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聯盟學校2016-2017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第三次獨立作業測試歷史與社會試題一、選擇題1.(2017七下·柯橋月考)中國地域遼闊,氣候萬千。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我國位于亞洲東部,東臨太平洋B.我國南北跨度很大,地跨熱帶、溫帶、寒帶C.我國地形種類多樣,平原面積比例大D.我國氣候差異顯著,溫帶季風氣候對我省影響大2.(2017七下·柯橋月考)讀下面甲、乙、丙、丁四個輪廓圖,回答小題。(1)四幅圖中的山脈是我國地勢第一、二級階梯分界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黑龍江哈爾濱的小明,每天北京時間7點上班;新疆烏魯木齊的小強,每天北京時間10點后才開始上學,這樣安排主要是因為( )A.緯度位置差異B.經度位置差異C.生活習慣不同 D作息制度不同3.(2017七下·柯橋月考)“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這種生活場景時常出現的地區應是( )A.東北地區 B.青藏地區 C.西北地區 D.西南地區4.(2017七下·柯橋月考)“一山分南北”中的山指的是秦嶺,它不僅是我國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線,也是( )①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的分界線 ②南方水田與北方旱地的分界線③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 ④800mm等降水量的分界線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5.(2017七下·柯橋月考)我國的草原風光各異。下圖(右)所示的四個區域中,有類似下圖(左)草場風光的區域是( )A.① B.② C.③ D.④6.(2017七下·柯橋月考)下列省區輪廓與對應的簡稱完全正確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7.(2017七下·柯橋月考)幾千年的古代史,一百多年的近代史,近在眼前的現代史,鮮活生動的當代史,都匯聚于這座城市,這座城市古老而年輕。這座城市是( )A.烏魯木齊 B.上海 C.北京 D.拉薩8.(2017七下·柯橋月考)區教育局為全面了解全區初中學生對分層走班改革意見,組織了一次調查活動。該活動最有可能選用的調查方法應當是( )A.個別訪問 B.問卷調查 C.文選調查 D.實地考察9.(2017七下·柯橋月考)針對部分學生跑步就餐問題,學校擬定了一條新規:“嚴禁跑步就餐,確保人身安全。”這說明( )A.規則源于生活并隨著生活的需要而變化B.規則可以隨意制定、修改C.有些規則往往是無緣無故出現的D.規則是人人都應該遵守二、綜合題10.(2017七下·柯橋月考)《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特別策劃了“三縱一橫”四條尋訪中國的路線,即東線(A線)、中線(B線)、西線(C線)和北緯35°線(D線)。圖示為《中國國家地理》尋訪中國路線,讀圖,完成下列各題。(1)記者沿A線從廣州出發,到達了我國最北的縣城 ,該縣與 (國家)相鄰;當記者到達齊齊哈爾時,發現該地與廣州的自然景觀差異很大,導致兩地景觀產生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2)A,B,C,D四條尋訪路線中,跨越了我國地勢三級階梯的是 線,沿途全部經過少數民族自治區的是 線,途經地區多數為經濟發達地區的是 線,沿途可以欣賞到遼闊的草原、溝壑縱橫的高原、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和熱帶海島風光的是 線。(3)讀圖描述我國的海陸位置: 。11.(2017七下·柯橋月考)長江、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讀長江、黃河圖,回答下列問題。(1)長江、黃河發源地所在的A地形區是 高原,這兩條母親河流向大致為自 向 流,注入 洋。(2)圖中兩條河流,含沙量最大的是 (名稱),有“水能寶庫”“黃金水道”之稱的是 (名稱)。(3)黃河干流呈巨大的“幾”字形,圖中B地形區是 高原,該地區地表千溝萬壑,主要是由于嚴重的 (生態環境問題)造成的。(4)長江中下游地區是洪澇災害嚴重的地區,所以治理長江的首要任務是 ,圖中C是在長江干流建成的我國最大的水利樞紐 水利樞紐。12.(2017七下·柯橋月考)閱讀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根據圖1寫出我國此季節氣溫分布的主要特點,并運用所學知識簡要說明這一特點形成的原因。(2)根據圖2寫出我國年降水量分布特點,并運用所學知識簡要說成的原因。(3)請結合圖1和圖2,說明圖3中劃分地理區域的界線A和界線B的主導因素分別有哪些。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識點】我國的疆域;地勢和地形;氣候多樣,季風顯著【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地域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南北跨度很大,地跨熱帶、溫帶,沒有在寒帶的國土,所以B錯誤;我國地形種類多樣,山區面積比例大,所以C錯誤;我國氣候差異顯著,亞熱帶季風氣候對我省(浙江省)影響大,所以D錯誤。故選擇A。【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地域特征的識記。2.【答案】(1)A(2)B【知識點】我國的疆域;地勢和地形【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第一、二級階梯分界線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地勢第一、二級階梯分界線的是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故選擇A。(2)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地理位置及特點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地球的自轉產生了晝夜交替,也導致各地出現了時差。我國跨經度廣,是造成東西部時間差異的原因。我國東西跨經度大約60度,跨5個時區,相差四個小時,東方時刻總要比西方時刻要早,所以家在黑龍江哈爾濱的小明,每天北京時間7點就上班了;而在新疆烏魯木齊的小強,每天北京時間10點后才開始上學。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地理位置及特點、我國第一、二級階梯分界線的識記。3.【答案】C【知識點】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西北地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北地區位于祖國西北角,深居亞洲大陸的腹地中心,遠離海洋,周圍都有高大的山脈,阻擋著海洋暖濕氣流的進入,形成了干燥的溫帶大陸性氣候.這種氣候的特點就是干旱少雨多風沙,夏熱冬寒,晝夜溫差大。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西北地區概況的識記。4.【答案】D【知識點】地勢和地形;氣候多樣,季風顯著;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秦嶺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是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所以③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秦嶺地理意義的識記。5.【答案】D【知識點】青藏牧區【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青藏地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中草場背景位置有雪山分布,常年積雪,可見這個草場海拔高,所以只有青藏牧區符合題意。故選擇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青藏地區的識記。6.【答案】C【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各省級區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為云南省,簡稱為云或滇;④為四川省,簡稱為川或蜀。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各省級區劃輪廓和簡稱的識記。7.【答案】C【知識點】北京【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北京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北京市位于太行山、燕山和華北平原的結合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全國的政治、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國際化大都市。漫長的歷史歲月,豐厚的文化積淀,鑄就了北京特有的歷史文化傳統,使它成為世界上世界文化遺產最多的城市。目前,北京共有故宮、長城、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天壇、頤和園和十三陵等6處世界文化遺產。北京,一座古老而現代的城市。【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北京的識記。8.【答案】B【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問卷調查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全面了解“全區初中學生”,這個樣本容量太大,所以該活動最好選擇問卷調查的方式有利于信息的匯總。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問卷調查的理解。9.【答案】A【知識點】規則的演變【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規則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規則源于生活并隨著生活的需要而變化,所以A符合題意。規則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人類社會的進程中,有許多新的規則不斷出現,以適應因人類活動的范圍擴大而產生的新事物和新變化;也有無數舊的規則和制度不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而被廢除;也有許多規則隨著生活的需要而不斷完善,所以B不符合題意。任何規則的出現,都是歷史的產物;任何規則的廢立和沿革,都是歷史進程的折射,所以C錯誤。D項在材料里面沒有體現,這個規則只針對學校里的學習和工作人員。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規則的理解。10.【答案】(1)漠河;俄羅斯;緯度(2)D;C;A;B(3)位于亞歐大陸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知識點】我國的疆域;我國的民族及其分布;地勢和地形;氣候多樣,季風顯著【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疆域和氣候分布影響因素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記者沿A線從廣州出發,到達了我國最北的縣城漠河,該縣與俄羅斯相鄰。由于齊齊哈爾緯度高,廣州緯度低,受緯度差異和熱量差異的影響,導致兩地景觀產生差異。(2)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地勢地形、少數民族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地勢西高東低,自西向東呈三級階梯,跨越了我國地勢三級階梯必須跨越我國的東西,所以是D線。C線經過新疆和西藏兩個自治區,因此沿途全部經過少數民族自治區。東部沿海地區經濟較為發達,因此途經地區多數為經濟發達地區的是A線。選擇B線可以在包頭欣賞遼闊的草原,在黃土高原欣賞溝壑縱橫,在湖北欣賞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在海南欣賞熱帶海島風光。(3)本題考查的是我國海陸位置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的海陸位置:位于亞歐大陸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疆域、地勢地形特征的識記,氣候分布影響因素的理解。11.【答案】(1)青藏;西;東;太平(2)黃河;長江(3)黃土;水土流失(4)防洪;三峽【知識點】母親河———長江黃河【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長江和黃河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長江和黃河均發源于青藏高原,由于我國地勢西高東低,這兩條河流大致自西向東流,注入太平洋。(2)本題考查的是長江和黃河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河因為流經水土流失嚴重的黃土高原,含沙量大。長江因為水量穩定,中下游終年不結冰,有利于航運發展,因此被稱為“黃金水道”。(3)本題考查的是黃河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河流經的B地形區是黃土高原,受風力和流水作用影響,由于嚴重的水土流失該地區地表千溝萬壑。(4)本題考查的是長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由于長江流域廣,支流多;中上游植被破壞嚴重,含沙量增大;中下游多為平原,河道彎曲,水流緩慢,水流不暢。流經濕潤地區,降水豐沛,干流汛期長,水量大。有些年份,氣候異常,流域內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濫。再加上人為地過度砍伐,植被破壞嚴重,水土流失加劇,造成流域涵養水源、調節徑流、削峰補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積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圍湖造田,泥沙淤積,從而導致湖泊萎縮,調蓄洪峰能力下降。因此長江洪澇災害嚴重,治理長江首要任務是治理洪澇。圖C是由于水量和地勢落差大,水能豐富而建立的我國最大的水利樞紐長江三峽。【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長江和黃河的識記。12.【答案】(1)南北溫差大,越往北,氣溫越低。緯度位置的影響,冬季風的影響。(2)北方、西北地區降水量較少,南方地區降水量較多。(或: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減少。)海陸位置的影響,夏季風的影響。(3)A線劃分的主導因素是降水量。B線劃分的主導因素是降水和氣溫。【知識點】氣候多樣,季風顯著;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氣溫分布及成因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南北溫差大,越往北,氣溫越低。我國冬季深受冬季風影響,緯度越高,受冬季風影響越大,氣溫越低。(2)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年降水量分布及成因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北方、西北地區降水量較少,南方地區降水量較多(或: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減少)。海陸位置的影響,夏季風的影響。我國降水時空分布深受海陸位置、夏季風的影響。我國東南沿海靠近海洋,深受夏季風影響,降水豐富;西北地區深居內陸,距海較遠,夏季風影響較少或影響不到,降水較少。(3)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線是我國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的分界線,其主導因素是降水量;B線是我國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的分界線,其主導因素是降水和氣溫。【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劃分原則、我國氣溫、年降水量時空分布及成因的識記。1 / 1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聯盟學校2016-2017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第三次獨立作業測試歷史與社會試題一、選擇題1.(2017七下·柯橋月考)中國地域遼闊,氣候萬千。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我國位于亞洲東部,東臨太平洋B.我國南北跨度很大,地跨熱帶、溫帶、寒帶C.我國地形種類多樣,平原面積比例大D.我國氣候差異顯著,溫帶季風氣候對我省影響大【答案】A【知識點】我國的疆域;地勢和地形;氣候多樣,季風顯著【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地域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南北跨度很大,地跨熱帶、溫帶,沒有在寒帶的國土,所以B錯誤;我國地形種類多樣,山區面積比例大,所以C錯誤;我國氣候差異顯著,亞熱帶季風氣候對我省(浙江省)影響大,所以D錯誤。故選擇A。【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地域特征的識記。2.(2017七下·柯橋月考)讀下面甲、乙、丙、丁四個輪廓圖,回答小題。(1)四幅圖中的山脈是我國地勢第一、二級階梯分界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黑龍江哈爾濱的小明,每天北京時間7點上班;新疆烏魯木齊的小強,每天北京時間10點后才開始上學,這樣安排主要是因為( )A.緯度位置差異B.經度位置差異C.生活習慣不同 D作息制度不同【答案】(1)A(2)B【知識點】我國的疆域;地勢和地形【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第一、二級階梯分界線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地勢第一、二級階梯分界線的是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故選擇A。(2)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地理位置及特點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地球的自轉產生了晝夜交替,也導致各地出現了時差。我國跨經度廣,是造成東西部時間差異的原因。我國東西跨經度大約60度,跨5個時區,相差四個小時,東方時刻總要比西方時刻要早,所以家在黑龍江哈爾濱的小明,每天北京時間7點就上班了;而在新疆烏魯木齊的小強,每天北京時間10點后才開始上學。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地理位置及特點、我國第一、二級階梯分界線的識記。3.(2017七下·柯橋月考)“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這種生活場景時常出現的地區應是( )A.東北地區 B.青藏地區 C.西北地區 D.西南地區【答案】C【知識點】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西北地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北地區位于祖國西北角,深居亞洲大陸的腹地中心,遠離海洋,周圍都有高大的山脈,阻擋著海洋暖濕氣流的進入,形成了干燥的溫帶大陸性氣候.這種氣候的特點就是干旱少雨多風沙,夏熱冬寒,晝夜溫差大。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西北地區概況的識記。4.(2017七下·柯橋月考)“一山分南北”中的山指的是秦嶺,它不僅是我國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線,也是( )①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的分界線 ②南方水田與北方旱地的分界線③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 ④800mm等降水量的分界線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D【知識點】地勢和地形;氣候多樣,季風顯著;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秦嶺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是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所以③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秦嶺地理意義的識記。5.(2017七下·柯橋月考)我國的草原風光各異。下圖(右)所示的四個區域中,有類似下圖(左)草場風光的區域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D【知識點】青藏牧區【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青藏地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中草場背景位置有雪山分布,常年積雪,可見這個草場海拔高,所以只有青藏牧區符合題意。故選擇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青藏地區的識記。6.(2017七下·柯橋月考)下列省區輪廓與對應的簡稱完全正確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C【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各省級區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為云南省,簡稱為云或滇;④為四川省,簡稱為川或蜀。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各省級區劃輪廓和簡稱的識記。7.(2017七下·柯橋月考)幾千年的古代史,一百多年的近代史,近在眼前的現代史,鮮活生動的當代史,都匯聚于這座城市,這座城市古老而年輕。這座城市是( )A.烏魯木齊 B.上海 C.北京 D.拉薩【答案】C【知識點】北京【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北京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北京市位于太行山、燕山和華北平原的結合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全國的政治、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國際化大都市。漫長的歷史歲月,豐厚的文化積淀,鑄就了北京特有的歷史文化傳統,使它成為世界上世界文化遺產最多的城市。目前,北京共有故宮、長城、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天壇、頤和園和十三陵等6處世界文化遺產。北京,一座古老而現代的城市。【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北京的識記。8.(2017七下·柯橋月考)區教育局為全面了解全區初中學生對分層走班改革意見,組織了一次調查活動。該活動最有可能選用的調查方法應當是( )A.個別訪問 B.問卷調查 C.文選調查 D.實地考察【答案】B【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問卷調查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全面了解“全區初中學生”,這個樣本容量太大,所以該活動最好選擇問卷調查的方式有利于信息的匯總。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問卷調查的理解。9.(2017七下·柯橋月考)針對部分學生跑步就餐問題,學校擬定了一條新規:“嚴禁跑步就餐,確保人身安全。”這說明( )A.規則源于生活并隨著生活的需要而變化B.規則可以隨意制定、修改C.有些規則往往是無緣無故出現的D.規則是人人都應該遵守【答案】A【知識點】規則的演變【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規則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規則源于生活并隨著生活的需要而變化,所以A符合題意。規則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人類社會的進程中,有許多新的規則不斷出現,以適應因人類活動的范圍擴大而產生的新事物和新變化;也有無數舊的規則和制度不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而被廢除;也有許多規則隨著生活的需要而不斷完善,所以B不符合題意。任何規則的出現,都是歷史的產物;任何規則的廢立和沿革,都是歷史進程的折射,所以C錯誤。D項在材料里面沒有體現,這個規則只針對學校里的學習和工作人員。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規則的理解。二、綜合題10.(2017七下·柯橋月考)《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特別策劃了“三縱一橫”四條尋訪中國的路線,即東線(A線)、中線(B線)、西線(C線)和北緯35°線(D線)。圖示為《中國國家地理》尋訪中國路線,讀圖,完成下列各題。(1)記者沿A線從廣州出發,到達了我國最北的縣城 ,該縣與 (國家)相鄰;當記者到達齊齊哈爾時,發現該地與廣州的自然景觀差異很大,導致兩地景觀產生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2)A,B,C,D四條尋訪路線中,跨越了我國地勢三級階梯的是 線,沿途全部經過少數民族自治區的是 線,途經地區多數為經濟發達地區的是 線,沿途可以欣賞到遼闊的草原、溝壑縱橫的高原、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和熱帶海島風光的是 線。(3)讀圖描述我國的海陸位置: 。【答案】(1)漠河;俄羅斯;緯度(2)D;C;A;B(3)位于亞歐大陸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知識點】我國的疆域;我國的民族及其分布;地勢和地形;氣候多樣,季風顯著【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疆域和氣候分布影響因素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記者沿A線從廣州出發,到達了我國最北的縣城漠河,該縣與俄羅斯相鄰。由于齊齊哈爾緯度高,廣州緯度低,受緯度差異和熱量差異的影響,導致兩地景觀產生差異。(2)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地勢地形、少數民族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地勢西高東低,自西向東呈三級階梯,跨越了我國地勢三級階梯必須跨越我國的東西,所以是D線。C線經過新疆和西藏兩個自治區,因此沿途全部經過少數民族自治區。東部沿海地區經濟較為發達,因此途經地區多數為經濟發達地區的是A線。選擇B線可以在包頭欣賞遼闊的草原,在黃土高原欣賞溝壑縱橫,在湖北欣賞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在海南欣賞熱帶海島風光。(3)本題考查的是我國海陸位置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的海陸位置:位于亞歐大陸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疆域、地勢地形特征的識記,氣候分布影響因素的理解。11.(2017七下·柯橋月考)長江、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讀長江、黃河圖,回答下列問題。(1)長江、黃河發源地所在的A地形區是 高原,這兩條母親河流向大致為自 向 流,注入 洋。(2)圖中兩條河流,含沙量最大的是 (名稱),有“水能寶庫”“黃金水道”之稱的是 (名稱)。(3)黃河干流呈巨大的“幾”字形,圖中B地形區是 高原,該地區地表千溝萬壑,主要是由于嚴重的 (生態環境問題)造成的。(4)長江中下游地區是洪澇災害嚴重的地區,所以治理長江的首要任務是 ,圖中C是在長江干流建成的我國最大的水利樞紐 水利樞紐。【答案】(1)青藏;西;東;太平(2)黃河;長江(3)黃土;水土流失(4)防洪;三峽【知識點】母親河———長江黃河【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長江和黃河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長江和黃河均發源于青藏高原,由于我國地勢西高東低,這兩條河流大致自西向東流,注入太平洋。(2)本題考查的是長江和黃河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河因為流經水土流失嚴重的黃土高原,含沙量大。長江因為水量穩定,中下游終年不結冰,有利于航運發展,因此被稱為“黃金水道”。(3)本題考查的是黃河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河流經的B地形區是黃土高原,受風力和流水作用影響,由于嚴重的水土流失該地區地表千溝萬壑。(4)本題考查的是長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由于長江流域廣,支流多;中上游植被破壞嚴重,含沙量增大;中下游多為平原,河道彎曲,水流緩慢,水流不暢。流經濕潤地區,降水豐沛,干流汛期長,水量大。有些年份,氣候異常,流域內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濫。再加上人為地過度砍伐,植被破壞嚴重,水土流失加劇,造成流域涵養水源、調節徑流、削峰補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積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圍湖造田,泥沙淤積,從而導致湖泊萎縮,調蓄洪峰能力下降。因此長江洪澇災害嚴重,治理長江首要任務是治理洪澇。圖C是由于水量和地勢落差大,水能豐富而建立的我國最大的水利樞紐長江三峽。【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長江和黃河的識記。12.(2017七下·柯橋月考)閱讀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根據圖1寫出我國此季節氣溫分布的主要特點,并運用所學知識簡要說明這一特點形成的原因。(2)根據圖2寫出我國年降水量分布特點,并運用所學知識簡要說成的原因。(3)請結合圖1和圖2,說明圖3中劃分地理區域的界線A和界線B的主導因素分別有哪些。【答案】(1)南北溫差大,越往北,氣溫越低。緯度位置的影響,冬季風的影響。(2)北方、西北地區降水量較少,南方地區降水量較多。(或: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減少。)海陸位置的影響,夏季風的影響。(3)A線劃分的主導因素是降水量。B線劃分的主導因素是降水和氣溫。【知識點】氣候多樣,季風顯著;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氣溫分布及成因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南北溫差大,越往北,氣溫越低。我國冬季深受冬季風影響,緯度越高,受冬季風影響越大,氣溫越低。(2)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年降水量分布及成因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北方、西北地區降水量較少,南方地區降水量較多(或: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減少)。海陸位置的影響,夏季風的影響。我國降水時空分布深受海陸位置、夏季風的影響。我國東南沿海靠近海洋,深受夏季風影響,降水豐富;西北地區深居內陸,距海較遠,夏季風影響較少或影響不到,降水較少。(3)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線是我國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的分界線,其主導因素是降水量;B線是我國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的分界線,其主導因素是降水和氣溫。【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劃分原則、我國氣溫、年降水量時空分布及成因的識記。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聯盟學校2016-2017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第三次獨立作業測試歷史與社會試題(學生版).docx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聯盟學校2016-2017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第三次獨立作業測試歷史與社會試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