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7年浙江省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全真模擬試卷歷史與社會試題(二)一、選擇題1.(2017·浙江模擬)下圖為某大洲氣候分布示意圖。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有( )(1)①該大洲是非洲 ②該大洲以熱帶氣候為主 ③D氣候是熱帶雨林氣候④氣候分布大致以赤道為界,呈南北對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2017·浙江模擬)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民族風情濃郁,自然資源誘人,冒險家、商賈紛至沓來。讀圖,回答小題。(1)當你來到圖中所示區域,在城市街道上可見的景觀有( )A.圓形穹頂的基督教堂 B.黑膚厚唇的黑色人種C.高高聳立的摩天大樓 D.口操法語的當地居民(2)對該地區的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自然資源是( )A.石油資源 B.水能資源 C.森林資源 D.水產資源3.(2017·浙江模擬)小李同學在其書法作品落款處署上“丁酉年作",他采用的紀年方法是( )A.年號紀年法 B.公元紀年法 C.干支紀年法 D.生肖紀年法4.(2017·浙江模擬)如下圖所示,①處所示趨勢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A.北伐戰爭的勝利進軍 B.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C.中國人民開始局部抗戰 D.井岡山革命道路的開創5.(2017·浙江模擬)觀察下圖所示中國抗El戰爭重大事件年代尺,完成小題。(1)①②處發生的重大事變分別是( )A.西安事變 盧溝橋事變 B.七七事變 西安事變C.一 二八事變 西安事變 D.一 二八事變 七七事變(2)習近平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上的講話中指出,中國人民經過長達14年艱苦卓絕的斗爭,取得了戰爭的偉大勝利。年代尺中14年的抗日戰爭,開始發生在( )A.北平 B.沈陽 C.南京 D.西安6.(2017·浙江模擬)作家莫言在小說《蛙》中寫道:“舞臺上插著幾十桿紅旗,掛著紅布白字橫幅,……喇叭正播放著‘語錄歌’……造反有理、造反有理”。該場景體現的歷史時期是( )A.辛亥革命時期 B.土地革命時期C.五四運動時期 D.文化大革命時期7.(2017·浙江模擬)《古城新情調》一文寫道:解放就是光明的到來,解放亦是生活的向上,王府百貨店掛起了慶祝和平解放的大標語。與文中情景直接相關的歷史事件是( )A.淮海戰役勝利 B.遼沈戰役勝利C.渡江戰役勝利 D.平津戰役勝利8.(2017·浙江模擬)如圖所示,圖中一條折線反映了我國重工業凈產值比重變化的趨勢,這條折線是( )A.① B.② C.③ D.④二、非選擇題9.(2017·浙江模擬)讀“埃及綠洲分布圖”和“阿斯旺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回答下列問題。注:通常每年5月尼羅河開始漲水,8月達到最高水位,以后水位逐漸下降,1月至5月為低水位。洪水到來時會淹沒兩岸農田,洪水退后的兩岸都會覆蓋著一層厚厚的河泥。(1)根據“埃及綠洲分布圖",說明埃及綠洲的分布特點與原因。(2)埃及盛產長絨棉,根據圖文材料概括其有利于棉花生長的自然條件有哪些?10.(2017·浙江模擬)在中國共產黨95年的光輝歷程中,歷經無數坎坷和艱難抉擇,開辟了中國特色的革命和建設道路。請你閱讀下列年代尺,回答問題。(1)分別指出年代尺中A,D處重大事件的名稱與歷史意義。(2)中國共產黨在許多重大歷史關頭都依據當時社會實際作出了關乎中國革命前途的正確抉擇。請以B或C時的史實為例加以說明。(3)中國共產黨作出了這些正確抉擇,對今天的現代化建設有哪些啟迪?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B【知識點】世界的氣候的分布;非洲草原——傳統牧場【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非洲氣候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為熱帶雨林氣候,D為地中海氣候,所以③錯誤。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非洲氣候分布的識記。2.【答案】(1)C(2)A【知識點】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及分布;世界主要語言及分布;世界主要宗教及分布;各大宗教特色;中東石油寶庫【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西亞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中所示區域為西亞地區。當地有圓形穹頂的清真寺,所以A錯誤;當地主要分布白色人種,所以B錯誤;當地因蘊藏豐富的石油資源而富裕,有高高聳立的摩天大樓,所以C正確;當地人主要說阿拉伯語,所以D錯誤。故選擇C。(2)本題考查的是西亞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對西亞地區的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自然資源是石油資源。【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西亞自然人文概況的識記。3.【答案】C【知識點】探究文明起源的方法和途徑【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干支紀年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總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個符號叫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個符號叫地支。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干支紀年法的了解。4.【答案】D【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工農武裝割據;紅軍長征【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歷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北伐戰爭的勝利是在1927年,這時國民黨右派突然叛變革命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共產黨人數是呈下降趨勢,故A不正確;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起止時間是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共產黨人數在下降,再者這和①所示的時間段不符,故B不正確;中國人民開始局部抗戰發生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這和①所示的時間段不符,故C不正確;1927年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共產黨的勢力得到大發展,到1934年左右,共產黨人數一直在增加,故D正確。故選擇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新民主主義革命歷程的識記。5.【答案】(1)A(2)B【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西安事變;“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西安事變、七七事變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爆發;1937年7月7日,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爆發;一 二八事變發生于1932年。故選擇A。(2)本題考查的是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31年9月18日,駐東北的日本關東軍炸毀了沈陽附近柳條湖附近的一段路軌,反誣是中國軍隊破壞,向中國東北軍發動進攻,即九一八事變爆發,標志著局部抗戰的開始。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九一八事變、西安事變、七七事變的識記。6.【答案】D【知識點】文革十年【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文化大革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66,我國爆發了文化大革命,反革命集團乘機煽動“打倒一切,全面內戰”。那時候,全國出現了學校停課、工廠停工“鬧革命”的動亂局面。造反派在“造反有理”的幌子下,對所謂的“牛、鬼、蛇、神”展開了瘋狂地批斗,一大批干部、專家學者、文藝工作者、民主人士等慘遭迫害,社會主義民主和發展遭到嚴重踐踏。故選擇D。【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文化大革命的了解。7.【答案】D【知識點】三大戰役【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平津戰役的有關知識。根據材料關鍵詞“王府百貨”、“和平解放”可知,這一事件是指北平和平解放,發生在平津戰役時期。故選擇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平津戰役的識記。8.【答案】C【知識點】一五計劃;中共八大【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重工業發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建國初期,我國工業發展落后,起點低。1953年-1957年年為了有計劃的進行社會主義建設,黨和政府實施了第一個五年計劃。 一五計劃的基本任務是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所以這一時期,我國的重工業有了較大的發展。1957到1962年是我國第二個五年計劃,這一時期重工業也處于增長的趨勢,所以③符合題意。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重工業發展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9.【答案】(1)綠洲分布特點:綠洲沿尼羅河兩岸分布。原因:埃及沙漠廣布,尼羅河是埃及人民幾乎唯一的地表水源,為埃及人生產生活提供了充足的水源。(2)①光照充足;②土壤肥沃;③尼羅河水為棉花種植提供充足的水源,灌溉方便。【知識點】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地形和氣候等自然條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埃及綠洲分布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綠洲分布特點:綠洲沿尼羅河兩岸分布。原因:埃及沙漠廣布,尼羅河是埃及人民幾乎唯一的地表水源,為埃及人生產生活提供了充足的水源。(2)本題考查的是埃及自然環境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埃及盛產長絨棉主要原因在于:光照充足;土壤肥沃;尼羅河水為棉花種植提供充足的水源,灌溉方便。【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埃及自然人文環境的識記。10.【答案】(1)①A處代表中共一大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②D處代表舉行開國大典;標志著新中國的成立,結束了舊中國百年屈辱的歷史,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2)選B;正確抉擇:1927年9月,開辟了井岡山農村革命根據地。依據:因敵人力量過大,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先后失敗,毛澤東決定放棄攻打城市的計劃,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井岡山地勢險要,群眾基礎好,且農業經濟的發展可供部隊籌措給養。選C;正確抉擇:1936年12月,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依據:中日矛盾已成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西安事變發生后,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利益出發,主張和平解決。(3)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從中國國情出發,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西安事變;工農武裝割據;新中國的誕生【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共產黨重大歷史事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處(1921年)代表中共一大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D處(1949年)代表舉行開國大典,標志著新中國的成立,結束了舊中國百年屈辱的歷史,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2)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共產黨重大歷史事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共產黨在許多重大歷史關頭都依據當時社會實際作出了關乎中國革命前途的正確抉擇。1927年9月,開辟了井岡山農村革命根據地。依據:因敵人力量過大,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先后失敗,毛澤東決定放棄攻打城市的計劃,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井岡山地勢險要,群眾基礎好,且農業經濟的發展可供部隊籌措給養。1936年12月,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依據:中日矛盾已成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西安事變發生后,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利益出發,主張和平解決。(3)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有關知識。本題為開放性試題,學生回答合理即可,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從中國國情出發,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共產黨重大歷史事件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 / 12017年浙江省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全真模擬試卷歷史與社會試題(二)一、選擇題1.(2017·浙江模擬)下圖為某大洲氣候分布示意圖。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有( )(1)①該大洲是非洲 ②該大洲以熱帶氣候為主 ③D氣候是熱帶雨林氣候④氣候分布大致以赤道為界,呈南北對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1)B【知識點】世界的氣候的分布;非洲草原——傳統牧場【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非洲氣候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為熱帶雨林氣候,D為地中海氣候,所以③錯誤。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非洲氣候分布的識記。2.(2017·浙江模擬)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民族風情濃郁,自然資源誘人,冒險家、商賈紛至沓來。讀圖,回答小題。(1)當你來到圖中所示區域,在城市街道上可見的景觀有( )A.圓形穹頂的基督教堂 B.黑膚厚唇的黑色人種C.高高聳立的摩天大樓 D.口操法語的當地居民(2)對該地區的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自然資源是( )A.石油資源 B.水能資源 C.森林資源 D.水產資源【答案】(1)C(2)A【知識點】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及分布;世界主要語言及分布;世界主要宗教及分布;各大宗教特色;中東石油寶庫【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西亞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中所示區域為西亞地區。當地有圓形穹頂的清真寺,所以A錯誤;當地主要分布白色人種,所以B錯誤;當地因蘊藏豐富的石油資源而富裕,有高高聳立的摩天大樓,所以C正確;當地人主要說阿拉伯語,所以D錯誤。故選擇C。(2)本題考查的是西亞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對西亞地區的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自然資源是石油資源。【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西亞自然人文概況的識記。3.(2017·浙江模擬)小李同學在其書法作品落款處署上“丁酉年作",他采用的紀年方法是( )A.年號紀年法 B.公元紀年法 C.干支紀年法 D.生肖紀年法【答案】C【知識點】探究文明起源的方法和途徑【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干支紀年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總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個符號叫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個符號叫地支。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干支紀年法的了解。4.(2017·浙江模擬)如下圖所示,①處所示趨勢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A.北伐戰爭的勝利進軍 B.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C.中國人民開始局部抗戰 D.井岡山革命道路的開創【答案】D【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工農武裝割據;紅軍長征【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歷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北伐戰爭的勝利是在1927年,這時國民黨右派突然叛變革命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共產黨人數是呈下降趨勢,故A不正確;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起止時間是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共產黨人數在下降,再者這和①所示的時間段不符,故B不正確;中國人民開始局部抗戰發生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這和①所示的時間段不符,故C不正確;1927年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共產黨的勢力得到大發展,到1934年左右,共產黨人數一直在增加,故D正確。故選擇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新民主主義革命歷程的識記。5.(2017·浙江模擬)觀察下圖所示中國抗El戰爭重大事件年代尺,完成小題。(1)①②處發生的重大事變分別是( )A.西安事變 盧溝橋事變 B.七七事變 西安事變C.一 二八事變 西安事變 D.一 二八事變 七七事變(2)習近平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上的講話中指出,中國人民經過長達14年艱苦卓絕的斗爭,取得了戰爭的偉大勝利。年代尺中14年的抗日戰爭,開始發生在( )A.北平 B.沈陽 C.南京 D.西安【答案】(1)A(2)B【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西安事變;“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西安事變、七七事變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爆發;1937年7月7日,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爆發;一 二八事變發生于1932年。故選擇A。(2)本題考查的是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31年9月18日,駐東北的日本關東軍炸毀了沈陽附近柳條湖附近的一段路軌,反誣是中國軍隊破壞,向中國東北軍發動進攻,即九一八事變爆發,標志著局部抗戰的開始。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九一八事變、西安事變、七七事變的識記。6.(2017·浙江模擬)作家莫言在小說《蛙》中寫道:“舞臺上插著幾十桿紅旗,掛著紅布白字橫幅,……喇叭正播放著‘語錄歌’……造反有理、造反有理”。該場景體現的歷史時期是( )A.辛亥革命時期 B.土地革命時期C.五四運動時期 D.文化大革命時期【答案】D【知識點】文革十年【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文化大革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66,我國爆發了文化大革命,反革命集團乘機煽動“打倒一切,全面內戰”。那時候,全國出現了學校停課、工廠停工“鬧革命”的動亂局面。造反派在“造反有理”的幌子下,對所謂的“牛、鬼、蛇、神”展開了瘋狂地批斗,一大批干部、專家學者、文藝工作者、民主人士等慘遭迫害,社會主義民主和發展遭到嚴重踐踏。故選擇D。【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文化大革命的了解。7.(2017·浙江模擬)《古城新情調》一文寫道:解放就是光明的到來,解放亦是生活的向上,王府百貨店掛起了慶祝和平解放的大標語。與文中情景直接相關的歷史事件是( )A.淮海戰役勝利 B.遼沈戰役勝利C.渡江戰役勝利 D.平津戰役勝利【答案】D【知識點】三大戰役【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平津戰役的有關知識。根據材料關鍵詞“王府百貨”、“和平解放”可知,這一事件是指北平和平解放,發生在平津戰役時期。故選擇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平津戰役的識記。8.(2017·浙江模擬)如圖所示,圖中一條折線反映了我國重工業凈產值比重變化的趨勢,這條折線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C【知識點】一五計劃;中共八大【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重工業發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建國初期,我國工業發展落后,起點低。1953年-1957年年為了有計劃的進行社會主義建設,黨和政府實施了第一個五年計劃。 一五計劃的基本任務是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所以這一時期,我國的重工業有了較大的發展。1957到1962年是我國第二個五年計劃,這一時期重工業也處于增長的趨勢,所以③符合題意。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重工業發展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二、非選擇題9.(2017·浙江模擬)讀“埃及綠洲分布圖”和“阿斯旺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回答下列問題。注:通常每年5月尼羅河開始漲水,8月達到最高水位,以后水位逐漸下降,1月至5月為低水位。洪水到來時會淹沒兩岸農田,洪水退后的兩岸都會覆蓋著一層厚厚的河泥。(1)根據“埃及綠洲分布圖",說明埃及綠洲的分布特點與原因。(2)埃及盛產長絨棉,根據圖文材料概括其有利于棉花生長的自然條件有哪些?【答案】(1)綠洲分布特點:綠洲沿尼羅河兩岸分布。原因:埃及沙漠廣布,尼羅河是埃及人民幾乎唯一的地表水源,為埃及人生產生活提供了充足的水源。(2)①光照充足;②土壤肥沃;③尼羅河水為棉花種植提供充足的水源,灌溉方便。【知識點】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地形和氣候等自然條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埃及綠洲分布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綠洲分布特點:綠洲沿尼羅河兩岸分布。原因:埃及沙漠廣布,尼羅河是埃及人民幾乎唯一的地表水源,為埃及人生產生活提供了充足的水源。(2)本題考查的是埃及自然環境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埃及盛產長絨棉主要原因在于:光照充足;土壤肥沃;尼羅河水為棉花種植提供充足的水源,灌溉方便。【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埃及自然人文環境的識記。10.(2017·浙江模擬)在中國共產黨95年的光輝歷程中,歷經無數坎坷和艱難抉擇,開辟了中國特色的革命和建設道路。請你閱讀下列年代尺,回答問題。(1)分別指出年代尺中A,D處重大事件的名稱與歷史意義。(2)中國共產黨在許多重大歷史關頭都依據當時社會實際作出了關乎中國革命前途的正確抉擇。請以B或C時的史實為例加以說明。(3)中國共產黨作出了這些正確抉擇,對今天的現代化建設有哪些啟迪?【答案】(1)①A處代表中共一大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②D處代表舉行開國大典;標志著新中國的成立,結束了舊中國百年屈辱的歷史,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2)選B;正確抉擇:1927年9月,開辟了井岡山農村革命根據地。依據:因敵人力量過大,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先后失敗,毛澤東決定放棄攻打城市的計劃,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井岡山地勢險要,群眾基礎好,且農業經濟的發展可供部隊籌措給養。選C;正確抉擇:1936年12月,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依據:中日矛盾已成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西安事變發生后,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利益出發,主張和平解決。(3)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從中國國情出發,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西安事變;工農武裝割據;新中國的誕生【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共產黨重大歷史事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處(1921年)代表中共一大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D處(1949年)代表舉行開國大典,標志著新中國的成立,結束了舊中國百年屈辱的歷史,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2)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共產黨重大歷史事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共產黨在許多重大歷史關頭都依據當時社會實際作出了關乎中國革命前途的正確抉擇。1927年9月,開辟了井岡山農村革命根據地。依據:因敵人力量過大,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先后失敗,毛澤東決定放棄攻打城市的計劃,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井岡山地勢險要,群眾基礎好,且農業經濟的發展可供部隊籌措給養。1936年12月,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依據:中日矛盾已成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西安事變發生后,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利益出發,主張和平解決。(3)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有關知識。本題為開放性試題,學生回答合理即可,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從中國國情出發,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共產黨重大歷史事件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17年浙江省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全真模擬試卷歷史與社會試題(二)(學生版).docx 2017年浙江省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全真模擬試卷歷史與社會試題(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