三:
臺州是中華和合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是和合圣地。
寒山、拾得笑呵呵, 我勸世人要像我。 忍一句,禍根從此無生處; 饒一著,切莫與人爭強弱…… ——寒山、拾得(臺州和合文化代表人物) 推動和合文化標志地、傳播地建設,將其融入城市發展和地方產業品牌,建設一批主題公共設施。把和合文化融入旅游發展、文化傳承、對外交流等方面,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加大文化產業發展力度。 ——摘自《2017年臺州市政府工作報告》
寒山、拾得表現出怎樣的生活態度?依據材料三,談談我市推廣和合文化的意義。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D
(2)B
【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各省級區劃分布及其簡稱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我國甜菜主要分布的省區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吉林省、內蒙古自治區、黑龍江省,它們的簡稱分別是新、吉、內蒙古、黑。故選擇D。
(2)本題考查的是南方地區農業生產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甘蔗種植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南方地區。A為畜牧業,主要位于我國的西北地區;B為水稻種植,精耕細作,主要位于我國的南方地區;C為旱地種植,主要位于我國的北方地區;D圖重要的牦牛,主要位于我國的青藏地區。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我國各省級區劃分布及其簡稱、我國各地農業生產方式的識記。
2.【答案】(1)C
(2)D
【知識點】世界氣候類型和特點;世界的氣候的分布;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世界重要地形區分布及自然環境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丙位于孟加拉灣沿岸,位于熱帶地區,土地肥沃,為熱帶季風氣候,終年高溫,一年有明顯的旱、雨兩季,適宜種植農業的發展;甲位于我國的塔里木盆地,為沙漠地區,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干旱少雨,夏季炎熱,冬季嚴寒,氣溫年變化大,所以ABD不符合題意。又丙地為熱帶季風氣候,夏季普遍高溫,甲地位于內陸,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晝夜溫差較大,所以B符合題意。故選擇C。
(2)本題考查的是青藏地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乙地為我國的青藏地區。近年來,青藏地區的畜牧業產品逐漸走向全國各地,影響此變化的最主要因素是青藏鐵路的開通,所以D符合題意。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界重要地形區分布及自然環境特征、青藏地區發展概況的識記。
3.【答案】B
【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漢武帝大一統舉措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采納董仲舒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全國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設立太學,成績優秀的經考核可以直接做官;地方上設立官學,培養后備官僚;允許私人傳授儒學。儒學思想逐漸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的正統思想,這種狀況一直延續了兩千多年。所以①③符合題意。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漢武帝大一統舉措的識記。
4.【答案】D
【知識點】西方文明的搖籃;啟蒙運動;科學革命;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哥白尼日心說的發表,開啟了“科學革命的開端”,所以A錯誤;巴黎人民第三次起義將法國大革命推向頂峰,與拿破侖無關,所以B錯誤;孟德斯鳩提出三權分立學說,對后世影響深遠,所以C錯誤;伯里克利改革推動雅典民主政治達到全盛,所以D正確。故選擇D。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重大歷史人物及其貢獻的了解。
5.【答案】A
【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492年哥倫布從歐洲到美洲歷時37天,1838年人們乘船從歐洲到美洲僅需19天,這一巨大變化得益于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果。1782年,瓦特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臺具有真正實用價值的蒸汽機;1807年,美國人富爾頓發明汽船;1814年,斯蒂芬森發明了蒸汽機車。交通運輸領域發生了巨大變化,便利了世界各地之間的交往。又因為歐洲與美洲的交往主要是通過汽船進行,所以A符合題意。故選擇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第一次工業革命成就的識記。
6.【答案】B
【知識點】一五計劃;三大改造;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新中國建設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武漢長江大橋、農業生產合作社發生在一五計劃時期,當時新生政權早已鞏固,所以A不符合題意;1950年土地改革是為鞏固新生政權所采取的措施,所以C不符合題意;偉大的歷史性轉折是指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所以D不符合題意。1950年土地改革、武漢長江大橋、農業生產合作社都是新中國的建設成就,所以B符合題意。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新中國重大史實的識記。
7.【答案】D
【知識點】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聯合國家宣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徹底改變了敵我雙方力量的對比。故選D。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聯合國家宣言》影響的識記。
8.【答案】C
【知識點】中美建交與中國重返聯合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外交政策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所以②③錯誤。故選擇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外交政策的理解。
9.【答案】(1)中部;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2)C溝壑縱橫;D地形平坦。C海拔較高;D海拔較低。
(3)春季降水量小;蒸發量大;農業生產需水量大。
【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黃土高原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山西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B為我國的山西省,位于我國中部經濟帶,煤炭外運有利于當地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2)本題考查的是我國重要地形區分布及其自然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C為我國的黃土高原,當地海拔較高,溝壑縱橫;D為我國的華北平原,海拔較低,地形平坦。
(3)本題考查的是北方地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D區域位于我國的北方地區,為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主要發展種植業。當地農業生產有“春雨貴如油”之說,主要在于春季降水量小,蒸發量大,農業生產需水量大。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山西省概況、我國重要地形區分布及其自然人文特征的識記。
10.【答案】(1)五四運動為中國共產黨建立做了思想上的準備。
(2)大革命失敗后,面臨國民黨血腥屠殺,中共選擇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1934年,“左”傾錯誤導致革命失利,中共中央召開遵義會議,確立毛澤東的領導地位;1937年,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中共實現與國民黨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3)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或中共“二大”的奮斗目標)
【知識點】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工農武裝割據;紅軍長征;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建立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可知,五四運動為中國共產黨建立做了思想上的準備。
(2)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期間面臨一個又一個危機,他們從實際出發作出正確的道路抉擇”。大革命失敗后,面臨國民黨血腥屠殺,中共選擇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1934年,“左”傾錯誤導致革命失利,中共中央召開遵義會議,確立毛澤東的領導地位;1937年,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中共實現與國民黨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3)本題考查的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結束和勝利,結束了近代中國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中華民族從此進入了發展進步的歷史新紀元,真正走上了獨立、民主、統一的道路,即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目標。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歷史發展重大事件、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結束的了解。
11.【答案】(1)鄭和航海路(鄭和下西洋);古絲綢之路
(2)以和平交往方式加強與少數民族的聯系,加強民族團結。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乾隆時期利用宴飲等手段聯絡少數民族首領(或設立伊犁將軍;確立金瓶掣簽制;繼續修建避暑山莊及周圍的喇嘛廟等)。
(3)友善(與人為善)、寬容或樂觀。
有利于完善城市公共設施;提升臺州城市的知名度;有利于發展旅游業和文化產業,促進經濟的發展;有利于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有利于促進與其他地區的文化交流等(言之有理即可)。
【知識點】開疆拓土與對外交流;民族和睦與對外交流;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古絲綢之路和鄭和下西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鄭和下西洋帶回的物品有香料、染料、藥物及大量供皇室享用的珍珠、瑪瑙、寶石、象牙等奢侈品;西域的葡萄、核桃和良馬、地毯等通過古絲綢之路傳入內地,佛教亦此路傳入我國。
(2)本題考查的是唐太宗和乾隆皇帝民族政策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唐太宗采取比較開明的民族政策,對少數民族一視同仁,如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乾隆時期對少數民族采取比較積極的懷柔政策,如利用宴飲等手段聯絡少數民族首領(或設立伊犁將軍;確立金瓶掣簽制;繼續修建避暑山莊及周圍的喇嘛廟等)。唐太宗和乾隆皇帝都主張以和平交往方式加強與少數民族的聯系,加強民族團結。
(3)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寒山、拾得表現出了友善(與人為善)、寬容或樂觀的生活態度。臺州市推廣和合文化有利于完善城市公共設施;提升臺州城市的知名度;有利于發展旅游業和文化產業,促進經濟的發展;有利于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有利于促進與其他地區的文化交流等(言之有理即可)。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古絲綢之路和鄭和下西洋、唐太宗和乾隆皇帝民族政策的了解,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 / 12017年浙江省臺州市中考歷史與社會試卷
一、選擇題
1.(2017·臺州)下圖為我國主要糖料作物基地分布示意圖。回答各小題。
(1)我國甜菜主要分布的省區是(  )
A.黑、吉、遼、寧 B.吉、遼、內蒙古、新
C.寧、新、隴、晉 D.新、吉、內蒙古、黑
(2)下列四幅圖,最能反映甘蔗主要產區農業生產方式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1)D
(2)B
【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各省級區劃分布及其簡稱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我國甜菜主要分布的省區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吉林省、內蒙古自治區、黑龍江省,它們的簡稱分別是新、吉、內蒙古、黑。故選擇D。
(2)本題考查的是南方地區農業生產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甘蔗種植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南方地區。A為畜牧業,主要位于我國的西北地區;B為水稻種植,精耕細作,主要位于我國的南方地區;C為旱地種植,主要位于我國的北方地區;D圖重要的牦牛,主要位于我國的青藏地區。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我國各省級區劃分布及其簡稱、我國各地農業生產方式的識記。
2.(2017·臺州)讀亞洲大陸沿89°E地形剖面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與丙區域相比,甲區域(  )
A.熱量較豐富 B.降水更豐沛
C.夏季晝夜溫差較大 D.土壤更肥沃
(2)近年來,乙區域的畜牧業產品逐漸走向全國各地。影響此變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市場 B.技術 C.勞動力 D.交通
【答案】(1)C
(2)D
【知識點】世界氣候類型和特點;世界的氣候的分布;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世界重要地形區分布及自然環境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丙位于孟加拉灣沿岸,位于熱帶地區,土地肥沃,為熱帶季風氣候,終年高溫,一年有明顯的旱、雨兩季,適宜種植農業的發展;甲位于我國的塔里木盆地,為沙漠地區,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干旱少雨,夏季炎熱,冬季嚴寒,氣溫年變化大,所以ABD不符合題意。又丙地為熱帶季風氣候,夏季普遍高溫,甲地位于內陸,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晝夜溫差較大,所以B符合題意。故選擇C。
(2)本題考查的是青藏地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乙地為我國的青藏地區。近年來,青藏地區的畜牧業產品逐漸走向全國各地,影響此變化的最主要因素是青藏鐵路的開通,所以D符合題意。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界重要地形區分布及自然環境特征、青藏地區發展概況的識記。
3.(2017·臺州)董仲舒向漢武帝建議“愿陛下興太學,置明師,以養天下之士”。此建議(  )
①主張大力推行儒學教育 ②使太學在全國各地普遍設立
③有利于思想上的大一統 ④使士人受到社會的普遍尊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B
【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漢武帝大一統舉措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采納董仲舒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全國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設立太學,成績優秀的經考核可以直接做官;地方上設立官學,培養后備官僚;允許私人傳授儒學。儒學思想逐漸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的正統思想,這種狀況一直延續了兩千多年。所以①③符合題意。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漢武帝大一統舉措的識記。
4.(2017·臺州)下列人物與其歷史貢獻組合正確的是(  )
選項 人物 歷史貢獻
A 牛頓 開啟了“科學革命的開端”
B 拿破侖 將法國大革命推向頂峰
C 盧梭 三權分立學說對后世影響深遠
D 伯里克利 推動雅典民主政治達到全盛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識點】西方文明的搖籃;啟蒙運動;科學革命;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哥白尼日心說的發表,開啟了“科學革命的開端”,所以A錯誤;巴黎人民第三次起義將法國大革命推向頂峰,與拿破侖無關,所以B錯誤;孟德斯鳩提出三權分立學說,對后世影響深遠,所以C錯誤;伯里克利改革推動雅典民主政治達到全盛,所以D正確。故選擇D。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重大歷史人物及其貢獻的了解。
5.(2017·臺州)1492年哥倫布從歐洲到美洲歷時37天,1838年人們乘船從歐洲到美洲僅需19天。這一巨大變化得益于(  )
A.工業革命 瓦特 富爾頓
B.第二次工業革命 格拉姆 卡爾·本茨
C.工業革命 瓦特 斯蒂芬森
D.第二次工業革命 格拉姆 萊特兄弟
【答案】A
【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492年哥倫布從歐洲到美洲歷時37天,1838年人們乘船從歐洲到美洲僅需19天,這一巨大變化得益于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果。1782年,瓦特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臺具有真正實用價值的蒸汽機;1807年,美國人富爾頓發明汽船;1814年,斯蒂芬森發明了蒸汽機車。交通運輸領域發生了巨大變化,便利了世界各地之間的交往。又因為歐洲與美洲的交往主要是通過汽船進行,所以A符合題意。故選擇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第一次工業革命成就的識記。
6.(2017·臺州)下圖是某同學整理的學習筆記,其反映的主題是(  )
A.鞏固新生政權 B.新中國的建設
C.“一五”計劃成就 D.偉大的歷史性轉折
【答案】B
【知識點】一五計劃;三大改造;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新中國建設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武漢長江大橋、農業生產合作社發生在一五計劃時期,當時新生政權早已鞏固,所以A不符合題意;1950年土地改革是為鞏固新生政權所采取的措施,所以C不符合題意;偉大的歷史性轉折是指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所以D不符合題意。1950年土地改革、武漢長江大橋、農業生產合作社都是新中國的建設成就,所以B符合題意。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新中國重大史實的識記。
7.(2017·臺州)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徹底改變了敵我雙方力量對比的歷史事件是(  )
A.斯大林格勒戰役 B.諾曼底登陸
C.德黑蘭會議召開 D.《聯合國家宣言》發表
【答案】D
【知識點】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聯合國家宣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徹底改變了敵我雙方力量的對比。故選D。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聯合國家宣言》影響的識記。
8.(2017·臺州)下列圖示反映了中美關系的變化。這體現了(  )
①中美關系不斷的深化發展 ②我國外交政策由對抗走向對話
③我國積極尋求與大國結盟 ④和平與發展已經成為時代主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知識點】中美建交與中國重返聯合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外交政策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所以②③錯誤。故選擇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外交政策的理解。
二、非選擇題
9.(2017·臺州)讀“我國局部地區等高線地形示意圖”,A為我國重要的煤炭運輸鐵路之一。B省為煤炭外運,加大了道路、煤礦等建設投入。回答問題。
(1)B省位于   (填東部/中部/西部)經濟地帶,請說出煤炭運輸對該省的有利影響。   
(2)比較C、D兩地區地表形態和地勢特征的主要差異。
(3)D區域農業生產有“春雨貴如油”之說,請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原因。
【答案】(1)中部;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2)C溝壑縱橫;D地形平坦。C海拔較高;D海拔較低。
(3)春季降水量小;蒸發量大;農業生產需水量大。
【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黃土高原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山西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B為我國的山西省,位于我國中部經濟帶,煤炭外運有利于當地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2)本題考查的是我國重要地形區分布及其自然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C為我國的黃土高原,當地海拔較高,溝壑縱橫;D為我國的華北平原,海拔較低,地形平坦。
(3)本題考查的是北方地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D區域位于我國的北方地區,為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主要發展種植業。當地農業生產有“春雨貴如油”之說,主要在于春季降水量小,蒸發量大,農業生產需水量大。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山西省概況、我國重要地形區分布及其自然人文特征的識記。
10.(2017·臺州)艱難探索道路,道路決定命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以五四愛國運動為起點,馬克思列寧主義開始在中國大地上以波瀾壯闊的規模廣泛傳播,已經有那么多先進分子奔集到馬克思主義的旗幟下……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時候。
材料二:
(1)根據材料一,概括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建立的關系。
(2)“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期間面臨一個又一個危機,他們從實際出發作出正確的道路抉擇”。根據材料二和所學史實對此進行論證。
(3)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的道路抉擇最后實現了怎樣的目標?
【答案】(1)五四運動為中國共產黨建立做了思想上的準備。
(2)大革命失敗后,面臨國民黨血腥屠殺,中共選擇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1934年,“左”傾錯誤導致革命失利,中共中央召開遵義會議,確立毛澤東的領導地位;1937年,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中共實現與國民黨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3)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或中共“二大”的奮斗目標)
【知識點】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工農武裝割據;紅軍長征;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建立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可知,五四運動為中國共產黨建立做了思想上的準備。
(2)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期間面臨一個又一個危機,他們從實際出發作出正確的道路抉擇”。大革命失敗后,面臨國民黨血腥屠殺,中共選擇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1934年,“左”傾錯誤導致革命失利,中共中央召開遵義會議,確立毛澤東的領導地位;1937年,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中共實現與國民黨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3)本題考查的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結束和勝利,結束了近代中國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中華民族從此進入了發展進步的歷史新紀元,真正走上了獨立、民主、統一的道路,即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目標。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歷史發展重大事件、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結束的了解。
11.(2017·臺州) “和合”思想的內涵是“尚和合、求大同、和而不同、和諧相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材料一:通商易貨和文明交流之路
①香料、藥物、象牙、瑪瑙:    
②佛經、良馬、核桃、葡萄:    
上述物品主要通過我國古代哪條交流之路傳入中國?
(2)材料二:
◎“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唐太宗
◎“一座喇嘛廟,勝抵十萬兵。”——乾隆帝(1736-1795年在位)
兩位統治者在處理民族關系上有什么共同之處?并列舉他們為此采取的措施各一項。
(3)材料三:
臺州是中華和合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是和合圣地。
寒山、拾得笑呵呵, 我勸世人要像我。 忍一句,禍根從此無生處; 饒一著,切莫與人爭強弱…… ——寒山、拾得(臺州和合文化代表人物) 推動和合文化標志地、傳播地建設,將其融入城市發展和地方產業品牌,建設一批主題公共設施。把和合文化融入旅游發展、文化傳承、對外交流等方面,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加大文化產業發展力度。 ——摘自《2017年臺州市政府工作報告》
寒山、拾得表現出怎樣的生活態度?依據材料三,談談我市推廣和合文化的意義。
【答案】(1)鄭和航海路(鄭和下西洋);古絲綢之路
(2)以和平交往方式加強與少數民族的聯系,加強民族團結。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乾隆時期利用宴飲等手段聯絡少數民族首領(或設立伊犁將軍;確立金瓶掣簽制;繼續修建避暑山莊及周圍的喇嘛廟等)。
(3)友善(與人為善)、寬容或樂觀。
有利于完善城市公共設施;提升臺州城市的知名度;有利于發展旅游業和文化產業,促進經濟的發展;有利于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有利于促進與其他地區的文化交流等(言之有理即可)。
【知識點】開疆拓土與對外交流;民族和睦與對外交流;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古絲綢之路和鄭和下西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鄭和下西洋帶回的物品有香料、染料、藥物及大量供皇室享用的珍珠、瑪瑙、寶石、象牙等奢侈品;西域的葡萄、核桃和良馬、地毯等通過古絲綢之路傳入內地,佛教亦此路傳入我國。
(2)本題考查的是唐太宗和乾隆皇帝民族政策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唐太宗采取比較開明的民族政策,對少數民族一視同仁,如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乾隆時期對少數民族采取比較積極的懷柔政策,如利用宴飲等手段聯絡少數民族首領(或設立伊犁將軍;確立金瓶掣簽制;繼續修建避暑山莊及周圍的喇嘛廟等)。唐太宗和乾隆皇帝都主張以和平交往方式加強與少數民族的聯系,加強民族團結。
(3)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寒山、拾得表現出了友善(與人為善)、寬容或樂觀的生活態度。臺州市推廣和合文化有利于完善城市公共設施;提升臺州城市的知名度;有利于發展旅游業和文化產業,促進經濟的發展;有利于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有利于促進與其他地區的文化交流等(言之有理即可)。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古絲綢之路和鄭和下西洋、唐太宗和乾隆皇帝民族政策的了解,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沅陵县| 涡阳县| 海安县| 南投市| 定日县| 兴业县| 佛冈县| 富民县| 长寿区| 平邑县| 东阳市| 吉木萨尔县| 平湖市| 卢龙县| 方正县| 类乌齐县| 吕梁市| 东方市| 托克逊县| 秦皇岛市| 兴义市| 眉山市| 盐池县| 新绛县| 南郑县| 应用必备| 泰州市| 辽源市| 岚皋县| 邵阳县| 兰西县| 威信县| 吉安市| 嘉义市| 虞城县| 西畴县| 和顺县| 汪清县| 海兴县| 乌兰察布市| 钟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