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①概述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的主要特征。(重點)②了解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與人類的關系;2.能力目標通過觀察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難點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①初步比較三種植物類群在生活環境,形態結構上的發展變化,向學生滲透生物進化的觀點。②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實驗探究、討論交流,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課前準備: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觀察實驗的材料用具:葫蘆蘚、腎蕨、放大鏡、直尺、鑷子、刀片、白紙等。學生搜集各類植物的圖片,及與人類關系等資料。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xkb1.com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復習提問3分鐘1、自然界的生物,通常將它們分為哪三類?2、展示葉片的立體結構圖,說出植物的四大組織,教師展示梧桐葉的葉脈,教師點撥說明:葉脈中包含有輸導組織和機械組織。說出玉米植物體的結構層次和玉米的各大器官?xkb1.com學生思考后回答:動物、植物、微生物保護組織、營養組織、輸導組織、機械組織。3、細胞、組織、器官(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復習生物的分類是為了讓學生了解本單元包含的主要章節的學習內容。復習四大組織,并且展示葉片的葉脈,是為了給下面的觀察腎蕨的葉片的葉脈,以及腎蕨出現輸導組織作知識的鋪墊。復習玉米結構層次和六大器官,目的是讓學生對原有概念(植物都具有六大器官)的重新認識。創設情景激發興趣2分鐘大家你知道嗎,迄今為止,自然界中已經發現和命名的生物大約有200多萬種。其中“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的植物就有30多萬種,有的植物高大挺拔,有的矮小低伏,有的四季常青,有的枯榮交替。綠色植物的種類繁多形態千差萬別,這些植物會不會都和玉米一樣,都具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呢?他們都有那些類群呢?揭示課題:第一節《綠色植物的主要類群》。學生閱讀教材,找出植物的主要類群: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種子植物。讓學生了解生物和植物的種類數量,并設疑:植物都具有六大器官嗎?觸動學生原有的概念,激發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趣。x§k§b1自主合作探究交流xkb1.com25分鐘一、藻類植物:欣賞劉禹錫的詩句:“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提問:為什么一到春季,池水、河水、江水變綠了?提問:藻類植物的生活環境怎樣,有哪些特征,與人類生活有哪些關系?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閱讀教材41頁的藻類植物。多媒體展示幾幅常見的藻類植物的圖片,如:衣藻、水綿、海帶、紫菜、石花菜、鹿角菜、石莼、裙帶菜、馬尾藻、巨藻、發菜等。提問:它們生活在什么環境中?多媒體展示多細胞個體水綿的結構圖,提問:水綿的結構有什么特點?提問:藻類植物與人類的關系?推測:生物圈中植物數量最多是什么植物嗎?(提示:地球的水陸面積比)。哪類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氧氣最多?教師點撥:藻類植物是大氣中氧氣的主要來源,大氣中近90%的氧氣是由藻類植物提供的。多媒體展示水華和赤潮的圖片,你知道這是哪類植物大量繁殖引起的嗎?教師點撥:水華和赤潮是由于工業、農業和生活的廢水對水體的污染,造成水體中氮和磷的含量增加,為水中這些微小生物的爆發性生長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在赤潮消失期,赤潮生物大量死亡和分解,耗盡了水中的溶解氧,分解物產生大量的有害氣體,惡臭難聞,給海洋環境、漁業和養殖業造成嚴重危害,對人類健康和生命安全也有一定影響。所以我們一定要保護環境,減少水污染,維護生態平衡。師生小結: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征,教師板書.苔蘚植物過渡:教師放映圖片,并描述:春天在一些陰濕的地面和墻壁上,常常密集地生長著一些矮小的綠色植物,看上去像一層綠色的地毯,你知道這些主要是什么植物嗎?教師出示:葫蘆蘚。分組實驗一:觀察葫蘆蘚的形態結構特點:教師介紹實驗的材料用具,并提醒大家注意安全(特別是使用鑷子和刀片時)。討論交流:1.葫蘆蘚生活在什么環境中?葫蘆蘚的植株可分為幾部分?各部分的結構有何特點?常見的苔蘚植物還有哪些?苔蘚植物與人類的關系?(教師點撥:在苔蘚植物的葉片內,除中部外,都是由一層細胞構成的,污染物可以從葉片兩面直接侵入葉的細胞。所以植物體對有毒的氣體十分敏感,在污染嚴重的城市和工廠附近很難生存。)三、蕨類植物教師出示腎蕨,問:大家知道這是什么植物嗎?分組實驗二:觀察腎蕨的形態結構特點:討論交流:1、腎蕨生活在什么環境中?2、腎蕨的植株可分為幾部分?各部分的結構有何特點?(強調出現了根,葉有葉脈和莖的特點)3、常見的蕨類植物還有哪些?(教師通過多媒體展示常見的蕨類植物圖片:蕨菜、紫萁、貫眾、卷柏、鳳尾蕨、鹿角蕨等)4、蕨類植物與人類的關系?(教師補充:紫萁和蕨菜可以作為綠色食品,貫眾、卷柏。鳳尾蕨作為藥用,有些就可以作為觀賞植物來栽培等。)教師點撥:出示古代蕨類植物圖片,簡介煤炭的形成。在泥盆紀晚期,在植物界中逐漸演變出現有根、莖、葉分化的古代蕨類植物,在隨后的石炭紀和二疊紀早期大量的發育,十分興旺,它們的葉形體很大,個體常常是木本大樹,構成了當時獨特的蕨類植物森林。所以這一時期也稱為蕨類植物時代。在石炭紀晚期到二疊紀期間,蕨類植物進入了繁盛期。到了古生代末期,由于地殼的運動,造成了世界性的氣候變化,性喜濕熱的蕨類植物走向了衰退,許多高大的喬木完全滅絕了。地球歷史上的“蕨類植物時代”也隨之結束。從石炭紀到二疊紀,這些蕨類植物的遺體大量堆積,然后又被掩埋在湖泊沼澤之中,經過變質而炭化,久而久之,形成了大范圍的厚厚的煤層,地質史上“石炭紀”也因而得名。回答:藻類植物的大量繁殖生長造成的。學生閱讀教材,自主學習。回答:有的生活在淡水中(衣藻、水綿)有的生活在海水中(海帶、紫菜、石花菜、鹿角菜、石莼、裙帶菜、馬尾藻、巨藻),少數生活在陰濕的陸地(發菜)。回答:結構簡單,沒有根、莖、葉的分化。學生根據自己收集的材料,回答:藻類植物為人類提供食品,原料,工業材料,藥物等。回答:藻類植物最多,它們生活水中,地球上海洋面積大(占71%)。藻類植物制造的氧氣最多。回答:主要是單細胞藻類大量繁殖引起的。藻類植物:大多生活水中,結構簡單。學生根據教材42頁的分組實驗的方法步驟,完成觀察實驗,并填寫觀察記錄表格學生小組討論交流后回答:1、陰濕的陸地莖和葉,葉小而薄,沒有葉脈。沒有真正的根,假根起固著作用,沒有吸收水的功能。地錢,墻蘚等。可作為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蕨類植物學生對照葫蘆蘚,完成觀察實驗,并填寫觀察記錄表格。學生小組討論交流后回答:1、陰濕的陸地。根、莖和葉;葉有葉脈,出現輸導組織;莖埋藏在地下,地上部分是葉。滿江紅、桫欏學生根據自己收集的材料及教材資料回答:作為綠肥和飼料,古代蕨類形成煤炭。從熟悉的詩詞入手,創造一種意境美,彰顯出自然之美,生命之美。展示水綿的結構圖,讓學生直觀認識到多細胞藻類的結構簡單,沒有根莖葉的分化。本環節設計,讓學生真正理解藻類植物為什么是大氣中氧氣的主要來源。聯系生活,認識到由于人類對環境的污染,使得藻類的大量繁殖,對人類的生產、生活造成影響,教育學生要保護我們的生活環境。設計詳細的觀察表格,讓學生對這兩類植物的形態結構,有更深入的理解,設計觀察葉脈,是讓學生體會到輸導組織的有無。教師點撥,是對教材中“敏感”一詞的進一步解釋:葉薄,有毒氣體易侵入,造成死亡。通過實驗觀察植物的外形、結構,知道它與生活環境相適應的特點,能夠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展示古代蕨類植物圖片,讓學生了解到蕨類植物的進化歷程,形成煤炭的原因,以及現代蕨類不能形成煤炭的原因。比較歸納5分鐘比較葫蘆蘚和腎蕨的高度差異,并嘗試分析其原因。觀察右圖,陰影部分表示三種植物的共同特征,這一特征是什么?A、生活水中B、都有根莖葉C、都能產生孢子,都屬于孢子植物。3、多媒體展示孢子生殖的動畫,初步了解孢子生殖的特點和所需的環境。(孢子是一種生殖細胞,孢子很輕,成熟后隨風飄散,落到溫暖潮濕的地方就會萌發成新的植物體。)學生比較兩種植物的結構特點,說說其中的原因。:蕨類植物體形比苔蘚植物較大,是因為出現了真正的根,又出現了輸導組織,可以將水運輸到較遠的距離。同時還有機械組織支撐植物體。2、C、都能產生孢子,都屬于孢子植物。通過比較歸納,更有利于認識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的形態結構和生殖方式的異同點。通過動畫清晰地再現孢子植物靠孢子繁殖的過程,認識到孢子是一種生殖細胞,生殖過程需要水。知識整合遷移應用5分鐘回顧總結: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的生活環境、結構特點和生殖方式。教師板書討論交流: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這三類植物從生活環境和結構特點上發生什么變化?古詩詞中含有豐富的生物學知識,彰顯出自然之美、生命之美。下列詩句中描寫的生物分別屬于哪個植物類群?請說出它們的主要特征。(1)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2)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3)箭茁脆甘欺雪菌,蕨芽珍嫩壓春蔬。1、2、從水向陸地發展,結構由簡單到復雜。學生要說出判斷的理由:由“蒼苔”判斷為:苔蘚植物。由“江水綠”判斷為:藻類植物。(3)由“蕨芽”判斷為:蕨類植物。利用板圖設計成階梯狀,讓學生更清晰的看到結構的發展變化規律,并向學生滲透生物進化的觀點。課堂達標檢測題5分鐘A類:1.單細胞的植物應該屬于_______;有莖葉分化,沒有真正根的植物是________;蕨類植物有了,____、_____、____的分化,并且出現___組織。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如果在家中種養盆栽蕨類,應如何管理?B類:養魚缸長時間不換水,缸的內壁上就會長出綠膜,水會變綠,這是什么原因?當地一家“早報”報道:某地發現了一種高達2米的苔蘚植物,你會不會相信?某地修建一座火力發電廠,幾年后這里的許多綠茸茸的苔蘚植物不見了,這是為什么?有些小商販,到我們學校的附近賣一種叫“九死還魂草”的蕨類植物(也就是卷柏),在他的宣傳照片上看到開著各種顏色花的卷柏,并且向你保證一定會開花結果!你是怎么想的?學生獨立自主完成,課堂檢測及時互糾。A類:藻類植物苔蘚植物根、莖、葉、輸導組織4、都能產生孢子。5、放在背陰處,多澆水。B類:藻類植物的大量繁殖的結果。不會相信,因為苔蘚植物一般比較矮小,而且沒有根無法吸收到更多的水,沒有輸導組織,無法運輸2米的高度。苔蘚植物對有毒氣體十分敏感,苔蘚植物不見了說明這個發電廠排放了有毒氣體,污染了周圍空氣。卷柏屬于蕨類植物,只有根莖葉,用孢子繁殖;沒有花果實種子,所以不會開花結果!B類題目的設計,注重知識的應用,使學生學會用學到的知識解釋實際生活中的生物學現象或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板書設計:第一節綠色植物的主要類群1板書中的數字含義:此類群分化出現的植物器官的數目。藻類植物沒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子,應該為0,也就是綠色植物從零開始,進入了漫長的進化過程。生活在海洋中的原始藻類,經過極其漫長的年代,逐漸進化成為適應陸地生活的原始的苔蘚植物(有莖和葉的分化,是為2)和蕨類植物(根、莖、葉則為3)。_??°è??_??????_???_???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