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實施科教興國 鼓勵自主創新【熱點點擊】2011年12月1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大會,隆重慶祝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交會對接圓滿成功。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發表講話強調,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交會對接成功,是我國載人航天事業發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又一標志性成果,是中華民族為人類探索利用外層空間作出的又一卓越貢獻。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要大力弘揚載人航天精神,萬眾一心,拼搏奉獻,滿懷信心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而不懈奮斗。2011年12月2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了《2011年中國的航天》白皮書。白皮書全文近10000字,分為前言、發展宗旨與原則、2006年以來的主要進展、未來五年的主要任務、發展政策與措施、國際交流與合作等六個部分。2012年2月14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向獲得201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粒子加速器事業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謝家麟,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著名建筑與城鄉規劃學家、新中國建筑教育奠基人之一、人居環境科學創建者吳良鏞。2012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大力發展科技、教育事業,培養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是國家強盛、民族復興的必由之路。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中央財政已按全國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編制預算,地方財政要相應安排,確保實現這一目標。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加快農業科技進步。農業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要大力推動農業科技創新,加大對良種繁育、疫病防控、農產品質量安全等關鍵技術研發和應用的支持力度。加快農業機械化步伐。【考點聚焦】1、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進步是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2、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科技創新能力,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3、我國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走自主創新之路。4、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始終是鼓舞我們民族迎難而上、戰勝困難與強敵的不竭力量之源。5、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艱苦奮斗集中表現為創業精神。6、航天人具有強烈的責任感、集體主義精神、團隊精神;正確對待面臨的機遇與挑戰。7、合作是事業成功的土壤,任何事業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現代經濟的發展、社會的和諧、科技的輝煌等都是合作的結果。8、青少年要樹立崇高遠大的理想,努力學習、開拓創新,立志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創新型人才,勝任時代賦予我們的神圣使命。【強化訓練】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3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26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舟八號飛船首次交會對接成功為我國今后建造載人空間站、開展更大規模的空間探索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我國也成為繼俄羅斯和美國之后第三個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中國航天邁向新時代。回答1—3題。1、交會對接的成功( )①是我國載人航天取得的重大新突破 ②是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科技水平不斷提高的體現 ③展現了中國人民不畏艱辛、勇攀科技高峰的激情與夢想 ④將進一步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交會對接的成功,表明( )①我國的航空航天技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②科學技術的本質是創新,科技發展靠創新③我國的科學技術迅猛發展,所有領域都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④我國堅持走自主創新道路是正確的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3、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交會對接任務圓滿成功( )①標志著我國在突破和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②標志著我國科技總體水平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③是中華民族為人類探索利用外層空間作出的又一卓越貢獻 ④是我國載人航天事業發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2011年11月22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田力普為圓滿完成我國載人航天首次交會對接任務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頒發了專利證書。這體現了國家對 的保護。A.榮譽權 B.勞動權 C.智力成果權 D.財產權5、從神舟一號無人試驗飛船的橫空出世,到神舟五號、六號、七號載人飛船實現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想,到天宮一號順利升空,中國人的問天之旅不斷開啟新的征程。我們在這一征程中不斷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是( )A.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 B.我國是創新型國家C.我國科技發展的基礎好 D.對先進技術的引進6、天宮一號的技術負責人楊宏這樣評價:“首次交會對接任務的成功,將意味著繼美、俄之后,中國成為第三個獨立掌握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這將為我國今后開展更大規模的空間探索、建造中國載人空間站奠定扎實的技術基礎。”這說明天宮一號取得成功,有利于( )A.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 B.樹立中國的和平形象C.促進世界的持續發展 D.建立公正的國際秩序7、天宮一號承載了中國人的航天夢想。讓這個夢想變為現實,不僅僅需要科學與探索的精神,需要“仰望星空”,也需要“腳踏實地”,做好種種設計、制造、安裝、發射等工作。這對我們的啟迪是( )A.人生就是立足現實、不斷追求各種具體理想的歷程B.理想總是指向未來,對人的行為有驅動和調控的作用C.理想激勵著我們不斷超越自己,使我們的人生充滿幸福D.通向理想的道路只有一條,那就是腳踏實地、全力以赴8、我們之所以說“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和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是因為( )①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②自主創新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 ③科學技術的本質就是創新 ④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9、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2011年10月30日接受專訪時表示:我們會向全世界開放空間站。中國的空間站不僅將給中國的科學家提供空間科學研究場所,也會通過各種國際合作為其他國家科學家提供平臺。這表明( )A.中國是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B.中國的航天事業完全出于和平目的,也是對人類科學與和平事業的貢獻C.當今世界的主題是合作與發展D.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著主導作用10.2011年5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應邀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關于科技發展問題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須要有強大的科技,有眾多高水平人才,這是國家發展的力量所在、后勁所在。沒有科技的發展,就沒中國的發展;科技發展的未來,決定著中國的未來。溫總理之所以強調科技和人才的重要性,是因為( )①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②科技創新能力已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因素 ③我國科技的總體水平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 ④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國家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大量創新型人才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11.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授獎374個項目和10位科技專家,包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人,國家自然科學獎36項,國家技術發明獎283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8人。其中,“青藏高原地質理論創新與找礦重大突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通過上述材料,我們可以感受到( )①我國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取得輝煌成就②我國科學技術的總體水平已處于世界領先地位③我國已成功躋身創新型國家行列④國家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12.201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謝家麟在談到自己取得的成就時說:“我是很一般的人,既不十分聰明,也不十分能干。我能獲獎,說明一個人不管資質如何,只要不斷努力,就能取得成績。這個獎雖然是頒給個人的,但我認為這是對我們整個加速器團隊的肯定,是對幾代人工作的褒獎”。這啟示我們( )①通向理想的道路只有一條,那就是腳踏實地、全力以赴②要善于挖掘自己的潛力,努力拼搏③要發揚團隊協作的精神④擁有過人的天賦是走向成功的關鍵A. 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3.創新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現代人應該具備的素質。下列選項有利于培養青少年創新精神的有( )①積極參加小發明、小制作活動 ②經常給廢舊物品找到新的用途 ③在課堂上敢于發表不同的見解 ④總是力圖用更多的方法解數學題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6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24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兩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每題漏選且正確,可得1分,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4、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號和天宮一號完成了堪稱完美的交會對接。據了解,全國有110多個科研院所直接承擔了載人航天核心研制建設任務,分系統、子系統或配套單位更是 難以計數。這說明( )A.合作就一定會取得成功B.合作便于集思廣益,促進工作效率的不斷提高C.我國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D.一項任務的完成往往是大家通力合作的結果15、才30歲出頭,張忠霞就成為了天宮一號專業技術總體專家,獨立參加任務保障。“我平均每月要出差兩次,一年有三分之一時間漂在外面。”“由于經常在外出差,對家人虧欠了很多。”對此,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A.承擔責任要付出代價B.承擔責任得不到回報C.履行社會責任需要有奉獻精神D.每一種角色往往都意味著一種責任,要有責任感,盡職盡責16、香港《星島日報》發表社論認為,天宮一號上天,標志著中國太空科研計劃再度登上新臺階,向世界顯示急起直追的“中國速度”。“中國速度”的成就得益于( )A.富有活力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B.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取得的豐碩成果C.中華民族精神的弘揚和培育D.中華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創造力17.2011年8月14日,我國首批國際核聚變試驗堆(ITER)部件開工典禮在合肥舉行。據悉,目前僅有兩個國家在完成ITER部件制造任務時可以完全自主研發生產,我國為其中之一。ITER計劃是目前我國以平等、全權伙伴身份參加的規模最大的國際科技合作計劃。這說明我國( )A.已步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B.在科技領域堅持對外開放C.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D.科技創新能力日益增強18.國家測繪局2011年5月13日正式對外宣布,歷經3年科技攻關,打破西方技術壁壘,由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牽頭承擔的“機載多波段多極化干涉SAR測圖系統”(簡稱機載SAR測圖系統)研制取得全面成功。作為國內首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機械SAR測圖系統,突破了多項核心技術,獲6項自主知識產權專利,填補了國內空白,整體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這表明( )A.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成效顯著B.我國已成為科技強國C.在部分領域,我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D.我國已沒有必要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19.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交會對接任務圓滿成功大會上指出,建設創新型國家,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贏得發展先機和主動權,實現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關鍵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總書記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 )A.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進步靠創新B.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C.科技創新已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D.發展科技是我們黨和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