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2017屆九年級第二次模擬歷史與社會試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2017屆九年級第二次模擬歷史與社會試題

資源簡介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2017屆九年級第二次模擬歷史與社會試題
一、選擇題
1.(2017·上城模擬)各類地圖的判讀是我們的必備技能,讀圖回答小題。
(1)圖中數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正確的是( ?。?br/>A.①阿拉伯半島 ②馬六甲海峽 ③大西洋 ④南極洲
B.①印度半島 ②巴拿馬海峽 ③太平洋 ④大洋洲
C.①印度半島 ②馬六甲海峽 ③大西洋 ④大洋
D.①阿拉伯半島 ②巴拿馬運河 ③太平洋 ④南極洲
(2)下圖所示區域是我國江南某地等高線地形圖,有關圖示信息說法正確的是( ?。?br/>A.圖示比例尺為1:100000000
B.圖中甲、乙兩地的相對高度超過800米
C.圖中C處比D處坡度更小
D.圖中河流AB河段的流向由西南流向東北
2.(2017·上城模擬)四川盆地自古以來有著天府之國的美譽,自然環境優越,人文獨具特色。結合地圖回答小題。
(1)四川省是我國茶葉生產大省之一,可以看春晚喝新茶,而同緯度的浙江省一般要到清明節前后才有新茶,導致兩省茶葉上市時間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br/>A.氣溫 B.降水 C.土壤 D.水源
(2)成渝高鐵的建成通車進一步促進了成渝經濟圈更快地發展。關于兩地的說法錯誤的是( ?。?br/>A.成都和重慶都在四川盆地內,四周被海拔 1000-4000 米的山地環抱
B.重慶位于雅礱江與長江交匯處,是我國內河航運的起點
C.成都平原是重要的農業基地,都江堰水利工程發揮著防洪灌溉的功能
D.巴蜀文化特色明顯,川劇川菜深受歡迎,城鄉遍布茶館
3.(2017·上城模擬)2017年5月1日是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紀念日。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小題。
(1)關于圖中地理事物說法不正確的是( ?。?br/>A.A 山脈是我國第一,二階梯分界線
B.B山脈是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
C.C河流是我國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D.該省區位于我國西部經濟地帶,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
(2)對于該區域的環境問題及解決措施,描述正確的是(  )
①該區域是我國沙塵暴的源地之一
②過度開墾、過度放牧是導致荒漠化的重要原因
③在荒漠化地區建立人工草場是可行的解決措施
④該區域應積極提倡在宜耕地區實施退耕還林、還牧
⑤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是該區域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③④⑤
4.(2017·上城模擬)余秋雨《中國文脈》:“秦始皇有意做了兩件對不起文化的事,卻又無意做了兩 件對得起文化的事,而且那是真正的大事?!薄皩Φ闷鹞幕氖隆笔侵福ā 。?br/>①統一全國,為文化發展奠定基礎
②設立太學和官學,大力推行儒學教育
③統一文字為小篆,成為維系中華文明的重要紐帶
④采取崇文抑武的策略,士人受到社會普遍尊重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5.(2017·上城模擬)從若干歷史事件中提煉歷史主題是一項重要的學習技能。下圖中四個歷史事件的主題是(  )
A.東學西漸
B.西學東漸
C.中華明長期處于世界文明的前列
D.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是相互影響的
6.(2017·上城模擬)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外國人通過條約‘合法’地剝奪榨取、管束控制,驅使中國社會脫出常軌,改道變形。”“脫出常軌,改道變形”表現為( ?。?br/>A.中國的領土主權完全喪失
B.中國的社會性質開始從封建社會轉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C.中國的革命任務開始從反封建轉變為反帝
D.中國的革命性質開始從舊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為新民主主義革命
7.(2017·上城模擬)一個歷史事實可以由若干事件構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構成,由此可以排
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級或層次。下列選項符合上述說法的是( ?。?br/>A.向西方學習——洋務運動——創辦中國近代海軍
B.思想解放運動——啟蒙運動——黃宗羲批判君主專制
C.毛澤東思想——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理論——工農武裝割據思想
D.改革開放——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業合作社
8.(2017·上城模擬)中國歷史上涌現的大量平民工匠,他們精益求精、不斷創新,為當時社會的發展 作出了重要貢獻。以下有關平民工匠的表述,正確的是(  )
A.北宋時期,畢昇發明雕版印刷術
B.明朝時期,黃道婆將棉紡織的先進技術傳到松江
C.一五計劃期間,王崇倫發明了以刨床代替插床的“萬能工具胎”
D.改革開放期間,王進喜帶領石油工人苦干實干,打出了大慶第一口噴油井
9.(2017·上城模擬)2017年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維護國家金融安全進行第四十次集體學習,習近平指出:“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一定要把金融搞好?!毕铝袣v史事件中最能佐證這一觀點的是( ?。?br/>A.美國羅斯福新政 B.日本明治維新
C.英國工業革命 D.中國“三大改造”
10.(2017·上城模擬)2017 年中央一號文件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 ?。?br/>A.農業可持續發展 B.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C.科技創新驅動 D.農業現代化
11.(2017·上城模擬)2016年11月4日,___________正式生效。它的目標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實現排放與自然吸收平衡,保護全球環境。( ?。?br/>A.《巴黎協定》 B.《維也納公約》
C.《蒙特利爾議定書》 D.《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
二、非選擇題
12.(2017·上城模擬)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下圖為中國局部區域略圖。2017年4月中央在河北省設立了雄安新區,要求用最先進的理念和國際一流的水準,打造城市建設的典范。
材料二:淮河中游許多河段,河道彎曲狹窄,泄水不暢。一旦上游及支流洪水迅猛地匯集在一起,極易在中下游地區造成洪澇災害。
(1)雄安新區位于   (地形區),屬于我國四大地理分區中的   ,其氣候類型為   。圖中路線A 是    工程,它是我國著名的自然資源跨區域調配工程。
(2)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分析淮河流域的洪澇災害產生的自然原因,并提出解決措施。
13.(2017·上城模擬)2017年3月19日習近平會見美國國務卿蒂勒森。習近平強調:“中美共同利益遠大于分歧,合作是雙方唯一正確選擇。”蒂勒森也表示:“加強美中協調合作,共同應對國際社會面臨的挑戰?!遍喿x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確信它們現在正在對妄圖征服世界的野蠻和殘暴力量進行共同的斗爭。”“各國政府保證運用其全部軍事或經濟力量反對這些政府正在與之作戰的三國同盟成員國及其附從者。”——1942年1月《聯合國家宣言》
材料二:“下列簽署人,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及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員一方與聯合國軍總司令另一方,為停止造成雙方巨大痛苦與流血的朝鮮沖突,并旨在確立足以保證在朝鮮的敵對行為與一切武裝行動完全停止的停戰,以待最后和平解決的達成?!薄?953年7月《朝鮮停戰協定》
材料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領導人經過這么多年一直沒有接觸之后,現在有機會坦率地互相介紹彼此對各種問題的觀點,對此雙方認為是有益的。——1972年2月《中美上海公報》
(1)在該宣言簽署前,“妄圖征服世界的野蠻和殘暴力量”在中美兩國領土上分別制造了什么事件?(各舉一例)該宣言的簽署有什么重要作用?
(2)材料二中“朝鮮沖突”是指哪一歷史事件?“朝鮮沖突”的國際背景是什么?
(3)《中美上海公報》的簽署為什么對雙方都是有益的?
(4)“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以中美關系的演變歷程為鑒,你認為中美關系的未來走向會如何?
14.(2017·上城模擬)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西班牙的旅游業十分發達,是旅游接待的大國,素有“旅游王國”之稱。西班牙旅游業的王牌項目是“3S”,即 Sun(太陽)、Shore(海灘)、Sea(海洋)。
材料三:英國脫歐的歷程:
(1)圖中區域大部分位于   半球(東、西半球),①   海峽溝通了地中海與大西洋。
(2)英國居民喜歡   (季節)來旅游,此時可享受西班牙王牌項目,請從兩地氣候差異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
(3)英國脫歐的歷程體現英國的國家權力中心是   。為什么“脫歐”法案需要議會表決、女王批準  ???
(4)1973 年英國選擇加入歐共體,如今英國決定脫歐。兩個截然相反的決定,它們共同的出發點是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D
(2)C
【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大洲和大洋;方向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世界重要地理單元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為阿拉伯半島,②為巴拿馬運河,③為太平洋,④為南極洲。故選擇D。
(2)本題考查的是等高線地形圖的有關知識。分析等高線地形圖可知,圖示比例尺為1:100000,所以A錯誤;甲地的海拔在(1000,1100),乙地的海拔在(300,400),所以圖中甲、乙兩地的相對高度不超過800m,所以B錯誤;C地等高線比D地等高線稀疏,所以圖中C處比D處坡度更小,所以C符合題意;圖中河流AB河段的流向由東北流向西南,所以D錯誤。故選擇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界重要地理單元分布的識記,對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
2.【答案】(1)A
(2)B
【知識點】四川盆地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四川盆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四川盆地四周高山、高原環抱,減弱了冬季寒潮和冷空氣的入侵程度,也使夏季熱量不易擴散,形成“冬暖、春早、夏熱”的特點,所以四川新茶較浙江為早的原因在于氣溫。故選擇A。
(2)本題考查的是四川盆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重慶位于嘉陵江與長江交匯處,所以B錯誤。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四川盆地的識記。
3.【答案】(1)A
(2)A
【知識點】地勢和地形;氣候多樣,季風顯著;母親河———長江黃河;內蒙古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重要地理單元和內蒙古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是大興安嶺,是我國第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之一,所以A表述錯誤;B是陰山,是我國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之一,所以B表述正確;C河是黃河,是我國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所以C表述正確;該省區為內蒙古自治區,位于我國西部經濟地帶,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所以D表述正確。故選擇A。
(2)本題考查的是內蒙古草原的有關知識?!霸搮^域應積極提倡在宜耕地區實施退耕還林、還牧”表述錯誤,所以④不符合題意;該區域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是土地荒漠化,所以⑤錯誤。故選擇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重要地理單元分布及概況的識記。
4.【答案】A
【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大一統的漢朝;高度集權的北宋政治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秦始皇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設立太學和官學,大力推行儒學教育,所以②不符合題意;宋太祖時期采取崇文抑武的策略,士人受到社會普遍尊重,所以④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秦始皇大一統措施的識記。
5.【答案】D
【知識點】民族和睦與對外交流;蒙古的興起與元朝的建立;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玄奘西行、鑒真東渡、馬可·波羅來華、鄭和下西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玄奘西行、鑒真東渡、馬可·波羅來華、鄭和下西洋體現了中華文明和世界聞名是相互影響的。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玄奘西行、鑒真東渡、馬可·波羅來華、鄭和下西洋的識記。
6.【答案】B
【知識點】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由材料“通過條約‘合法’地剝奪榨取、管束控制中國,驅使中國社會脫出常軌,改道變形?!笨芍?,上述材料描寫的行為是近代西方列強通過不平等條約攫取名義上的“合法”特權,注意題中“最早出現于”的要求可判定為鴉片戰爭后,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的簽訂,使中國由獨立自主的封建社會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7.【答案】A
【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啟蒙運動;土地改革;內戰的爆發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重大歷史事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宗羲與啟蒙運動無關,所以B錯誤;毛澤東思想是一種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理論,說反了,所以C不符合題意;農業合作社與家庭聯產承辦責任制無關,所以D錯誤。故選擇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重大歷史事件的識記。
8.【答案】C
【知識點】一五計劃;兩彈一星;影響深遠的宋元科技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歷史上平民工匠成就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北宋時期,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所以A錯誤;元朝時期,黃道婆將棉紡織的先進技術傳到松江,所以B錯誤;一五計劃期間,王崇倫發明了以刨床代替插床的“萬能工具胎”,所以C正確;社會主義建設期間,王進喜帶領石油工人苦干實干,打出了大慶第一口噴油井,所以D錯誤。故選擇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歷史上平民工匠成就的識記。
9.【答案】A
【知識點】羅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羅斯福新政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羅斯福新政,是指1933年富蘭克林·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后所實行的一系列經濟政策,新政以增加政府對經濟直接或間接干預的方式大大緩解了大蕭條所帶來的經濟危機與社會矛盾,所以A符合題意。故選擇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羅斯福新政的識記。
10.【答案】B
【知識點】中國發展的歷史性跨越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2017 年中央一號文件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即實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了解。
11.【答案】A
【知識點】全球環境問題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巴黎協定》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2016年11月4日,《巴黎協定》正式生效。它的目標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實現排放與自然吸收平衡,保護全球環境。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巴黎協定》的識記。
12.【答案】(1)華北平原;北方地區;溫帶季風氣候;南水北調
(2)自然原因:季風氣候區,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天氣。中游許多河段,河道彎曲狹窄,泄水不暢。
解決措施:上游植樹造林,保持水土;河道截彎取直,加大泄洪能力;加強預報,提高防洪抗險意識。
【知識點】地勢和地形;氣候多樣,季風顯著;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交流與互補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北方地區和南水北調工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雄安新區位于華北平原,屬于我國四大地理分區中的北方地區,其氣候類型為溫帶季風氣候。圖中路線A南水北調,它是我國著名的自然資源跨區域調配工程。
(2)本題考查的是淮河流域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淮河流域的洪澇災害產生的自然原因:淮河流域位于季風氣候區,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天氣;中游許多河段,河道彎曲狹窄,泄水不暢。為解決淮河流域的洪澇災害,我國必須上游植樹造林,保持水土;河道截彎取直,加大泄洪能力;加強預報,提高防洪抗險意識。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北方地區和南水北調工程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3.【答案】(1)七七事變。日本偷襲珍珠港。《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標志著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徹底改變了敵我雙方力量的對比。
(2)朝鮮戰爭;美蘇冷戰
(3)《中美上海公報》結束了長期的對抗,中美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
(4)過去的歷史表明,合則兩利,斗則兩傷。中美關系雖然在一些具體問題上仍會有摩擦和碰撞,但同時隨著兩國人民的深度交往,中美間的相互依存也在進一步加大,經濟已到了誰也離不開誰的地步,中美關系將朝著好的方向前進、和平友好的方向前進,這也是世界和平和穩定的需要。
【知識點】中美建交與中國重返聯合國;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抗美援朝;“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七七事變、日本偷襲珍珠港和《聯合國家宣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42年1月《聯合國家宣言》,“妄圖征服世界的野蠻和殘暴力量”即日本在中美兩國領土上分別制造了七七事變和偷襲珍珠港?!堵摵蠂倚浴返陌l表,標志著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徹底改變了敵我雙方力量的對比。
(2)本題考查的是朝鮮戰爭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二中“朝鮮沖突”是指朝鮮戰爭,“朝鮮沖突”的國際背景是美蘇冷戰。
(3)本題考查的是《中美上海公報》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美上海公報》結束了長期的對抗,中美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
(4)本題考查的是中美關系發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過去的歷史表明,合則兩利,斗則兩傷。中美關系雖然在一些具體問題上仍會有摩擦和碰撞,但同時隨著兩國人民的深度交往,中美間的相互依存也在進一步加大,經濟已到了誰也離不開誰的地步,中美關系將朝著好的方向前進、和平友好的方向前進,這也是世界和平和穩定的需要。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七七事變、日本偷襲珍珠港、《聯合國家宣言》、朝鮮戰爭的識記,對中美關系發展的理解。
14.【答案】(1)東;直布羅陀
(2)夏季;角度一:描述出兩地的氣候差異: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多雨。角度二:從兩地降水差異分析:地中海沿岸夏季降水少,陽光充足;英國全年多雨,季節變化小。
(3)議會;君主立憲制
(4)國家利益
【知識點】地球的模型-地球儀;大洲和大洋;世界氣候類型和特點;世界的氣候的分布;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東西半球劃分和世界重要海峽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中區域大部分位于東半球,直布羅陀海峽溝通了地中海與大西洋。
(2)本題考查的是全球氣候分布及其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班牙旅游業的王牌項目是“3S”,即 Sun(太陽)、Shore(海灘)、Sea(海洋),這些元素都在夏季最有體現,所以英國居民喜歡在夏季到西班牙旅游享受當地旅游王牌項目。西班牙為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降水少,陽光充足,冬季溫和多雨;英國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多雨,降水量季節變化小。
(3)本題考查的是君主立憲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國脫歐的歷程體現英國的國家權力中心是議會,英國實行君主立憲制。
(4)本題考查的是國家利益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73 年英國選擇加入歐共體,如今英國決定脫歐。兩個截然相反的決定,它們共同的出發點是國家利益。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東西半球劃分、世界重要海峽分布、全球氣候分布及其特征、君主立憲制的識記。
1 / 1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2017屆九年級第二次模擬歷史與社會試題
一、選擇題
1.(2017·上城模擬)各類地圖的判讀是我們的必備技能,讀圖回答小題。
(1)圖中數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正確的是( ?。?br/>A.①阿拉伯半島 ②馬六甲海峽 ③大西洋 ④南極洲
B.①印度半島 ②巴拿馬海峽 ③太平洋 ④大洋洲
C.①印度半島 ②馬六甲海峽 ③大西洋 ④大洋
D.①阿拉伯半島 ②巴拿馬運河 ③太平洋 ④南極洲
(2)下圖所示區域是我國江南某地等高線地形圖,有關圖示信息說法正確的是(  )
A.圖示比例尺為1:100000000
B.圖中甲、乙兩地的相對高度超過800米
C.圖中C處比D處坡度更小
D.圖中河流AB河段的流向由西南流向東北
【答案】(1)D
(2)C
【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大洲和大洋;方向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世界重要地理單元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為阿拉伯半島,②為巴拿馬運河,③為太平洋,④為南極洲。故選擇D。
(2)本題考查的是等高線地形圖的有關知識。分析等高線地形圖可知,圖示比例尺為1:100000,所以A錯誤;甲地的海拔在(1000,1100),乙地的海拔在(300,400),所以圖中甲、乙兩地的相對高度不超過800m,所以B錯誤;C地等高線比D地等高線稀疏,所以圖中C處比D處坡度更小,所以C符合題意;圖中河流AB河段的流向由東北流向西南,所以D錯誤。故選擇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界重要地理單元分布的識記,對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
2.(2017·上城模擬)四川盆地自古以來有著天府之國的美譽,自然環境優越,人文獨具特色。結合地圖回答小題。
(1)四川省是我國茶葉生產大省之一,可以看春晚喝新茶,而同緯度的浙江省一般要到清明節前后才有新茶,導致兩省茶葉上市時間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br/>A.氣溫 B.降水 C.土壤 D.水源
(2)成渝高鐵的建成通車進一步促進了成渝經濟圈更快地發展。關于兩地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成都和重慶都在四川盆地內,四周被海拔 1000-4000 米的山地環抱
B.重慶位于雅礱江與長江交匯處,是我國內河航運的起點
C.成都平原是重要的農業基地,都江堰水利工程發揮著防洪灌溉的功能
D.巴蜀文化特色明顯,川劇川菜深受歡迎,城鄉遍布茶館
【答案】(1)A
(2)B
【知識點】四川盆地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四川盆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四川盆地四周高山、高原環抱,減弱了冬季寒潮和冷空氣的入侵程度,也使夏季熱量不易擴散,形成“冬暖、春早、夏熱”的特點,所以四川新茶較浙江為早的原因在于氣溫。故選擇A。
(2)本題考查的是四川盆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重慶位于嘉陵江與長江交匯處,所以B錯誤。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四川盆地的識記。
3.(2017·上城模擬)2017年5月1日是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紀念日。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小題。
(1)關于圖中地理事物說法不正確的是( ?。?br/>A.A 山脈是我國第一,二階梯分界線
B.B山脈是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
C.C河流是我國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D.該省區位于我國西部經濟地帶,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
(2)對于該區域的環境問題及解決措施,描述正確的是( ?。?br/>①該區域是我國沙塵暴的源地之一
②過度開墾、過度放牧是導致荒漠化的重要原因
③在荒漠化地區建立人工草場是可行的解決措施
④該區域應積極提倡在宜耕地區實施退耕還林、還牧
⑤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是該區域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③④⑤
【答案】(1)A
(2)A
【知識點】地勢和地形;氣候多樣,季風顯著;母親河———長江黃河;內蒙古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重要地理單元和內蒙古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是大興安嶺,是我國第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之一,所以A表述錯誤;B是陰山,是我國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之一,所以B表述正確;C河是黃河,是我國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所以C表述正確;該省區為內蒙古自治區,位于我國西部經濟地帶,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所以D表述正確。故選擇A。
(2)本題考查的是內蒙古草原的有關知識?!霸搮^域應積極提倡在宜耕地區實施退耕還林、還牧”表述錯誤,所以④不符合題意;該區域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是土地荒漠化,所以⑤錯誤。故選擇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重要地理單元分布及概況的識記。
4.(2017·上城模擬)余秋雨《中國文脈》:“秦始皇有意做了兩件對不起文化的事,卻又無意做了兩 件對得起文化的事,而且那是真正的大事?!薄皩Φ闷鹞幕氖隆笔侵福ā 。?br/>①統一全國,為文化發展奠定基礎
②設立太學和官學,大力推行儒學教育
③統一文字為小篆,成為維系中華文明的重要紐帶
④采取崇文抑武的策略,士人受到社會普遍尊重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答案】A
【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大一統的漢朝;高度集權的北宋政治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秦始皇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設立太學和官學,大力推行儒學教育,所以②不符合題意;宋太祖時期采取崇文抑武的策略,士人受到社會普遍尊重,所以④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秦始皇大一統措施的識記。
5.(2017·上城模擬)從若干歷史事件中提煉歷史主題是一項重要的學習技能。下圖中四個歷史事件的主題是(  )
A.東學西漸
B.西學東漸
C.中華明長期處于世界文明的前列
D.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是相互影響的
【答案】D
【知識點】民族和睦與對外交流;蒙古的興起與元朝的建立;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玄奘西行、鑒真東渡、馬可·波羅來華、鄭和下西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玄奘西行、鑒真東渡、馬可·波羅來華、鄭和下西洋體現了中華文明和世界聞名是相互影響的。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玄奘西行、鑒真東渡、馬可·波羅來華、鄭和下西洋的識記。
6.(2017·上城模擬)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外國人通過條約‘合法’地剝奪榨取、管束控制,驅使中國社會脫出常軌,改道變形?!薄懊摮龀\墸牡雷冃巍北憩F為( ?。?br/>A.中國的領土主權完全喪失
B.中國的社會性質開始從封建社會轉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C.中國的革命任務開始從反封建轉變為反帝
D.中國的革命性質開始從舊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為新民主主義革命
【答案】B
【知識點】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由材料“通過條約‘合法’地剝奪榨取、管束控制中國,驅使中國社會脫出常軌,改道變形。”可知,上述材料描寫的行為是近代西方列強通過不平等條約攫取名義上的“合法”特權,注意題中“最早出現于”的要求可判定為鴉片戰爭后,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的簽訂,使中國由獨立自主的封建社會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7.(2017·上城模擬)一個歷史事實可以由若干事件構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構成,由此可以排
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級或層次。下列選項符合上述說法的是( ?。?br/>A.向西方學習——洋務運動——創辦中國近代海軍
B.思想解放運動——啟蒙運動——黃宗羲批判君主專制
C.毛澤東思想——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理論——工農武裝割據思想
D.改革開放——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業合作社
【答案】A
【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啟蒙運動;土地改革;內戰的爆發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重大歷史事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宗羲與啟蒙運動無關,所以B錯誤;毛澤東思想是一種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理論,說反了,所以C不符合題意;農業合作社與家庭聯產承辦責任制無關,所以D錯誤。故選擇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重大歷史事件的識記。
8.(2017·上城模擬)中國歷史上涌現的大量平民工匠,他們精益求精、不斷創新,為當時社會的發展 作出了重要貢獻。以下有關平民工匠的表述,正確的是( ?。?br/>A.北宋時期,畢昇發明雕版印刷術
B.明朝時期,黃道婆將棉紡織的先進技術傳到松江
C.一五計劃期間,王崇倫發明了以刨床代替插床的“萬能工具胎”
D.改革開放期間,王進喜帶領石油工人苦干實干,打出了大慶第一口噴油井
【答案】C
【知識點】一五計劃;兩彈一星;影響深遠的宋元科技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歷史上平民工匠成就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北宋時期,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所以A錯誤;元朝時期,黃道婆將棉紡織的先進技術傳到松江,所以B錯誤;一五計劃期間,王崇倫發明了以刨床代替插床的“萬能工具胎”,所以C正確;社會主義建設期間,王進喜帶領石油工人苦干實干,打出了大慶第一口噴油井,所以D錯誤。故選擇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歷史上平民工匠成就的識記。
9.(2017·上城模擬)2017年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維護國家金融安全進行第四十次集體學習,習近平指出:“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一定要把金融搞好?!毕铝袣v史事件中最能佐證這一觀點的是( ?。?br/>A.美國羅斯福新政 B.日本明治維新
C.英國工業革命 D.中國“三大改造”
【答案】A
【知識點】羅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羅斯福新政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羅斯福新政,是指1933年富蘭克林·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后所實行的一系列經濟政策,新政以增加政府對經濟直接或間接干預的方式大大緩解了大蕭條所帶來的經濟危機與社會矛盾,所以A符合題意。故選擇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羅斯福新政的識記。
10.(2017·上城模擬)2017 年中央一號文件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 ?。?br/>A.農業可持續發展 B.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C.科技創新驅動 D.農業現代化
【答案】B
【知識點】中國發展的歷史性跨越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2017 年中央一號文件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即實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了解。
11.(2017·上城模擬)2016年11月4日,___________正式生效。它的目標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實現排放與自然吸收平衡,保護全球環境。(  )
A.《巴黎協定》 B.《維也納公約》
C.《蒙特利爾議定書》 D.《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
【答案】A
【知識點】全球環境問題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巴黎協定》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2016年11月4日,《巴黎協定》正式生效。它的目標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實現排放與自然吸收平衡,保護全球環境。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巴黎協定》的識記。
二、非選擇題
12.(2017·上城模擬)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下圖為中國局部區域略圖。2017年4月中央在河北省設立了雄安新區,要求用最先進的理念和國際一流的水準,打造城市建設的典范。
材料二:淮河中游許多河段,河道彎曲狹窄,泄水不暢。一旦上游及支流洪水迅猛地匯集在一起,極易在中下游地區造成洪澇災害。
(1)雄安新區位于   (地形區),屬于我國四大地理分區中的   ,其氣候類型為   。圖中路線A 是    工程,它是我國著名的自然資源跨區域調配工程。
(2)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分析淮河流域的洪澇災害產生的自然原因,并提出解決措施。
【答案】(1)華北平原;北方地區;溫帶季風氣候;南水北調
(2)自然原因:季風氣候區,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天氣。中游許多河段,河道彎曲狹窄,泄水不暢。
解決措施:上游植樹造林,保持水土;河道截彎取直,加大泄洪能力;加強預報,提高防洪抗險意識。
【知識點】地勢和地形;氣候多樣,季風顯著;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交流與互補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北方地區和南水北調工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雄安新區位于華北平原,屬于我國四大地理分區中的北方地區,其氣候類型為溫帶季風氣候。圖中路線A南水北調,它是我國著名的自然資源跨區域調配工程。
(2)本題考查的是淮河流域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淮河流域的洪澇災害產生的自然原因:淮河流域位于季風氣候區,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天氣;中游許多河段,河道彎曲狹窄,泄水不暢。為解決淮河流域的洪澇災害,我國必須上游植樹造林,保持水土;河道截彎取直,加大泄洪能力;加強預報,提高防洪抗險意識。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北方地區和南水北調工程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3.(2017·上城模擬)2017年3月19日習近平會見美國國務卿蒂勒森。習近平強調:“中美共同利益遠大于分歧,合作是雙方唯一正確選擇。”蒂勒森也表示:“加強美中協調合作,共同應對國際社會面臨的挑戰?!遍喿x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確信它們現在正在對妄圖征服世界的野蠻和殘暴力量進行共同的斗爭?!薄案鲊WC運用其全部軍事或經濟力量反對這些政府正在與之作戰的三國同盟成員國及其附從者。”——1942年1月《聯合國家宣言》
材料二:“下列簽署人,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及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員一方與聯合國軍總司令另一方,為停止造成雙方巨大痛苦與流血的朝鮮沖突,并旨在確立足以保證在朝鮮的敵對行為與一切武裝行動完全停止的停戰,以待最后和平解決的達成?!薄?953年7月《朝鮮停戰協定》
材料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領導人經過這么多年一直沒有接觸之后,現在有機會坦率地互相介紹彼此對各種問題的觀點,對此雙方認為是有益的?!?972年2月《中美上海公報》
(1)在該宣言簽署前,“妄圖征服世界的野蠻和殘暴力量”在中美兩國領土上分別制造了什么事件?(各舉一例)該宣言的簽署有什么重要作用?
(2)材料二中“朝鮮沖突”是指哪一歷史事件?“朝鮮沖突”的國際背景是什么?
(3)《中美上海公報》的簽署為什么對雙方都是有益的?
(4)“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以中美關系的演變歷程為鑒,你認為中美關系的未來走向會如何?
【答案】(1)七七事變。日本偷襲珍珠港。《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標志著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徹底改變了敵我雙方力量的對比。
(2)朝鮮戰爭;美蘇冷戰
(3)《中美上海公報》結束了長期的對抗,中美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
(4)過去的歷史表明,合則兩利,斗則兩傷。中美關系雖然在一些具體問題上仍會有摩擦和碰撞,但同時隨著兩國人民的深度交往,中美間的相互依存也在進一步加大,經濟已到了誰也離不開誰的地步,中美關系將朝著好的方向前進、和平友好的方向前進,這也是世界和平和穩定的需要。
【知識點】中美建交與中國重返聯合國;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抗美援朝;“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七七事變、日本偷襲珍珠港和《聯合國家宣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42年1月《聯合國家宣言》,“妄圖征服世界的野蠻和殘暴力量”即日本在中美兩國領土上分別制造了七七事變和偷襲珍珠港?!堵摵蠂倚浴返陌l表,標志著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徹底改變了敵我雙方力量的對比。
(2)本題考查的是朝鮮戰爭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二中“朝鮮沖突”是指朝鮮戰爭,“朝鮮沖突”的國際背景是美蘇冷戰。
(3)本題考查的是《中美上海公報》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美上海公報》結束了長期的對抗,中美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
(4)本題考查的是中美關系發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過去的歷史表明,合則兩利,斗則兩傷。中美關系雖然在一些具體問題上仍會有摩擦和碰撞,但同時隨著兩國人民的深度交往,中美間的相互依存也在進一步加大,經濟已到了誰也離不開誰的地步,中美關系將朝著好的方向前進、和平友好的方向前進,這也是世界和平和穩定的需要。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七七事變、日本偷襲珍珠港、《聯合國家宣言》、朝鮮戰爭的識記,對中美關系發展的理解。
14.(2017·上城模擬)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西班牙的旅游業十分發達,是旅游接待的大國,素有“旅游王國”之稱。西班牙旅游業的王牌項目是“3S”,即 Sun(太陽)、Shore(海灘)、Sea(海洋)。
材料三:英國脫歐的歷程:
(1)圖中區域大部分位于   半球(東、西半球),①   海峽溝通了地中海與大西洋。
(2)英國居民喜歡   (季節)來旅游,此時可享受西班牙王牌項目,請從兩地氣候差異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
(3)英國脫歐的歷程體現英國的國家權力中心是   。為什么“脫歐”法案需要議會表決、女王批準  ???
(4)1973 年英國選擇加入歐共體,如今英國決定脫歐。兩個截然相反的決定,它們共同的出發點是什么?
【答案】(1)東;直布羅陀
(2)夏季;角度一:描述出兩地的氣候差異: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多雨。角度二:從兩地降水差異分析:地中海沿岸夏季降水少,陽光充足;英國全年多雨,季節變化小。
(3)議會;君主立憲制
(4)國家利益
【知識點】地球的模型-地球儀;大洲和大洋;世界氣候類型和特點;世界的氣候的分布;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東西半球劃分和世界重要海峽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中區域大部分位于東半球,直布羅陀海峽溝通了地中海與大西洋。
(2)本題考查的是全球氣候分布及其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班牙旅游業的王牌項目是“3S”,即 Sun(太陽)、Shore(海灘)、Sea(海洋),這些元素都在夏季最有體現,所以英國居民喜歡在夏季到西班牙旅游享受當地旅游王牌項目。西班牙為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降水少,陽光充足,冬季溫和多雨;英國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多雨,降水量季節變化小。
(3)本題考查的是君主立憲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國脫歐的歷程體現英國的國家權力中心是議會,英國實行君主立憲制。
(4)本題考查的是國家利益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73 年英國選擇加入歐共體,如今英國決定脫歐。兩個截然相反的決定,它們共同的出發點是國家利益。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東西半球劃分、世界重要海峽分布、全球氣候分布及其特征、君主立憲制的識記。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镶黄旗| 锡林郭勒盟| 繁峙县| 洱源县| 西林县| 光泽县| 山阴县| 肃宁县| 从江县| 湘潭县| 鄂州市| 自治县| 嘉善县| 沭阳县| 六枝特区| 福清市| 永靖县| 大兴区| 海门市| 冕宁县| 小金县| 饶平县| 兰考县| 东山县| 乐陵市| 文成县| 乌拉特中旗| 临澧县| 平和县| 祁连县| 孝义市| 察雅县| 壤塘县| 呼伦贝尔市| 耿马| 沧州市| 闻喜县| 罗源县| 永安市| 兴化市| 山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