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金華市六校2017年中考聯合模擬歷史與社會試卷一、選擇題1.(2017·金華模擬)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凱竊取,其死后中國陷入軍閥割據混戰的局面,當時控制浙江的軍閥是( )A.直系 B.浙系 C.奉系 D.皖系2.(2017·金華模擬)閱讀下列兩幅區域地圖,據此回答小題。(1)A城市位于B城市的( )A.東北方向 B.東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2)下列關于A城所在地人文環境的描述,正確的是( )A.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 B.居民信仰伊斯蘭教為主C.沙漠廣布,發展綠洲農業 D.逐水草而居(3)以下能體現B城所在地區域特色的是( )A.逐水草而居 B.垂直的生計C.現代化的牧場 D.稻作文化的印記3.(2017·金華模擬)西方有一句諺語說:“輝煌屬于希臘,宏偉屬于羅馬。”以下能體現古羅馬“宏偉”的有( )①頒布了《十二銅表法》 ②拉丁字母的廣泛傳播③古代奧林匹亞競技會 ④莊嚴厚重的建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2017·金華模擬)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是相互影響的,下列能對“西學東漸”提供佐證的有( )①利瑪竇繪制《坤輿萬國全圖》 ②林則徐編譯了《四洲志》③鑒真東渡 ④伏爾泰縮寫《中國孤兒》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5.(2017·金華模擬)年代尺是歷史學習的有效的方法。小明用年代尺整理教材中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內容。其中,對應錯誤的一項是( )A.A B.B C.C D.D6.(2017·金華模擬)讀中國歷史紀年表(局部),下列史實與朝代搭配相符的是( )A.①——開創科舉制度 B.②——推行崇武抑文C.③——戚繼光抗倭 D.④——鄭成功收復臺灣7.(2017·金華模擬)一個國家進入某一個重要歷史階段,常會有一個標志性事件。對此敘述正確的是( )A.蒸汽機的發明標志著英國進入電氣時代B.三級會議的召開標志著法國大革命的開始C.《權利法案》的通過標志著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D.波士頓傾茶事件揭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序幕8.(2017·金華模擬)中美關系應該讓兩國人民安心,中美關系結束敵對,開始走向正常化的歷史事件是( )A.1951年抗美援朝的結束B.1971年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席位C.1972年尼克松總統訪華D.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9.(2017·金華模擬)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為國家的獨立、人民的幸福,浴血奮戰,威震敵膽,下列軍事行動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渡江戰役 ②湘江戰役 ③平津戰役 ④劉鄧千里挺進大別山 ⑤百團大戰A.①②③④⑤ B.②⑤④③① C.②⑤③①④ D.⑤②④③①10.(2017·金華模擬)小說《茶館》講述了三個時代和三個社會:戊戌變法后的清末社會、辛亥革命后軍閥混戰的民國社會、抗戰后國民黨統治的國統區。請判斷下列情景不會在茶館中發生的是( )A.第一個時代和社會中,有人議論“誰敢改動祖宗的章程,誰就掉腦袋”B.第二個時代和社會中,有人說“有皇上的時候,我們給皇上效力,有袁大總統的時候,我們給袁大總統效力……”C.第三個時代和社會中,茶館里依然貼著“莫談國是”的紙張D.第三個時代和社會中,茶館里人在說起中國共產黨時都豎起大拇指二、非選擇題11.(2017·金華模擬)來自拉薩的降央卓瑪暑假期間跟著課本游紹興,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微博一:三味書屋。三味書屋是典型的南方古民居,它的特點是臨河建屋,房頂坡度比較大,窗戶比較多,這樣的古民居深受自然環境的影響。根據微博一和相關鏈接,請你從自然環境和人文因素的角度分析紹興吸引降央卓瑪的原因。【相關鏈接】(2)微博二:魯迅故居。兩扇黑油油的石庫臺門,是周家新臺門的邊門,是魯迅家出入的地方,這里孕育了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魯迅。列舉一個史實說明魯迅被稱為“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的緣由。(3)微博三:紹興人真聰明,以其獨有的魯迅文化為土壤,吸引了大批游客;依托悠久的紹興黃酒文化,創新開發了泰雕等系列黃酒品牌,使其成為酒店最具核心競爭力的產品;把坐烏篷、逛城河開發成了江南“風情游”,用陸游與唐婉的故事打造沈園“文化游”,怪不得紹興的旅游品牌越來越響。結合微博三,紹興人的聰明有何推廣價值?12.(2017·金華模擬)2016年11月12日,海峽兩岸將舉辦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紀念活動,孫中山先生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辛亥年,武昌發生的那些事,是一場意外,意外里的意外。這場意外,毀了一個王朝,像扳道岔一樣,把古老的中國,扳到了另一個軌道上。——《辛亥:搖晃的中國》材料二:“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積四十年之經驗,深知欲達到此目的,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斗。”——孫中山《國事遺囑》材料三:中國共產黨重要領導人之一,參加過辛亥革命的林伯渠在1941年時感慨地說:“對于許多未經過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義是常被低估的,這并不為怪,因為他們體會不到推翻幾千年因襲下來的專制政體是多么不容易的事。”(1)材料一中的意外指的是哪一歷史事件?這一歷史事件把中國扳到了哪一個軌道上?(2)結合中國三,四十年代的相關史實說明材料二中這句話的正確性。(3)根據材料三,請你用一句話評價辛亥革命。據此可以看出歷史評價應該遵循什么原則?13.(2017·金華模擬)我們要永遠銘記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走好自己的長征路。根據材料,回答問題。(1)材料一:【重走長征路】閱讀下面紅軍長征路線示意圖(圖中方框內為紅軍長征景物圖),請寫出遵義和會寧兩個地點在圖中的序號,并寫出各自所在省的簡稱。根據材料分析當時的“長征精神”內涵有哪些?(2)材料二:【重聽長征謠】歌謠:講起“八一”歷史長,南昌打響第一槍;工人士兵齊暴動,紅軍戰士最光榮;朱德率領隊伍走,進軍湘南改紅軍;秋收起義毛澤東,鬧得湘東遍地紅;井岡山上朱毛和,創建四軍建奇功。根據材料二概況中國革命新道路的特征。結合材料用20世紀20年代有關史實,說明中國共產黨是怎樣“探索新的道路”的?(3)材料三:【回想長征味】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引用了肖華將軍的《過雪山草地》一詩。“風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饑志越堅;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結合上述材料,中國紅軍的這一歷程留給我們什么啟示?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識點】北洋政府與軍閥混戰【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北洋軍閥統治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凱竊取,其死后中國陷入軍閥割據混戰的局面,直系占據直隸,江蘇,湖北,江西;皖系占據安徽,浙江,福建,山東,京兆,陜西;奉系占據東北三省。故選擇D。【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北洋軍閥統治的識記。2.【答案】(1)D(2)B(3)C【知識點】經緯網;澳大利亞草原——現代化牧場;新疆(絲路明珠)【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經緯網定向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緯線確定東西,經線確定南北,A城市位于B城市的西北方向。故選擇D。(2)本題考查的是烏魯木齊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城為我國的烏魯木齊,當地居民以信仰伊斯蘭教為主。AC與題意不符合;烏魯木齊是一個城市,居民過定居生活,所以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3)本題考查的是澳大利亞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B城位于澳大利亞,當地的區域特色是現代化的牧場。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烏魯木齊、澳大利亞概況的識記,對經緯網定向法的理解。3.【答案】B【知識點】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古羅馬文明成就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古代奧林匹亞競技會是古希臘文明的成就,所以③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古羅馬文明成就的識記。4.【答案】A【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結識中國近代最早“開眼看世界”的人【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西學東漸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學東漸,是指從明朝末年(15,16世紀左右新航路開辟后)到近代的西方學術思想向中國傳播的歷史過程,利瑪竇繪制《坤輿萬國全圖》、林則徐編譯《四洲志》促進了中國對于世界的認識,體現了“西學東漸”。鑒真東渡是中日之間的交流,伏爾泰縮寫《中國孤兒》是“東學西漸”的體現。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西學東漸的識記。5.【答案】C【知識點】大戰的轉折【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二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斯大林格勒戰役發生于1942年,所以C表述錯誤。故選擇C。【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二戰歷程的識記。6.【答案】C【知識點】科舉制的創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高度集權的北宋政治【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重大史實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是唐朝,但開創科舉制度的是隋朝,所以A錯誤;②是北宋,推行重文抑武政策,所以B錯誤;③是明朝,戚繼光抗倭就發生在這個時代,所以C正確;④鄭成功收復臺灣與清政府無關,所以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重大史實的識記。7.【答案】C【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的誕生;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工業革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蒸汽機的發明標志著英國進入蒸汽時代,所以A錯誤;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標志著法國大革命的開始,所以B錯誤;《權利法案》的通過標志著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所以C正確;波士頓傾茶事件是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的導火線,所以D錯誤。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工業革命的識記。8.【答案】C【知識點】中美建交與中國重返聯合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美關系發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72年尼克松總統訪華,中美關系結束敵對,開始走向正常化。故選擇C。【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中美關系發展的識記。9.【答案】B【知識點】紅軍長征;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內戰的爆發;三大戰役;渡江戰役與占領南京【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近代重大戰役史實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渡江戰役,時間為1949年4月,解放了南京;湘江戰役是關系中央紅軍生死存亡的一戰,發生于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平津戰役,時間為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基本解放了平津全境;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時間為1947年夏,進入戰略進攻階段;百團大戰,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的1940年。因此時間順序是②⑤④③①。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近代重大戰役史實的識記。10.【答案】D【知識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北洋政府與軍閥混戰;內戰的爆發【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近代重要史實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抗戰后,國共兩黨迅速由合作走向對抗,所以在D不會發生。故選擇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近代重大史實的識記。11.【答案】(1)位于中國的東南部或東南沿海地區,交通發達,東臨杭州灣,地理位置優越;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雨熱同期,氣候溫暖濕潤;歷史悠久,江南水鄉,經濟發達。(2)投身新文化運動,狂人日記對封建禮教批判最徹底。(3)因地制宜挖掘紹興旅游的優質資源,促進紹興經濟發展。利用獨特的傳統文化,發揮文化對經濟的促進作用;實施科教興國,經濟建設轉移到到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軌道上。【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中國人口基本特點;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因地制宜謀發展【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紹興自然人文環境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紹興位于中國的東南部或東南沿海地區,交通發達,東臨杭州灣,地理位置優越;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雨熱同期,氣候溫暖濕潤;歷史悠久,江南水鄉,經濟發達。(2)本題考查的是魯迅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魯迅被稱為“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如:投身新文化運動,狂人日記對封建禮教批判最徹底。(3)本題考查的是紹興發展的有關知識。本題為開放性試題,學生結合材料回答合理即可,如:因地制宜挖掘紹興旅游的優質資源,促進紹興經濟發展。利用獨特的傳統文化,發揮文化對經濟的促進作用;實施科教興國,經濟建設轉移到到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軌道上。【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紹興自然人文環境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2.【答案】(1)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資本主義道路。(2)1945年9月,中國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這是中國近代以來在反侵略斗爭中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抗戰獲勝的根本原因是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也是抗戰獲勝的重要原因。(3)評價:辛亥革命是剛剛邁入20世紀的中國發生的第一次歷史性巨變。原則:評價歷史不要脫離當時的歷史背景應實事求是等。【知識點】辛亥革命;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抗日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一事件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使中國走上了民主共和的資本主義道路。(2)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積四十年只經驗,深知欲達此目的,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斗”可知,孫中山認為實現目標的途徑是:廣泛發動民眾進行斗爭,聯合可以團結的國家和民族共同奮斗。史實有:1945年9月,中國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這是中國近代以來在反侵略斗爭中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抗戰獲勝的根本原因是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也是抗戰獲勝的重要原因。(3)本題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所學知識可知,辛亥革命是剛剛邁入20世紀的中國發生的第一次歷史性巨變。據此我們可以看出,評價歷史不要脫離當時的歷史背景應實事求是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辛亥革命、抗日戰爭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3.【答案】(1)遵義——①——貴或者黔;會寧——④——甘或隴;偉大長征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革命英雄主義,樂觀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等。(2)在農村建立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史實:發動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等武裝起義;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井岡山會師,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3)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黨要堅持對革命、對軍隊的領導權;繼承和弘揚長征精神(民族精神);立足國情,制定正確的方針、政策,走適合中國發展的道路等。【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工農武裝割據;紅軍長征【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長征和各省級行政區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遵義在圖中序號是①,在貴州省,簡稱貴或者黔;會寧在圖中序號是④,在甘肅省,簡稱甘或隴。偉大長征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革命英雄主義,樂觀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等。(2)本題考查的是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特征是在農村建立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史實:發動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等武裝起義;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井岡山會師,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3)本題考查的是紅軍長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紅軍長征勝利結束帶給我們的啟示: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黨要堅持對革命、對軍隊的領導權;繼承和弘揚長征精神(民族精神);立足國情,制定正確的方針、政策,走適合中國發展的道路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各省級行政區劃的識記,紅軍長征和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理解。1 / 1浙江省金華市六校2017年中考聯合模擬歷史與社會試卷一、選擇題1.(2017·金華模擬)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凱竊取,其死后中國陷入軍閥割據混戰的局面,當時控制浙江的軍閥是( )A.直系 B.浙系 C.奉系 D.皖系【答案】D【知識點】北洋政府與軍閥混戰【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北洋軍閥統治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凱竊取,其死后中國陷入軍閥割據混戰的局面,直系占據直隸,江蘇,湖北,江西;皖系占據安徽,浙江,福建,山東,京兆,陜西;奉系占據東北三省。故選擇D。【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北洋軍閥統治的識記。2.(2017·金華模擬)閱讀下列兩幅區域地圖,據此回答小題。(1)A城市位于B城市的( )A.東北方向 B.東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2)下列關于A城所在地人文環境的描述,正確的是( )A.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 B.居民信仰伊斯蘭教為主C.沙漠廣布,發展綠洲農業 D.逐水草而居(3)以下能體現B城所在地區域特色的是( )A.逐水草而居 B.垂直的生計C.現代化的牧場 D.稻作文化的印記【答案】(1)D(2)B(3)C【知識點】經緯網;澳大利亞草原——現代化牧場;新疆(絲路明珠)【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經緯網定向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緯線確定東西,經線確定南北,A城市位于B城市的西北方向。故選擇D。(2)本題考查的是烏魯木齊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城為我國的烏魯木齊,當地居民以信仰伊斯蘭教為主。AC與題意不符合;烏魯木齊是一個城市,居民過定居生活,所以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3)本題考查的是澳大利亞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B城位于澳大利亞,當地的區域特色是現代化的牧場。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烏魯木齊、澳大利亞概況的識記,對經緯網定向法的理解。3.(2017·金華模擬)西方有一句諺語說:“輝煌屬于希臘,宏偉屬于羅馬。”以下能體現古羅馬“宏偉”的有( )①頒布了《十二銅表法》 ②拉丁字母的廣泛傳播③古代奧林匹亞競技會 ④莊嚴厚重的建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知識點】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古羅馬文明成就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古代奧林匹亞競技會是古希臘文明的成就,所以③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古羅馬文明成就的識記。4.(2017·金華模擬)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是相互影響的,下列能對“西學東漸”提供佐證的有( )①利瑪竇繪制《坤輿萬國全圖》 ②林則徐編譯了《四洲志》③鑒真東渡 ④伏爾泰縮寫《中國孤兒》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A【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結識中國近代最早“開眼看世界”的人【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西學東漸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學東漸,是指從明朝末年(15,16世紀左右新航路開辟后)到近代的西方學術思想向中國傳播的歷史過程,利瑪竇繪制《坤輿萬國全圖》、林則徐編譯《四洲志》促進了中國對于世界的認識,體現了“西學東漸”。鑒真東渡是中日之間的交流,伏爾泰縮寫《中國孤兒》是“東學西漸”的體現。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西學東漸的識記。5.(2017·金華模擬)年代尺是歷史學習的有效的方法。小明用年代尺整理教材中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內容。其中,對應錯誤的一項是( )A.A B.B C.C D.D【答案】C【知識點】大戰的轉折【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二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斯大林格勒戰役發生于1942年,所以C表述錯誤。故選擇C。【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二戰歷程的識記。6.(2017·金華模擬)讀中國歷史紀年表(局部),下列史實與朝代搭配相符的是( )A.①——開創科舉制度 B.②——推行崇武抑文C.③——戚繼光抗倭 D.④——鄭成功收復臺灣【答案】C【知識點】科舉制的創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高度集權的北宋政治【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重大史實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是唐朝,但開創科舉制度的是隋朝,所以A錯誤;②是北宋,推行重文抑武政策,所以B錯誤;③是明朝,戚繼光抗倭就發生在這個時代,所以C正確;④鄭成功收復臺灣與清政府無關,所以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重大史實的識記。7.(2017·金華模擬)一個國家進入某一個重要歷史階段,常會有一個標志性事件。對此敘述正確的是( )A.蒸汽機的發明標志著英國進入電氣時代B.三級會議的召開標志著法國大革命的開始C.《權利法案》的通過標志著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D.波士頓傾茶事件揭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序幕【答案】C【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的誕生;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工業革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蒸汽機的發明標志著英國進入蒸汽時代,所以A錯誤;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標志著法國大革命的開始,所以B錯誤;《權利法案》的通過標志著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所以C正確;波士頓傾茶事件是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的導火線,所以D錯誤。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工業革命的識記。8.(2017·金華模擬)中美關系應該讓兩國人民安心,中美關系結束敵對,開始走向正常化的歷史事件是( )A.1951年抗美援朝的結束B.1971年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席位C.1972年尼克松總統訪華D.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答案】C【知識點】中美建交與中國重返聯合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美關系發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72年尼克松總統訪華,中美關系結束敵對,開始走向正常化。故選擇C。【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中美關系發展的識記。9.(2017·金華模擬)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為國家的獨立、人民的幸福,浴血奮戰,威震敵膽,下列軍事行動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渡江戰役 ②湘江戰役 ③平津戰役 ④劉鄧千里挺進大別山 ⑤百團大戰A.①②③④⑤ B.②⑤④③① C.②⑤③①④ D.⑤②④③①【答案】B【知識點】紅軍長征;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內戰的爆發;三大戰役;渡江戰役與占領南京【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近代重大戰役史實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渡江戰役,時間為1949年4月,解放了南京;湘江戰役是關系中央紅軍生死存亡的一戰,發生于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平津戰役,時間為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基本解放了平津全境;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時間為1947年夏,進入戰略進攻階段;百團大戰,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的1940年。因此時間順序是②⑤④③①。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近代重大戰役史實的識記。10.(2017·金華模擬)小說《茶館》講述了三個時代和三個社會:戊戌變法后的清末社會、辛亥革命后軍閥混戰的民國社會、抗戰后國民黨統治的國統區。請判斷下列情景不會在茶館中發生的是( )A.第一個時代和社會中,有人議論“誰敢改動祖宗的章程,誰就掉腦袋”B.第二個時代和社會中,有人說“有皇上的時候,我們給皇上效力,有袁大總統的時候,我們給袁大總統效力……”C.第三個時代和社會中,茶館里依然貼著“莫談國是”的紙張D.第三個時代和社會中,茶館里人在說起中國共產黨時都豎起大拇指【答案】D【知識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北洋政府與軍閥混戰;內戰的爆發【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近代重要史實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抗戰后,國共兩黨迅速由合作走向對抗,所以在D不會發生。故選擇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近代重大史實的識記。二、非選擇題11.(2017·金華模擬)來自拉薩的降央卓瑪暑假期間跟著課本游紹興,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微博一:三味書屋。三味書屋是典型的南方古民居,它的特點是臨河建屋,房頂坡度比較大,窗戶比較多,這樣的古民居深受自然環境的影響。根據微博一和相關鏈接,請你從自然環境和人文因素的角度分析紹興吸引降央卓瑪的原因。【相關鏈接】(2)微博二:魯迅故居。兩扇黑油油的石庫臺門,是周家新臺門的邊門,是魯迅家出入的地方,這里孕育了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魯迅。列舉一個史實說明魯迅被稱為“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的緣由。(3)微博三:紹興人真聰明,以其獨有的魯迅文化為土壤,吸引了大批游客;依托悠久的紹興黃酒文化,創新開發了泰雕等系列黃酒品牌,使其成為酒店最具核心競爭力的產品;把坐烏篷、逛城河開發成了江南“風情游”,用陸游與唐婉的故事打造沈園“文化游”,怪不得紹興的旅游品牌越來越響。結合微博三,紹興人的聰明有何推廣價值?【答案】(1)位于中國的東南部或東南沿海地區,交通發達,東臨杭州灣,地理位置優越;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雨熱同期,氣候溫暖濕潤;歷史悠久,江南水鄉,經濟發達。(2)投身新文化運動,狂人日記對封建禮教批判最徹底。(3)因地制宜挖掘紹興旅游的優質資源,促進紹興經濟發展。利用獨特的傳統文化,發揮文化對經濟的促進作用;實施科教興國,經濟建設轉移到到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軌道上。【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中國人口基本特點;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因地制宜謀發展【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紹興自然人文環境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紹興位于中國的東南部或東南沿海地區,交通發達,東臨杭州灣,地理位置優越;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雨熱同期,氣候溫暖濕潤;歷史悠久,江南水鄉,經濟發達。(2)本題考查的是魯迅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魯迅被稱為“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如:投身新文化運動,狂人日記對封建禮教批判最徹底。(3)本題考查的是紹興發展的有關知識。本題為開放性試題,學生結合材料回答合理即可,如:因地制宜挖掘紹興旅游的優質資源,促進紹興經濟發展。利用獨特的傳統文化,發揮文化對經濟的促進作用;實施科教興國,經濟建設轉移到到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軌道上。【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紹興自然人文環境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2.(2017·金華模擬)2016年11月12日,海峽兩岸將舉辦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紀念活動,孫中山先生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辛亥年,武昌發生的那些事,是一場意外,意外里的意外。這場意外,毀了一個王朝,像扳道岔一樣,把古老的中國,扳到了另一個軌道上。——《辛亥:搖晃的中國》材料二:“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積四十年之經驗,深知欲達到此目的,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斗。”——孫中山《國事遺囑》材料三:中國共產黨重要領導人之一,參加過辛亥革命的林伯渠在1941年時感慨地說:“對于許多未經過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義是常被低估的,這并不為怪,因為他們體會不到推翻幾千年因襲下來的專制政體是多么不容易的事。”(1)材料一中的意外指的是哪一歷史事件?這一歷史事件把中國扳到了哪一個軌道上?(2)結合中國三,四十年代的相關史實說明材料二中這句話的正確性。(3)根據材料三,請你用一句話評價辛亥革命。據此可以看出歷史評價應該遵循什么原則?【答案】(1)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資本主義道路。(2)1945年9月,中國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這是中國近代以來在反侵略斗爭中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抗戰獲勝的根本原因是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也是抗戰獲勝的重要原因。(3)評價:辛亥革命是剛剛邁入20世紀的中國發生的第一次歷史性巨變。原則:評價歷史不要脫離當時的歷史背景應實事求是等。【知識點】辛亥革命;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抗日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一事件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使中國走上了民主共和的資本主義道路。(2)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積四十年只經驗,深知欲達此目的,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斗”可知,孫中山認為實現目標的途徑是:廣泛發動民眾進行斗爭,聯合可以團結的國家和民族共同奮斗。史實有:1945年9月,中國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這是中國近代以來在反侵略斗爭中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抗戰獲勝的根本原因是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也是抗戰獲勝的重要原因。(3)本題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所學知識可知,辛亥革命是剛剛邁入20世紀的中國發生的第一次歷史性巨變。據此我們可以看出,評價歷史不要脫離當時的歷史背景應實事求是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辛亥革命、抗日戰爭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3.(2017·金華模擬)我們要永遠銘記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走好自己的長征路。根據材料,回答問題。(1)材料一:【重走長征路】閱讀下面紅軍長征路線示意圖(圖中方框內為紅軍長征景物圖),請寫出遵義和會寧兩個地點在圖中的序號,并寫出各自所在省的簡稱。根據材料分析當時的“長征精神”內涵有哪些?(2)材料二:【重聽長征謠】歌謠:講起“八一”歷史長,南昌打響第一槍;工人士兵齊暴動,紅軍戰士最光榮;朱德率領隊伍走,進軍湘南改紅軍;秋收起義毛澤東,鬧得湘東遍地紅;井岡山上朱毛和,創建四軍建奇功。根據材料二概況中國革命新道路的特征。結合材料用20世紀20年代有關史實,說明中國共產黨是怎樣“探索新的道路”的?(3)材料三:【回想長征味】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引用了肖華將軍的《過雪山草地》一詩。“風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饑志越堅;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結合上述材料,中國紅軍的這一歷程留給我們什么啟示?【答案】(1)遵義——①——貴或者黔;會寧——④——甘或隴;偉大長征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革命英雄主義,樂觀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等。(2)在農村建立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史實:發動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等武裝起義;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井岡山會師,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3)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黨要堅持對革命、對軍隊的領導權;繼承和弘揚長征精神(民族精神);立足國情,制定正確的方針、政策,走適合中國發展的道路等。【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工農武裝割據;紅軍長征【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長征和各省級行政區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遵義在圖中序號是①,在貴州省,簡稱貴或者黔;會寧在圖中序號是④,在甘肅省,簡稱甘或隴。偉大長征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革命英雄主義,樂觀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等。(2)本題考查的是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特征是在農村建立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史實:發動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等武裝起義;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井岡山會師,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3)本題考查的是紅軍長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紅軍長征勝利結束帶給我們的啟示: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黨要堅持對革命、對軍隊的領導權;繼承和弘揚長征精神(民族精神);立足國情,制定正確的方針、政策,走適合中國發展的道路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各省級行政區劃的識記,紅軍長征和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理解。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金華市六校2017年中考聯合模擬歷史與社會試卷(學生版).docx 浙江省金華市六校2017年中考聯合模擬歷史與社會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