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建設生態文明 推進環境保護【熱點點擊】2011年12月15日,國務院正式印發《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該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我國將把環境保護列入各級財政年度預算并逐步增加投入,繼續穩步推進環境稅費改革,完善排污收費制度,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促進非化石能源發展。2011年12月20日至21日,第七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出席會議并講話。會上,受國務院委托,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與各省(區、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部分中央企業負責人簽訂了“十二五”污染減排目標責任書。2012年2月15日,湖北省第八次環保大會在武昌舉行。會議傳達了第七次全國環保大會精神,總結了我省“十一五”時期環保工作,部署“十二五”環保工作。省委副書記、省長王國生出席會議并講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王曉東主持會議,副省長張通做工作報告。《湖北省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綱要》將八項環保工程作為“十二五”環保重點,涉及項目7517個,項目投資需求金額總計3163.2億元。一是飲用水安全保障工程;二是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工程;三是工業企業污染治理工程; 四是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五是重點流域區域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主要包括“三庫(丹江口水庫、三峽水庫、漳河水庫)、三江(長江、漢江、清江)、三湖(洪湖、梁子湖、東湖)”等重點流域區域的水環境綜合治理與水生態修復、武漢城市圈碧水工程、自然保護區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項目;六是城市環境生態宜居工程;七是環境風險防范工程;八是環境管理基礎保障工程。2012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推進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保護。節能減排的關鍵是節約能源,提高能效,減少污染。深入貫徹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加強環境保護,推進生態建設,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考點聚焦】1.目前我國環境的總體形勢:從總體上看,我國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區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國環境形勢依然相當嚴峻,不容樂觀。2.我國環境問題主要表現在:污染物排放總量還相當大,遠遠高于環境自凈能力;工業污染治理任務相當繁重,有些經過治理的地方又出現反復,城鎮生活污染比重明顯增加;不少地區水質、土質污染日漸突出,有些地方的農產品有害殘留物嚴重超標;部分地區水土流失、荒漠化仍在加劇等。3.保護和改善環境也是保護和發展生產力。實踐證明,無論什么地方,無論什么時候,保護好環境就能增強投資吸引力和經濟競爭力。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作為我國的基本國策,直接關系到現代化建設目標的實現和中華民族的復興,關系到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4.堅持科學發展觀,實現可持續發展。在推進現代化建設中,我們在保持國民經濟持續較快增長的同時,必須把環境保護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快經濟建設,絕不能以破壞環境為代價,絕不能把環境保護同經濟建設對立起來或割裂開來,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5.“建設生態文明,開創環境保護工作新局面”國家應該:樹立科學發展觀,堅持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強環境法規及知識的宣傳教育;全面規劃,科學布局,保持生態平衡,防治環境污染;改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增長質量,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倡導綠色消費;等等。6.我們青少年應節約資源:隨手關燈、關水龍頭;紙張雙面使用;少乘電梯,多爬樓梯;不用或少用一次性木筷子;不用紙制賀卡;循環用水,一水多用;空調溫度設定夏天不低于26度,冬天不高于18度;等等。7.我們青少年應保護環境:積極參加植樹造林、打掃社區衛生的活動;自覺保護野生動植物;宣傳環保知識,參與環保調查,將調查結果向環保部門反映,提出保護環境的建議;敢于同破壞環境的行為作斗爭;等等。【跟蹤訓練】(一)單項選擇題1.2012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推進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保護。加強環境保護,推進生態建設,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需要①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②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③堅持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④先污染、后治理A. ①③④ B.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④在第七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上,環境保護部與各省(區、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部分中央企業負責人簽訂了“十二五”污染減排目標責任書。此項舉措( )①有利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②將會減緩經濟發展速度,降低人民生活水平 ③有利于促進我國的經濟轉型 ④有利于遏制我國環境惡化的趨勢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李克強同志在第七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上指出,資源相對短缺、環境容量(又稱環境負載容量,目前多指在人類生存和自然生態不受危害的前提下,某一地區的某一環境要素中某種污染物的最大容納量)有限已經成為我國國情新的基本特征。為此,我們應該( )①不惜一切代價開采資源,以緩解我國目前資源短缺的狀況 ②節能減排、轉型發展,堅定不移地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③推進環保科技攻關,增強保護與改善環境的能力 ④完善環保法規體系,加大環保執法力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右邊漫畫給我們的啟示是( )A.應最大限度地開發利用各種自然資源B.要減少環境污染C.為了保護環境,就不應再開發利用一切自然資源D.要保護生態環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5.2011年全國科普日活動以“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保障安全健康、促進創新創造”為主題。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需要我們( )①堅定不移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②先發展經濟,再保護環境 ③廣泛深入地開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大力弘揚健康文明、節能環保的生產方式④努力營造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消費模式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6 .漫畫中之所以對“高耗能企業”“高污染企業”絕不手軟,主要是因為它們①浪費資料、破壞環境 ②常常偷稅漏稅③制約了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④生產的產品質劣價高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③7.世博會舉辦期間,世博園區內汽車尾氣實現“零排放”,一千輛新能源汽車承擔世博園區內的交通任務;許多場館都應用了太陽能發電技術……上海世博會成為一屆名副其實的“低碳世博會”。我國舉辦“低碳世博會”( )①樹立了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 ②反映了節能減排是我國當前的中心工作 ③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體現 ④體現了我國積極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A. 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國家,承諾到2020年,實現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因此,我國應:① 堅持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② 頒布一系列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加大執行力度,追究違反環境保護法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③ 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做到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④ 堅持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經濟。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二)多項選擇題9.德國慕尼黑再保險公司最近公布的一項數據顯示,2011年前6個月全球自然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已達2650億美元(約合1.7萬億元人民幣),超過2005年全年的2220億美元(約合1.4萬億元人民幣)。而在此前2005年一直被認為是史上“最昂貴”的災害年,今天,2011年“再創新高”已無懸念。這一現實( )A.警示我們人與自然的矛盾不可協調,要順從自然B.告訴我們保護和改善環境就是保護和發展生產力C.要求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走可持續發展道路D.啟示我們要發展循環經濟,踐行低碳生活10.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的新目標,并強調要使“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建設生態文明需要A.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B.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念C.轉變經濟發展方式D.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壞后補償”的發展路子11.《2012》是一部關于全球毀滅的災難電影,描述的是由于自然資源和環境長期被人類掠奪性開采和破壞,地球自身的平衡系統已經面臨崩潰,人類即將面臨空前的自然災害。面對全球性自然災害不知何去何從的人類決定前往方舟基地尋找生存的機會。下面哪些行為能為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機會:A.荷蘭計劃于2012年征收“綠色”道路稅,減少二氧化碳排放B.開展“世博綠色出行”活動,號召大家以低碳排放的出行方式參與世博C.廣西桂林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將一批野生保護動物放歸大自然D.孝感市斥資5億改造老澴河,建設宜居城市,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12.當前,隨著二氧化碳排放量呈幾何級數增長,全球氣候變暖,對人類的健康已構成重大威脅。因此,關注生態、注重環保、參與節能顯得尤為重要,“低碳經濟”、“低碳生活”已成為人類現在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必然選擇。對普通公民來說,你對“低碳生活”的認識是:A.平時注意節水省電、垃圾回收以及綠色出行,就是積極實踐“低碳生活”;B.“低碳生活”是一種自然而然去節約身邊各種資源的習慣;C.“低碳生活”是延緩全球氣候變暖的迫切需要;D.發展經濟必須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低碳生活”不可能實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