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平湖市2017屆九年級歷史與社會期末選擇題訓練一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平湖市2017屆九年級歷史與社會期末選擇題訓練一

資源簡介

浙江省平湖市2017屆九年級歷史與社會期末選擇題訓練一
一、選擇題
1.德國統治者在一戰前聲稱:“讓別的民族去分割大陸和海洋,而我們德國人滿足于藍色天空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也要為自己謀求日光下的地盤。”這說明德國要求(  )
A.尊重自己的權利 B.遵守世界秩序
C.重新分割世界 D.建立軍事基地
【答案】C
【知識點】20世紀初的世界格局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末,德國經濟實力增強,工業產值躍居世界第二位。后起的德國要求重新分割世界,和老牌的帝國主義國家矛盾激化,展開了激烈的爭奪。德國外交大臣所說的話反映了德國實行的外交政策是對外進行殖民擴張,重新分割世界。故選擇C。
【點評】本題比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原因的理解。
2.東歐某城有一塊石碑,上面刻有文字:“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諾·普林西普在這里用他的子彈,表達了我國人民對暴虐的反抗和對自由的向往。”碑文記載的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這個事件是(  )
A.來克星頓槍聲 B.薩拉熱窩事件
C.凡爾登戰役 D.波士頓傾茶事件
【答案】B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是薩拉熱窩事件。故選擇B。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薩拉熱窩事件的識記。
3.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時,交戰雙方都滿懷信心地期待著一場短時間內就能取得勝利的戰爭。但是,不久他們便發現自己被一場持久的、殘酷的戰爭所折磨。這場戰爭中損失的財富和傷亡的人數是前所未有的。對上述材料理解最準確的是(  )
A.人們期待著戰爭的爆發 B.戰爭引起民族解放運動
C.戰爭引起無產階級革命 D.戰爭帶來的災難超乎人們預想
【答案】D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一戰影響的有關知識。由題目中的關鍵語句“第一次世界大戰開戰時,交戰雙方期待戰爭早日取得勝利”“這場戰爭中損失的財富和傷亡的人數是前所未有的”,可以看出戰爭帶來的災難超乎人們預想。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4.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在拜謁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的祭詞中說:“……辛亥春雷,義起粵中,碧血飛濺,寡不敵眾,忽焉殞命。出師未捷,千古遺恨。義聲揚振,五月而后,武昌繼之,遂覆清室。民國以立,共和新造。壯哉先烈,死以為國,身毀名榮,英風義烈,永為世率。……”對這段祭詞理解正確的是(  )
①表達了江丙坤對革命烈士的緬懷之情 ②較為準確地評價了黃花崗起義的歷史作用
③黃花崗起義使清朝的統治基礎更加動搖 ④黃花崗起義推動了革命形勢的發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
【答案】C
【知識點】20世紀初的中國局勢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黃花崗起義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所學知識可知,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這段祭詞表達了江丙坤對革命烈士的緬懷之情,較為準確地評價了黃花崗起義的歷史作用,即黃花崗起義使清朝的統治基礎更加動搖,推動了革命形勢的發展。故選擇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黃花崗起義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5.參加過辛亥革命的吳玉章曾說過:“從前皇帝自稱為天子,如果有人說皇帝是強盜,可以打倒,別人一定把他看作瘋子。孫中山就曾經是一個被看作是瘋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擁護別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瘋子。”出現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是(  )
A.辛亥革命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B.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C.辛亥革命沉重打擊了了中外反動勢力
D.辛亥革命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答案】B
【知識點】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有關知識。材料“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擁護別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瘋子”說明了辛亥革命后想做皇帝或者擁護別人做皇帝的人是不得人心的,出現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是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辛亥革命影響的理解。
6.某初級中學九年級歷史興趣小組圍繞“為什么說辛亥革命為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譜寫了古老中國發展進步的歷史新篇章 ” 的問題展開熱烈討論。下列是幾位同學的發言主題提綱,其中正確的是(  )
A.甲同學:辛亥革命徹底改變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
B.乙同學:辛亥革命使中國完全擺脫了列強控制,成為世界政治大國
C.丙同學:辛亥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D.丁同學: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民國,推進了中國政治民主進程
【答案】D
【知識點】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辛亥革命并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所以A錯誤;辛亥革命并沒有使中國完全擺脫列強的控制,所以B錯誤;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是五四運動,所以C錯誤;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民國,推進了中國政治民主進程,所以D正確。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辛亥革命的識記。
7.據日本新聞網報道,人們在阿爾卑斯山的溶冰中發現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喪生的約80名士兵的遺體。大約過了1個世紀,掩埋在冰雪中的士兵方才重見天日。下列關于一戰正確的有(  )
①起止時間為1914--1918年 ②協約國為正義方
③被稱為“絞肉機”的是凡爾登戰役 ④一戰結束后中國作為戰勝國參加巴黎和會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A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列強的掠奪和侵略戰爭,是非正義的戰爭,所以②錯誤。故選擇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識記。
8.結盟是戰爭的序幕,戰爭是政治的繼續。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帝國主義國家之間形成了兩大軍事集團——同盟國和協約國。屬于戰勝國集團的是(  )
A.德國、奧匈帝國、意大利 B.英國、奧匈帝國、法國
C.德國、俄國、意大利 D.英國、法國、俄國
【答案】D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一戰前,歐洲列強逐步形成兩大敵對的軍事集團,一個是由德國、奧匈帝國和意大利組成的三國同盟,核心是德國;另一個是由英國、法國和俄國組成的三國協約,核心是英國。一戰最終是協約國集團贏得勝利。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識記。
9.《神州日報》是舊上海的報紙。該報紙自1911年10月12日開辟了《鄂省大風云之詳報》、《本報鄂亂專電》、《鄂亂各面之專報》之類專欄。比較切確切的說,其中的“鄂亂”是指(  )
A.義和團運動 B.廣州起義
C.武昌起義 D.中華發國臨時政府成立
【答案】C
【知識點】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武昌起義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武昌在湖北省,湖北簡稱“鄂”,所以材料所指“鄂亂”是武昌起義。故選擇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武昌起義的識記。
10.1905年8月20日,孫中山與會員宣誓:“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這一天孫中山(  )
A.建立興中會 B.成立中國同盟會
C.籌備黃花崗起義 D.發動武昌起義
【答案】B
【知識點】20世紀初的中國局勢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同盟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05年,孫中山主持成立中國同盟會,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革命綱領。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同盟會成立的識記。
11.陳旭麓在《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一書中指出:“在近代中國變革的道路上,如果說19世紀最后幾年的時代象征是康有為,那么到了20世紀初年則進入了以孫中山為代表的時代。”康有為和孫中山分別代表的變革事業其實都是(  )
①旨在推翻清王朝統治的民族革命 ②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愛國運動
③民族資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后的杰作 ④中國在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后的抗爭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知識點】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辛亥革命;20世紀初的中國局勢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康有為和孫中山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旨在推翻清王朝統治的民族革命的只是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所以①不符合題意;中國在完全淪為半殖民地是在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后,中國在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后的抗爭只適合辛亥革命,康有為領導的戊戌變法在此之前,所以④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康有為和孫中山人生事跡的識記。
12.孫中山在黃埔軍校開學典禮上說:“……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發財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國救民的事業。”兩年后,該校師生積極投身的“救國救民的事業”是(  )
A.北伐戰爭 B.五四運動 C.抗日戰爭 D.解放戰爭
【答案】A
【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北伐戰爭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26年的北伐戰爭的主力軍是黃埔軍校的師生,北伐的對象是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三個軍閥。北伐戰爭發生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是國共合作的重要成果。1924年5月的兩年后指的是1926年,北伐戰爭發生于1926年7月。故選擇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北方戰爭的識記。
13.德國學者南特威希曾說過:“我想談談我個人對毛澤東的評價,毫無疑問,他的最大的功績在于,在一個困難的時代里找到一條路,把中國從封建殘余以及帝國主義侵略中解放出來,建立統一的大國。”這里的“一條路”是指(  )
A.二萬五千里長征 B.工農武裝割據
C.堅持持久戰 D.建立革命統一戰線
【答案】B
【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工農武裝割據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由材料“我想談談我個人對毛澤東的評價,毫無疑問,他的最大的功績在于,在一個困難的時代里找到一條路,把中國從封建殘余以及帝國主義侵略中解放出來,建立統一的大國”可知,這里的“一條路”是指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即工農武裝割據的道路,其具體內容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工農武裝割據的理解。
14.一位老兵回憶道:“我駕著坦克孤零零地沖向一座村莊,……德國兵全給嚇懵了,全部乖乖投降,一共有300多人。”材料中提到的武器首次用于戰爭是在(  )
A.第一次鴉片戰爭 B.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C.第一次世界大戰 D.第二次世界大戰
【答案】C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有關知識。依據材料中“我駕著坦克孤零零地沖向一座村莊”“德國兵全給嚇蒙了”等可知坦克在與德國的作戰中使用,據已學知識可知,坦克首次用于戰爭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故選擇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識記。
15.某班模擬了一次“紅色旅游”的推介活動。下列主題,適用于介紹南湖的是(  )
A.紅色的小船——見證了黨的誕生
B.英雄的城市——誕生了八一軍魂
C.革命的搖籃——開創了革命新路
D.七大的會場——指明了光明前途
【答案】A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后來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游船上舉行,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故A符合題意;英雄的城市——誕生了八一軍魂,指的是八一南昌起義,故B不合題意;革命的搖籃——開創了革命新路,指開創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故C不符合題意;七大的會場——指明了光明前途,指1945年在延安召開的中共七大,為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和實現中國的光明前途準備了條件,故D不合題意。故選擇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共產黨成立的識記。
16.思想解放運動能促進社會發展。下列屬于中國近代促進人們思想解放的有(  )
①百家爭鳴 ②辛亥革命 ③新文化運動 ④關于真理標準的大討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知識點】百家爭鳴;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國近代思想解放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辛亥革命革命的指導思想是三民主義,在其指引下辛亥革命取得了勝利,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國,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所以②③符合題意。①發生于中國古代史時期,④是中國現代的史實,所以①④不合題意。故選擇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的識記。
17.2016年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下列屬于孫中山主要革命活動的是(  )
①上書李鴻章建議改革 ②創建興中會和中國同盟會
③直接領導了武昌起義 ④創建中華民國,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D
【知識點】辛亥革命;20世紀初的中國局勢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孫中山革命活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孫中山上書李鴻章建議改革時并沒有進行革命活動,所以①不符合題意;孫中山并沒有直接領導武昌起義,所以③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孫中山革命活動的識記。
18.1895年的“公車上書”與1919年的五四運動都是愛國救亡運動,但兩者的規模與影響差別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
A.民族覺醒程度與群眾基礎不同 B.中國政府對運動支持程度不同
C.大眾傳媒發展水平與方式不同 D.列強攫取中國利權的手段不同
【答案】A
【知識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維新變法和五四運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隨著洋務運動的開展和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出現了一批具有早期維新思想的知識分子,1898年,在維新思想的推動下,光緒帝實行變法,這次變法很快就失敗了。維新變法標志著資產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在19世紀末,中國資產階級的力量還很弱小,這次變法只停留在維新派知識分子內部,缺乏廣泛的群眾基礎。巴黎和會外交失敗,成為五四運動爆發的導火線,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不妥協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在運動中,青年學生是先鋒,工人階級是主力軍。從此,一些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開始走上同工人相結合的道路,把馬克思主義傳播到工人當中去。五四運動成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標志著中國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五四運動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維新變法和五四運動的理解。
19.“攘外安內蔣主張,夜贈領土百萬方,金陵城頭發亂令,叫爾小民做羔羊……”與該歌謠創作背景有關的歷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變 B.七七事變 C.百團大戰 D.臺兒莊戰役
【答案】A
【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九一八事變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軍炸毀了沈陽北郊南滿鐵路柳條湖一段鐵軌,反誣中國軍隊破壞,并以此為借口,進攻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炮轟沈陽城。九一八事變爆發后,國民黨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張學良下令將20萬東北軍撤出東北,不到半年,東北三省全部淪陷敵手,所以A符合題意。百團大戰是抗戰期間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最大規模的戰役; 盧溝橋事變標志著全民族的抗戰由此開始; 臺兒莊戰役是中國軍隊取得抗戰開始以來的重大勝利,所以B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九一八事變的理解。
20.某班級準備開展慶祝“七一”活動,如果讓你為他們選擇主題詞,下列最準確的一項是(  )
A.開天辟地,黨的誕生 B.青春火炬,熱血救國
C.民主科學,思想解放 D.辛亥革命,廢除帝制
【答案】A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她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從此有了代表整個中華民族利益的新型的無產階級革命政黨;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故選擇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共產黨成立的識記。
1 / 1浙江省平湖市2017屆九年級歷史與社會期末選擇題訓練一
一、選擇題
1.德國統治者在一戰前聲稱:“讓別的民族去分割大陸和海洋,而我們德國人滿足于藍色天空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也要為自己謀求日光下的地盤。”這說明德國要求(  )
A.尊重自己的權利 B.遵守世界秩序
C.重新分割世界 D.建立軍事基地
2.東歐某城有一塊石碑,上面刻有文字:“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諾·普林西普在這里用他的子彈,表達了我國人民對暴虐的反抗和對自由的向往。”碑文記載的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這個事件是(  )
A.來克星頓槍聲 B.薩拉熱窩事件
C.凡爾登戰役 D.波士頓傾茶事件
3.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時,交戰雙方都滿懷信心地期待著一場短時間內就能取得勝利的戰爭。但是,不久他們便發現自己被一場持久的、殘酷的戰爭所折磨。這場戰爭中損失的財富和傷亡的人數是前所未有的。對上述材料理解最準確的是(  )
A.人們期待著戰爭的爆發 B.戰爭引起民族解放運動
C.戰爭引起無產階級革命 D.戰爭帶來的災難超乎人們預想
4.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在拜謁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的祭詞中說:“……辛亥春雷,義起粵中,碧血飛濺,寡不敵眾,忽焉殞命。出師未捷,千古遺恨。義聲揚振,五月而后,武昌繼之,遂覆清室。民國以立,共和新造。壯哉先烈,死以為國,身毀名榮,英風義烈,永為世率。……”對這段祭詞理解正確的是(  )
①表達了江丙坤對革命烈士的緬懷之情 ②較為準確地評價了黃花崗起義的歷史作用
③黃花崗起義使清朝的統治基礎更加動搖 ④黃花崗起義推動了革命形勢的發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
5.參加過辛亥革命的吳玉章曾說過:“從前皇帝自稱為天子,如果有人說皇帝是強盜,可以打倒,別人一定把他看作瘋子。孫中山就曾經是一個被看作是瘋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擁護別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瘋子。”出現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是(  )
A.辛亥革命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B.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C.辛亥革命沉重打擊了了中外反動勢力
D.辛亥革命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6.某初級中學九年級歷史興趣小組圍繞“為什么說辛亥革命為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譜寫了古老中國發展進步的歷史新篇章 ” 的問題展開熱烈討論。下列是幾位同學的發言主題提綱,其中正確的是(  )
A.甲同學:辛亥革命徹底改變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
B.乙同學:辛亥革命使中國完全擺脫了列強控制,成為世界政治大國
C.丙同學:辛亥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D.丁同學: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民國,推進了中國政治民主進程
7.據日本新聞網報道,人們在阿爾卑斯山的溶冰中發現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喪生的約80名士兵的遺體。大約過了1個世紀,掩埋在冰雪中的士兵方才重見天日。下列關于一戰正確的有(  )
①起止時間為1914--1918年 ②協約國為正義方
③被稱為“絞肉機”的是凡爾登戰役 ④一戰結束后中國作為戰勝國參加巴黎和會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8.結盟是戰爭的序幕,戰爭是政治的繼續。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帝國主義國家之間形成了兩大軍事集團——同盟國和協約國。屬于戰勝國集團的是(  )
A.德國、奧匈帝國、意大利 B.英國、奧匈帝國、法國
C.德國、俄國、意大利 D.英國、法國、俄國
9.《神州日報》是舊上海的報紙。該報紙自1911年10月12日開辟了《鄂省大風云之詳報》、《本報鄂亂專電》、《鄂亂各面之專報》之類專欄。比較切確切的說,其中的“鄂亂”是指(  )
A.義和團運動 B.廣州起義
C.武昌起義 D.中華發國臨時政府成立
10.1905年8月20日,孫中山與會員宣誓:“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這一天孫中山(  )
A.建立興中會 B.成立中國同盟會
C.籌備黃花崗起義 D.發動武昌起義
11.陳旭麓在《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一書中指出:“在近代中國變革的道路上,如果說19世紀最后幾年的時代象征是康有為,那么到了20世紀初年則進入了以孫中山為代表的時代。”康有為和孫中山分別代表的變革事業其實都是(  )
①旨在推翻清王朝統治的民族革命 ②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愛國運動
③民族資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后的杰作 ④中國在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后的抗爭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孫中山在黃埔軍校開學典禮上說:“……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發財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國救民的事業。”兩年后,該校師生積極投身的“救國救民的事業”是(  )
A.北伐戰爭 B.五四運動 C.抗日戰爭 D.解放戰爭
13.德國學者南特威希曾說過:“我想談談我個人對毛澤東的評價,毫無疑問,他的最大的功績在于,在一個困難的時代里找到一條路,把中國從封建殘余以及帝國主義侵略中解放出來,建立統一的大國。”這里的“一條路”是指(  )
A.二萬五千里長征 B.工農武裝割據
C.堅持持久戰 D.建立革命統一戰線
14.一位老兵回憶道:“我駕著坦克孤零零地沖向一座村莊,……德國兵全給嚇懵了,全部乖乖投降,一共有300多人。”材料中提到的武器首次用于戰爭是在(  )
A.第一次鴉片戰爭 B.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C.第一次世界大戰 D.第二次世界大戰
15.某班模擬了一次“紅色旅游”的推介活動。下列主題,適用于介紹南湖的是(  )
A.紅色的小船——見證了黨的誕生
B.英雄的城市——誕生了八一軍魂
C.革命的搖籃——開創了革命新路
D.七大的會場——指明了光明前途
16.思想解放運動能促進社會發展。下列屬于中國近代促進人們思想解放的有(  )
①百家爭鳴 ②辛亥革命 ③新文化運動 ④關于真理標準的大討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2016年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下列屬于孫中山主要革命活動的是(  )
①上書李鴻章建議改革 ②創建興中會和中國同盟會
③直接領導了武昌起義 ④創建中華民國,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8.1895年的“公車上書”與1919年的五四運動都是愛國救亡運動,但兩者的規模與影響差別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
A.民族覺醒程度與群眾基礎不同 B.中國政府對運動支持程度不同
C.大眾傳媒發展水平與方式不同 D.列強攫取中國利權的手段不同
19.“攘外安內蔣主張,夜贈領土百萬方,金陵城頭發亂令,叫爾小民做羔羊……”與該歌謠創作背景有關的歷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變 B.七七事變 C.百團大戰 D.臺兒莊戰役
20.某班級準備開展慶祝“七一”活動,如果讓你為他們選擇主題詞,下列最準確的一項是(  )
A.開天辟地,黨的誕生 B.青春火炬,熱血救國
C.民主科學,思想解放 D.辛亥革命,廢除帝制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識點】20世紀初的世界格局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末,德國經濟實力增強,工業產值躍居世界第二位。后起的德國要求重新分割世界,和老牌的帝國主義國家矛盾激化,展開了激烈的爭奪。德國外交大臣所說的話反映了德國實行的外交政策是對外進行殖民擴張,重新分割世界。故選擇C。
【點評】本題比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原因的理解。
2.【答案】B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是薩拉熱窩事件。故選擇B。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薩拉熱窩事件的識記。
3.【答案】D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一戰影響的有關知識。由題目中的關鍵語句“第一次世界大戰開戰時,交戰雙方期待戰爭早日取得勝利”“這場戰爭中損失的財富和傷亡的人數是前所未有的”,可以看出戰爭帶來的災難超乎人們預想。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4.【答案】C
【知識點】20世紀初的中國局勢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黃花崗起義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所學知識可知,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這段祭詞表達了江丙坤對革命烈士的緬懷之情,較為準確地評價了黃花崗起義的歷史作用,即黃花崗起義使清朝的統治基礎更加動搖,推動了革命形勢的發展。故選擇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黃花崗起義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5.【答案】B
【知識點】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有關知識。材料“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擁護別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瘋子”說明了辛亥革命后想做皇帝或者擁護別人做皇帝的人是不得人心的,出現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是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辛亥革命影響的理解。
6.【答案】D
【知識點】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辛亥革命并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所以A錯誤;辛亥革命并沒有使中國完全擺脫列強的控制,所以B錯誤;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是五四運動,所以C錯誤;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民國,推進了中國政治民主進程,所以D正確。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辛亥革命的識記。
7.【答案】A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列強的掠奪和侵略戰爭,是非正義的戰爭,所以②錯誤。故選擇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識記。
8.【答案】D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一戰前,歐洲列強逐步形成兩大敵對的軍事集團,一個是由德國、奧匈帝國和意大利組成的三國同盟,核心是德國;另一個是由英國、法國和俄國組成的三國協約,核心是英國。一戰最終是協約國集團贏得勝利。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識記。
9.【答案】C
【知識點】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武昌起義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武昌在湖北省,湖北簡稱“鄂”,所以材料所指“鄂亂”是武昌起義。故選擇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武昌起義的識記。
10.【答案】B
【知識點】20世紀初的中國局勢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同盟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05年,孫中山主持成立中國同盟會,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革命綱領。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同盟會成立的識記。
11.【答案】B
【知識點】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辛亥革命;20世紀初的中國局勢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康有為和孫中山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旨在推翻清王朝統治的民族革命的只是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所以①不符合題意;中國在完全淪為半殖民地是在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后,中國在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后的抗爭只適合辛亥革命,康有為領導的戊戌變法在此之前,所以④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康有為和孫中山人生事跡的識記。
12.【答案】A
【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北伐戰爭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26年的北伐戰爭的主力軍是黃埔軍校的師生,北伐的對象是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三個軍閥。北伐戰爭發生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是國共合作的重要成果。1924年5月的兩年后指的是1926年,北伐戰爭發生于1926年7月。故選擇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北方戰爭的識記。
13.【答案】B
【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工農武裝割據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由材料“我想談談我個人對毛澤東的評價,毫無疑問,他的最大的功績在于,在一個困難的時代里找到一條路,把中國從封建殘余以及帝國主義侵略中解放出來,建立統一的大國”可知,這里的“一條路”是指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即工農武裝割據的道路,其具體內容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工農武裝割據的理解。
14.【答案】C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有關知識。依據材料中“我駕著坦克孤零零地沖向一座村莊”“德國兵全給嚇蒙了”等可知坦克在與德國的作戰中使用,據已學知識可知,坦克首次用于戰爭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故選擇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識記。
15.【答案】A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后來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游船上舉行,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故A符合題意;英雄的城市——誕生了八一軍魂,指的是八一南昌起義,故B不合題意;革命的搖籃——開創了革命新路,指開創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故C不符合題意;七大的會場——指明了光明前途,指1945年在延安召開的中共七大,為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和實現中國的光明前途準備了條件,故D不合題意。故選擇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共產黨成立的識記。
16.【答案】C
【知識點】百家爭鳴;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國近代思想解放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辛亥革命革命的指導思想是三民主義,在其指引下辛亥革命取得了勝利,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國,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所以②③符合題意。①發生于中國古代史時期,④是中國現代的史實,所以①④不合題意。故選擇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的識記。
17.【答案】D
【知識點】辛亥革命;20世紀初的中國局勢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孫中山革命活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孫中山上書李鴻章建議改革時并沒有進行革命活動,所以①不符合題意;孫中山并沒有直接領導武昌起義,所以③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孫中山革命活動的識記。
18.【答案】A
【知識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維新變法和五四運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隨著洋務運動的開展和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出現了一批具有早期維新思想的知識分子,1898年,在維新思想的推動下,光緒帝實行變法,這次變法很快就失敗了。維新變法標志著資產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在19世紀末,中國資產階級的力量還很弱小,這次變法只停留在維新派知識分子內部,缺乏廣泛的群眾基礎。巴黎和會外交失敗,成為五四運動爆發的導火線,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不妥協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在運動中,青年學生是先鋒,工人階級是主力軍。從此,一些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開始走上同工人相結合的道路,把馬克思主義傳播到工人當中去。五四運動成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標志著中國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五四運動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維新變法和五四運動的理解。
19.【答案】A
【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九一八事變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軍炸毀了沈陽北郊南滿鐵路柳條湖一段鐵軌,反誣中國軍隊破壞,并以此為借口,進攻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炮轟沈陽城。九一八事變爆發后,國民黨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張學良下令將20萬東北軍撤出東北,不到半年,東北三省全部淪陷敵手,所以A符合題意。百團大戰是抗戰期間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最大規模的戰役; 盧溝橋事變標志著全民族的抗戰由此開始; 臺兒莊戰役是中國軍隊取得抗戰開始以來的重大勝利,所以B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九一八事變的理解。
20.【答案】A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她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從此有了代表整個中華民族利益的新型的無產階級革命政黨;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故選擇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共產黨成立的識記。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仪陇县| 新化县| 新郑市| 台东县| 通海县| 昌江| 新平| 双桥区| 太白县| 南宫市| 临朐县| 高邑县| 宽甸| 邹城市| 什邡市| 容城县| 兰西县| 剑阁县| 连山| 城市| 新余市| 三亚市| 高要市| 大理市| 天等县| 八宿县| 贵州省| 佛坪县| 大姚县| 巴东县| 桐庐县| 肇州县| 常熟市| 紫云| 兴国县| 民勤县| 栾川县| 周口市| 陈巴尔虎旗| 吉林市| 舞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