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2016-2017學年下學期期末考試七年級歷史與社會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2016-2017學年下學期期末考試七年級歷史與社會試卷

資源簡介

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2016-2017學年下學期期末考試七年級歷史與社會試卷
一、選擇題
1.(2017七下·越城期末)黃巖島海域一艘編號為“瓊三亞7246”的船在作業,根據編號此船來自(  )
A.海南省 B.廣東省 C.浙江省 D.福建省
【答案】A
【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省級行政區劃簡稱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瓊是海南省的簡稱。故選擇A。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省級行政區劃簡稱的識記。
2.(2017七下·越城期末)下列關于我國海陸位置的描述,正確的是(  )
A.位于亞歐大陸的西部,太平洋的東岸
B.東臨印度洋,西部深入內陸
C.位于亞歐大陸東部,東部瀕臨太平洋
D.西南臨近印度洋,東部深入內陸
【答案】C
【知識點】我國的疆域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海陸位置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位于亞歐大陸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所以A錯誤;我國東臨太平洋,所以B錯誤;位于亞歐大陸東部,東部瀕臨太平洋,所以C正確;我國西部深入內陸,西南沒有瀕臨印度洋,所以D錯誤。故選擇C。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海陸位置的識記。
3.(2017七下·越城期末)閱讀下圖長江經濟帶,回答小題。
(1)圖中代表浙江省的數字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對于長江各段的描述,正確的是有(  )
①a段落差大峽谷多,水能資源豐富
②b段流經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
③c段由于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④c段江闊水深,航運便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1)D
(2)C
【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母親河———長江黃河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各省級行政區劃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為貴州省,②湖南省,③為江西省,④為浙江省。故選擇D。
(2)本題考查的是長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長江沒有流經黃土高原,所以②錯誤;形成“地上河”的是黃河下游,所以③錯誤。故選擇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各省級行政區劃分布和長江概況的識記。
4.(2017七下·越城期末)陜北高原地域特征顯著,下列描述正確的有(  )
①窯洞內冬暖夏涼 ②信天游高亢奔放 ③沙漠中駱駝成群 ④黃土地千溝萬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知識點】黃土高原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黃土高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陜北高原即黃土高原,其地域特征是:窯洞內冬暖夏涼、信天游高亢奔放、黃土地千溝萬壑。駱駝成群的景象存在于沙漠之中,黃土高原上沒有沙漠,所以③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黃土高原地域特征的識記。
5.(2017七下·越城期末)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有一組分鏡頭:“草原的深秋充滿寒意,干燥的牛糞可以讓爐火燒得更旺一些。爐火上翻滾著乳白色的漿液,這是世代居住于此的蒙克一家早餐中永遠的主角——奶茶。”據此判斷,蒙克一家最有可能居住在(  )
A.內蒙古大草原 B.東北三省
C.四川盆地 D.臺灣地區
【答案】A
【知識點】內蒙古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內蒙古草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草原、干燥的牛糞、奶茶等可以看出這是北方的畜牧業地區,所以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內蒙古草原概況的識記。
6.(2017七下·越城期末)太湖流域是我國著名的水鄉。對太湖流域描述正確的是(  )
A.屬于熱帶季風氣候,有利于發展各種經濟類農作物
B.這里的城鎮多沿河或環湖分布,河道是對外聯系的通道
C.紅松樹種基地誕生于此,這里交通發達便利木材運到各地
D.由于終年雨量較多,這里的房子大多是干欄式的吊腳樓
【答案】B
【知識點】太湖流域的水鄉城鎮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太湖流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太湖流域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所以A錯誤;太湖流域的城鎮多沿河或環湖分布,河道是對外聯系的通道,所以B正確;紅松樹基地在我國的東北,所以C錯誤;太湖流域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且吊腳樓是熱帶地區的建筑物,不符合題意當地水鄉城鎮建筑特征,所以D錯誤。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太湖流域概況的識記。
7.(2017七下·越城期末)2016年12月28日,我國東西向最長高鐵——滬昆鐵全線通車,其貴陽—昆明段在修建過程中最為艱難,其主要原因是(  )
A.土質疏松,溝壑縱橫,不易固定
B.太陽輻射強,日照時間過長
C.多年凍土、高寒缺氧、生態脆弱
D.高原地表,地勢崎嶇不平
【答案】D
【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地勢和地形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云貴高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貴陽—昆明段位于我國的云貴高原,當地地勢崎嶇不平,是當地鐵路線修建艱難的主要原因,所以D符合題意。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云貴高原自然環境特征的識記。
8.(2017七下·越城期末)下圖是《中國國家地理》編輯社策劃的“三縱一橫”四條“尋訪春天”的路線。據此回答小題。
(1)四條尋春路線中,能夠直觀感受到我國地勢特點的旅游路線是(  )
A.路線A B.路線B C.路線C D.路線D
(2)這種地勢特點對我國影響,下列描述恰當的是(  )
①有利于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形成降水
②眾多大河滾滾東流,有利于東西交通
③階梯之間落差大,有利于形成豐富水能
④有利于形成南方、北方不同的景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C
(2)A
【知識點】地勢和地形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地勢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所以C符合題意。故選擇C。
(2)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地勢特征影響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南方、北方不同景觀的形成與我國西高東低的地勢特征無關,與氣候有關,所以④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地勢特征及其影響的識記。
二、非選擇題
9.(2017七下·越城期末)讀圖,回答問題。
(1)C地區與D地區的分界線是   —淮河一線。
(2)從跨區域角度看,圖中流經A,B,D區域的河流是   ,她自西向東流的原因是   。
(3)素有“高原之舟”的牦牛主要分布在   地區,該地區海拔高,被譽為“   ”,該地區的支柱產業是   。
(4)與C,D區域相比,A,B區域經濟發展緩慢,請從自然環境角度分析原因。
【答案】(1)秦嶺
(2)黃河;地勢西高東低
(3)B(青藏高原);世界屋脊;畜牧業
(4)氣候角度:氣候干旱,以溫帶大陸性氣候和高原山地氣候為主;地形角度:高原、山地面積廣大。
【知識點】地勢和地形;母親河———長江黃河;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青藏牧區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C地區是我國的南方地區,D地區是我國的北方地區,它們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
(2)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地勢特征和黃河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從跨區域角度看,圖中流經A,B,D區域的河流是黃河,她自西向東流的原因是我國地勢西高東低。
(3)本題考查的是青藏高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素有“高原之舟”的牦牛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該地區海拔高,被譽為“世界屋脊”,該地區的支柱產業是畜牧業。
(4)本題考查的是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地區是我國的西北地區,當地氣候干旱,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高原、山地面積廣大,不利于經濟的發展;B地區是我國的青藏高原,當地以高原山地氣候為主,以高原、山地面積廣大,被譽為“世界屋脊”,自然環境惡劣,交通不便,不利于當地經濟的發展。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地勢特征及影響、黃河分布、我國四大地理區域概況的識記。
10.(2017七下·越城期末)“一帶一路”倡議給新疆帶來新的機遇,新疆被定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結合圖一,描述新疆的地理位置。
(2)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分布著點點綠洲,結合下圖,分析綠洲存在的原因。
(3)浙江人善于把握時機,紛紛前往A地建立倉儲基地,作為貿易交流中轉站,綜合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浙江人選擇A地建倉儲基地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新疆位于中國西北部(亞歐大陸內部)。
(2)創造了坎兒井,將高山雪水經過暗渠引到農田,減少了蒸發。
(3)地理位置優異,與周過多個國家毗鄰,是西部開放門戶和對外經貿往來的窗口。石油、天然氣等自然資源豐富。
【知識點】新疆(絲路明珠)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新疆地理位置的有關知識。分析圖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疆位于中國西北部(亞歐大陸內部)。
(2)本題考查的是坎兒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分布著點點綠洲,主要原因在于當地人創造了坎兒井,將高山雪水經過暗渠引到農田,減少了蒸發。
(3)本題考查的是烏魯木齊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地即烏魯木齊,地理位置優異,與周過多個國家毗鄰,是西部開放門戶和對外經貿往來的窗口,當地石油、天然氣等自然資源豐富。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新疆自然人文特征的識記。
11.(2017七下·越城期末)某校七年級學生分兩組進行“知我紹興 愛我紹興”的社會調查活動,閱讀下列部分調查成果,回答問題。
(1)【第一組】該組同學以“紹興文明探源”為切入點,查閱了《史記 五帝本紀》了解堯舜禹的故事;去印山越國王陵遺址考證相關歷史;探訪歷史學家咨詢關于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傳說……
分別指出材料中的實物資料、口述資料和文獻資料?
(2)【第二組】該組同學通過上網查到以下信息:
請你根據上述圖表,分析紹興的自然條件。(可從地形、氣候、河流等角度)
(3)該班同學采用了哪些調查方法?綜合上述材料,請你為紹興的發展提出一條合理的建議并說明理由。
【答案】(1)實物資料:印山越國王陵遺址;口述資料:大禹三過家門不入的傳說;文獻資料:《史記 五帝本紀》
(2)北部有大片平原,土壤肥沃;河湖眾多;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沛、雨熱同期。
(3)文獻調查法、實地考察法、訪談法;大力發展漁業等特色產業,自然條件適宜;大力發展旅游業,人文資源豐富。
【知識點】世界氣候類型和特點;氣候多樣,季風顯著;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探究文明起源的方法和途徑;如何開展社會調查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實物資料、口述資料和文獻資料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實物資料:印山越國王陵遺址;口述資料:大禹三過家門不入的傳說;文獻資料:《史記 五帝本紀》。
(2)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紹興北部有大片平原,土壤肥沃;河湖眾多;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沛、雨熱同期。
(3)本題考查的是調查方法和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該班同學采用了文獻調查法、實地考察法、訪談法。本題第二小問為開放性試題,學生回答合理即可,如:大力發展漁業等特色產業,自然條件適宜;大力發展旅游業,人文資源豐富。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實物資料、口述資料和文獻資料以及調查方法的理解,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 / 1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2016-2017學年下學期期末考試七年級歷史與社會試卷
一、選擇題
1.(2017七下·越城期末)黃巖島海域一艘編號為“瓊三亞7246”的船在作業,根據編號此船來自(  )
A.海南省 B.廣東省 C.浙江省 D.福建省
2.(2017七下·越城期末)下列關于我國海陸位置的描述,正確的是(  )
A.位于亞歐大陸的西部,太平洋的東岸
B.東臨印度洋,西部深入內陸
C.位于亞歐大陸東部,東部瀕臨太平洋
D.西南臨近印度洋,東部深入內陸
3.(2017七下·越城期末)閱讀下圖長江經濟帶,回答小題。
(1)圖中代表浙江省的數字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對于長江各段的描述,正確的是有(  )
①a段落差大峽谷多,水能資源豐富
②b段流經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
③c段由于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④c段江闊水深,航運便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2017七下·越城期末)陜北高原地域特征顯著,下列描述正確的有(  )
①窯洞內冬暖夏涼 ②信天游高亢奔放 ③沙漠中駱駝成群 ④黃土地千溝萬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17七下·越城期末)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有一組分鏡頭:“草原的深秋充滿寒意,干燥的牛糞可以讓爐火燒得更旺一些。爐火上翻滾著乳白色的漿液,這是世代居住于此的蒙克一家早餐中永遠的主角——奶茶。”據此判斷,蒙克一家最有可能居住在(  )
A.內蒙古大草原 B.東北三省
C.四川盆地 D.臺灣地區
6.(2017七下·越城期末)太湖流域是我國著名的水鄉。對太湖流域描述正確的是(  )
A.屬于熱帶季風氣候,有利于發展各種經濟類農作物
B.這里的城鎮多沿河或環湖分布,河道是對外聯系的通道
C.紅松樹種基地誕生于此,這里交通發達便利木材運到各地
D.由于終年雨量較多,這里的房子大多是干欄式的吊腳樓
7.(2017七下·越城期末)2016年12月28日,我國東西向最長高鐵——滬昆鐵全線通車,其貴陽—昆明段在修建過程中最為艱難,其主要原因是(  )
A.土質疏松,溝壑縱橫,不易固定
B.太陽輻射強,日照時間過長
C.多年凍土、高寒缺氧、生態脆弱
D.高原地表,地勢崎嶇不平
8.(2017七下·越城期末)下圖是《中國國家地理》編輯社策劃的“三縱一橫”四條“尋訪春天”的路線。據此回答小題。
(1)四條尋春路線中,能夠直觀感受到我國地勢特點的旅游路線是(  )
A.路線A B.路線B C.路線C D.路線D
(2)這種地勢特點對我國影響,下列描述恰當的是(  )
①有利于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形成降水
②眾多大河滾滾東流,有利于東西交通
③階梯之間落差大,有利于形成豐富水能
④有利于形成南方、北方不同的景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選擇題
9.(2017七下·越城期末)讀圖,回答問題。
(1)C地區與D地區的分界線是   —淮河一線。
(2)從跨區域角度看,圖中流經A,B,D區域的河流是   ,她自西向東流的原因是   。
(3)素有“高原之舟”的牦牛主要分布在   地區,該地區海拔高,被譽為“   ”,該地區的支柱產業是   。
(4)與C,D區域相比,A,B區域經濟發展緩慢,請從自然環境角度分析原因。
10.(2017七下·越城期末)“一帶一路”倡議給新疆帶來新的機遇,新疆被定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結合圖一,描述新疆的地理位置。
(2)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分布著點點綠洲,結合下圖,分析綠洲存在的原因。
(3)浙江人善于把握時機,紛紛前往A地建立倉儲基地,作為貿易交流中轉站,綜合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浙江人選擇A地建倉儲基地的原因有哪些。
11.(2017七下·越城期末)某校七年級學生分兩組進行“知我紹興 愛我紹興”的社會調查活動,閱讀下列部分調查成果,回答問題。
(1)【第一組】該組同學以“紹興文明探源”為切入點,查閱了《史記 五帝本紀》了解堯舜禹的故事;去印山越國王陵遺址考證相關歷史;探訪歷史學家咨詢關于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傳說……
分別指出材料中的實物資料、口述資料和文獻資料?
(2)【第二組】該組同學通過上網查到以下信息:
請你根據上述圖表,分析紹興的自然條件。(可從地形、氣候、河流等角度)
(3)該班同學采用了哪些調查方法?綜合上述材料,請你為紹興的發展提出一條合理的建議并說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省級行政區劃簡稱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瓊是海南省的簡稱。故選擇A。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省級行政區劃簡稱的識記。
2.【答案】C
【知識點】我國的疆域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海陸位置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位于亞歐大陸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所以A錯誤;我國東臨太平洋,所以B錯誤;位于亞歐大陸東部,東部瀕臨太平洋,所以C正確;我國西部深入內陸,西南沒有瀕臨印度洋,所以D錯誤。故選擇C。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海陸位置的識記。
3.【答案】(1)D
(2)C
【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母親河———長江黃河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各省級行政區劃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為貴州省,②湖南省,③為江西省,④為浙江省。故選擇D。
(2)本題考查的是長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長江沒有流經黃土高原,所以②錯誤;形成“地上河”的是黃河下游,所以③錯誤。故選擇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各省級行政區劃分布和長江概況的識記。
4.【答案】B
【知識點】黃土高原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黃土高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陜北高原即黃土高原,其地域特征是:窯洞內冬暖夏涼、信天游高亢奔放、黃土地千溝萬壑。駱駝成群的景象存在于沙漠之中,黃土高原上沒有沙漠,所以③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黃土高原地域特征的識記。
5.【答案】A
【知識點】內蒙古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內蒙古草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草原、干燥的牛糞、奶茶等可以看出這是北方的畜牧業地區,所以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內蒙古草原概況的識記。
6.【答案】B
【知識點】太湖流域的水鄉城鎮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太湖流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太湖流域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所以A錯誤;太湖流域的城鎮多沿河或環湖分布,河道是對外聯系的通道,所以B正確;紅松樹基地在我國的東北,所以C錯誤;太湖流域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且吊腳樓是熱帶地區的建筑物,不符合題意當地水鄉城鎮建筑特征,所以D錯誤。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太湖流域概況的識記。
7.【答案】D
【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地勢和地形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云貴高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貴陽—昆明段位于我國的云貴高原,當地地勢崎嶇不平,是當地鐵路線修建艱難的主要原因,所以D符合題意。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云貴高原自然環境特征的識記。
8.【答案】(1)C
(2)A
【知識點】地勢和地形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地勢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所以C符合題意。故選擇C。
(2)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地勢特征影響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南方、北方不同景觀的形成與我國西高東低的地勢特征無關,與氣候有關,所以④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地勢特征及其影響的識記。
9.【答案】(1)秦嶺
(2)黃河;地勢西高東低
(3)B(青藏高原);世界屋脊;畜牧業
(4)氣候角度:氣候干旱,以溫帶大陸性氣候和高原山地氣候為主;地形角度:高原、山地面積廣大。
【知識點】地勢和地形;母親河———長江黃河;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青藏牧區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C地區是我國的南方地區,D地區是我國的北方地區,它們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
(2)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地勢特征和黃河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從跨區域角度看,圖中流經A,B,D區域的河流是黃河,她自西向東流的原因是我國地勢西高東低。
(3)本題考查的是青藏高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素有“高原之舟”的牦牛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該地區海拔高,被譽為“世界屋脊”,該地區的支柱產業是畜牧業。
(4)本題考查的是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地區是我國的西北地區,當地氣候干旱,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高原、山地面積廣大,不利于經濟的發展;B地區是我國的青藏高原,當地以高原山地氣候為主,以高原、山地面積廣大,被譽為“世界屋脊”,自然環境惡劣,交通不便,不利于當地經濟的發展。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地勢特征及影響、黃河分布、我國四大地理區域概況的識記。
10.【答案】(1)新疆位于中國西北部(亞歐大陸內部)。
(2)創造了坎兒井,將高山雪水經過暗渠引到農田,減少了蒸發。
(3)地理位置優異,與周過多個國家毗鄰,是西部開放門戶和對外經貿往來的窗口。石油、天然氣等自然資源豐富。
【知識點】新疆(絲路明珠)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新疆地理位置的有關知識。分析圖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疆位于中國西北部(亞歐大陸內部)。
(2)本題考查的是坎兒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分布著點點綠洲,主要原因在于當地人創造了坎兒井,將高山雪水經過暗渠引到農田,減少了蒸發。
(3)本題考查的是烏魯木齊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地即烏魯木齊,地理位置優異,與周過多個國家毗鄰,是西部開放門戶和對外經貿往來的窗口,當地石油、天然氣等自然資源豐富。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新疆自然人文特征的識記。
11.【答案】(1)實物資料:印山越國王陵遺址;口述資料:大禹三過家門不入的傳說;文獻資料:《史記 五帝本紀》
(2)北部有大片平原,土壤肥沃;河湖眾多;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沛、雨熱同期。
(3)文獻調查法、實地考察法、訪談法;大力發展漁業等特色產業,自然條件適宜;大力發展旅游業,人文資源豐富。
【知識點】世界氣候類型和特點;氣候多樣,季風顯著;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探究文明起源的方法和途徑;如何開展社會調查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實物資料、口述資料和文獻資料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實物資料:印山越國王陵遺址;口述資料:大禹三過家門不入的傳說;文獻資料:《史記 五帝本紀》。
(2)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紹興北部有大片平原,土壤肥沃;河湖眾多;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沛、雨熱同期。
(3)本題考查的是調查方法和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該班同學采用了文獻調查法、實地考察法、訪談法。本題第二小問為開放性試題,學生回答合理即可,如:大力發展漁業等特色產業,自然條件適宜;大力發展旅游業,人文資源豐富。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實物資料、口述資料和文獻資料以及調查方法的理解,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阳市| 客服| 景谷| 崇明县| 兴城市| 华池县| 九龙城区| 兴城市| 泰和县| 日照市| 岳普湖县| 页游| 宜丰县| 偏关县| 中卫市| 宝山区| 丹棱县| 杭锦旗| 丁青县| 顺平县| 土默特左旗| 嵊泗县| 阳山县| 博湖县| 兰西县| 德州市| 沂南县| 祁阳县| 津市市| 奉新县| 满洲里市| 淅川县| 平和县| 大厂| 花莲市| 绍兴县| 濮阳县| 湘潭市| 留坝县| 青海省| 韩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