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食物中能量的釋放【學習目標】說明能量來自細胞中有機物的氧化分解,闡述呼吸作用的實質和意義;通過演示,了解檢測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方法。說明燃燒與呼吸作用本質的共性與區別。【教學重點】解釋呼吸作用的實質和意義。【教學難點】如何引導學生將體外燃燒和細胞的呼吸作用這兩個過程相聯系。【教學過程】一、復習引入出示學生參加校運動會項目的圖片,思考回答如下問題:問題1:參加體育活動需要什么?問題2:請同學們列舉人體哪些生命活動需要能量?(學生分組討論)師:對討論結果不過多評價,因初一學生沒有能量守恒和能量轉換的知識。可以適當補充實例,如運動、學習、思考問題等需要能量,在人體內還有很多我們沒想到的一些,如細胞分裂,物質運輸等。進而引出人體生命活動的能量直接或間接來源于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食物。問題3:人體需要的能量來自哪里?問題4:食物中真的貯存著能量嗎?不同食物中貯存的能量是否相同?問題5:食物中的能量是以什么形式釋放出來的?學生思考并嘗試回答?二、過渡設疑討論分析1、食物中儲存的能量通過燃燒可以釋放出來,燃燒過程需要什么條件?會產生什么物質?2、人體細胞攝取營養物質怎樣釋放出能量?細胞內營養物質釋放能量是否也需要氧氣?3、氧氣是怎么進入人體內的?4、通過呼吸,吸入人體內的氣體與我們呼出氣體成分是一樣的嗎?三、演示實驗:檢驗人體呼出氣體成分的變化。(一)實驗步驟:1.取大小相同的四個集氣瓶,分別標號為A、B、C、D。2.請一學生將A和B瓶置于室外,打開瓶蓋,3min后蓋上瓶口。(學生討論A和B瓶內的氣體成分,得出瓶內氣體成分與空氣相同。)3.請一學生取一玻璃管依次插入C和D瓶中,通過玻璃管向瓶里連續地呼氣數次,然后蓋嚴瓶口。(學生討論C和D瓶內的氣體成分,得出瓶內氣體含有較多的由肺部呼出的氣體。)4.將燃著的衛生香分別放入A和C瓶中(如課本P47圖),記錄衛生香燃燒時間的長短。5.分別向B和D中倒入30mL澄清的石灰水,比較兩瓶中液體的渾濁程度。(二氧化碳氣體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二)實驗現象(由學生觀察后總結):1衛生香在A瓶中比在C瓶中燃燒時間長。2.D瓶里的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三)討論:為什么由肺部呼出的氣體中含有的氧氣少而二氧化碳多?(學生分組討論)師:人體的每個細胞都能利用氧氣將葡萄糖等有機物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時伴有能量的釋放。四、細胞通過呼吸作用釋放能量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總結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義.1、什么是呼吸作用?學生閱讀教材后回答:生物體細胞內葡萄糖氧化分解并釋放能量的過程,就是呼吸作用。請大家把人體細胞的呼吸作用與”食物在體外燃燒進行比較,它們有什么相似之處?”經過對比,可以看出這兩個過程的本質是相同的;也就是說,呼吸作用的實質是: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2、從你們日常生活的體驗中,你認為呼吸作用釋放的能量用在哪些方面?學生討論回答,細胞通過呼吸作用釋放能量的意義。(用于各種生命活動,還可以維持體溫恒定。)小結:呼吸作用的重要意義在于為生命活動提供動力。【過渡】燃燒和呼吸作用都可以將食物中儲存的能量釋放出來?合作探究:燃燒和呼吸作用的異同.燃 燒呼吸作用相同點[][]氧化過程氧化過程[]產物:二氧化碳和水產物一般是二氧化碳需要氧氣一般需要氧氣不同點一個步驟完成一連串的化學反應過程在任何地方都可進行只在活細胞內進行不需要酶的參與需要多種酶的催化反應迅速、劇烈反應緩慢儲存的能量瞬間釋放儲存的能量逐步釋放能量以光和熱的形式釋放能量以熱和高能化合物形式釋放五、展示點評,總結升華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存在什么疑問?可同學間交流討論,再總結回答.六、練習反饋、拓展思維【作業】思考與練習第1,2題。板書設計第一節食物中能量的釋放呼吸作用:葡萄糖+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實質: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意義:呼吸作用為生命活動提供動力。【教學反思】本節課教學過程簡單明了,重難點突出,主要是以“檢驗人體呼出氣體成分的變化”實驗為核心,比較食物在體外、體內釋放能量兩個過程的聯系和區別,進而歸納呼吸作用的實質和意義。所以,在實驗的分析過程中,教師應及時引導學生討論并歸納。實驗涉及的化學知識、方法較多,其中的原理不必向學生過多解釋,否則容易使學生迷惑,只需要了解實驗現象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